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hhbffq

【转帖】与中医大学学弟交流学习中医的若干心得体会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8: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潘澄濂
相关图片 编辑词条 参与讨论  
所属分类: 中国医学家 中国科学家


潘澄濂
潘澄濂,中医学家。1910年11月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1929年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后开业行医。建国后,历任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二届理事和浙江分会副会长,农工党第八届中央常委和浙江省委第四、五届副主任委员。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中医临床与医典的研究工作,对肝炎、肝硬化等病的诊治有独到之处。著有《伤寒论新解》,有《潘澄濂医论集》等。 毕生致力于中医科研和临床工作,坚持中医与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结合,讲求务切实用。擅长急性传染。?
目录
•        • 基本资料
•        • 个人简历
•        • 生平介绍
•        • 中西医结合
•        • 突出贡献
[显示全部]
潘澄濂-基本资料
   
姓名:潘澄濂
籍贯:浙江温州人
出生:1910年11月
潘澄濂-个人简历
   
  

《神农本草经》
1910年11月13日 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城西街。

1925年 毕业于上海南阳中学。

1929年 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

1930年 出版《伤寒论新解》。

1938-1947年 任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国医学院教员。

1947-1954年 任温州普安药局医务主任。

1958-1984年 任浙江省中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1960-1966年 任浙江中医学院副院长。
潘澄濂-生平介绍
   
  

《伤寒论》
潘澄濂1910年11月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7岁就读于温州十狮附小,小学毕业后,就读于上海市南洋中学。其故乡温州,地处东南沿海,常有急性热病发生,当地名医于此多有经验,深受敬慕。受此影响,潘澄濂中学毕业后,便选择了中医这一高尚的职业,进入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学习。在丁甘仁、谢利恒、曹颖甫等名师指导下,他对《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经纬》及《神农本草经》等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其他如妇、儿、外、喉等科,以《医宗金鉴》为教材,自行修读。此外,还广泛阅读了《东垣十书》、《河间六书》、《丹溪心法》、《景岳全书》、《徐灵胎医书十六种》等医著,对中医知识有全面的积累。

他就读期间,西医在中国已有较快发展,对传统医学冲击很大。中西之界,划著鸿沟,中西论争,日趋激化。在此氛围中,他一面沉浸于中医海洋之中,撷取精华,以为根本,一面挤时间去西医学院旁听学习西医知识,进行解剖、生理、病理实验。嗣后又阅读了日本和田启十郎的《医界之铁锥》、汤本求真的《皇汉医学》、松园渡边熙的《和汉医学》等书。和田启十郎在日本明治维新后汉医学遭受摧残的岁月里,披沥汉医之真髓,奋臂疾呼,力挽几倒之狂澜的精神,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于是他钻研中医之志弥坚,中西兼收,各取所长,为后来能取得突出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9年毕业后,年仅20岁的潘澄濂踌躇满志,回温州办起了诊所,同时还参加了某医务所的工作,所中设有病床40多张,收有伤寒、疟疾、痢疾、肺炎、肺结核、肾炎、溃疡病、肝硬变等各种急慢性病例,除用西医药抢救外,其余大都采用中医治疗,使他能对多种疾病进行系统观察诊治,应诊能力很快提高。1938年春,他到了上海,在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同时为人治病。诊治中他善于总结,颇多真知。他常说,中医诊治,通过四诊的方法,识证辨性是提高疗效之关键。他曾治疗两例同因入浴而发生的腹痛,一例系气机阻滞,兼有宿食之实证,方用大柴胡汤加减,一剂即便解痛减;一例系劳顿过度,寒气入中,亡阳欲脱之虚证,投参附汤加味,一服后汗敛肢温,腹痛若失。两例同为腹痛,都发生在入浴之时,他从识证中辨其虚实,采用截然不同的两法,而

1938年春,他到了上海,在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同时为人治病。诊治中他善于总结,颇多真知。他常说,中医诊治,通过四诊的方法,识证辨性是提高疗效之关键。他曾治疗两例同因入浴而发生的腹痛,一例系气机阻滞,兼有宿食之实证,方用大柴胡汤加减,一剂即便解痛减;一例系劳顿过度,寒气入中,亡阳欲脱之虚证,投参附汤加味,一服后汗敛肢温,腹痛若失。两例同为腹痛,都发生在入浴之时,他从识证中辨其虚实,采用截然不同的两法,而收桴鼓之效。

1956年6月,浙江筹建中医研究所,他被邀到杭州,负责组建工作。在他和同道的努力下,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于1958年7月正式成立。他十分重视科学实验研究,亲自制定了乙型脑炎、肝炎、铅中毒、白血病及晚期血吸虫病等项目的科研计划,从科研设计到观察病例、论文总结,均亲自参加。1958年,他带领科研人员以温病理论为指导,对全省700余例乙型脑炎的疗效进行了总结,获得了卫生部的好评。他以运中分消法、化瘀软坚法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巨脾症,疗效达85%,为脾切除术提供了条件;以扶正祛邪法、配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明显地提高了缓解率。他十分重视临床实践,在他的主持下,研究所于1976年成立了门诊部,配备了先进仪器,使研究人员得到了锻炼,提高了科研素质。
潘澄濂-中西医结合
   
  

相关书籍
坚持中西医结合
潘澄濂在《伤寒论新解》中,突破了“注不破经,疏不破注”的窠臼,对《伤寒论》“阳浮”和“阴弱”、“营弱”和“卫强”以阳和卫代表机体的散温机能,阴和营代表机体的产温机能作了解释,认为太阳中风就是散温机能的亢进,产温机能不能相应地随着旺盛,使机体调节中枢的相对平衡失调,所以虽自汗出而不解。又据《伤寒论》“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条看,结胸是因早下而致,但原书对结胸的治疗,恰恰是采用大陷胸汤的峻下。这样,前后似有矛盾,不易理解。他援引西医理论作剖析,指出从《伤寒论》对结胸的描述,先说“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鞭满而痛,不可近也”,又说“结胸无大热者,此水结在胸胁者也”,据此推测结胸的实质似指胸腔有大量渗出性或漏出性积液,病变的主要部位在胸腔。就胸腔积液而论,临床上以渗出性胸膜炎较为常见,其病开始阶段,往往先出现恶寒发热,或胸胁疼痛,咳嗽等表证。《伤寒论》对有表证者,一般先解表,表解乃可攻里,所以文中“病发于阳”的“阳”字,可能是指结胸的开始阶段有恶寒发热等表证而言,因此认为不宜过早攻下,过早攻下,损伤正气,于病不利。但是,渗出性胸膜炎由于炎症的进展,恶寒、脉浮之类的表证可以自罢,表证祛并非病已愈,相反,胸膜积液增多,则肺部压迫症状如胸闷、胸痛、气急或咳嗽等势必加重。由于古无X线检查,又无穿刺抽液,而能认识“此为水结在胸胁者也”,采用具有泻下作用的大陷胸汤(丸),诱导积液排泄,借以减轻胸部之压迫,殊属可贵。由此他认定结胸先谓不宜下之过早,后仍以攻下取效,实非因攻下过早而成结胸,也不是结胸不宜攻,而是因病变的发生和发展阶段有表里之不同,故治法也当有先表后攻之分寸,这正是仲景辨证论治精髓之所在。诸如此类,引用西说解释,析义明理,较之以经解经,是一个飞跃。

潘澄濂在《卫气营血辨证在温热病学上的作用和意义》一文中详细地论述了卫气营血辨证与急性传染病的关系,指出叶天士所说的卫气营血并非指某些病毒损害的器官组织,而是将各种急性传染病的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证候,以综合和辨证的方法,划分为4种不同的证候群,作为治疗的标志。谓急性热性传染病的发作,取决于病原体在机体内生存的适应力和机体对病原作用所产生的反应,不论是病原体的内毒素或外毒素,毒血症或菌血症,所引起的病变能影响整个机体的生理机能。如疟疾一般征候表现是:寒热往来,呕吐,消化不良,体疼,脾肿,苔白腻或黄腻,也有独热不寒,舌光绛,神识昏迷的。又如肠热病(肠伤寒),一般在第一病周时,有轻度的恶寒和发热,口渴,或渴不引饮,苔薄白或黄腻,皮肤间现蔷薇疹。到了第二病周,由于病热进展,体温稽留在中等度以上,舌焦燥,或光绛而干,甚者神昏谵语,大便秘结或下痢。就这两病的发展过程来说,疟疾的一般症候,和肠热症第一病周时的临床象征,按卫气营血辨证,系邪在卫分或气分,而当出现舌光绛而干,神昏谵语,即属邪入营分或血分了。这样的划分归类,以西医论来说是难理解的,但就中医学说而言,确实如此。他进而指出,卫分阶段,津液一般未受耗伤,故用发汗或渗湿;病热发展,进入气分阶段,就有劫津耗液的可能,治用清法,有湿的尚可化湿;到了营分阶段,津液耗灼,神经系统受到了威胁,表现为舌光绛而干,唇焦齿垢,神昏谵语,如再有心力衰竭征候出现,便是进入极期,治以滋润养阴,还要顾及心脑机能衰竭,适当采用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以防痉厥;如进入血分阶段,血毒征象已很严重,有各种出血症,须以大剂凉血解毒。凡此,中西两套理论同用,指导临床实践,有利于明理识证,提高疗效。
潘澄濂-突出贡献
   
  

中药店
主张辨病与辨证结合。潘澄濂认为,疾病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辨病就是根据患者的病史、病症,结合多方面的实验检查,对疾病作出确诊。这是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中医对疾病的认识虽有疟疾、痢疾、麻疹等病名,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外感病如伤寒、温病、湿温,杂病如痰饮、咳嗽、水气、积聚等,大都是以证为基础,与现代医学的辨病有所不同。

潘澄濂认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就是要双重诊断,对中医临床研究,制订诊断指标及疗效标准,用以观察中医药对某种疾病的疗效确有帮助,应推广执行。但在中西医结合临床中,有的不是按中医辨治的特点,而是执一方一药以试病,有的学步西医,说是炎症,不辨寒热虚实,概用清热解毒。有鉴于此,他指出这只是中西两法的乱套,而不是有机结合,不是辨病与辨证的灵活应用。有感于一般中西医生知识的局限,辨病与辨证难以普遍应用,他主张对某些较危重或复杂的疾病,中西医尤其是西学中医师应讲求合作精神,共同分析研究病情,判断其疗效西优于中的以西为主,中胜于西的以中为主,中西结合,辨病用药与辨证施治结合,取长补短,紧密协作,反复实践,摸索规律,提高疗效。
潘澄濂-主要论著
   
1 潘澄濂.中医治疗热病急症的经验.浙江中医杂志,1980,15(2):6870。
2 潘澄濂.叶天士温病学说的探讨.浙江中医杂志,1980,15(增刊):11。
3 潘澄濂.对湿温证治的临床体会.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1,(2):36。
4 潘澄濂.《伤寒论》六经指要.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1,(5):2—5。
5 潘澄濂.对金匮“痰饮”的认识及“慢支”的证治.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11):2—4。
6 潘澄濂.《伤寒论》的基本精神.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3,7(1):4—6。
7 潘澄濂.开展急症的治疗和研究是当务之急.浙江中医杂志,1983,18(5):193—194 。
8 潘澄濂.略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关系.浙江中医学院报,1984,8(4):13—16。
9 潘澄濂.祖国医学对肾炎的认识和辨证论治.浙江中医杂志,1984,19(9):385—388。
科学人物中医篇---潘澄濂
2004-6-4 14:51:00 信息来源: www.cpst.net.cn 
•          科学人物中医篇---潘澄濂
潘澄濂
(1910—1993)
   潘澄濂,中医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医科研和临床工作,坚持中医与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结合,讲求务切实用。擅长急性传染?闹瘟疲??远愿窝?肝硬化的诊治最为著称。

  潘澄濂1910年11月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7岁就读于温州十狮附小,小学毕业后,就读于上海市南洋中学。其故乡温州,地处东南沿海,常有急性热病发生,当地名医于此多有经验,深受敬慕。受此影响,潘澄濂中学毕业后,便选择了中医这一高尚的职业,进入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学习。在丁甘仁、谢利恒、曹颖甫等名师指导下,他对《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经纬》及《神农本草经》等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其他如妇、儿、外、喉等科,以《医宗金鉴》为教材,自行修读。此外,还广泛阅读了《东垣十书》、《河间六书》、《丹溪心法》、《景岳全书》、《徐灵胎医书十六种》等医著,对中医知识有全面的积累。
  他就读期间,西医在我国已有较快发展,对传统医学冲击很大。中西之界,划著鸿沟,中西论争,日趋激化。在此氛围中,他一面沉浸于中医海洋之中,撷取精华,以为根本,一面挤时间去西医学院旁听学习西医知识,进行解剖、生理、病理实验。嗣后又阅读了日本和田启十郎的《医界之铁锥》、汤本求真的《皇汉医学》、松园渡边熙的《和汉医学》等书。和田启十郎在日本明治维新后汉医学遭受摧残的岁月里,披沥汉医之真髓,奋臂疾呼,力挽几倒之狂澜的精神,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于是他钻研中医之志弥坚,中西兼收,各取所长,为后来能取得突出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9年毕业后,年仅20岁的潘澄濂踌躇满志,回温州办起了诊所,同时还参加了某医务所的工作,所中设有病床40多张,收有伤寒、疟疾、痢疾、肺炎、肺结核、肾炎、溃疡病、肝硬变等各种急慢性病例,除用西医药抢救外,其余大都采用中医治疗,使他能对多种疾病进行系统观察诊治,应诊能力很快提高。
  1938年春,他到了上海,在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同时为人治病。诊治中他善于总结,颇多真知。他常说,中医诊治,通过四诊的方法,识证辨性是提高疗效之关键。他曾治疗两例同因入浴而发生的腹痛,一例系气机阻滞,兼有宿食之实证,方用大柴胡汤加减,一剂即便解痛减;一例系劳顿过度,寒气入中,亡阳欲脱之虚证,投参附汤加味,一服后汗敛肢温,腹痛若失。两例同为腹痛,都发生在入浴之时,他从识证中辨其虚实,采用截然不同的两法,而
  1938年春,他到了上海,在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同时为人治病。诊治中他善于总结,颇多真知。他常说,中医诊治,通过四诊的方法,识证辨性是提高疗效之关键。他曾治疗两例同因入浴而发生的腹痛,一例系气机阻滞,兼有宿食之实证,方用大柴胡汤加减,一剂即便解痛减;一例系劳顿过度,寒气入中,亡阳欲脱之虚证,投参附汤加味,一服后汗敛肢温,腹痛若失。两例同为腹痛,都发生在入浴之时,他从识证中辨其虚实,采用截然不同的两法,而收桴鼓之效。
  1956年6月,浙江筹建中医研究所,他被邀到杭州,负责组建工作。在他和同道的努力下,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于1958年7月正式成立。他十分重视科学实验研究,亲自制定了乙型脑炎、肝炎、铅中毒、白血病及晚期血吸虫病等项目的科研计划,从科研设计到观察病例、论文总结,均亲自参加。1958年,他带领科研人员以温病理论为指导,对全省700余例乙型脑炎的疗效进行了总结,获得了卫生部的好评。他以运中分消法、化瘀软坚法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巨脾症,疗效达85%,为脾切除术提供了条件;以扶正祛邪法、配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明显地提高了缓解率。他十分重视临床实践,在他的主持下,研究所于1976年成立了门诊部,配备了先进仪器,使研究人员得到了锻炼,提高了科研素质。
  他勤于著述,早年就在《明日医药》、《国医新声》等刊物发表有关中医学如何现代化问题的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先后在《中医杂志》、《浙江中医杂志》、《上海中医杂志》、《新中医》等刊物发表论著60余篇;汇集他的学术特长和临床经验的《潘澄濂医论集》1981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他还曾参加评注《温疫论》、校注《医方类聚》、重订《严氏济生方》、《瑞竹堂方》等工作,为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做了大量工作。他重视教育,注意培养中医后继人才,先后担任浙江中医学院特邀顾问,健康报中医刊授学院、光明日报中医刊授学院顾问,并任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主办的前进医药学校校长等职。先后赴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及浙江各地作专题报告。
  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198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为人治病,不分贵贱,持和蔼可亲态度,抱认真负责精神。虽年事已高,仍坚持参加会诊及写作,他常说:参加医疗活动,不仅是医者的职责,而且可以向患者学习,可培养人才,一举数得,只要目尚明,耳尚聪,步履尚健,就要做到老,学到老,不敢稍怠。
坚持中西医结合
  潘澄濂在《伤寒论新解》中,突破了“注不破经,疏不破注”的窠臼,对《伤寒论》“阳浮”和“阴弱”、“营弱”和“卫强”以阳和卫代表机体的散温机能,阴和营代表机体的产温机能作了解释,认为太阳中风就是散温机能的亢进,产温机能不能相应地随着旺盛,使机体调节中枢的相对平衡失调,所以虽自汗出而不解。又据《伤寒论》“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条看,结胸是因早下而致,但原书对结胸的治疗,恰恰是采用大陷胸汤的峻下。这样,前后似有矛盾,不易理解。他援引西医理论作剖析,指出从《伤寒论》对结胸的描述,先说“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鞭满而痛,不可近也”,又说“结胸无大热者,此水结在胸胁者也”,据此推测结胸的实质似指胸腔有大量渗出性或漏出性积液,病变的主要部位在胸腔。就胸腔积液而论,临床上以渗出性胸膜炎较为常见,其病开始阶段,往往先出现恶寒发热,或胸胁疼痛,咳嗽等表证。《伤寒论》对有表证者,一般先解表,表解乃可攻里,所以文中“病发于阳”的“阳”字,可能是指结胸的开始阶段有恶寒发热等表证而言,因此认为不宜过早攻下,过早攻下,损伤正气,于病不利。但是,渗出性胸膜炎由于炎症的进展,恶寒、脉浮之类的表证可以自罢,表证祛并非病已愈,相反,胸膜积液增多,则肺部压迫症状如胸闷、胸痛、气急或咳嗽等势必加重。由于古无X线检查,又无穿刺抽液,而能认识“此为水结在胸胁者也”,采用具有泻下作用的大陷胸汤(丸),诱导积液排泄,借以减轻胸部之压迫,殊属可贵。由此他认定结胸先谓不宜下之过早,后仍以攻下取效,实非因攻下过早而成结胸,也不是结胸不宜攻,而是因病变的发生和发展阶段有表里之不同,故治法也当有先表后攻之分寸,这正是仲景辨证论治精髓之所在。诸如此类,引用西说解释,析义明理,较之以经解经,是一个飞跃。
  他在《卫气营血辨证在温热病学上的作用和意义》一文中详细地论述了卫气营血辨证与急性传染病的关系,指出叶天士所说的卫气营血并非指某些病毒损害的器官组织,而是将各种急性传染病的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证候,以综合和辨证的方法,划分为4种不同的证候群,作为治疗的标志。谓急性热性传染病的发作,取决于病原体在机体内生存的适应力和机体对病原作用所产生的反应,不论是病原体的内毒素或外毒素,毒血症或菌血症,所引起的病变能影响整个机体的生理机能。如疟疾一般征候表现是:寒热往来,呕吐,消化不良,体疼,脾肿,苔白腻或黄腻,也有独热不寒,舌光绛,神识昏迷的。又如肠热病(肠伤寒),一般在第一病周时,有轻度的恶寒和发热,口渴,或渴不引饮,苔薄白或黄腻,皮肤间现蔷薇疹。到了第二病周,由于病热进展,体温稽留在中等度以上,舌焦燥,或光绛而干,甚者神昏谵语,大便秘结或下痢。就这两病的发展过程来说,疟疾的一般症候,和肠热症第一病周时的临床象征,按卫气营血辨证,系邪在卫分或气分,而当出现舌光绛而干,神昏谵语,即属邪入营分或血分了。这样的划分归类,以西医论来说是难理解的,但就中医学说而言,确实如此。他进而指出,卫分阶段,津液一般未受耗伤,故用发汗或渗湿;病热发展,进入气分阶段,就有劫津耗液的可能,治用清法,有湿的尚可化湿;到了营分阶段,津液耗灼,神经系统受到了威胁,表现为舌光绛而干,唇焦齿垢,神昏谵语,如再有心力衰竭征候出现,便是进入极期,治以滋润养阴,还要顾及心脑机能衰竭,适当采用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以防痉厥;如进入血分阶段,血毒征象已很严重,有各种出血症,须以大剂凉血解毒。凡此,中西两套理论同用,指导临床实践,有利于明理识证,提高疗效。
主张辨病与辨证结合
  潘澄濂认为,疾病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辨病就是根据患者的病史、病症,结合多方面的实验检查,对疾病作出确诊。这是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虽有疟疾、痢疾、麻疹等病名,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外感病如伤寒、温病、湿温,杂病如痰饮、咳嗽、水气、积聚等,大都是以证为基础,与现代医学的辨病有所不同。中医对疾病的观察,很重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致病因素和抗病力的关系,外界环境和发病的关系,辨证上以这几种关系为前提,来辨别八纲的属性,为治疗提供依据,在同一证的普遍性中求其特殊性,故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辨治方法。由于病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过程,所以有许多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可有先后或同时发生2种以上的证,而同一证可在某一种病的过程中出现,也可在另一种病的过程中存在,这就需要辨病与辨证结合,全力找出主要矛盾给以治疗。同时,目前已发现有些病的自觉症状不明显,而实验检查有异常,相反,也有自觉症状明显,实验检查无特殊者,这就要对前者从病着眼,对后者从证着手。因此,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有利于探索病机,提高疗效。
  他常说,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就是要双重诊断,对中医临床研究,制订诊断指标及疗效标准,用以观察中医药对某种疾病的疗效确有帮助,应推广执行。但在中西医结合临床中,有的不是按中医辨治的特点,而是执一方一药以试病,有的学步西医,说是炎症,不辨寒热虚实,概用清热解毒。有鉴于此,他指出这只是中西两法的乱套,而不是有机结合,不是辨病与辨证的灵活应用。有感于目前一般中西医生知识的局限,辨病与辨证难以普遍应用,他主张对某些较危重或复杂的疾病,中西医尤其是西学中医师应讲求合作精神,共同分析研究病情,判断其疗效西优于中的以西为主,中胜于西的以中为主,中西结合,辨病用药与辨证施治结合,取长补短,紧密协作,反复实践,摸索规律,提高疗效。
致力于熔经方时方为一炉
  仲景创六经辨证,立113方,被称为经方;后世温热学派根据温热病的特点,又创立了许多方剂,人称时方。由于伤寒与温病性质两异,用药有偏寒偏热之殊,被不同的医者所乐用,故有经方派、时方派之分。潘澄濂指出,仲景六经辨证是对各种疾病从四诊所得的临床表现加以分析归纳,特别是选择比较突出的证候,抓住6个不同类型的基本症候,结合其他一般症状体征,借以辨别表里寒热虚实不同的属性,作为治疗依据的一种逻辑法。由于各种疾病对机体的影响,有因人、因时、因地等不同,故其所出现的症状体征,某些是共同的,某些则有特殊性。六经辨证就是从各殊的症候体征上来辨别其不同的属性。后世温病学派,所创的卫气营血辨证,是将各种急性传染病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证候,以综合和辨证的方法,划分为卫气营血4种不同类型的证候群,作为治疗标志,是在仲景六经辨证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同一体系的辨证治疗法则。
  仲景六经与温热家的卫气营血辨证,前者重在诊脉,参之以其他的症候,来观察心机能之强弱,故太阳病之脉浮,少阴病之脉微细,分阴阳表里为大纲,后者主在望舌,参合脉证,以审津液之润涸,故曰“温病以救阴为主”。两种辨证方法,须相互并重,不能偏废。中医对各种传染病在各个不同阶段所表现的不同症候,除归纳在六经的范畴外,并可结合卫气营血的标志,以审辨津液的质和量的变化,借以探测病势的进展或消退,并决定治疗的方针,这就需要各种辨证方法相结合,熔经方时方于一炉,灵活应用。

