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stream4423

[转载][长篇连载]大转折 —中国的对策与未来 BY黄飞鸿007(2.8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4: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黎骚乱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又是如何呢?我们来看看和新奥尔良洪水基本同时发生的事件。2005年底的法国骚乱就很典型的体现出社会各族群缺乏认同感这一深层矛盾。二战之后,西欧各国的人口增长率逐渐减缓并相继出现了人口负增长。应当指出的是,人口负增长往往会导致很多的社会问题,不论是哪个国家在人口负增长阶段都需要慎之又慎。虽然机器大工业已经使得人类可以从众多繁杂沉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但是经济的发展还是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这就出现了劳动力供应不足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比较省事的方法,就是增加移民的数量。而移民数量的增加,必然带来一个文化上如何融合的问题。这正是法国社会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之一。移民进入法国之后,往往从事的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职业,在社会上地位不高。这样导致移民成为被社会边缘化的群体,无法融入到主流社会之中,自然他们也不会对其他社会群体产生认同感。虽然理论上他们也可以参加到法国的政治生活中去,但是事实上他们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如果一定要用经典时代的历史来类比的话,他们的地位类似于希腊城邦中的外邦自由人。而这样一种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只要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演变成为一场风暴。当时的导火索是巴黎警察追逐两名移民后裔,两名少年荒不择路进入变电站不幸触电身亡。这个消息让移民的不满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在巴黎打砸店铺焚烧汽车。随后的几天这种骚乱蔓延到法国各地,法国各城市只得夜间实行宵禁。一时各国旅行社纷纷取消前往巴黎的行程,给法国经济带来了严重损失。当时欧洲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就业形势稳定,社会矛盾并未激化,骚乱得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逐渐平息。倘若骚乱不是发生在2005年而是现在,则事态将蔓延到何种程度,殊难逆料。现代资本主义只是以繁荣暂时掩盖了社会内部认同感的缺乏,远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要解决的话,只有向融合型文明学习。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希腊和美国已经出现了骚乱。希腊的骚乱由于希腊警察打死一名青年引发,目前为止导致希腊内阁大换血,但是社会还是不满意,骚乱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如果不及早弥合社会的深层矛盾,恐怕种族问题会和骚乱结合起来。美国的骚乱眼下规模尚小,但是直接与种族问题挂钩。2009年元旦时美国警察在火车站打死了一名黑人青年,引发黑人大面积不满,骚乱正在升级之中。对于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而言,这是个非常尴尬的问题,处理不好可能导致白人和黑人对这位非洲裔总统都产生严重的抵制情绪,他本人将陷入空前孤立的程度。

“Say a word in heart”

对于西方文明只有一个波峰的结论,读者可能有疑惑:那么有没有办法在军事实力不足时摆脱这种尴尬局面呢?或许可以设想,不妨让自由人和奴隶参军以提升城邦军事实力。很遗憾,这个办法造成的麻烦更大。如果广泛的授予公民权,则必然降低了原有公民的生活标准,导致原有公民的激烈反对。如果不授予公民权,而以军饷吸引奴隶和自由人参军,那么实质上就是用雇佣兵役制代替公民兵役制。让自由人和奴隶参军,充其量可以在扩张期使用,在衰落期如此行事必然自寻死路。由于古罗马的版图远大于古希腊,因此这个转变造成的破坏力在古罗马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展示。古罗马早期也和希腊城邦一样,实行公民兵役制,所有公民在战时自备口粮武器参军以履行自己保卫国家的义务。后来由于罗马军队的腐化和蛮族军事力量的威胁,罗马不得不放弃公民兵役制改行雇佣兵役制。雇佣兵为了经济利益追随将领作战,缺乏对于国家的责任感,逐渐蜕化为将领攫取政治利益的工具。各派将领为了自己的利益发动内战,直接导致了罗马从共和制向帝制的转化。到了帝国时期,这个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变本加厉。罗马人生育率低下兵员不足,为了图省事就大量雇佣蛮族加入军队。结果皇帝成为军队随意废立的玩物,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其间最为夸张的例子是罗马禁卫军甚至把皇位拿来拍卖。

话说西元193年,罗马皇帝珀蒂纳克斯提出要整顿一下军队纪律。话音未落,禁卫军就不干了。当时的皇帝已经是傀儡,禁卫军肯定认为:让你做皇帝就是给你面子,竟敢对禁卫军指手画脚,真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三百多禁卫军二话没说直接兵变杀死了皇帝珀蒂纳克斯。不过很明显,禁卫军的智商实在不高。如此之大的行动完全没有考虑如何收场善后,一时头脑发热就不知天高地厚公然弑君。这么大的国家不可能没有皇帝,禁卫军只好临时抱佛脚,请来资深的元老院议员商量。然而珀蒂纳克斯颇有民望,禁卫军请来了不少议员却无人响应,谁也不想出来背骂名。应当说在商业氛围的熏陶下,禁卫军还是颇有些创新思维的。既然没人愿意当皇帝,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皇位卖了得了。如此有商业头脑的人,自然是知道广告的重要性。于是士兵们被打发到城墙上四处高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罗马皇位大拍卖了!”。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卖的还就真有敢买的。经过轮番加价,最后一个名叫朱利安努斯的富翁买下了皇位。拍卖台上一锤定音,他就是整个罗马帝国的皇帝了。至于结果,毫无疑问他只能是个傀儡。不久各地反叛纷起,这场闹剧以元老院处死朱利安努斯而收场。

