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284|回复: 3

留心糖尿病的“特殊面孔”(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6 08: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典型临床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可是,近来医学研究发现,有3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是不典型的。同样是糖尿病,出现的临床症状却大不相同。由于糖尿病常伴有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有些患者首先表现为并发症的症状,因而其表现各不相同,有时很难看清其庐山真面目,甚至连医生也会“看走眼”。若按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习惯来诊治,就非常容易误诊误治。
  医学指导/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易善永
  (摘自《保健与生活》)
  最易忽略的三种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性肾脏病
  由于肾脏的细微结构发生病变,患者出现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良等,很容易被误诊为单纯性肾炎,而忽略糖尿病。
  糖尿病性胃肠
  久治不愈的慢性腹泻,病因在糖尿病,常被误诊为“慢性结肠炎”。另外,酮症酸中毒常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而失去抢救时机。
  糖尿病性神经炎
  糖尿病会引起马尾病变,虽然这种病例比较罕见,但糖尿病患者出现手脚麻木症状的却不少见,往往被简单地诊断为神经炎,却忽略了糖尿病。
  专家介绍,常见的糖尿病的“特殊面孔”主要有以下几种:
  糖尿病性眼病
  有些中老年人不明原因地出现视力减退,视觉模糊,对远或近的物体看不清或出现白内障、青光眼,并且发展很快,经过全面检查才发现患了糖尿病。其实,中老年人视物模糊不清或视力减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糖尿病引起的白内障或视网膜病变。通常糖尿病病程越长,眼疾越重。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
  有些患者因极高的血糖引起高渗性昏迷,酮体引起的酮症酸中毒,酷似脑血管病。临床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嗜睡、呼气中有烂苹果味,到晚期时各种生理反射迟钝甚至消失、昏迷。此外,有些患者因糖尿病脑血管动脉病变引起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
  糖尿病性心血管病
  表现为动脉硬化发生早,发生范围广,病情重,进展快。冠心病也是如此,甚至可出现无痛性心肌梗死、心律不齐、休克和以心力衰竭为特征的糖尿病性心脏病。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
  肺结核与糖尿病关系密切,糖尿病患者染上结核后,结核扩展迅速,蔓延广泛,抗肺结核药疗效差,而糖尿病也难以控制。糖尿病患者易得肺结核,反之亦然。
  糖尿病性胆石症
  糖尿病患者胆石症发生率高,据研究,他们要比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人发病率高3倍。其原因可能与糖尿病患者胆囊排空不良、某些激素分泌失调等有关。
  糖尿病性肾脏病
  由于肾脏的细微结构发生病变,患者出现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良等,很容易误诊为单纯性肾炎,而忽略病根在糖尿病。
  糖尿病性胃肠炎
  有些久治不愈的慢性腹泻,病因在糖尿病,常误诊为“慢性结肠炎”。如有腹痛、恶心、极度口渴、四肢无力,很有可能是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却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而失去抢救时机。
  糖尿病性排尿困难
  又叫“糖尿病性膀胱病”,其症状主要为:下腹膨胀、尿急、尿频、小便淋漓不尽、排尿时间延长、尿线无力、排尿与中断交替出现,症状酷似前列腺增生的早期或老年性尿失禁。患糖尿病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膀胱逼尿肌或膀胱括约肌发生功能障碍或二者功能不协调,排尿过程便不能正常进行,进而导致尿潴留的发生。
  糖尿病性神经炎
  曾有一位40岁的女患者,因两下肢针刺样疼痛,逐渐不能行走,跑了多家大医院,CT、磁共振、脑电图、腰穿做了多次。最后,一位有经验的神经内科专家查出为糖尿病引起的马尾病变,这虽属罕见病例,但糖尿病患者出现手脚麻木症状的却不少见,开始为阵阵发作,以后转为持续性,还会伴有针刺样疼痛,往往简单地诊断为神经炎,却忽略了糖尿病。
  糖尿病性癫痫
  糖尿病性癫痫发作多为局限性,表现为一侧上肢、面部,局限性运动发作。每次发作1分钟至数分钟不等,全身大发作较少见。单纯癫痫治疗法很难有效,用降糖药物却能有效控制糖尿病性癫痫的发作。
  糖尿病性脊髓病
  糖尿病性脊髓病发病年龄多在40~7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夜间不能行走,双脚有踩棉花样感觉,双下肢麻木乏力,肌力减退,重者双下肢截瘫,可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尿失禁、阳痿等,其病变大多数是不可逆的,积极治疗能防止病变的发展。
  糖尿病性脑神经麻痹
  糖尿病以神经病变为首发症状者约占19%,但糖尿病性脑神经麻痹比较少见,最常累及的脑神经是动眼神经及外展神经。糖尿病的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者占有一定比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复视及视力障碍,一般为单侧,也可为双侧眼球外斜、上下活动受限,常伴眼痛等。
  糖尿病性胃瘫
  糖尿病性胃瘫临床表现与典型糖尿病患者易饥多食表现相反,部分患者表现为胃内容物排空延迟,上腹不适,食欲减退,饭后饱胀感,甚至还有恶心、呕吐等。
  糖尿病性肥胖
  糖尿病初始时,体胖者较多,病情较重又未能控制者,拖延日久便渐渐消瘦。
  上文将种种“特殊面孔”分开来说是为了叙述方便,实际生活中,常常是多种组合,甚至同时出现多种“面孔”。症状越多,越应怀疑糖尿病是“元凶”。以上症状从临床角度看,并非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些已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因此,应该早发现,早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发表于 2009/3/6 17: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叶障目.
发表于 2009/3/23 21: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阐述的很全面。
发表于 2009/4/3 10: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病可真折磨人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19: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