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hhbffq

【转帖】与中医大学学弟交流学习中医的若干心得体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9 22: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啊,与楼主所见略同,握下手先
 楼主| 发表于 2009/6/22 09: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楼上共同学习研究!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19: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3 03:17 编辑

http://www.sxwsg.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69
本连接为陕西医文史研究馆网站,因其内容(贾堃传略)无法复制,故给出连接。

书名:贾堃图书编号:594188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定价:17.0
ISBN:780156326
作者:贾召
出版日期:2002-03-01
版次:
1
开本:32
简介:本书为我国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小儿病专家贾堃先生的临证经验集要。贾堃先生从医六十余年,中医理论造诣颇深,临床经验丰富,兼通诸家之长,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成为陕西中医学界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之一。本书重点介绍贾堃先生最擅长的癌瘤及小儿病的临床辨治经验,有理论,有例证,条理清晰,叙述系统,适合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者及学习者阅读参考。目录:医家小传专病论治癌瘤癌瘤辨治概要胃癌食道癌肝癌肠癌胰腺癌肺癌鼻咽癌乳腺癌子宫癌骨瘤与骨癌脑瘤甲状腺肿瘤白血病淋巴瘤肾癌膀胱癌小儿病小儿病辨治概要发热咳嗽泄泻痢疾腹痛抽风尿床口疮皮疹诊余漫话防患于未然重视癌瘤的预防加强癌瘤患者的调养护理合理安排癌瘤患者的饮食感冒的预防和治疗如何养生头面部保健按摩年谱附录


购买地址http://www.bookschina.com/594188.htm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19: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3 03:18 编辑

郁仁存  男,汉族,浙江绍兴人,19348月出生,1955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医疗系,1961年毕业于北京市第一届西医学习中医班(三年),现任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中国抗癌协会理事兼传统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委员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兼肿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癌症》、《北京中医》等杂志的编委。
  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40年,特别在癌症治疗方面,总结出一整套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的经验和理论。近年在晚期肿瘤病人气虚血瘀证研究上取得进展,为益气活血法治疗癌症提供了理论和客观依据。
  先后发表医学论文百余篇,著有我国第一部《中医肿瘤学》(上下册);主编《肿瘤研究》、《癌症诊治康复350问》等书及参加编写医学专业书十余部;是"六五""九五"国家中医攻关课题负责人,科研获部、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多项;曾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并作演讲,1989年应邀参加美国生药学会第30届年会并大会作专题报告,会后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作学术交流。他擅长治疗肺癌、胃肠癌、乳癌、肝癌等常见恶性肿瘤。
  多次应邀赴新、马、泰、菲、印尼、日本、美国等国及香港地区为当地知名人士治病,以其学术渊博、中西汇通、经验丰富、疗效卓著而享誉海内外,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专家,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被英、美《世界名人传记词典》收载。被新加坡同济医药研究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及永久顾问,香港保健协会高级医药顾问。





郁仁存








  郁仁存,1934年出生,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名肿瘤病专家,首先提出肿瘤发病的"内虚"学说,擅治肿瘤疾病。  郁仁存教授1955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医疗系,工作以后他发现现代医学在诊断方面有很大优势,但是对一些慢性病的疗效不是十分的理想,于是在1959年参加了三年西学中班的脱产学习,对中医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为他日后研究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9年,郁仁存开始了对肿瘤的系统研究,在学术上首先提出了肿瘤发病的"内虚"学说。  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郁仁存:为什么在同一个外因的环境之下,有很多的人不得病,得病的是少数一部分,那么决定性的因素一定是内因,而究其内因的结果看,发现是由于他自己的抵抗力降低了,所以防御系统功能减退了,也就是讲身体里头致癌的基因占上风,或者是防癌的基因抗癌的基因下降了,虚弱了,这样使癌症得以机会产生。  199343日在新加坡联合晚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中药护驾下,癌细胞消灭"的文章,讲述了新加坡企业家林荫华先生四年前患上期淋巴癌的事情,当时确诊以后开始化疗,白血球降到了一千以下,身体极度虚弱,一个月内使用了多种方法白血球都无法回升,没办法继续接受治疗。第二个月正好郁仁存教授来到了新加坡,仔细为病人辨证以后开出了中药,没想到四天以后白血球就回升到了3600个,到七天时就升到了5400个,从此在中药的保驾下,林荫华先生顺利完成了化疗,癌细胞基本消灭了。四年后,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感觉现在的状况比生病前还要好。郁仁存教授之所以能给林荫华先生第二次生命,主要是由于他始终认为治疗癌症不能只是用一方一药,要综合治疗,特别是中医的辨证尤为重要。  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郁仁存:我们发现乳腺癌按照中医的理论,乳腺是肝经,多半跟肝瘀气滞有关系,我们就疏肝理气来治疗,结果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不用疏肝理气的方法,用别的方法,用别的中医证型的,或者清热解毒的方法,或者是补肝肾的方法来治,结果发现它在症状改善、在病人的自我感觉方面等等,就不如用疏肝理气的方法治疗效果好,这就是说虽然证辨了,但是没有辨证对的,这个治疗效果就差,所以中医治疗癌症,一定要强调要辨证施治。  1983年,郁仁存教授利用四年的业余时间完成了中国第一部肿瘤学专著《中医肿瘤学》,在书中全面论述了如何对肿瘤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书中他提出了四个原则,那就是西医的辩病与中医的辨证相结合,西医的局部治疗与中医的整体治疗相结合,西医的祛邪与中医的扶正相结合,这个观点不仅在中国医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运用到临床中以后,给了无数的患者第二次生命。  这位先生在1999年患了肝癌,由于身体虚弱,已经很难手术,他在郁仁存这里已经吃了两年的中药,我们来听一听他自己的感受。  患者:吃过他的药以后呢,感觉病情稳定,身体有恢复,原来的肝占位呢是4点多厘米,最近复查经过B超检验,剩2点多厘米大小,有点缩小。  郁仁存教授认为,人发生肿瘤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而外因是条件。所以他一直在进行深入地探索对肿瘤的治疗,前不久,他提出一个新观点,那就是"平衡学说"  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郁仁存:另外特别强调的一个就是有很多的晚期病人,晚期病人他已经很严重的失调了,很严重的不平衡了,如果这个时候你再去给他用这个放疗、化疗,有时候往往就加重了失衡,这种失衡加重了以后有时候弄到不可逆,不可逆最后就走向不良的后果。所以我们在这个治疗过程当中,中医始终以这个平衡观点来指导我们的治疗,让他病人能够随时的达到一个相对的稳定,相对的平衡,有了这个相对的稳定,相对的平衡呢,他可以带着肿瘤长期存活,而且生活的质量比较好。  郁仁存教授非常喜爱集邮,他常想能把父辈留给他的邮票整理一下,但由于工作的繁忙,始终抽不出时间,他说,等我哪一天退休了,我就会有时间把邮票好好整理一下。但是,医术高超的郁仁存教授很难会有退休的那一天,因为有无数的患者期盼着他能把健康送给他们。



