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知恩

【整理】根尘不偶先生民间中医语音讲堂讲座整理文稿系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17: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 20090329无中生有老师讲药象体会02:中土药象
作者: 安时处顺   
时间: 2009/5/6 17:58     
文章来源: 民间中医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www.ngotcm.com/

========================================

20090329无中生有老师讲药象体会02:中土药象

大家晚上好,今天开始呢,咱们开始正式交流具体的一些药物。临床上咱们具体用药的时候主要有这么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呢,是想用什么样的药,什么情况下该用哪一个药,这是一个问题。再一个就是用这个药用多少,用多大的量。一般我们临床上刚开始的时候,这两个问题是最常见的问题,平时大家和我交流的时候题的问题也是两方面的问题比较多一些。上一次和大家讲用药理论的时候已经和大家聊过,药物实际上凭着它自己的这股药气,每味药都有它自己的一股气,这股药气对人体的一气周流产生一些影响。用咱们通俗的说法来讲用药物偏性来纠正人体一气周流的偏性。我们临床上疾病呢,有缓急之分,有新旧缓急,所以用药的时候有峻猛刚柔之别。新得的病,比较急的病,用药的时候有的时候就需要用的比较峻猛,来的果断一些;有时候这个病时间比较长,病势比较绵长,用药就应该考虑比较柔和一些,缓缓见功。所以咱们用药,具体某一个病用哪一个药,完全是根据病情的需要,根据病象,疾病也是一个象,一气周流它这股象也是有缓有急,有强有弱,根据病象来确定一个合适药性,根据这个药象自然就有一个合适的药物出来了。每一个药物它的一股气表现出来就是一个股象,有时候我们可能不会直接感觉到药气,通过这种象药物的象体会到药物的这股药气。中药这个药为什么要喝到肚子里去,用水煎呢,那五行里面水液是主收藏的,那么这个水含藏在这个效应非常好,大家知道天一水,地六成之,水分子是所氢和氧,他们的化合价一个是1,一个是6,这是从化学上来讲,这个水本身内藏一六在里面就是收藏,就是这么一个象。水也是一种药呀,那么这种药气经过煎煮,那么溶合或者包藏这个水气之中,那么我喝下去之后在水中蕴藏的这股药气,就会影响我们自身的一气周流,从而产生治疗作用。药物有时候对我们普通人来讲,主要还是内服的药物对身体的影响更直接、更迅速一些,当然外用药也有,你比如药浴。如果有朋友在食用米醋的厂家工作的话,基本上就有这么一个体会:凡是在米醋工厂上班的工人,很少有感冒的。就是因为醋这股药气,这股酸柔的药气,把一气周流的木气,就相当于木气的这股冲动之势表现在外面。酸味酸柔入肝,醋厂的工人就相当于在局部的环境里面,厂子里都有醋味,在一个醋味弥漫的环境里生活,他整个身体的一气就受工厂大环境的影响。这就是通过外在一气调整人体内在一气这么一种方式,药浴对人体的影响作用是类似的。当然大的天气寒热对人体影响也是类似的。

内服也好,外用也好,药气都能改变人体一气周流的状态,只不过外用的药量比较大。你说我拿一碗醋,放到一个院子里,我估计对一个院子里的人作用有限,要是拉上一车醋可能还有些效果。所以外用药有一个问题,如果想取得一个比较好的效果,需要的药量比较大一些。对我们目前来讲,经济社会需要考虑成本呀,不是很划算,所以咱们大部分情况下还是以内服药为主,把有限的药气都集中起来,用水给藏起来,直接喝下去,把钢用到道人上,这样就是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好的效果。临床上中医师主要剂型也是汤药,讲汤药,水就是我们学习的第一味药。关于水呢,一会咱们再具体讲。药物的选用要根据情况,从象的角度选用合适的药物。第二个就是量的问题,很多人和我交流的时候就很迷惑,我这个该用多大的药量,你给我来个数。我就很为难。我们知道,疾病有疾病象,咱们用药物来组合,方子有方子的药象,就跟布局一样。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里,叫新方八阵,也就是每一个方子都是一个阵,作战要布阵,这个比喻是很好的,其实我们开方子就是布一个局,用药物来补充局面这么一种象,来纠正人体失偏的病象,所以药量不是最重要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最重要的是药物的比例。打个比喻说,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呀,什么药你要把他放在什么位置上,哪个药来当元帅,哪个来当前锋,哪个药来当后卫,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思维和布局,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考虑量的问题,就比较好办。所以并不是单纯的说,小孩老人用的少一点,大人用的多一点,这只是普通的规律,关键还是要根据病人的病象。比如碰到非常危急的情况,你没有排山倒海的力量,你没办法扭转乾坤,所以用的量很大。而有的时候,人非常虚弱的时候,用的药要非常轻柔。临床具体怎么要药,作为一个临床中医大夫来讲,我觉得对药没一个有个非常深刻和直接的体验,中医如果和药物脱离了的话,至少我觉得不会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中医大夫。所以大家如果真的喜欢中医,要尽可能的多接触药,多去尝一尝,体会一下,慢慢的就会有感觉,跟药物有一种交流。药物去治病,其实就是药物和人体一气的交流,不需要翻译的,直接在气的层次上互相交流。有的时候病人比较少的情况,来了病人开完方子,我都喜欢自己去给他抓药,有时候方子开好了,到药房去抓药,有时候突然感觉到这个药用的又多了一点,有时候又觉得这个药用的又少一点,开方子的时候没有这个感觉,到了抓药的时候,手里头拿着药突然有这么个感觉。这就是对药物这种药象直接的体会。