  他在《卫气营血辨证在温热病学上的作用和意义》一文中详细地论述了卫气营血辨证与急性传染病的关系,指出叶天士所说的卫气营血并非指某些病毒损害的器官组织,而是将各种急性传染病的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证候,以综合和辨证的方法,划分为4种不同的证候群,作为治疗的标志。谓急性热性传染病的发作,取决于病原体在机体内生存的适应力和机体对病原作用所产生的反应,不论是病原体的内毒素或外毒素,毒血症或菌血症,所引起的病变能影响整个机体的生理机能。如疟疾一般征候表现是:寒热往来,呕吐,消化不良,体疼,脾肿,苔白腻或黄腻,也有独热不寒,舌光绛,神识昏迷的。又如肠热病(肠伤寒),一般在第一病周时,有轻度的恶寒和发热,口渴,或渴不引饮,苔薄白或黄腻,皮肤间现蔷薇疹。到了第二病周,由于病热进展,体温稽留在中等度以上,舌焦燥,或光绛而干,甚者神昏谵语,大便秘结或下痢。就这两病的发展过程来说,疟疾的一般症候,和肠热症第一病周时的临床象征,按卫气营血辨证,系邪在卫分或气分,而当出现舌光绛而干,神昏谵语,即属邪入营分或血分了。这样的划分归类,以西医论来说是难理解的,但就中医学说而言,确实如此。他进而指出,卫分阶段,津液一般未受耗伤,故用发汗或渗湿;病热发展,进入气分阶段,就有劫津耗液的可能,治用清法,有湿的尚可化湿;到了营分阶段,津液耗灼,神经系统受到了威胁,表现为舌光绛而干,唇焦齿垢,神昏谵语,如再有心力衰竭征候出现,便是进入极期,治以滋润养阴,还要顾及心脑机能衰竭,适当采用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以防痉厥;如进入血分阶段,血毒征象已很严重,有各种出血症,须以大剂凉血解毒。凡此,中西两套理论同用,指导临床实践,有利于明理识证,提高疗效。
主张辨病与辨证结合
  潘澄濂认为,疾病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辨病就是根据患者的病史、病症,结合多方面的实验检查,对疾病作出确诊。这是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虽有疟疾、痢疾、麻疹等病名,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外感病如伤寒、温病、湿温,杂病如痰饮、咳嗽、水气、积聚等,大都是以证为基础,与现代医学的辨病有所不同。中医对疾病的观察,很重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致病因素和抗病力的关系,外界环境和发病的关系,辨证上以这几种关系为前提,来辨别八纲的属性,为治疗提供依据,在同一证的普遍性中求其特殊性,故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辨治方法。由于病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过程,所以有许多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可有先后或同时发生2种以上的证,而同一证可在某一种病的过程中出现,也可在另一种病的过程中存在,这就需要辨病与辨证结合,全力找出主要矛盾给以治疗。同时,目前已发现有些病的自觉症状不明显,而实验检查有异常,相反,也有自觉症状明显,实验检查无特殊者,这就要对前者从病着眼,对后者从证着手。因此,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有利于探索病机,提高疗效。
  他常说,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就是要双重诊断,对中医临床研究,制订诊断指标及疗效标准,用以观察中医药对某种疾病的疗效确有帮助,应推广执行。但在中西医结合临床中,有的不是按中医辨治的特点,而是执一方一药以试病,有的学步西医,说是炎症,不辨寒热虚实,概用清热解毒。有鉴于此,他指出这只是中西两法的乱套,而不是有机结合,不是辨病与辨证的灵活应用。有感于目前一般中西医生知识的局限,辨病与辨证难以普遍应用,他主张对某些较危重或复杂的疾病,中西医尤其是西学中医师应讲求合作精神,共同分析研究病情,判断其疗效西优于中的以西为主,中胜于西的以中为主,中西结合,辨病用药与辨证施治结合,取长补短,紧密协作,反复实践,摸索规律,提高疗效。
致力于熔经方时方为一炉
  仲景创六经辨证,立113方,被称为经方;后世温热学派根据温热病的特点,又创立了许多方剂,人称时方。由于伤寒与温病性质两异,用药有偏寒偏热之殊,被不同的医者所乐用,故有经方派、时方派之分。潘澄濂指出,仲景六经辨证是对各种疾病从四诊所得的临床表现加以分析归纳,特别是选择比较突出的证候,抓住6个不同类型的基本症候,结合其他一般症状体征,借以辨别表里寒热虚实不同的属性,作为治疗依据的一种逻辑法。由于各种疾病对机体的影响,有因人、因时、因地等不同,故其所出现的症状体征,某些是共同的,某些则有特殊性。六经辨证就是从各殊的症候体征上来辨别其不同的属性。后世温病学派,所创的卫气营血辨证,是将各种急性传染病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证候,以综合和辨证的方法,划分为卫气营血4种不同类型的证候群,作为治疗标志,是在仲景六经辨证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同一体系的辨证治疗法则。
  仲景六经与温热家的卫气营血辨证,前者重在诊脉,参之以其他的症候,来观察心机能之强弱,故太阳病之脉浮,少阴病之脉微细,分阴阳表里为大纲,后者主在望舌,参合脉证,以审津液之润涸,故曰“温病以救阴为主”。两种辨证方法,须相互并重,不能偏废。中医对各种传染病在各个不同阶段所表现的不同症候,除归纳在六经的范畴外,并可结合卫气营血的标志,以审辨津液的质和量的变化,借以探测病势的进展或消退,并决定治疗的方针,这就需要各种辨证方法相结合,熔经方时方于一炉,灵活应用。

 14 潘澄濂.中医治疗热病急症的经验.浙江中医杂志,1980,15(2):6870.
  15 潘澄濂.叶天士温病学说的探讨.浙江中医杂志,1980,15(增刊):11.
  16 潘澄濂.对湿温证治的临床体会.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1,(2):36.
  17 潘澄濂.《伤寒论》六经指要.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1,(5):2—5.
  18 潘澄濂.对金匮“痰饮”的认识及“慢支”的证治.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11):2—4.
  19 潘澄濂.《伤寒论》的基本精神.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3,7(1):4—6.
  20 潘澄濂.开展急症的治疗和研究是当务之急.浙江中医杂志,1983,18(5):193—194
  21 潘澄濂.略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关系.浙江中医学院报,1984,8(4):13—16.
  22 潘澄濂.祖国医学对肾炎的认识和辨证论治.浙江中医杂志,1984,19(9):385—388.
  23 潘澄濂.慢性胃炎的证治.浙江中医杂志,1985,20(10):436—438.
  24 潘澄濂.《伤寒论》太阴病证治在胃肠道疾病临床中的应用.浙江
  中医杂志,1986,21(4):145—147.
  25 潘澄濂.桂枝在《伤寒杂病论》诸方中的作用探讨.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7,11(1):25—27.
  26 潘澄濂.胸膜炎的证治.浙江中医杂志,1987,(12):529.
  27 潘澄濂.麻黄在《伤寒杂病论》诸方中的作用探讨.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8,12(2):5—7.
  28 潘澄濂.柴胡在《伤寒杂病论》诸方中的作用探讨.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8,12(6):9—10.
  29 潘澄濂.登革热的辨证治疗.浙江中医杂志,1988,23(9):385—386.
  30 潘澄濂.从中医内科领域探索治疗艾滋?纳柘耄?憬?幸皆又荆?1989,24(10):433—434.
  31. 潘澄濂.附子在《伤寒杂病论》诸方配伍中的作用探讨.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0,14(6):46.
  32 潘澄濂.震颤麻痹病的证治探讨.浙江中医杂志,1990,25(11):483—484.
参考文献
  〔1〕潘澄濂医论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2〕名老中医之路.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3〕施仁潮.考究《伤寒》刻意求新:潘澄濂研究员谈《伤寒论》的整理研究.河南中医,1987,7(1):25.