郁仁存:要让中医药造福全世界






http://www.enorth.com.cn  2001-11-21 09:45















  11月19日,在马尼拉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第16届亚太癌症大会开始了首日议程。这是来自亚太35个国家和地区的4500多名专家和学者在新千年进行的首次学术年会。当天上午,中国北京中医医院郁仁存教授发表的题为“传统中医药在癌症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的学术演讲引起了与会各国癌症专家和学者的关注,成为此次大会的重点课题之一。


面对讲台下的各国同行,满头华发的郁仁存教授用流利的英语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医学界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方面取得的成果。他说,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现代医疗手段往往带来一些毒副作用。临床和实验证明,用传统中医药消除手术和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恢复肝肾、骨髓造血等人体机能和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良好的效果。中医药对消除残余肿瘤细胞、降低癌症复发和转移率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身体受到很大损伤、正处于癌症恢复期的病人和因心脏、肝脏问题等健康因素不能进行手术和放、化疗的病人,中医药疗法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郁教授用现代医学词汇对中医药的机理和作用进行详细阐述,使在场的各国专家、学者对“神奇”的中医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郁教授说,现代医学发展和全世界对中医药的更多关注给中国研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用现代医学理论来研究和发扬光大传统中医药的作用,使传统中医药走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郁教授在演讲中提到的一些理论和列举的一些中国医学界证明对治疗癌症有效的中药对许多与会外国专家来说是新鲜的,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演讲刚一结束,郁教授就被外国同行团团围住,有的希望与他进一步探讨,有的索要联络方法以便今后求教。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的营养学家卢清怡说:“美国一些地方的食品和药物管理部门已经批准针炙治疗疼痛为合法医疗手段,美国有许多人开始研究中草药的功能,如绿茶的抗癌功能等。因此,中国中医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全世界的研究人员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是对人类健康研究的重要贡献。”


中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许多种药物和治疗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为此,郁教授说,他非常希望有志宏扬祖国传统医学的年轻人加入到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队伍中来,壮大中国的中医药研究力量,为人类在新千年战胜癌症等顽症作出贡献。



  稿源: 大洋网   编辑: 张蓟平


郁仁存/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定价: 15.00  金桥价: 14.25  节省: 0.75
出版/发行时间:  2007-11-01  
出版社:  [url=http://book.jqcq.com/extend/1/9451.html]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  郁仁存
ISBN:  9787802313194
版次:  1
开本:  32
页数:  266



[/url]

[url=http://book.jqcq.com/contact_us.php]


[url=http://book.jqcq.com/account_favorite.php?action=favorite_add&products_id=997301][/url]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在肿瘤学领域耕耘数十年,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从实践中探讨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总结了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规律和与现代医学结合治疗的方法、途径和经验,这些都在本书进行了论述。


目录:
医家小传立志从医济世,学了西医又学中医博采众方,勤奋学习,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创建肿瘤科,是国内医院的第一批正式肿瘤科著书立说,创立《中医肿瘤学》在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大道上,开阔思路,进行科研,稳步前进义务兵十三年,真正尝到了中西医团结合作的甜头教书育人,培养接班人将中医药发扬光大,走向世界专病论治历史文献论述病因病机治疗医案乳腺癌历代文献论述病因病机治疗医案历代文献论述病因病机诊断要点治疗医案历代文献论述病因病机诊断要点治疗医案历代文献论述病因病机诊断要点治疗医案其他肿瘤医案诊余漫话谈谈中医药怎样与放射治疗结合谈谈中医药怎样与化学药物治疗相结合谈谈中医药与手术治疗相结合谈谈肿瘤病人的营养问题肿瘤病人营养治疗原则我们对肿瘤患者饮食营养问题的看法谈谈忌口的问题谈谈气功疗法针灸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谈谈肿瘤的预防防癌措施益气活血法抗肿瘤的研究平衡理论与肿瘤的综合治疗当医生要学唯物辩证法,学会抓主要矛盾行气药的点睛作用麻黄、附子的运用经验注意中药的毒副作用留人还是治病
谈谈癌症患者康复期的摄生要领
服中药的时间年谱郁仁存年谱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12: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3 03:19 编辑

走近国医大师特别报道之四:王玉川:内经研究领军人
发布: 2009-7-01 17:09 |  作者: 管理员 |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  查看: 56次

本报记者 马骏   他学术临床造诣深厚,亲自编撰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一、二版《内经》教材;他的文章振聋发聩,观点新颖大胆,生活中却极为低调,从不与他人争;他的研究独辟蹊径,冷静客观,钦佩者很多,口碑极好。

  在北京419路公交车上,常能看到一位手提便利袋、胸前用醒目的绿带系着乘车卡的老人,人们不会想到:这就是86岁的国医大师王玉川。

  来北京50多年,他说常在梦中回到江南水乡。做了20年全国政协委员,担任北京中医学院副院长多年,然而回首往事,江苏奉贤乡下,那十几年自由自在的行医生活,是他一生最快乐的时光。

  “什么名啊利啊,没意思的。”在老家当过小学教员、中医教师,但调北京以后讲课不灵了——口音重,学生听不懂。那就埋头做研究吧。一本王冰注《黄帝内经》翻烂了,用胶布粘好;书上批注写得密密麻麻,铅笔、钢笔小楷,遍布页眉页脚;自学生物、物理,画图制表,清苦寂寞,却乐在其中。

  辛苦耕耘终结硕果,他成为中医界最早研究《内经》理论体系、学术内涵的中医学家,是《内经》重点学科的创建者和带头人,对阴阳学说的演变、气血循环理论、五行学说、运气学说、河图洛书等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他高雅的风范、深邃的学识、严谨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影响着全国同道,成为一个时代的旗帜。

  学术成就

  “老先生中,他的理论水平相当高”

  他精研内经,醒世而作,对五行学说、气血循环理论、运气学说提出独到见解,破译河图洛书之谜,敢于对“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方”提出质疑。

  没有先进的实验设备,不用文献校勘的方法,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靠什么来完成理论研究?玉川老笑答:“自己看书,想的嘛!”在那个参考资料极少的年代,常常是一本书、一盏灯,伴着王玉川熬到天亮,“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忽有所悟的欣喜,激励他一路坚持。

  早在1938年,当15岁的王玉川从开过药铺的父亲手中得到一本《黄帝内经》,通读一遍就觉得莫名的喜欢,而这本穿越千年时空的经典之作,静静地躺在他的手中,也似乎正等待着被解开奥秘。

