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2/25 13: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固元膏”谈辨证论治与“误补致病”
近年来人们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在一些爱美的中青年妇女中逐渐流行起一种通过吃“固元膏”来养生养颜的保健方法。有好些妇女吃了固元膏之后荣光焕发、体力倍增、面色红润,但也有些妇女似乎“虚不受补”,不但没有达到防病养颜的目的,反而因“补药”而致病。有些吃了之后没有胃口,腹胀拉稀,精神无力;有些因此月经规律紊乱,要么提前,要么错后,甚至出现了闭经,好几个月月经都不来了;有些面色反而更加萎黄,没有了一丝血气……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她们真的是“虚不受补”吗?
中医自古以来就有“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的谚语,意思是世人治病大多有喜温补而畏惧攻下的心理误区。如果病情需要大黄来攻伐通下,而且大黄确实把病治好了,但病人却觉得这好象和大黄没有什么关系;如果病情本身不需要人参来补,但医生乱给开补药,结果把病人给“吃”死了,而患者也不觉悟,反倒以为命该如此。积习由来已久,实在难以更改。
中医治病的最大特点是辨证论治,就是说要区分每个病症的不同特点而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即使同样的病也要“三因制宜”,因气候变化、地理差异、人的体质不同而用药也应当有所区别。人的体质有阴虚和阳虚,病情有寒、热、虚、实,治疗时寒证应该用热药,热证应该用寒药,实证应该补,虚证应该泻,而并非一味地用补药。
“大黄乃荡涤之将军”,大黄虽为泻药、虎狼之药,但却可以泻火祛实,清除体内多余的垃圾,在辨证施治的前提下当用即用、适量运用,不但不会伤人,反而能疏通气血。中医有一种“通因通用”的治疗方法,腹泻时反而用大黄让患者泻下,泻出了导致腹泻的宿便等病邪,泄泻自然也就止住了。人参状如人形,功参天地,药虽好但也需病证相合,有确实的气虚证才能用它,如果是实证、热证误用人参,或者不分具体情况把人参当做普遍的滋补身体的补品,不但不能治病反而能致病。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指出附子、大黄为药中之良将,人参、熟地为药中之良相,这四种药为药之“四维”,运用得当皆为治病良药,运用不当反为祸害。
吃药和吃饭是一个道理,其实所谓营养,对你身体而言什么是最缺乏的,什么就是最好的营养。药物本来并没有贵贱优劣之分,只要切合你的病情,就是治病最好的良药。
吃固元膏后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不适呢?它的组成是阿胶半斤或者1斤,黑芝麻1斤,核桃仁1斤,红枣1斤半,冰糖半斤。其中的阿胶、红枣、冰糖都是滋腻之品,吃进人体后会妨碍脾胃的消化。药典说阿胶“性滋腻,有碍消化,脾胃虚弱便溏者慎用。” 只有肠胃消化系统非常好的人才能够长期服用的。而且阿胶性温补,加上大枣更易产生燥热,虽然有冰糖凉润兼治,但整体药性是偏于温热性质的,这就是有些人吃了之后上火,口干舌燥,甚至导致月经提前的原因。从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出发,我并不赞成把阿胶或者固元膏当做日常保健品来常服。至于有人宣传说固元膏是治疗痛风的特效药,那就更是夸大疗效的不实之词了。
有些人经常服用人参、鹿茸和枸杞子等温补的中药,有些人把它们泡酒喝。这几味药都是补气温阳的,如果体内有火,喝了反致口干舌燥等上火症状,严重的还会口鼻出血,特别是有高血压和脑血管的病人,更不可滥用。现在还存在着滥服西洋参的现象,因为它主产于美国和加拿大,俗称花旗参。人参以补气为主,西洋参以养阴为主,如果气虚而且有火不适宜用人参温补的,可以考虑用西洋参凉补来代替。西洋参养阴清火、补肺养胃,适宜于气阴两虚的病人,它补气而不燥热,特别适宜于夏天服用,可以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但西洋参毕竟性偏凉润,如果阳气不足、胃有寒湿或者消化不良者都是不适宜服用的。一旦出现面色苍白、畏寒怕冷、心跳缓慢、四肢浮肿、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等症状就应当立即停用。
冬虫夏草因冬天似虫夏天如草而得名,具有阴阳双补、补肾益肺之功效。通常用它与鸡、鸭、牛、羊等肉炖服,对中枢神经系统能起到镇静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降压、改善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对呼吸系统能够扩张气管、祛痰平喘,另外它可以提高提高免疫功能,对较多的慢性病如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等都有疗效,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药材。虫草仅产于高海拔的空山野地,我国仅产于西藏、青海等地,加上商家的炒作,据说现在每公斤已经卖到了6万元人民币左右!那么它的效果真的有那么神奇吗?真的是物有所值吗?虫草毕竟是偏于温性的,长期使用可以出现口干、大便干结甚至全身燥热、流鼻血等上火的表现,有人因为一次量大服用虫草而引起了急性扁桃体炎,妇女可以引起月经不调,儿童也有可能出现性早熟,因此不可不慎重。
