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hhbffq

【转帖】与中医大学学弟交流学习中医的若干心得体会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20: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魏龙骧  魏龙骧,中医学家。1911年生,直隶(今河北)东光人。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至1934年在北京从师学习中医,后开业行医。建国后,历任卫生部中医司技术指导科科长,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顾问,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是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对中医经典研究较深,临床经验丰富,对老年保健有独到之处。撰有《医话》等论文。1992年7月17日在北京逝世。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15: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3 02:50 编辑

金寿山
相关图片 编辑词条 专家发言 消歧义 参与讨论
所属分类: 中医 中国中医学家 医学名家 名医
[/url]

金寿山著作

金寿山(1921—1983年)。浙江省绍兴市人。家学渊源,自幼攻读医书。17岁时父亲病逝后,更发愤苦学,立志从医。数年间,一面熟读《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说等中医名著,一面运用于诊疗实践,获得广博知识。










目录



·                            • 学术观点


·                            • 证治经验


·                            • 从医医案


·                            • 经验验方


·• 人物简介


·• 学术观点


·• 证治经验


·• 从医医案


·• 经验验方


·• 相关词条


·• 参考资料

[显示全部]
金寿山-人物简介

1936年来上海行医。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先后去桂林、贵阳开业。
[/url]

金寿山著作

1946年抗战胜利后,即重返上海执业,并任教于上海中国医学院。1956年上海中医学院创建,被聘为首批教师,后历任伤寒温病学教研室主任、温病学教研室主任、中医学基础教研组组长、教务处副处长,1979年被定为教授,并任上海中医学院副院长;1978年始兼上海市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1980年被聘为全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1981年还兼任中医文献研究所所长,同年被任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评议组成员。
金氏对中医学术融汇贯通,学验俱富,著述颇多。已出版主要论著有《温病学讲义》,《温热论新编》、《续广笔记》、《金寿山医论选集》、《金匮诠释》、《温病释要》等。


金寿山-学术观点

金氏对中医古典文献涉猎甚广,其中于仲景学说、

观点

易州张氏学说与温病学说研究尤深。对前人论著凡于理可通、其法可行者不问其派别、专长均掬为己有而发扬之。其学术特点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理法全面、方药无偏。他在终年手不释卷、勤求历代典籍密切联系临床中提出不少学术见解,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一、学如积薪,后来居上:金氏认为中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着的学问,我们当代要比古人高明,决不能妄自菲薄,如现在编的《中医学基础》尽管还有不少缺点,但它从
《内经》基础上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和阐明。每个老中医都有一技之长、独特经验,不能以为这算不了什么,小看这些经验,应把自己的直接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下一代。“集涓滴之细流,可以汇成江河”。对古人的经验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有真正的心得体会,古人的书切忌死读,要引导学生懂得把书本知识到实践中去检验,看看是否真有道理,以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二、辨证入手,首重辨病:金氏说认为中医只会辨证、不会辨病实在是一种误解。中医是讲辨病的,有许多疾病中医与西医的认识基本一致,病名也相同,如感冒、中暑、痢疾、疟疾等;有的病名不同而内容是一致的,如西医的神经官能症中医称“百合病”、“脏躁”,西医的白塞氏综合征仲景早已称之谓“狐惑病”;有些病名为中医所特有,如痰饮、伤寒、温病、血痹、虚劳等,都有其病因、发病机理、发展规律、治疗原则。“××病脉证并治”就是说明要在识病的基础上来辨证施治。以为中医只讲辨证施治,只要辨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滞、血瘀等证就可异病同治,是把中医看得太简单了。辨证只能解释疾病过程中出现某些证候的病理,而不能认识到某一个病的全部病理。“有是证用是药”是指在见证确切的情况下应放胆使用而说,并不是说治病可以毫无原则地“随证变法”。在临床上,暂时不能判明属于何病,只能辨证施治,这是特殊情况,不能认为异病同治,更不能因此认为可以不要辨病。但强调辨病,并不是说不要辨证,不能认为辨病既确,治法就可千篇一律。如果不通过辨证,辨病是无从入手的。只是[url=http://www.hudong.com/wiki/%E8%BE%A8%E8%AF%81]辨证
要有全局观点,不能仅着眼于当前的见症,要通常达变。另外,强调中医的病,决不能以辨中医的病为满足,而必须与辨西医的病结合起来,不断总结经验,使中西医学真正从理论上做到融汇贯通而有所创新。
三、伤寒温病原著是目前最好的中医教材:金氏强调学习《伤寒论》及温病学说的原著。认为《伤寒论》是对《素问·热论》的发展,是一部夹叙夹议、有方有论的好教材。《伤寒论》对于疾病的认识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伤寒论》的112方大多是行之有效的,不仅可用于各种热病,也常广泛用于杂病。学习《伤寒论》首先要依次序从白文(即原文)上领会辨证论治精神,要先从有字处着眼,读得精、读得细,一句一字不能放过,到一定程度,可由约到博,看历代注解,与从无字处着眼结合起来,举一反三,再由博返约,用各种方法去整理。温病方号称时方,为常用而有效之法。《温热经纬》、《温病条辨》等都要学习原著为主。金氏认为这些原著不论在形式上或内容上都是中医最好教材,能为学者提供较完整的学术经验。
四、《金匮要略》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典范:金氏认为《金匮要略》中的中风、疟疾、血痹、虚劳、肺痿、肺痈、胸痹、寒疝、积聚、痰饮、消渴、水气、肠痈、蛔虫等都是病名。既称为病,就有一定的发病原因,有其发展过程与传变规律,有其一定治疗原则,有专方甚至还有专药。全书各篇,先讲辨病,后讲辨证,“××病脉证并治”就是要在识病基础上辨证施治。如咳嗽一症,不仅要辨虚实寒热,而且将其分列于《肺痿》、《肺痈》与《痰饮》病篇之中。《金匮要略》从理论到方药对常见病症的鉴别诊断是其重要内容之一。重视鉴别诊断其目的一是辨病,如风病与痹病作鉴别、女劳疸与水气病作鉴别等;二是辨证,不但要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还要辨标本、辨主次、辨进退、测预后。
、刘河间成就卓越,但其学说带有局限性:金氏认为河间学说是进步的学说,河间着重五运六气,但他所论的运气与一般所讲的运气学说内容有所不同,河间只承认有小运,有主气,论及为病,但举五脏六腑之应六气,与统岁加临全不相干。河间所讲亢害承制,与《内经》的更胜而相平不同,是指六气病变在亢盛到一定程度时所出现的一种假象,其本质还是一种亢害。金氏认为河间主火论是有实践作为根据的,河间用药则并不专主寒凉,治疗上主养肾水而胜退心火,河间认为人身中有太乙天真主气,非阴非阳,著名的河间地黄饮子,补肾精以交水火,用意就是如此。金氏认为河间在热病提倡表里双解、养阴退阳等治法是一个很大转折点,为开温病治法的先河,其学术在当时都是重要的创造革新。因而金氏强调重视继承河间的理法方药加以整理提高。但金氏也指出他受时代局限,只能用“比物立象”方法说明病机,难免牵强附会,立论只能明其一义,少及其他,矫枉而又过其正。
六、推崇并借鉴易水学派:金氏对张元素(洁古)、李杲(东垣)之学十分推崇,借鉴甚多。对易水学派(包括张元素、张璧、李杲、王好古、罗天益等)极为赞尝。认为张洁古继承六经分证,又倡古今异治,不拘古法,自制新方,确得仲景、钱乙二人之传。张氏常于继承中求创造,加减古方而化裁,如小续命汤分六经加减、大青龙汤改用九味羌活汤等,皆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对易水学派以养胃气为本金氏尤为推荐,认为张氏枳术丸从金匮枳术汤颠倒枳术用量改汤为丸而成,李杲制补中益气、升阳益胃诸方又是从此方及清震汤等方脱胎而出,说东垣是阐明其师引而不发之理,发展为脾胃内伤学说。金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益气聪明汤、参苓白术散于慢性杂病,均以东垣升阳、补气、清火合用治脾胃不足之证为本。金氏对易水学派处方用药重气味说、苦欲补泻说、归经说、时令说、重升降浮沉说等分析甚细,认为其法多有可取之处,但不可拘泥。还认为张氏提出的初治之道法当猛峻、中治之道当宽猛相济、末治之道法当宽缓完全合理。
七、精研叶氏学术,发挥温病学说:金氏对叶天士学术研究最深,认为温病学说是《伤寒论》的发展。由《素问·热论》至《伤寒论》到《温热论》一个比一个进步。认为《温热论》的价值在于继承性、独创性、总结性和灵活性,不少地方发前人所未发。卫气营血作为辨证纲领对于温病的论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用卫气营血四个层次更能明邪之浅深、正之强弱,按卫气营血辨证进行治疗,多能制止疾病发展。金氏曾对《温热论》详加注释,在《温热论新编》和《温病论治》中对卫气营血辨证规律和具体证治执简驭繁,理法精详,对叶氏温病学说有了极好发挥。金氏还强调指出,全部《温热论》精神一方面是透解外邪,一方面是扶正存津,防止向重症转变。认为当时用这套方药疗效还是比较高的,较之仅用《伤寒论》方为高,至于今天有些重症热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可以大大提高自可不必受卫气营血辨证限制。金氏认为叶氏当时的主要不足是忌柴葛和热病中少用温药。主张邪留三焦可用小柴胡汤加减。温病伤阳要见微知著早用阳药。金氏还对叶氏的阳化内风说、以上损中损下损为经阴伤阳伤为纬的理虚大法、讲究奇经八脉善用血肉有情之品等极表赞赏,也为之作了很多发挥。
金寿山-证治经验

金氏重视实践研究,坚持不离临床细察得失。在上承仲景、
[/url]

经验

洁古、东垣、天士之学基础上,积累有丰富经验,对众多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疗效卓著。
一、力求选药精当:金氏认为选药是辨证施治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极为重要。选药如奕棋,一着得当,满盘皆活,一味药用得好,这张方子就灵。指出选药不但要辨证,还要辨病。如夏应堂治一疟病系少阳证,改前医小柴胡汤中柴胡为青蒿,投剂即瘥。以青蒿清暑疗疟,适宜于血虚有热之人而无劫阴动肝阳之弊。金氏强调选药精当必须熟识药性,如黄连、黄芩、黄柏、大黄、知母、龙胆草、连翘、山栀、[url=http://www.hudong.com/wiki/%E6%9D%BF%E8%93%9D%E6%A0%B9]板蓝根、大青叶都是清热药,虽味有甘寒、咸寒、苦寒之别,功有清气凉血之分,但仍不够具体,需作进一步剖析。此类药性味寒凉能败胃,但黄连之弊较少,龙胆草、板蓝根、大青叶较多,可和以甘草。清肺与大肠之热多用黄芩,治心与小肠之热,黄连作用最强,凉血解毒,泻火清湿热,治疮疡,适应范围较广泛。知母、黄柏常同用,取其协同以泻相火,但有时只能单用,黄柏坚阴不宜于肠燥便秘,知母滑润不宜于遗泄。栀子、连翘常同用,但栀子清肝胆之火,故用于肝胆病,连翘清心火故用于疮疡之疾、失眠之症,栀子配豆豉有透发作用,连翘配银花既有透发作用也有解毒作用,栀子有滑泄之弊连翘则无比弊。大黄治疗范围可与黄连比拟,但一则通腑行一则厚肠胃,大黄还有化瘀作用。
二、善握攻补两法:金氏对适当择用攻补两法很有心得,认为“攻”要选择最有利时机,在病邪还在萌芽状态轻而易举,当邪势盛大就不能硬拼,硬拼只会伤正气达不到祛邪目的,需等到正气已具备充足的抗邪能力始可攻之。还认为攻法与补法相辅相成,在多数情况下或相兼并用或先后分别使用。认为病邪初袭可汗则汗,如早用寒凉看似直接清热消炎,实则药过病所每多淹延时日;气热烁津,过早用滋阴,看似扶正实则反致滋腻留邪。
三、重视保护阳气:金氏认为无论健康人还是有慢性病的人都要刻刻注意保护阳气,主要在于“动”而不在吃补药。至于用药保护阳气须在有病时用之,治疗重危病症就应该首先考虑保护阳气。在用药方面认为有升阳、温阳、通阳、养阴、潜阳之别。认为升阳药应该与补脾胃药结合起来运用,单用升阳不补脾胃便是无根之升,只能外散而不能升阳。金氏在临床上曾用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干燥综合征获得良效,常用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眩晕等病症获满意疗效。认为温阳主要用于回阳救逆,非参、附、姜、草莫属,通阳与温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阳药多少带点温性,但目的不是“温”而是“通”,作用一是通心阳二是化痰饮三是利小便,温阳用附为主,通阳则用桂。认为养阳用于虚劳,慢性病见阳虚之证不能长期把桂附等药当作补药,养阳之药宜柔如苁蓉、枸杞子、覆盆子、菟丝子、仙茅、仙灵脾、巴戟天等。还认为血肉有情之品如龟版、鹿茸、鹿角胶、河车、坎(无灬)qi,既可填精亦能养阳。认为潜阳针对亢阳无制用金石介类重镇之品,也可与升阳药同用,一方面升其清阳一方面潜其邪阳,可以并行不悖。
四、细别治肺八法:金氏认为治肺有宣肺、肃肺、清肺、泻肺、温肺、润肺、补肺、敛肺八法。前四法属于祛邪,温肺、润肺有祛邪一面又有扶正一面,补肺、敛肺属扶正,临床上对各法既强调细于区别又重视数法合用。认为宣肺是宣通肺气之fen郁,宣者布也散也,麻黄为宣肺之代表药。肃是清除的意思,肃肺不就是降气,在于肃清痰火水饮。先宣肺后肃肺是先表后里之大法,宣肃并行则属表里双解。又认为化水饮药物多温性属温肺,肃肺药多平和,甚至偏凉,如枇杷叶、马兜铃、紫菀、款冬花、百部等即是。认为清肺属清法范畴,常用药有桑叶、石膏、茅根、竹茹、鱼腥草、野荞麦根、黄芩等。泻肺是泻肺中痰火和水湿,与肃肺有轻重缓急之别,药性峻猛,葶苈子为代表药。温肺是温化肺中寒饮之法,甘草干姜汤、小青龙汤等属温肺范畴。润肺,针对肺燥,代表方是沙参麦冬汤、清燥救肺汤,润肺药有川贝母、瓜蒌、知母、芦根、天花粉、阿胶、沙参、西洋参、麦冬、石斛、玉竹等。认为补肺主要指补肺气,于一般补气药中择其温而不燥者,如人参、黄芪、甘草等即是。敛肺在于收敛肺气之耗散,如五味子等,敛肺药必须与补肺药同用。
金寿山-从医医案

案一、风温夹湿
[/url]

医案

谢×,女,9岁。
1971年10月诊:高热7天(39℃以上),未得畅汗,每天用抗菌素而热不退,咳嗽少痰,大便不畅,脉数,舌干红,苔微黄,风温夹湿,邪留少阳,治当清解。
柴胡9g黄芩15g桑白皮9g焦山栀9g银花9g连翘9g[url=http://www.hudong.com/wiki/%E5%B7%9D%E9%BB%84%E8%BF%9E]川黄连3g桔梗1g半夏4.5g陈皮6g甘露消毒丹30g(包)鲜芦根1支
案二、表里同病夏×,女,22岁。
1976年7月4日诊:发热3天(38℃以上),无汗,头痛偏右,饮食如常,便秘已经六天,咽痛,舌红,苔薄黄而糙,脉弦数,患者有结核性脑膜炎病史,且有后遗症癫痫。阴虚内热之体,风邪外袭,虑其化热生风,引动宿疾,急当表里双解。
淡豆豉9g薄荷9g(后下)生大黄4.5g(后下)玄明粉4.5g(冲)焦山栀9g连翘9g炒黄芩9g生甘草3g桔梗4.5g2帖
服药1帖后便通而未畅,2帖后大便畅通,得汗热退病除,癫痫亦未发。
金自按:“此症却不可用柴胡,用之有升肝阳、劫肝阴之弊。”
案三、内伤兼外感陆××,女,51岁。
初诊:1978年9月7日。于今年6月切除咽喉部鳞状上皮癌后,每天有低热(37.5℃~38℃),夜间退而次日复作。伴恶心呕吐,咽痛,经抗菌素治疗不效。7月份患过“尿感”。7月30日感胸闷、心悸,心电图示心肌损害、窦性心动过速,他院确诊为“冠心病”。血压130~140/90毫米汞柱。经多方治疗,诸症不解。现症:低热不退,畏风怕冷,有汗不畅,夜间盗汗、失眠,纳差,小便如常,大便不爽,咽喉肿痛,口干,痰多白沫,常嗳气,脉弦细不扬,苔薄黄中心剥。表邪失于汗解,致成三阳合病。
柴胡4.5g炒黄芩10g太子参10g炙甘草3g天花粉10g桂枝4.5g炒白芍10g生石膏15g知母10g甘露消毒丹30g(包)姜半夏6g4帖
二诊:9月12日。低热微退,汗出甚畅,咳嗽,咽痛,痰白沫状,大便不爽,脉沉弦而细,苔中心剥已缩小,咽喉肿痛现象减退。治从原法出入。
前方去柴胡、半夏,加银柴胡3g半贝丸10g(包)3帖
三诊:9月14日。低热渐退,汗出已减,咳嗽亦缓,咽喉肿痛亦大为好转,大便不爽,胸尚闷,脉不沉而弦细,苔中心剥更为缩小。前方去阳明经药,加阳明腑药
9月7日方去石膏、知母、柴胡、半夏;加银柴胡3g半贝丸10g(包)制大黄10g炒枳壳10g。7帖
四诊:9月21日。低热已退,咽痛已好,齿浮头痛,大便不爽,吐白沫痰,胃纳不佳,脉弦细,舌根黄中心剥未尽除。治当从祛邪转入扶正矣。
银柴胡2g炒黄芩10g太子参12g炙甘草3g天花粉10g炒枳壳10g白芍12g生石膏12g知母10g半贝丸10g(包)升麻6g生黄芪9g谷芽10g麦芽10g7帖
药后诸证均减,续用益气升阳、辛开苦降之法调治而愈,以后未再复发。
按:金氏谓内伤病人也可患外感,一般当治其新病(外感)。因失于汗解,热度之低为受抗菌素遏制而邪仍未彻也。所幸未成坏病,所见各症,细加推敲,少阳、阳明都有涉及,故断为三阳合病。盗汗不尽属内伤,外感证亦有之,《伤寒论》有明文,半夏、桂枝正所以治咽痛,亦属《伤寒论》法。至于苔剥确属阴伤,但祛邪退热,正所以存阴,方中略以照顾阴液可矣。《伤寒论》219条三阳合病用白虎汤,本例虽亦属三阳合病,但见证与219条不尽相同,临床当灵活处理,不能囿于书本理论。金氏以其见证有三经并重之象,故不专用白虎而择小柴胡、桂枝、白虎汤之主药,复以花粉养阴,甘露消毒丹清热解毒。二诊、三诊皆随症略加出入,至四诊低热退、咽痛除,嗣后转用调中益气等法以巩固疗效。
金寿山-经验验方

一、加减益气聪明汤
[/url]