  (1910-1993),潘澄濂,中医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医科研和临床工作,坚持中医与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结合,讲求务切实用。擅长急性传染?闹瘟疲??远愿窝?肝硬化的诊治最为著称。
  潘澄濂1910年11月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7岁就读于温州十狮附小,小学毕业后,就读于上海市南洋中学。其故乡温州,地处东南沿海,常有急性热病发生,当地名医于此多有经验,深受敬慕。受此影响,潘澄濂中学毕业后,便选择了中医这一高尚的职业,进入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学习。在丁甘仁、谢利恒、曹颖甫等名师指导下,他对《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经纬》及《神农本草经》等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其他如妇、儿、外、喉等科,以《医宗金鉴》为教材,自行修读。此外,还广泛阅读了《东垣十书》、《河间六书》、《丹溪心法》、《景岳全书》、《徐灵胎医书十六种》等医著,对中医知识有全面的积累。
  他就读期间,西医在我国已有较快发展,对传统医学冲击很大。中西之界,划著鸿沟,中西论争,日趋激化。在此氛围中,他一面沉浸于中医海洋之中,撷取精华,以为根本,一面挤时间去西医学院旁听学习西医知识,进行解剖、生理、病理实验。嗣后又阅读了日本和田启十郎的《医界之铁锥》、汤本求真的《皇汉医学》、松园渡边熙的《和汉医学》等书。和田启十郎在日本明治维新后汉医学遭受摧残的岁月里,披沥汉医之真髓,奋臂疾呼,力挽几倒之狂澜的精神,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于是他钻研中医之志弥坚,中西兼收,各取所长,为后来能取得突出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9年毕业后,年仅20岁的潘澄濂踌躇满志,回温州办起了诊所,同时还参加了某医务所的工作,所中设有病床40多张,收有伤寒、疟疾、痢疾、肺炎、肺结核、肾炎、溃疡病、肝硬变等各种急慢性病例,除用西医药抢救外,其余大都采用中医治疗,使他能对多种疾病进行系统观察诊治,应诊能力很快提高。
  1938年春,他到了上海,在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同时为人治病。诊治中他善于总结,颇多真知。他常说,中医诊治,通过四诊的方法,识证辨性是提高疗效之关键。他曾治疗两例同因入浴而发生的腹痛,一例系气机阻滞,兼有宿食之实证,方用大柴胡汤加减,一剂即便解痛减;一例系劳顿过度,寒气入中,亡阳欲脱之虚证,投参附汤加味,一服后汗敛肢温,腹痛若失。两例同为腹痛,都发生在入浴之时,他从识证中辨其虚实,采用截然不同的两法,而
  1938年春,他到了上海,在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同时为人治病。诊治中他善于总结,颇多真知。他常说,中医诊治,通过四诊的方法,识证辨性是提高疗效之关键。他曾治疗两例同因入浴而发生的腹痛,一例系气机阻滞,兼有宿食之实证,方用大柴胡汤加减,一剂即便解痛减;一例系劳顿过度,寒气入中,亡阳欲脱之虚证,投参附汤加味,一服后汗敛肢温,腹痛若失。两例同为腹痛,都发生在入浴之时,他从识证中辨其虚实,采用截然不同的两法,而收桴鼓之效。
  1956年6月,浙江筹建中医研究所,他被邀到杭州,负责组建工作。在他和同道的努力下,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于1958年7月正式成立。他十分重视科学实验研究,亲自制定了乙型脑炎、肝炎、铅中毒、白血病及晚期血吸虫病等项目的科研计划,从科研设计到观察病例、论文总结,均亲自参加。1958年,他带领科研人员以温病理论为指导,对全省700余例乙型脑炎的疗效进行了总结,获得了卫生部的好评。他以运中分消法、化瘀软坚法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巨脾症,疗效达85%,为脾切除术提供了条件;以扶正祛邪法、配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明显地提高了缓解率。他十分重视临床实践,在他的主持下,研究所于1976年成立了门诊部,配备了先进仪器,使研究人员得到了锻炼,提高了科研素质。
  他勤于著述,早年就在《明日医药》、《国医新声》等刊物发表有关中医学如何现代化问题的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先后在《中医杂志》、《浙江中医杂志》、《上海中医杂志》、《新中医》等刊物发表论著60余篇;汇集他的学术特长和临床经验的《潘澄濂医论集》1981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他还曾参加评注《温疫论》、校注《医方类聚》、重订《严氏济生方》、《瑞竹堂方》等工作,为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做了大量工作。他重视教育,注意培养中医后继人才,先后担任浙江中医学院特邀顾问,健康报中医刊授学院、光明日报中医刊授学院顾问,并任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主办的前进医药学校校长等职。先后赴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及浙江各地作专题报告。
  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198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为人治病,不分贵贱,持和蔼可亲态度,抱认真负责精神。虽年事已高,仍坚持参加会诊及写作,他常说:参加医疗活动,不仅是医者的职责,而且可以向患者学习,可培养人才,一举数得,只要目尚明,耳尚聪,步履尚健,就要做到老,学到老,不敢稍怠。
坚持中西医结合
  潘澄濂在《伤寒论新解》中,突破了“注不破经,疏不破注”的窠臼,对《伤寒论》“阳浮”和“阴弱”、“营弱”和“卫强”以阳和卫代表机体的散温机能,阴和营代表机体的产温机能作了解释,认为太阳中风就是散温机能的亢进,产温机能不能相应地随着旺盛,使机体调节中枢的相对平衡失调,所以虽自汗出而不解。又据《伤寒论》“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条看,结胸是因早下而致,但原书对结胸的治疗,恰恰是采用大陷胸汤的峻下。这样,前后似有矛盾,不易理解。他援引西医理论作剖析,指出从《伤寒论》对结胸的描述,先说“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鞭满而痛,不可近也”,又说“结胸无大热者,此水结在胸胁者也”,据此推测结胸的实质似指胸腔有大量渗出性或漏出性积液,病变的主要部位在胸腔。就胸腔积液而论,临床上以渗出性胸膜炎较为常见,其病开始阶段,往往先出现恶寒发热,或胸胁疼痛,咳嗽等表证。《伤寒论》对有表证者,一般先解表,表解乃可攻里,所以文中“病发于阳”的“阳”字,可能是指结胸的开始阶段有恶寒发热等表证而言,因此认为不宜过早攻下,过早攻下,损伤正气,于病不利。但是,渗出性胸膜炎由于炎症的进展,恶寒、脉浮之类的表证可以自罢,表证祛并非病已愈,相反,胸膜积液增多,则肺部压迫症状如胸闷、胸痛、气急或咳嗽等势必加重。由于古无X线检查,又无穿刺抽液,而能认识“此为水结在胸胁者也”,采用具有泻下作用的大陷胸汤(丸),诱导积液排泄,借以减轻胸部之压迫,殊属可贵。由此他认定结胸先谓不宜下之过早,后仍以攻下取效,实非因攻下过早而成结胸,也不是结胸不宜攻,而是因病变的发生和发展阶段有表里之不同,故治法也当有先表后攻之分寸,这正是仲景辨证论治精髓之所在。诸如此类,引用西说解释,析义明理,较之以经解经,是一个飞跃。
 他在《卫气营血辨证在温热病学上的作用和意义》一文中详细地论述了卫气营血辨证与急性传染病的关系,指出叶天士所说的卫气营血并非指某些病毒损害的器官组织,而是将各种急性传染病的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证候,以综合和辨证的方法,划分为4种不同的证候群,作为治疗的标志。谓急性热性传染病的发作,取决于病原体在机体内生存的适应力和机体对病原作用所产生的反应,不论是病原体的内毒素或外毒素,毒血症或菌血症,所引起的病变能影响整个机体的生理机能。如疟疾一般征候表现是:寒热往来,呕吐,消化不良,体疼,脾肿,苔白腻或黄腻,也有独热不寒,舌光绛,神识昏迷的。又如肠热病(肠伤寒),一般在第一病周时,有轻度的恶寒和发热,口渴,或渴不引饮,苔薄白或黄腻,皮肤间现蔷薇疹。到了第二病周,由于病热进展,体温稽留在中等度以上,舌焦燥,或光绛而干,甚者神昏谵语,大便秘结或下痢。就这两病的发展过程来说,疟疾的一般症候,和肠热症第一病周时的临床象征,按卫气营血辨证,系邪在卫分或气分,而当出现舌光绛而干,神昏谵语,即属邪入营分或血分了。这样的划分归类,以西医论来说是难理解的,但就中医学说而言,确实如此。他进而指出,卫分阶段,津液一般未受耗伤,故用发汗或渗湿;病热发展,进入气分阶段,就有劫津耗液的可能,治用清法,有湿的尚可化湿;到了营分阶段,津液耗灼,神经系统受到了威胁,表现为舌光绛而干,唇焦齿垢,神昏谵语,如再有心力衰竭征候出现,便是进入极期,治以滋润养阴,还要顾及心脑机能衰竭,适当采用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以防痉厥;如进入血分阶段,血毒征象已很严重,有各种出血症,须以大剂凉血解毒。凡此,中西两套理论同用,指导临床实践,有利于明理识证,提高疗效。
主张辨病与辨证结合
  潘澄濂认为,疾病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辨病就是根据患者的病史、病症,结合多方面的实验检查,对疾病作出确诊。这是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虽有疟疾、痢疾、麻疹等病名,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外感病如伤寒、温病、湿温,杂病如痰饮、咳嗽、水气、积聚等,大都是以证为基础,与现代医学的辨病有所不同。中医对疾病的观察,很重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致病因素和抗病力的关系,外界环境和发病的关系,辨证上以这几种关系为前提,来辨别八纲的属性,为治疗提供依据,在同一证的普遍性中求其特殊性,故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辨治方法。由于病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过程,所以有许多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可有先后或同时发生2种以上的证,而同一证可在某一种病的过程中出现,也可在另一种病的过程中存在,这就需要辨病与辨证结合,全力找出主要矛盾给以治疗。同时,目前已发现有些病的自觉症状不明显,而实验检查有异常,相反,也有自觉症状明显,实验检查无特殊者,这就要对前者从病着眼,对后者从证着手。因此,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有利于探索病机,提高疗效。
  他常说,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就是要双重诊断,对中医临床研究,制订诊断指标及疗效标准,用以观察中医药对某种疾病的疗效确有帮助,应推广执行。但在中西医结合临床中,有的不是按中医辨治的特点,而是执一方一药以试病,有的学步西医,说是炎症,不辨寒热虚实,概用清热解毒。有鉴于此,他指出这只是中西两法的乱套,而不是有机结合,不是辨病与辨证的灵活应用。有感于目前一般中西医生知识的局限,辨病与辨证难以普遍应用,他主张对某些较危重或复杂的疾病,中西医尤其是西学中医师应讲求合作精神,共同分析研究病情,判断其疗效西优于中的以西为主,中胜于西的以中为主,中西结合,辨病用药与辨证施治结合,取长补短,紧密协作,反复实践,摸索规律,提高疗效。
致力于熔经方时方为一炉
  仲景创六经辨证,立113方,被称为经方;后世温热学派根据温热病的特点,又创立了许多方剂,人称时方。由于伤寒与温病性质两异,用药有偏寒偏热之殊,被不同的医者所乐用,故有经方派、时方派之分。潘澄濂指出,仲景六经辨证是对各种疾病从四诊所得的临床表现加以分析归纳,特别是选择比较突出的证候,抓住6个不同类型的基本症候,结合其他一般症状体征,借以辨别表里寒热虚实不同的属性,作为治疗依据的一种逻辑法。由于各种疾病对机体的影响,有因人、因时、因地等不同,故其所出现的症状体征,某些是共同的,某些则有特殊性。六经辨证就是从各殊的症候体征上来辨别其不同的属性。后世温病学派,所创的卫气营血辨证,是将各种急性传染病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证候,以综合和辨证的方法,划分为卫气营血4种不同类型的证候群,作为治疗标志,是在仲景六经辨证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同一体系的辨证治疗法则。
  仲景六经与温热家的卫气营血辨证,前者重在诊脉,参之以其他的症候,来观察心机能之强弱,故太阳病之脉浮,少阴病之脉微细,分阴阳表里为大纲,后者主在望舌,参合脉证,以审津液之润涸,故曰“温病以救阴为主”。两种辨证方法,须相互并重,不能偏废。中医对各种传染病在各个不同阶段所表现的不同症候,除归纳在六经的范畴外,并可结合卫气营血的标志,以审辨津液的质和量的变化,借以探测病势的进展或消退,并决定治疗的方针,这就需要各种辨证方法相结合,熔经方时方于一炉,灵活应用。 因此,潘澄濂临证处方绝不拘泥于经方、时方之说,主张对证处方,灵活化裁。他曾治一湿温者,时值霉雨季节,因前医过用寒凉,身热不解,导致神识不清、不语、不欲食,安宫、至宝已遍服,未见奏效,面色暗晦,口唇色淡,身热不扬,体温38.8℃,神识朦胧,苔淡黄而腻,舌尖边微红,脉象弦缓,辨证为湿邪阻遏,蒙闭清窍,拟桂枝汤合二陈汤化裁,药用桂枝、炒白芍、竹沥半夏、菖蒲、郁金、获苓、陈皮、赤豆、藿香、银花、炙甘草以通阳宣闭,芳香化湿。二剂体温降至38℃,稍能认人,能作简单对答,苔转薄,脉弦缓,再以原方去赤豆,加豆卷、黑山栀。三剂后体温降为37.3℃,夜寐不安,躁烦心慌,悲伤欲哭,苔薄净,脉弦数,辨证为湿热久稽,心气损伤,神伤不宁,改用百合地黄汤合栀子甘草豉汤加淮小麦、太子参、茯神出入,调理半月而愈。据证选方,随证变通,每收良效。
临床经验丰富,肝病辨治尤有见地
  潘澄濂主张将病毒性黄疸型肝炎分为阳明为主的热重于湿证和太阴为主的湿重于热证,用山栀、郁金、茵陈为基本方,热重于湿的,加黄柏、半枝莲或大黄清热利胆,湿重于热的,合胃苓汤燥湿健胃作为常规。他认为治疗该病初期以能迅速改善消化道症状为控制病情进展的重要一环,所以见苔黄腻或黄浊、脉弦滑的,常配合小陷胸汤,或加鸡金、麦芽以醒胃,明显地缩短了治疗周期。他特别重视对重型病症的救治,对消化道症状严重、黄疸迅速加深、精神疲乏、烦躁不宁、苔黄燥、脉滑数或细数的,虽起病仅三五日,就考虑到暴发型肝炎的可能,每能乘其未陷昏迷,急以基本方加黄连、黄柏、大黄以通涤胃肠热毒。对已出现狂躁,或伴出血倾向,苔黄燥,舌质红的,上方加神犀丹解毒凉血,以遏止病情恶化。
  对病毒性无黄疸型肝炎,他主张抓住肝郁与脾困症征的主次而辨治。他说的肝郁主要是指表现为少阳证的一类病症,脾困,主要是指表现为太阴证的一类病症。他指出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病变的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于肝郁易致瘀凝热化而伤阴,脾困易促使气阻湿滞而气虚,肝郁和脾困相互联系,互为影响。而由于个人体质、神经类型与机体反应性等差异,肝郁与脾困的程度亦各有其不同,所以辨别肝郁与脾困的主次是治疗该?墓丶??凇?
  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患者肝功能的较长期异常,是临床常见而亟待解决的问题。他认为改善肝功能的方法离不开辨证论治的法则。专凭化验报告是无从着手的,须从整体出发,与证同参。对谷氨酸转氨酶(即谷丙转氨酶)的增高,他常根据病情,辨别虚实寒热的属性,谓急性肝炎以属实属热居多,常规中加半枝莲、垂盆草、大青叶或板蓝根之类清热解毒药以降酶。迁延性或慢性肝炎谷氨酸转氨酶的增高水平虽较急性期为低,但反复长期波动,惹人顾虑。见以脾困为主的肝脾失调证,于常规中加苍术、山药、萸肉以调理肝脾,使酶逐渐下降;见以肝郁瘀凝为主的阴虚证,于常规中加麦冬、杞子、丹参以养阴活血而降酶。这是对《内经》“甘缓”、“酸收”法则的灵活应用。
  潘澄濂丰富的肝病治疗经验已输入电脑,建立了仿照他辨治的肝病电脑诊治程序,曾在浙江各地为数千位患者治疗,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施仁潮)
简历
  1910年11月13日 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城西街。
  1925年 毕业于上海南阳中学。
  1929年 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
  1930年 出版《伤寒论新解》。
  1938?1947年 任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国医学院教员
  1947?1954年 任温州普安药局医务主任。
  1958?1984年 任浙江省中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1960?1966年 任浙江中医学院副院长。
    
主要论著
  1 潘澄濂.伤寒论新解.上海:大众书局,1935.
  2 潘澄濂.研究“金匮要略”的体会.浙江中医杂志,1956,(试刊号):8?12.
  3 潘澄濂.卫气营血在温热病学上的作用和意义.浙江中医杂志,1957,(2):53?54.
  4 潘澄濂.伤寒论的概述.浙江中医杂志,1957,(3):137?139
  5 潘澄濂.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症9例的追踪观察.中医杂志,1964,(8):11.
  6 潘澄濂.传染性肝炎病程中谷丙转氨酶增高中医治疗问题的探讨.浙江中医杂志,1965,8(2):22?24.
  7 潘澄濂.对肝硬化辨证和治疗的临床体会.浙江中医杂志,1977,3(2):12?17.
  8 潘澄濂.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和治疗,浙江中医杂志,1977,3(6):4?7.
  9 潘澄濂.传染性肝炎辨证和治疗的体会.新医药学杂志,1978,(1):10?13.
  10 潘澄濂.中医对消化性溃疡分型辨证和治疗.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78,(1):11?17.
  11 潘澄濂.六经辨证与脏腑、八纲、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新医药学杂志,1978,(6):2024.
  12 潘澄濂.王孟英的医疗经验.浙江中医药,1979,5(1):911.
  13 潘澄濂.紫血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三方的临床应用.浙江中医药,1979,5(7):259260.
14 潘澄濂.中医治疗热病急症的经验.浙江中医杂志,1980,15(2):6870.
  15 潘澄濂.叶天士温病学说的探讨.浙江中医杂志,1980,15(增刊):11.
  16 潘澄濂.对湿温证治的临床体会.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1,(2):36.
  17 潘澄濂.《伤寒论》六经指要.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1,(5):2?5.
  18 潘澄濂.对金匮“痰饮”的认识及“慢支”的证治.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11):2?4.
  19 潘澄濂.《伤寒论》的基本精神.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3,7(1):4?6.
  20 潘澄濂.开展急症的治疗和研究是当务之急.浙江中医杂志,1983,18(5):193?194
  21 潘澄濂.略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关系.浙江中医学院报,1984,8(4):13?16.
  22 潘澄濂.祖国医学对肾炎的认识和辨证论治.浙江中医杂志,1984,19(9):385?388.
  23 潘澄濂.慢性胃炎的证治.浙江中医杂志,1985,20(10):436?438.
  24 潘澄濂.《伤寒论》太阴病证治在胃肠道疾病临床中的应用.浙江
  中医杂志,1986,21(4):145?147.
  25 潘澄濂.桂枝在《伤寒杂病论》诸方中的作用探讨.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7,11(1):25?27.
  26 潘澄濂.胸膜炎的证治.浙江中医杂志,1987,(12):529.
  27 潘澄濂.麻黄在《伤寒杂病论》诸方中的作用探讨.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8,12(2):5?7.
  28 潘澄濂.柴胡在《伤寒杂病论》诸方中的作用探讨.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8,12(6):9?10.
  29 潘澄濂.登革热的辨证治疗.浙江中医杂志,1988,23(9):385?386.
  30 潘澄濂.从中医内科领域探索治疗艾滋?纳柘耄?憬?幸皆又荆?1989,24(10):433?434.
  31. 潘澄濂.附子在《伤寒杂病论》诸方配伍中的作用探讨.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0,14(6):46.
  32 潘澄濂.震颤麻痹病的证治探讨.浙江中医杂志,1990,25(11):483?484.
参考文献
  〔1〕潘澄濂医论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2〕名老中医之路.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3〕施仁潮.考究《伤寒》刻意求新:潘澄濂研究员谈《伤寒论》的整理研究.河南中医,1987,7(1):25.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18: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已介绍现当代医家100家,下面介绍两本如何防范中医临床可能会遇到的“中医医疗事故纠纷”应当如何“防范与处理”的学术专著,供师弟师妹们参考;——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防临床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做到“治病求本-万举万当”——关系师弟师妹们的医疗前途与中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有一个清醒头脑是极其重要的!


       
                中医医疗事故纠纷的防范与处理
作者        詹文涛主编
出版日期        1992年10月
规格        平装, 大32, 3万字
版次        1
书号        ISBN 7-117-01471-7/R•1472
定价        ¥7.00
   



                       
         
《新时期医疗事故综合防范与处理实务全书》

出版社: 中医古籍出版社
开 本: 16开精装
卷 数: 3卷
定 价:598元
优惠价:288元
节 省:310元   我要订购    

       
        全面性:本书囊括了医疗事故的方方面面,内容全面、翔实。
实用性:本书集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操作性强
权威性:由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医师协会维权委员会、中医古籍出版社首都部分高校的相关医学界领导、专家联袂打造。
内容简介:
新时期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而受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的影响,
使得医疗服务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尤其是医患双方在诊疗过程中医疗事故的出现,加之不正之风,引起了一系列医疗纠纷。
为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达到有效防范及正确处理医疗事故发生的目的,我们特邀请了一批学者、专家共同编写了此书。本书涵盖了医疗服务的基本理论、医疗事故的成因分析和医疗事故预防体系建设,以及医疗事故的处理与鉴定程序、举证规则与法律责任,乃至医疗事故的损害赔偿等.,并提供颇具经验的专家、学者的理论著作及观点,是医疗机构及医务工作者必备的工具书。