  此后,江南水乡独立出诊的12年中,他几乎每天都要抚读一番,字里行间写下蝇头小楷,记下一本本读书笔记。后来在江苏省中医学校进修,老师们发现了这位与众不同的学生。当年就破格留校任教,承担内经的教学任务。不久他被调到北京中医学院,创建内经教研室。

  当务之急是编写教材。为了用现代语言确切表达内经的丰富内涵,他率领教研室同事日以继夜,力争通俗易懂又采撷全部精华,终于完成集前人大成的《内经讲义》,后来升级为全国统一内经教材,也为《中医学基础》和《中医基础理论》等其他教材编写打下坚实基础。

  研究中,王玉川发现,《内经》同一篇中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令人困惑。为此他翻遍了校图书馆所有藏书,写下几百万字的笔记,从1979年开始相继发表论文30多篇,许多观点得到同行认可和赞誉。他倡导五行学说的多学科研究,对《内经》气血循环理论有独特见解,正确认识和评价了运气学说,解开河图洛书之谜。

  “在这些老先生中,玉川老的理论水平相当高。”北京中医药大学严季澜教授评价说。这凝结着王玉川心血的几十篇高水平论文,不止当年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今天读来,仍令人感叹语言之泼辣,观点之新颖,论证之严密。要知道,研究阴阳、五行、气血这些基础理论,绝不是一门学科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中医药大厦的理论基石。

  承古而不泥于古,注重创新,是贯穿王玉川研究中医理论的一条主线。比如,他论述阴阳学说的演变,认为从《周易》的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到中医学中的三阴三阳,是古代医家为适应医疗需要的一种改进,用三阴三阳能更精确地区分阴阳能量的盛衰多少。那种把三阴三阳的性质和次序认为是不能变动的“死板的规定”,是不符合实际的。

  多年来,辨证论治被视为“中医特色”的重要标志,但是,王玉川认为这种提法并不合适。首先,辨证论治的统治地位是在牺牲了“同方异治”的宝贵经验,扼杀了寻找广谱有效方药的热情之后才取得的;其次,辨证论治的辉煌成就使人们的思维陷入永恒不变的公式之中,在辨证论治的圈子里打转,与创新的客观要求越来越远。他认为,那种认为辨证论治可解决一切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只能怨自己没有掌握好的思想“是一种现代迷信”,是只求稳定不求上进的表现。

  王玉川常说,一个学者所以能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就不能没有一点可取之处,一篇文章做出了荒唐的结论,也不等于其中没有一点有价值的材料。因此对古代文化遗产,应采取审慎的态度,吸取合理内核,这体现了他“创新而不废古”的学术境界。

  在对五行学说的研究中,王玉川甄别经学五行与医学五行,认为五脏五行说引入中医学后,不再艰涩难懂,实用价值较高。同时他看到,在五行归类、生克、承侮、制化以外,譬如“五行互藏”的内容仿佛已被遗忘,成为五行学说的研究空白,教材也没有反映。事实上,被遗忘的“五行互藏”有重要意义,比如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内经》阴阳二十五人的体质学说,比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气质学说、苏联巴甫洛夫的神经类型学说,都更为细致和全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左倾路线的影响,运气学说一度被打入冷宫。王玉川可谓当代研究运气学说最有成就的人。他1993年主编的《运气探秘》代表了当时研究的最高水平。他探讨五运和六气的体系问题,指出平气概念的重要性,从西汉的灾害性天气论证了运气学说的科学性,阐发《素问》遗篇的学术价值。

  “创新是硬道理,是科学技术的生命线。”王玉川认为,“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是不对的。这种方证对应关系无一不是建立在“以方测证”,即是根据方药性味功能推测出病理状态这一方法的基础之上,在方药功能固定的前提之下,以方测证的结果当然百分之百符合方证相对的原则。然而,现代研究告诉我们,任何一味中药都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它们的药理作用也往往是多方面的,二味以上组成的复方则更为复杂。所以,“以方测证”本身,就不是什么正确可靠的唯一科学方法。如果我们停留在这个水平上,就永远也不会有所发现、有所前进,方证之间相互关系的谜团也就永无解开之日。

  治学做人

  “看过他书批的人,都很震惊”

  虽然时代久远,纸面泛黄,但他亲手描画的双螺旋体和多肽链,依然清晰而美好。他独立思考,在学问上敢于向权威挑战,生活中却淡泊低调,特立独行。“人家说我好也行,说我不好也罢,都一样!”

  采访王玉川,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费尽各种周折。5月的一天,他终于如约坐在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办公室。然而面对媒体,他还是不愿多说什么,好在事先采访过知情人。北京中医药大学鲁兆麟教授说,“看过他书批的人,都很震惊。”

  墙边立着一排书柜,信步走过去,翻出一本用1984年的日历装订的笔记本。日历背面写着一行行整齐小楷,红色、蓝色间杂铅笔,有的字下面划着重点号或横线,内容是关于孙思邈《外台秘要》的方药体会。再随意打开一本硬皮笔记,上面整齐地记着生物化学的内容,其中一页用极细的铅笔画着细胞RNA与蛋白质合成分解图,虽然时代久远,纸面泛黄,但双螺旋体和多肽链的结构依然清晰而美好。

  翻下去,十几本笔记本的纸质都很粗糙,字体却都那么纤秀工整,有的字小得几乎看不清。可以想见王玉川当年是怎样地心细如发,这几十万娟秀小字承载着多少个安于清苦的日日夜夜。笔记内容有经典抄录,有个人思考,他很喜欢自制图表,比如为研究比较体质学说,他把巴甫洛夫神经类型、希波克拉底气质说以及内经的阴阳五态人划一个表格里,新颖而独特,给人启发。

  那本传说中,被王玉川翻得书皮烂掉用胶布粘好、再无一处空白可写眉批的《黄帝内经》已经找不到了,他连自己的书和发表的文章也都没留意保存。“别人借走了没还,我也记不得向谁要了,哈哈哈!”显然他并不以为意,更不以为憾。多年的临床处方也没有保留一张,根本不打算出版临床经验集,“有什么用呢?没用!”玉川老这样给自己解释。

  如今他眼睛花了,别说写字,翻看当年的笔记都得借用放大镜才行,但幸运的是,这种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已经延续下去。严季澜年轻时曾受教王玉川,他也是数十年如一日地坐在办公室研读经典、琢磨医案,喜欢用铅笔写些纤细小楷,下着旁人眼中的“笨功夫”。然而,就是这样一群学者的严谨操守,酿造北京中医药大学厚重的文化学术底蕴,在浮躁的今天,更显得可贵和难以超越。

  王玉川治学注重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在1984年担任健康报振兴中医刊授学院顾问期间,他曾和刊院同学谈中医治学方法:“没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作出成绩。不要做教材的奴隶,要做教材的主人,这才能把前人的成就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决不能像果戈里在《死魂灵》里描写的那位‘死读书、读书死’的彼得尔希加,他辛辛苦苦读了一辈子书,到头来却什么知识都没得到。我们需要的是自己观察,自己思索,自己做主,那是一种独立思考的治学精神。”