美国这个国家是特殊的,因为她的历史太短暂,否则美国不会是美国。正因为美国历史经验太少,才敢于大量让拉美裔移民进入军队。到2003年,进入美国的拉美裔非法移民达到约1000万人;2004年拉美裔移民总数已经超过美国黑人,目前总数约4200万人。伊拉克前线每6个美国军人中就有1个拉美裔。因《文明冲突论》名噪全球的亨廷顿以《拉美移民的挑战》一文发出警告,拉美裔移民对美国构成的挑战,要远远大于魁北克对加拿大构成的挑战。在2008年的美国大选中,拉美裔和黑人对政治生活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三分之二的拉美裔和96%的黑人投票支持奥巴马,而支持奥巴马的白人男性实际上少于麦凯恩。假如不是少数族裔如此大比例的支持,胜利的一定是麦凯恩而不是奥巴马。美国社会已经隐约分成了正统白人和少数族裔两大阵营。当美国丧失国际铸币权之后,拉美裔和黑人退伍士兵一定会有所动作,说不定他们当年就曾经参与过伊拉克监狱里的虐囚事件,对于那些酷刑记忆犹新。而这一次这些酷刑将不是用在伊拉克战俘身上,因为他们站在美国的国土上。美国将成为巨大的新奥尔良,社会境遇之惨恐怕是绝大多数美国人连想都不曾想过的。这些自认为上帝选民的人们早就习惯了以旁观者的态度看待其他国家的人们忍受这种痛苦。然而随着奥巴马的当选,大趋势已经彻底形成,这一局面再天才的政治家也无法改变了,太晚了。

上述情况如果用比较学术的语言来描述的话,那就是由于社会各阶层的权利和地位不同,导致了不同的阶层对于国家的认同感不同。如果多数人缺乏国家认同感的话,那么整个国家的军事动员能力就会大大降低。希望读者记住这一点,不论什么国家,如果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不足,动员能力都必然大打折扣。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将是很有用的,这里体现了得民心的重要性。如果把缺乏国家认同感的人员招募从军的话,很有可能导致整个国家的灭亡。

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zhongshujc
发表于 2009/2/12 12: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网络上的高人!能够将自己的观点长篇大论地叙述下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2 23: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向衰落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希腊城邦在其扩张期可以保持蒸蒸日上的局面,一旦实力大损之后就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恢复元气,只能一路衰落下去。这就是本章开头所提到的特点,西方文明的轨迹是大起大落的,而且只有一个波峰。那么历史上造成希腊城邦制衰亡的直接原因又是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提到西方文明的另一个特点,即不能完成稳固的统一。

前文已经介绍过,所有城邦都是小国寡民。那么会不会由于某种原因使得这些城邦稳定得统一成为一个比较大的国家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城邦实行的奴隶制。毫无疑问的是,掠夺奴隶和财富的行为本质上是以邻为壑,四面树敌。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自然也会指导各城邦处理其外交事务,结果必然是造成仇恨的普遍蔓延。那么由此直接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任何希腊人都不可能长期稳定的统一希腊。纵然希腊境内一时出现极其强大的军事力量控制了希腊所有的城邦,但各城邦对其的仇恨,以及各城邦之间彼此的仇恨,将使得整个国家无法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完全依赖于军事力量的统一永远是不稳固的,一旦出现战败或危机,整个国家就会迅速土崩瓦解,再也无法统一起来。

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统一成为一个大国,那么公民将丧失对国家的控制。这种情况同样在民主制城邦体现的更加典型。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古典民主制国家必须周期性地召开公民大会,然而随着领土面积的扩大,召开公民大会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如果所有公民都居住在首都之中或近郊,那么这个国家对于其领土将没有控制力,因为军队只来自于公民。如果要控制远方的领土,必然要求公民搬迁到其他地方居住或者驻扎。如此一来,这些公民势必被边缘化,古代社会信息传递的速度低下必然导致他们无法及时了解国家的政治生活。同时,参加一次公民大会的时间也会长得无法接受,而不参加公民大会必然导致贵族坐大,公民集团瓦解。假定每个边境要塞到首都的平均距离是100千米,这样大的面积大约相当于中国一个地级市,那么自召集会议的通知发出到全体公民到齐,至少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会议结束后各地公民返回,差不多还要一个星期的时间。当然这是在沿途没有任何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否则时间只会更长。可见,随着领土面积的增加,召开公民大会必然变得越来越无法操作,其结果只能是城邦制国家的瓦解。

如果我们纵览整个罗马史,会发现罗马的历史精确地体现了版图大小对其政体的影响。罗马建立时仅有罗马城及周边一隅之地。在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由于各种原因与贵族的矛盾激化,大批平民在西元前494年携带武器和平地离开罗马前往圣山,史称第一次撤离运动。贵族做出让步,允许平民选举保民官。此后又有第二次撤离运动。随着罗马共和国版图逐渐扩张,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在前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罗马的领土范围超出亚平宁半岛后日渐居于下风。罗马的政体也就逐渐从共和制向寡头制转变,到镇压斯巴达起义(西元前71年)之后,罗马国家大政为凯撒、克拉苏、庞培三人把持,史称前三头同盟。此时的罗马基本属于寡头制向僭主制 过渡的后期。当凯撒征服高卢之后,罗马距离帝制仅有一步之遥了。这其实是历史演变的必然。古典民主制本质上只适合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一旦领土面积扩大,民主制必然退出历史舞台。更深一层看,民主制使得扩张成为社会的必需,但是随着领土或者势力范围的扩大,民主制将变得无法操作,从而不得不让位于其他形式的政体。或者说,古典民主制的发展否定了古典民主制自身。可以想见的是,如果现代民主制出问题的话,一定会先从美国这个最大的国家开始。