再比方说,像我家里呢平时都会是少量的备一点常用的中药,家里难免有个头疼脑热呀,我们家又没有西药,全是中药,常用的有那么一点。如果不是很复杂的病,普通的发烧呀,不想吃饭呀,肚子有点难受呀,有点小病,小毛病,难免呀,家里老人小孩都有。这个时候我给家里人用药的时候呢,大部分情况下,可能也不会去开一个方子,然后琢磨琢磨用几克,去照着方子抓去,可能直接就拿着煎药的锅抓一点药放进去就行。这个就是纯粹凭着对药物的感觉,感觉这个时候需要散,还是需要收敛,需要运转中焦,需要寒还是需要热,需要一个多大的量。你只要心里有了这一盘局,有这么一个布局的话,去抓药就是去点名啊。跟用人一样,手底下自然就有感觉,该多的多,该少的少,抓出来呢基本上是正合适。所以有时候呢,我感觉就是,有时候自己也不称,纯粹的凭感觉抓出来的这个方子,有时候效果好像还偏好一些。当然这个只是给自己家里人用,你要在医院给病人乱抓一气的话,病人以为你就是在乱抓,也不称,病人可能告你去。

当然比较复杂的疾病,我们还是要比较仔细地开一个方子,就是要琢磨一个好的布局。把整个药物好好安排一下,有一个比较缜密的安排呢,还是有一个比较好的效果。那么如果对药物比较熟悉了,简单的病,用药不多的,比方说十味以内,你也可以试着自己用手抓一下,不用称。你看好的厨师他炒菜,他要加很多调料啊,好像也不用称,他就拿那个大勺子,一点一点地这个加一点,那个加一点,调出来那个味很好。要让我去调,可能炒的是咽不下去。这个也是熟能生巧,慢慢地对药物有感觉了,很自然地就会达到这个效果。

这是前面的跟大家聊了一下咱们临床上用药碰到的两个最主要的问题,一个是如何选药,一个是怎么确定药量,这些原则性的问题大概的先说一下。

现在咱开始一味药一味药地讲。药讲多了呢,一味药要是展开讲,一晚上可能一个药也讲不完。这样下来,讲上一年也就讲50多味药,太少。所以咱就尽可能的吧,多讲一点。所以我就讲的可能不会太细。我讲的药物呢,药物的功效以《神农本草经》为准,后世本草呢,可能会联系着提一提。当然这个我也不想照本宣科地给大家再去念,再去读,没啥意思。主要还是讲一下自己对药物的一些自己的体会,也不见得全对,跟大家交流,供大家参考。

刚才讲了,我们要先讲水。水是第一味药。大家可能在网上也看过,说日本有一个学者,写了一本书,主要是写水,书叫什么名字我也忘了,大概意思说水好像是有记忆,会思考之类的。他做过实验的,说水是有感应的。说一杯水呀,你跟它说一句好话,然后你再在显微镜下看它的结晶,它这个结晶就很漂亮。骂它一句,你看水的结晶就很不好看,很难看。实际上不光水有这种本能,书的名字叫《水知道答案》。不光水知道答案,任何一个药物它都知道答案呀。任何一个药物都有一股药气,水也有一股自己的气,水的这股气它就是水气了。所有的气这股无形之气,古语讲天人合一,天地之间无非一气而已。所以我们人的思想行为,它也是一种气势,可以这么理解。它不光对水有影响,它对任何东西,对天地之间的气所有的东西都有影响。为什么上一次我记得有朋友说蝴蝶效应的时候我也给大家提过。都是一个意思,都是在气的层次上一种互相感应。当然水呢,它的这股气呢,跟其他还不一样,它最主要的特点是收藏,别人不要的我都要。洗衣服,脏东西咱们都不要,水洗了之后,水的胸怀很开阔,它都接收过去,无怨无悔。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讲水的时候,说“上善若水”。这句话不是空说的,大家慢慢去体会其中的意思。当然水的这股收藏之气呢,它是非常的柔和,它把自己当成一个载体,所以我们有时候煎药,喝了药好了,以为是药物的功劳,忘了水的功劳。所以水有功劳它也不去抢,不居功。就是因为它性格非常的柔和,非常的平和中正,接近于人体的土气。

