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4/3 11: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产业转移到全球化(续)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全球化这个词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眼球。关贸总协定升级成为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不断增长,各国市场与金融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从比较宏观的角度说,全球化浪潮是垂直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世界贸易的增长既为发达国家带来了更多的资源,也为其国内的资本拓展了投资渠道。全球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世界贸易体系和金融体系不断发展的过程。如果与上一个世纪的世界殖民体系相比较,会发现两者之间众多的相似性。首先,这两个体系建立都是西方文明为了维护其强势地位和奢侈生活的产物。虽然一个是通过赤裸裸的军事手段进行掠夺,另一个是通过国际贸易进行掠夺,但是其掠夺的实质不变。西方文明在二战之后从激进转向温和,以贸易掠夺是与此趋势吻合的。其次,在两个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西方文明都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前者使用的是丛林法则,后者使用的是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并且都通过不断将弱势国家纳入体系的方式来维持其强势地位。再有,体系建立的过程都在隐含培育着破坏体系的力量,而且这个力量正是建立体系的力量本身。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依赖于军事力量,而摧毁世界殖民体系的,正是各列强建立的军事力量,否则世界大战也就无从谈起。在世界贸易体系和金融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债务不断增长,进口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类产品导致了高额贸易逆差,为了平衡国际收支吸引美元回流,美国必然发行各种各样的债券。因此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建立的过程,也就伴随着美国的债务不断积累的过程。金融危机已经明确无误地告诉全世界,眼下破坏美国经济的力量正是它所积累起来的债务。基于这些相似性,我们不妨看一下世界殖民体系的变化。在第三章已经谈到,当这一体系建立之时,也就是世界大战开始倒计时之日。换言之,扩张型文明通过全球扩张所建立的全球体系,当其建立完成时,一种巨大的破坏力也就要登上历史舞台了。今天的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游离于这个法则之外了吗?完全没有,金融危机正是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建立后登上历史舞台的巨大破坏力,其升级后的结果将是西方文明再次进入动荡期。
应当指出的是,产业转移的过程还从另外一个方面造成了欧美的衰落。随着产业转移的过程,必然出现产业空心化。也就是欧美等国越来越多地把制造业或者说实体经济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自己只是消费而不生产这些产品。然而这样不可避免的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欧美国家的劳动力如何就业。普通服务业的发展当然可以吸纳一部分就业,但是无法设想一个只有服务业发达的国家能够制定世界范围的游戏规则。要制定世界范围的游戏规则,必然要掌握一种影响全世界的力量。这个力量是什么呢?除了少数高科技之外,找来找去就只有美元比较合适了。也就是说,美国必须靠使用自己的铸币权来维持其游戏规则制定者的国际地位。如此一来金融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就顺理成章了。一边是制造业向国外的转移,另一边是金融业的壮大。长此以往,结果不言而喻,自然就是虚拟经济的比重升高,实体经济比重下降。这一变化的破坏力有多严重,金融危机已经给出了答案。估计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国家敢于让虚拟经济偏离实体经济太远了。
经历金融危机之后,西方文明有可能会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西方文明的繁荣只能存在于一个为掠夺服务的世界体系建立过程之中,而不是这样的世界体系建立之后。如果西方文明吸取经验教训的话,将不会再尝试去以掠夺资源为目的建立其他的世界体系,当然以后也没有能力去建立类似的体系。这一点将在后续章节详细解释。问题在于,这种文明的繁荣只能存在于世界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不去尝试建立那也就无法维持繁荣。从这个角度来说,西方文明已经靠近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整个世界也靠近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过这个转折点之后,西方文明走向衰落的趋势将会变得非常清楚。如果和西元二十世纪西方文明比较的话,也可以说西方文明即将进入第二个动荡期。
债务经济与地产泡沫
以上一节是从比较宏观的角度勾勒70年代后世界经济的走势,鉴于眼下的危机影响正在逐步加大,有必要更具体的分析一下危机的形成过程。这样对于危机的演变方向以及中长期影响才有可能形成共识。
首先我们还是从危机的发源地来看一下。美国由于铸币权的影响,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是特殊的。为了维持国内的奢侈生活,它需要进口越来越多的资源。为了维持国内的经济运转,它又需要外部注入美元。通俗地说,它既要钱也要货。我们打个比方会更容易理解。比如张三和李四作交易,张三需要李四的资源,于是把钱付给李四。但是拿到资源之后,张三还需要把钱拿回来,否则他自己就陷入严重的收支不平衡之中。不过一旦把美元白送给张三,李四财物两空什么都没捞着,这肯定是不干的。如果在军事殖民的时代,可以硬抢。不过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不便于直接使用武力,那么就必须用其他的办法,让美元从李四回到张三这里。这样张三就需要发行一些可供李四投资的东西,比如债券和股票之类,于是美元就回流了。
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美国需要美元,直接自己开动印钞机印刷不就行了吗?这种策略只能够有限的使用。如果滥发美元,一方面要造成美国严重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也会造成美元的地位动摇。不管美联储是个什么性质的机构,发行美元受制于美联储的资产负债,不能随意发行。美国每年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如果都用发行美元来填平,估计要发行一万个亿。奥巴马政府最新的预算案财政赤字一项就达到1.75万亿,靠印刷美元来填平是无法想象的。如此大量的基础货币增加,再加上银行间的信用创造,美元就成为洪水了。同时发行的太多,必然造成美元的贬值,那么各个债权国已经购买的美国债券或者股票收益就会缩水,其他国家的资本流入美国的动力萎缩。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债券的持有者大量抛售的话,美国各级政府的债券无人购买,财政会陷入破产的窘境。施瓦辛格之所以说加州财政要破产,正是因为加州的政府债券现在找不到买主。如果有人愿意借钱给加州政府,财政自然就可以运转下去。另外,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在政治上也是无法承受的,来自选民的压力迫使当局必须把通货膨胀控制在社会容忍的水平之下。所以美国必须吸引其他国家的资本流入美国,也就是说美国希望维持一个经常项目赤字而资本项目黑字的状况。
发行各种债券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包括联邦政府到州政府以及企业债券等等。当然发行债券是要付利息的,这个利息必须有来源。对于企业债券来说,就是企业预期收益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吸引外国资本流入美国股市也是一个重要途径。但是逐利是资本的天性,如果投资于美国的收益不够高,通常情况下大家就不会去投资。债券和股票之间有复杂的相互影响,企业预期收益往往也包括了股市的收益,也就是说以未来发行股票的收益来支付债券到期的利息。这样就有必要找到一种投资回报率足够高的东西,否则债券和股票都会没人买。炒作互联网概念曾经是一个办法,但是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就必须换一个炒作题材了。没有新的技术革命来支撑,这个题材就选中了房地产。为了炒作房地产,就需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贷款购房,优质信用记录的人数不足,于是就找信用记录不良的人发行次级贷款。房地产的价格越炒越高,高到泡沫无法维持的时候,次贷危机就出现了。不过在炒作的过程中,参与者都是非常投入的,积累了大量的债务。而且由于金融业巨头基本都是跨国经营,一旦被债务压垮,影响迅速传导到其他国家,爆发出惊人的破坏力。
本节未完
[ 本帖最后由 stream4423 于 2009/4/3 10:2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