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思维方式,那么我们不难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会影响历史上每一代人的行为,从而会使不同的文明走过完全不同的历史轨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不同文明的命运和轨迹,在最初建立这种文明的时候就已经很大程度上确定了。我们很容易想象得到,希腊人是不会觉得“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有多少道理的,其文明的特性决定了不会出现合的局面,只有分而已。没有经历过自然不觉得有道理。而稍微有中国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合久比分,分久必合”是对中国历史非常准确的简略概括。这里同样体现了思维方式的不同。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了不同的历史轨迹。不同的历史轨迹,又进一步改变了各民族的语言词汇。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改变又更深层的改变了其思维方式。很多在本民族看来非常自然,非常简单的观点,在其他民族看来则可能是完全无法理解的。那么当不同的民族凑在一起,自然是免不了要出现观念的冲突,彼此之间无法沟通,于是文明的冲突就形成了。纵观整个世界历史,能够在广大的地域范围内一次次从分裂走向统一,全世界仅有中国而已。倘若不是炎黄缔盟这一光耀千秋的正确选择,中国的统一恐怕将是无法想象的。

既然古希腊的思维方式导致其无法统一,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所有的希腊城邦陷入了拉帮结伙打群架的长期战争,那么这样的战争必然会终结希腊所有城邦的繁荣,一去不复返。这样的战争就会成为所有希腊城邦由巅峰走向衰落的直接原因,事实也正是如此。这场战争就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时间起于西元前431年,终于西元前404年。战争的双方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战争的起因主要是由于雅典的扩张倾向,雅典如今天的美国一般喜欢到处推销民主制。同时雅典越来越多的把提洛同盟变成了自己维持和扩张地中海霸权的工具,导致与斯巴达等城邦的矛盾激化。这场战争波及整个希腊语世界,几乎全部的希腊城邦都参与了战争。除去中间的短暂停战,战争持续时间长达27年。这次战争堪称是希腊语世界的世界大战,甚至可以说,两千三百年之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在更大范围内的重演。战争的结果,整个希腊世界繁荣不再,奴隶制经济进入衰退,希腊的古典民主制也随风逝去。

如果美国顺利的发动了对伊朗的战争,并且陷入类似越南战争的泥潭而走向衰落的话,那么就是古希腊历史的重演。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美国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走向衰落。虽然起因不同,不过发挥作用的力量基本差不多。战争的作用在于破坏了经济,导致扩张能力的丧失,从而陷入衰落之中。金融危机的作用也大同小异,同样是破坏了美国经济,导致其军事扩张能力的丧失和金融扩张能力的丧失。由此也必然使整个美国陷入衰落而无法自拔。与古希腊不同之处在于,美国的领土来得太容易,所以暂时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大国。到其衰落期,文化的特性就会显现出来,美国将无法维持其统一;因此美国的衰落必然同时伴随着美国的分裂。这个问题将在第十章详细讨论。

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zhongshujc
 楼主| 发表于 2009/2/15 11: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废奴就是废民主

分析至此,不难看出将整个经济建筑于奴隶劳动之上带来的问题。我们很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奴隶制存在这样的问题,那么取消奴隶制在经济上全体公民都自食其力行不行?事实上,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最起码对于所有民主制城邦而言是不能这样去做的,除非他们主动放弃古典民主制。民主城邦的公民首先必须要有足够多的闲暇时间,否则他们终日要为自己的口粮奔忙,既没有时间和热情去关心政治,也不会有时间去参加公民大会。面对纷繁复杂的议题,根本无从决定如何投票。如此政治权利将在事实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迁延日久必然成为寡头政治或者僭主政治。如果说白了,搞民主其实是有闲工夫的人才能做的事情。而在古代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获得足够多闲暇时间的唯一方法就是把自己的生活直接或者间接建立在他人劳动的基础上,因此经济上必然选择奴隶制,而且要求广泛地普遍地使用奴隶。奴隶制事实上是古典民主制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而古希腊之所以吸引了全世界如此众多的目光,很大程度上因为古希腊所出现的民主城邦。梭伦改革、克里斯蒂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公民大会、陶片放逐(或译为贝壳放逐)等等,历来为历史学家们津津乐道。如果没有了民主制城邦,那么希腊也就不是希腊了,更不会成为现代西方文明的源头。现代民主制一定程度上也是如此,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前,推进民主化进程的总统和政党都来自奉行奴隶制的南方,当然民主只是公民的民主不会惠及黑奴。在生活大幅度下滑的时候,没多少人会把民主当回事,古希腊如此,以后也会如此。29年大危机导致的德国民主制覆灭自不必提,美国国会在罗斯福新政头一百天授予罗斯福的权力,丝毫不小于希特勒。36年罗斯福因为工资法案曾经要事实上废除司法独立,由于最高法院主动认输而作罢。