验方

组成:生黄芪12~30g太子参12~15g蔓荆子10g,赤芍、白芍(各)10g升麻5g黄柏6g葛根12~15g炙甘草5g
主治:中气不足,清阳不升,眩晕,头痛,头脑不清,神疲乏力,记忆力减退或注意力不集中等。
加减:纳少者,去黄柏,加香谷芽15克;便溏、面色萎黄者,去黄柏,加白术10克;畏寒或腹中冷痛者,去黄柏,加干姜3~6g甚则肢冷者更加附子3~10g;兼有痰饮苔腻脉滑而恶心呕吐者,去黄柏,加泽泻15g白术10g姜半夏10g;兼心神不宁,夜寐不安者,炙甘草加至6g加淮小麦30g大枣10~15克,或更加枣仁粉6g(吞);兼月经紊乱、烘热烦躁见于更年期者,加仙茅12g仙灵脾12g当归10g知母6g。
按:益气聪明汤出《证治准绳》,原方为黄芪、人参(各)五钱,[url=http://www.hudong.com/wiki/%E8%91%9B%E6%A0%B9]葛根
、蔓荆子(各)三钱,白芍、黄柏(各)6g升麻钱半,炙甘草3g。治内障目昏、耳鸣、耳聋,乃据“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以达于九窍”之理而设。金氏据脾胃内伤学说,认为许多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皆为上气不足之证,而上气所以不足多由于中气不足、清气不升,于是将此方加以适当变化广泛运用于心脑血管、内分泌、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取得显著疗效。方用太子参、黄芪、甘草以益气,升麻、葛根、蔓荆子升发清阳,芍药收敛,黄柏苦降以防升发太过。还认为上气不足之症益气药必须与升阳药同用,祗益气不升阳则气无从上达;祗升阳不益气则无气可升,反有造成虚阳上越之弊。
二、泻心汤加减变方组成:黄连3g黄芩10g姜半夏10g太子参10~15g炙甘草3g干姜(或炮姜)3~5g
主治:胆病及胃,或上下交病,气机不畅,寒热错杂之证。或脘腹时痛,或胃脘痞满,或口舌糜烂,或腹泻便溏,或恶心呕吐,或嗳气口臭,或作酸嘈杂等症。
加减:神疲乏力者,加太子参12~15g便溏者,加白术10g茯苓10g;泄泻者,加煨葛根15g广木香6g;纳呆者,加陈皮6g;脘痛者,加甘松9g;口糜者,炙甘草改为生甘草、熟甘草各3g,改干姜为生姜1片,加黄柏10g,细辛6g;嗳气者,加旋覆花(包)10g代赭石18g;便艰者,加制川大黄9g全瓜蒌(打)12g。
按:仲景除大黄黄连泻心汤纯属泄热除痞治热痞外,余如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皆为寒热并用,补泻兼施之剂。金氏认为叶天士于《临证指南医案》中所用泻心诸案是对《伤寒》、《金匮》的具体运用与发展,皆为可贵经验。认为我们当效仲景、叶氏之法而不泥于《伤寒论》、《临证指南》之方,当随时于补虚、开泄、苦泄、通下等法中或全面兼顾,或择有重点地制定适当处方,以适应复杂病情。金氏认为泻心法虽以痞证为中心但不限于痞证,不仅可经常应用于胃、肠、肝、胆之病,而且还可广泛地应用于呼吸、泌尿、心血管、内分泌、神经诸系统之病。或以其病变犯及胃肠,或以其兼夹有消化道诸证,或因湿热冲注三焦俱病。只要邪热里结而非纯属大实大满之证皆可随机变化施用。对泻心汤中的甘草,金氏认为不可等闲视之,甘草性味甘平,寒热温凉之药皆可配用,有“国老”之称,《伤寒论》用甘草者有72方决非仅为缓诸药之毒而用,更主要的是为了扶助正气。金氏还常以生炙甘草同用,于扶助正气中兼有清热解毒之效,既可助参以补虚,又能协诸黄而泻火,乃通盘之中又一妙着。
三、加味甘麦大枣汤组成:炙甘草6g淮小麦30g大枣10g白石英(或紫石英)(先煎)12~15g炒白芍10~30g
主治:心神不安,肝阳化风。精神紧张、忧虑,情绪急躁,心悸、失眠等症。亦治拘挛、(目闰)动、抽搐等局部抽搐或全身阵发痉挛等症。
加减: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茯神、炙远志、柏子仁、丹参、夜交藤、合欢皮等;心悸、怔忡或筋惕惊厥者,加龙骨、牡蛎、磁石等;拘挛、(目闰)shun动、抽搐者,重用白芍、甘草,并更加阿胶、甘枸杞子、女贞子、桑寄生、钩藤、夏枯草等;癫痫时发者,加半夏、陈皮、茯苓、枳壳、远志、石菖蒲、白金丸等。
按甘麦大枣汤出《金匮》,原方由甘草、小麦、大枣组成,治妇人脏躁啼笑无常、精神恍惚不能自主、常作呵欠、夜寐不安之症。金氏据“悲者心系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理,用原方甘草生津缓急、小麦养心气、大枣补虚润燥,更加石英重镇安神,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柔肝缓急,故其效更著。石英白者入气分,紫者入血分,属气为主者用白,属血为主者用紫,皆能潜阳定惊、镇心安神。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15: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小南
相关图片 编辑词条   参与讨论  
所属分类: 上海民国和新中国时期人物 中国中医学家 医学家 医生 名医
  

朱小南
朱小南(1901-1974年),原名鹤鸣,江苏南通人,邑名医朱南山长子。幼年读书于乡,后随父南山习医,刻苦勤奋,悉心钻研。20岁时,悬壶于上海,统治内,外,妇,儿各科;中年以擅治妇科而著称。1936年协助其父创办新中国医学院,先任副院长,后继其父任院长,并组织“鸣社”,定期聚会,旨在研讨学术和昌明医学。建国后,朱氏参加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工作,兼任上海中医学会妇科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

目录
•        • 朱氏论文
•        • 学术观点
•        • 论证经验
•        • 工作医案
•        • 朱氏验方
[显示全部]
朱小南-朱氏论文
   
朱氏主要论文有“朱南山先生的医学成就”,“妇科临证经验介绍”,“带脉探讨”,“冲任探讨”,“督脉在临床治疗中的关系”,“奇经八脉在妇科临证间的具体应用”等10篇。其著作有“朱小南医案、医话、医论”等。
朱小南-学术观点
   
朱氏学术思想渊源于《内经》,《金匮要略》,博采《妇人良方》,
  

朱小南著作
《济阴纲目》,《傅青主女科》等医著,尤其是推崇宋代陈自明《妇人良方》和明代武子望《济阴纲目》中治疗妇人病的处方用药。朱氏治病主张务求其本,重视气血,脏腑,经络理论,尤其调肝和奇经学说的运用。认为妇人以血为主,而肝为藏血之脏,与冲任血海密切相关。奇经盘踞于小腹又为经,带,胎,产之疾的病变所在,故妇人内伤杂病的治疗非深究奇经难以获效。审证注重证乳,以察肝气的条达或怫郁;又注重按腹,以辨胎孕或症结。朱氏常谓:“妇人病多隐微,必须详问细查,方能确切证断,则用药无不中鹄。”临床善治崩漏,痛经,不孕,子痛等证,对药物的使用和配伍具有特殊的见解和心得。朱氏强调指出,治疗妇人病应掌握服药时间,才能提高疗效。如他治疗痛经一症,根据不同病因类型,其治疗时间也有不同。痛经属气郁型者,在经前感到乳胀胁满时,就应服用疏肝理气药,使肝气条达,气血运行复常;属血瘀型者,应在行经初期,给以活血调经药,使“瘀滞”即时给以得散;属虚性者,必须平时服药,行经期不须服药,同样能治愈痛经。此外,朱氏治病既不拘一病一方,亦不局限内服汤药,兼用内外合治,或单用简便外治方法而获奇效。如曾治一例鼻渊病家衄血不止,症势猛急,急取附子研碎糊并贴于足心涌泉穴,再以冷湿毛巾外敷风池穴,衄血须臾即止。又如对患盆腔炎腹部触及包块者,除内服汤药外,又用川椒,大茴香,乳香,没药等共研细末,以面粉,高粱酒少许调和敷于患处,再以热水袋温烫,腹部包块每能消散。
朱小南-论证经验
   
一、肝郁脾虚型痛经治疗经验
  

朱小南著作

朱氏治疗肝郁脾虚型痛经的治则有:
(1)对每月行经前常有胸闷胁胀,小腹坠痛,腰酸带多等先兆症状时,采用疏肝和胃法。处方:制香附9g郁金6g当归6g白芍6g延胡索6g乌药9g川楝子6g净乳香6g净没药6g苏梗6g煨木香4.5g焦山楂9g水煎服。
(2)经期中采用健脾束带法。处方:白术6g陈皮6g茯苓9g黄芪9g当归6g米仁12g樗白皮9g海螵蛸9g仙鹤草9g黑地榆12g川柏6g。水煎服。朱氏指出,痛经一般本月服药,隔月见效,若本月调治,下月经来时痛缓,已可谓有效,必须按月调治,甚至不服药而在较长时间中不再发作,方属痊愈。痛经愈后,应注意经期卫生,避免过劳,保持精神愉快,谨避风寒,勿食生冷及有刺激性的食品,以防宿疾复发。

二、妊娠恶阻的内外合治经验
朱氏指出,妊娠恶阻轻者不需服药。如平时胃气虚弱,情绪易于激动,常可剧烈呕吐,甚至呕血或昏厥,妨碍母胎健康,当宜医治。朱氏治以健脾宽中,降逆清热法。药用焦白术、姜半夏、姜竹茹、橘皮、砂仁(后下)、淡黄芩、乌梅、左金丸组方。若胃寒,则去黄芩加生姜、伏龙肝;胃热,酌加姜川连、活芦根;兼有呕血,加鲜生地、藕节炭。朱氏嘱咐,服用上药之前,可先饮生姜汁数滴,或先用生姜和薄粥汤煮滚饮用,再行服药。胃有热象者,可食少许冷饮,后与少量药汁缓缓试服。若能下咽不吐,再将药汁分次服下,遵此服药方法,当能见效。对药入即吐,甚至见药闻味即吐的严重恶阻者,朱氏常采用其父朱南山所传一香芹蒸气之外治法,即取鲜芫荽(俗名香菜)1把,加苏叶3g藿香3g陈皮6g砂仁6g煮沸后倾入大壶内,对准孕妇鼻孔,令吸其气。此本芳香之气,吸入能宽胸定逆,悦脾醒胃,顿觉舒畅,其后即可试服少许食物,常能受纳而不再呕吐。

三、预防滑胎心得
滑胎一症,巢元方谓“血气不足,故不能养胎,所以致胎数堕”。朱氏遵循前贤,认为本症以肾气虚弱,冲任受损者居多。为防微杜渐,应在怀孕兼有腰酸之象时即行服药安胎,以免一旦流血,旋即难免胎坠不及。治疗本症,要掌握3个原则:一是补气益血,凡有小腹重坠感觉,为中气不足,带脉失固,可用黄芪、太子参补气。益血乃是养胎助育之需,习用熟地、阿胶。二是益肾固胎,肾气不足则元不固,胎动不安或胎漏下血,应补益肾气以强冲任,使胞胎稳固,杜仲、续断为其常用之品。三是健运脾胃,因脾胃为水谷之海,生化之源,消化吸收,输布津液与母胎的营养和健康关系密切。朱氏安胎常用方药为:太子参、土炒白术、白芍、阿胶、杜仲、续断、桑寄生、藕节、苎麻根。朱氏又强调指出:素有滑胎者,不宜生育过密,否则屡孕屡胎,以致气血虚亏,冲任损伤,嗣后终难受孕。每逢滑胎者,叮嘱小产后必须避孕半年,且服杜仲、续断、菟丝子、覆盆子、紫河车、黄芪、生地等品调补奇经,使受损之胞宫得以充分复原后再行受孕,则胎元结实,不致轻易滑坠。朱氏认为,滑胎者见红来诊,胎元已损,难以挽回,腰酸一症可为小产预兆,此时即以安胎,常能使胞胎得固。
朱氏学术思想渊源于《内经》、《金匮要略》,博采《妇人良方》、《济阴纲目》、《傅青主女科》、《竹林女科》等医著,尤其是推崇宋代陈自明《妇人良方》和明代武子望《济阴纲目》中治疗妇人病的处方用药。朱氏治病主张务求其本,重视气血、脏腑、经络理论,尤其调肝和奇经学说的运用。认为妇人以血为主,而肝为藏血之脏,与冲任血海密切相关。奇经盘踞于小腹,小腹又为经、带、胎、产之疾的病变所在,故妇人内伤杂病的治疗非深究奇经难以获效。审证注重诊乳,以察肝气的条达或怫郁;又注重按腹,以辨胎孕或症结。朱氏常谓:“妇人病多隐微,必须详问细查,方能确切诊断,则用药无不中鹄。”临床善治崩漏,痛经,不孕,子痫等证,对药物的使用和配伍具有特殊的见解和心得。朱氏强调指出,治疗妇人病应掌握服药时间,才能提高疗效。如他治疗痛经一症,根据不同病因类型,其治疗时间也有所不同。痛经属气郁型者,在经前感到乳胀胁满时,就应服用疏肝理气药,使肝气条达,气血运行复常;属血瘀型者,应在行经初期,给以活血调经药,使“瘀滞”即时给以得散;属虚性者,必须平时服药,行经期不须服药,同样能治愈痛经。此外,朱氏治病既不拘一病一方,亦不局限内服汤药,兼用内外合治,或单用简便外治方法而获奇效。如曾治一例鼻渊病家衄血不止,症势猛急,急取附子研碎糊并贴于足心涌泉穴,再以冷湿毛巾外敷风池穴,衄血须臾即止。又如对患盆腔炎腹部触及包块者,除内服汤药外,又用川椒、大茴香、乳香、没药等共研细末,以面粉、高粱酒少许调和敷于患处,再以热水袋温熨,腹部包块每能消散。
朱小南-工作医案
   
经行发热
  

朱小南著作

于××,21岁,未婚。
初诊:1962年2月9日。患者平素娴静寡言,月经向来超早,拖延日期颇长,1961年8月开始,经水20天一转,经行时兼发高热,并有胸满,胁胀,甚至呕吐的症状,经历10日,经净后发热亦退,成为规律。发热渐次加重,在安徽宿东某医院诊治时,曾测得体温高至40℃,心烦头眩,面红目赤,甚则昏厥,隔时方醒。曾经医治无效,精神颇受威胁,1962年2月间返沪来治。
来诊时已届临经前期,症见精神不舒,胸闷胁胀,口鼻干燥,脉象弦数,根据证象,诊断为肝热型的经行发热。
推敲本症病机是:患者素来性格沉静,有不如意事抑郁于怀,肝郁则气滞。在经期中这种现象更为显著,肝脉络于胆,散布于胁间,所以常见胁胀,木郁则横逆,逆则g土,因此兼见胸闷呕吐,相火附于肝木,木郁日久易于化火,引起高烧;火性上炎,故头目眩晕,甚则昏厥。治以疏肝清热法,柴胡4.5g青皮、陈皮(各)4.5g当归身6g赤芍6g枳壳4.5g。制香附9g炙甘草3g白术6g川厚朴2.4g青蒿6g黄芩9g,服药时月经来临,服2帖后效不显著,热势燔盛,口鼻燥热犹如喷火,头目眩晕,又将出现热厥现象。二诊时研究其证象,因肝经直上巅顶,肝火上扰,又有动风之趋势,再三考虑,乃于上方加钩藤18g(后下)以平肝熄风,并增强清热的功效。服2帖后据诉头目清凉,随访,每月经来不再发热,证明获得了长期疗效。

痛经
黄××,23岁。由于经行受寒引起每次经转腹痛颇剧,引起经来腹痛,乃1962年1月间前来就诊,共诊疗四次,痛势见差,下面为四诊医案:
初诊:1月14日(第1个月)。经水惯后,每次临经腹痛颇剧,腰酸,经来量少不畅,夹有紫红血块。经期将近(1月14日),已有预兆,脉象沉细而带弦,舌苔薄白。症系胞宫虚寒,冲任气滞。治当温经理气。
陈艾叶6g制香附9g当归6g续断9g白芍6g熟地9g煨木香4.5g台乌药6g川楝子9g黄芪9g肉桂2.4g
二诊:2月24日(第2个月)。上月服药后,经来腹痛已减,本月21日经近七日而来,血块已少,经来亦爽,腹痛仅半日,痛势亦缓,业已获效。治宗前方意,养血温中疏肝理气。
制香附9g郁金9g丹参9g陈艾叶9g乌药6g川楝子9g枳壳4.5g熟地9g陈皮6g吴茱萸6g白芍6g
三诊:3月22日(第3个月)。服二诊方后,小腹颇感温暖,本月21日经水届期而临,腹已不痛,胸闷腰酸等症亦减,病亦大好。治拟疏肝理气,以巩固疗效。
制香附9g陈皮6g乌药6g枳壳4.5g熟地9g白术6g煨木香4.5g川楝子9g续断9g狗脊9g陈艾4.5g
复诊:4月21日(第四个月)。调理后经水已准,腹痛已减,此次经水又将应期而来,有小腹坠胀等预兆,精神疲倦,治拟调肝肾健脾胃。
当归6g白术6g白芍6g制香附9g续断9g紫丹参9g仙灵脾9g巴戟天9g制黄精9g新会皮6g
服后据患者自述:服药调治过程中,第1个月痛势虽差而痛期仍有2日,第2个月则痛缓而痛期仅半日,第3个月不仅痛经愈,而经期亦佳,第4个月服药后经水即来,腹亦不痛,精神亦振。

经来两手掌背起泡发痒
樊××,38岁,已婚。
患者经来除腹部胀痛外,更有一特殊现象,即是两手的掌背起泡发痒,经净后即退,近10月来每月如此。
初诊:1963年7月4日。察其体格颇为结实,精神不舒,据其自述,上次经水为上月八日来,现又将届临,已有预兆,感觉胸闷胁胀,纳谷不香,腰酸神疲。按其腹则略有作胀,切脉为虚弦,舌苔薄黄,又述发作时搔痒难堪,夜寐不安。证属肝木郁结,湿热内蕴,治用疏肝解郁健脾清热法。
柴胡4.5g当归9g白芍6g白术6g茯苓9g甘草2.4g桂枝4.5g钩藤12g(后下)制香附9g郁金6g苏梗4.5g乌药9g
服后胸胁较宽,腰酸腹痛已好,唯感食欲不振,小腹坠胀,仍用上方去甘草加鸡内金,服后经水即来。此次腹痛缓和而掌背亦未起泡,为10个月来第1次出现的好现象,复用上方改为鸡内金、合欢皮,再连服2剂,后经3个月的观察。经来腹痛现象已好转,而且掌背起泡等症状未见发作。
朱小南-朱氏验方
   
加减固本汤
  

朱小南著作

组成:潞党参9g焦白术9g茯苓9g牛角腮9g杜仲9g五味子4.5g淡远志9g陈阿胶9g炒贯众9g乌贼骨9g。水煎服。
功效:填补肝肾,塞流固本。
临床应用:主治肝虚肾亏的顽固性崩漏。本方系取傅青主固汤本去当归、山萸肉、甘草3味、加入牛角腮、陈阿胶、炒贯众、乌贼骨等化裁而成。朱氏认为当归性温动血,故不用。方中远志既可宁心安神,又止胞宫出血。由于顽固性崩漏流血无度,肝肾均亏,八脉空虚,故参入牛角腮、阿胶类血肉有情、原胶质之品,填补冲任之脉。贯众能清热解毒,与远志同用,其止胞宫出血具有卓效。朱氏经验,逢久崩久漏者,嘱病家于隆冬封蛰之际,取阿胶、龟板胶、牛角腮等原味胶质药物,加用健脾和胃之品,熬煎成膏滋药,每日进服,则崩漏未止者可截止,已止者可巩固疗效。

止崩汤
组成:潞党参9g当归身6g生地9g白芍9g山茱萸肉9g女贞子9g焦白术6g青蒿6g盐水炒黄柏9g蒲黄炭9g熟军炭3g陈皮6g。水煎服。
功效:补养阴血,清热调经。
临床应用:主治阴虚血亏,内有瘀热的崩漏,伴有头晕腰酸,颧红口燥,午后潮热,脉带数,苔黄等症。朱氏认为崩漏一症的治疗,虽以补充气血,塞流止血为主,但若辨证为阴虚阳亢,内有瘀热者,纵用补涩法,亦无济于事,必须在补涩之中酌加清理瘀热之品,方能中鹄。《济阴纲目》眉批中谓:“愚谓止涩之中,须寓清凉,而清凉之中,又须破瘀解结。”故朱氏对这一类型的崩漏患者,常在养阴柔肝法中加入清热凉血,祛瘀行滞之功的熟军炭,蒲黄炭两味。尤其是熟军炭是必用之品,既能推陈出新,引血归经,又腹痛便泻之副作用。但兼有便秘一症,则熟军炭用量加至4.5g。朱氏遇崩漏日久,尚有瘀热未清,应用补涩药无效者,也于补养药中熟军炭一味,每能应手而止。

加减艾附暖宫丸
组成:陈艾叶6g制香附9g当归6g续断9g白芍6g熟地9g煨木香4.5g台乌药6g川楝子9g黄芪9g肉桂2.4g。水煎服。
功效:养血温经,理气止痛。
临床应用:治胞宫虚寒,冲任气滞的痛经。本方是由《沈氏尊生书》中的艾附暖宫丸加减而成。方中用黄芪、熟地补气血,当归调经,续断调肝肾,香附理气行滞,肉桂、陈艾叶等温宫暖胞。气血因寒而滞,得温暖而行,通则不痛。如经水夹有瘀块,可加山楂、青皮、红花、枳壳等以使化瘀行滞而止痛。
朱南山-简介
朱南山(1872~1933)名庆松,又名永康,江苏南通人。
朱南山-生平
家贫好学,拜南通儒医沈锡麟为师,宗张子和学派,以治时疫重症成名于乡里。民国5年(1916年)应旅沪同乡会之邀来沪行医。自建诊所,名“南山小筑”,日门诊200至300号。朱氏擅妇科,注重调气血,疏肝气,健脾气、补肾气,自拟《妇科十问口诀》,以治妇科杂病及不孕症著称。朱氏热心医学团体及教育事业。民国18年6月国医公会接办中国医学院,朱氏捐款8000银元。民国24年又创办新中国医学院并附设新中国医院,延聘西医,学员遍全国包括港、台以及新加坡、马来亚、缅甸等地。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15: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南孙
相关图片 编辑词条   参与讨论  
所属分类: 专家 中国中医学家 医学 医学家 医生 妇科
  