今天晚上呢,咱们讲的药物,咱们也是按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讲。跟临床部分咱们反过来讲,咱们先讲中焦。临床上我们是最后讲中土为病,药物咱先从中土的药物开始讲起,那水就是第一个。那么古人对这个水很有讲究,什么无根水呀,就是天上的雨水;还有东流水,西流的水还不行。咱们现在好像大部分人都用自来水呀,纯净水呀,好像对古人的这种讲究认为不以为然,实际上不同的水确实是有很大的区别。你像河水,流动的河水,它这股流通之气就非常有利于人体的一气周流的畅通。所以如果你需要用行气利水的时候,需要用这样一个方子,那么这个水呢,你用天然的河水,没有河水呢,就像张仲景讲的,把水放在一个大盆里,扬之千遍,水上有很多珠子,起了很多水泡,你这样的话,也相当于是流通的水,它的效果就会相对更好一些。如果像国内一般的城市,可能自来水都是经过净化处理、消毒,这个水流通性都比较差一些。当然现在好像比较好的饮水机,好像有一个叫纳米水的是不是,好像很细的一些过滤芯把水分子的团块通过过滤网都打碎了,成了小的分子系统,那么这样的水跟长流水有一点类似,效果也是不错。这种非常干净的,流通性比较好的水,喝了之后自然就会产生一股流通之势。就是说,这种干净的水,就这么一味水,实际上就已经可以治病。

我记得在网上看到一个,好像一个老和尚讲了这么一个方子,说包治百病,这个方子是什么呢?就是用一杯白开水,早晨起来空腹,温温的,一点一点的,一会喝一小口,一会喝一小口,慢慢地喝,把它喝下去。具体我记不太清了,喝好长时间,还是喝很多口,把它喝下去。坚持上一段时间,慢慢的身体就会好起来。这个实际上我感觉呢,早晨起来呢,是阳气升发呀,木气开始升动之时,用一个比较纯净的水,缓缓咽下,分很多次咽下,那么这实际上就是把这个水人为地给它加了一股流通之势,一点一点地不停地往下喝呀,这也是一股气势,一股就跟河里一浪打一浪一样,也是一种气势,慢慢地往下推动啊。所以说单纯水就可以治病,这并不是说吹牛,确实是有道理。有时候碰上需要发汗的病人,感冒了需要发汗,什么药也没有的时候,你就烧一盆热水给他泡泡脚,出点汗也就好了呀。所以咱们用水的时候呢,尤其是煎药的时候给它用水,用流通性比较好的水,比较好,效果会相对好一些。因为人体一气周流啊,用药物,就是为了把一气周流调得通畅、柔顺。如果本身水的质量很差的话,那就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水呢,咱就说这么多。今天晚上主要讲中土用药。北方人家里有人生了小孩,都知道给产妇喝小米粥。像黄土高原这个小米,又黄又黏又香,非常养人的。如果你买到比较好的小米的话,熬出来的小米粥,它上面会有一层比较厚的粥油。黏黏的,色也是那种淡黄色,味很香,喝起来非常的醇和,非常舒服。所以一般大病初愈,或是术后的病人,刚开始进饮食的时候都是流食,要求只能喝小米稀饭,甚至只能喝小米汤。这就是小米是入中焦,养中土,非常好的一个食品。所以对于脾胃非常虚弱的,一碗米汤就是一付很好的药。

那么跟这个米汤有点接近的一个药呢,叫饴糖。饴糖就是麦芽糖。北方人主要吃的就是小麦,不知道大家吃没吃过自己磨的面新蒸的馒头。因为在农村呀,到了春夏之交,小麦成熟了收下来,那么把新收的麦子磨成面,用新麦子磨出的面蒸出的馒头如果你去吃的话,刚出锅的时候,它是有一股非常明显的香甜之气。那个面揉出来韧性也比较好,馒头是一层一层的,能感觉。这说明小麦这个食品呢,它也是调养中土,补养胃气,人体的这个土气也是非常好的一个东西。用小麦的胚芽做成的饴糖,那就是其中的精华,那就更好一些。所以张仲景在大小建中汤里面都用饴糖作为一个君药,目的就是为了调养中土,土气比较弱的时候。