社会实际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分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就如同前面谈到的,各阶层的权利地位与其兵役制度、经济制度以及政治体制是互相联系互相配合的关系。每一个局部的设计与选择都不是孤立的,必须被看成是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去加以考察。这里有必要再次提到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文明的思维方式往往关注局部,而对整体关注不多。中国文明的思维方式往往关注整体,对局部关注不多。这样就导致了中医和西医的不同,西医是头疼治头脚疼治脚,中医则往往认为一个器官的病变可能是另外一个器官导致的。文化本身也同样是受思维方式影响的。西方的社会科学,同样是把社会分割成局部去加以研究,于是就有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伦理学等等。但是如何把这些社会科学分支看成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以描绘一幅整个社会的全景图画,西方的社会科学并未作多少工作。应当说中西医是各有所长的,一方并不能取代另一方。社会问题的解决恐怕也是如此。西方式的方法自有其用武之地,但是中国的思路同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近代西方文明的强势,使得中国的思路被遗忘和忽视。这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之后,标志着西方的社会制度全面出现问题。整个世界历史将要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各国都需要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与矛盾。这时要解决问题,包括中国人自己从中国文明中汲取营养就是不可或缺的。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至于说,一个民族是先学会了一种思维方式,而后才开始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去建立一个文明;还是先建立了文明的萌芽,然后逐渐学会了一种思维方式?这是典型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过于久远的历史留给我们的资料太少,恐怕后人也无从知晓了。况且,如果思维方式的建立早于文字的出现的话,那么恐怕古人也没有什么办法把建立思维方式的过程告诉我们。既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制度是互相耦合在一起的,一个局部的调整往往牵扯到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调整。我们可以揣测,各民族的祖先们或许一开始建立了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制度或者习惯。为了让某方面的制度能够长期运转,他们开始尝试其他领域的配套制度,并且逐渐同时建立和发展了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说,这两个过程可能完全是并行的,根本就无法分开。

如果我们把思维方式的不同与两个文明地理环境的不同放在一起加以考察的话,很自然的会想到这两者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联系?或者说,是不是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注定了生活于其间的民族会建立不同类型的思维方式呢?这的确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同时也是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无结论。因为上古的资料太少,我们无法准确重现那个时代的情形。地理决定论在此是不适用的,地理环境的差异应该说更多的对于一个文明的发展壮大过程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中世纪与近代

经过上述的讨论,相信读者对于西方文明的基本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当我们再来看待此后的欧洲历史时,就会很容易理解。其文明的特征注定了是小国寡民难以稳固统一,而且只有一个波峰。那么罗马帝国覆灭后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人再统一整个欧洲,于是我们很容易推断出中世纪的欧洲必然是国家林立,征战不休的。频繁的战争使得中世纪欧洲经济发展困难重重,欧洲经济远远落后于中国和中东地区,也就丝毫不足为奇了。整个中世纪就是对于西方文明只有一个波峰的最好例证,漫漫黑夜看不到尽头。

这样讲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西方文明怎么会从中世纪的泥潭中走出来。在理论上这的确是一个重大问题,不解释西方文明近代为什么崛起而且成就如此之大,就不可能说明西方文明为什么需要向中国学习。下一章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应当指出的是,近代西方文明的轨迹并不是单峰的曲线,而是双峰;也就是说这个曲线出现了两个顶点。之所以如此,并非是西方文明的内在特性使然,而是地理条件和偶然因素造成。第二个顶点就在911事件附近。

另外,欧盟的建立,是欧洲统一的再次尝试。到目前为止,欧洲的统一进程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当然这些进展是在欧洲经济发展良好的情况下取得的。不管对于什么社会,真正考验向心力都是在困难时期。目前的金融危机,将是对欧盟内部凝聚力的一次比较严峻的考验。窃以为,如果欧盟真的希望比较长期稳固的统一欧洲的话,那么恐怕是必须向中国先哲们学习些智慧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2/15 11: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章小结

现代西方文明直接继承了古代西方文明的思维方式,其制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相同的,走过的演变轨迹也将是相同的。概括而言,西方文明是扩张型的文明,依靠扩张来缓和其内部的矛盾。在扩张时其一整套制度会高效运转同时也会耗尽其潜力,因此其轨迹是大起大落的,一旦衰落基本不可能复兴。

古希腊城邦是小国寡民的,其一整套社会制度也是适合于小国寡民的状态,一旦领土和人口增加,其制度必将退出历史舞台。继承这种文明的欧洲在罗马帝国之后也无法统一。长期的分裂局面是造成欧洲中世纪黑暗和落后的原因之一。

不论古代西方文明还是现代西方文明都是缺乏向心力的,必须依靠繁荣维持其社会的向心力。因此,整个社会必然有强烈的扩张倾向,不扩张就会解体。

第二章完
 楼主| 发表于 2009/2/21 1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近代西方文明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起点,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学者以西元164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作为起点,另一部分学者倾向于选择西元1500年前后的某年作为起点。窃以为,以西元1492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起点更能体现西方文明和近代历史的基本特点,因为这一年的发现是西方文明得以再次扩张的前提条件。

不堪一击的文明

如果说近代历史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西方文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和发展,想来读者应当是没有异议的。倘不是如此,则今天的世界和每个人的生活将完全不是这个样子。西方文明的影响几乎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之中。既然西方文明的特点是其在繁荣时耗尽了潜力,那又怎么会莫名其妙走出了中世纪一千年的黑暗,开始全球范围内的扩张;这岂非自相矛盾?原因其实很简单,虽然中世纪的欧洲处于黑暗和落后之中,但是当她遇到了一个更加虚弱的文明,可以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就进行扩张的时候,那么局面就完全不同了。西方世界可以不断得获得财富以增加其经济和军事实力,同时构建更加庞大的人文思想体系以升级其软实力。这样经过比较长时间的积累,就会对中国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形成足够大的战略优势,以完成其全球扩张的过程。伴随着扩张,全世界的财富向欧洲集中。因此,整个近代世界的主题是扩张与掠夺,对应的时间跨度大约是四百年。