第一篇 医疗服务基本理论
第一章 医疗卫生工作概论
第一节 卫生事业与卫生政策
第二节 医疗市场
第三节 医疗保险制度
第二章 医疗行为医疗关系
第一节 医疗行为
第二节 医疗关系
第三章 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第一节 医疗服务的论理学要求
第二节 患者的权利与义务
第三节 医疗服务者的权利与义务
第四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患者的特征及法律规定
第二篇 医疗事故预防体系建设
第一章 医疗事故概述
第一节 医疗事故的科学界定
第二节 医疗事故的分级
第三节 医疗事故具体类种
第四节 医疗纠纷
第二章 医疗事故成因分析
第一节 医疗事故中就医者的原因
第二节 医疗事故中的医生素质原因
第三节 医疗事故事的护理原因
第四节 医疗事故的临床原因
第五节 医疗事故辅助检查因素
第六节 医疗事故的社会原因
第七节 临床思维与医疗事故
第八节 医疗事故中医生诊治的思维原因
第三章 医头号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
第一节 医院管理概述
第二节 医院质量管理
第三节 医疗质量控制
第四节 质量改进与质量管理创新
第五节 护理质量管理
第六节 医疗质量评价
第七节 医疗安全管理
第四章 医疗事故的防范
第一节 医疗管理制度与规范
第二节 医疗事故的防范对策与建议
第三篇 医疗事故的处理
第一章 误诊与医疗事故纠纷
第一节 误诊概述
第二节 临床医学特点与误诊的关系
第三节 误诊产生的原因及其医疗事故的防范
第二章 医疗事故中过失的认定
第一节 医疗过失概述
第二节 医疗事故中的因果关系
第三节 医疗过失的判定标准
第四节 医疗行为过失分述及其原因分析
第五节 医疗过失的的否定
第三章 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的程序
第一节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概述
第二节 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与行政监督
第三节 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程序
第四章 医疗纠纷与事故处理方法
第一节 中医医疗事故纠纷的处理
第二节 因患者行为引发的医患纠纷的处理
第三节 非医疗行为引起的其他医患纠纷
第四节 特殊医疗纠纷与事故处理方法
第五节 医疗事故处理中对医患双方的要求及相关问题
第五章 医疗事故的诉论与抗辩
第一节 医疗事故诉讼概述
第二节 医疗事故的法院诉讼
第三节 医患诉讼中的选择
第四节 医疗事故诉讼中应注意几个问题
第五节 医疗事故的抗辩
第六章 中外关于处理医疗事故的实践
第一节 我国医患纠纷处理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及模式研究
第三节 习惯法国家对医疗纠纷的处理简介
第四篇 医疗事故的鉴定
第一章 医疗事故鉴定概述
第一节 医疗鉴定制度
第二节 医疗鉴定的主客体
第二章 医疗事故鉴定活动的原则及其鉴定人
第一节 医疗事故鉴定活动的原则
第二节 医疗事故鉴定人
第三章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种类、方法和标准
第一节 医疗事故鉴定和种类
第二节 医疗事故鉴定的方法和标准
第四章 医疗事故的鉴定程序
第一节 鉴定程序概述
第二节 医疗事故的鉴定程序
第三节 医疗事故鉴定中的几个问题
第五篇 医疗事故的举证
第一章 证据概述
第一节 证据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医疗事故的举证责任
第二章 医疗事故证据的调查收集
第一节 调查收集证据的方式及程序
第二节 几类主要证据的调查收集
第三节 证据的保全
第四节 证据的调查与收集
第三章 医疗事故证据的提出
第一节 举证规则概述
第二节 当事人提供证据
第三节 举证时限
第四节 证据交换
第四章 医疗事故证据的审查判断
第一节 查证规则概述
第二节 质证物一般规定
第三节 对证据方法的质证
第五章 医疗事故证据的审核认定
第一节 采证规则概述
第二节 法官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
第三节 各类证据的证明力
第四节 证明的要求与标准
第六篇 医疗事故的法律责任
第一章 医疗法律关系
第一节 医疗法律关系概述
第二节 医疗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 医疗事故的法律适用
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民事责任
第一节 民事责任
第二节 医疗事故的民事责任
第三节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与责任承担
第四节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其他问题
第三章 医疗事故的行政责任
第一节 医疗事故行政责任概述
第二节 承担医疗事故行政责任的形式
第四章 医疗事故的刑事责任
第一节 医疗事故的刑事责任概述
第二节 医疗事故罪
第三节 与医疗有关的其他几种犯罪
第七篇 医疗事故的损害赔偿
第一章 损害赔偿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损害赔偿之债
第二节 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
第三节 损害赔偿的法律关系与诉讼时效
第四节 损害赔偿规则
第二章 医疗损害及其责任竞合
第一节 损害与医疗损害
第二节 医疗损害的责任竞合
第三节 医疗损害的责任构成
第三章 医疗事故的损害赔偿
第一节 医疗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诉讼时效
第二节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原则及标准
第三节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范围
第四节 医疗事故人身损害的赔偿
第五节 医疗事故精神损害的赔偿
第六节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计算
第八篇 各类常见疾病的症状及诊疗要点
第一章 医师的诊断的技术
第一节 物理诊断
第二节 化验诊断
第三节 特殊检查
第二章 骨科疾病
第一节 骨折
第二节 关节脱位
第三节 颈肩腰腿痛
第四节 手部创伤与感染
第五节 化脓性骨髓炎与关节炎
第六节 骨肿瘤
第三章 风科疾病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
第二节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三节 循环系统疾病
第四节 泌尿系统疾病
第五节 造血系统疾病
第六节 内分泌腺疾病
第七节 结缔组织病
第八节 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病
第四章 外科疾病
第一节 休克浅表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
第二节 全身急性感染
第三节 厌氧芽孢杆菌感染
第四节 咬螫伤
第五节 常见体表良性肿瘤
第六节 乳房疾病
第七节 腹部损伤、腹外及腹部肿块
第八节 急腹症
第九节 直肠、肛管疾病
第十节 周围血管疾病
第十一节 烧伤与溺水
第十二节 颅脑外科
第十三节 胸部外科
第十四节 泌尿外科
第五章 传染科疾病
第一节 消化道传染病
第二节 呼吸道传染病
第三节 虫媒传染病
第四节 透皮传染病
第六章 妇幼科病症
第一节 妇产科疾病
第二节 儿科疾病
第七章 五官喉科疾病
第一节 耳部疾病
第二节 鼻部疾病
第三节 咽、喉、气管、食管疾病
第九篇 基层卫生院医疗事故的综合防范与处理
第一章 新时期基层卫生院管理与医疗事故纠纷
第一节 基层卫生院改革与发展基本理论
第二节 基层卫生院的建设与管理
第三节 基层卫生院的护理工作
第四节 基层卫生院医疗纠纷引发的原因及对策
第五节 医疗事故的经济补偿与“私了”问题
第二章 新时期基层卫生院典型医疗事故处理案例分析
第一节 内科医疗事故处理案例分析
第二节 外科医疗事故处理案例分析
第三节 妇产科医疗事故处理案例分析
第四节 儿科医疗事故处理案例分析
第五节 其他医疗事故处理安案例分析
第十篇 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
第一章 医疗机构与医护人员工作管理法规
第二章 医疗器械与药品管理法规
第三章 医疗事故鉴定法规
第四章 医疗事故诉讼与赔偿法规
第十一篇 基层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经验借鉴
       
       



客服电话010)82930550 82930551 82932867  
传 真010)82932867  客户服务 E-mail:jiaoyu1000@sina.com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18: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3 02:54 编辑

   姓名:王永炎 性别:男
    籍贯:天津
    出生年月:1938.09.29
    专业领域:中医药
    职称:院士
    毕业院校: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王永炎(1938--- ),男,天津市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脑病研究学术带头人。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常委;中国科协第六届常委;中华中医学会副会长、内科学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主编,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
    从事中医内科医疗、科学研究、教育40年,研究领域为中医内科及神经内科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脑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先后主持与承担部局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现承担国家"97.3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为首席科学家。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4项。还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立夫中医药优秀著作奖及求实科技基金奖。是全国急诊科室必备用药"清开灵注射液"的主要研制者之一,并率先应用其治疗缺血性与出血性中风,在中医治疗脑血管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起草并主持制定的《中风病诊疗规范》已在全国推广应用。主编与参编著作15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已培养医学博士32名,出站博士后8名。
    通讯地址: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市东直门内北新仓18
    主要论文如下:
    1.王永炎,运用化痰通腑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58例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学报19861(2)22
    2.王永炎,中风病科研思路方法刍议 辽宁中医杂志19841(9)
    3.王永炎,中医药治疗震颤麻痹综合征35例疗效观察 中医杂志198627(8)22
    4.王永炎,近10年中风病临床研究述评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71(3)
    5.王永炎,辨证论治加复方活血注射液治疗中风急证的临床研究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722(1)
    6.王永炎,疑难病与难治病的关系及其研究方法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013(3)6
    7.王永炎,近10年头痛临床研究述评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1(1)
    8.王永炎,中风病智能障碍的中医康复 澳洲中医药19961(1)
    9.唐启盛 王永炎,"浊毒痹阻脑络"对老年期痴呆的影响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21(5)42
    10.王永炎,继承 验证 质疑 创新―关于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034(8)4
    11.程昭寰 王永炎,论仲景气味组方规律及实践意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07(7)27
    12.于友华 王永炎,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200126(4)219
    王永炎,1938年生,天津市人。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1997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首届本科六年制毕业。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中医系温病教研室助教及附属东直门医院内科助教、住院医师、讲师、主治医师、内科副主任、医务处主任、常务副院长,其间曾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和日本宫琦、小林市神经精神病院学习研修。198312月被国务院任命担任北京中医学院院长,198510月改任第一副院长,19974月出任校长。
      王氏从事中医内科学教育、医疗、科研30余年,主要方向是中风病与脑病的临床研究,主要成就有下列几个方面:
      ———制定与完善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983年经卫生主管部门推荐在全国试行,1993年纳入中医急症诊疗规范专辑,1995年纳入国家技术监督局编制的[ZY]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面向全国推广,该《标准》首次应用医学计量学记分方法评价疗效,提高了科学性而且简便易行。获[86]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八五”期间又应用辨证量表、CTMRI、临床流行病学等方法,对中风病的证候学与临床诊断进行了深化研究。
      ———临床研究注重提高疗效,临床试验主张从症状学观察入手,分析证候特征,要求理法方药完整统一,在总结中风病辨证论治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缺血性卒中有常见的八种证候类型,设计、运用系统中药汤剂加用复方活血液静脉滴注治疗,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疗效,并对证候演变规律提出了初步认识。此项成果获[85]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针对中风病急性期常见的痰热腑实证,设计、研制了化痰通腑法,并用创制的化痰通腑汤进行治疗,15天内的显效率达51?3%,专家鉴定认为:化痰通腑治疗中风急症在继承基础上有发展和创新,居国内领先。曾获[86]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
      为了研究系统中药汤剂和颗粒剂的疗效机制,以王永炎为主要研究者,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到化痰通络汤及颗粒剂、化痰通腑汤及颗粒剂、益气活血汤及颗粒剂具有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体内纤溶活性的作用,并可明显地延长实验动物体内血栓形成时间,说明系统方药从不同环节起到了防治血栓形成的作用。
      ———王氏是中医急症必备用药清开灵注射液的主要研究者之一,首次应用清开灵注射液开展治疗中风病痰热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系统地观察了清开灵治疗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病的疗效,发现对痰热证疗效尤其显著。此项研究对证效关系做了初步探讨,较早引进细胞膜流动性的检测技术,说明清开灵与改善脑能量代谢、保护脑细胞有关,并运用生物化学、病理学等指标探讨疗效机理。
      清开灵是针对急性期重症病人而研制的安全、有效,并从静脉滴注给药的急救用中成药新剂型,运用国际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其显效率达53%,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比较,居国内领先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研究获[89]部局科技进步二等奖,[91]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中风病中医急症护理规范及临床研究。王氏按辨证论治与辨证施护相结合提出的规范对中风病的治疗、康复、预防复中具有积极作用,并用系统录像片演示护理操作,在全国中风急症协作组20余个单位推广应用,获[89]部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脑病研究方面指导博士研究生对现代难治病颤振(帕金森氏病)、风痱(小脑性共济失调)、头风(血管神经性头痛)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观察研究,取得了较显著的疗效,并制订了相应的规范,完成了国家教委博士学科点科研课题的总结报告。
      ———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大组病例的系统观察和实验研究,提出脑脉痹阻、血溢脑脉导致气血逆乱是中风病的主要病机,风证、火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为六类主要证候因素,并运用辨证量表、数学造模揭示证候演变规律,指导防治综合措施的实行。还提出了中风病的定义,已被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与全国中医脑病协作组1992年年会确认。中风病证候学与临床诊断标准的研究,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础研究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关于中医学术与管理规范的研究,这是中医学术建设的基础工作。1982年参与并主持中医病案书写规范的制定,1983年即被卫生部采纳,修订后全国推广试行,又于1992年总结经验再次修订实施。参加了卫生部药政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编写、论证、定稿工作,此书是我国新药开发的重要依据。参加了《中医医疗事故纠纷的防范与处理》的编写工作,任副主编。这是带有法制性的中医规范,是当前处理事故、纠纷的主要依据。还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编写、论证、定稿工作,已于19951月发布实施。
      主要著作有《中医健康文库·脑血管病》、《中风病要览》、《建国40年中医药科技成就》、《中医医疗事故、纠纷的防范与处理》、《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临床中医内科学》、《中医急诊医学》、《中医内科学》(国家教委规划教材)。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多次应邀赴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德国、韩国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和会诊,推动中医药的国际交流。已培养医学博士12名、硕士4名,指导博士后进站博士3名。
      王氏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学位委员会主席、《学报》主编和《中医急症医学》副主编,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卫生部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医药卫生组委员、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并内科学会主任委员及急诊学会主任委员,还任生命科学学会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
    职称: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主任医师职务: 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协第六届常委最高学历: 大学
    主要工作经历
    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历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助教,住院医师,讲师,主治医师,内科副主任,医务处主任,常务副院长,副教授。198312月任北京中医学院院长。1985年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1990年增列为博士生导师,校学位委员会主席,脑病研究室主任。1997年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1997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调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1999年被国家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

    目前从事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是中风病与中医脑病的临床研究。先后承担中医药防治中风(急性脑血管病)、老年期痴呆等国家级课题8项、WHO科研合作项目脑血管病的中医康复等课题。主持制定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该《标准》首次应用医学计量学记分方法评价疗效,并应用辨证量表、CTMRI、临床流行病学等方法进行了深化研究。1982年参与并主持了中医病案书写规范的制定,又于1992年总结经验再次修订实施。1999年主持再一次修订中医病案书写规范。承担国家“七五”、“八五”、“九五”攻关课题及“973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

    主要学术成就

    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199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立夫中医药优秀著作奖。先后作为第一主编编著、出版《临床中医内科学》、《今日中医临床丛书》等12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已培养医学博士32名,出站博士后6名,在站博士后5名。

    国内外重要兼职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主编;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秘书长;199912月承担国家“973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基础研究”,被国家科技部聘为首席科学家;20004月任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同年被推选为全国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

发表于 2009/4/10 20: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体会吗?

这么多介绍....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21: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坚持胜利 于 2009/4/10 19:04 发表
这是体会吗?

这么多介绍....



嘿嘿,哪有这么多体会————只有第一个帖子是体会——————其它的都是从百度搜索来的————用来支持个人一点体会的旁证资料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21: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3 02:55 编辑

郭晓庄教授


    郭晓庄教授早年毕业于现同济医科大学和辽宁中医药大学,从事医学教育及临床实践50余年。曾任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是国际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历任中国中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文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风势病协作组副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杂志》副主编,《中国药理学报》编委等职。现任唐山东华肾病医院特聘首席专家、华北煤炭医学院肾脏病研究所所长等职。   
    毕生从事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黄帝内经肾实质探讨》获卫生部“继承发扬祖国遗产奖”;《中药治疗肾炎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德国汉堡国际优秀医学成果;《有毒中草药大辞典》填补该学科领域空白,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实用有毒中草药临床手册》获准在台湾出版,并被香港医院管理局列为香港医院用药指南;《临床用药指南》、《中西医结合风湿学》等著作已经多次再版。有3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在《中华内科杂志》、《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国内外权威期刊。
    他所研究发明的中成药“腰痛宁胶囊”,由河北承德药业集团生产,产品行销20余年经久不衰,连续多年产值超亿元。该成果获部级科技成果奖,国家“百病克星”银质奖,河北省优秀产品奖,并被卫生部列为国家基本药物和中药保护品种。
    近30余年,郭晓庄教授潜心研究中医中药治疗各类肾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典型病例数千例,使众多重症肾病患者痊愈或改善,重返工作岗位。经过长期艰苦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从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学两方面探硕肾病的病理机制,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学术观点,即肾炎的免疫紊乱及肾功能进行性衰减的机制在于病体正气虚弱及毒性物质在体内特别是什单位的积存,呈现恶性循环,终致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因此,治疗肾炎的关键在于调节气血,补肾扶正,解毒祛瘀,以恢复生机。依据这一观点设计的中药“益肾液”、“八正五淋丸”、“健肾胶囊”等系列制剂,经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90%以上。在基础研究方面,他所设计的中药方剂对兔及大鼠的实验性肾炎有显著恢复作用。



题名/作者:         有毒中药大辞典(修订版)/郭晓庄主编
  ISBN号:         7-5433-0232-2
  出版发行项: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预出版日期:         2006.1
  载体信息:         16开 CNY150.00
  个人名称—等同责任者:         郭晓庄
  中图图书分类法类号:         R285.1-61
  论题主题:         中草药-毒性-词典
  附注项:         本书共收录有毒中草药503种,其中按照中毒量接近的程度分为极毒、大毒、有毒、小毒四级,包括了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并收录了古今成方及验方,临床应用涉及内、外、妇、儿、皮肤、五官、肿瘤及其他各种疾病,附录包括病名索引便于查找。

郭晓庄
   

郭晓庄教授早年毕业于现同济医科大学和辽宁中医药大学,从事医学教育及临床实践50余年。曾任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是国际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历任中国中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协作组副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杂志》副主编,《中国药理学报》编委等职。现任唐山东华肾病医院院长,华北煤炭医学院肾脏病研究所所长。
    毕生从事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黄帝内经肾实质探讨》获卫生部“继承发扬祖国遗产奖”;《中药治疗肾炎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德国汉堡国际优秀成果; 《有毒中草药大辞典》填补该学科领域空白,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 《实用有毒中草药临床手册》获准在台湾出版,并被香港医院管理局列为香港医院用药指南; 《临床用药指南》、 《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等著作已经多次再版。有3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在《中华内科杂志》、《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国内外权威期刊。
    他所研究发明的中成药“腰痛宁胶囊”,由河北承德中药厂生产,产品行销20余年经久不衰,连续多年产值超亿元。该成果获煤炭部科技成果奖,国家“百病克星”银质奖,河北省优秀新产品奖,并被卫生部列为国家基本药物和中药保护品种。
    近20余年,郭晓庄教授潜心研究中医中药治疗各类肾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典型病例数千例,使众多重症肾病患者痊愈或改善,重返工作岗位。经过长期艰苦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从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学两方面探索肾病的病理机制,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学术观点,即肾炎的免疫紊乱及肾功能进行性衰减的机制在于病体正气虚弱及毒性物质在体内特别是肾单位积存,呈现恶性循环,终致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因此,治疗肾炎的关键在于调节气血,补肾扶正,解毒祛瘀,以恢复生机。依据这一观点设计的中药系列方剂:“益肾液”、“八正五淋丸”、“健肾胶囊”等制剂,经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90%以上。在基础研究方面,他所设计的中药方剂对免及大鼠的实验性肾炎有明显恢复作用。
    鉴于郭晓庄教授从医50余年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和高尚医德,使其成为国际著名医学专家,倍受广大患者拥戴,其事迹收录入《中国大陆名医大典》,《中国自然科学学者大典》, 《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世界名人录》,《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人才名典》,并于1991年由国务院首批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终生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注:郭晓庄主编的(有毒中药大辞典),初版价格仅38.00元,2006年1月再版-竟升高到150.00元,但仍然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毒中药大辞典)要便宜得多,可惜现在没有再版;此书对业中医者是一部临床重要参考书,(中药大辞典)不能完全取代它的作用。临床总会遇到中药中毒的病人,如何有效而及时地予以解毒,是个大问题;临床如何避免中药的毒副作用,也是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21: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3 02:55 编辑