那么这个饴糖,我感觉比这个米汤、馒头更好消化一些。为什么这么说呢?饴糖本身是小麦的胚芽发酵这样做出来的,那么这个发酵过程就好像我们这个胃消化、腐化食物很相似的一个过程,五谷入胃,人吃了这个食物之后,在胃里面蒸磨消化,慢慢的就变成糊糊一样的东西,然后再被人体吸收,那么这个饴糖发酵以后就好像是已经经过胃消化一样,所以你在喝的时候就不需要消化了,直接就可以吸收了,有点这个意思。这个饴糖与西医危重病人用的营养液比如氨基酸啊、脂肪乳啊有类似的地方。我以前还讲过在陕西这边,当地人用枣模糊可以代替饴糖,因为他们买不到饴糖,就用枣模糊来代替,就是把大枣煮熟了,去皮,去核,把大枣肉煮熟了,煮成糊糊状,然后在加上一点面粉,熬成跟稀饭一样,这个东西也是非常养人的。这是从食物的角度先讲一下入中焦的一些东西,我们就知道中焦这一股土气,她是非常的柔和,纯和,和缓。有这些特点,所以我们吃饭的时候,特别是东方的一些国家都喜欢吃一些香香的,甜甜的,不软不硬的,比较可口,看起来比较有胃口的这种食物,这都跟人这个中焦土气相对应、同气相求。我们知道五行当中土的臭为是香味,味道是甜味,甘,用缓急来说中气是以缓和为正,从颜色来讲是黄色,属土。从这个形状来讲属于圆的东西,不长没有边,这样的东西属土,从质地来讲不软不硬,不是很软不是很硬的东西属土,就是一句话中庸之道啊,不偏不倚这些都属于土气,这就是土气的象,所以对于中焦这一气周流,上次跟大家聊过,中焦这一团土气左升右降,升上去就是木火之气,降下来就是金水之气,都从中间中间转,就好像是漩涡一样,食物在这个地方经过腐化之后,慢慢的经过斡旋就转到全身去了,大致是这么一个结构,所以入中焦的这些东西,适合养中焦的这些药物,大部分都是香甜,缓和,大部分都具有这些特点,不同的药物具有一些不同的差别。

