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828|回复: 0

“煤都”山西酝酿“中医特区” 已制定详细计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6 13: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运城市已经形成了一个可以呈报上级行政部门的、有关中医政策综合配套改革的详细规划,并计划在此基础上审慎推进。

 “山西运城希望成为中医政策特区,在当地实行中医政策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医改必须以中医药为基础走低成本可持续发展之路,振兴中医,刻不容缓。”


2009年伊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9楼的一间小会议室里举行的振兴中医药研讨会上,来自山西运城的一名卫生局局长提出的建立中医政策特区的设想,成为会上多位社会科学和中医药行业知名专家讨论的焦点。

  专家和地方中医行政官员试图突破某些限制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体系。

  “煤都”欲转型“中医特区”

  “我觉得中医政策的主要问题在于,用不适合中医的政策去管理中医。”提起现行的中医药政策,有着二十余年卫生行政管理经验的山西省运城市卫生局副局长田康立深感困惑,1998年《执业医师法》实施以来,运城千余名从医几十年的民间中医失去了行医资格,顶着“非法行医”的帽子为群众看病。“为了履行行政职能,我们卫生局每年都进行非法行医的专项查处活动,甚至为了加大查处力度,还会与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然而,民间中医却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因为我们取缔的民间中医在百姓中有口碑、疗效显著、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样具有悠久历史并在实践中证明仍有效果的中医技术,为什么不当做宝贵的遗产保留,而要扼杀呢?”

  在“中医药事业国情调研课题组”(以下简称“调研组”)执行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其广和很多进行中医药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专家眼中,在中医药领域,这种政策与现实的矛盾还有很多,而如果能够及时调整政策,中医药完全可以尝试以其“简便验廉”的特色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捷径。

  “挑选适宜地区,进行中医政策改革的试点”,这一设想最初是由“中医药事业国情调研课题组”在一系列的实地调研基础上提出的。

  作为长期关注中医药发展的专业人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巡视员骆诗文对建立中医特区的设想给予了肯定。他表示,中医特区需要有地方政府支持、地方中医药文化的土壤、良好的民间中医药基础,还要形成中医药产业的环境。

  上述条件也是调研组所考虑的因素。在陈其广看来,他们跑了大半个中国,有很多老牌的中医药发祥地都已经徒有虚名,而一些有试点意向的地区则把试点的目标过于集中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上,不能站在更长远的角度思考,令人深感痛心。

  到底哪些地区可以胜任“特区”之职,这是调研组在调研时重点关注的问题。

  “通过比较,我们觉得山西运城是比较合适的试点地区。首先是他们地方政府对中医药的发展认识得很明确,由市委领导亲自挂帅来推动,很多地方性的中医药支持措施已经走在了前列;其次,他们也有比较好的中医药传统,有一些确有专长的民间中医。”陈其广说。

  而田康立则向记者描述了一个“大卫生、大文化、大产业”的规划蓝图,不仅把中医药发展作为医药卫生良性发展的一部分,还要从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来利用及开发中医药资源,希望借助中医特区的建设,彻底改变运城目前以不可再生能源开采加工作为支柱产业、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

  据《中国医院院长》了解,目前运城市已经形成了一个可以呈报上级行政部门的、有关中医政策综合配套改革的详细规划,并计划在此基础上审慎推进。

  社科院专家智力支持

  负责为试点提供智力支持的正是调研组,组长陈其广向记者介绍了产生建立中医特区设想的由来。

  “中医药的问题要想彻底解决,必须走综合配套改革之路,这是我们在课题调研中得出的结论。”陈其广表示,“作为中国社科院国情调研的十一项重大课题之一,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中医药问题产生的根源,为国家决策部门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该课题于2008年6月立项,将持续大概三年左右的时间。在调研组成立前几年,科技部就曾成立“中国中医发展基础研究课题组”,由科技部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贾谦担任组长,发现了很多中医药领域存在 3的问题。

  “我们就是针对科技部调查发现的中医药领域存在的问题,深入全国各地进行有目的的调研,试图找到问题间的相互关联性,并通过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进行分析。”陈其广举例说,当他们发现中医高等教育的课时设计西化时,不会去指责中医院校,而是去调查为何如此设计课程。根据调查得知,课程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使毕业生毕业后能适应社会上中医医疗机构西化的环境。

  公立中医医院亦有自己的苦衷。如南京市中医院院长李俭所言,作为一家公立中医医院,他们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建设和科室设置,这种更贴近西医的分科形式不利于中医的学科发展。

  课题组在近半年的时间里,走访了中国十几个地级市,与中医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科研机构、中医药生产和销售商,以及中医药产业链的周边环节进行了深入的接触,结果发现:中医药问题主要不是指导思想问题,而是政策设计问题。

  “从问题本身来看,中医药发展歧路产生原因复杂,持续时间长,牵涉面广,如果真正实现扶持中医药发展目标的话,一定不是一个单项改革能够解决的。30年改革过去了,我们回头看,很多单项改革措施都有后遗症。如今政府的执政能力、决策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开始有能力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这也是课题立项时提出进行国家和各级地方中医药配套改革试点建议的升华。” 陈其广表示。

  尽管地方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对中医政策特区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但在一个有限的区域内进行多管齐下的政策试点,仍然存在较大的难度。

  陈其广认为,在宏观层面主要的难点有三:法律法规的制定要依赖上级主管部门、基层中医行政机构建制不全、中医中药统筹管理困难。这些问题的存在,决定了运城政策改革试点前路艰难。

  “中医特区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地方政府和专家的努力,更取决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态度与支持。”骆诗文表示。



来源:《中国医院院长》杂志 作者:刘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0 01: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