这个更加虚弱的文明就在美洲大陆。造成美洲文明比亚欧大陆诸文明更加虚弱的主要原因是这片大陆没有马和其他大型畜力可用,而且也没有和其他大陆的文明交流学习的机会。关于美洲大陆对整个世界近代史的影响,笔者数年前曾有专文论述 ,在此简单只介绍一下以上两点原因何以有如此重大的影响。关于马在古代历史特别是古代军事史上的作用,是怎样强调都不为过的。马之于古代战争,犹如坦克之于现代战争;马是冷兵器时代机动能力和冲锋能力的支柱。数年前热播的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很多情节就体现了马对于整个国家的重要性。缺乏马不但导致美洲土著的军事和谋略水平低下,于此直接联系的是整片大陆都没有发明畜力车,也未发明人力车。运输能力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整个社会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得其金属冶炼和加工技术全面落后于同时代的亚洲和欧洲。有鉴于此,就不难理解建立在一片没有马的大陆上的文明,必将是天生瘸腿的文明,其在军事和商业领域都是远落后于其他文明的。相对孤立的位置,又造成美洲古文明没有向其他文明学习的机会,只能独自缓慢的徘徊。另外,缺乏交流导致印第安人对于亚欧大陆的传染病如天花、麻风等没有免疫力,死亡率极高。

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影响之大,不亚于战争。一场传染病摧毁一个甚至几个国家,并不罕见。东汉王朝表面上亡于黄巾起义,实际上一定程度亡于数次蔓延全国的传染病,很有可能是鼠疫。在东汉灵帝时期,全国发生大的瘟疫达五次。鼠疫流行导致了整个社会矛盾空前尖锐,遂至全国大乱群雄纷起。值得一提的是,张仲景即生于这个时代。他以毕生经验写成《伤寒杂病论》十六卷,成为中医的经典著作,他本人被后世尊为医圣。即便是到了现代社会,传染病的破坏力也丝毫不容小视。这点相信经历过非典的读者完全可以理解。由于当时中国采取了得力措施,才保证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没有被打断。

匹夫不可夺志

在第二章已经谈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美洲文明既然在经济和军事领域是落后的,那么在文化领域也同样是落后的。也就是说,硬实力不足导致美洲文明的软实力也不足。当他们遇到西方文明的入侵时,完全不懂得如何去应对。学会养马和使用火枪并不困难,但是要理解一个全新的对手,那是极端困难的。在和平时期通过交流,有可能平缓地进行。但是此前从未有过交流,战争之后随之出现混乱,印第安人根本就不可能有时间去逐步理解。一种全新文明带来的震撼摧毁了印第安人的精神世界。且不说美洲,就看我们自身,也同样是如此。中国有五千年历史的积淀,面对西方尚且出现过惶惶不可终日的心理。近代历史上,高喊全盘西化甚至汉字拉丁化者大有人在。而把自己的文化斥之为酱缸或什么劣根性云云,将希腊罗马供进神龛顶礼膜拜,这种现象读者也不会觉得陌生。甚至于80年代初期,当我们打开国门看到欧美富裕的生活时,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也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社会信心严重不足。直至今天,中国恐怕也没有完成对整个西方文明全面客观的解析。推己及人,当年美洲印第安人面对欧洲征服者精神上的虚弱与恐慌,我们也就可想而知。我们不得不再次重复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西方带来的观念远比他们的武器更有杀伤力。忽略了这一点我们将无法理解当代中国。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个人如果从精神上被打垮了,不论其体力多么强健都是无用的。同样道理,一个民族如果被摧毁了抵抗意志,再多的人口与财富也是枉然。印第安人的情况就是如此。从人口角度说,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数量是征服者的一万倍左右。但是精神被打垮的民族,人数再多也只是束手待毙的炮灰。考虑到过程过于血腥,本书无意罗列印第安人被屠杀的史实。在西印度群岛,印第安人全部被杀光。拉美其余地区基本被杀光,幸免者无足轻重。读者或许觉得困惑,无论如何一万人也不至于打不过一个人。但是我们应该考虑到,绝大多数人做一件事情之前都需要相信可以做成,也就是必须有信心有士气。没有士气的军队就是活靶子。能够“知其不可而为之”,任何时代都是凤毛麟角。如果说,今天的中国以如此大的人口与硬实力,尚且要跟在西方文明后面拎包的话,那么印第安人同样有理由相信自己没有能力打败数量只有自己万分之一的天外来客。当时的欧洲人对于印第安人来说,就是天外来客。历史事实就是如此。一个民族精神支柱的重要性,某种意义上甚至比这个民族的人口和财产还要重要。子贡向孔子问政时,孔子的回答是: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随即问三者之中哪一个是最不能放弃的?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印第安人的这段历史就用血的代价说明了民无信不立这个真理的某一方面。信在古汉语中有比今天更加丰富的含义,可以理解成今天所说的信仰、信任、信义、信用、信心等的总和。
 楼主| 发表于 2009/2/21 1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洋文化与科技革命