  这种独立思考的态度,使得王玉川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屡获开创性突破,正是因为不迷信权威,敢于对传统提出质疑,才使得研究深入下去,跨越了一个个学术高峰。

  了解王玉川的人,对他的第一评价大多是“低调”、?a href="javascript:;"  target="_self">安徽?薄H欢?庋?桓霾幌膊握?娜耍?词侨????慕煳?保?H伪本┲幸窖г旱母痹撼ざ嗄辏?褂卸嘞钚D谕庵拔瘢?馑坪跏侵置?堋?/P>   王玉川生性喜欢自由,他把这些称为“乱七八糟的事”。“当时没办法推,这也是种任务。”如果可以自己做决定,他断然不愿从熟悉的南方来到北方生活,更不愿从事行政工作。但是在其位谋其政,他在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公费医疗费用不宜包干到医院管理”的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任院长期间,他重视教学科研和学术建设,内经专业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重点学科,停刊20多年的《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于1981年恢复,成为学校及全国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

  然而一旦退休,他就任何管理工作都不参与。据介绍,玉川老退休后更为低调,不轻易发表任何意见,每天8点前到办公室,中午回家稍作休息,下午又回来。“他的思维,就是做自己的事,看自己的书。”

  这种淡泊、低调,不是怕得罪人,也不是没有想法,他是位特立独行、生性高洁的人。采访中,玉川老说的频率最高的词就是“无所谓”,他说,人生几十年,没必要争名夺利。“人家说我好也行,说我不好也罢,都一样!”

  教育临床

  “倘若倾心而倒,一辈子经验说不了3天”

  虽然反对师带徒的方式,但受他恩惠的年轻中医成百上千,至今很多毕业生都珍藏着他逐字逐句精心审阅过的论文。理论临床相得益彰,其深厚的理论功底令其临床疗效卓著。

  列在王玉川名下的学生并不多,不过四五人,和师带徒相比,他更提倡现代学院教育。他认为临床上从来没有相同的病人,好中医应该独自到临床去实践摸索。“倘若倾心而倒,一个老师的经验,用不了3天就能说完;相反,也可能临床跟师3年,还摸不到门。”

  虽然如此,王玉川对所有的年轻中医都毫无保留,倾其所有,他甘为人梯、无私传授的风范使很多人受益终生。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届中医专业毕业生刘燕池教授,谈起一件往事。1962年他毕业分配到内蒙古讲内经课,没有经验的他返回母校寻求帮助。当时王玉川把历经一年刚誊完稿、尚未出版的《内经讲义》交给他,用作参考。刘燕池拿到这份原稿,心情澎湃,现在回想起来还常说“师恩难忘”。

  他时时要求年轻学子做到言之有理,强调文以载道,每年审阅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工作,他从不敷衍,逐字逐句精心批阅,一本论文要修改几天。写满他整齐字迹的论文,经常被毕业生们珍藏。

  王玉川一直强调理论和临床结合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长年坚持为普通百姓治病。他擅长治疗中医内科各种疑难杂症,如心血管疾病、风湿病、血液病等,临证时一丝不苟,疗效卓著,深受患者欢迎。

  有段时间,王玉川在国医堂一周出诊4次,非常劳累。一次在北中医校园,刚从研究生处退休的鲁兆麟碰见了他,两人边走边聊。“和你说个事儿,”王玉川认真地说,“这国医堂看病,你能不能替我出两天?”但累归累,他还是一直坚持在临床一线。

  深厚的理论功底,保证了王玉川卓越的临床疗效。有次鲁兆麟接诊一位神经根髓鞘脱的病人,治疗非常棘手,用遍了温阳药、补气药、活血药还是效果不好,他向王玉川请教。王玉川说,“《内经》讲‘肾恶燥,即食辛以润之’,你别净顾着补阳,加点细辛这类通药试试。”果不其然,病情好转。

  在临床传承教学中,王玉川常从古典医籍中总结用药知识以示后人。他认为临床不应为方证相对束缚,要勇于探索能治多病的方剂。以《千金方》中能治疗30多种病证的“芫花散”为例,孙思邈对此方赞赏有加,但也无法解释原理,只能在书中寄望于后人。王玉川指出,有些医家沉湎于辨证论治,对古书中许多同方治异病的例子不屑一顾。研究同方治异证的机制,对实现中医现代化也有很大意义。

  王玉川名下的七九级硕士研究生陶广正教授,得知恩师被评为“国医大师”欣然提笔:“为人淡泊,不慕虚名。师出名门,有真才实学;学富五车,而无头角夸诞。虽非博导,而众多博导皆曾受教;未登讲堂,而授课讲稿竟出其手。著述不多,却不乏真知灼见;临床虽少,却每能一丝不苟。审查论文,从不敷衍;撰写书评,必中肯綮。尊为国医大师,谁敢谓曰不然!”

  王玉川小传

  1923年,生于江苏省奉贤县。

  1941-1943年,从医于中医名家戴云龙先生、陆渊雷先生,学成后在当地行医。

  1943年-1955年,在奉贤县开设门诊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1955年-1956年,在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深入学习中医相关知识。

  1956年-1957年, 在南京中医学校从事中医药教学与临床工作。

  1957年-1963年,奉卫生部调令来北京中医学院从事教学工作,潜心于《黄帝内经》的教学和研究。主持主编全国中医院校教材第一、二版《内经讲义》。

  1978-1984年,在北京中医学院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任副院长。

  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会委员,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顾问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02: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3 03:19 编辑

叶显纯


专家资料


首页 > 专家资料







  





叶显纯


著名药理学家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药的药理研


究和教学工作,编纂学术典籍多部、发表学术论文十几篇,为我国


药理学研究和中药文献学方面的权威,多次参与并主持多个原创中


药的药理学课题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




http://www.shutcm.edu.cn/shutcm/kxyjc/xkjsbgs/msccyjgc/msgzs/11147.shtml


   叶显纯,教授。1928年出生,安徽省无为县人。中国农工民主党成员,曾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员会委员 农工上海中医学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政协上海市徐汇区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药史学会副主任委员。曾得名中医张赞臣师授,并于1952年毕业于上海市中医进修班。1956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以来,叶显纯教授就一直从事中药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教龄33年,具有极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叶显纯教授重视中医药文献的阅读,并将文献精华融入讲课之中,深厚的文献功底使枯燥的中药学课程变得生动而富有内涵。叶显纯教授讲究教学法,针对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深受学生欢迎。叶显纯教授授课时那顿挫抑扬的声音,至今还回荡在曾经聆听过其授课的每位学生的脑海中。
   