那么讲完了食物,由食物过度到药物,食物跟药物这个气质的强弱不同,越缓和越接近中焦这个土气,气势稍微峻猛一些,这都是跟土气相比较而言,先来看甘草,以前跟大家聊过,你看这个产地,大部分在国内主要是在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如果在地球仪上来看,这一带都是在北半球,主要是在中纬度,就是在北纬45°左右,大家如果看一下地球仪应该是在这个位置上,在北半球的中央,中央属土,从产地的纬度地域上来看,已经有这个中庸的特点,这一带就是我国北方一带,咋们国家北方一带就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比较分明,既不想俄罗斯那么冷,也不象新加坡那么热,所以既不过冷也不过热,这就是一股缓和之气,在这么一个环境中生长,另外这些地方大部分土层都比较深厚,土气比较浓厚,它的根,甘草的根,好的甘草它长的地土质比较疏松,盐碱地长不出好甘草来,那种接近半沙地的土,收甘草的时候就能坠出来,就能拉出来,所以最好的干草就是粉甘草,宁夏一带多一点。粉甘草切片不硬也不软,粉比较多,打成粉的话粉就比较多一点,那么新疆那边的甘草,因为比较偏西边了呀,金气比较浓厚,所以那边的甘草长的就比较结实,打得时候就不太好打,打出来的粉也比较少,气味也相对弱一些,收的比较紧,甘草这个根圆圆的,非常圆,甘草能从地里边能把它从地里边把它拽出来,说明他这个特征,就是基本上是一根,直直的,那么这个你看这种象,你看圆圆的,直直的,基本上没有什么侧根,这个也基本上是一种圆重、稳重之势。人参有许多须根,甘草就没有那么多,而且长的很长,是一股通利之气,这股比较稳重,比较圆通,有股通达之气,它那个皮,有点棕红色,或者是褐色,偏红色,里面这个黄色比较正,五味,它这个甜味,就是那种绵绵不绝的感觉,包括他的臭味是一种比较香甜的感觉,他的质地既不像白芍那么硬,也不像黄芪那么软,不软也不硬,所以这种不软不硬的甘草最好,就是我刚才讲的这个粉甘草,所以在《别录》里面把甘草称作 “诸土之精”。所以甘草无论他生长的地域,纬度,长的这个象,他的气味,他的颜色,他的质地等等,所有的这些象,都是这股土气之象。土气就是雍容缓和,稳重,所以这个甘草它这股气,这股药气,对人体这股中土之气有很好的调护作用,人生病之后这个气大部分是以郁滞,木气郁滞要么出现横冲直撞,出现风气,要么就是郁滞之后成为一种郁结,大部分情况,属于这种风气居多,这个时候甘草就有很好的缓和木气的作用,实际上就是缓和人体的一身周流之气,所以甘草治病,就是用它这股中重纯和的土气,这股土气雍容缓和,土气本身以缓和为贵,人体一气周流也是以缓和为贵,靠他这个特性来恢复人体的一气周流,所以我个人认为甘草这味药能顾摄全局,一身的全局,能够铲除一切叛乱,使一气周流不乱窜,解除窜乱,有这么一种作用,所以平时都讲甘草能解诸药毒,能和解百药,实际上就是甘草这股缓和之气,在人中毒的时候,一气不能周流,要么就凝涩,要么就冲突,所以甘草能将一气周流顾护住,恢复其流通,能让这个热药的发散之性缓和,能让这个寒药的泻下之性也能缓和一些,它是这种缓和的功用,所以有解药毒的功效。《神农本草经》说甘草主五脏六腑,那么这个脏为阴腑为阳,因为甘草是阴阳不偏,脏腑具入,人参主五脏,因为人参是偏阴的,入内,如果我们把甘草这味中药它的特性,功用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是我个人的一点认识,就是这么一句话:“甘草有纯和中重之土气,能顾护全局而调摄一气周流之特性。”这就是我个人对甘草这味药的理解,甘草就是这种象,所以就能干这么一件事,它凭着这股纯和中重的土气,能顾护一气周流的全局,从而达到调摄的作用,“调”呢,就是既能调快,也能调慢,“摄”呢,就是顾护的意思,就是缓和在我这个范围之内,不能超过我这个范围,从而使一气周流恢复和顺的本性,正常的一气周流是柔和通畅的,如果有了这么一种理解,那么再去看这个《神农本草经》,对甘草的认识,再去看后代各家本草对甘草详解的时候,心里就会有一个判断的标准,就不至于人云亦云啊,所以我们临床上这个附子中毒,尤其是火神派,或多或少会碰到这个问题,那么甘草这个药就是治疗附子中毒很好的药,当然书上讲的黑豆啊,五味子啊也能这个纠正这个偏性,因为附子中毒,我的理解是附子是开破的呀,能散,散得太厉害了,一下子堵到一块儿走不动了,甘草就是把这股劲儿给柔顺一下,附子的力量就没有那么大了,是这么一个道理,而这个黑豆,五味子靠的是收敛的作用,把这个附子发散之性收住,但是由于附子散的太厉害了,或者说散的太快了,反而把这个气给堵在一块儿了,再去收,有时候也不见的行,这个时候我感觉甘草更好一些,有时候单纯用这个黑豆五味子去解附子的毒性,很难解,必须配上甘草,甚至单纯用甘草比较好,那么这个网上,有一位老师叫(陈兴华)老师,他好像是一位民间的老师,他讲到在山区的人如果在外面误服野生的乌头中了毒,可以怎么解毒呢?可以用这个小木棍或者这个小树枝敲打这个人的全身,全身都打,当然不能打的太厉害,实际上就是疏通全身的气血,把这个气血给疏通开来,甘草的作用也是一样,就是缓缓疏通,把附子这个很强的冲劲能缓和下来,慢慢的给它疏通,就是这么个道理,这是给大家讲了一下甘草,甘草这个药我刚才讲了,主要是调理土气,那么人身这一气周流,无非就是土气,不过中焦是一股比较纯和的土气,木气金气相当于一股大的土气,比较靠边的土气,是生发和下降的土气,所以甘草这股纯和的土气就能入一气周流,任何一个地方,木火土金水,任何一个地方它都能流通到,都会影响到,如果从归经理论来讲的话,五脏六腑,十二经络无所不到,实际上不光甘草任何一味药都是这样的,所以上一次跟大家交流的时候,这个归经理论的提出,我感觉弊大于利,对于初学的人,可能刚开始有规矩,有学习依靠,一旦你把这个药物理解透了以后,这个东西就成了你的绊脚石,所以对于这个归经理论我们可以参考,但不要盲从,甘草呢,量一般我是用五克以上,如果是跟辛温通散的药附子啊麻黄啊一起的话,量就会大一些,这是它的量,这样就能较好的顾护人体的一气,不至于散的太过,儿有的时候,比较急的时候,病比较重的时候,就要用大量的甘草,一些肿瘤病人甘草我可能会用到一百克以上,那么什么时候甘草不适合用,如果这个中焦郁结的比较厉害,一般湿气比较多一点,气郁结的比较深,便重,如果不想用通散的药,而是用一些淡渗的药,中焦的药稍微通畅一些,这个时候就不用甘草,甘草会使中焦郁的更厉害,因为它的气是比较缓和的,本身就走不动,当然如果说我要用上一些通散的药,把中焦给转起来,这个时候可以稍微用一些,中焦郁的太重的时候甘草的量不要太大了,少一点比较好,因为甘草本身不是一种以通行为主的药,它还是一个坐镇中州,它是坐天下的,不是打天下的,所以甘草又被称为“国老”。