姓  名: 赵国兴职  称:教授
所在医院:河南省中医院
所在科室:儿科
坐诊时间:每周二、周四、周六(上午)坐诊。











 


 


擅长

擅长诊治小儿血液病、新生儿疾病及小儿神经系统疾病。


简介


  
男,60岁,毕业于河南医学院医疗系,教授、主任医师。从事儿科医疗、教学、科研38年,能熟练诊治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重症。善于解决儿科疑难问题,擅长诊治小儿血液病、新生儿疾病及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在中华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国小儿血液等全国30多种医学期刊上发表医学论文60余篇;主编《内儿科疾病新疗法》、《实用药源性疾病诊断治疗学》等医学著作4部。

实用药源性疾病诊断治疗学


·                            者:


赵国兴等主编

·                            出版项: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994.2


·                            原书定价:¥22


·                            丛编项:无


·                            装帧项:26cm / 405


·                            ISBN号:75067097** / R595.3


·                            关键词:药源性疾病-诊疗 【图书简介】-实用药源性疾病诊断治疗学  本书重点介绍100多种药源性疾病的发病机理、致病药物、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并对30余种药源性综合征和危象进行了系统介绍。





注:(实用药源性疾病诊断治疗学 )这部临床西医学学术专著虽然出版于1994年,对临床西医学而言有些过时(可能已有更新的同类学术著作问世),但对认识西医西药的“药源性疾病”还是有些用处,故简单介绍一下,供有兴趣的读者临床开阔思路之用!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17: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3 02:56 编辑


【本帖转自张其成国学网——http://www.zhangqicheng.com/zhongyi/quexing.html】名医辈出? 济世保民——新安医学如何承前启后





张贵才? 黄山市新安医学研究中心


  


    安徽省新安地域,自古以来,名医云集,层出不穷,学派影响实深,波及面广,无论在理论或临床实践方面均有发挥,众多医家渊源《内经》、《难经》,师法仲景,融汇张子和外感、李东垣内伤、刘河间热证、朱丹溪之杂病,且治法灵活,疗效显著,脉络相承,各有己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出现了流派纷呈的新安医学世家,表现出浓郁的地域宗族色彩,成为新安医学中最有特色的医学教育模式之一。


  一、人杰地灵名医辈出  新安医家以儒医群体和世医家族链为师承,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医学教育模式与特征,是新安医学发展的重要形式与源泉。自宋以来,数百年的世袭比比皆是,宗族社会的色彩在新安医学中有着鲜明的映证,世代相传,代不乏人。从宋代张扩始(约公元1058年~1106年),经张挥、张彦仁医术代代流传,到第四代张杲(约1149年~1227年)以儒医鸣世,其精心研究医学50余年,博览诸子百家之作,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著成《医说》十卷,享誉医坛,堪称“新安第一代名医世家”。其后人张舜华、李济仁、张其成传承衣钵至今,久盛不衰也传为杏林佳话。又如歙县蜀口曹氏外科,其先人曹启梧传于曹承隆,承隆传子崇竹、典成,子又传孙,历经六代而不衰;吴山铺程氏伤科(又称黄源村伤科),始于清.康熙年间程时彬、程时亨、程时中三兄弟。程时彬传子程士华,继传孙鹤生,曾孙永裕,相传十代,代不乏人;歙县黄氏妇科世家,始于宋代黄孝通。宋.孝宗时(1163年~1189年)为御赐“医博”,擅妇科,为黄氏妇科之始祖,其后代多以医为业,至今800余年,相继25代,代有传人,人称“医博世家”;闻名全国的歙县郑村“南园、西园喉科”,同样是家族世袭医业,有“一源双流”之称。指得就是清.康熙五十年前后,郑于丰、郑于蕃俩兄弟同业喉科。于丰住宅南园,世称“南园喉科”,于蕃住宅西园,世人称之为“西园喉科”,从此闻名于世,相传至今12代。又尤以南园郑于丰之子郑梅涧(1727年~1787年)继承家传衣钵,擅长用汤药和针灸疗法治疗咽喉疾病,开创了喉科学上的“养阴清润派”。其临床经验丰富,救危起死,不可胜数。著有《重楼玉钥》、《痘疹正传》等著作。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发行,并盛赞“清代喉科名家郑梅涧《重楼玉钥》这一著作在我国中医喉科中很有地位”。后世业喉科者,皆以此书为指导。郑氏“西园”喉科33世郑铎,34世郑公望、郑葶、郑园均业喉科,颇有建树。著名的医学世家还有歙县的余午亭、王养涵,吴正伦、殷世春等内科世家;许豫和、程公礼儿科世家;王履中“新安王氏医学世家”;休宁江家伦祖传22代妇科名医世家等等。新安医学的这种以家族为纽带的“人才链”特点,使得医业多有世袭,代传不衰,据不完全统计,自北宋以来,三代以上至三十多代的家传名医“家族链”有63条,记载名医300余人,众多的家族世医相传,对于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均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古新安是程朱理学的桑梓之邦,文化底蕴丰厚,医家信奉儒学者居首。习医行事“一以儒理为权衡”,“不为良相,愿为良医”,成为他们从儒学中学习做人的准则。因此,新安医家多以儒家伦理道德为规范,崇尚人文理性追求。他们特别重视从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宝库中吸取营养,很多医家利用自身由儒入医的优势,注重对古代医籍和医学文献的解读和诠释,对于前人的医学经验,努力加以总结提高,融会贯通,独树一帜。清.嘉道间婺源医家王桂元,12岁即通诵四书六经,尤精易理。名医俞塞谓学医不通易理则医术不精;吴澄自幼习儒,认为:“医之理即《易》之理”,其根据《易经》“易化而裁之存乎变,推之行之存乎通,变动不居,周流无虚”之意,著作名曰《不居集》。明代休宁大医家孙一奎,为汪机“固本培元”派的再传弟子,著有《赤水玄珠》、《孙文垣医案》、《痘疹心印》等重要医著。孙一奎认为:“易医同源”,十分赞同孙思邈“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之说。他倡导用《易经》太极理论解释“命门”,强调人体“理气合一”,注重人与天地之生生不息。明代歙县名医方有执,更是在先后两番丧内,5个子女又夭折于惊风急症,自己亦险遭病厄的逆境中,发奋攻医,乃竭20余年之精力,将《伤寒论》逐条改订,重新编排成篇,加之注解,写成了《伤寒论条辨》八卷,开《伤寒论》“错简重订派”之先河。另像吴正伦、程敬通、方博九、汪文绮、张柏、程国彭、程衍道、程嘉谟、汪昂等众多医家,都精通易理,以太极阴阳之说察寒热虚实,究元阳温补之法,为“固本培元派”、“时方轻灵派”、“医学普及启蒙派”的代表人物。总之,新安医学众多医家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和学术理论的创新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构成了徽州文化“五要素”中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医学文化,而且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二、宝贵资源博大精深  新安医学,古奥玄深,济世保民。新安地域,不仅历代名医辈出,医著浩繁,而且有着丰富的药用动植物资源。据统计品种总数达1700余种,其中大宗药材400余种,且蕴藏量十分丰富,地道和珍稀品种如贡菊、白术、山茱萸、葛根、银杏、梅花、灵芝、蕲蛇、蟾蜍、穿山甲、灵猫香等60余种,堪称一天然药用动植物园。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视察黄山,提出了徽州文化“五要素”,同时又指出,“如此灿烂的文化,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一定要世世代代传下去,让它永远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因此,要充分开发、应用好新安医学的宝贵资源,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为子孙后代造福。


  一是对新安古、近、现代名医的医疗资料,医案、方药、验方、民间单方以及绝招、绝技等进行收集、整理、总结、提高,按照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使其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确立科研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促进基础理论研究迈向应用科学研究,推动科研成果向医疗市场的转化,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收集历代新安医学医家资料,实物、著作、医案、处方、手迹、塑(画)像、图片等作为永久性陈列,建立“新安医学历史文化馆”(国医馆),既有史(文)学价值,又具有现实意义,不仅是对前人的总结,而且是对后人的昭示,为新安医学的研究和黄山的旅游经济服务。


  二是根据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及疾病谱的改变,重点研究、开发出对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消化、呼吸系统疾病及癌症等)有显著疗效的新剂型(针、散、丸、膏、丹),解决传统中药煎剂品种单一、服用不便且“缓不救急”之弊。努力提高对常见病、多发病和危、急重症(热、痛、血、厥脱、中风)的治愈率及抢救成功率和中药参与率。


  三是广泛深入地开展新安医学在养生保健、食疗以及抗衰老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利用黄山丰富的天然药用植物资源(如贡菊、白术、山茱萸、银杏、葛根等),结合临床开发出价廉、实用、有效的养生保健品。有资料表明,葛根含有丰富的异类酮物质,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雌激素,可对人体的内分泌进行调节,防止因雌激素下降而引起的疾病,如血脂升高、骨质疏松以及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而且异类酮还具有保护心血管和有助防治乳腺癌、子宫内膜癌作用。又如向日葵叶、棕榈皮均具有治疗脑溢血、高血压及甲状腺肿大的功效,而菊花与夏枯草配伍,研成粗末制成的药枕,可疏风清热,平肝潜阳,适用于神经性及紧张性头痛,不失为人们在现代社会竞争条件下的天然绿色保健良药。


  因此,深入研究新安医学灿烂的文化,利用黄山得天独厚的药用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出具有特定功效的养生、抗衰老的保健(药)品,使科研、医疗、康复保健、旅游购物“一条链”,为人类社会造福,为黄山经济发展服务,乃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历史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我们迈进了新的时代,只有在创新中继承才能遵古而不泥古,只有抢抓机遇,才能在发展中“变易不居,生生不息”。


(《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4月25日)


新安名医“张一帖”源流考





作者单位 :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 98 级中医内科专业 博士生 李梢


  中华医史杂志 2000年10月第30卷第4期 第208-210页




  


新安医学流派以地区命名,是中医学术、中医临床最为纯正的典型代表之一,地处“新安”(今安徽徽州歙县、休宁、绩溪、黟县、祁门 , 屯溪以及江西婺源等六县一市的古称 , 因祁门之新安山而名) , 远绍晋唐、金元, 时盛明清,波及民国。其历史持续之久、学术创新之丰、名医名著之众,在祖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新安医家家族链是新安医学发展的重要形式与源泉。据总结,新安医家家族链约50余条,记载名医250余人[1] 。而其中临床尤为称著者 , 当推徽州歙县定潭“张一帖”内科。




一、新安名医“张一帖”概略


  徽歙张家世医医技精湛 , 治疗急性热病、内科疑难杂证有独到之功 , 向以“张一帖”之美名称誉于皖、浙、赣数省。自明嘉靖年间绵延至今 , 已传乘 15 代之久 , 盛誉播于远近 , 并时有韶光重现。《歙县志》、《新安名医考》、《新安揽胜》、《歙县风情》、《大医精要———新安医学研究》等诸多史志、著述均将“张一帖”视为新安历代临床医家之翘楚。今安徽省黄山市“徽州新安医学研究所”及安徽中医学院“新安医学文化馆”等亦将“世传张一帖”流传人物中面目可考者 , 绘像以志彰扬。


因此 , 以新安名医“张一帖”为典型代表 , 辨章学术 , 考镜源流 , 则不仅可依循此一脉络 , 深入探悉新安医学流派形成、世袭、发展之路径 , 丰富新安医学的文献史料 , 更可藉此纵深化研究 , 从中获得新的发现与认识 , 寻找并规范出新安医学、乃至祖国传统医学的根脉与方向 , 为辨析其将来之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二、新安名医“张一帖”源流考


  “张一帖”传为北宋名医张扩之后裔。张扩 , 字子充 , 歙县人。少好医术 , 尽得蕲水庞安时、蜀人王朴真传 , 治病多奇中 , 名震当时 , 尤以疗治伤寒见长。张氏之学术及诊疗经验与“张一帖”祖传医术颇有渊源。然谱传已失 , 此说仍待续考。今可考知“张一帖”名起于明代嘉靖年间 , 自张守仁 [2] 始 , 历明、清、民国至今 , 计 400 余年、 15 代的历史。张家世医代代勤于诊务 , 每无暇于著述 , 诸多临床验案、心得体会殊为可珍 , 然囿于家规 , 未得刊行 , 后“文革”之难 , 令众稿有所损毁。现遍搜有关著述 , 廓考其源流如下。




  得“张一帖”之名的始祖张守仁 ( 1550 ~ 1598 年 ),字立仁。享年48岁。为人淳厚,善济贫寒,明嘉靖、万历年间以医术鸣世。张氏之父亦以医为业 , 然名不甚广。立仁幼时随父习医数载 , 其后由乃父遣与各地名医游 , 在此期间《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 10 余部医籍不离左右 , 得暇即沉浸其中 , 深思比勘 , 医术日有进境。此后可以神奇目之者 , 是立仁以其德术 , 逢遇机缘 , 得到一位扮为乞丐的异人亲授 ( 今歙县定潭“张一帖”诊所依然保留据传为异人所赠的“末药龛”、“仙人拐” ) , 由此医技大进。其时 , 百姓多困苦 , 屡有因饥寒、劳累所迫而致昏厥者。守仁公虽日夜救治不辍 , 终因病家众而未能尽救 , 遂以异人所授之术为本 , 并穷究医理 , 博采良方 , 精勤不倦 , 历 30 余年之证验 , 终研究出一粉状药剂———“末药”。此药由 18 味组成 , 号“ 18 罗汉” , 有疏风散寒 , 理气和营 , 健胃宽中 , 渗湿利水之神效 , 尤适于医治劳力伤寒 , 肠胃疾患等。并因守仁公对诸多内科疑难重症、杂病亦效如桴鼓 , 良多治验 , 故其时广受嘉惠的四方民众始誉之为“张一帖” , 意为疑难病症 , 得张氏验方一帖 (一剂) 即瘳。




  自此张家代代专攻医道 , 医技心法 , 口授心师 , 祖传末药及其它效验良方也随之代代相传 , 且有所增进。据其家谱 ( “文革”中有所损毁) , 参以史料 , 略其分歧 , 择之医学成就显著者 , 可考列守仁公之后 13 代正宗传人如下 :




  张凤诏 (1576 ~ 1643 年 ) , 字以挥 , 守仁次子。享年 67 岁。生活于明末、清初年间。天资颖悟 , 博闻强记。先攻儒学以为基 , 继习医术 , 传承家法。在劳力伤寒、急性热病以及其它疑难杂症如痹病、脏腑、经隧之病等方面积验颇丰 , 尤长于诊脉断疾 , 因而能聚众药之力专应一病 , 同时辅以不同剂量的祖传末药 , 功效弥著 , 令世人益感“张一帖”美名之不虚。




  张赓虞 ( 生于 1602 年 , 卒于清康熙年间 , 具体年月失考 ) , 字元良。少年从仕 , 不得意 , 乃从父凤诏公习医 , 并集家传医技编为歌诀 , 弃繁取要 , 使由博返约 , 便宜实用 , 有裨后世参习。晚年潜心向道 , 精研内练养生之术。生平奉祖训而以医济世 , 良多德报。


张康荣 (1640 ~ 1703 年 ) , 字光复 , 初字光礼。赓虞公之三子 , 其兄皆陨于少壮。康荣公毕生以四方行医出诊为乐 , 常倾囊赈济贫困患者 , 复从数十载临床中汲取良方效药以补前人之未备。康荣公因奔波劳累 , 积劳成疾。但晚年每遇患者 , 仍躬亲诊治 , 深得世人爱戴 , 故赠康荣公以字“光复” , 既颂其回春之妙术 , 又冀望其能早日祛疾康复、益寿延年。




  张灵汉 (1663~1731 年),字大继。因对祖上末药配伍之理论依据尚感有所不足 , 遂以精研药学为终生之念愿 , 亲赴深山采集中草药 500 余种 , 制为标本 , 描绘成像 , 结合临床实证 , 辑为《药典》一部 , 以求深入阐明诸药之药性、药理、主治、功用。惜祖训谨严 , 未得将之刊行。后罹“文革”之难 , 与其余诸作皆遭损毁。




  张锡 ( 具体生卒年月不详 , 行医于清雍正、乾隆年间 ) , 字世苕。幼时嗜武习剑 , 内练丹功 , 身强体健 , 加之医术超然 , 心性豁达 , 每将病家治愈后 , 又授其保健、养生诸术 , 为病家广为称颂。


张进德 (1730 ~ 1788 年 ) , 字文著。为彼时乡中名儒 , 通四书五经 , 兼修艺事 , 勤于笔耕 , 其医学著述以实用为旨 , 曾积祖上医技 , 参以己意 , 著成《张氏医综》五卷 , 继承先贤 , 启迪后学。进德公遵医不外传之家规而未将此书付梓 , 后在“文革”中抄走丧失 , 诚为可惜。传下的些许诗文稿、书画稿洋溢一派书卷气息。




  张魁寿 (1756 ~ 1818 年 ) , 字承怀。秉承庭训 , 济世活人。同时善于向民众普及医学常识 , 以弘扬医道家学。魁寿公尊《黄帝内经》为百家之祖 , 认为其中又以摄生为常人以及病家所易接受 , 故将《黄帝内经》中言辞晦涩者解以俗易 , 化入家传摄养之法 , 而家规只限于医术、医技 , 魁寿公因而得以将摄养之道教习乡民 , 裨乡民垂髫怡乐 , 置境桃源。“一帖”济世之名益盛。




  张觉之 (1798 ~ 1866 年 ) , 字启铨。魁寿公幼子。因少时聪慧颖悟 , 立志向学而为魁寿公所喜 , 教学相长 , 觉之公年甫 20 即名噪故里 , 求诊者遍诸周县 , 纷至沓来。旁参朱丹溪养阴派学术思想 , 于营卫论颇多创见 , 认为营卫本属一气 , 等等。然因耽于诊事而未志之著述 , 后世未能窥其全貌 , 深为遗憾。