朱南孙
朱南孙(1921年-),女,汉族,江苏省南通人。上海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系“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其祖父朱南山、父亲朱小南先生是中国著名的中医妇科学家。朱南孙教授是朱小南的长女,幼小天资聪颖,性格坚毅,她继承和弘扬祖业。在朱氏两代名医的熏陶与教诲下,以其睿智好学、锲而不舍的精神,发奋努力,终成一代妇科大家。朱教授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1942年毕业前就随父襄诊,初涉医林,即熔身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中,渐渐成为小南先生的得力助手。

目录
•        • 人物简介
•        • 学术观点
•        • 证治经验
•        • 用药特色
•        • 科研成果
[显示全部]
朱南孙-人物简介
   
1952年,朱南孙随父同入上海市卫生局主办的中医门诊所(上海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及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岳阳医院门诊部的前身)。历任上海中医学院妇科教研组副主任、岳阳医院妇科副主任、
  

朱南孙
岳阳医院妇科研究室主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中医妇科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兼妇科学会主任委员、上海计划生育研究会理事、岳阳医院妇科顾问等职。现任上海中医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曾获1983年全国“三八”红旗手及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是上海市第八届人民代表。1991年定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朱教授学有渊源,临诊圆机活法在握;辨证论治进退有序,至晚年医术更为精湛。平日坐堂及至寓所,求诊者企踵相接,忧戚而至,开颜而去者,不可胜数。诊务倥偬之际潜心于历代经典,兼收并蓄,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和发表了不少具有真知灼识的见解,还担任《妇科手册》(星火计划丛书)、《中医妇科临床手册》的主编和副主编。尤其是经她珍藏而幸免于“文革”之难的朱氏妇科集精萃《朱小南妇科经验选》得以付梓,使肇始于南山公、奠基于小南先生的朱南孙妇科最终汇集发展,在医林中一帜独树,因此而享有“三代一传人”之美称。
朱南孙-学术观点
   
乙癸同源肝肾为纲
肝肾同源,而冲任隶属于肝肾。朱南孙认为故妇女疾患虽与五脏六腑皆有关,
  

朱南孙
然与肝肾最为密切。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阳,主生殖而系胞胎。女子的天癸来源于肾气,天癸是肾气充盛之后的产物,又是促进女子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肾气肾水充足则精血充足,天癸按期而至,生长发育健旺。妇女经、带、胎、产、乳之生理变化,与肾主生殖的功能健全密切相关。其生殖、生理功能,从七岁肾气盛,二七天癸至,三七肾气平均,直至七七天癸竭,皆受肾气盛衰之主宰。肝则为藏血之脏,与冲任血海有关。其性喜条达,主疏泄,主情志。女子以血为用,其一生中,经胎产乳,数耗阴血,故肝经血虚,血海不充,是常见之病理改变。妇女有“善怀多郁”之心理特点,易于怫郁,易致肝郁气滞,气滞则血亦滞,而罹患多病。肝经布胁肋,乳头为其所辖,乳部疾病亦常与肝有关。故历代许多医家,如叶天士等都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
总之,朱南孙认为女子在生理上依赖肾气充盈,肝血旺盛,经带胎产乳均受肝肾所统,肝肾协调则经候如期,胎孕乃成,泌乳正常。在病理上肾虚禀赋不足,则脏腑功能、生殖机能发育不全。肝经失调则血海不充,藏血疏泄失司。故在临床上肝肾两脏失调与妇科疾病密切相关。青春少女如肾气虚弱,癸水不足,则冲任失养,难以按月催动月汛,月经失调,该来不来,该去不去。成年妇女如肾阴亏损,血衰水亏;或肝血虚少,血海不充,则经来量少,经候衍期,甚至经行闭止。如肝木乏肾水濡养,肝阳肝火遂致偏亢,则经血妄行,经期提前。肝肾封藏失司,则经漏不止。肝郁不疏则经乱,前后不定,经前乳胀,临经头痛。肝郁气滞,气血阻滞则痛经;血滞日久,甚则徵瘕积聚。妇人胎孕,发端于天癸,凭借于冲任,植根于胞宫,皆赖肝肾精血充养,肝肾精血不充,则胎孕难成。妇女孕胎期,肾气不足系胞无力,或肝血不足无以养胎,则胎漏、胎坠,滑胎。妇女产后多易损伤肾气,或流血过多肝经血少,肝肾亏损,常有腰背酸痛,或阳越阴亏常自汗不止。更年妇女肾元虚衰,或肾水亏乏,肝火偏亢,冲任不摄崩漏不止,或肾虚肝郁,阴阳失衡,潮热自汗,忧虑烦躁,诸症迭出。
古有乙癸同源即肝肾同源之说,治疗肝肾失调之妇科疾病应肝肾同治。肝肾为母子,肾主闭藏,肝主疏泄。两者同居下焦,二脏俱有相火。肝肾之阴精阴血可以相互为用,肝肾之相火又可以相互影响,故肝肾是同源的。明代医家李中梓《医宗必读》中有“乙癸同源,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则所以泻肾”之论述,也从一个侧面指出了肝肾同治的论点。肝为刚脏,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平日赖肾水以滋养,柔其刚悍之性;肾为肝之母,肝郁肾也郁。治肝必及肾,益肾须疏肝。肝旺者,肾常不足,滋肾则所以平肝。滋补肝肾又需伍疏达肝气之药,以助滋补之力。
朱南孙说:妇科临床辨证用药时,多应以肝肾为纲,肝肾同治,肝肾在月经周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经前患者肝气偏旺时,治偏疏肝理气调经;经后阴血去,肾气偏虚则着重补益肝肾,以顾其本。对不孕患者,除调理月经外,在排卵期前后,还加用温肾促性助孕之品,如仙茅、仙灵脾、石楠叶、蛇床子等。在治疗各种妇科疾病中,常在疏肝清肝方中加女贞子、枸杞子、桑椹子、续断、桑寄生等补肾药;在补肾方中又常佐疏肝理气之青皮、川楝子。在临床常用的“健壮补力膏”“怡情更年汤”“促卵助孕汤”均为滋补肝肾之良方。“健壮补力膏”用菟丝子、覆盆子、金樱子、五味子补肝肾,摄精气、固冲任;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石龙芮补肾强壮,孩儿参补气。广泛运用于肝肾不足,冲任虚损之崩漏、带下、闭经、月经不调、不孕症、胎漏等疑难杂病;“怡情更年汤”以滋养肝肾之阴的二至丸为主,加巴戟天、肉苁蓉、桑椹子加强滋补肝肾之力,紫草、玄参清肝降火,淮小麦、炙甘草健脾养心除烦,首乌藤、合欢皮解郁怡神。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和其他年龄妇女属肾虚肝旺,症见心烦易怒,胸闷心悸,失眠多梦,烘热汗出等症者。“促卵助孕汤”用女贞子、肉苁蓉、桑椹子益肝补肾,巴戟天、仙灵脾补肾壮阳,加参芪四物益气养血调经,辅以石楠叶、石菖蒲、川芎醒脑怡神,共奏益气养血、补肾助精、促卵助孕之效。
朱南孙-证治经验
   
朱南孙从医多年,成功治疗了不少的病例,积累了很多经验,下面讲述的是他对治疗月经失调的一些个人见解。
月经失调
月经失调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月经周期异常、经期异常、经量异常、和经期并发其他症状等。如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崩漏,闭经,痛经,经间期出血,经前期紧张症等等。其病因病机也复杂多样,月经异常是妇女机体受病的反映,是脏腑、气血和冲任二脉功能失调的反映。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云:“女子属阴,以血为主,故女科治法,首重调经。”。
1、益气养血,扩充经源
女子月经正常来潮,与气血的盛衰密切相关。气血充实,血海满盈,则经水自调,按月来潮。反之,血海不充,经源缺乏,就会出现经水量少而色淡,排血时间缩短,月经逾期不至,甚至经闭不行等症状。《景岳全书》有“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在女子则上化为乳汁,下为月水。女子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而有子嗣,身体之盛衰,无不肇端于此。故治女子之病,当以经血为先。”和“唯脏腑之血,皆归冲脉,而冲为五脏六腑之血海,故经言太冲脉盛,则月事以时下,此可见冲脉为月经之本也。然气血之化由于水谷,水谷盛则血气亦盛,水谷衰则血气亦衰。”的论述。
气血虚损这一病机变化在月经失调疾病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经水源于水谷精气,生化于脾,藏受于肝,施泄于肾。脏腑安和,血海充盈,经水自调。遇到闭经、月经后期、经量减少等月经失调病人,首先应询其有无失血、耗伤气血之病史,辨其有无脾胃损伤、气血化源不足之症候。禀赋不足,幼年经水过多致失血;生产、人流等手术致冲任受损、气血受损而匮乏;脾胃素虚,健运失职或情怀不遂,肝郁犯脾致气血乏源,都能导致冲脉空虚,血海不满而月经失调。对此类经闭、经少、经事逾期不行者,其治疗不宜见涩而用攻破之药,应以充养经源为治本之道,气血得养,经源得以扩充,月水自通。如《丹溪心法》所云之:“经水涩少为虚为涩,虚者补之,涩者濡之。”临床常可用“参芪四物汤”益气补血。然气血生化,由于水谷,水谷盛则气血也盛,水谷衰则气血也衰。水谷旺盛又赖脾胃之健运,对此类病人,犹重调理脾胃之功能,黄芪四物汤方中加用健脾和胃的淮山药、陈皮、山楂六曲、木香等,待气血充足之时,方予通经活血以催经,始能获效。
2、重视肝肾,调整周期
《内经》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寓元阳,主生殖。女子的天癸来源于肾气,肾气盛,天癸至,月经能按月如期来潮。又有”经病之由,其本在肾“之说。“经水全赖肾水施化,肾水既乏则经水日以干枯。”(《医学正传》)。青春少女如肾气虚弱,癸水不足,则冲任失养,难以按月催动月汛,月经失调,周期紊乱。成年妇女如肾阴亏损,则月经量少、延期甚或闭经。肝为藏血之脏,与冲任血海有关。其性喜条达,主疏泄,主情志。月经的正常来潮,与肝气的条达疏畅,肝血的充足有密切的关系。肝气郁结,冲任二脉疏泄失常,可致经乱,经来断续,先后无定。肝血虚少,血海不充,则经来量少,经候衍期,甚至经行闭止。
肝肾在月经周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经水盈亏满溢是一个动静平衡的过程,调经之法应有经前、经间、经期、经后之别,注重调补肝肾在调整月经周期中的作用。治疗常分阶段,即分期治疗,以调整月经周期。各期都围绕补益肝肾,调整肝肾功能为治:1、经后期。此期因经血刚净,阴血去,肾气偏虚,患者常血海空虚,胞宫在肾气作用下要行使“藏精而不泻”之功能,则着重补益肝肾,以顾其本,为姻韫之时打下物质基础,为下次行经提供经源,故本期宜补益肝肾或合健脾益气,以补气养血为主。2、经间期。此期血海渐盈,肾气渐充,卵泡已趋成熟,应加强温阳助孕之力,加用仙灵脾、石楠叶、鹿角粉、紫石英等温肾助阳药促其顺利排卵。3、经前期。为调经佳期,月经不调者着重调经,月经正常者则以滋阴护阳为原则如经前患者肝气偏旺时,治应疏肝理气调经;肝火偏亢者,治应益肾平肝清热;4、月经期。则以通经、调经,改善经期症状为主。
3、祛瘀通络,调经大法
人体之血气,运行于脉道之中,环流不休,以奉养全身,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所谓:“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女子以血为用,《校注妇人良方》说“血气宜行,其神自清,月水如期,血凝成孕。”说明妇女的月经、胎孕等生理功能,更与血气流畅关系密切。而气滞血瘀,经络受阻,是妇女疾病,尤其是月经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之一。如肝气郁结,气滞脉络,血行受阻;或气郁而化热,灼伤脉络,血溢出于脉外;或经期感寒,寒凝胞宫,经血失畅;或气虚乏力,无以推动血行,血滞成瘀;或血室未净,误犯房事,热瘀互结等等,均可导致崩漏绵延、痛经、闭经等月经不调。
治疗月经病常用的还有血分药,除了以四物汤、丹参为调经主方外,临证根据病因病机变化加减、变通。如对于崩漏绵延日久之症,必有内瘀,治当祛瘀澄源,方可止血塞流。药用四物、丹参,加炮姜炭、熟大黄炭等药。熟大黄炭清热凉血,祛瘀致新,引血归经。炮姜炭去恶生新,温经止血。一寒一热,亦走亦守,攻补兼施。对瘀血内阻,经行不畅之痛经,加生蒲黄、五灵脂、乳香、没药等,蒲黄五灵脂祛瘀止痛,乳香辛温香窜,活血祛瘀,调气止痛,没药活血祛瘀定痛。对血滞经闭者,常加三棱、莪术,破血行气,痛经散瘀。对原发性痛经、膜性痛经患者,加血竭粉、三七粉使蜕膜消散、止血、行瘀、而止痛。对挟肝郁气滞,冲任脉络不疏者,加柴胡、延胡索、香附、川楝子、川牛膝等理气行滞,疏通经络。对经期房纬不慎,湿热侵入胞宫,热瘀交结,漏血绵延不止者,加蒲公英、地丁草等活血散瘀,化湿清热。寒凝经脉而痛经者,加艾叶、小茴香温经散寒止痛。
朱南孙-用药特色
   
朱氏妇科善用药对,组方简捷,或二味成对,或三、四味成组,药精不杂,丝丝入扣。

1.党参黄芪参芪健脾培中,益气升阳,凡妇科脾肾气虚所致的崩中漏下、子宫脱垂、白带绵绵、胎漏、滑胎等症皆为首选之药。对气血两虚之闭经,月经过少等,参芪入四物汤治崩中漏下,补气以生血。
2.党参沙参二参相伍,益气养阴,宜于气阴两虚之不孕症、内异症、崩漏以及流产后、癌症术后放化疗等症。病后虚羸,神疲倦怠,食少纳呆,咽干疼痛,舌质暗红,苔干少津者。
3.党参丹参党参益气,丹参活血,气行则血行,气充则血活,宜于气虚血瘀之痛经、经闭、月经过少等症,气血两虚兼有瘀滞者,再配当归、川芎。丹参且能凉血安神,两药合用,又适于血虚血热,心烦不寐等症。
4.当归熟地当归乃补血调经要药;熟地乃治阴亏血虚之主药,两药相伍,通守兼备,是妇科阴血亏虚之血枯、血燥之侍品。
5.当归白芍当归养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血中气药;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柔肝,静而敛阴,为血中阴药,两药合用,动静结合,养血理血,对血虚而瘀之证有效。
6.熟地白芍熟地基温入肾,白芍酸养入肝,肝肾并补,滋水涵木,宜于肝肾阴虚之诸症。
7.熟地砂仁熟地腻膈,久服滞脾碍胃;砂仁行气调中,醒脾开胃,且引气归肾。砂仁(或用砂仁壳)配熟地,既可防熟地滋腻之弊,又可引熟地入肾。
8.当归丹参养血活血,补中有通,通补结合,治血虚经闭、经少者必用,用量宜大,多至20~30g。也用于慢性盆腔炎症、输卵管通而欠畅之不孕症,有疏通血脉之功。
9.生地白芍甘酸化阴,甘寒生津,养阴清热,柔肝敛阴,适用于阴血不足、虚火内盛之经行先期、月经过多、经行烦中、妊娠恶阻、排卵期出血等,常配淡芩加强清肝之功。
10.生地熟地生地养阴凉血,熟地补血滋阴,凡肝肾不足、阴血亏虚而兼虚热之月经失调、不孕症、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皆可运用。
朱南孙-科研成果
   
加味没竭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加味没竭汤(又名化膜汤)是朱南孙教授撷失笑散、血竭散、
  

朱南孙工作室
通瘀煎中诸药化裁而成,对妇女原发性痛经、膜样痛经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实证痛经均有显著疗效。从1984年起,朱教授便指导学生运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该方进行了系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986年又被列为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取得了理想的效果。1992年通过了市级鉴定。临床收集“膜痛”患者30例,年龄在17~44岁。病程最长者24年,最短3年。无生殖器官实质性病变,基础体温双相。治疗前予T3(3,5,3’-三碘甲腺原氨酸)、T4(3,5,5’,5’-)四碘甲状原氨酸)检测,明确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并分别在治疗前末次月经、治疗后首次月经的第1天予以住院留膜及观察。
30例3个月经周期的全疗程治疗及治疗后3个月经周期的随访,痊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86.7%;无效4例,占13.3%。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示:“膜痛”患者在行经腹痛时的血液粘滞性较高,而经治疗后则大致恢复正常。治疗前后血E2、P,经与对照组比较,提示治疗前黄体中期的E2非常明显地高于对照组,而经治疗后则与其他各期的E2及四期P一样,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表明加味没竭汤有调整“膜痛”患者黄体中期异常升高的血E2作用。
治疗前的经潮脱落物均经H.E.病理检查,与正常者比较,绝大多数无上皮或仅有少量上皮,腺体很少或未见。治疗后无脱膜,痊愈者的诊刮内膜基本上同正常对照者。加味没竭汤对鼠血E2、P及子宫内膜的影响。有降低鼠血中异常升高的E量,使之恢复正常。加味没竭汤并对动情期高雌组大鼠子宫内膜的肥厚程度及其微观结构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研究证实,活血化瘀中药组成的加味没竭汤应用于临床所得的效果,及其具有降低患者中异常升高的E2水平这一前提下,进行动物模拟实验,结果与临床相符。加味没竭汤对小鼠离体子宫收缩张力、强度(幅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加味没竭汤对前列腺素所致的小鼠离体子宫收缩上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加味没竭汤对在体豚鼠子宫运动、痛觉以及子宫内膜、子宫肌中cAMP、cGMP含量的影响研究也证实,对前列腺素引起的在体豚鼠子宫运动的兴奋具有抑制作用。能使子宫骨膜中cAMP含量降低,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朱南孙-成功医案
   
朱南孙从医多年的一些成功案例,讲述的是他对治疗病症方面的过程。
案1、叶×,27岁,未婚。
  

朱南孙著作
初诊:1992年9月2日。14岁月经初潮,次年起经行量多,2年后又恢复正常。1990年起经转提前,每3周1行,经量偏多。末次月经8月31日,为先期9天而转,量少色暗,乳房微胀,大便溏薄。舌质红,苔薄腻,脉细软。证属月经先期脾肾不足,冲任统摄乏力。治宜健脾益肾,调理冲任。
焦潞党参12g焦白术9g炒淮山药12g补骨脂9g椿根皮12g煨肉果12g桑寄生12g桑螵蛸、海螵蛸(各)12g芡实须、莲子须(各)9g玉米须2g焦山楂炭12g7帖
二诊:9月9日。经行9天方净,经量初少后为中量,伴腹痛隐隐,大便溏薄,日1~2次,纳可。脉细软,舌暗偏红,苔薄腻。脾肾气虚,冲任统摄乏力。治宜健脾益肾,统摄冲任。
焦潞党参15g焦白术9g炒淮山药12g补骨脂9g椿根皮12g赤石脂(包)12g禹余粮12g牛角腮12g煨金樱子12g玉米须12g芡实须、莲子须(各)9g7帖
三诊:9月16。经后便溏转实,但时而反复,神疲乏力,舌边尖红,苔薄,脉细软。治宗原法。
焦潞党参12g焦白术9g炒淮山药12g补骨脂12g椿根皮12g菟丝子12g煨金樱12g芡实须、莲子须(各)9g玉米须20g海螵蛸12g制狗脊12g14帖
1个月后复诊,经期已准,经量中等,且纳可便调,而予健壮补力膏调治,以资巩固。
按:其经者常候也,每月如期一至,太过不及均为不调。古人均认为“阳太过则先期而至,阴不及则后时而来”。不尽然,亦有责之脾虚者。本案患者禀赋不足,脾气素虚,经常便溏,脾气不足,肾气亦虚。脾主统血,肾主封藏,故脾肾均虚则封藏失职经水不及期而行,治当健脾益肾,统摄冲任,调治3次,服药28帖周期已准,后予健壮补力膏常服,以资巩固。
朱南孙-从医医话
   