叶显纯教授在中医药研究方面造诣颇深,他提出对祖国医药学应该做到继承和发扬两者并重,不可偏废;对古代文献应以两分法对待,有用者予以继承,非是者予以扬弃,不足者给予完善等学术思想。撰写《神农本草经初探》、《论归经》等颇具影响力的论文50余篇,其中既有对中国医药发展进行了探研,又对多部中药、方剂专籍以及多个历史人物进行了评述;还对中医药若干名词术语阐述了其正确涵义。主编了中医基础理论系列教材《中药学》、《常用中成药》、《叶显纯论方药》等专著十数种。
   
叶显纯名师工作室的传承小组由郭忻、潘颖宜、王海颖等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组成。传承人郭忻1975年毕业留校,担任中药学的教学工作。主讲过各种不同学历层次学生的《中药学》课程,以及医学美容方向专业的《美容中药学》、选修课《药性理论研究》等。承担各级课题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及复方的药效、中药复方的配伍研究,以及中药新药的研发。通过名师工作室的传承活动,继承老一辈名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在名师指导下,阅读古代文献,夯实基础,提高理论水平。并将传承工作与教研室教学研究相结合,不断提高中药学的教学质量,为造就合格的中医药人才作出贡献。



[url=http://www.healcine.com/viewthread.php?tid=144]http://www.healcine.com/viewthread.php?tid=144


阴火辨惑---叶显纯

阴火"辨惑---叶显纯         
    “
阴火一词,见于李东垣所撰《内外伤辨惑论》(1247),尔后又在《脾胃论》(1249)所制补中益气汤前再次述及。由于补中益气汤功能补气升阳.为后世医家奉为用治气虚发热、气虚下陷等病证之要方,又因方中诸药性属甘温.成为中医治疗法则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剂.用之中的.莫不应手而愈,以故誉满医林,流传750余载。对于气虚发热之症状为何称之为阴火,李氏却无片言只语予以解释,对于气虚发热的机理虽有所阐述,却又语焉不详,使人莫测高深、难以理解,即使著作等身的清初医家张路玉在所著《张氏医通》卷二诸伤门专列劳倦一证中.对李东垣阴火得以乘其土位之说,亦提出火乘上位.此不能无疑者也的质难.及至晚近有关中医教科书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认为是气郁生热”(《中医学基础》1978年版),或认为是气血虚损而发热”(1978年审定的《方剂学》),甚至还有认为是中阳外越肾阴不足、虚火上炎阳虚外感发热等不同认识(均引自傅衍魁、尤荣辑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医方发挥》),难怪《医方发挥》对补中益气汤注说:要正确理解气虚发热的机制,首先必须解决什么是阴火”’的先决条件,并将自己的认识进行了阐述,洋洋千余言,不可谓之不详,然读后对若干问题仍未能豁然明了,相反还反而增加了一些疑问,因而萌生探讨之意,将一己肤浅之见著之于笔,以作抛砖引玉之举,若有讹误之处。虔恳不吝批评。

1  
对《脾胃论》阴火之疑惑
   
李东垣对阴火的阐述虽然在其另一著作《内外伤辨惑论》中亦有涉发,但基本内容均见于《脾胃论》中,故本文着重于《脾胃论》的阐述,以免重复;为便于提出个人有所不解的问题,现将原文分为数段逐一述之如下:
   
《脾胃论》说:“(气虚发热)与外感风寒所得之证颇同而实异,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实实虚虚,如此死者,医杀之耳。李氏认为气虚发热与外感风寒之症貌同实异,在治疗方法上迥然不同,若是虚者反泻、殃及患者.医者是不能辞其咎的,这一论述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脾胃论》说: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所说饮食失节、喜怒忧恐,固均能耗伤脾胃,乃至元气不足,但元气不足何以会出现心火独盛?李氏未予解释,令人悬疑。况补中益气汤主治病证虽有烦热身热而烦等症,然皆为或有之症,并非气虚发热必有之象,则责之心火独盛似尚留有进一步商榷之余地也。
   
《脾胃论》: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以上所述紧接心火独盛之后,分明有三重意义:说明心火的属性,心火者,阴火也,可有两种解释:一为心火即是阴火,另一为心火属于阴火,揣测其意,当是指后者而言。说明心火的来源,所说心火起于下焦,就是说起源于肾。盖肾阳又称元阳、真阳、命门之火.具有温煦周 身各组织、脏腑作用,尤与心阳关系密切.故称之其系系于心,允予认可、并无不当。说明心火亦即阴火的病理变化,由于心不主令。以致相火代之,因为相火是元气之贼,遂而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以上所说。貌似顺理成章,然而同样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所说心不主令,自是指心有病变、不能发挥正常功能,但引起心不主令的原因是什么?再有即使心不主令、相火代之,与脾胃气衰又有什么关系?多处启人疑窦。只有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为后世医家普遍接受,奉为解释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
病证的至理名言。

   
《脾胃论》还说: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则不任风寒.乃生寒热,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上述之语自是对脾胃气虚因而产生发热的机理进行的解释,但脾胃既已气虚,何以气还能下流?而下流之气何以又会变生阴火?所发生的阴火何以又能乘其土位”?“不任风寒、乃生寒热,何以患者并不必具鼻流清涕、咳嗽不畅等症?可见或为臆测之语,或不符临床实际.留下不解之谜。
   
此外,李氏还在《内外伤辨惑论》中说:肾间脾胃下流之湿气闷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燥热。又在补中益气汤人参、白术、黄芪三药之后注称:以上三味,除湿热、烦热之圣药也。更是令人为之惊诧,盖补中益气汤为甘温之剂.并不宜于用治湿盛于内、湿热蕴蒸以及燥热等症,若使身有发热、兼见口淡无味、舌苔厚腻,或苔见黄腻、小便赤涩,或舌干无津、口干口苦等症,咸需禁忌,苟遵循投用岂不南辕北辙、本欲救治而反遗夭殃?“尽信书,不如无书此之谓也。总之,李东垣创制补中益气汤,在医学史上可以推许建立了不朽之勋,但在理性认识方面却又留下诸多难以理解之憾,有待进一步探讨。
2
对《医方发挥》解释阴火之我见
   