甘草就讲这么多,下来咱们讲姜枣,生姜,干姜和大枣。都是这个土气的药,一般这个临床大夫在中焦不运的时候,都喜欢用生姜和大枣,你看这个伤寒论里面第一方桂枝汤,也是用生姜和大枣,所以有些人就把这个生姜和大枣当成是一对药,好像拆开来有点不太习惯,那么这一对药确实很好,取长补短,相互配合,但是有时候,该拆开还是得拆开,毕竟是不同的药,有时候适合用生姜的时候不见得能用大枣,先讲一下生姜和干姜,先看生姜,生姜是一个根茎,从地底挖出来的是生姜,看起来是一种很可爱的淡黄色,黄色就入中土,有时候在春天,你在草原上看那种草,就是一种淡黄色,绿色之中透着一点黄色,就有一股生气,而这个生姜呢,刚挖出来的时候,它没有绿色了,而只剩下淡黄色,非常可爱那种感觉,就跟小孩的那种气质有点类似,外面有一层很薄的膜,很光滑,就跟小孩的皮肤一样,很娇嫩的那种感觉,所以生姜这个气也是比较柔和的,也接近这个土气,它这个形状,大家在菜市场都买过生姜吧,圆圆的,圆滚滚的,就更小孩一样肉绷绷的,小胳膊,小腿儿,都是肉呼呼的,有时候我就想,小孩这股土气比较纯和,生发之气,那么生姜也有点象,是比较纯和的,圆滚滚的,所以这个生姜不光是辣,它有一股香甜之气,其实鲜姜的这股辣味不是很重,如果我们把这个生姜切开的话,就会发现里面有很多的姜丝,象头发一样的一根一根的姜丝,所有的姜丝都是平行排列的,没有说互相交叉在一块儿,可以说排列的非常的规整,顺着那个姜生长的方向,排列的一根根姜丝,密密麻麻的,所以有时候要自己做丸药的时候要把这个干姜打碎的时候,就会磨出很多姜丝来,这个姜丝打不碎,这个姜本身就有长出这个丝来的气质,要不然它长不出来啊,所以它在这个纯和的土气当中具有一股疏通之气,而且他这股疏通之气仅仅局限在这个姜块之内,没有长到外面来,只是在里面,你看中土主脾胃,脾胃主四肢,一身上的肉都属于土气,所以生姜这味药它不光入中焦,还入所有的肌肉,当然它有这个辛辣之味,这股辛辣之味,就是它有这个姜丝,所以才有这个辣味,没有这个辣味估计也长不出这个辣味来,生姜这股辛散,疏通之力,尤其是这个鲜姜,还是比较冲,但是这个冲呢,又不像麻黄那么骏烈,还是在中焦土气这个范围之内,麻黄这个冲劲可以说超过了土气这个范围,所以这个生姜,你看乡下人,感冒了,都知道熬一锅这个生姜红糖水喝了就好了,就是因为生姜能发汗,能疏通,但是很少有人听说吃了生姜吃的虚脱的,麻黄用多了,可真有虚脱的,可见这两味药的区别,正因为生姜这股疏通辛散之力,所以他斡旋中州的效果就特别好,本身它这个形状,颜色,气味都是入中焦的,中焦又是水气偏多的地方,所以在湿气比较重的时候,这种病人一般就是口味不太好,舌苔看着比较腻,比较滑,水气比较多的时候,甚至有点恶心吐的时候,就可以用大量的鲜生姜,效果非常好,或者是用生姜榨点生姜汁,有时候是立竿见影,问什么啊,生姜推开来了啊,水郁在里面传不动了,生姜在里面一推,该升的升该降的降,从生姜的这个本性来讲,升散的它是以升为主,但是它治这个恶心呕吐效果这么好,就是因为中焦这个脾胃啊,六腑以通降为和,阳明主降,它本性是往下降得,生姜把这个中焦一推一转,它自然就降下去了,中焦这个下降至势比较明显,因为我们吃饭都是往下走呀,一旦这个不舒服,中焦运化不好,最常见的这个肚子胀,恶心,打嗝呀,这个往上走的象就出来了,我们感觉生姜是往下走的,实际上生姜是以散为主的,它是一股横散,在土气里面疏通,但它表现出来的效果是下降,金匮里面有这个生姜半夏汤治这个恶心吐啊,效果是非常好的。