从医多年来的朱南孙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治病思想。
止血四法
出血乃妇科一大症,如崩漏、月经过多、经行吐衄、经间出血、


从医医话
胎漏以及恶露不绝等,其中以崩漏最常见。止血归纳四法,以求探讨。
1、通-祛瘀止血
瘀血阻络,血不循经而致崩漏乃临床所常见,其因不一,或肝气郁结,气滞血凝,或郁久化热,血热煎熬成瘀,或经期感寒饮冷,寒凝血滞,或产后残瘀未尽,新生不得归经,或气虚运血无力,留滞成瘀,也有因血室未闭,误犯房事,热瘀交结。由瘀致崩漏,必先祛瘀,瘀散脉通,出血自止。常用祛瘀止血药蒲黄炭、大黄炭、山楂炭、花蕊石、牛角腮、茜草、三七末,以及仙鹤草合益母草。常用中成药震灵丹。血瘀有气滞、气虚、阳虚血寒、外伤脉络以及与寒、热、湿、痰等邪气夹杂之别,故运用祛瘀止血药需酌情与理气、清热、温经散寒、益气养血、滋补肝肾等法相结合。妊娠胎漏下血,前人忌用活血化瘀之品,血贵濡润宣通,安胎之方佐以活血化瘀之品可以促进血供,达到养血活血安胎之效,孕前有内异症、盆腔炎经常酸痛者尤宜。久漏病人常伴全身乏力,少气懒言,腰膝酸楚,乍见一派虚象,万不可见虚误补,细审常属虚中挟瘀之证,所谓“久漏必有瘀”,往往瘀血排出,流血即止,所伴症状也会随之减轻。
2、涩-止血塞流
止崩有“塞流、澄源、复旧”三(步)法。三法需密切结合。出血是一症状表现,其因有寒热虚实之别,故止涩塞流应与澄源并举。若不审病源盲目止涩,往往塞而不止,即使暂时止住,也易复发。临床选择具有双相调节或双重作用的止血药组方,如活血止血药:生地炭、地榆炭、侧柏叶、椿根皮、槐花、贯众炭;养阴止血药,生地炭、旱莲草、鹿含草、藕节炭;益气止血药:焦潞党参、焦白术、炒淮山药、欠实须、莲子须;补血止血药:地黄炭、蒲黄炒阿胶;固肾止血药:炒杜仲、炒续断、桑螵蛸、旱莲草、苎麻根、覆盆子、山茱萸、五倍子;温经止血药:炮姜、艾叶、赤石脂等。
3、清-清热凉血
妇科“崩症热多寒少”,热有实热、虚热之分。其因有过食辛辣,有风热外袭,热入血室,有郁怒伤肝,有火内炽,热迫血行,有非时行房,热瘀交阻,也有时届更年,阴血虚损,有肝旺肾虚。血“静则归经,实势出血,势急色红,烦热口渴不欲饮,舌深红,苔薄少津,脉弦数,而阴虚出血,多见舌暗红,脉细弦数。实热出血,常用生地、大小蓟、地榆、侧柏叶、椿根皮、炒丹皮、白头翁、玉米须、贯众炭等;若经行吐衄,多选白茅根、藕节、炒栀子;盆腔炎之热瘀交结经淋腹痛者,需加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如蒲公英、地丁草、败酱草、红藤、柴胡、延胡索、川楝子、熟大黄炭之类。阴虚出血,常用二至丸、苎麻根、桑螵蛸、龟版胶、鹿含草、生地炭等,注重在补阴之中行止崩之法,桑椹子、山茱萸、枸杞、麦冬均可选用,俾肝肾阴血充足,血无热迫,则宁静如常。
4、养-扶正固本
冲为血海,任主胞宫,若冲任受损则经血失约。肝肾乃冲任之本,肝主疏泄而司血海,肾主胞宫而藏精气,精血同源,肝肾一体,故前人谓“补肝肾邓补冲任”。脏腑经脉虚损多由禀赋不充,后天失养,劳伤过度,将息失宜,或由郁怒惊恐,损及脏腑,而致冲任不固,崩漏不止。脾虚失统,治以健脾摄血;肾阳虚衰,精血不固,治以温肾固冲;肾阴不足,肝火偏亢,治以滋肾平肝,固摄冲任。心主血,“心和则血生”,崩漏出血病人情绪极易紧张,心神不定,血海难宁。遇此多选用远志、带皮茯苓、酸枣仁、淮小麦、合欢皮、首乌藤之类养心疏肝安神,疗效颇显。崩漏日久,气血耗伤,脏腑虚损故需复旧善后,既恢复脏腑气血功能,又防止复发。
复旧善后需注意几点:①纯虚无邪则补益兼以固涩之品,治从脾肾,可用八珍、归脾、左归、右归等方;②本虚兼有宿疾,如内异症、子宫肌瘤,治宜补虚兼以祛瘀、清热、软坚消瘤;③青春期、生育期妇女崩漏之复旧,要促排卵、复周期,而更年期妇女则需促其绝经;④慎房事、勿劳作、怡情志。
通、涩、清、养是常用的止血四法,由于崩漏出血病人症情复杂,临证实践中四法多兼而用之。

经行乳胀非独肝郁
足厥阴肝经上膈,布胸胁,绕乳头而行;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两侧,从缺盆部直行之脉经乳中直至足背上,故“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之说。肝之性最急宜顺而不宜逆,顺则气安,逆则气动。恚怒忧思抑郁则伤肝,疏泄失常,乳络阻滞不畅,经前阴血聚于下,冲脉气盛
朱南孙-经验验方
   
朱南孙的对治疗一些疾病的个人经验配方。
加味没竭汤(又名化膜汤)
组成:生蒲黄(包)24g炒五灵脂(包)15g三棱12g莪术12g炙乳香、


经验验方
没药(各)3g生山楂12g青皮6g血竭粉2g(冲服)
主治:妇女痛经,尤其膜样痛经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引起的痛经。
按:本方以蒲黄、血竭为主药,破气行滞,活血化瘀,月经间期起服,连服10帖,对膜样痛经有化散膜志和,膜散经畅,其痛自止。月经过多,蒲黄、山楂炒用,去三棱、莪术,加三七粉、炮姜炭、仙鹤草等,通涩并用,祛瘀生新。偏寒,酌加小茴香、艾叶、炮姜;热瘀互结,加蒲公英、红藤、地丁草、败酱草、柴胡延胡等。本方成药名:加味没竭片、痛经三号口服液(岳阳医院制)。

将军斩关汤
组成:蒲黄炭(包)12g炒五灵脂(包)12g大黄炭6g炮姜炭6g茜草12g益母草12g仙鹤草15g桑螵蛸、海螵蛸(各)12g三七末2g(包吞)
主治:虚中夹实(血瘀)之崩漏
按:将军斩关汤由朱南山先生所创,小南先生承之,并撰文传之于后世,系朱氏妇科家传方。原方组成是:大黄炭3g巴戟天18g仙鹤草18g茯神9g蒲黄炒阿胶9g黄芪4.5g炒当归9g三七末0.9g红茶汁送服。全方“补气血而驱余邪,祛瘀而不伤正”,适用于虚中夹实之严重血崩症。宗原方之旨加减化裁,方中以蒲黄炭、大黄炭为君,蒲黄炭合炒灵脂(失笑散)祛瘀止血定痛,五灵脂生则活血,炒则止血,且能制约蒲黄散血之过。大黄炭“不仅无泻下作用,反而能厚肠胃,振食欲,并有清热祛瘀之力”,合炮姜炭,一热一寒,一攻一守,通涩并举。益母草伍仙鹤草,亦为通涩之帖,且仙鹤草乃强壮止血帖,通补兼施。茜草活血化瘀而止血;桑螵蛸配海螵蛸益肾摄冲;三七末化瘀止血之圣药,宗全方通涩并用,以通为主,寓攻于补,相得益彰,对于产后恶露不绝、徵瘕出血、崩漏不止属虚中挟实,瘀热内滞者,用之屡屡奏效。

健壮补力膏
组成:太子参菟丝子覆盆子金樱子桑寄生五味子石龙芮仙鹤草
主治:肝肾不足,冲任虚损之崩漏、带下、闭经、月经不调、不孕症、胎漏等症。
按肾者主蛰,封藏之本;肝藏血,罢极之本,肝肾乃冲任之本。肝肾虚损,则精血滑脱,带下绵绵,神疲嗜卧。本膏中太子参补气力薄,虚人为宜;菟丝子、覆盆子、金樱子、五味子补肝肾,摄精气,固冲任;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石龙芮前人用于治疗脱疖肿毒、瘰疬病结核等症,予以补肾强壮之用;仙鹤草补涩之帖,属强壮性止血药,寒、热、虚、实之出血皆可用之。诸药配制成膏,药性温而不燥,补而不腻,是虚损的日常滋补之帖。

怡情更年汤
组成:女贞子12g旱莲草12g桑椹子12g巴戟天12g肉苁蓉12g紫草30g玄参12g首乌藤15g合欢皮12g淮小麦30g炙甘草6g
主治:更年期综合征属肾虚肝旺,症见心烦易怒,烘热出汗,胸闷心悸,失眠多梦,舌质暗红,脉细弦带数。
按:时值更年,肾气衰退,精血不足,阴阳失和,本方以二至丸为主,加巴戟、苁蓉、桑椹子滋养肝肾;紫草、玄参清肝降火,淮小麦、炙甘草健脾养心除烦;首乌藤、合欢皮解郁怡神。经前乳胀,加夏枯草12g生牡蛎30g(先煎)等;汗出甚者,多加瘪桃干15g糯稻根15g麻黄根10g;血压高,头目眩晕者,加潼白、蒺藜(各)12g钩藤12g(后下)或天麻9g。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15: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严苍山
相关图片 编辑词条   参与讨论  
所属分类: 中医 中国中医学家 医学 科学


严苍山和他的学生
严苍山(1898~1968)名云,浙江宁海人。家学渊源,幼受庭训,从祖父志韶学习中医。后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主持上海四明医院医务,开展急性热病中医住院治疗。民国16年(1927年)参与创办中国医学院并在该院执教。民国20年被聘为中国国医馆发起人。抗日战争期间,任上海仁济善堂董事,负责难民收容所医疗工作。曾受左翼作家柔石延请为鲁迅治病。解放后,组织卢湾区第二联合诊所,兼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上海中医学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当选为上海市第五届政协委员。

目录
•        • 人生经历
•        • 行医成就
•        • 世代从医
•        • 学术观点
•        • 敢于创新
[显示全部]
严苍山-人生经历
   
稍长从严志韶公读岐黄书,聪颖强记,祖、父辈俱寄以厚望,令只身僦居深山古庙间,静心诵习《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诸经典。夙兴夜寐,朝夕不辍,凡三载后返里,由此奠定了医学理论的坚实基础。旋来上海,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获亲炙于丁甘仁先生,与秦伯未、章次公、程门雪等诸公为同窗知己。20年代,中医事业处于风雨飘摇中,严氏为拯救祖国医学,自1927年起与秦伯未、章次公、许半龙、王一仁筚路蓝缕,创建中国医学院,从事中医教育事业;后又执教鞭于新中国医学院,桃李遍大江南北。20年代末,主持前四明医院工作。建国初期,受聘于北京中医研究院,后因故未赴职。长期从事临床工作,任上海中医学会常委兼秘书组长,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馆员。
严苍山-行医成就
   
严氏深邃于词章,尤精书画。诗文医作不少,惜后大抵散佚。今存有《疫痉治疗集》、《汤头歌诀续集》、《增辑汤头歌诀正续集》等医著。
严苍山-世代从医
   
严苍山(1898~1968年),字云,浙江宁海人,出生于书香门第、


学生为其做
医学世家,其祖父为乡里文人名士、父亲为当地名医。青少年时代秉承父命,在家乡独处深山古庙苦修3年,研读四书五经,诗文韵律,深究《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书籍的奥秘,为其从事医业打下了坚实的人文和医学基础。之后又感宁海地辟,难以深造,故于1924年,他26岁时又到上海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师承名医丁甘仁先生,博览群书,通达大雅,3年毕业后,于1926年任上海四明医院(今曙光医院前身)中医师,次年(1927年)和秦伯未、章次公、许半龙、王一仁等在贝勒路(今黄陂南路)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投身于中医教育事业。1930年,于上海法租界蒲柏路(今太仓路)其寓所设“严苍山家庭医药顾问社”。他治学严谨,颇具卓识,并一再强调,作为医家必须兼取百家,广搜博采、开拓视野,而不可仅宥于清代医学,把学术局限于一个狭隘的框架里面。如《内》、《难》、《伤寒》为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和辨证论治的基础,学习这些著作须终身寝馈其中。他对经典中许多奥义,认为必须要经过反复沉潜涵泳,加以实践,方能彻悟。他认为如果对经典著作浅尝辄止,一曝十寒,无异于把珍贵的财宝随手抛弃,十分可惜。

严苍山从事中医工作近50年,他以医疗为职业,对医术精益求精,主张业医者必须革故鼎新。他认为国医学术数十年来之所以延绵不替,而不像其他文明古国的传统医学已大抵消亡,即使近数百年西学东渐,现代医学仍然替代不了中医治病,关键一点在于它始终富于时代的生命力。他认为重视治学,是直接关系到中医学术未来的命运,或繁荣、振兴;或衰落、式微的关键。故他一生孜孜不倦于临床,不断探索积累,学验俱丰,形成了高明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深得病家的称颂,享有盛誉,病家送其“妙手回春”匾额,不胜其数。
严苍山-学术观点
   
严氏主张业医者须兼取百家,革故鼎新。严氏认为中医学术数千 年来之所以延绵勿替,而不像其他文明古国的传统医学已大抵消亡,即使近数百年西学东渐,现代医学仍然替代不了中医治病,关键一点在于它始终富于时代的生命力。重视治学,直接关系到中医学术未来的命运,或繁荣、振兴,或衰落、式微,全在于斯。严氏为此一再强调须兼取百家,推陈致新。
严氏认为兼取百家,即是要求广搜博采、开拓视野,而不是仅仅按照清代沿袭下来的医学模式,把学术局限在一个狭隘的框架里面。如《内经》、《难经》、《伤寒》为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和辩证论治的基础,学习这些著作须终身寝馈其中,如孙思邈所谓“青衿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因为经典中许多奥义,往往要经过反复沉潜涵泳,加以实践,方能彻悟。举例来说,《金匮•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这一段话初学者是很难真正的理解的,只有经过反复实践,才能体会到不少下利病的症结是由于宿垢未除,这是运用常用法如消导、健脾、温涩等无效的原因。肠腑以通为贵,故宜承气法以铲除病根。后世名家许叔微、孙一奎等对此都有深切体会,严氏认为如果对经典著作浅尝辄止,一曝十寒,无异于把珍贵的财宝随手抛弃,十分可惜。
严氏认为魏晋以来,中医学有很大发展,特别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晚近医界有一种庸俗化、简单化的认识,把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术桎梏在金元明清诸子间,置宋前医学精华于不顾,这是黄钟毁弃,令人生憾。严氏经常告诫说,唐宋医学朴质尚实,方多法众,是我们应当继承发扬的主要对象,金元以还诸子学术,以及后世大量所谓“秘方”,大抵亦渊源于此。唐以前数以百计的方书皆亡佚不传,所幸不少精华由《千金》、《外台》保存了下来,《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则溶化了这此精华,又加以铺衍。在一定程度上说,这四部医学巨著,反映了中医临床学的大体梗概,与金元后诸子学术相较,则有整体与局部、浩瀚汪洋与涓涓细流之别。严氏强调治学上是不能舍本逐末的。
当然,严氏认为金元后诸名家亦有卓著成就,如刘完素主火,张洁古主脏腑,张子和主祛邪,朱丹溪主滋阴降火,张景岳、赵献可主温补,叶、薛、吴、王阐发温证论治,吴师机主外治法,王清任主瘀血,唐宗海主血证等等,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医学理论,丰富了祖国医学的宝库。先师主张兼通百家,即包括融通这些学术精神,问题在于:①学习金元后诸家,不可陷于门户之见而一味盲从,须沉得下,跳得出,能根据实际病情随我所用。②须注意诸家除主要成就外,还有不少学术特点,如丹溪除滋阴降火外,杂病论治亦多发挥;子和除攻邪外,食养更为擅长。因此切忌简单化地评估名家学术经验。
严苍山-敢于创新
   
严苍山医师临证治病,奄有众长,同时主张医学一定要推陈出新,跟随时代,多创治法,以应病变。他学富思深,在中医临床数十年中,擅长诊治重症、急症,对疑难病证常能出奇制胜。在杂病治疗中,既服膺于丹溪的养阴论,又通达于景岳的调治阴阳法则,临床上不仅善用养阴之品,也不避温热燥药。擅长以鹿茸与羚羊同用,肉桂与黄柏共伍等,制方细心大胆,灵活奇特,他认为疾病复杂多变,处方用药也应随机变化,不嫌“杂”“乱”,但必须“杂”而有法,“乱”中有序,故每奏效独捷。严医师在重视调养正气的同时,不废攻邪,善于把扶正达邪与祛邪安正两种学术思想结合起来,灵活应用于杂病的治疗。
严苍山医师在治疗温病方面,既有丰富经验,又有独到的学术见解。他认为伤寒和温病是根叶相连,不可分割。他一破前人之说,对汗、清、下治温三大法则有独到的用法;同时根据温病的变化规律,提出温病的“三护”法则,防病于未然。汗法、清法、下法,严医师归结为治温病的三大基本方法,无汗则发,有汗则清,腑结则下,三者不可偏废。“三护”即为护脑、护津与护肠。治温以“三护”为主,犹如兵家之先发制敌,不使内邪有入传之机,确为严医师卓有成效之创见。对于前人叶天士创卫、气、营、血的温病学说,立“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之言,严医师固颇为折服,然他又不宥于陈说,结合他多年来在治疗瘟疫急重病症的经验,提出了“在卫须顾清气,在气应兼凉血,杜其传变为上工”,突破了叶天士的陈式,发展了温病的治疗大法。由此可见严医师敢于创新之一斑。
在上世纪20年代末,当时上海“流脑”猖獗,死者枕藉,西医束手无策,严苍山医师在四明医院工作,对该病的中医机理证治展开积极研究。由于此病以发热和角弓反张为特点,属古“痉”病范畴,又病变多见沿门阖户相互传染,即称疫病,故严医师正其病名曰“疫痉”。他制订了许多新方,有透邪清热为主,或以平肝熄风、育阴柔肝等等,都是按“疫痉”病情实际变化制订的,疗效卓著,挽回了许多危重病例,名声大振。
严苍山医师自1924年起从事中医工作,积有近50年的临床经验,为医学宝库作出了不可多得的一份贡献。1928年编著《疫痉家庭自疗集》和《续编古今要方94首》,1956年12月他不辞辛劳,废寝忘食修改注释和出版了他在20世纪40年代编纂的《汤头歌诀正续集》,成为当时最畅销的中医书籍,印数达80万册。1965年根据当时临床实际,又编辑整理了《增辑汤头歌诀正续集》。为此,他埋头写作常常工作至深夜,为医学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严苍山-热心公益
   
严苍山医师虽身居上海,但始终关心桑梓,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他在抗战期间,任上海仁济善堂董事,负责难民收容所的医疗工作。1932年宁海流行痢疾,严医师知道后,便自费购置一批“痢疾散”、“十滴水”捐赠宁海乡民。在抗日战争前,他又组织“宁海旅沪同乡会”,任理事长。通过“宁海旅沪同乡会”,组织护贫济急捐款活动,救济家乡灾民;为来沪同乡介绍工作:“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一批在沪失业的宁海籍难民无法生存,便组织、联系木船协助回乡;并帮助将亡故同乡的棺木运回故里等。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中医政策使他和广大中医工作者获得了新生,他深感中医犹如枯木逢春,祖国医学从此将发扬光大。上海一解放,他就参加了普种牛痘工作,造福百姓。1953年,他又主动放弃私人开业,组织联合诊所,并积极参加社会群防群治活动,1958年至1959年麻疹流行期间,他不辞辛劳,挨家挨户上门替对象儿童点雷击散,许多三层暗阁有他的足迹。他医德高尚,不管风吹雨打,酷暑严寒,凡病家有请出诊,他总是每请必到,许多重笃病人,已为他人弃治,经他殚思竭虑,精心治疗而转危为安的屡见不鲜。他经常告诫学生:“天下无不可治之疾,所以治不好,是因为医生的责任没有尽到。”
严苍山-品德高尚
   