《医方发挥》是在《方剂学教学参考资料》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中医方剂学专籍(版本见前),该书内容具有很多优点,诸如内容丰富、项目清晰、不同见解兼收并蓄、开展学术讨论,对疑难问题给予释疑解惑,对错误论述进行更正等,不失为学习中医方剂学重要参考文献之一。书中列补中益气汤对李氏所述阴火的范围与发生机制也进行了阐述,有的地方还加以发挥、补充,现归纳于下,并将一己粗浅认识顺予提出,以供讨论。
2
1  关于什么是阴火问题书中认为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就是李东垣所说的“(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独亢于心的心火”(P343)就是不能下交于肾,而反冲于上的离位相火,因为()“不仅无温养生气作用,反而因脾胃气虚而乘土位,这个离位相火,亦是阴火”(P343)下焦郁而发热的阴火”(P343)。以上所说内容,虽然基本上仍只是根据李东垣论述而来,但对此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则有利于读者对李东垣所说阴火的认识;尤其是最后还点明:“(无论哪一种阴火)均因脾胃气虚而起”(p343),更是使人不致为心火相火下焦郁而生热等不同说法纠缠不清而迷失方向,若能由此而有所启迪,其功亦不可没也。
2
2关于发生阴火的机理问题归纳本书所述.大致有下述三个论点:李东垣所说的阴火……是因于劳倦伤脾,损耗脾胃元气,脾胃气虚则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水谷精微反下流成湿……闭塞下焦,抑遏下焦阳气,使之郁而生热上冲(P343)虽然基本内容与李东垣所说的原因并无二致,但补充说明了下流于肾的是水谷精微、化而成湿的,既不是脾胃之气下流”(《脾胃论》),也不是脾胃下流之湿”(《内外伤辨惑论》),但是既然有湿,自当有湿的征兆,需知补中益气汤主治病症主要为气虚倦怠、身有发热,并无舌苔厚腻、身重、浮肿等湿的表现,于湿何尤,因此谓之湿遏下焦,乃是想所当然,难以令人信服。因于湿气下流闭塞于下焦.阻隔心火,使之不能下交于肾而成既济之体,反自下焦上冲(P343)。按此处所说心火不能下交于肾而成既济之体,当是指心肾不交的病理变化而言,然而用心肾不交来解释气虚发热的机理,实在不敢苟同,因为两者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根据个人肤浅的中医学知识.只知道心、肾的生理关系在阴阳学说方面,分别属于,在五行学说方面又分属于,它们一主藏神()、一主藏精(),是人体生命活动至为重要的两脏,所以《证治准绳》说:心肾是水火之脏,法天地、施化成之道,故藏精神,为五脏之宗主。在正常情况下.心居上焦,心阳(即心火)必须下交于肾阴,而肾居下焦,肾阴(即肾水)也必须上济于心阳,从而使人体阴阳升降协调,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千金要方》说: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我们通常又称之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如若两者失去正常的相交既济.即能使阴阳协调关系遭到破坏,可能产生失眠、健忘、遗精、小便频数、消渴等病症,则宜以交通心肾法进行治疗。常用的代表方有黄连阿胶汤、交泰丸、茯菟丸、天王补心丹等。由上可知心肾不交有其特独的涵义,而交通心肾又是一种特殊疗法,有其一定的适应症和适用方药,与气虚发热的病机、病症截然不同,怎能相为混淆!心火之所以独亢于上,乃是因于脾胃气虚下陷,化源不足,中焦取汁不足以化办生血,则心血不足以养心火而致亢。”(P343)这里将心火独亢归咎于中焦取汁不足以化赤生血,以致心血不足以养心火而致亢,看来有乖常理,盖心血不足不能养心,并不致酿生心火独亢,只有心阴不足、心失滋养则心火易亢”(参见方药中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P502,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虽然血亦属阴,但心血不足心阴不足毕竟有所区别,不可等同视之,临床诊为心血不足者多见头目眩晕、面色萎黄、唇甲色淡等症;而心阴不足者则多见烦躁不安、手足心热、面色潮红、咽燥唇干等症(参考文献同上);李东垣认为气虚发热见有心火独盛,既已令人悬疑,乃又有倡言心血不足而心火独亢.岂非引人误入歧途,若不以临床症状为据,投用补血方药。其后果亦可想而知也。呜呼!立论之难,难于精确,未可轻率言之也。3分析明代医家对“阴火”的阐述
    “阴火”,虽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首创,但并未被此后医家普遍采纳和认同,如明代龚廷贤所撰的《寿世保元》(1616年)、张介宾所撰的《景岳全书》(1624年)均未见述及,清代医家张路玉所撰的《张氏医通》(1695年)虽引录了赵养葵对“阴火”的认识.自己却不提“阴火”二字,足见其在医界的影响尚有一定的局限性。
    赵养葵所撰《医贯》(1617年)一书,可说是其代表之作,现将《张氏医通》所录转述于下:“以火言之,有阳火、阴火……阳火者.天上太阳之火……阴火者。灯烛之火……此对待(言之)之火也。”又说:“阴虚火旺者,此肾水干枯而火偏盛,宜补水以配火……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正此谓也,如灯烛火亦阴火也,须以膏油养之。”此外,还说:“人身脾士中火,以甘温养其火而火自退……甘能除大热,温能除大热,此之谓也。”由上可见。赵养葵所说的“阴火”就是阴虚火旺之火,而“脾土之火”可以温养而退其火,却并未承认即是“阴火”,与李东垣所说的明显不是同一概念。
    基于李、赵二氏所见分歧,那么究以何者为是呢?个人以为若要弄清“阴火”的涵义.必须先了解“阴火”和“阳火”的差异,赵养葵说:“(阴火、阳火)此对待之火也。”《医方发挥》也说:“阴火:以别于外来的阳热之火”(见P343)都给予我们以启示.只要将阴火、阳火区别清楚,古人所说的“阴火”涵义之谜,自然可以迎刃而解,为了便于区别阴火与阳火的不同,现将二者主要不同之处,列表如下,仅供参考:
       阴火                                                      阳火
   可见火象,其热不烈                                 火象明显,灼手可燔
   热势不扬(低热)                                    热势猛烈(高热)
  起病缓慢,缠绵不己,日久不退,劳累后加重             起病迅速,治之得当可迅速消退一般正常或有微黄,舌尖红                    舌苔黄色、舌质正常或 见红绛(血热)或见厚腻(湿热)
    细软无力,或有小数                              脉数明显,或兼洪滑小便清长,或见黄赤, 见心烦,多见倦怠乏力           小便黄赤,大便秘结,多伴口干舌  唇焦、渴欲引饮,                                            或 渴渴不 欲饮,烦躁不安,头痛、、身痛
    由上可见,所谓“阳火”指的就是“实热”.包括伤寒阳明经热,温病热在气分、营分、血分,以及湿热、热毒等病症;而所谓“阴火”指的就是“虚热”.包括赵养葵所说的阴虚发热、李东垣所说的气虚发热。虽然“阴虚发热”和“气虚发热”的病因、症状以及治法有所不同,而“热势不扬、缠绵日久”则是两者的共同特点.都属于“阴火”的范畴.只因后世医家常将二者称之为“虚热”,或分别称之为“阴虚发热”或“气虚发热”.并无沿用“阴火”一词者,以致反而对“阴火”视同陌路、对其涵义深不可测了。