对于生姜用一句话把它的特性概括出来,那么我呢认为生姜可以“横散坤土,通阳散阴”。因为从八卦的角度来讲呢,人身这个一身土气,属坤土,就是一身这个肉啊都叫坤土,生姜呢,它长的也跟一块肉一样,所以呢它呢正好在人体的肌肉范围之内的淤气,它能够给你起疏通横散,横散就是那个姜丝的作用,你看那个姜丝横着长嘛,那个姜在地里真的是横着长的,它的丝基本上也是横着长的,所以它是不偏上不偏下,斡旋中焦为主,通阳以散阴,所以它能化中焦之水湿,能够利水气。伤寒论里面用这个,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治疗这个发汗后身疼痛脉心迟的这个身体比较虚弱,气血不足,身上有点疼,用人参去补五脏之气,再用生姜把人参这个营养输送到每一块肉那里,每一个细胞那里去,送到土气的每一个地方,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这个生姜不是一个单纯的发汗治感冒的一个药,它是整个对人体所有的这个坤土肌肉所有的土气都有很好的疏通的作用。姜的反体字边疆的疆,守卫边疆啊,守卫边疆的目的不是就为了保护国内的平安吗?所以姜的作用的极限就是人体的皮肤,它的作用的极限就是土气的范围之内,不会超出土气的范围内,不管你用多少,所以临床上你用一百克二百克,用一斤500克,吃了不会出事的,就是因为它本身还在土气范围之内,不会有太大的偏性,要是附子用上500克那要是对证还好,用不对症会出人命的是不是,所以生姜以横散温中为主,它的作用范围或说它的势力范围主要是在坤土,长肉的地方。干姜呢?干姜就是老姜了啊,长了两年的老姜,母姜就是,晒干之后,那么干姜呢就比较燥烈一些,如果拿着刀去切的时候,切生姜的时候它这个丝很脆的,容易断1小时20分46秒切干姜要是刀不快都切不断比较韧性结实的,干姜的味比较辣,所以呢跟生姜相比,干姜补生动之气,可以补小孩子的生发之气比较弱,这个姜还是老的辣,但是这股燥烈之气可以起到很好的散寒的效果。所以如果中焦有陈寒,没有干姜很难散开,因为姜啊,不管生姜、干姜都是入坤土,走这个一身之肉,所以人身上最多的就是肉嘛,一气周流就是在肉里面周流,所以一旦出现这个一身之气寒气淤结,通行不畅的时候,干姜量要大,干姜并不仅仅是温胃,干姜是一身全可以温通,为什么四逆汤里面要用这个干姜啊,干姜就是把一身毛细血管全都温通。把全身坤土所有地方先给你热起来,它的力量虽然没有附子那么峻猛,就象一个炉子一样,一个温暖的炉子能给你热得至少软一点。能通开,道路比较通畅了,然后附子在在里面给你生发遣散之力,阳气以循环站立起来,是这么一个作用,所以这个干姜主辛通开散,开散这个作用,它不是往外开散,是在内开散这种作用比生姜强得多。生姜也有这方面的力量和作用,但是弱一些,现在还是以温通动力多一些,一动一静相联系,生姜还是动的比较多,所以你看有时候说治疗咳嗽,治疗肺寒咳嗽,你即使用上一类敛肺的,象五味子之类的,如果没有这个干姜啊,把寒气散开,把道路给它畅通开,用上它也很难把这个咳嗽止住的,所以如果中焦寒气淤结,一气周流不能斡旋,一气周流不畅快的时候用干姜来这个破这个寒气,开淤结,效果非常好,当然在疗效上它表现出来的也是那种,下降的效果比较好,这是生姜干姜他们的区别,临床上给患者用的时候呢,有的时候既有沉寒、又有湿气瘀滞,那就可以干姜生姜一块用。有些患者不明白这个方子开上姜了怎么还让我自己再加姜,加这么多姜行不行,姜是热药,我本来就上火还吃这么热的药,所以咱自己做大夫咱自己要明白,什么时候用干姜什么时候用生姜,用干姜的时候肯定是那个脉啊摸着有点发硬那个感觉,寒气收紧,用生姜那个脉象大部分以滑象或是紧象为主硬的感觉不太明显,一个是湿气弥漫,一个是寒气淤结,冻在一块了,干姜就是融化冰块,熔化寒冰沉寒这么一个作用,生姜呢流通这个就跟流水一样,疏通气血。生姜这股气啊,比较柔和一点。所以这个量啊稍大一些稍微小一些问题不大,但是干姜比较躁烈,如果它这个脾胃比较弱的病人,有时候还不能用的太大,甚至你要改成炮姜,就是干姜炒过了。成黄褐色了很轻很脆了,一捭就碎了,干姜很硬要打开,炮姜的辛温躁烈之性就缓和了很多,有时候小孩啊,老人啊,或是久病体虚啊,需要用姜的时候可以改成炮姜,炮姜就是性格更温和一些,姜碳呢比炮姜炮制的还厉害,炒黑了都快成碳了,这个有时候腹泻或是偶尔用一下,我基本上不用,这个药基本上没有多大的药劲,作用不是很大,这是讲了生姜和干姜,如果把干姜也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咱们怎么概括呢,干姜则势缓力大而擅散寒开结。干姜走动的趋势力量就小,但是开阔的力量就大,所以它就善于散寒开结,当然它的作用范围还是坤土,那么这是对生姜和干姜这两味药我个人的对他们的一些认识。