严苍山医师一生为人正直,痛恶国民党政府腐败残忍,他同情民主进步人士,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给予帮助。如革命烈士柔右(赵平复)与严医师是少年密友。1928年5月柔石因宁海中学进行大搜捕,只身来沪避难,即在严医师家暂住。在暂住的2个多月里,柔石完成了20多万字《旧时代之死》一书。柔石与严医师曾一起前往景云里23号拜访了鲁迅先生,以后柔石还经常小住严医师家,与鲁迅先生接触。1931年初柔石不幸被捕,严医生得知后,曾想通过关系营救,未成。后得知柔石牺牲的消息后,严苍山深感悲痛,说:柔石是很有骨气的青年人。解放后,严苍山医师把冒险保存柔石的唯一遗像捐献给了上海市人民政府,现保存在宁海柔石纪念馆内。严医师生前曾有一首深情回忆柔石的诗词:“创作初看三姐妹,青年文艺有金声。突然被逮牺牲后,解放方传烈士名。”王育和(浙江省原政协主席王嘉祥的哥哥)是解放前宁海中学校长,宁海中学当时是进步学校,严苍山医师的第二个儿子严世菁和一些同学蒋通洲、华宣圭、龚以初、钱之达等受王育和的影响,到上海后均参加了进步组织。经王育和介绍,他们中一些人有时还住在严苍山医师家。又如夏贞淑是原上海国强小学教师,解放前参加进步组织,在1948年国民党大搜捕时,严苍山医师为掩护夏贞淑,让她住在自己家中躲避。解放前夕,夏贞淑、严世菁为迎接解放,把十几捆红绿标语纸藏在严医师家中的阁楼上。1929年国民党卫生部抹煞几千年祖国医学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竟提出了取缔中医的三项决议:1、中医一次登记为限,以后不再登记;2、取缔中医学校之设置;3、取缔中医书籍报刊之出版。妄图以此来废止中医,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引起全国中医界的群情激愤,严医生与中医同道奋起抗争,迫使国民党不得不放弃公开取缔中医的三项决议。
严苍山-擅诗画
   
严苍山医师作为一代名医,禀性儒雅,又擅诗文,精书法,能绘画。
  

严苍山诗画
他历来认为医者涉猎宜广,最好通些琴、棋、书、画,可以提高修养,从中获得悟性,对做学问大有帮助。青年时期曾跟随清代翰林章一山先生,在诗、书方面深受其薰陶。与医界同道秦伯末、章次公、程门雪等常赋诗联句,相互赠送唱和。书法精研孙过庭的《书谱》,一向为医界所称道。这与章一山老师的培育是分不开的。他还擅长画花卉,与著名艺术家王个、唐云、应野平等过从甚密。与中国画坛泰斗、前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情同手足,他每来上海,必到严家下榻,常常长夜叙话,终生酬为知己。“文革”初期,(1968年春)潘天寿在浙江美院被审查时,严苍山悬念不释,写下了《阿寿二首》以寄心志,其中一首云:“艺坛名宿令人钦,风大树高易受惊。旭日高悬云影遁,还君清白勿忧心。”此诗既反映了与老友的诚挚情谊,又表达了对祖国前途充满信心的坦荡胸怀。
诗文之外,严苍山医师在书法艺术方面造诣精深,他的书法在飘逸中见沉著,婀娜中显刚健,无论寻常药方小字,或悬肘擘窠榜书,皆能隽永洒脱,别具韵致。他幼年时曾用功临摹《芥子园画谱》,于梅、兰、竹、菊颇具功力,平时作画不多,然兴至下笔,清劲傲岸,神趣过人,毫不逊色于专家笔墨,常得到潘天寿、王个、唐云等名家的好评,这对于一个从事专业医学的人来说,是何等难能可贵啊!可就是这样一个颇有才华,造诣深谙的老中医严苍山,在“文革”中,备受迫害,被非法隔离审查,备受折磨。1968年4月14日含恨逝世,终年70岁。粉碎“四人帮”后,于1978年8月19日由上海市卢湾区卫生局和上海市中医医院联合召开追悼会,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严苍山老中医,生前是济南路地段医院老中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历任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上海市第五届政协委员等职。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15: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应堂
相关图片 编辑词条   参与讨论  
所属分类: 中医 中国中医学家 医学
夏应堂(1871~1936),祖籍江苏江都,生于上海。早岁学医于许菊泉,后设诊行医,为当时名医之一,有“北丁南夏”之称(沪北丁甘仁,沪南夏应堂)。



目录
•        • 个人简介
•        • 学术观点
•        • 证治经验
•        • 用药特色
•        • 相关词条
[显示全部]
夏应堂-个人简介
   
学术所宗,上溯《内经》、《伤寒论》、金元四家, 下及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诸家,而能博采众长,思维取舍,崇今而不泥古,临证用药以轻灵见长。对湿热病善辨高热证候,轻重顺逆;于内伤杂病尤精肝胃调理,善于辨证施治。
夏氏谦虚好学,尤重医德。对贫病者每邀必诊,免费给药。常告诫弟子为医之道:“读医书不难,治病则难,治病虽难,诊断更难,诊断之难,难在辨证。最要者辨证两字而已。证既辨不清,焉能治病”;“医者操生杀之柄,稍一不慎,必误大事,所宜审慎”。
夏氏热心公益事业。宣统三年(1911年),发起成立中国红十字会沪城分会,越两年,成立沪城分会医院,任院长。后又被选为沪城分会理事长。曾与丁甘仁等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晚年被推举为上海中国医学院董事长。临证医案有《九芝山馆集方》手稿等。子理彬继其业,擅伤寒、时病,有医名。曾任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国医公会执行委员。解放后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主持组建中医病房,参与编写《中医护理学纲要》。
夏应堂-学术观点
   
处方用药以轻灵见长
"轻灵”是精简扼要,平稳无疵,看似寻常,恰到好处之意。夏氏处方用药,以“轻灵”见长,这个“轻”,既不是十剂中“轻可去实”的轻,也不是剂量轻重的轻,而是在于平淡无奇的处方中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这是他数十年来虚心学习,采取各家之长,在临床实践中经过千锤百炼而达到的“举重若轻”。要做到这样,应掌握如下几个要点。
一、辨证求准,要找寻重点
夏氏常常教导后学说:“用药难识病理难;单从表面或片面去辨证,定然容易发生错误,深入细致的寻找重点,探得骊龙领下珠,则胸有成竹,病无遁形。”
二、制方求稳,照顾全面
夏氏说:“有板方,无板病。症情既有不同,体质亦自各别,拿一张成方原封不动去治病,很少对头的,并且既要看到病,又要看到病人的体质和生活习惯;另一方面,每一样药有它的特点的它的缺点,既要看到利的一面,也要看到弊的一面。”
三、用药求纯,要击中要害
纯、就是不夹杂。陆定圃谓:“用药最忌夹杂,一方中有一二味夹杂,即难见功。”盖病求中病,宜针锋相对,正似疱丁解牛,批却导窍,毫不费力,否则割鸡用牛刀,非徒无益,而反害之。
由于夏氏辨证准,处方稳,用药纯,故每于平淡处见工夫,轻灵中显力量。这些地方,是值得后学效法的。
夏应堂-证治经验
   
夏氏对温热病的诊治原则,出入于叶天士、薛生白二家及王孟英等氏之论, 但临床别有心得,不拘泥于诸家绳墨。
一、辨高热证候的顺逆
温热病的高热,应与其他症状相结合来辨别其顺逆。如热势上午能减轻,口渴能饮水,夜间能安睡,则热势虽高,尚属顺候。因发热是邪正交争的表现,上午有轻时,表示正气尚足支持;口渴能饮水,则阴津不致干涸;夜间能安睡,则心神可保安宁,不致发生闭脱之变。反之如见吐泻昏迷或烦躁不寐等,往往昏厥可虑。
二、耳聋与目糊,轻重不同
温病过程中每见耳聋,尤以湿温病为最多,大抵于二三候之间或早者在一候左右出现,病退后自能恢复。其原因往往由湿蔽清阳或金受火凌所致。一尽如伤寒之邪在少阳或伤寒之因发汗过多所致。若为肺金受烁所致之耳聋,治当清肺,不可泥于少阳一经,而再以小柴胡汤益其病也。惟目糊不清,或夜间灯火甚明,而患者反云光线不亮,凡见此症,应加注意,往往有昏厥之变,尤以初病一周之内出现者更为重要。《灵枢.热病篇》说:“目不明,热不已者死。”以心系上属于目,而心包络之精与脉,并为目系,上属于脑也。《难经•二十难》亦说:“阴脱者目盲。”故此症之出现,很可能为邪陷阴伤之先兆,临床遇此,不可疏忽。
三、对下血的注意点和治疗方法
下血为温病中之险症,早者发生于一候左右,但以三候左右发生者为多,亦有的热已退清而突发者。诊察时必须注意,不可稍有疏忽。如见病色面(白光)白,神情萎靡,腹痛便溏等,必须注意其大便色泽,以免贻误。夏氏对此种下血的治法,往往以《外台》秦皮汤为主方(秦皮、黄连、白头翁、阿胶),随症加人参、西洋参、生地、银花炭素。本方即白头翁汤去黄柏加阿胶。他认为出血以后,阴津大伤,黄柏过于苦寒,殊非所宜,而黄连却有厚肠作用。邹润安更申述黄连能厚肠之理,认为优于黄柏,且阿胶可以止血,故以此方治温病下血,颇见功效。
四、对汗、疹、斑的看法
温邪出路有四:即汗、疹、斑。一般说来,汗属卫分,属气分,疹属营分,斑属血分。
卫分为一身之藩篱,故大多数疾病,须由汗出而解,不地这汗泄太过,可能导致亡阴亡阳,因此无汗要使有汗,汗多时要使少汗。取汗之法很多,并非使用表药一途而已。例如病在气分,开展气分也能发汗;即使病在血分,投犀角地黄汤后亦有通身大汗而解的;临床上遇到壮热无汗,而舌质红绛,或黄糙无津,投以沙参、石斛之类,每多汗泄热退,这就是“凡欲发其汗,须养汗源”之道。汗多要使汗少,也并不是都要用回阳固表药的。如病在阳明气分有汗多、口渴之白虎证,辛凉清热,可使汗收热解;又如热郁肺经之汗出而喘的麻杏石甘证,投剂后,亦可喘平汗收。即使病在卫分,如果汗泄既多,发表药亦宜慎用,但不能骤进固表之品,以敛其邪。
白喑在湿温症中最为多见。发表示气分之邪湿有所外达,王孟英说是“失于轻清开泄所致”,但亦未必尽然;以湿温患者之发,不可能都是治不得法所致。凡白乍见,治宜松肌,如蝉衣、牛蒡之类,不必发表,因与麻疹不同也。叶香岩认为“宜见而不宜多见”,因过多恐伤气液之故。白以晶莹饱满为顺,若见干枯,是津液有伤,治当顾其津液。其部位一般多在胸腹颈项,若延及面部手足者,表示正气大伤,治当扶正,宜用人参。
红疹从血络而出,当属营分,但叶氏认为属气分者亦不少。章虚谷认为;治斑疹必须两清气血。实际上红疹与白喑每同时并见,吴鞠通主以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但亦须斟酌使用,若舌不红绛,阴液未伤,不必太寒太滋,正叶氏所谓“乍入营分,犹可透热转气”之意。一般红疹每见不多,其部位大多在胸腹,惟斑伤寒则发疹较多,面部及四肢均可见,见神志每易昏糊,不必慌乱,此不过热入营分,并非邪陷心包,可用神犀丹于清热解毒中寓以透发,常可化险为夷。至于斑则比疹更进一层,虽由肌肉而发,但终属邪入血分,故一面清血解毒,另一面仍冀其邪从肌表而外达,化斑汤之用石膏恐系此意。
五、对疯痧及大头瘟毒的看法
治疯痧以透发为主,虽有烂喉,亦有清透,痧得透则邪能外达,邪达热清则喉症自愈。初起每用豆豉、桑叶、薄荷、制僵蚕、牛蒡、蝉衣、银花、连翘之类。此病在四五天内为主要关头,若邪热不透,每易伤阴劫津,可加鲜石斛、玄参等,慎勿早用滋腻苦寒;因白喉以治为主,而疯痧以透痧为要也。
大头瘟毒头肿泡,以上行者为顺,此平彼起,环绕头面一周即愈。若下行者为逆。倘下循躯体,多属不治。治法用普济消毒饮极有效验,可宗吴鞠通法去升、柴、芩、连,发热者可加豆豉。除逆证外,大多可痊愈。
夏应堂-用药特色
   
对四物汤及逍遥散的看法:四物汤及逍遥散均为妇科常用之方,但妇女疾患,肝阳旺者颇多,四物之芎、归,辛温香窜,有助阳动炎之弊,因四物汤主为理血,并非滋阳之法。逍遥散如用于阴虚火旺的患者,则其中柴胡嫌其升,白术嫌其燥。若通套滥用,有违制方之意。不但如此,即其中香砂之类,用时亦当细辨,不能以香附、缩砂有为妇科至宝之说而随便施用。

夏理彬
相关图片 编辑词条   参与讨论  
所属分类: 中医 中国中医学家 医学


主要研究肝科
夏理彬(1905~1973年),号秉琦,祖籍江苏江都。其祖父于太平天国时移居沪上。夏氏先世为医,其父夏应堂医名益显,与丁甘仁齐名,有“北丁南夏”之称。



目录
•        • 个人简介
•        • 主要成就
•        • 证治经验
•        • 治疗慢性肝炎经验
•        • 运用柴胡组方经验
[显示全部]
夏理彬-个人简介
   
夏氏自幼在私塾攻读四书五经,稍长则随父习医,博览医家经典,举凡《内经》、《难经》、《伤寒》、《金匮》、《千金》、《外台》等书无不研习,尤对清代叶、薛、吴、王诸家温病学说钻研弥深,有独特见解。学成之后,随父临诊,悬壶南市方浜路,业务鼎盛,擅治温病、内伤杂病,其临证案例,每多引章摘句,即一证一药,亦必有所依据。建国前,曾历任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市分会理事及副会长,上海市中医师公会监事、中华国医学会常务理事及中华医学研究会理事。建国后,曾受聘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华东医院首长保健医师、中华医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市分会理事。夏氏晚年罹患中风而致偏瘫症。他虽卧病榻,仍念念不忘中医事业,逝世前,将家中珍藏中医古籍数千册,全部无偿地献给医院。
夏理彬-主要成就
   
撰有论文《夏应堂氏临床经验介绍》和《关于柴胡劫肝阴的初步探讨》,及编著刊行《医学对护理工作概念》一书。
夏理彬-证治经验
   
夏氏继承发展了夏应堂医学流派的学术观点, 遣方用药以轻灵见长,曾将“轻灵”二字概括为十六个字:“精简扼要,平稳无疵,看似寻常,恰到好处。”在临证做到“三求”:辨证求准,制方求稳,用药求纯。夏氏业医数十载,临证极其谨慎,辨证细致入微,用药推敲再三,从而对于温病和内伤杂病的治疗,常获效验。
夏理彬-治疗慢性肝炎经验
   
夏氏对慢性肝炎的治疗具有独特见解。他在临证时,辨证属肝胃不和者,常选用旋覆花汤、金铃子散、柴胡疏肝散和左金丸等。若不效,进而可用苦辛酸法,方用连梅生姜汤加味。如兼夹湿邪者,则选用温胆汤合景岳解肝煎;若辨证属肝脾不调,可用培土和中法,常选用柴芍六君子汤、《外台》茯苓饮及中满分消丸等,若辨证为肝家气火偏亢者,用景岳化肝煎,若湿热偏盛者,则合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若辨证为肝肾阴虚者,常用滋水涵木法,拟一贯煎合二至丸增损;若辨证为血瘀阻络者,常选用养血柔肝、和营通络法,选方如四物汤酌加凌霄花、夜明砂、鳖甲煎丸,胁痛如刺者加用少量藏红花。夏氏认为慢性肝炎虽虚中夹实,但以虚证为主。至乏力一症,约90%以上的患者皆有之,符合“肝者罢极之本”之说。但因夹有气火、湿热,故治肝病不能纯用峻补,必须补中带疏,方能恰到好处。例如应用柴芍六君子汤,既有四君之补益,又有柴胡之疏泄,白芍之柔肝,陈皮之流动等品配合,方奏疏调肝脾之效。此外,在选用理气药时,夏氏认为久用香燥理气必致伤阴,故常选用绿萼梅、八月札、代代花和佛手等理气而不伤阴之品。
夏理彬-运用柴胡组方经验
   
夏氏认为,柴胡是肝经之要品,专擅升少阳之清气,对肝阳不亢,肝阴不虚者可为常用之品。但长期应用,却有伤阴之虑。故古有“柴胡劫肝阴”之说,源出林北海重刊张司农《治暑全书》序文中,其后叶天士《幼科要略•疟门》曾引用之。夏氏又认为,若已见肝阴不足之象则慎用柴胡,或于潜摄抑降方中,略参少量柴胡,藉作辅佐之品。刘潜江云:“柴胡为用,必阴气不舒致阳气不达者,乃为恰对。若阴气已虚者,阳方无依而欲越,更用升阳,是速其毙耳。”夏氏认为此言甚是。
夏理彬-个人配方
   
一、养肝糖浆


主要研究肝科

组成:南沙参15g,生地15g,银花15g,夏枯草30g,炒谷芽15g,炙甘草3g,炒白芍12g,橘皮9g,橘叶9g,柴胡9g,制香附10g,红枣10枚,天冬9g,金铃子10g,女贞子12g,丹参15g,淮小麦15g,当归12g,夜交藤12g,合欢皮12g。上药浓煎三汁,加砂糖、防腐剂,装入瓶中,封口备用。每次服10毫升,每日3次。
功效:养血柔肝,理气和胃。
临床应用:主治由肝肾阴虚、肝血失养引起的头晕、胁痛、耳鸣、失眠、口干等症。又肝炎恢复期、慢性肝炎患者亦可应用。
二、健脾疏肝片
组成:党参12g,白术6g,白芍6g,青皮6g,陈皮6g,姜半夏6g,木香3g,广郁金6g,丹参9g,香附12g,砂仁3g,蔻仁3g,炙甘草3g,当归6g,乌药6g,谷芽12g,麦芽12g。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轧制成片。每次服3~5片,每日3次。
功效:疏肝健脾,抑木扶土。
临床应用:主治肝脾不调所致的神疲、嗜卧、腹胀、胁痛、便溏等症。
三、肝气散
组成:台乌药、制香附等分,共研细末和匀。每次服1.5~3g,每日2~3次。
功效:疏肝理气、消胀止痛。
临床应用:主治肝气失疏引起的胁肋胀痛、腹部作胀。
四、甲乙膏
组成:公丁香3g,百草霜3g,细辛3g,荜菝3g,没药6g,乳香6g,露蜂房6g等。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装入干燥瓶中备用。用时以膏药肉500g,烊化后放入上制药粉90g,摊成膏药60张。用时贴于两胁或其他疼痛部位。每周换1次。或间歇使用,以防出现皮疹等皮肤过敏反应。
功效:和营止痛
临床应用:主治各种疾病引起的两胁疼痛、胁下痞块肿大或肿瘤。其他部位疼痛亦可使用。
五、六0三粉
组成:海螵蛸、白螺蛳壳、煅瓦楞子各等分,共研细末混和,装匣防潮备用。每次服3~5g,每日3次,饭后服。
功效:和胃、止酸、止痛。
临床应用:主治胃酸过多的胃脘疼痛。本方对十二指肠球部炎症或球部溃疡疗效尤佳。
六、苦辛酸止呕吐方
组成:姜川黄连1.5g,乌梅6g,大白芍6g,宣木瓜6g,橘皮6g,姜竹茹6g,伏龙肝(包煎)30g,鲜芦根1尺,淮小麦15g,仙鹤草12g。水煎服。
功效:辛开苦降,和胃止呕。
临床应用:主治呃逆、呕吐。本方对于妊娠恶阻或神经性呕吐尤为适宜。夏氏认为对于肝木犯胃而致呕吐者,必宗叶氏“醒胃必先制肝”之说,惟用苦辛酸合方图治方能奏效。
 楼主| 发表于 2009/3/22 11: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3 02:51 编辑

蔡小荪
相关图片 编辑词条专家发言消歧义 参与讨论
所属分类: 中医 中国中医学家 医学 妇科
[/url]

蔡小荪

蔡小荪,男,汉族(192312-)上海市人。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妇科主任医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妇科委员会主委,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一届理事会顾问,上海中医药大学暨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上海市高级卫生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专业评议组成员。上海食疗研究会理事,上海中医药结合研究会委员。曾任上海广慈医院、仁济医院、国际妇婴保健院中医顾问,上海首届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妇儿科专题会议中方主席,上海中医药杂志编委等职,是上海蔡氏女科第七代传人。1991年定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1997年定为上海市名中医,是全国第一届、第二届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