    至于“阴火”的发病机理.由于人体的“阴分”和“气分”各有不同涵义,因而“阴虚发热”和“气虚发热”的病因病机自亦随之各异:如“阴虚发热”一般都认为是由阴虚不足、以致阳气偏亢,从而发生骨蒸潮热、面红升火、咽干口燥等虚热症状;在治疗上必须投以滋阴泻火为法,方如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辈进行治疗,古今同此。说,并无歧议。而对“气虚发热”的机理,则颇令人费解,虽然李东垣在所著《脾胃论》中指出:“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则不任风寒,乃生寒热。”得到后世医家赞同,如张秉成就进一步解释说:“人身真阳之气,虽藏于两肾之中。然自有生以来,莫不籍脾胃以为充长……若脾胃一虚,则卫气不固,则外邪易感。”(引自《成方便读》,补中益气汤方下注文),殊不知李氏尽管说过“不任风寒,乃生寒热”,但却又自我否定,认为“然而与外感风寒所得之证颇同而实异……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矣。”事实上李氏补中益气汤也决非为治疗外感风寒所创制.张氏不察,遂有萧规曹随之举,实所失当。由于“气虚发热”乃客观存在,因此李氏又说:“有所劳伤,皆损其气,气衰则火旺.火旺则乘其脾土,脾主四肢,故困热。”(引自《景岳全书·杂证·劳倦内伤》)虽然如此,但对气虚为何火旺仍未有所解释,令人悬念不已。为揭开个中奥秘。窃以为仍当以东垣所说:“无阳以护其营卫”作为探讨之切入点,始能达到昭示之目的,惜李氏浅尝辄止、言焉不详,遂使功亏一篑,余不敏试予进一步阐明,未稔能否拨开云雾。按人身之元气与生俱来.但又有赖于后天水谷精气之充盈,故《景岳全书》说:“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生者不小。”(引自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同时人体的卫气亦主要源自水谷精微,能运行于肌肤分肉之间,具有护卫肌表、温养肌肉及调节体温作用(参考文献同上)。以故脾胃虚弱不仅削弱元气、出现疲乏无力等症:而且还可导致卫气不足、丧失卫外之功,基于人体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值兹非常时期即予启动.将体内气刚充实于肌肉、拓之于卫表,促使气阳聚于肌表.遂而出现发热之象,此即气虚反见火热之由来。唯此发热因虚而发,故有身热不扬、缠绵不已之特点,与外感发热、邪侵实热病因迥然不同,在治疗上若误投解表、清热之剂则将不唯无功、反见其害.只可投以补中益气汤之始克使气阳充沛而虚热随之消退。此外,李氏将气虚发热之因果关系,归之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此语深得医家赞许.然个人以为将“火”置于“元气”之前,尚有以火之盛衰作为主要因素之意,用于实热则可,因火盛则耗气,火衰则元气可渐复;现既述于补中益气汤下,用于气虚发热之症,则不若改将“元气”置之于句首,谓之“元气与火不两立,一负则一胜”,体现气虚发热因脾胃气虚而发,可用补中益气之剂达到消除发热目的,又突出“元气”盛衰为发热与否的主要因素,似更合理,未稔然甭?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02: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3 03:20 编辑

http://med.wanfangdata.com.cn/Author/info/A3313113.aspx






关键词: 吴崑; 医方考; 评述;


摘要: 对明代医家吴崑撰著的《医方考》进行评述.认为该书对中医方剂学的继续发展作出了贡献,在编写方面具有一定特色,也存在不足之处,可谓瑜暇互见,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对其...








摘要: <篇首> 清营汤是中医治疗温病的著名方剂之一,有关文献对其功能持有不同认识,众说纷纭,使人莫衷一是,似有通过探讨以臻一致的必要,爰将一己粗浅之见述之于下,以为抛...








摘要: <医方发挥>1984年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一部中医方剂学专著,是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中药专业用)<方剂学>(1979年版)为蓝本编纂而成,...








摘要: 对李东垣<脾胃论>所提出的"阴火"之论,以及傅衍魁等主编<医方发挥>"阴火"的解释,并结合明代诸多医家对"阴火"的理解,加以分析辨惑,强调元气盛衰与"阴火"...






关键词: 方剂; 来源; 考证;


摘要: 强调正确标注中药方剂来源的重要性,对知柏地黄丸、玉屏风散、痛泻药方等方剂来源进行考证,提出完善标注方源的几点建议.








摘要: <篇首> (接上期) <神农本草经>辑本的积极意义既然<神农本草经>辑本主要源自<集注>朱书内容,因而讨论它的积极意义实际上也就是<集注>朱书的积极意义....








摘要: 本文对<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辑本<神农本草经>的积极意义和<神农本草经>的不足之处等作了探讨.






关键词: 中医治法; 治则; 特性;


摘要: 本文认为中医治法包括治则与具体治疗方法.并从中医治法的重要性、广泛性、特定性、兼容性和可创性等五个方面阐述中医治法的特性.






关键词: 黄芪; 功效; 配伍;


摘要: 就黄芪的功效、炮制及其临床应用等问题,在古今文献论述相左的基础上作一探讨.认为黄芪用于保健,功效不逊于诸参膏滋,且价廉物美;用于治疡,但取温托,未可概谓之圣药;...


叶显纯㊣正版《神农本草经临证发微》
作  者: 叶显纯,叶明柱 编
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10-1
  • 字  数:
  • 版  次: 1
  • 页  数: 330
  • 印刷时间:
  • 开  本: 32
  • 印  次:
  • 纸  张:
  • I S B N 9787532387045
  •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医学 >> 中医学 >> 经典古籍
定价:¥30.00