  张秋林 (1823 ~ 1890 年 ) , 字志谓。虽尽通家学 , 精于治疗 , 然一生琐事扰心 , 又因其子春太体弱 , 积郁成疾。晚年曾拟校勘新安医籍未果。




  张春太 (1846 ~ 1912 年 ) , 字昌佩。幼即多病 , 因而参比己身 , 发奋习医。渐而学验俱丰 , 每经疗救 , 沉疴立起 , 声名广播新安。兼研古今各家医论 , 不拘陈法 , 以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泥于古法而不能变通 , 于医则多误人矣”。及至壮年 , 方得一子 ( 景余 ) , 遂悉心指授 , 以裨其子得传心法 , 渐造大成。


张景余 (1884 ~ 1948 年 ) , 字安全。幼即由父春太公发蒙 , 习医、学武并举 , 体格颇健 , 医术亦精。此时“张一帖”的临床成就已殊为卓越 , 融实践、理论、经验、体悟于一体。景余公不仅在急性热病、劳力伤寒、内科杂病等方面贯通家法 , 且旁通妇科而精之。例如 , 举凡妇人带下崩漏 , 尤其热入血室等证 , 景余公常取一束树根 , 刮用中间木屑 , 加红糖共煮 , 一日数服 , 然后卧床静息 , 笠日暮 , 崩血止矣。继以益气生血、健脾摄血之剂调治 , 不日愈。




  张根桂 (1908 ~ 1957 年 ) , 又名耀彩 , 字祥森。弱冠即闻达于新安诸邑。年且而立 , 皖、浙、赣各地求诊者云至焉。根桂公擅治急性热病、经隧之病及其它急危重症 , 立法强调除邪务尽务速 , 用药味精量重、剂大力狠 , 服药讲究选剂择时。常备有汤药、末药、丸药等不同剂型 , 择时服用 , 必要时辅以针灸 , 往往一剂即起疴回春。著名经学家吴承仕先生之痼疾经治痊愈后 , 对“张一帖”之高超医技、卓然德术感念殊殷 , 因而书联相赠 : “术著岐黄三世业 , 心涵雨露万家春” [3] , 是为符实之论 , “三”则以言张家世医传代之众。祖传末药的配伍、制法经根桂公反复研验 , 又创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加减法 , 对外感伤寒、腹泻气滞、胃脘疼痛诸病症的医治更具神功。诊治痹病、肝病等内伤杂病的家传验方 , 经临床反复求证 , 亦倍增效验 , 如若神奇。“张一帖”由此也再现鼎盛之趋势。根桂公的部分学术思想及医学治验等由后人整理发表于《中医杂志》等刊物 , 颇有影响。但因后嗣及生活遭际之故 , 年未逾 50 即不幸逝世。




  张舜华 (1934 ~   ) , 根桂公之次女。为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副教授。舜华少时笃志行医济世 , 然张氏医术皆为传子不传女。根桂公因膝下唯一的子嗣夭折 , 常叹无后 , 郁郁寡欢。舜华不馁 , 终以其一贯之至诚、至孝、精勤、聪慧感动乃父 , 当地民众以“孝女香”形容舜华之感人精神。多年后遂悉得家传精粹。期间舜华黎明即起 , 出诊遍及山川 ; 日落而归 , 病客四方来迎。同时 , 少年伊始 , 历 30 年余载 , 自学、精研《内经》、《伤寒》、《金匮》、《本草》等经典医籍 , 实践与理论互作阐发 , 渐能不为家学所拘 , 医技弥精。她在家学的基础上 , 主张针、药并施 , 针灸应其急 , 药物治其本。对湿温伤寒证注重健脾宣渗 , 以冀脾健湿运 , 邪势得解 ; 对虚寒证每以大剂附子以壮阳 , 继则调治气血津液。对癫狂、脾胃病、妇科病等的医治亦独树一帜 , 发表的相关论文颇受医坛重视。 1958 年 , 她在有关领导的亲自关怀下 , 将祖传秘方之一无偿献出 , 以期造福更多民众 , 此举受到安徽省卫生厅、《安徽日报》等政府、新闻部门的高度重视与表彰。 80 年代初张舜华调至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工作 , 其时数省、县之民众自发相送 , 依依惜别 , 殷殷盼归。




  根桂公次女舜华、婿李济仁皆为当代著名中医专家。李济仁由儒入医 , 原为徽州中医界之青年翘楚 , 屡起大症重候 , 颇得根桂公嘉赏。遂予教引 , 渐而切磋 , 再而结翁婿之谊。李济仁从事临床至今 50 余载 , 对于痹病、痿病、肝、肾疾患、淋浊症、心病等疑难病证以及妇科疾病等 , 其临证之效捷、学验之丰盛 , 俱称大家。同时出版专著 10 余部 , 主持的科研课题多次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李济仁现任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 为国务院首批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首批 500 名老中医、中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学会“五老”之一、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省新安医学会名誉会长等。 1991 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张舜华、李济仁育有四子一女 , 其中三子一女皆传承“张一帖”之家学 , 从事医学相关专业的科研、临床研究 , 并以长子张其成 ( 枨 ) 随从母姓以明举家之念愿。现徽州歙县定潭也仍有“世传张一帖诊所”普济世人。而周边民间至今广为流传的“赶定潭”一语 , 则道出了 450 余年来新安名医“张一帖”昌盛不衰之景况。




  在当今医坛, 渊源如此之深、传代如此之久、成就如此之著的世传名医已属较为罕见。祖国医学、医学流派曾多以此种形式为建构之一 , 因而“张一帖”的研究意义亦颇为重大。本文仅为源流考略 , 更多的、有价值的研究有待循此进入 , 则其事功 , 将不独一家一族之私幸也。




参考文献


1 李济仁 1 大医精要———新安医学研究 1 第 1 版 1 北京 : 华夏出版社 ,1999 ,12 1


2 李梢 , 李标 1 张守仁世承考 1 中医临床与保健 1 1990 ,2 (4):51 -52 1


3 庄华峰 1 吴承仕研究资料集 1 第 1 版 1 安徽 : 黄山书社 ,1988 ,3 1





新安名医“张一帖”





潘秋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药报》 2006年5月15日




  


位于黄山脚下的徽州,晋时又称新安郡。古老的徽州承载了太多文化的印迹,程朱理学、戴震朴学、徽派建筑、新安画派诉说着徽州文化昔日的辉煌,而新安医学却仍在不断阐释着徽州文化的活力。它肇始于东晋,兴起于宋元,鼎盛于明清时期,以其名医辈出、医著浩繁而彪炳史册,享有 “天下名医出新安”的美誉。


  作为理学的发祥地之一,古新安的宗族制度十分严密,新安医家中世传医家众多,家族链发展堪称新安医学的一大特色。其中,歙县定潭“张一帖”一家被公认为历史悠久、当代影响重大的世医家族。张家世医医技精湛,医德高尚,治疗急性热病、内科疑难杂症有奇效,往往一帖(一剂)药而起沉疴,故被称为“张一帖”。


  “张一帖”传为北宋名医张扩的后裔,张扩曾跟随当时的名医庞安时学习,擅长治疗伤寒。到第四代张杲由儒而医,其著作《医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史传记。今可考知“张一帖”之名始于明嘉靖年间,张守仁对内科疑难重症、杂病的治疗有神效,并研制有 “十八罗汉”末药,此药由十八味组成,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营、健胃宽中、渗湿利水的神效。自张守仁始,历明、清、民国至今,已有400余年、15代的历史。


  至第13代传人张根桂(1908~1957年),更是名噪一时。他擅治急性热病等急危重症,临床勇于创新,祖传末药的配伍、制法经他反复研验,又创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加减法。喜欢使用两种不同剂型方药同治一病,讲究择时分服;重视针药并施,本标兼治。国学大师吴承仕先生,患痼疾遍访京师名医皆不效,回家乡歙县以后,经张根桂医治而愈,感佩之余,特奉赠一联“术著岐黄三世业,心涵雨露万家春”。张根桂心存仁厚,有时遇贫苦病人求医,不仅免费诊病赠药,还经常主动周济病人,他的声名远播皖、浙、赣数省。至今皖南民间尚流传一诗“定潭向有车头寺,半夜敲门一帖传”。


  张根桂之女张舜华,现为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素有“孝女香”之称,正因为其孝道和勤奋,才使其父改变了“传男不传女”的家规,悉得“张一帖”家法精髓。张舜华勤于临证,擅长治疗急性伤寒、肝病、胃病、妇科、癫狂症等疑难杂症,创制了许多高疗效的临床方剂。1958年她响应国家的号召,将祖传秘方无偿献出,此举受到中央领导以及安徽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表彰。


  张根桂的女婿李济仁教授为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之一,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我国《内经》学、风湿病学的学科带头人之一,“新安医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少年时代跟随张根桂学医,50年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李教授主攻中医内科,对风湿病、肾病、肝病等治疗有奇效,尤擅治疗疑难奇病,如进行性营养不良症、多发性硬化病等。张、李二老伉俪情深,相扶相持,共创佳绩,传为杏林佳话。


  二老育有五个子女,都从事中医或与医学相关的工作。长子张其成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是著名的易学家、中医文化学家。长女李艳是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风湿病专科的学术带头人。次子李梃在歙县定潭开办“世传张一帖诊所”,医术远近闻名。三子李标现在美国波士顿大学从事高科技医疗产品的研发,其成果获得多项专利和奖项。幼子李梢现为清华大学生物信息所副教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岁月如梭,“张一帖”已经走过了450余年的历史。望着“世传张一帖诊所”进出的病人,听着周边民间流传的“赶定潭”,拨开尘封的历史,我们仿佛找到了新安医学弥久历新、长盛不衰的源头


。群星璀璨话新安——“新安医学”代表的医家及其著作




作者:李佛基


《中国中医药报》


  


    安徽黄山,群峰逶迤,岗峦叠翠,清澈的新安江水闪着粼粼波光流过屯溪……,俨然是一幅大画家黄宾虹笔下的山水画卷。原为徽州府治的屯溪现在是黄山市府所在地。环屯溪的歙县、黟县、祁门县、休宁县、绩溪县和婺源县六县古称新安郡,因境内有新安江、新安山而得名。春秋时期,新安地属吴国,吴亡归越,越亡归楚。秦、汉迭有更名,至晋太康元年改称新安郡,宋徽宗宣和三年复更名为徽州。建国后徽州地区区划数次更迭,现称黄山市,所辖县区除了歙、黟、祁、休 4 县还包括屯溪区、黄山区(原太平县) 。这块人杰地灵的宝地,不但成就了程朱理学、江戴朴学、新安画派,养育了著名教育家、学者陶行知、胡适等精英,创造了徽商四百年昌盛的奇迹,留下了美仑美奂的徽派建筑,还为中国、为世界的传统医学贡献了极其珍贵的“新安医学”。

    上世纪 80 年代初,邓大学教授首先提出要把“北华佗,南新安”作为安徽中医的优势加以继承发扬的战略构想。此后,安徽多次召开“华佗医学”和“新安医学”学术研讨会,“北华佗,南新安”成为安徽中医传承前贤、继往开来的重要支柱与历史靓点,并被正式写入《安徽省发展中医工作条例》。如果说“华佗医学”堪称一枝独秀的话,“新安医学”则是群星闪耀、璀璨辉煌。

    实际上, “新安医学”不是单一的学术流派,而是名副其实的“集团军”,应属地域医学范畴。著名学者李济仁教授主编的《新安名医考》收录新安名医多达669人,其中,255人撰写了医学著作461部。肇始于东晋,兴起于宋元,鼎盛于明清的“新安医学”,以其人才辈出的医家、不计其数的著述,将永载史册。


    现把“新安医学”有代表性的医家及其著作介绍给读者,以期共同继承,使其发扬光大。


  羊欣——“新安医学”的先驱




  王国瑞与《扁鹊神应玉龙经》


  程玠——进士出身的眼科专家


  江瓘——编纂我国第一部名医医案《名医类案》


  汪机——学贯丹溪东垣的医家


  徐春甫——编纂不朽巨著《古今医统大全》


  孙一奎——撰著《赤水玄珠全集》 阐发命门 三焦 相火


  方广——私淑丹溪的新安医家


  程国彭——《医学心悟》医界津梁患者慈航


  吴谦——编撰传世医著《医宗金鉴》


  吴澄——《不居集》创“理脾阴”与“外损说”


  郑氏喉科与《重楼玉钥》


  卢云乘、汪纯粹——钻研《伤寒》有所发挥


  许豫和——勤实践多著述的儿科专家


  程文囿——学验俱丰的临床医学家


  汪汲——博采历代广搜民间奇疾验方


  吴亦鼎——灸疗独树一帜


  汪宏——重四诊之首 著《望诊遵经》


  胡澍——著《内经校义》独出机杼


  胡雪岩——儒贾合一的药店经营者






张杲 ——历时三十六年撰《医说》


  张杲,字季明,歙县人。南宋人( 1155年~1225年)。世医家庭出身的张杲以儒业医,精研岐黄五十余载,博览群书,留意于多种文史著作中医学典故等资料。收录既多,欲满一千,即编书以传世。南宋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张杲34岁时撰成《医说》初稿。其后36年间,他不断修订、补充,蔚成大观,并加评论和自己临床体会。其时,张杲已年届七旬,始将《医说》定稿付梓。


  《医说》共十卷,分四十九门,记载了南宋以前名医116人,内容宏富,所搜集的资料注明出处,多可依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史传记。诚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评:“取材既富,奇疾险证,颇足以资触发,而古之专门禁方,亦往往在焉”。此书曾传至朝鲜、日本等国。朝鲜在1488年刊行过此书,《东医宝鉴》也引用过。日本万治元年(公元1658年)亦曾刊行,足见该书影响之大。


   除《医说》外,张杲还著有《秘方奥旨》,是本搜集古代禁方、秘方的专书。


“张一帖”——新安医家家族链的典型代表


  说起新安名医 “张一帖”,至今黄山市一带老百姓常津津乐道。随年龄层次不同,口中称道的“张一帖”又有了辈份之差。“一帖”者,药症相符常常一帖药而愈病也。传承至今已15代的张氏,以其精湛的医技,治疗急性热病和内科疑难杂症屡获佳效而享誉皖、浙、赣数省。


   “张一帖”据传为北宋名医张扩、张杲后裔。今可考证之“张一帖”起于明嘉靖年间,自张守仁始,至今有400余年、15代的历史。张守仁(公元1550~1598年),字立仁,明嘉靖万历年间以医术鸣世。立仁精研《灵》、《素》与仲景之作,勤于实践,复得民间医生秘授,历30余年反复揣摩、临床验证,终于研制出一种粉状药剂——“末药”,此药由18味组成,号称“十八罗汉”,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营、健胃宽中、渗湿利水之功,尤其适用于劳力伤寒、肠胃疾患。张氏临证,辨证精,用药灵,往往一剂而直起沉疴,受惠病家遂誉之为“张一帖”。


   清末,“张一帖”传至第十三代,传人为张根桂,字祥森。张祥森对祖传“末药”加以完善,创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了疗效,扩大了使用范围。尤为可贵的是,张祥森一改张氏“传男不传女”的祖训,其十四代传人为其次女张舜华、婿李济仁,第十五代传人为其外孙张其成、李梢。张舜华、李济仁教授均执教于皖南医学院,为安徽省名老中医;张其成、李梢兄弟均为博士后,分别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清华大学任教和从事科研。“张一帖”传承历程成为新安医家家族链的典型代表,张氏代有传人长盛不衰也在杏林传为佳话。


结束语——与时俱进在创新中继承“新安医学”


   “新安医学”是祖国医学史中的一大奇迹,“新安医学”现象已引起国内医药学界的广泛关注。著名学者裘沛然、俞慎初、余瀛鳌、赵璞珊、陆肇基、王乐匋、吴锦洪、李济仁、程亦诚、许芝泉、林乾良等都对新安医家及其著作作过深入研究,见仁见智,卓识斐然。


   在黄山山麓不足1.3万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域,进入21世纪,“新安”人口总和也不过百余万,何以能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特别是在明清时期产生如此众多的医家和医学著作?笔者以为,一是人才,二是教育,三是经济。这三大要素是“新安医学”兴旺发达的前提、基础和后盾。


   历史上新安地区有多次大的人口迁徙。如南北朝时期唐安史之乱,南宋迁都临安等,都使大批来自中原的士人遁入“新安”这块少兵革战乱的乐土。他们同时带来儒、道、佛、医等多元文化,它们之间又有程度不同的相互渗透,而以儒学居首。尊儒、崇道、礼佛、从医,新安士子或从其一,或兼而二、三,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新老新安人在这片相对稳定的世外桃源里,孕育出在宋、元、明、清时期在全国领先的文化。


   先进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古新安郡六县遍布书院、社学,据康熙年间统计资料:书院54所,其中,歙县14所、休宁11所、婺源12所、祁门4所、黟县5所、绩溪8所;社学472所,其中,歙县122所、休宁140所、婺源140所、祁门27所、黟县13所、绩溪30所。“学而优则仕”,历史上新安郡多状元、进士。教育成了医学兴旺发达的基础。“秀才学医,笼里抓鸡”,读书人科举不第学医有之,家贫辍学学医有之,登第为官后兼习医者亦有之。医者仁术,“学而仁则医”已深入新安读书人的潜意识。而学医的途径同样多元,或师承,或私淑,或自学,或家传。其中,家传而至祖传,成为“新安医学”中最有特色的医学教育模式之一。据统计,新安医家家族链达50多条,记载名医250多人。其中,除郑氏喉科、“张一帖”内科外,还有黄氏妇科、王氏内科、曹氏外科等。他们不但代代传承,还向国内其他地域辐射,成为走出新安的名医,如近代沪上名医王仲奇等。


   文化、教育发达必须以经济为后盾。昌盛达400多年的徽商为包括“新安医学”在内的“徽学”提供了经济保证。上述书院、社学的兴办,无不折射徽商为桑梓兴学慷慨解囊的心迹。“新安医学”的很多著作之所以得以付梓,往往也得益于徽商。兴学助医,成为一代又一代徽商不解的情结。


   历史正翻开崭新的一页,古新安郡已走进新时代。抓住机遇,在创新中继承才能“遵古而不泥古”,在创新中发展方可“变易不居生生不息”。笔者认为,对“新安医学”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文献整理、出版上,而要文献整理出版与研究应用并重,要抓住新安前贤闪光的思路和宝贵经验,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补其不足,力求有所突破。要充分发挥“新安医学”非一门一派医学的特点,坚持前贤的“百花齐放”与勤奋好学的传统,向兄弟省区的地域医学学习,新安医家家族间相互学习,并且借鉴现代医学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现代科学手段。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今天为群星璀灿的“新安医学”前辈而自豪,希望明天前辈能为我们在创新中继承而含笑。(全文完)