目录



·                            • 学术观点


·                            • 证治经验


·                            • 用药特色


·                            • 从医医案


·• 个人经历


·• 学术观点


·• 证治经验


·• 用药特色


·• 从医医案


·• 经验验方


·• 名家论文


·• 相关词条


·• 参考资料

[显示全部]
蔡小荪-个人经历

1939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秉承庭训光绍轩歧,深得先祖蔡小香,
[/url]

蔡小荪

父香荪公之传。素有儒医之称的江湾蔡氏女科,源于清代乾隆年间,历代名闻遐迩,至五世蔡小香於清末被推举为全国性中医师学会--中国医学会首届会长,并创刊全国第一份医学期刊--“医学报”,极力倡导中西医结合。蔡小荪老师的父亲香荪公也是一位蜚声沪上的名医,一贯急公好义,曾参加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为抗日救国作出不少贡献。还曾担任中国医学院副院长。在这样的医学世家熏陶下,蔡小荪老师对祖国的中医事业无比钟爱。并为之付出了不懈努力。中国医学院毕业后即随父襄诊,1943年香荪公去世。21岁的蔡小荪即独立应诊。门庭若市。蔡师精通各流派学术要旨。尝谓:“治学当厚古而不薄今、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治病当师法而不拘方,变化在我,讲究实效”。他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勤于临证,长于思考,敢于创新。辨证灵活,精确;用药果敢、审慎,在诊治中颇多独到灼见。学术上强调妇人以气血为本,肝肾为纲,推崇辨病辨证相结合,倡导审时度势论治方法,注重补肝肾、健脾胃、调冲任,理气活血化痰诸法,擅长活用古方小方,并因病寻药,创制专方、套方,用药以简、轻、廉、验为特色。50余年的医学实践,理论上不断深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妇科疑难杂病。如不孕症、崩漏、子宫内膜异位症、先兆流产、症瘕、盆腔炎及妇科肿瘤等证。并身体力行倡导中西医结合,对古籍文献,前人学说均辨证接受,对现代医学专业理论和这实验检查,广为借鉴。
蔡小荪-学术观点

寓防于治长调脾胃安未病之地

蔡小荪

蔡师治病重视脾胃的观点,源于家传,并深受许叔微、李东垣、薛立斋等医家的影响。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五脏六腑非脾胃之气不能滋养,气血津液非脾胃之气不能生化,故东垣奉“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立斋尊“胃为五脏之本源,人身之根蒂”也。蔡师亦颇重脾胃对元气精血的滋生作用。认为元气精血虽禀受于先天,由先天之肾精所化生,但必须依赖后天脾胃之气的不断滋养,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而二者之间,脾胃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盖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景岳全书》)。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不足者,但得后天精心培育,或可弥补先天之虚而强壮;而后天之不足,若不得重新恢复其运化、滋养之功,则非但脾胃之气日虚衰,即使先天强盛之元气精血,也会因失于后天精微的调养、滋生、充实而告匮乏。基于这种认识,蔡师在临证治病中颇长于运用健脾益气之法安未病之地,以保证气血之源不竭,从而达到截断疾病进一步发展、变化的目的。如治更年期综合症,目前中医界多从肾虚论治,而蔡师认为:是病之肾气衰退仍生理性转变的大势所趋,任何治法药方终不能逆转此种衰变,人力药物所能挽者,只是减慢肾气的衰退速度,将由此引发的脏腑、阴阳失调缓冲在最小的范围内,从而达到消除或减轻症状的目的。其间,补益肾气固然重要,但调理脾胃也至为关键,基于这种后天补先天的观点,蔡师治疗本病常冶调理脾胃与补肾填精于一炉,频收良效。
从女子异于男子的生理病理言,蔡师认为:妇人以气血为本,其经带胎产的过程往往数伤于血,数脱于气,使气血常处于相对不足状态。生理状态下,脾胃可代偿性加快运化功能以弥补气血之不足,然这种负荷运化时日渐久,就易损伤脾胃功能引起病理变化;若为病理性一时大量或长期失血耗气,便可削弱或影响气血对五脏六腑的推动滋养作用,引起脏腑功能失调。[url=http://www.hudong.com/wiki/%E8%84%BE]脾
胃为生化之源,两虚相合,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变化。故而凡病者,必有气血不足,也必有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失调,治病当注重顾及脾,此其一也。妇人阴性偏执,易于抑郁伤肝,肝失疏泄,即可影响脾胃升降运化功能;即病之后,又多担扰、思虑、恐惧心理,而此又最易引起脾胃功能失调,使本已紊乱或不足的脾胃和气血不能修复甚至进一步加剧,导致疾病向纵深发展。固此,如何截断疾病的发展变化,脾胃功能的复旧亦是关键所在。治病当注重顾及脾胃,此其二也。治疗疾病之药物通常首先入胃,除加重脾胃受纳运化负担外,其药物偏胜之性及副作用,首当其冲的影响脾胃。如苦寒之品易败伤胃气;滋补之品易粘滞胃气;香燥之品易却夺胃阴;温热之品易燥灼胃阴;许多西药也最易引起脾胃功能的紊乱等,故如何尽量避免治疗过程中,对脾胃的损伤,对疾病的转归具重要意义。治病当注重顾及脾胃,此其三也。药物入于胃中,必须通过脾胃之受纳、运化、转输才能作用于患处,从而发挥治疗效能。若脾胃运化不佳,则其转输药物功能必会减弱,就可影响药物发挥正常作用。故凡病兼胃失调者,不论是病初、病中、病末,均当在治本却病同时,及时正确地调理脾胃,保证药物最大限度发挥治疗作用。治病当注重顾及脾胃,此其四也。凡此种种,可以李中梓喻概之:“胃气犹兵家之饷道,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胃气一败,百药难施”。
本着治病当注重顾及脾胃的观点,蔡师在治病过程中,除了运用治疗疾病所需药物外,每多注重兼顾调治中州的运化功能。临床处方,部分药物习惯妙用。一则藉以改善药性之偏,一则使其焦香,增进健脾之力。而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石斛、谷芽、陈皮之属,为常用之品,旨在健脾和胃,以增生化之源。特别是茯苓一药,最喜用之,几乎每张处方中均遣用。蔡师言,茯苓味独甘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甘淡属土,具健脾和中,利水渗湿之功,其药性缓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为防治脾胃之虚要药也。在蔡师自拟之“孕Ⅰ方”、“孕Ⅱ方”、“内异Ⅲ方”、“化瘀消坚方”等系列方中,均茯苓列为主药。此外,蔡师对腥臭烈气药物,如治瘀滞腹痛之五灵脂、治赤白带下之墓头回、破除症积之阿魏等药,认为有碍脾妨胃之弊,用时尤宜审慎,对脾胃失健者则应注意避免使用。
蔡小荪-证治经验

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证治
[/url]

蔡小荪

妇女崩漏,最为大病,常互相转化,久漏致崩,或久崩成漏。本人对崩漏的诊治,总的来说,首先区分阴阳。通过月经的期量色质,辨明阴阳的偏盛偏衰。尤其在治疗方法上,强调“求因为主,止血为辅”。血得热则行,得寒即止,故崩漏功血,以血热所致较多见,大都出血量多,色鲜红或紫,经来先期,质较浓或稠,属阳崩范畴,治法以清热凉血为主,用炒当归9g丹皮炭9g侧柏叶9g白芍12g炒地榆12g旱莲草15g重用生地炭30g。热甚常出现阴虚现象,则可增用龟版9g或固经丸12g吞服,则效果较显。此外阴虚伴肝旺时,有乳胀易怒等症状,可加柴胡4.5g黑芥穗9g。崩漏日久,常导致气阴两虚,前方可加用太子参或党参12g煅牡蛎30g阿胶9g疗效更佳。但阿胶的运用,须注意出血的色质,以血色鲜红或稍淡,质较稀薄而无瘀块者为宜,说明非瘀热证实。如血色紫黑,质稠厚成块而秽气的则不宜用。一般阴虚的崩漏用龟板胶尤佳,如无龟板胶,以龟板与阿胶同用,效果亦显。阴崩多久崩久漏,色较淡而稀薄。因失血过多而血伤阴,阴血大亏,气亦随耗,崩久不止,以致阳虚。这类崩漏,大多绵延日久,一般止血剂效果不显,我在临床上常用[url=http://www.hudong.com/wiki/%E5%85%9A%E5%8F%82]党参12g生黄芪20g炒当归9g焦白芍9g牛角鳃9g陈艾炭3g仙鹤草30g熟附片9g炮姜3g阿胶9g对久治不效的阴崩,如辨证正确,常可获得显著效果。如患者舌苔淡薄而舌质偏红的,上方可加生地炭、煅牡蛎各30g以制约温阳药物的偏性,同时又可增加止血的作用。或用龟鹿二仙胶更佳,也可以龟板9g鹿角霜9g阿胶9g同用。一般血止以后,即去姜、附,因二药毕竟温燥,崩后失血,多用恐非所宜,故只须益气养血,自然阳生阴长,康复可期。如纯属气虚下陷,固摄无权的崩漏,可宗补中益气法重用黄芪30g增生地炭至30g炮姜3g姜、地同用,可互制偏性,且又阴阳兼顾,止血效果较显。炭剂是治崩漏常用之品,在炮制方面,必须炒炭存性,否则变成焦炭,难免损耗药物作用。处方时也只须参用几味即可,以助固摄之力。如全部或大部用炭,则药力未必有原药显著。本人在临床上,对某些崩漏症并不用炭,特别是瘀血导致的崩漏,相反用化瘀调摄之剂,也同样取得预期效果。
闭经证治
对闭经的治疗,不能急切图功,妄事攻伐。原发闭经,以育肾养血为主,参血肉有情之品,冀肾气旺盛,冲任充盈,月事得以时下,方用:炒当归9g生地、熟地(各)9g川芎9g熟女贞子9g仙灵脾12g苁蓉9g狗脊9g山茱萸肉9g制黄精12g河车大造丸9g(吞)。如大便不实可去生地、苁蓉。加炒淮山药9g菟丝子9g以健脾肾。每处1剂,1月为一疗程,通常观察3个月,最好能同时测量基础体温,以助诊断。这种闭经,多数基础体温单相。经过治疗后,如体温呈现双相,即预示症情已有好转,继用调经方:炒当归9g大熟地9g川芎4.5g白芍9g淮牛膝9g丹参9g制香附9g桂枝3g红花4.5g泽兰叶9g。可望经水通行,但尚须继续治疗,直至停药3个月,经事仍能按时来,方称痊愈。继发闭经属肾虚不足,冲任失充者,大多基础体温也呈单相。我对这类病例,仍以育肾为主,首先用云茯苓12g生地熟地各9g仙灵脾12g石楠叶9g淮牛膝9g制黄精12g公丁香2.5g路路通9g桂枝2.5g细辛1g麦冬9g乌鸡白凤丸(吞)1粒,服7帖,以育肾通络。继用云茯苓12g大熟地9g仙茅9g仙灵脾12g石楠叶9g紫石英12g狗脊9g鹿角霜9g熟女贞子9g苁蓉9g河车大造丸(吞)10g约8剂,以育肾温煦。如大便不实的,可去苁蓉,改菟丝子9g。腰冷的加熟附子9g艾叶2.5g。按周期反复服用后基础体温能呈现双相者,当属好转之象,然后用四物汤加理气活血剂催经,月事可下。一般短期内不易见功,须有一定过程。因环境改变,不能适应,或抑不快,影响情绪致闭经者,用四物汤加柴胡等疏肝理气药,有一定效果,炒当归9g大生地9g川芎4.5g白芍9g柴胡4.5g制香附9g乌药9g丹参9g广郁金9g淮牛膝9g红花4.5g。有烦燥不安,紧张易怒者,加淮小麦30g生甘草3g甘以缓急。如恢复原来生活习惯者,则效果更显,个别患者甚至勿药自愈,这类病例在闭经中,相对来说比较易治。
蔡小荪-用药特色

败酱草
[/url]

蔡小荪

1.主要治疗:盆腔炎、带下病、产后腹痛等
2.临床见有湿热瘀滞者,均可使用该药
3.配伍:
败酱草20~30g配红藤15~30g等主治盆腔炎
败酱草30g配红藤30g银花30g蒲公英15g丹皮10g等主治流产,产后发热,产后腹痛均为急性感染
4.最大剂量30g最小剂量15g
5.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临床上不孕症患者如果兼有湿热瘀滞者,可用自拟清热化湿方(云茯苓12g桂枝2.5g柴g梢4.5g赤芍9g[url=http://www.hudong.com/wiki/%E8%B4%A5%E9%85%B1%E8%8D%89]败酱草
20g丹皮9g鸭跖草20g川楝子9g红藤9g延胡索9g淮牛膝9g)参自拟孕Ⅰ等Ⅱ方调治。
皂角刺
1.主要治疗:输卵管炎,生殖道结核,不孕症经前乳胀,乳癣,子宫内膜异位症
2.配伍
皂角刺12g配丹参12g百部12g留行子9g山海螺15g鱼腥草12g功劳叶15g夏枯草12g淮牛膝9g大生地9g路路通9g主治生殖道结核(抗痨方)
皂角刺15g配留行子9g月季花4.5g广地龙6g降香片4.5g主治输卵管炎,输卵管欠畅,阻塞(通络方)
皂角刺20g配甲片10g必甲10g丝瓜络10g等主治经前乳胀乳癣等
皂角刺12g配化瘀散结之品,主治内异症,经净后服
3.最大剂量20g最小剂量12g
蔡小荪-从医医案

李××43岁女已婚农民江湾公社镇南大队
[/url]

蔡小荪

1977年11月14日初诊曾育四胎。64年施直肠及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左侧输卵受卵巢切除,病理:良性畸胎瘤积脓,慢性输卵管炎)75年因腹部不适经妇科检查诊断为右侧输卵管卵巢炎性肿块约7×6×5cm,不活动,经期尚准,(最近经期10月15日,11月11日)此次突狂行如注,有块且大,色红或黑,腰酸腹痛,用中西药均未效,脉略虚,苔薄质偏红,气虚挟瘀,冲任不固,拟益气调固,参去瘀生新。
炒党参15g炙黄芪15g炒当归9g生地炭30g炮姜炭3g生蒲黄15g花蕊石12g焦白芍9g地榆炭9g大黄炭9g陈棕炭9g三七未吞3g3帖
11月17日复诊药后崩势立缓,未下块,今已净,腹痛亦止,惟目花乏力,腰腿酸软,肢冷,脉细,苔薄白,症势显减,体虚受损,拟和养调摄。
炒党参12g炙黄芪12g炒当归9g炒杜仲9g白芍9g[url=http://www.hudong.com/wiki/%E5%B7%9D%E7%BB%AD%E6%96%AD%E8%82%89]川续断肉
12g桑寄生9g制黄精12g仙鹤草15g陈皮4.5g大枣30g4帖
11月21日又复诊腰酸见减,曾自服三七伤药片幸血崩未见反复,纳呆乏力,大便易溏,脉濡,苔薄白,边有齿印,气虚不足,脾肾两亏,再当补气养血,健因脾肾。
炒党参12g炒黄芪12g炒当归9g制黄精12g炒杜仲9g川续断肉12g炒白术9g补肾脂9g陈皮4.5g炙谷芽15g大枣15g7帖
按治疗血崩,以塞流,澄源,复旧为3个主要步骤,前人并有暴崩宜止,久崩宜补之说,阐明突然血崩,以止血为先,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原则,补气止血,以防虚脱,患者突然大量出血,当属暴崩急症,由于在农村工作辛劳过甚,难免气虚不足,劳伤冲任,不能约制经血,以致大下不止,但间有血块且大,并伴腹痛,显见兼挟血瘀,症属虚中夹实,是以单纯止血塞流症势依然,未能收效,因拟益气调固,参去瘀生新,用参芪补气摄血,当归、白芍养血调经,生地炭、炮姜炭,温凉并蓄,互制偏胜,止血固崩。陈棕、地榆、熟大黄炭凉血止血并寓去瘀,蒲黄、花蕊石、三七去瘀生新止血,主要治则,寓攻于补,药后崩势立缓,血块即除,3天全止,症势显著好转,惟究因曾经手,冲任不免受损,加以平素操劳过度,脾肾交虚,故目花乏力,腰腿酸软,大便易溏,复诊除去瘀止血药,以益气健脾补肾为主治本复原,以资巩固,在治疗过程中不能拘于一法,必须辨别证因,按实际情况,温凉并用,攻补兼施,方可取得预期效果。
蔡小荪-经验验方

一、逍遥散:
[/url]

蔡小荪

1.柴胡5g当归10g白芍10g茯苓10g白术10g炙甘草3g薄荷5g生姜3片
2.主治:月经失调、崩漏、闭经、痛经、月经前后诸症,更年期综合征,不孕症等
3.本方应用广泛,临床上凡属肝郁血虚,脾虚胃气不和者,使用本方效果较佳
4.加减:尤以经行前后诸症及更年期综合征等有情绪抑郁及潮热者,加山栀、丹皮及郁金隆淮小麦、柏子仁、磁石等,效果较显。
二、加味顺经汤
1.当归10g大生地10g白芍10g丹皮12g黄芩12g沙参10g荆芥穗10g牛膝茜草10g[url=http://www.hudong.com/wiki/%E5%B1%B1%E8%8C%B6%E8%8A%B1]山茶花10g泽泻10g
2.主治:经行吐衄
3.加减:①鼻衄:加茅根、芦根、枯芩。茅根清肺止血,有奇效。
②吐血:加旱莲草、茜草、黄芩。
③治倒经不用川芎,因其性上冲巅顶,走而不守,于倒经不利。
④治倒经,不能单纯止血,否则经血非但不得畅行,甚至吐血更甚,结果适得其反。
三、桂枝茯苓丸
1.桂枝3g茯苓12g赤芍12g丹皮12g桃仁10g
2.主治:血瘀经闭或痛经,子宫肌瘤,盆腔炎。产后恶露不尽,子宫内膜异位症,宫外孕。
3.临床如见妇人宿有瘀块,按之痛,腹挛急或经行腹痛拒按,产后恶露不尽而腹痛拒按,使用本方有一定效果。
4.本方属活血化瘀之剂,可治小产子死腹中,或胎腐烂腹中,虚甚者立可取出,产无安胎作用,故对妊娠兼用子宫肌瘤,出现下红流产者,虽有“有故无殒”之说,亦当慎重考虑。
四、化瘀定痛方
1.炒当归10g丹参12g川芎5g川牛膝10g制香附子10g延胡索10g赤芍10g血竭3g制没药6g苏木10g失笑散15g
2.主治子宫内膜异位症
3.子宫内膜异位症,经行腹痛剧烈者,在经行前3天即服,大多有效。
4.本方为自拟方,以化瘀为主,因内异症病理实质是血瘀内结所致,故瘀除病自愈,服用本方须在经行前3天开始,过晚则瘀积既成,难收预期功效,如果患者腹痛剧烈,伴有肛门抽痛,大小便失畅者,可加用虫类药剂,以增强化瘀搜剔止痛之效。
蔡小荪-名家论文

崩漏的阴阳辨证论治
[/url]