西元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西欧国家取代南欧国家成为扩张的急先锋。南欧国家的相对衰落,主要应当说是文化使然。就其人口和资源占有量来说,意大利西班牙都不弱于西欧国家。但是教皇在这两个国家的影响力要比欧洲其他国家大得多,教会势力禁锢了整个社会的思想。这里体现了西方文明的一个特点,在其衰落期对整个社会的思想和创造性会进行禁锢与压抑。当文艺复兴的大潮涌来,西班牙等南欧国家在教会实力的压制下,没有汲取到古希腊文明的营养。而远离西方文明古代中心的西欧国家特别是偏处海岛的英国却把以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为标志的古希腊科学精神发扬,建立起近代自然科学体系。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西方文明必然是大起大落的,一旦衰落社会的创造力就会受到压制,即便有资源也无法再次崛起。英国等国家直接继承希腊在扩张期的文化成果,因此得以避开这种消极影响。

意大利的情况更加复杂一些。欧洲本身已经是国家林立,意大利的政治比全欧洲还要乱,国内四分五裂纷扰不休。意大利的地理位置要比德国优越得多,但是其统一仅比德国早一年而已。希腊由于后来受伊斯兰文明影响较多,相比之下,意大利更加纯粹的继承了罗马的文化。可以说,意大利典型地体现了西方文明在凝聚力方面的不足,也体现了西方文明衰落期压制思想自由的特点。历史上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也发源于意大利。如果仅以这些因素出现的早晚而论的话,那么意大利无疑应当是近代历史上发展最早,势力最强大的国家。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意大利差不多是整个欧洲战斗力最差的国家 ,经济上也远不及英法德。从这里可以看出,所谓的萌芽出现不出现未必对历史有多么大的影响。一个国家能不能发展的好,与有没有萌芽没什么大关系,关键在于有没有让一个萌芽壮大的条件。

英国既不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发源地,也不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但是近代欧洲成就最辉煌的却恰恰是这个岛国。应当指出的是,造成南欧国家文化上缺乏活力的深层原因既与教皇位于罗马这个因素有关,也与一个国家的历史长度有关。历史长短对于其文化是有一定影响的。在近代南欧国家整体比西欧国家的表现更差,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南欧国家的历史比西欧国家更长。详细的解释为什么一个国家的文化与历史长度有关超出本书的容量。大家可以从中国历史发现类似的现象。中国历史上两个鼎盛的王朝是汉和唐,宋朝之后的中国文化也出现了趋于保守的倾向,在军事上较汉唐亦逊色不少。如果发现美洲大陆晚一千年的话,恐怕整个欧洲所有的国家都无法担负起完成产业革命的重任,也不可能建立起西方文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这一切得以完成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欧洲还有靠近海洋或者被海洋包围同时又足够年轻的国家。

对于文化在整个全球扩张过程中的作用,本书认为不应过度高估。至少文化的影响并不比扩张起始段的巨大成功更加重要。美洲的面积四倍于欧洲,拥有建立一个工业体系所需的几乎全部资源,同时还是一片可以长期占领的大陆。这等于欧洲拥有了一个可以提供无限补给能力的巨大后方,欧洲不论在其他地域遇到了多大的损失,都可以源源不断的从美洲获得补给。当其他国家由于兴衰周期暂时衰落,欧洲却可以依靠不断的输血维持持续的繁荣,利用其他国家的低谷期将其各个击破。西欧等国继承的古希腊文明的内核,本身就是依赖于扩张的文明。此时其优势完全发挥出来,整个社会在繁荣时期高效运转,将社会的热情和潜力全部释放出来;而劣势则大部分被掩盖,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开始部分的暴露。在扩张期其他地区的人们看到的是其高效运行的一面,增强了对其他地区精神世界的冲击。同时,文化很大程度受制于一个国家的际遇。与其说是文化的优势造就了全球霸权,不如说是全球范围的扩张成全了其文化的发展。

注:意大利在二战前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即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以倾国之力也未能得逞。
 楼主| 发表于 2009/2/22 19: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洋国家的时代

之所以说文化的作用不应当过度高估,因为还有地理因素的巨大影响。仅以英法德三国为例,这三个国家历史长度差不多,都比较早的摆脱了天主教影响,领土面积和人口相差也不大。然而三个国家在长达四百年的欧洲文明扩张期获得的殖民地与财富却相差悬殊。如果我们仔细比较的话,至少能够发现两点规律。第一,距离美洲越远的国家,发展越慢。第二,越靠近欧洲的中心位置,发展越困难。在第二章已经提到,欧洲本身是个大半岛。因此第二条规律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表述,那就是:海岸线越短的国家,发展越困难。何以如此呢?第一条规律是很好理解的,距离美洲越远,从美洲获得的财富也就越少。缺少了外部的输血,其发展自然会相对缓慢。至于第二条,这就体现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政治生活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的具体分析,笔者数年前曾在解析世界近代史的文章《大陆猜想》中专门阐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下载。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海洋国家在政治上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稳定性,这一点是大陆国家难以具备的。这种稳定性有利于其海外扩张,同时海洋国家在扩张的过程中所“复制”出来的国家,也往往具有这种稳定性,比如澳大利亚和美国等。

关于近代历史,很多读者可能听到过一种说法:近代五百年是海洋国家的时代。事实基本如此,至少从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那天起到现在,都是海洋国家的时代。先是英国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版图空前广大的日不落帝国,继之以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准确的说,这个说法是有点问题的,应该说近代是海洋国家和准海洋国家的时代。就国家属性而言,美国不是海洋国家,而是英国这个海洋国家在一个大半岛上“复制”出来的准海洋国家。海洋国家和准海洋国家在近代的这种优势,实际上是其先天政治稳定性的体现。政治上越稳定,越能够持续不断的进行战略扩张。

为什么是英国?