“。。。。。。今可考知“张一帖”之名始于明嘉靖年间,张守仁对内科疑难重症、杂病的治疗有神效,并研制有 “十八罗汉”末药,此药由十八味组成,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营、健胃宽中、渗湿利水的神效。  。。。。。。”




评注:今笔者拿薛振声所著(十年一剑全息汤)一书的“全息汤”与未公开的“张一帖”之“十八罗汉”末药的主治功效“。。。。。。疏风散寒、理气和营、健胃宽中、渗湿利水。。。。。。”作个比较,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这就是为什么笔者对“全息汤”情有独钟的根本原因————“全息汤”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临床医疗风险!由此亦可见古人与今人在中医学术上是可以相互交流与贯通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23: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济仁 张舜华小传
( 原载 《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李济仁 张舜华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 年 6 月 )
  一 .岁月之痕


   李济仁教授、主任医师,原名李元善。 1931年农历庚午年的初冬时节,出生于一个秀木成荫、风景如画的小山村——安徽徽州歙县小川的桥亭山。父亲李荣珠、母亲洪聚娣操持着一个清苦却温暖的家。古老的徽州,曾被文人们尊称为“文化圣地”,每一片山川,都弥漫出一种宁静、悠远而浓厚的文化气息。也许是禀受了徽歙的地灵之气,少时的李元善勤勉聪颖,7岁入私塾,善文,喜读经史之作,培养了良好的国学基础和乐于思索、取法乎上的品质。但动乱年代,报国无门,民众为病患所苦,遂从“天下之至变者,病也;天下之至精者,医也”之古训,立志于以医道济人济世。1943-48年,他从儒入医,师从新安名医张根桂、汪润身等系统学习、诵记中医经典著作,并临证随诊。

   医技渐成的少年李元善改名济仁,以偿其高远的志向。并负笈他乡,开启了日后漫漫 50余年的行医疗疾生涯。五十年代初,李济仁在歙县小川自主开办了联合诊所,任所长;不久因医技精湛,声誉远播而崛起于歙南地区,同时兼并其它乡属诊所,规模扩大,成立了歙县街口区大联合诊所,仍任所长。当时的中医药工作正处于举国初创的时期,因为中医理论、临床成绩颇为显著,李济仁于55年到56年被选派到安徽中医进修学校(安徽中医学院前身)的师资班学习,并于58年2月调入歙县人民医院工作。

   59年后,李济仁被选拔、参与了安徽中医学院的筹建工作,任学院内经教研组组长,大基础教研室主任之职。时隔未久,又在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筹建中兼任秘书职务。正值青壮的李济仁自此以后,一直致力于为安徽省中医药事业的奠基和发展,献技献策,不遗余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那时,从乡村步入高等学府的殿堂,并参与其创建与教学工作,成为同侪中的佼佼者,其跨度之大、路途之艰是可以想见的。 1961年5月13日《光明日报》署名“闻育”的专门述评文章“要善于向年长教师学习”中这样写道:“安徽中医学院有一位青年教师李济仁,原来教课比较吃力,后来,得到一位七十多岁老中医的指导,他努力进修,刻苦钻研,业务上进步较快,现在已能独立开课,效果较好。”因为善于转益多师,加之精勤不倦,成就日新,李济仁成了当时举国各个领域中高校青年教师的模范人物之一。

   1965年,李济仁被推选为安徽省青年联合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并获“安徽省社会主义建设先进教师”荣誉称号。1965年10月-66年5月,他又代表安徽省到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参加编写《中医基础理论》等首批卫生部高校规划教材。70年前后,中医学院被撤并,李济仁转入地处合肥的安徽医学院(现安徽医科大学)工作,任内科医疗组组长。

   十年浩劫,风雨如晦。一场人生与人性的考验没有行业、地域之分,也洗出了壮年李济仁的铮铮铁骨。这是一段煎熬与正直作伴、折磨与节气为邻的岁月。在此期间,酷刑与迫害,是李济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代价,也是他作为“铁杆老保”,保护他人而牺牲自己的真实写照。劫难过后,尽显李济仁人格之高贵;劫后的一笑泯恩仇,则益见其宽阔之胸襟与气度。

   合肥与皖南隔了一条浩浩的长江。为了能够照顾家乡歙县的妻小, 1972年底,李济仁主动请调,从省会合肥过江至位于芜湖的皖南医学院及附属弋矶山医院工作,任学院学术与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医教研室主任、附院中医科主任等职,并数次婉拒了复校后安徽中医学院的盛情函调。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5年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弋矶山医院成立于1888年,原为美国教会医院,现为安徽省医疗中心之一。在这个现在已有112年历史,葱葱郁郁、长江环流而过的三级甲等医院里,李老辛勤工作至今,已近30载。李老和著名的神经内科专家刘贻德教授、定量药理学专家孙瑞元教授、本草文献专家尚志钧教授也被推举为皖南医学院的“四大支柱”、“四大元老”;并与弋矶山医院建院以来的吴绍青、沈克非等专家并列为“一代名医”。

   时光逐日流逝,人生如阅书卷。青年的李济仁如今已遍染白发,成了中医界的一方重镇,成了品谊高洁、和蔼可亲的李老。岁月的波折与磨砺,并没有消减他对于中医药学术、对于精神与品格的探求,反而更加加深了他一贯严谨、求实的思考。他在临床、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也依然辛勤地工作。有生之年,多为病家造福,多为祖国医学作贡献的愿望,令先生“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二 .成就如烛

(一)临床

   李济仁先生从医 50余载,其临床、教学、科研,业绩昭于海内外。可谓是:济人济世,惠泽病患遍及宇内;仁术仁心,著作等身誉满杏林。

   先生精于中医内科,临床屡起大症重疴,疗救疑难奇险。经先生救治而获新生的各种病例,则是不胜枚举的。如对于“良医不能措其术,百药无所施其功”的世界性顽疾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硬化等,先生依据《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足受血而能步”和肾经充则骨不软之理,系统提出益肾填精,健脾和胃,养血舒筋等法,也率先治愈多例。

   先生辨治杂病,重视培补肾本,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应灵活机变,处方熔经方、时方、验方于一炉而精心化裁。先生同时精于风湿病、肾病的治疗,对消化系疾病倡导“和、降、温、清、养、消”六法,并创立了卓具疗效的治疗冠心病的“归芎参芪麦味方”、治疗慢性乙肝的“乙肝转阴方”、治疗乳糜尿的“苦参消浊汤”等效方达药。对于中医临证,先生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还提出了“选择方药剂型,重视作用特点”、“强调服药时间,注重动静宜忌”、“推崇数方并用,主张定时分服”等精辟论见,对于临床疗效的提高、祖国医学魅力的展现颇有助益。

   由于医名远播,疗效精到,自祖国各地、港台地区,乃至于马来西亚、新加坡、欧美等多个国家慕名求诊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先生总是予以悉心诊治,并且为患者考虑至微,建议部分远道患者首诊后可来函复诊。不意间引起的效应是:从 80年代以来,先生在繁忙的医、教、研之余,还为国内、外近4000余人次的患者提供了“无偿函诊服务”。

   被中国医学神奇魅力迷住的马来西亚人张新生,从马六甲给李老寄来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一是拜师,二是为他妻子久治不愈的妇科病求治,结果数次鸿雁往来,不仅他妻子的病如愿康复,还幸运地成为李老在异国的十余名“函授生”之一。

   先生这种高尚的医德经《健康报》、《工人日报》等采访报道后,来函求诊的患者便越发地多了。但对待每一位病家的来信,先生和他的夫人都不稍怠慢,总是舍弃自身的休息时间,以换来一个个患者的健康。

(二)著述与科研

   对于《内经》这部集医学、哲学、天文、地理、数学、气象、社会学之大成的巨著,先生浸淫其中数十载,已谙熟于胸。同时,以《内经》为宗,先生又溯其源流,淹贯百家,理论与临证互作阐发,从而在中医理论与临床的研究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如确立起中医医学地理学、中医时间医学、医疗气象学等新的学术生长点,以及体质学说、养生学、五体痹病、五脏痿病等研究专题,在中医界发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先生也是“新安医学”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新安医学”在祖国医学的构建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是中医学历史上的“敦煌”。正是在先生及其学生们常年的努力与走访中,已尘封在岁月和历史中的 668位新安医家、400余部新安医籍得以清晰起来,他们对于急、危、难、重病症的诊疗经验、以及富有特色的诊疗规律得以厘清阐明。这对于当今中医学术的继承与发扬,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新安医学”现在受到中医界的重视,这与先生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先生对于中医药学术、临床以及科学研究,孜孜以求,经年不辍。所谓立德、立功、立言,凡有所悟、所想、所得,先生均述诸笔端。 50余年来聚沙成塔,先生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奉上了12部各有创获的学术专著:《内经知要通俗讲义》(合著,1959年,安徽人民出版社);《中国医学史》(专著,1959,安徽中医学院教材);《杏轩医案并按》(专著1986年,安徽科技出版社;1990,台湾蓝灯文化事业股份出版公司再版),获首届全国中医医史文献图书及医学工具书银奖;《痹证通论》(专著,1987年,安徽科技出版社;1990,台湾蓝灯文化事业股份出版公司再版);《新安名医考》(主编,1990年,安徽科技出版社),获首届全国中医医史文献图书及医学工具书优秀奖;《名老中医肿瘤验案辑按》(主编,1990,上海科技出版社);《中医时间医学》(合著,1990年,安徽科技出版社);《临床治疗学研究与应用集成》(主编,1996,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安医籍丛刊》(主编之一,1985-1996,安徽科技出版社,共15册),获第九届华东六省一市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痿病通论》(主编,199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济仁医录》(专著,1996年,安徽科技出版社);《大医精要-新安医学研究》(1999年,华夏出版社)。

   此外,先生还担任了《现代名医医案选析》、《中国传统养生学辞典》、《中医时间治疗学应用全书》等多部著作的主审。先生的思想、经验特色也被《名医名方录》、《中医奇证新编》、《中医人物荟萃》、《中华名医特技集成》、《名医特色经验精华》、《中医疑难病例分析》、《当代妙方》、《中国当代名中医秘验方临证备要》、《中国中医专家临床用药经验和特色》、《现代中医学术思想、验方、医案集锦》、《中国当代名医妙方精华》、《现代名中医内科绝技》、《长江医话》、《当代中国科技成就大典》等著述收载。

   与此同时,从 60年代至今,先生在《中医杂志》及其英文版、日本《汉方临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其文融会新知,别有心悟,众多本正源清、又观点鲜明的新认识交织其间。

   先生主持的科研项目,“新安医家治疗急危难重病症经验的研究”,获 2000年安徽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新安名医考证研究”,获1994年安徽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安徽省自然科学三等奖;“中医时间医学系统理论与应用研究”,获1994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名老中医治疗肿瘤的经验和理论研究”,获1997年安徽省科技成果奖。

(三)教学

   李济仁先生为 1981年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也是全国七名《内经》专业导师之一,方向是《内经》的理论及其治疗学研究。至今先生共培养了研究生22名,指导高级学徒2名。

   诲人不倦、令人如沐春风是学生对于老师的共有评价。先生的学生来自于四川、吉林、山东、江苏、北京、河北等各个省市,毕业后又走向了全国各地,以及英、美、日本等国家。其中有的已成为博士导师,有的担任厅级领导,有的从事中药产业化研究,有的任出版社编审,有的在异国弘扬中医药学……,都成了祖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栋梁之才。在先生“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部分学生从四面八方、中医药界的各个岗位上走来,自发为先生恭贺寿辰。把酒忆往,其情陶然。

(四)学术活动

   在中医药界的一些重要学术活动,如邹云翔教授、周仲瑛教授 86-94年间的历次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任主席或委员)、83年 “广西计算机中医诊断鉴定会” (任副组长)、 87 及88 年朱良春先生的“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从肾论治的研究”、 “益肾蠲痹丸治疗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与实验研究”等成果鉴定会、 9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温病气营两燔证的本质和清气凉营法的作用原理研究”科研鉴定会,以及多届安徽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任中医评议组组长)、国际及全国中医风湿病学术研讨会等。一些中医药界的耆宿也云聚场内,其乐融融。

(五)任职

   先生是我国《内经》学、风湿病学的学科带头人之一,“新安医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为全国首批 500名老中医,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陆续担任了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省新安医学会名誉会长,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兼中医评议组组长,省中医药高等学徒教学指导组组长,省中医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副主任,芜湖市中医药学会名誉理事长,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及美国ABI终身研究员等职。先生也是中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学会的“五老”之一。

   先生的业绩曾被载入 1991年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美国ABI编撰的多版《世界名人录》,并被评为1991-1992“国际风云人物”、“世界领先500人”,授予“终身成就金质奖章”、“卓越学术领导金奖”等。也被收入《96'中国人物年鉴》、《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当代人物荟萃》、《中国当代医学专家集萃》、《中国当代中医人物荟萃(第一辑)》、《当代名老中医风采》等辞书。

   先生的记忆中,还有一个特殊而倍受鼓舞的日子,那就是 1995年7月的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出师大会召开期间,他作为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的10位代表之一,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会见实况。这让先生更加切身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于中医药事业的支持,激动和欣慰是必然的,但期待和激励,更是长久地铭刻在先生的心间。

三 .伉俪情深


   1957年农历12月初3,曾问学于“张一帖”第13代传人张根桂,并得其激赏,已成为徽歙医界青年俊彦的李济仁,与传承家学、医技精良、兰心蕙质的青年张舜华,缔结姻缘。虽然不久之后他们又各自奔赴相隔数百里的工作岗位,直到1980年方得在芜湖团聚。但分别时灵犀相通,聚首后学业上切磋琢磨,生活中相辅互助,相伴偕老。一路上他们为祖国医学所作出的贡献,已非一家一族所私有。

   张舜华, 1935年1月28日出生于安徽徽州歙县定潭。现为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副教授。

   “定潭向有车头寺,半夜敲门一帖传”。张舜华为流传 400余年、一剂药可起沉疴的新安名医“张一帖”14代传人。她祖上的医术,民间有随地拔草一根使危急患者向愈的种种神奇传说。正如著名经学家吴承仕之痼疾经乃父治疗痊愈后,由衷的赞叹:“术著岐黄三世业,心涵雨露万家春”。作为新安临床医家之翘楚,作为当今较为罕见的传代久远、且代系清楚的医学家族链,现安徽中医学院新安医学文化馆专门开辟了传代至张舜华的“张一帖”专栏,以示彰扬。有关“张一帖”的论文也已被国际权威的医学数据库 Medline 收 录 ( Research on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Zhang Yi Tie", a celebrated physician of Xin'an. PMID: 11871429 )。

   张舜华 1955年悬壶济世,1959年在歙县中医进修学校学习。1980年底调至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中医科,任副主任医师,1986年晋升为主任医师、副教授。

   出身于世医之家的张舜华,自幼即在家学熏陶下,以医道为念愿。但美中不足的是,父亲张根桂因膝下独子早殇而心情抑郁。童年的张舜华是在成人式的劳作中度过的,日出而作,但日落之后,每遇间隙,她就埋首于家中的那些艰深的医学古籍,或站在父亲身旁不远处随诊,劳乏在致知中得到舒展。

   张舜华以其一贯的诚孝与勤奋,以及对医药的刻苦自学,其情其景,终于深深地感动了父亲,于是张舜华得到了父亲的悉心指授。然而,在“传男不传女”的思维系缚和破除家规这两难间徘徊、郁闷日久的父亲,终于还是带着一些困苦,一些释然,过早地谢世了。留给张舜华的只有祖上的医术、已见破败的家、两个年幼懵懂的妹妹和心绪消沉、体弱多病的母亲。父亲甚至没有等到女儿出嫁的那一天。

   生存的压力、举家的重荷就这样蓦然摆在了刚满 20岁的张舜华面前。为了维持生计,乃至重振祖业,张舜华只能尽力支撑,愈挫愈奋。同时,张舜华更加努力地究心医术,深研《伤寒》、《黄帝内经》、《难经》等医籍,出诊不辞劳苦,采药不虑险远,疗疾不计富贫,持家但知忘我。勤俭、坚韧、精进、朴实之风,数十年如一日。其精湛的医术,也在皖、浙、赣数省地的病家中赢得了普遍声誉。关于张舜华,当地至今流传有两句话,一是“赶定潭”,形容病患自四方云集定潭张门的景象;二是“孝女香”,指的是张舜华苦苦支撑整个家庭,令人感佩至深。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张舜华在 1958年响应国家的号召,将祖传秘方之一无偿献出,此举受到中央领导以及安徽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表彰,并参加了省医药卫生成果展览。1959年5月15日的《安徽日报》对此专门以“歙县中医献方采风,发掘祖国医学珍宝”为题,进行报道与揄扬。1980年,张舜华调至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中医科工作,继续奋斗在临床一线,当时当地,民众会集张门,自发相送,依依惜别。而每年春夏之际,先生夫妇也总会抽出时间回到家乡,为家乡记挂着他们的患者精心医治,造福乡里。

   可以说,在李济仁的各项成就中,均离不开张舜华的支持、参与和心血付出。就临床诊疗方面而言,张舜华的经验与心得,较李老也不仅不逊色,且对于急性伤寒、妇科疾病、消化系疾病、癫狂症等疾病,张舜华有着自身的独到之处,临证经验尤为丰富,掌握了一系列临床久经验证的有效方药。

   张舜华的临床特色在于:以认证准确为基础和前提,用药猛、择药专、剂量重,取重剂以刈病根。医治外感病、急症往往一剂奏效。治疗湿温伤寒证,注重健脾宣渗;治疗虚寒证,喜用大剂附子以壮阳,后则调治气血津液,标本兼顾,以求根治;治疗急症提倡针药并施,针灸以应其急,汤药以治其本。并依据《素问》“脏气法时”的思想,针对不同时间机体脏腑、气血功能状态的不同而摸索制订了一套择时服药的规则,使疗效益彰。

   张舜华同时擅长医治肝病、胃病、风湿、癫狂、妇科等疑难病症,擅用金石药、虫类药,并常辅以新鲜草药,收效显著。改进了“十八罗汉”祖传末药秘方,对外感病、肠胃病的医治独具神功。在长期临证基础上,张舜华精益求精,还创制了治疗狂证(精神分裂症)的“重镇定狂汤”、治疗血瘀型痛经的“艾红汤”、适用于春温(流感、流脑)等病症见高热不退者之“玉女解毒汤”、用于治疗伤寒外感病的“加减羌活冲和汤”等具有很高临床疗效的方剂。