蔡小荪

摘要:“妇女崩漏,最为大病”(《古今医统》),明徐春甫对崩漏之症寄予重视,于此具见一斑。崩漏为妇女常见病之一,包括血崩和经漏两症。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说“妇人月经非时而下,淋漓不断,谓之漏下,忽然暴下,谓之崩中。”症状虽然有轻重缓急之剧,如前人认为“漏者崩之渐,崩者漏之甚”、“崩漏之疾,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实则都属于反常的出血。而且可以相互转化,即“久崩不止,气血耗竭,必致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亦将成崩”。互为因果,关系密切,耗血损气,对妇女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
历来文献中对于崩漏的辨证论治有不少阐述,在病因方面,大致都认为由气虚不摄、脾胃虚损、肝旺血热、肾虚失固、劳伤冲任、气郁血瘀等所引起。总的来说,离不开阴阳两个方面。陈自明[url=http://www.hudong.com/wiki/%E3%80%8A%E5%A6%87%E4%BA%BA%E8%89%AF%E6%96%B9%E3%80%8B]《妇人良方》
认为:“经有常候也,皆因阴阳盛衰所致”。《素问.阴阳别论篇》又说:“阴虚阳搏谓之崩”。女子属阴,以血为主,由于经带胎产等生理特点,阴血易耗,且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体阴而用阳,阴血不足,更易引起阳亢,阴虚阳盛,则迫血妄行,由于血得热则行,所以崩证属热者为多。因此临床诊断区分阴阳,首先区别阴证和阳证,是辨证的大纲。“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所谓“治病必求其本。”这对崩漏证之属于功能性病变的出血尤为重要。
崩漏可简单地归纳为两种类型,即阴崩与阳崩。阴崩多寒证,阳崩多热证。从出血的色质来看,大致黯淡、质稀的属阴,赤紫、稠厚的属阳。故而阴崩是指出现阴性的症状,阳崩是指出现阳性的症状。阳亢者为阳崩,阴盛者为阴崩。阴崩大多阳虚,阳崩大多阴虚。所以,结合舌脉及全身症状,先别阴阳,就能执简驭繁,掌握疾病的本质,从而区分崩漏属于阴证、阳证、寒证、热证。
治疗崩证,文献所载有三个步骤:塞流、澄源、复旧。崩证来势较猛,前人有“先止血以塞其流”之说,这是应急措施,唯恐失血过多,以防虚脱,而采取单纯固涩止血的方法,对于一般的崩证,诚可取效一时,但在子宫功能性出血的患者,如果不辨证因,而采用单纯止血的方药,往往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本病病程常年累月,缠绵不愈,除有实质性病变外(如症瘕等)。先辨阴阳,非常必要,这样就能确立治疗方针,便于对证用药。
根据血得热则行,得寒则止原理,临床上以阳崩较为多见,齐仲甫《女科百问》说“受热而色赤者,谓之阳崩”。造成阳盛阴虚而致崩者有多方面的原因,由七情所引起的,如张洁古认为“悲哀忧思太甚,阳气内动,真阴虚不能镇守包络相火,故血走而崩”。是以治疗崩证的大法,多数以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为主。丹溪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所以“补阴泻阳而崩自止”。但也有部分是属于阳虚暴崩,或崩久而致阳虚的病例,如萧慎斋《女科经纶》说“崩本为血病而有阳气之虚者,血脱亦脱也”。血为气的物质基础,失血过多则亡血伤阴,阴血大亏,则气无所附,阳气不足,统摄无权,则致崩之不止,故阳虚致崩的病例,除素体阳虚以外,大致均由久崩所引起的为多。虽然在临床上,阳虚血崩相对来说为数较少,但也并不鲜见,且症势较为严重,必须予以重视。涉及阴虚或阳虚的崩漏之症,以青年及中年后期的妇女较为多见,大致均值肾气应盛未盛或将衰未衰之际,阴阳每多偏虚,故虚证崩漏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青春期及更年期之有排卵或无排卵型功血。是以崩漏初起,须别阴阳,久崩久漏,更必然涉及阴阳,故治崩漏如能从阴阳为主辨证论治,则疗效更显。
为了辨证分型,提高疗效,在具体处方用药时我们强调“求因为主,止血为辅”。虽然出血症应当止血,但不主张一味固涩止血,实践证明,两者的效果,有明显的差别,兹举崩证从阴阳辨证论治验案。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00: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骧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相关图片 编辑词条专家发言消歧义 参与讨论 所属分类: 中医 中国中医学家 医学 医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张骧云
张骧云(1855~1925年),男,汉族,上海人。出身于上海中医名门张氏世家。张氏自十四世祖张君调于明崇祯末年弃儒就医后,代有传人,迄今已有三百数十年的行医传统,以擅治伤寒闻于时,治疗的病例,大部分是《素问&#8226;热论》所谓“皆伤寒之类”的热病。其间有七代十一人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而载入<《邑志&#8226;艺术门》。张氏致力于伤寒热病的临床研究,倡导“治伤寒、温热于一炉”的学说,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丰富了伤寒热病的辨证施治内容,成为别树一帜的上海张氏内科医学。


目录[显示全部]
张骧云-人物简介   
张骧云(1855~1925)又名世镳,字君相,晚年号冰壶,上海人, 以善治伤寒而闻名沪上。张氏出身医学世家,明崇祯末年,前十四世祖张君调弃科举隐于医。前六世祖张武在及其子行医于上海县城,其父张玉书医名更甚。张氏13岁时父亲去世,从长兄张晓云学伤寒时症,从三兄蔚云学内伤杂病,并在晓云诊所助诊。后自设诊所,同时在难民栖流所、普育堂兼任医生。因医道高明,治病有方,病客盈门无暇日。张氏善察病人之脉象、神识、舌苔、斑疹及寒热之高低,灵活运用药物配伍,审慎用方,辨证施治。对患高热,神识昏蒙,舌苔灰黄糙腻或焦黑糙裂之病人,给药数贴,往往能苔散热消,病势缓解,有“一帖药”之称。中年患重病,两耳失聪,赖“喇叭筒”助听应诊,人称“张聋?”而声名益盛。 张骧云-从医医德   
病家崇信张氏医术,尤敬重其医德。张常以“医以救人,非以营业”、“医无贫富,唯以实心求之”为信念,对待病人不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依次就诊,无有特殊。常免费为贫苦病人施诊给药。张秉性耿直,不慕势利。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哈同于涌泉路(今南京西路)兴建爱俪园,张氏五世祖茔正处园地之中,哈同恃洋人势力,威胁利诱,强购墓地。他不畏权势,严词拒绝,抗争十余年,终获胜利。盛宣怀重金聘张出任华医学院院长,固辞不就。终身以医家身份生活于平民百姓之中,为世人所称颂。著有《君相诊余随笔》文稿,其子孙中从医者亦常被人尊之为“小聋?”。 张骧云-个人经历   
张氏自十四世祖张君调于明崇祯末年弃儒就医后,代有传人,迄今已有三百数十年的行医传统,以擅治伤寒闻于时,治疗的病例,大部分是《素问&#8226;热论》所谓“皆伤寒之类”的热病。其间有七代十一人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而载入<《邑志&#8226;艺术门》。张氏致力于伤寒热病的临床研究,倡导“治伤寒、温热于一炉”的学说,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丰富了伤寒热病的辨证施治内容,成为别树一帜的上海张氏内科医学。 张氏医学以张骧云氏的学术思想为代表。骧云公中年病耳聋,医术精而诊病不计报酬,乐于为劳动人民服务,因此群众关系极好,信仰很高,咸呼公为张聋彭,并有“张家一帖药”的称誉,直到现在,还口碑载道,赞颂不衰。后裔张镜人等皆为当代名医。
张骧云-文物捐赠   
2005年1月22日,上海名中医张骧云家属文物捐赠表彰会在历博举行。在本馆征集人员与张氏家族后代的共同努力下,到目前为止,已征集到张骧云中医膏方、处方、拜帖、老照片和其用过的紫砂壶、扇子、医书,以及张氏家族留传下来的中医承綵堂横匾、清代祖宗像、清末辫子、瓷象、瓷瓶、书信、祭文、扇面以及各种民国匾额等共计146余件;龙华张氏族谱、支谱80册。

张氏家族自南宋铁一公在龙华扎根起,至今生活在上海的族人已有27代。明崇祯末年,世祖张元鼎弃儒就医,代有传人,至张镜人、张存钧等这一代已达十二世。三百年中张氏聚族蕃衍,名医辈出,期间以高祖玉书公医术尤为著名。

张骧云(1855~1925年)是玉书公幼子,字世镳。张氏医术到了张骧云这一代,无论是声望或是医术的精深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张骧云精研伤寒原理,临床讲究审诊求因,辨证论治;实践中能融会各家学说,变革创新,形成独特的张氏流派;诊治伤寒热病,以“张聋一帖药”而蜚声江南。清光绪三十三年,地产商哈同(英籍犹太人)于涌泉浜(今上海展览馆处)兴建爱俪园,张骧云五世祖茔正处园地之中,哈同自恃洋人势力,威胁利诱,强购墓地。张骧云不畏权势,严词拒绝,抗争十余年,终获胜利,此事在上海民间广受称道。

上海是一个具有六千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名城,又是一个闻名中外的近现代国际大都市,地上、地下历史文物和近现代实物极为丰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将这些文物和实物征集起来,长期保存,并对其进行研究和合理利用。张氏家族后代将自己保存先辈有关上海中医史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和实物捐赠给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这无疑充实了本馆在中医史方面的藏品,也给上海城市医学历史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有用的资料。 张骧云-学术观点   
历来伤寒学派持本寒而标热的论点,注重麻、桂、柴、葛的辛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学术观点
温热学派持本热而标寒的见解,注重桑菊、银翘的辛凉,两者之争,大有千古不易之势。张氏继承了张仲景及吴又可、叶天士诸家的理论和经验,在长期的临床研究中,体会到伤寒与温病在源流上是一脉相承的,伤寒学说是温病学说的基础,温病学派的理论和经验也全是《伤寒论》辨证论治具体运用的发展和补充;认为伤寒与温病之争是不可必要的。至于病源不同,治当有异,固未可厚非;然伤寒化热,温病化寒,寒热之间的传变转化,往往交互错杂,难以绝对划分界线,必须见微知著,通权达变,决不可胶柱鼓瑟。因此,张氏主张伤寒、温热应冶于一炉,融为一体。并认为属于伤寒范畴的热病,不外乎新感外袭和伏气内发二端。新感虽有寒温之分,但外邪的侵犯,由表入里,治疗只宜表散;伏气因新感引动,由里出表,治疗亦宜透达。除了里结阳明的府证可下夺而外,新感与伏气的出路同在肌表,故“表”与“透”实为伤寒临证治疗的中心环节,新感务求“表透”,勿使内入,伏气务求“透表”,促其外达。并发现豆豉一味兼擅“表”和“透”的功效。豆豉经麻黄水浸制,微苦微温,苦而不寒,温而不燥,既擅解表,又擅透达,发汗不伤阴,并能除烦化滞,且无凉遏之弊,乃治新感与伏气的至当不易之品。 张氏主张治疗伤寒热病以“表”与“透”为中心,提倡豆豉的“表”与“透”的作用,必须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卫气营血的病程传变,不同阶段,采用不同配伍,达到“表”或“透”的目的。如邪在卫分者,以葱豉汤加减。加南方多湿而无北地的寒邪阴凝,故卫分之邪偏于寒的,不必赖麻、桂的辛温,辛温反助邪热;偏于温的也不宜桑菊、银翘的辛凉,辛凉恐遏邪湿。此时,惟葱豉的微辛微湿,恰到好处。邪留气分者,从栀豉汤加减;邪入营分或血分者,从黑膏加减。三方都有豆豉,由于配伍的关系,葱豉着重于发汗解表,犹叶氏“在卫汗之可也”的原则;栀豉着重于轻清泄热,表里双解,犹叶氏“到气才可清气”的原则;黑膏着重于育阴达邪,犹叶氏“乍入营分,犹可透热仍转气分而解,入血犹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原则。但邪未传入气分化热,决不轻予栀子的清泄,邪未传入营分或血分,劫烁津液,决不轻予地、斛的育阴生津。进一境始转一法,独豆豉的“表”与“透”则贯彻于整个病程的始终,打破了温热学派对汗禁的清规戒律。
张氏认为内伤杂病的治疗前提在扶正,所谓精气夺则虚;外感时气的治疗前提在祛邪,所谓邪气盛则实。新感非表不解,伏气非透不愈。救阴尚易,达邪最难,邪去则正安,热退则津还,与其养痈贻患,无如曲突徙薪。汗法的目的,重在祛邪,“表”与“透”均应隶属于汗法的范畴。然而“表”有发表,有解表,有育阴以滋发汗之源等等的区别;“透”有清透,有温透,有化湿以开达邪之路等等的异殊;为伤寒临床开辟了广阔的治疗途径。
至于具体运用汗法时,张氏一方面着重于掌握适度,既不失于表透,也不能过于表透,主张因势利导,以疏肌为主,取微微然自得汗,导邪外达,不用强责其汗之法,以防伤阴劫津之变,所谓邪去热自已,热退津自还;另一方面重视汗源的变化,凡邪热燔灼,伤阴耗液者,急当养阴增液,以滋化源,达邪外出,即使初露阴液耗损之象,如舌燥、尿少、烦热不寐等症,亦当防微杜渐,临床经验在于育阴而不滞邪,祛邪而不伤正。

张骧云-经验验方   
一、葱豉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验方

葱豉汤出>乃微辛微温之剂。葱白虽性味辛温,但辛而带润,温而不燥。豆豉是黑豆蒸而成,苦寒的性味已转微温。所以葱白和豆豉结合微辛微温,发汗不伤阴,无凉遏的顾虑。伤寒初起,邪在卫分者,用之最为合度,即新感引动伏气的证候,也可促伏邪由里出表,获得从速透达的机会。 加减的原则:如表邪较重,发热,头痛,骨楚,迅希表散的加柴胡、干葛根。如春冬季节的风温症,每并发咳嗽气逆,两胁或半边胁肋引痛,所谓插胁伤寒,此瘀留于肺、肝血络之中,络道壅滞,不宜猛剂攻消,只宜通络化瘀泄热之法,葱豉之外,必须佐以归须、新绛、旋覆花等行气血、疏经隧的药物,有时取葱管易葱白,借其通阳利气。
二、栀豉汤
栀子豉汤,主虚烦懊。张氏用以治伤寒表证未罢,上焦膈中有热,相当于邪热过卫入气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张氏不主张骤用或早用阴柔寒滞的方药,认为豆豉的透达解肌表仍不可少,山栀的轻清泄膈热,在所必需,俾能表里双解。如里热较重的加黄芩、连翘,发现红疹隐隐不显的佐蝉衣、西河柳或樱桃核等。
三、黑膏
黑膏亦出>,由生地、豆豉、猪脂、雄黄、麝香等药组成,主温毒发斑。张氏选取生地、豆豉二味同捣,结合凉血、散血、熄风、清热、祛痰之品,以治邪热已入营分或血分,劫烁真阴,神昏谵语,肝风煽动的疾患。妙在于育阴而不滞邪,透邪而不伤正,是贯彻“透表”原则的一种治法运用。
临床上对这一方剂的掌握,关键在辨别邪热是否已入营分或血分,一般无营分或血分证状呈现,决勿浪投,恐生地的阴柔滋腻,壅热滞邪,如营分或血分的证状已显,即可放手应用,不必犹豫。本方在滋阴的基础上,参入豆豉的透达,有托邪外出之功效。用黑膏的主要指征,为脉洪数或脉数,舌苔黄糙腻、灰糙腻、边尖露红,或焦黄及焦黑燥裂、质绛。一般在服药二三天后,如糙腻焦燥的舌苔象壳样脱去,转成光绛,热势渐衰,神识渐清,乃正胜邪却,阴液来复的先兆,其预后多佳。
糙腻或焦燥舌苔脱去的情况,张氏常形容为“铲饭滞”。“铲饭滞”要真功夫,时间未到不能铲,铲得恰当,则邪湿痰热余蕴得以清撤,化源重获滋生。这里的关键,即主用生地、豆豉而外,还应兼用竺黄、胆星。张氏认为,胆星虽经制过,犹微带苦温之性,此时大部分有形的邪湿已化成无形的燥热,大剂育阴清热,固可屏退炎热,然剩下无多的邪湿,必假豆豉的透达,胆星的苦温,才能与痰热尽蠲。没有生地的柔润,竺黄的甘寒,焦燥的舌苔脱不掉;没有豆豉的透达,胆星的苦温,糙腻的舌苔铲不去。心传真谛,非亲历其境,很难言喻。
无汗取豆豉,有汗取豆卷,热盛取生地,津伤取石斛;邪热内炽,劫夺津液,并取生地、石斛。为黑膏加减法的种种,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四、阳旦汤
阳旦汤即桂枝汤加黄芩。张氏参其意,立“温解疏泄”法,以桂枝拌炒黄芩合香豉、苏梗等味,治寒热往来,脉迟细,舌白腻,感寒偏重病症;或合附子、细辛、二头尖等温经散寒,去瘀导浊之剂,治遗泄或房事后感寒引起的发热恶寒,脉沉,四肢不温,少腹阵痛,即世俗习称的“夹阴伤寒”。
五、玉雪救苦丹
玉雪救苦丹,主治伤寒时行瘟疫,寒热头痛,胸闷痹,身热神昏,谵语气逆,痰涎壅塞,一切咽喉急证,小儿痧痘、时疹、急慢惊风,兼治痈疽发背,脑疽疔毒,无名肿毒等证。全方共48味药物组成。每粒潮重一钱五分,晒干重一钱。此丸无苏合香丸偏于温,无至宝丹的偏于镇,无牛黄丸、紫雪丹的偏于凉,独擅“开泄疏托”之功。凡伤寒时邪,湿遏热伏,不能透达,因而壮热无汗,胸宇烦闷,神昏谵语,脉紧数,舌厚腻的证候,予苏合香丸则嫌其温,恐抱薪救火,助长热势猖狂;予至宝丹则嫌其镇,虑其邪湿郁遏;予牛黄丸、紫雪丹则嫌其凉,恐引寇入室,导致厥闭深沉。此时非玉雪救苦丹不为功,轻者半粒至一粒,重者二粒,真有“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的灵效。
根据张氏应用玉雪救苦丹的经验,必须是壮热无汗或汗极少,脉紧数、弦数,舌苔白腻满布,或黄白垢浊相杂,体质比较坚实,湿痰素盛的初期患者,最属对症。它的“开泄疏托”的功效,重点在发表以宣通闭塞的腠理,通里以疏泄郁遏的湿浊,腠理能宣通,湿浊得疏泄,自然汗出邪透,热退神清。如湿遏热伏,濒于逆传化火的,有时也和至宝丹及清热、熄风、育阴的药物同用。倘壮热有汗、舌苔干黄质绛,邪热已经化燥,或年老体弱,阴虚火旺之人,决不是玉雪救苦丹所能合辙的。
总之,运用玉雪救苦丹的前提,首应抓住热势、脉象、舌苔、体质等四个基本条件,但它的主要关键在于一个“汗”字。合与不合,取决于有汗与无汗,效与不效,也取决于有汗与无汗。至于剂量的权衡,则体壮邪盛的每服一粒,可分2~4次送吞,体弱邪轻的每服半粒分2~3次送吞,防药过病所。若服二粒而病势仍未转机,或服丸后湿从热化,这就当考虑改易治疗方针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00: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玉润 相关图片 编辑词条专家发言消歧义 参与讨论  所属分类: 中医 中国中医学家 医学

儿科
王玉润(1919~1991),男,汉族,上海市人,沪上中医儿科名家之一。出身于中医世家,祖父王仲康、父亲王超然均享沪上一时之名。1935年考入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并师从沪上儿科名医徐小圃。1939年毕业后自设诊所开业,并设立中国医药化验所和药理研究室采用现代科学方法检查病情。1956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上海市委常委。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目录
&#8226; 曾任职务
&#8226; 研究课题
&#8226; 主要成就
&#8226; 科研成果
&#8226; 学术观点
&#8226; 曾任职务
&#8226; 研究课题
&#8226; 主要成就
&#8226; 科研成果
&#8226; 学术观点
&#8226; 中医本色
&#8226; 临床经验
&#8226; 用药特色
&#8226; 相关词条
&#8226; 参考资料
[显示全部]
王玉润-曾任职务    全国解放后,历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曙光医院儿科主任,上海中医学院教授、儿科教研组主任及中医系系主任等职。1984年2月至1985年8月担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1985年9月起任上海中医学院名誉院长。还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学会上海分会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中药研究中心名誉顾问,及上海市第八届人大代表。 王玉润-研究课题    60年代中期,受命从事血吸虫病防治研究工作,率组多次深入江、浙、皖、沪等农村疫区,进行调查研究,并设点治疗。他倡导“识病治本”的学术观点,即为了识病、探求病源一切先进手段都可以用,为了彻底根治疾病一切最有效的药物和手段都可以用,这就为他大胆采用中西手段、中西药物、并创造性地研制有效新药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着重研究晚期血吸虫病所致的肝硬化,运用活血化瘀法制定处方“桃红饮”,并总结经验,进一步采取桃仁提取物治疗,取得卓有成效,其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玉润-主要成就    晚年着手从理论上研究中医内科学发展史,从临床实践上研究以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病和爱滋病。多次应邀赴日本、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医药院校、医学药学界讲学和作学术交流。曾主编上海市西医学习中医班《中医儿科学》和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儿科学》教材,参加编写《血吸虫病防治手册》、《寄生虫病学》。 王玉润-科研成果    他着重研究晚期血吸虫病所致的肝硬化,运用活血化瘀法制定处方“桃红饮”,并总结经验,进一步采取桃仁提取物治疗,取得卓有成效,其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玉润-学术观点    1.从传统的“辨证论治”升华到现代的“识病治本”  
学术观点

王玉润教授在他大半生的医学和教研过程中,一贯主张和进行临床治疗和实验检验两者对照比较,以此在各个阶段进行总结,使认识不断地提高和深化。在五十年的时间里,他始终一丝不苟地对患者不同症状、体征等临床见症,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详尽的描述,尤其注重实验室主要指标的显著改善同患者外观变化的吻合情形。他重视以理论指导实践。在治疗和实践过程中他注意排除某些偶然因素如自然痊愈或他药效用的可能性,使临床和实验所获得的资料尽可能的客观真实。