下面我们接着讲一下大枣,北方这个大枣比较多呀,山东有这个金丝小枣,黄河滩这边有这个叫黄河滩枣,黄河滩枣枣特别大,肉比较厚,大枣晒干之后那个肉也是粘粘的,山东那个小枣呢就是更甜一些,这个枣树呢,我不知道大家种过没有,我小时候种过枣树,那时候我在农村嘛,当时种的时候就想,当时种了明年能不能结枣给我吃啊,结果是等了好几年,因为是挖了一个很小的那个枣树苗啊,长了好几年也没有给我结枣,长的也不大很慢,还没等长大给我结枣呢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就给我挖掉了,实际上没种成。那么老人都知道这个枣树长的比较慢,有时候一棵枣树五六十年了,拿咱们长的快的杨树比可能是三四年的杨树那么粗,正因为枣树长的比较慢,所以它这个枣树这个枝条就比较结实,有时候有些老人啊,拐杖喜欢用枣木,枣木很结实不容易坏,那么这就是一种象,这是一股筋气拈联之象,收敛啊,枣树开花的时候啊,枣树那个花很小,是那种淡黄绿色,五个瓣,也是一股土气之象,那么它开的枣树这个花呢,如果清晨空气比较清新的时候去闻,老远就能闻到那股香气,一股带着甜味的香气,所以这个枣花蜂蜜就特别好,特别养胃,等这个枣到了秋天它熟了才会变红了,你把它摘下来,你吃的时候啊,枣肉是很甜,但是枣这个皮有一点苦味,肉比较脆比较软,皮是比较结实,就跟包了一层皮壳一样,那么我们来看大枣这些特点,大枣圆圆的非常光滑,圆圆的就是中土之象啊,很甜,开的花很香,五个瓣,也是中土之象,那么这个枣皮有点苦,比较结实,筋气收敛之象,颜色呢熟了之后非常红,鲜红鲜红的,艳红,有的是深红色,--火气之色,这个大枣呢它的甜味是非常甘缓甜味,甜味甘缓入中土之气这个之中呢,象蕴含着一股收藏之气或说它蕴涵着一股火气。红色嘛。大枣这个肉呢晒干之后是非常粘非常软的,就是比较滋润的那种,柔润滋润本身也是一股收藏之气,所以这个大枣它和生姜差不多恰好和相反,生姜是在里面散啊,大枣正好在里面收,所谓为什么生姜和大枣配合着用,一散一收,并且都是直接入中焦,补宜土气的药,它们两正好配为一对,这就是一个很小的升降的组合,就把中焦给转开了。所以大部分情况的时候都是生姜和大枣一块用,如果你这个中焦湿气淤滞比较深,或是比较重的时候,需要以疏散为主的时候那就大枣不要用,相反,如果中焦比较虚弱,需要以滋补为主,那就生姜就不要用,有一个方子叫甘麦大枣汤,治疗妇女脏躁,哭哭啼啼,六神无主,就用大枣给她喂养一下,收敛一下就好了,所以甘麦大枣汤里面我个人认为君药,是大枣。通过这个方子治疗妇女的这个脏躁,通过这个例子咱们就可以体会到大枣的这个作用,大枣它在润养中焦的同时它有一股收敛之势,这股收敛之势主要是靠这个大枣的皮来收敛,收敛之气蕴藏在它的枣皮之中,所以我这个个人呢把大枣呢,我个人认为这个大枣啊,它里面藏着一股火气,所以吃枣吃多了会上火的,你看我们都知道这个其它的水果,咱吃的时候你比如杏啊桃啊,它的果肉和果核相对来说吃一吃就分开了,自然就分开了,不是很粘的。这个大枣啊,你看它的枣肉跟中间的枣核长的很结实,有时候怎么也弄不干净,它老是粘在上面,这都是一些凝聚收敛之象,比较粘腻,枣的味道又非常的甜,肉厚而腻,粘腻,就带着这么一股收敛之气,所以它在滋润中土的同时可以养心,收敛阳气,还有这个作用。那如果我们把这个大枣也用一句话来概况一下,我总结出这么一句话来,大枣是“凝聚土气之专精,而敛蕴水中之微阳”。说的也不是很好,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大枣啊,果实是一股收敛之气,它的这个气味都是土气的精化,藏在一块,还有大枣的这个果实,同时呢它还能够收藏,有一种收藏阳气的作用,那么这个阳气它收藏到哪里去呢?这个里面有说的不太顺地方,实质上阳气最终最后都会收藏到肾里,也就是水中去,大家也可以再想想这个意思,想想这句怎么去说。碧水云间问大枣不是很堵中土吗?这个说的也很对,大枣正因为它有粘腻收敛之气,所以很容易引起中焦的淤滞,所以这就要我们用的时候就要斟酌,那么在现代这个社会呢,大家吃的一般都比较好,所以这种中土淤滞偏多,所以我在临床上用大枣用到这个远远没有生姜那么多,当然也有用的时候,必要用的时候大枣还是有它的功用的。

时间快到了,今天晚上先讲这么多。有朋友讲小时候挖甘草泡水喝,喝多了会流鼻血,甘草是缓和中气的,缓和中气就有一种缓缓的实际上是固藏之意,你吃多了之后气都走不动了,小孩子气本身是比较冲的,走的比较快的,你让它走慢,走不动了就堵住了。堵住了火气可不就多了嘛。所以出鼻血了啊。就这么个意思。行,咱就下课吧。

安时处顺:本篇由燕子、康宣、觉蓝、了凡四训整理。安时处顺统稿校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2 19: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