编辑推荐《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为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历代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本书即是对该专著的研究著作,全书首先对《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积极意义与存在不足之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全面的评价,继而选出该书菖蒲、菊花、石膏、干姜、附子等78种现今临床常用药物,根据原书三品分类法依次而下;每药内容除收录《神农本草经》原文外,并将后世医家及有关文献对其基原、性味、功效、主治病证的认识进行了诠释;最后,介绍了作者临床应用该药治疗相关病症的配伍组方、疗效结果以及粗浅体验,谨供参考。
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医经典著作临证发微系列丛书之一。首先对《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积极意义与存在不足之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全面的评价,继而选出该书菖蒲、菊花、石膏、干姜、附子等78种现今临床常用药物,根据原书三品分类法依次而下;每药内容除收录《神农本草经》原文外,并将后世医家及有关文献对其基原、性味、功效、主治病证的认识进行了诠释;最后,介绍了作者临床应用该药治疗相关病症的配伍组方、疗效结果以及粗浅体验,谨供参考。
作者简介叶显纯,男,192811月生。安徽省无为县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兼教学组组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工作室导师,《中医文献杂志》编委。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药学会药史学会副主任委员。
目录《神农本草经》初探上品 菖蒲(即石菖蒲) 菊花(即黄菊花。附:白菊花、野菊花) 人参(附:党参) 甘草 干地黄(即今生地黄。附:鲜地黄、熟地黄) 术(即白术。附:苍术) 菟丝子 牛膝(即怀牛膝。附:川牛膝) 茺蔚子(附:益母草) 独活(附:羌活) 车前子 木香 泽泻 细辛 赤箭(即天麻) 赤芝、紫芝(现通称 芝。附:灵芝孢子、灵芝破壁孢子) 蒺藜子(即刺蒺藜) 黄耆(即黄芪) 肉苁蓉 防风 蒲黄 丹参 五味子 兰草(即佩兰) 茵陈蒿 王不留行 牡桂(附:桂枝、肉桂、菌桂) 橘柚(橘皮。附:化橘红、青皮) 酸枣(附:酸枣仁) 辛夷 桑上寄生(即桑寄生。附:桑上寄生实) 麝香 阿胶 牡蛎 桑螵蛸中品 石膏 干姜(附:生姜、炮姜) 葛根 栝蒌根(即天花粉。附:栝蒌实、栝蒌皮、栝蒌仁、栝蒌瓤、栝蒌茎叶) 苦参 柴胡 芎劳(即川芎) 当归 麻黄 芍药(白芍药、赤芍药) 玄参(一名元参) 贝母(即浙贝母。附:川贝母) 黄芩 紫草 海藻 牡丹(牡丹皮) 檗木(即黄柏) 吴茱萸 枳实(附:枳壳) 梅实(乌梅) 假苏(即荆芥) 羚羊角(附:羖羊角) 犀角(附:水牛角) 牛黄 (鸡)塍胫里黄皮(即鸡内金) 鳖甲 乌贼鱼骨(即乌贼骨) 蚱蝉(附:蝉蜕) 白僵蚕下品 附子 半夏 大黄 旋覆花(附:旋覆梗) 射干 白及 白头翁 蚤休 夏枯草 楝实(即川楝子。附:苦楝皮) 白颈蚯蚓(即地龙) 蝼蛄 廑虫(即地鳖虫)索引 一、病证索引 二、药名笔画索引
——————————————————————
《叶显纯论方药——名医论丛》
作者:叶显纯 编著出版日期:2003-8-1
出版社: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定价:21.9
ISBN
9787810107310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选录笔者1949年师从沪上名医张赞臣老50余年来,在全国有关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中医药学术论文及临床上对某些疾病的证治经验。全书分上、下篇两篇:上篇为学术探研,收录医药史与中医药发展、方药文献与医药家成就、中医诊断与治法、中药与中成药等27篇论文,分别介绍中医药学的发展与历史人物,阐述方药文献与医药学家的成就,评述中医的脉学与治法、中医药术语及药物性能等中医药理论。这部分或为研究古代名医专著而作,或为专题报告而撰,有的是在备课过程和教材建设时有感而发,所说仅为一已浅见,尚有深入探讨余地。下篇为临床治验,录载了经治的呼吸、消化、心血管、泌尿、骨关节、咽、耳等方面20个病种,为凸显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治疗原则,各病均采用现代医学病名,而括以所属中医病证范畴;每个病种一般选录1个典型病例(少数为2-4例),首先介绍患者症状、中医辩证及治疗过程,其后加以病案分析除指出现代医学所述病因、诊断要点外,并注明属于中医学的病证范畴,以及所用方药意义等。这部分主要源于临床,似可供临床医生参考。总之,耄耄之年,不揣愚陋,聊作引玉之举,若有赐教,不胜感荷!目录:上篇 学术探研 医药史与中医药发展  历代中药学的发展与成就  中华药文化的历史概况   张山雷年谱暨生平考证  中流碈柱话当年  中医药学继续发展十议 方药文献与医药家成就  《神农本草经》三品分类的实质探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初探  《医方集解》初探  论李时珍的治学方法  试论张山雷对中药学的贡献 中医诊断与治法  论数脉  论中医的补法  论引火归原
  论交通心肾

  中医的几种特殊疗法
  论药补不如食补
  对中医治法若干特性的认识
 中药与中成药  论归经
  论反佐

  仲景方运用人参及其基原的探讨
  论甘草  论附子  黄芪纵横谈  对姜枣配合应用的探讨  漫话中成药  中成药与中医学关系密切说  中成药的引申应用下篇 临证治验 呼吸系统疾病  气管炎(咳嗽)  支气管哮喘(气喘) 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胃脘痛)  贲门痉挛(噎膈)  胃肠神经官能症(干恶、腹泻)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胁痛)  慢性结肠炎(久泻、久痢) 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肌炎后遗症  高血压  血管炎  肢端动脉痉挛症 泌尿系统疾病 ……

《本草经典补遗
ISBN9787810103633 [十位:7810103636]
/译者:叶显纯何倩倩      出版社: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url]
[url=http://www.youlu.net/picBook/?bookId=728531]查看大图


[url=http://www.youlu.net/userCenter/member/favorite/add/?bookId=728531][/url]


出版日期:199711


《本草经典补遗》图书目录


付寇宗奭札重刻《本草衍义》序卷之一 序例上卷之二 序例中卷之三 序例下卷之四玉泉丹砂
……


发表于 2009/9/15 11: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

读到第8页。感觉中医前辈灿若星晨。大都淡泊名利,并且高寿,其中有我的老家的人,更感亲切。下午再读。

[ 本帖最后由 zhuru 于 2009/9/15 11:4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3 03:21 编辑

原帖由 zhuru 于 2009/9/15 11:27 发表
读到第8页。感觉中医前辈灿若星晨。大都淡泊名利,并且高寿,其中有我的老家的人,更感亲切。下午再读。

本帖子看的人多,回帖的极少,笔者也不知现在还有多少中医学子对当代中医名家感兴趣;曾阅安徽中医学院张笑平编著的《现代中医各家学说》,感到不满意;但笔者又没有时间与经费专门来搞《现代-当代中医各家学说》这个课题,所以只能先搞个《学习体会》作引子————把现-当代中医名家的网上信息作个初步整理与搜集————自然,这离编著一本著作还差很远,但至少可以先给对“现-当代中医名家”著作感兴趣的中医学子提供一份参考资料作为学习材料,不致在当代“滚滚中医西化的浊流”之前迷失努力之方向————这只是笔者的“一厢情愿”,能否有所裨益,只能过若干年之后才能见分晓,希望有更多的人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并参与到此课题研究中来,则中医的生存与发展幸甚!
发表于 2009/9/16 18: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9 hhbffq 的帖子

不要灰心,再接再厉,只要是中医学的好的都是对中医名家感兴趣的,只不过很多人都是喜欢做潜水员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9 08: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