王玉润教授十分推崇人类的最新发现和最新科技成果,并尽可能地将它与自己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加以考察,并尽可能地将能利用于自己的临床和科研的最新科技成果,结合应用于临床和科研,为了有利于自己的工作和为病人的健康造福,40年代他就创办了“中国医药化验所”和“药理研究所”,坚定不移地走临床同实验、经验同理论互相补充、互相结合的道路。

大凡对研究对象发展的重新评估,通常跟它的科学知识由经验形态变换为理论形态有关。18世纪物理学,处于臆断与实验相结合的阶段。当人们对其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探索,破除了流行于整个中世纪的“大宇宙和小宇宙基本相似”的经典世界图景之认识后,物理学才摆脱了经验形态而转换和建立了理论形态。早年一位父辈温病名家的死于“温病”、一位至亲的表弟陈正明的死于“湿温伤寒”,使他痛切地感到固守中医老的诊治方法已经不敷客观的需要。王玉润教授对于父辈和自己切身经历的惨痛教训他一生都难以忘怀和释然,因为只辨证而不辨病,哪怕辨证如何精细,但终究不能挽回自己至亲至爱的人的生命。他无法谅解自己的无知和浅陋。对于往事的回顾总结、对于最新知识的如饥如渴的追求,以及通过实践检验和实验研究,他终于破除了对于原有经典理论的迷信。他认识到只有结合中西医和发挥两者所长,取长补短,才能切实提高诊治效果,对患者带来实际的利益。特别是通过“桃仁提取物抗肝纤维化的研究”过程,他的认识达到了理性的飞跃,从而揭示了“桃仁提取物抗肝纤维化”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王玉润教授提倡识病治本,不是淡化中医的辨证论治,而是更加强调辨证,强调由表象之“证”深入到本质之“证”,更强调相同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求用合乎实际客观情况且是恰当的单数形式,替代原有的类推、仍带著很大思辨特性的复数形式,从而克服“证”的泛化根源。

王玉润教授的识病治本,不仅重视辨证,而且更加重视论治;不仅要求认识针对性的致病因子、组织病理变化和药理机制,而且要求提出针对性的基本治则以及发掘针对性的高效方药(包括遵循中医药规律进行创造性的新药研制,他的桃仁提取物合虫草菌丝就是他治病求本在治疗血吸虫病性肝硬化方面的创造)。他还强调对治疗结果有一个科学的、客观的解说,而不是只满足于病人表面症状的改善,因而他主张在临床上要有对照组进行反复的比较观察,进一步在实验中获得与患者疾病转归全过程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相一致的结果。

“识病”是人们从传统的“辨证”演进到现代的认识疾病内在本质联系或规律性的全过程。目前,正处于它的全新发展时期。遗憾的是,目前虽有很多先进的科学仪器与技术帮助人们更客观地认识疾病,但迄今为止仍然尚有不少疾病未能达到真正的“识病”水平。而现在一般称为“辨病”的主要内容,仅是指疾病诊断这一方面而已。

“辨证”的主要依据为临床症候。它通过哲学思辨的途径,用直感方法诊治患者,尚且带有总结的抽象性与模糊含混的艺术倾向。“识病治本”无论是在临床实践中或者理论认识上,都是广集传统“辨证论治”理论和方法的精华,加以不断提纯、升华的最终思想结晶。王玉润认为,“识病治本”有着比“辨证论治”、“辨病论治”更为丰富的临床知识容量,完全可作为随着当代科技的国际走向、朝世界医学目标迈进的简洁有力的认识工具。抗肝纤维化药物发现的价值是王玉润领导下,一批共同工作的同志在医药科研发展道路上具有历史性开拓意义的建树。它并不说明现在已经有效地控制了整个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大厦,而是指走出传统医药观念的樊篱获得一种新观念、新方法。

王玉润-中医本色    王玉润教授1938年在新中国医学院求学期间即师从儿科名医徐小圃,  
经验
这是他学习临床和临床经验积累的开始,其后不论其工作性质和荣誉、地位发生了多大的变化,直至1992年去世,他作为老中医的本色不变,从未脱离过临床。总其一生,他从事临床工作五十年,积累了五十年的临床经验。王玉润的临床特点最显著的一点就是他融会了中西医两方面的知识,具有中西医两套诊治手段。这就为他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开展中西医结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治病疗效。

早期主要是继承老师的儿科临床经验,他曾以“从游一得集”为题在《国医新声》上发表数万字的文章,其中有天花、白喉、消渴、乳中毒(脚气)、湿温等随师临诊实录。

王玉润-临床经验   
王玉润在临床实践中不仅发扬了老师的经验,而且有新的发展。王玉润的临床经验主要是:

1.辨证论治和审因论治。作为老中医的本色,王玉润的临床充分运用了体现中医传统特色、针对病因病机的辨证论治和审因论治。

王玉润对于传统辨证理论和方法的重视和运用表现在临床和科研的多方面。他将脏腑经络理论用于麻疹并发肺炎,体现了他将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结合脏腑辨证融会贯通应用于临床的经验和特色。他认为,本病于脾肺两经受病,外应于手足太阴,合于肌肉皮毛。伤寒之邪,始作必因外感,致动太阴湿土而内伤,蕴积君相两火而然。麻疹病毒的传变:毒盛于脾,热流于心,脏腑之伤以肺为甚;肺受风寒,忽生喘急;心脾火灼,口舌生疮;毒为食滞,肠鸣腹痛;肺胃蕴热,津液干涸。毒归五脏,变有四症:毒归于脾胃,则泄泻变利;归于心肺,则烦热不退而发惊厥;归于肺,则咳嗽出血;归于肾,则牙龈糜烂而成疳。因为五脏心肺相连,肺位于上,心经火旺,肺先受之,所以麻疹的并发症尤以肺炎为最多,常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鸣、涕泪不见、烦躁、甚则昏迷。对于本病的治疗,他强调以经络脏腑学说为指导,认为本病以手太阴肺经和足阳明胃经两经之火热发而为病,所以只要清肺胃两经之邪热,诸症即可自退。王玉润的临床经验从水火既济还是心肾不足、心肾不交论治尿急尿频也体现了脏腑经络论治和运用阴阳、寒热等四诊八纲的理论特色。对于哮喘,他即从八纲寒热虚实进行辨证,王玉润认为:新病属实,久病属虚。哮喘反复发作,可导致肺气耗散,久则肺病及肾,而致肾阳亏虚,气不摄纳。故平时常见肺脾肾的虚象。一旦急性发作,就表现为邪实正虚夹杂的复杂现象。他将此病分为寒热两种类型:寒喘表现,症见面色

王玉润-用药特色    王玉润的用药经验,首先是出于对病人的高度责任性和为了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儿科
从大量的医药资料中筛选找出最有效的中医处方,在大量有效处方基础上又进一步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找出和发现最有效的药物及其有效成分,然后研究有效给药方法、剂型和途径。对于青木香、臭梧桐的降压作用,对于紫草的预防麻疹和避孕,他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第一手资料,让实践作出回答,从不轻易相信道听途说。最典型的例子是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的桃仁提取物的寻找和发现,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无论在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方面还是在临床实践方面,他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因而也获得出色的成效。前已大量述及,不再赘述。

其次是对于虫类药的应用,王玉润似乎情有独钟。他认为中医治疗惊厥除用平肝熄风的中药外,还可用虫类药搜风止痉。他从清代名医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找到根据,叶称:“通络方法,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他进而认为,仗蠕动之物,最能透达病根。

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中对癫痫与惊风的认识常混为一谈。如《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统称之为“惊痫”。直至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始创“急惊”,“慢惊”及“五痫”等病名,才明确了惊风与痫症的区别。《临证指南》说:“痫病或由惊恐或由饮食不节,或由母腹中受惊,以致内脏不平,经久失调,一蠲积痰,厥气内风,卒焉暴逆,莫能禁止,待其气反然後已。”认为癫痫的病因病理主要是由於惊恐、饮食等造成脏腑失调所致。也有人认为,“痰浊内聚”,蒙闭清窍,亦可发为癫痫,故有些治疗癫痫的成方中往往采用豁痰和开窍的药味。他治癫痫则喜用控风止痉的虫类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在另一篇文章《气营双清、通腑泄热与虫类搜风的临床验证》中他再次阐述了应用虫类药的经验。虫类搜风,对于温病加乙脑的抽搐、痉挛作用不大,而对于神经系统调节失控效果较好。究其原因是全蝎等虫类药具有抑制神经细胞兴奋的药理作用,而乙脑的抽搐、痉挛这些症状是由高热、脑水肿所引起,非关神经细胞。临床应用也证明虫类药对於温病中的惊厥等症没有多大的影响:当它单独用时无效,而当它加用清热药时有效,可见对其有效的是清热药,而并非虫类药。他采用虫类药的主要指征为:肝风内动诸证,如惊厥、牙关紧闭两眼上翻、颈项强直、不知人事等。并可用於顽固性头痛、偏头痛、关节痛、痹痛等,病机为: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内风妄动,风留经络,上下四肢流走而痛。代表方经为:止痉散。药用:全蝎,蜈蚣,选用配伍药:乌稍蛇,天麻,僵蚕。

历来经验证明,虫类药以研粉吞服功效较佳,最好不入煎剂应用,因为大多数虫类药经高热煮沸,其药效明显减弱。全蝎、蜈蚣经药理证明,都有抗惊厥作用。天麻、钩藤都是平肝熄风镇惊的要药,药理证明二药都能抗惊厥,并制止癫病反应的发生,后者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灵磁石、龙齿、龙骨、牡蛎都是重镇安神、平肝潜阳之品。甘麦大枣加珍珠母、夜交藤,火麻仁有甘润绶急、宁心安神的效用;白芍,养血柔肝,并能平肝阳;北秫米,用以和胃安神。以上方法亦可用治婴儿痉挛及血管神经性偏头痛。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00: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苏生 相关图片 编辑词条专家发言消歧义 参与讨论  所属分类: 中医 中国中医学家 医学

陈苏生著作
陈苏生,男,汉族,江苏省武进人,生于1909年,1999年1月去世。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 先生经常向祝师质疑问难,探求医学之真谛,后将所录笔记仿《内经》问难的体裁,辑成《伤寒质难》一书,首创“五段八纲”学说。





目录
&#8226; 主要背景
&#8226; 主要业绩
&#8226; 证治经验
&#8226; 用药特色
&#8226; 相关词条
&#8226; 主要背景
&#8226; 主要业绩
&#8226; 证治经验
&#8226; 用药特色
&#8226; 相关词条
&#8226; 参考资料
[显示全部]
陈苏生-主要背景    先生16岁时,经介绍至上海名幼科沈仲芳之门,从师3年,后又拜钟符卿先生为师。1943年拜识了祝味菊先生,经几度长谈,心悦诚服地列于祝氏门下。1955年被调往中国中医研究院进行筹建工作。1961年下放新疆自治区中医院。先生返沪后,被聘为卢湾区中心医院、市第一结核病院中医顾问。1991年经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名中医”。

陈苏生-主要业绩    论理法方药的整体性
理法方药的整体性是保持中医药体系之完整性的需要
中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理、法、方、药4个方面有机组合而成。

理是基本理论;法是治疗法则;方是方剂组成;药是药物应用。四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理中有法,法中有理,理法的本身,又原本就是运用方药治疗疾病之临床实践的反映,然而它又倒过来指导方与药的实践。因此,要研究中医,使中医事业进一步发展,就必须统观全局。如果只重方药,不问理法,硬把理法与方药割裂开来,是不全面的,也势必使整个医学体系濒临解体。

当然,不能否认中医也有一方一药的研究,有时“单方一味,气死名医”,但这毕竟是经验的反应,不能显示中医治病的规律和对疾病认识的全貌。先生与其师祝味菊先生在《伤寒质难》中,把它称之为“效在于药”。实际上,中医治病除了方药,还有理论依据和治疗法则。如黄连止泻,这是一千年以前的经验方,但泻有寒热虚实之分及兼症之不同,如果都用黄连,效果就不好。早在宋代,寇宗就指出:“今人多用黄连治痢,盖执以苦燥之义,亦有但见肠虚渗泄,微似有血便即用之,又不顾寒热多少,惟欲尽剂,由是多致危困。若气实初病,热多血痢,服之便止,不必尽剂,若虚而冷者,慎勿轻用。”因此,必须在理论指导下,制定恰当治疗法则,结合有特殊疗效的方药,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这就是“效在于法”。如果把中医研究单纯地局限于方药,就好比说“宰牛者是刀,而不是屠夫”了。诚然,从杀死牛的角度说,只要有刀,有力气,任何人只要肯干,肯定办得到,然而不掌握部位、深浅,必将事倍而功半。而若以方药治病,不在理法的指导下根据症情的轻重、病位的浅深、体质的强弱、病邪的性质以及时令的变化去灵活运用,而只是凭着黄连止痢、大黄通便的功能而去用药,那就不仅仅是否能保持中医药体系的完整性问题或是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的问题了。

中医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例如中风,唐代以前医家多以“虚中外风”立论,所以其治则和方药,都有驱风和扶正相兼的特点。宋元开始提出“内因说”。刘河间认为是“心火暴甚”,李东垣认为是“本气自虚”,朱丹溪则提出“湿土生痰”,增加了滋阴清热、益气化痰等方法。清代王清任从气血理论着手,认为是气虚造成血瘀,故用益气活血法,发明了“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益气行血。清后期张伯龙、张寿颐等人,则根据《内经》“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的论述,结合西医知识,提出“气血交并于上,冲激脑气筋”之说,其治则强调“平肝潜阳,豁痰开窍”。随着后世理论发展,其治则和方药也渐渐与唐代以前大相径庭,疗效得到明显的提高。由此可见,徒有经验而不能提高理论水平者虽美而不彰。

先生认为,中医的优势与特点有许多方面,但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理法方药的整体性。因为,中医理法方药的整体性使临床的原则性与灵活性高度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医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样一个感冒病人,地处干燥的北方的地卑多湿的南方、年轻体壮与年迈体弱、有其他兼病和没有兼病,所处方药必须有所不同。但是,都符合中医理法方药的要求,都能把病治好,这就是灵活性。但是不管哪一种情况,有一个原则是必须共同遵守的,这就是都要“解表”,“解表”就体现了规律性。这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结合,就体现了中医理法方药整体性的特点和优越性。

陈苏生老中医根据哮喘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不易根除的特点,认为“在病为实”、“在体为虚”,“发时当治其实,平时兼治其虚”。发作时治疗强调三点:①调整肺气。哮喘以外邪诱发为多,故多用宣肺疏表之品。但哮喘又有宿根,久病表卫不固者多。若宣散太过,则肺气受损,当与固表敛肺之品同用,“一开一合”,共调肺气。②排除痰浊。哮喘病根,在于痰浊。因此,排除痰浊,清除气道障碍,保持呼吸通畅,也是治疗哮喘的重要环节。③脱敏止咳。哮喘发病前多有鼻、眼睑作痒,喷嚏流涕或咳嗽等粘膜过敏先兆,或有持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遇此,则当脱敏止咳。陈苏生据此三点,自定二麻四仁汤:炙麻黄、麻黄根、生甘草各4.5g苦杏仁、桃仁、郁李仁、白果仁(打)、百部、款冬花、辛荑、苍耳子各9g车前草24g。方中麻黄辛散,开腠理,宣肺气,解痉平喘。但能收缩血管,故高血压患者不宜用,又因发散力较强,故体虚多汗者亦忌。而麻黄根与麻黄作用相反,能固表止汗,两者合用,开合相济,调整肺气。杏仁降肺气之上逆,桃仁化血络之凝淤,二者合用,一气一血,既能顺气降逆,又能流通肺部郁血;郁李仁滑肠下气,滑可去着,白果仁敛肺而不敛痰,二者合用,一滑一涩,有上(痰)下(便)分消之功;百部、款冬花合用乃《济生方》之百花膏,用于喘嗽不已,亦可治痰中带血;车前草、生甘草,排痰止咳,调和诸药;辛荑、苍耳子散风脱敏。诸药合用,共奏调气除痰,脱敏平喘之功。 陈苏生-证治经验    慢性肾病
治疗慢性肾病,关键在于“葆真泄浊”,这是先生的一贯主张。他说:“肾之功能,葆真泄浊四字尽之矣。其治疗的对策,亦不外此四字而已。至于不同的兼夹症状,不同的禀赋体质,则随所见而予以不同之加减。”

所谓“葆真泄浊”,包含了“培本”与“祛邪”二方面的内容。葆真就是培补、保养肾脏,使受到病邪侵害之肾脏增强御邪之能力,发挥其填髓生精强筋壮骨之生理功能,使不该流失的肾之真元(如蛋白质、红血球等)得以封固而不致外泄。泄浊就是将人体罹病以后累积潴留于体内的、代谢过程所产生的废残物质以及多余的水份等,通过二便或皮肤(汗腺)排出体外。所以,一方面着重“强肾以葆真”,一方面亦重视“泄浊以排毒”,二者不可偏废。先生认为:“慢性肾病,大多为退行性病变,既有正虚的一面,又有邪实的一面,故纯虚纯实、纯寒纯热者较少见。大多数患者病程长,病因病机复杂,不少病例伴有肾脏实质病变。由此而引起之肾功能障碍,往往寒热夹杂,虚实相寻。如果胶守一法,纯补纯泻,或纯寒纯温,皆非所宜。特别是许多患者由于长期应用抗生素及激素,往往伴有药源性因素,使病理机制格外复杂,在治疗上每有顾此失彼之窘。”肾功能不全,并出现氮质血证的肾病患者,既不能葆真,使大量不该泄漏的有益成分(如糖、蛋白等)丢失,又不能泄浊,把体内应该排泄出去的废料(如尿酸、尿素之类)排泄出体外。因此引起连锁反应,出现一系列虚实夹杂症状。而且病程长则病变的影响面亦大,故慢性肾病不是肾脏一处有病,而是整体性之病理反应。治疗对策,亦须衡量机体反应之缓急轻重,各随其所宜,而处以针对性方案。

至于“葆真泄浊”两方面,究竟以那方面为主呢?先生认为,肾功能不全者,虽本质是虚,但致虚之原因,总是肾脏遭受邪毒损害所致,此是“因病致虚”,病在先,虚在后,病去则虚自复。遇到如此病例,先生主张四分迥护正气,以强肾为本,六分清热解毒来抑制损害之源,因寒热虚实之不同而随机加减,务使不偏不倚,保持相对平衡。如果能持之以恒,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此乃治疗慢性肾病的“稳中取胜”之法。先生尝谓:“治疗慢性肾炎,须从整体着想,首先要为‘病肾’创造有利之内环境。不宜追求赫赫之功,但冀潜移默化,为自疗机制创造良好之条件,即此便是标本兼顾之道。”为此,特创设“强肾泄浊煎”以作为治疗慢性肾病之基本方。

陈苏生-用药特色    牡蛎的临床应用  
陈苏生著作

牡蛎,历代又有牡蛤、蛎蛤、古贲等称谓。《神农本草经》载其主治“伤寒寒热、温热洒洒、惊恚怒气、除拘挛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筋骨……延年。”先生查阅、摘录历代诸家本草所载的功效计有:“除热在骨节营卫,虚热去来不定、烦满心痛气结,止汗止渴,除老血,疗泄精,利大小肠,止大小便,治喉痹、咳嗽、心肋下痞热”(《本草别录》)。“去胁下坚满,清热除湿、止心脾气痛、痢下赤白、症瘕积块,瘿疾结核(《本草纲目》)。从现代的药理分析得知,本品含有大量碳酸钙,故可制胃酸过多并治小儿缺钙所致之佝偻病。另有实验证实本品的酸性提取物在活体中,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有抑制作用,使感染鼠的死亡率降低;水提取物能使脾脏的抗体产生细胞数目明显增多,亦即有增强免疫功能之作用。

先生根据前人的经验及现代药理实验的结果,结合其本人临床实践,总结出若干药对。其中常用的如:

(1)牡蛎配麻黄根、黄芪:牡蛎咸寒,功能止汗、补肾、安神,治男子虚劳;麻黄根甘平,功能止汗固虚;黄芪甘温,功能益气固表。三药相伍,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盗汗之症,亦即《局方》牡蛎散之意。唯牡蛎之用量,不用则已,用必30g,甚至更多。

(2)牡蛎配石膏:牡蛎咸寒,功能补肾、清热、除惊恚怒气;石膏甘寒,功能清热泻火除烦。两药合用,治产后多衄。盖产后肾元本亏,倘怀烦懑惊恚怒气,则情志过极,火动于内,迫血妄行,故易致衄。此两者相伍,使热清火泄神安,则若釜底抽薪,衄自不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3 02: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