序 发此帖子,希望论坛各位老师给予指点修正。
现代医学总想给古代医学扣上一个帽子,说什么“朴素的……”,以示其先进、伟大。《黄帝内经》真的是“朴素”吗?
试看《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未病”并不等于“没病”,打个比方,水蒸气我们是看不见的,但它结成水滴谁看不见?疾病也一样,当它还是“气”的阶段时谁看得见?可是我们不能说它没有呀。等实体的病已形成,晚矣!
而西医恰恰无视“气”的存在,中国人自己也不喜欢去给中医调理,偏等实体的病已形成才就医,病人慌慌张张不说,医院也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
你说这是进步还是退步?
我们别小看中医气的概念,别以寒热不为病。
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开展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石的全民健康教育,结果很快取得了成效。 它类似于《黄帝内经》的“治未病”说,但没有《黄帝内经》深刻。 下面鄙人对《黄帝内经》“治未病”一说展开一些阐述。 1、养足真气,提高机体抵抗力。 《黄帝内经》深刻地谈论了“内伤”会致病,比如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过度,以及无节的饮食和无常的起居等都会导致疾病的产生。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句很重要,它不但告诉我们情志别过度,还告诉我们机体抵抗力强是不会生病的。怎样才能使机体抵抗力强呢?四个字:恬淡虚无。恬淡虚无,强调的是一个“静”字,要静,要虚静!《老子》曰:“至虚极,守静笃”。我们要练静心!比如现代人的站桩、静坐、练练气功、打打太极拳等等凡是能把心静下来的锻炼都是。然而,现代许许多多的人要么迫于工作的压力,要么热衷于逐名夺利,那他的心怎么能静呢?那他的真气就不是“从之”而是“离之”,他的精神就不是“内守”而是“外泄”了,这样不得病才怪! 一般地,静心锻炼温度在15—28摄氏度为佳。
情志不舒,心脏不好,拨一拨心包经即可。拨心包经的方法,就是用大拇指掐在腋窝的底下,拨里面的一根大经,拨的时候若两个小手指发麻就对了。
有的人想通过打补针、吃补药等“扶正”的手段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对是对的,但总没“练静心”来得持久。 中国人特别喜欢补肾,但须在17—19点服之较好,因为那时肾经当令。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个光明正大的人,由于其正气足则机体抵抗力强。反之,阴险毒辣之人,由于其正气不足,则机体抵抗力相对弱。 还有,登高吸入清气、科学饮食等都是养足真气、增强机体抵抗力的手段。 关于科学饮食,《素问·藏气法时论》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这里指出饮食要均衡,五谷、五果、五畜、五菜这四类食物相互配合应用才能达到调补的作用,否则哪种摄入过多都会导致偏颇得病。如果身体本身已有偏颇,再摄入同类之偏颇食物,则会加重病情。最典型的就是相传元帅徐达患了“发背”,明太祖朱元璋给送鹅肉吃而当场死亡的例子。 休息、睡觉是养气的手段,起居失常对健康的影响很大。早晨起床必待5点后,因为3—5点是人从静到动的开始,需要有足够的气血来维持。这个时候如果勉强醒来、锻炼,则有损气血。心脏病患者死于凌晨三四点的原因就在于此。中午最好午睡,睡不着闭会儿眼睛、歇会儿都是有好处的。因为天地之气在这个时间段转换,我们别搅动它,顺应它便是了。晚上11点前一定要睡觉,因为此时生机已起,再不睡觉必夺生。
2、一定得注意养胃。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人之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药物的输布、吸收、代谢同样依赖于脾胃的受纳、传化、运输功能,以使其升降斡旋,内而脏腑,外达肌肤。胃气一败,既失去健康的基础,又不能使药物直达病所,百药难为。特别是久病之人,服药太多、太杂,如不知速以护卫脾胃为救,抓紧时机扶助机体正气,治亦难见起色。 养胃,既可以通过“饮食有节”,也可以通过药物,还可以通过“静心”、“非静心”锻炼和刺激、疏通经络来养的。 饮食有节,早餐8点左右吃是最好的,因为此时胃经当令。到了9点还不吃,脾胃就会空运化,出现头晕,长期下去对身体的损伤非常之大。晚饭要吃少,因为不是脾胃经当令,吃多会发胖。晚上11点,生机已起,不要吃东西,否则伤胆。胆有毛病,19点—21点拍一拍胆经即可。从屁股开始,沿大腿外侧一直到膝盖便是胆经所在,目的是刺激胆经,使胆汁分泌好一点,让人体吃下去的食物得到最好的吸收,为人体造血准备足够的材料。
胃经的问题,还可以通过拍打膝盖和脚面得到解决的。
3、祛邪。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这里指出了“风寒暑湿燥火”这些外邪,身虚遇之则得病,邪虚得小病,邪盛则“大病乃成”,但身体不虚,腠理不疏,经络畅通,筋骨强健,何患之有? 体内之邪气、代谢物,需要新陈代谢出去的,存之久了,沉疴即起。“非静心之锻炼”是祛邪的重要手段。何谓“非静心之锻炼”?诸如跑步、打球、爬山、打拳等等会搞得人身大汗淋漓的运动是也。 进行这“非静心之锻炼”要注意:一、别受伤,否则落下一身的伤病;二、患病的时候别进行,因为这种锻炼很伤正气。 还有,中医的解表、泻下、涌吐等法,就是让邪气、代谢物或毒物排出体外;西医的多进水法,也是让邪气、代谢物排出体外的。 当然,“练静心”也可以驱除体内之邪气的。 4、尽少摄入邪毒。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药物也是一种“邪”。“是药三分毒”,药虽能治病,但久用会伤及正气或毒邪积蓄体内而为“药邪”,是故用药要适可而止。 而现代人由于服药方便,滥用矣。殊不知“药邪”积蓄体内多,“伤正”亦厉害矣! 现代餐桌上的饮食着实是个问题,吃肉嘛,多饲料、笼养乃至激素养之肉;米面果蔬嘛,又多农药残留。故须慎重饮食,否则现代人逃脱不了疾病丛生的命运。 餐桌上的问题多多,看来只得吃饭一口嚼30次,指望以尽多的唾液去化解邪毒了。
烟酒也是邪毒,当然要戒烟限酒。 现代人居住环境也要注意,别靠近污染大的工厂,别让有毒气体吸入体内。 真不知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是文明还是杀戮! 还有现代文明病需要注意的是,女人爱美“只要风度不要温度”,殊不知会得寒邪。这寒邪也恰恰是导致诸多妇科疾病的罪魁祸首。 5、刺激、疏通经络,恢复机体本能。 《黄帝内经》重养生,重针灸治疗,药物治疗仅13方。有人笑《黄帝内经》的处方太少。殊不知,《黄帝内经》把形形色色的疾病总归为十三大类,是简简单单地治病!关于这一说法现在有专著说明,不是我在这里要阐述的内容。 愚以为,如果疾病被养生早养掉了,被针灸早解决了,那还要那么多的药方干嘛呢? 针灸、推拿之术均以刺激、疏通经络,从而恢复机体功能,达到“扶正”“祛邪”治病的目的。 还有上述“静心”、“非静心”之锻炼,也有刺激、疏通经络的作用的。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望广大朋友们身体力行,把疾病化解在“气”之阶段中,简简单单防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