前面已经提到,远离罗马教廷的西欧国家通过文艺复兴,继承了古希腊文明的内核,因此它们具有了把阿基米德和欧几里得等古希腊科学家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潜质。在扩张的过程中,军队迫切得需要更高性能的武器,这就对金属加工业和化学工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商人为了占领更加广阔的市场,也希望能够获得价格更加低廉的商品,这使得手工业和工业各部门都有必要积极地考虑如何降低成本。整个社会对新技术的迫切需要和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潜力结合在一起,毫无疑问必然给整个社会的技术水平带来一次飞跃。那么这个飞跃应当首先出现在哪里呢?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首先实现这个飞跃的国家必须具有非常发达的商业,而且其面对的应当是日益广阔的全球市场。这个条件可以把所有东欧国家都排除在外,因为东欧国家缺少港口,也不具备占领全球市场的历史条件。其次,一个商业繁荣的国家,其政治应当是稳定的,国家应当是统一的,否则没有统一的国内市场商业难以发展。这个条件可以把德国排除在外。德国境内诸侯林立,征伐不休,德国的统一只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早了43年。再次,能够开创产业革命的国家,其社会必然是有活力的,思想是自由的。没有学术自由的社会产生产业革命完全是不可想象的,因为科学家缺乏进行研究和发表成果的基本条件,稍不留神就被送上了火刑架。这个条件就可以排除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天主教国家。近代天文学的创始人哥白尼慑于教廷势力,直到临终才将自己的著作印刷出版。同样在意大利,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伽利略晚年被教廷关入监狱,禁止其著作销售。直到三百余年之后,罗马教皇才于1979年公开为伽利略平反昭雪。最后,这个国家最好是政治上比较稳定的,否则科学家可能莫名其妙就混丢了脑袋。政治上的稳定同时也能够促进商业繁荣。这个条件可以排除法国。拉瓦锡是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首先发现了空气中一种成份可以支持燃烧,将其定名为氧气;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化学基本定律——质量守恒定律,一切化学反应方程的配平都依据这一定律。在法国大革命中,出现过一段极端血腥的恐怖统治时期,拉瓦锡即死于这个时期的末端。著名革命领袖之一马拉——就是被右翼刺客刺杀的那位、著名油画《马拉之死》的主角——早年试图弄个科学家的名头充充门面,但因其著述没有科学水准而受到皇家科学会教授拉瓦锡的批评。此公怀恨在心,趁大革命之机公报私仇,大骂拉瓦锡叫嚣要把这个伪科学家埋葬掉,实际上伪科学家是他自己。雅各宾派恐怖统治时期,杀人比吃饭还平常。拉瓦锡于1794年被拉上断头台,罪名很简单,曾经在以前的法国政府当过几天公务员。当时数学家拉格朗日痛心地说:“砍掉他的脑袋只需要一瞬,但是法国以后一百年也长不出这样的脑袋来”。对于某些认为中国文化是酱缸,只有中国人才会搞什么内斗的专家们,希望他们也能够更多地了解一下欧洲历史。尽管法国历史上产生过笛卡尔、帕斯卡等伟大的科学家,这样的国度是不会首先出现产业革命的。

以上已经根据产业革命的几个前提条件对欧洲国家进行了筛选。绝大部分欧洲国家都无法满足这些筛选条件。很明显,具备成为产业革命发源地条件的,就只剩下一个国家了——英国。历史所选择的也正是这个国家。产业革命从18世纪中期开始,到19实际前期在英国完成。产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英国的国力迅速膨胀,占领了面积超过自身国土一百倍以上的遍布世界各地的殖民地,获得了日不落帝国的称号。在产业革命之前,中国在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始终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明朝时期中国的GDP至少占全世界30%左右,今天美国所占的比例不过25%。尽管产业革命使得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但是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的工业总产值才刚刚赶上中国。不过近代中国毫无疑问的衰落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呢?这其实涉及到世界文化史上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 本帖最后由 stream4423 于 2009/2/22 18:1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18: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约瑟难题

所谓李约瑟难题就是,为什么中国的科学技术古代长期居于领先地位,但是却没有建立近代科学体系?根据前面对西方文明的一些分析,我们是可以解答这个难题的。首先西方文明是大起大落的文明,换句话说这种文明的爆发力很强,但是耐力很差。中国文明的特点是耐力很强,但是爆发力不强。当西方文明遇到了美洲这样容易征服的地方后,既增强了其爆发力,也通过持续输血缓解了其耐力的不足。于是西方文明的创造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和展示,彻底的改变了整个世界。同时这种文明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其能够建立起庞大的现代自然科学体系,这种思维是中国文明和伊斯兰文明都不具备的,其根源从欧几里德和阿基米德时代就已经建立。即便是中国遇到了一片可以征服的地方,中国人也不会去征服,而会将其同化。也就是说面对同样的历史环境,中国不会发展出产业革命,也不会去建立近代科学体系。因此当西方文明突然加速并且实现了只有西方文明能够完成的技术革命时,中国文明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表现必然相对逊色。在这个世界上,鱼与熊掌很多时候不能兼得。既然中国文明选择了持久,那就必然放弃另外的一些东西。但是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就一定要沦落到晚清那样悲惨的地步呢?答案是否定的。中国虽然不能够成为产业革命的发源地,但是中国人不缺乏引进和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晚清的问题和出路何在,会在本书第六章详细讨论。