   张舜华参与撰写、出版了《名老中医肿瘤验案辑按》、《新安名医考》等著作,主持校注的《医津一筏》、《素问灵枢类纂约注》由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后,获得第九届华东六省一市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并获得 3项省科技成果奖。在临证之余,张舜华单独撰写了“益阴清肝,治愈青盲”、“风湿病的辨证治疗与专方治疗”等10余篇学术论文,在《中医杂志》等国家级刊物,以及全国第四届痹病学术研讨会等会议上宣读后,颇受医界好评。同时,她与李老在中医学术的研究中相互切磋应答,也合作发表了众多的学术论文,

   张舜华的传记及业绩被收入中国名人协会编撰的《中国人物年鉴》,以及《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中国中医人名辞典》、《中国当代医学专家集粹》、《安徽省高等学校教授、副教授名录》等辞书。

   相机摄下了他们相依走过祖国首都北京的天安门、万里长城,领略祖国美好的日子。但美好的旁边,更多的时光是这样度过的:李济仁艰难创业在外,张舜华独自在歙县定潭的老家,既要黎明即起,出诊以救治病患,又需操持家计,顾护年迈的母亲,抚育待哺的幼子,养育年幼的妹妹。每每忙碌至深夜,还要在煤油灯下一边缝补,一边研读古代医籍,撰述临证及研读医案之体会。间或还要跋山涉水,为病家采集各种草药。

   当家业初成,偏又罹文革之难。彼时家中接连被抄,新置的家当、乃至祖传“张一帖”的一些珍贵器物、医籍心得等,散失殆尽。老母徒自落泪,幼者稚气未除,举家居无所,食无粮,书尽焚毁,物尽盗亡。张舜华独力苦苦支撑,给省城亦在劫中的李济仁捎去的,却都是平安的讯息。这又是怎样的一番困苦与重生?真可谓是“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医学的事业、家庭的重担和几个子女轮流伏在忙于出诊、采药、持家的张舜华的背脊上。张舜华便是以这样一种“背负”的姿势,一步一步走过坎坷,走到了皱纹初起、鬓染霜雪、架着一副厚厚眼镜,却依然朴素勤俭的中年。

   用难以数计的心血和汗水,“相夫教子”在张舜华身上得到了新的诠释。而在李济仁、张舜华的艰苦创业下,一个家如同一棵日渐茁壮、茂盛的翠柏,经历的磨难都留在遒劲的枝干与欲滴的青翠中了。 95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对他们的专访,记录了他们“术著歧黄,心涵雨露”的人生篇章。当生命之树已立于山石,他们重游了祖国的首都,既是对似水年华的追忆,又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生、长、壮、老,每个人都走在这样的自然规律中。但归结在这些名词下的每一个人生,或多或少又都有其特别之处。李济仁、张舜华二老以其不变的坚毅、奋发、无私,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篇章,取得了一项项医界注目的成就。 2001年,一个新世纪的开始,也正值李济仁从医50周年、张舜华从医45周年之际,这对医林佳侣已是相顾白发,相互扶持,但一笑间依然会心。

四 .芳菲满堂

   李济仁、张舜华育有 4子1女。长年含辛茹苦,把子女们一个个抚养长大,又一个个送出去读书。如今儿孙绕膝,子女们也均日新其学,学有所成。如今两代人中,“兄弟三博士,两代七教授”。有人以一幅古联,稍加整饰,正成了二老晚年心境的写照:“三博后两学士堪称五子登科,七教授八大夫乃是一帖传人”。

   长子张其成, 1959年10月20日出生。从母姓。北京大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导师。张其成70年代中期为插队知青,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徽州师专(现黄山学院)学习;83-85年考入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85-88年攻读北京中医药大学钱超尘的硕士学位;9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专业,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易学家朱伯昆教授。获博士学位后进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博士后工作站。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图书馆馆长,中医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指导组成员,南京大学客座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客座教授,兼任中国中医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中国周易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张其成出版的专著有《象数哲学研究》、《东方生命花园》、《易道:中华文化主干》、《易符与易图》等,并主编出版了《易学大辞典》、《易学应用大百科》、《易医文化与应用》、《易学文化丛书》等著作,以及主编《医古文》、《中医哲学基础》等全国教材;发表学术论文 80余篇。曾获第四届(1993年)国家教委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著作奖、北京大学立青奖、江苏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安徽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奖励。曾应邀赴台湾、香港、韩国、新加坡等大学讲学,主办了4次国际学术会议。

   李艳,1961年农历正月十五出生,1987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现任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副主任医师,讲师,中医科副主任。李艳长期从事临床一线的诊疗工作以及研究,并在《中医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等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了“论痹与痿”、“冠心病的诊治经验”、“尫痹疼痛的近似月经周期节律调查研究”等较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参加撰写《新安名医考》、《名老中医肿瘤验案辑按》、《大医精要——新安医学研究》等著作,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安徽省科技成果奖等奖励。

   次子李梃,1963年生。1989年毕业于中国农业银行安庆电大金融专业,后在歙县深渡农业银行工作。同时随侍父母,刻苦习医、临证,并于1997年7月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函大中医学专业。为传承“张一帖”祖业,为了皖、浙、赣数省地民众病患400余年来对“张一帖”的信仰,李梃自愿留在歙县定潭,开办了“世传张一帖诊所”,并将祖传“末药”改制为丸剂,以便患者服用。李梃对肝胆病、脾胃病、风湿病等疑难病症疗效独到精良,深受民众赞誉,也使得被誉为“赶定潭” 的张家世医,韶光依然。

   李梃则既是书生,又志在实业。 1960年,“张一帖”的原宅因水患而拆去,目前的这个家业是张舜华、李济仁历尽艰辛,创建而成。而其中雕龙盘凤的“济舜亭”、立于一泓碧水之畔的“鱼乐碑”等等新增的秀色,则是出自于李梃的努力,从而构成了传统与现代相融相接的“世传张一帖诊所”。这种内在的韵致,也正是李梃对于家族医术加以传承、发扬后,所形成的特色。

   三子李标, 1967年7月出生。中国科学院博士,德国洪堡学者。1985考入四川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免试攻读中科院半导体所、四川大学的硕士生,1992年攻读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红外物理国家实验室的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汤定元院士。28岁时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然后赴香港科技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从事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领域的研究。1999在美国MEMS'99会议上作口头报告。同年被遴选为德国洪堡学者,赴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Munich)及奔驰汽车公司 ( DaimlerChrysler AG, EADS )工作, 2000年曾受德国总统的接见。2001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工作,现在美国法朗霍夫公司(Fraunhofer USA)任职,负责研究课题5项。

   李标在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工作期间,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 6项,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三等奖各一次,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口头报告数次;在国际性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已被SCI收录30余篇;据2000年统计,其SCI论文引用率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列第六位。1996年即被聘为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杂志的审稿人,已审阅文章十数篇,1997年任《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的编委。

   幼子李梢, 1973年10月22日出生。1995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攻读李老的硕士学位,承继家学;98年攻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博士学位,师从王永炎院士。现为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所博士后,主要从事生物信息学与复杂性疾病、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合作导师为李衍达院士。李梢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生命科学学会常务委员等职。

   李梢目前研究方向为生物分子网络的仿真与调控;复杂性疾病与中医证候的机理研究;中药药效系统学评价。目前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仿真的寒热证候整体规律研究”等国家级、部级课题 3项,并参加国家十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等多项科研工作。李梢担任项目负责人的“痹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从络辨治及寒热方证的机理研究”课题2002年1月通过了由北京市科委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评为国内领先水平,获200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参与主持的安徽省科委重点项目“新安医家治疗急危难重病证经验的研究”,获安徽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位,2000年),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02年,第2完成人);参与的《新安医籍丛刊》获第九届华东六省一市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94年)。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被SCI、EI、Medline 收录近 10 篇;在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nference on Complementary, Alternative & Integrative Medicine Research (Harvard Medical School, NIH, USA , 2002 , 4) 、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生命科学会场、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中医药学与复杂性科学的相关性 ” 等作学术报告。临床通晓风湿类疾病、消化系疾病、脑血管疾病等的中医药治疗。

   李梢同时也喜爱艺术。 16岁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安徽分会,17-19岁独自著成我国首部系统论述篆刻艺术的专著《篆刻通论》,大哲张岱年题该书“金石不朽”,《读书》、《中国书法》、《中国图书评论》等对该著作均有高度评价。1986年台湾《东南画报》以“神童李梢”为题,1995年《人民日报·海外版》以“林梢一抹青如画——小记李梢”为题,1997年7月1日台湾《世界论坛报》以“情理间生命的双重思考——李梢评述”为题对李梢进行长篇采访报道。

五 .陶情鉴藏 踵迹山河

   对于书画、古玩的雅爱,仿佛清风朗月,构成了李老人生中一抹特有的风景。所谓“医为艺海第一门”,祖国传统医学其实也内含了部分技艺的特质,并同归于东方文化“道”的厚重背景。自古名医如傅山、薛雪等,便也兼工诗画,与其医术有霞鹜齐飞之致。

   李老在工作之余,往往乐于以其医术与艺界人士相唱和,早年与丰子恺、林散之、吴作人、启功、程十发诸家过从,并曾为黄梅戏演员严凤英治疗失眠痼疾。一些当代的著名书画家也陆续成了先生的业外之友,所赠墨痕画影,品读间常令先生沉浸其中,神与俱远。

   先生兼精书画鉴藏,乃至砚、瓷、木、铜、牙诸器以及古籍等,缀集众美,陶冶性灵。先生因而遣句:“江声画韵伴医书”。先生所藏,不乏佳品,如所藏《神灸经纶》四册,上海何时希先生即评为:“以六十四馆所藏衡之,则此书殆为海内孤本,……李君其善藏之”。后先生将该本捐出,供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嘉惠后学。

   医、艺之外,傅雷《观画答客问》中的一段话,所谓“览宇宙之宝藏,穷天地之常理,窥自然之和谐,悟万物之生机。”先生对此怀有同感,对祖国山河,尤寄予一片深情。从青年而至老骥,在先生人生中的各个阶段,他都会抽暇走出去,登临名山大川,寄情玄阔天地。祖国的每一省地,包括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先生都已身临其境,唯有祖国的宝岛台湾尚付阙如。虽然李老的数部著作已在台湾再版发售,长子其成亦往台湾讲学,代偿夙愿,但先生仍希望以自身的足迹,描画出一幅完整的中国版图。

   无论境遇如何,岁月递迁,对于生活中的每一新生事物均怀抱好奇、博爱、探索的心绪,这是先生的性格所向。并因此而造就了一个多姿、灵动、富含底蕴的人生。以至于先生的知交、同样“好入名山游”的著名书法家葛介屏先生,对先生有如此倾叹:“登五岳名山足迹园林继洪祖,精岐黄鉴古手披图籍踵青莲”。

   千禧年的夏、秋,先生是在欧洲德国、法国、意大利、梵蒂冈、奥地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 8国度过的。在旅德的四子李标陪同下,李老亲历了卢浮宫的瑰丽、海德堡深秋的静美、巴黎圣母院的奇异、古罗马斗兽场的悲壮、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宏伟、水城威尼斯的自由与安宁、音乐之都维也纳空气中流动的乐符……。

   2002年以来,李老又相继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埃及等地域考察风情,品味文明,足迹遍布世界五大洲。

   昭彰于世界的名地胜迹、民俗风情、文化艺术,一一走过,一一品味,一一比堪,李老心潮不时为之激荡。行走于异域的途中,有一个景象是李老尤为感触,并乐于宣扬的,那就是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航空航天事业、中医药事业是中国贡献于世界的两个杰出代表,雄浑凝重的“中国馆”内,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的塑像、著作,针灸铜人像等,在异国的天空下璀璨夺目,吸引了来来往往的各色人群,驻足、仰慕、惊叹。李老也久久地注视着这一场景,从中仿佛望到了祖国的中医药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福祉的那一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18: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李济仁

张舜华

主 编:李梢

副主编:李艳

编者:张其成 李梃 李标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年6月
  内容摘要

   李济仁、张舜华先生从医近 60年,在内、妇、儿科众多疑难杂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擅痹病、痿病、肾病、肝胆病等,创立效方达药,其验甚广;对中医治则、治法多有发挥,在辨证用药上制定了择时施治等原则,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对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它各科顽疾,均颇多创获,疗效显著。该书集其医验精华,适于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参阅。

   扉页题辞:「术著歧黄,心涵雨露」




目 录

医家小传

   一 .岁月之痕

   二 .成就如烛

   三 .伉俪情深

   四 .芳菲满堂

   五 .陶情鉴藏 踵迹山河


专病论治

   痹病证治经验谈

     一、痹病的诊断与分类

     二、痹病的 临床用药

     三、辨治顽痹四法

     1.顽痹从虚辨治

     2.顽痹从瘀辨治

     3.顽痹从痰辨治

     4.痹痿同病从肝肾辨治

     四、痹病病案 10则及验方

痿病治验(附病案 4则)

   一、痿病的主要症状辨证分析

     (一)肢体瘫痪

     (二)四肢拘急

     (三)肢体麻木不仁

     (四)四肢瘦削

     (五)皮毛枯槁

   二、痿病的治法

   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病案 4则


胃肠病治验

   一、 萎缩性胃炎证治经验(附病案 4则)

   二、 消化性溃疡证治经验(附病案 4则)

   三、 消化道出血病例

   四、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病例

   五、 慢性肠炎病例

肝胆病诊治经验

   一、验方“灵茵退黄方”

   二、肝病病案 2则

   重症黄疸型肝炎病例

   无黄疸型肝炎病例

   三、胆病病案 5则

   胆石症病例

   化脓性总胆管炎病例

   慢性胆囊炎病例

   胆道蛔虫病例

   胆道蛔虫合并感染案例

肾脏病的治疗及验方 (附病案 7 则)

   一 . 自拟李氏蛋白转阴方

   二 .益气活血治慢肾

   三 .养阴固肾除隐血

   四 .肾病综合征需辨证用药

   五 .治肾衰宜攻补兼施

   六 .尿毒症重在解毒、排毒

冠心病诊治经验(附病案 5则)

   一. 经验方:“归芎参芪麦味方”

   二. 心脾阳虚,气滞痰阻

   1. 气虚阳虚型

   2. 气滞型

   3. 痰浊阻滞型

   三. 心肾阴虚,血瘀阻络

   1. 血虚阴虚型

   2. 血瘀型

脑病(中风)证治经验(附病案 6则)

   一. 益气活血治疗脑梗塞

   二.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枯

   三. 培补真元以固本,开窍豁痰以治标

   四. 风痰阻络,宜祛风化痰,养血通络

   五. 营卫亏虚,宜调和营卫,补气生血

肺系疾病证治

   一、肺系疾病验案 4则

   二、虚喘宜肺肾同治及验方“固本定喘汤”

乳糜尿症治验及系列方

   一、以苦参为主治疗乳糜尿

   二、脾肾不足为本湿热下注为标

   三、乳糜尿系列方 5首(验案10则)

   1.苦参消浊汤

   2.加减苦参消浊汤

   3.加味萆薢分清饮

   4.消浊固本丸

   5.乳糜食疗汤

肿瘤的治疗经验(附病案 11则)

   一、胃癌

   二、肺癌

   三、肝癌

   四、鼻咽癌

   五、乳腺癌

   六、结肠癌

   七、直肠癌

痫分阴阳,治从缓急

   一、阳痫经验方“阳痫汤”和“加减止痫丹”

   二、阴痫经验方“涤痰开窍饮”

   三、病案 2则

“凉血消癜汤“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验

   一、验方“凉血消癜汤”

   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案 1则

小儿急惊风的诊治经验

   一、小儿急惊风病因病理

   二、小儿急惊风临床证候

   三、小儿急惊风常用治法及护理措施

   四、病案 2则

肝肾滋生与高血压病的治疗

   一、肝肾的生理性关联

   二、肝肾的病理性关联

   三、从肝肾相关辨治高血压病病案 3则

妇科、男科诊治经验

   一、闭经病案 2则

   二、无精子症 1则及验方“三仙种子汤”

   三、男性乳房发育症 1则

疑难杂症病案

   一、顽固性失眠诊治经验

   二、精神分裂症治验

   三、高热病例 2则

治痹用药心得

   一.常用痹病治疗药物的用药经验

   二. 常用有毒治痹药物的中毒及解救

   三.《神农本草经》治痹药物上中下品


诊余漫话

  论痹病与痿病的治疗

   一、痹病痿病的概念及范畴

   二、痹病与痿病合论的基础

   1. 体质内虚是患痹、痿病的共同因素

   2. 淫气客袭由不达致不荣是痹痿病的类同病机

   3. 痹久成痿是痹痿病程发展规律

   4. 痹痿病治则治法的共同性

   三、痹病与痿病的鉴别

   1. 对痹痿疼痛的认识

   2. 痿痹脉象的诊察

   3. 肌肉萎缩分证

   4. 筋脉拘急与迟缓的鉴别

   5. 痹病、痿病的病位

   6. 痹病、痿病的病因病机

   四、痹病与痿病的辨证论治

   五、痹病与痿病的预后及护理

中医因时诊断与治疗(附病案 4则)

   一、根据疾病发作周期因时诊断

   二、因季用药与施治

   三 冬病夏治法

   四 . 月经病的时间周期用药法

   五 . 根据昼夜节律施治用药

   1. 顺势施治法

   2.迎病截治法

   3.择时按摩法

   4.择时服用中药颉颃西药副反应法

   5.时差治疗法

用方和服药的经验介绍(附病案 2则)

   一、选择方药剂型,重视作用特点

   二、强调服药时间,提出动静宜忌

   三、数方灵活并用,注意定时分服

   1. 病案举例

水肿病的辨证治疗

   一、水肿病的五脏分类

   二、五脏水的病因病机

   三、五脏水的辨证论治

   1.辨主证以求病源

   2.辨阴阳水以定病性

   3.辨兼夹证以明标本

   四、五脏水的基本治法及方药


气证治血发挥

   一、气证的产生及气证治血

   二、气证的分类及代表方剂中治血药物的分析

中医治则契要

   一、中医治则的基本特征

   二、治则与治法的区别与联系

   三、七项治则内容阐解

李济仁年谱

张舜华年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11: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