中医重视补益正气以提高抗病能力,但“药补不如食补”。周代已经出现的“食医”是负责管理膳食营养的专职人员,调配周天子的“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的滋味、温凉和分量,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营养师”。《黄帝内经》说“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提倡食补而不滥用药物。
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不仅大众不知道区分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而盲目地进补,更为可怕的是好些医生也已经不知道辨证论治为何物了。如果辩证准确、对证下药,中药可以治病救人、起死回生,但如果不加辩证地把中药当做西药一样地机械使用,违背了中药使用的基本原理,中药就会变成害人的毒药。“非典”属于中医“温病”的范畴,中药不仅可以治疗,也可以预防,但预防时也一定要区分每个人体质的不同情况而区别对待,而不是全民服用中药,全国人都是一张处方,结果反而使许多人因为服用这样的中药反而生出许多病,败坏了中医的名声,闹出了许多笑话。
许多中草药经过了数千年临床应用,实践证明它们是安全的,但在今天却面临着不安全的指责。有些中药被制成针剂后还出现了打死人的事故,比如鱼腥草被做成注射液因为打死人而被禁用,双黄连注射液近期也出现了问题,清开灵注射液也有数十种不良反应。这些中药针剂无一例外不都是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生产的,它们并不是假药和劣药,但为什么还会出现事故呢?原因是制剂不过关。一味中药的成分就有数千种之多,以现在的医学水平根本就不具备提炼出它们的有效成分和剔除杂质的技术,在不尊重中医药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的思想驱动下,把中药当做西药一样来对待和改造,结果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问题。国家法律是限制中医开西药的,但是对于西医开中药却没有明确地限制。好些西医大夫不懂辩证,只看说明书就开中药,也是造成当今中药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比如对肝胆湿热特别有效的在临床已经使用了一千多年的龙胆泻肝丸现在已经被禁用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旦出现这些问题,中医中药就得背黑锅,蒙受不白之冤。
我之所以反对你一生病就乱吃药,还因为目前药物市场的混乱局面。山东河南某地就有专门制造治疗中老年人风湿腰腿疼痛和哮喘病的假药窝点,打着祖传中药的旗号,实际上都掺合了西药的止痛片和强的松等激素。当时服用就可以把疼痛止住,其实症状只是暂时被掩盖,长期服用就会导致胃溃疡、骨质疏松、高血压等病症的发生,我曾经诊治过一个患者就因为服用此药而导致了股骨头坏死。
假药劣药的问题即使不说,以保健品、保健食品蒙混过关,欺骗老年人的推销比比皆是。即使你去较为正规的大型医药超市,仍然会发现这么一些令你无所适从的现象:你去买附片,营业员给你的是白附子;你去买木通,他给的你是通草。即使同样成分和同样品名的一种中成药可以有三四种甚至七八种之多,说明书含混不清,价格更是差别极大。就以我经常给患者推荐的有活血解毒,清热安神作用,可以治疗冠心病和失眠的中成药七叶安神片来说吧,仅仅是厂家的不同,同样的数量有些一盒可以售价三四元钱,有些可以售价一二十元钱,而最低的售价仅仅为一块五毛钱。至于它们之间到底会有这么大的区别,价格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我回答不上来,而药店的营业员一般也总是怂恿患者去买贵的了。是不是越贵效果越好呢?只有天知道!
中成药的说明书同样存在一些混乱现象。中药是辨证论治,既可以同病异治,也可以异病同治,总而言之它针对的是证侯,而不是具体的病和症状。但现在中成药的说明书也在向西药靠拢,结果使得中成药的说明书不伦不类成为四不象,把药物适应的证侯没有说出来,而是罗列一些简单的症状,早已经失去了中药辨证论治的精髓。中医有八大名方,比如补中益气丸和六味地黄丸这两种中成药分别就可以治疗西医数十甚至上百种疾病,但如果按照说明书来看,或者有些人的曲解,却把六味地黄丸归于补肾的专用品,好像补中益气丸也只能治疗子宫脱垂和脱肛这些病症了,不仅大大局限了中药的运用范围,而且造成了一些误解,使患者无所适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