产业革命极大地增强了西方文明的扩张能力。火器制造由铸造向锻造全面升级,军队的机动能力由畜力风力向蒸汽动力飞跃。毫不夸张地说,正是产业革命确立了西方文明相对于中国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全面军事优势。西方文明的扩张范围也大大拓展了。在产业革命之前,欧洲在亚非仅能占据少数沿海的据点或者岛屿。产业革命完成后,具备了向亚洲和非洲腹地推进的能力,开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扩张。印度和东南亚以及中东部分和非洲大片地区相继沦为殖民地。中国也一步步的沦为半殖民地。

走向世界大战

既然西方完成了产业革命,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飞跃,是不是说第二章中关于扩张型文明的结论就失效了呢?或许他们真的由此“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科技革命虽然增强了这种文明的扩张能力,不过丝毫也没有改变这种文明的内核。当扩张可以维持时,其社会是欣欣向荣的,到了扩张无以为继,大乱马上接踵而至,今天的金融危机还是如此。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接近完成的时候,西方文明遇到了第一个扩张极限——地理极限。

扩张达到地理极限直接导致西方文明开始剧烈动荡,具体表现形式就是重新瓜分殖民地的世界大战。战争的直接起因则是德国的统一。德国位于整个欧洲的中心位置,相当于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当其他国家发动战争时,战场往往会位于德国境内。德国非常不情愿的充当了战争的受害者,但是又无可奈何。这样的位置造成了德国长期处于分裂之中。当英国和法国忙着到处抢占殖民地的时候,德国只能忙着打内战。德国的统一在俾斯麦的手中完成后,她自然是不甘心的,迫不及待的要去争夺“日光下的地盘”。德国的统一彻底得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一个新的大国崛起在欧洲的中央,她将不可避免地与老牌殖民强国发生冲突。随后的七十年时间里,德国彻底改变了整个欧洲,先后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强烈地改变了全世界,我们今天的世界格局即直接脱胎于二战。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18: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威胁论

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开始有人在国际上散布中国威胁论。这个威胁论的一个理论基础就是,把中国的崛起看成和德国崛起类似的过程,认为中国的崛起将改变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这种观点让人不能苟同。单纯讲中国的崛起将改变世界政治格局,这倒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以德国的崛起来类比中国,那就是不了解中国历史的表现。中国和德国在文化上是不同的,中国没有强烈的扩张倾向。历史上的中国充当的是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仲裁者的角色;除还击之外,很少主动发动对外战争。中国的民族性格本身也是相当宽容的,曾经趁中原王朝内部出现问题而在中原横冲直撞的游牧民族不胜枚举,他们最终也都以和平的方式被融合了。倘若中国真的成为战争的策源地,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和中国的战争潜力,战争的破坏力将是整个世界无法承受的。散布这样的言论,除了煽动中国国内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给这个世界增加不稳定因素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掠夺的影响

掠夺对于欧洲的影响,一方面是财富的增加,另一方面比较隐蔽但是很重要的影响就是对欧洲国家心态的影响。第一方面很好理解,世界各地的财富源源不断的流进欧洲,增强了欧洲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同时,财富的增加也推动了欧洲的商业更趋繁荣,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但是就对于二十世纪人类历史的影响而言,第二个方面是同样重要的。由于对美洲的掠夺实在是太过轻松,此后在征服亚洲和非洲的过程中虽然阻力比较大,但是其胜利是压倒性的。除北非少数地区,非洲大陆完全被瓜分。亚洲除日本实现了自强,清政府在西元1900年彻底堕落,其余地方基本沦为殖民地。如此之大的成功,欧洲国家必定是志得意满,心中飘飘然的。这样一来,就会滋生出一种情绪,那就是整个统治阶层的过度自负。表现在几个方面:轻视弱势文明,轻视社会的弱势群体,轻视承载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自然环境。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天高地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用老百姓的话讲,肯定就要穷折腾,变成个败家子。人不论到什么时代,总是需要有所敬畏的,必须能够自我约束与克制而不是成为欲望的奴隶。一旦完全无所顾忌,结果必然是目空一切恣意妄为。既然轻视弱势文明,那么就一定会尽可能的在殖民地搜刮财富作威作福而不去顾忌当地人的信仰与民族感情,使得殖民地的反抗情绪不断的积累。既然轻视社会的弱势群体,那么就必然对工人进行残酷的剥削。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甚至雇佣童工等等。其结果不言而喻,造成了整个社会工人和资本家的严重对立,工人运动的浪潮此起彼伏。既然轻视自然,那么就不可避免的会试图征服自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竭尽所能的掠夺性开采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最终酿成环境灾难。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再来看西元二十世纪的人类历史,其轮廓就非常清楚了。二十世纪前半期的历史,就是西方文明穷折腾的历史。二十世纪的后半页,则是西方文明经过反思之后变得比较理性和温和的时代。

本章小结

西方文明得以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在于遇到了一个由于重大先天缺陷而长期极度虚弱的文明。
一个没有信心的社会只能成为被屠杀的对象;欧洲人的入侵打垮了印第安人的精神世界,消灭了印第安人的反抗意志。
产业革命起源于英国而不是意大利,体现了西方文明在下降期对于社会创造力的压制。同时英国的各方面条件最利于产业革命的完成。
产业革命使得建立全球殖民体系成为可能。这一体系建立之日,就是世界大战倒计时开始之时,扩张型文明遇到一个扩张极限必然导致社会陷入混乱。

第三章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1 14: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