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5/3 11: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文明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壮大,中国文明的国际地位有了明显提高。世界各国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研究更加重视,民间对于中国文化的关注也更高。不过对比国际上而言,我们自己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视和认可程度都要低得多,这一点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不相称的,也是中国社会信任感不足的一个方面。很多历史上绝大多数中国人所共同相信的事情,我们今天多数人并不相信。既然不相信,肯定也就不会去重视。
在改革开放之初,部分人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持极度贬低的态度,论调无非还是酱缸文化那一套。在中外生活水平存在巨大差距的情况下,这种思想的出现并不值得奇怪,但是完全属于一种过激表现。到了90年代,西方文化带来的震撼感和冲击已经逐渐趋于平淡,社会开始逐步以比较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审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更广义的说,整个社会心理经历了一个从比较脆弱走向成熟的过程,这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知识分子的成熟。高考的取消使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断层。在高考恢复后,伴随着改革开放走入学校的一代人其思想的成熟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当他们还没有走出校园时,对于社会和人生的理解相对是肤浅的。到了90年代,更多的知识分子成长起来并且从校园走向社会,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理解一定会大大加深。此时再来看待传统文化,其感受就必然是大不相同的。在宏观上,这种变化必然体现为整个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评价逐渐提高。
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声誉对于国内的思想界也有触动。众多西方学者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评价远比我们自己要高。这种情况的出现应当说海外华人有重要的贡献。海外华人在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激励之下,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尊重。西方社会从海外华人的精神面貌,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应当提及的是,海外华人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之初国内基础设施尚比较薄弱,正是海外华人的投资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启动步伐,这是中国文化的向心力和乡土情结使然。印度经济发展远不及中国,缺乏侨民的投资拉动也是原因之一。中国文化的国际声誉必然促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去反思,到底应当如何公正的评价自己民族的文化。这一反思影响范围不断加大,到2000年之后形成了全社会范围的国学热。应当指出的是,社会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因此社会同样具有有机体自我修复创伤的能力。当然这也是人类历史自相似的体现。国学热和相关文化现象的出现,实际上就是中国社会自我修复的过程,社会以这样的方式来加强整个社会的信任感。
清末思想家龚自珍有云:去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话放在任何国家身上都是适用的。没有什么办法比让一个民族相信其祖先都是不入流的货色更能有效摧毁一个民族的信心,一个民族的信心被摧毁之后,势必陷入混乱和分裂之中。现代经济一定程度上就是信心经济,社会信心的丧失一定会导致整个宏观经济完全崩溃。亨廷顿在文明冲突论中提到,儒家文化圈中,抛弃了儒家文化传统的中国大陆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保留了更多传统的地区,比如新加坡台湾韩国等;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因素导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一定会开始重建民族信心的过程,也一定会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这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必然,是不可能绕过的一个阶段。在80年代这种趋势尚不明显,到了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民间对于西方社会和西方历史的研究逐渐加深,开始比较明显地表现出来。90年代中期的一部书《中国可以说不》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虽然这部书本身思想深度有限,但是社会上引起的反响无疑说明了中国社会心理的变化。到了西元二十一世纪,重建民族信心以国学热这样一种新的方式体现出来。整个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专门教授国学的学校和培训结构开始大量出现。国学热的兴起甚至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传统平面媒体也顺应潮流参与其中,既推动了国学热走向深入也实现了自身的商业利益;比如各电视台大量出现的历史文化类的讲座和论坛以及与之配套的书籍出版等等。在虚拟世界中,重建民族信心的表现更加多种多样,比如历史论战、华服运动等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一下网络舆论的变化。虽然这些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不论是对于中国复兴的需要而言,还是相对于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而言,都是远远不够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