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2/21 1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近代西方文明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起点,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学者以西元164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作为起点,另一部分学者倾向于选择西元1500年前后的某年作为起点。窃以为,以西元1492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起点更能体现西方文明和近代历史的基本特点,因为这一年的发现是西方文明得以再次扩张的前提条件。
不堪一击的文明
如果说近代历史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西方文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和发展,想来读者应当是没有异议的。倘不是如此,则今天的世界和每个人的生活将完全不是这个样子。西方文明的影响几乎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之中。既然西方文明的特点是其在繁荣时耗尽了潜力,那又怎么会莫名其妙走出了中世纪一千年的黑暗,开始全球范围内的扩张;这岂非自相矛盾?原因其实很简单,虽然中世纪的欧洲处于黑暗和落后之中,但是当她遇到了一个更加虚弱的文明,可以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就进行扩张的时候,那么局面就完全不同了。西方世界可以不断得获得财富以增加其经济和军事实力,同时构建更加庞大的人文思想体系以升级其软实力。这样经过比较长时间的积累,就会对中国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形成足够大的战略优势,以完成其全球扩张的过程。伴随着扩张,全世界的财富向欧洲集中。因此,整个近代世界的主题是扩张与掠夺,对应的时间跨度大约是四百年。
这个更加虚弱的文明就在美洲大陆。造成美洲文明比亚欧大陆诸文明更加虚弱的主要原因是这片大陆没有马和其他大型畜力可用,而且也没有和其他大陆的文明交流学习的机会。关于美洲大陆对整个世界近代史的影响,笔者数年前曾有专文论述 ,在此简单只介绍一下以上两点原因何以有如此重大的影响。关于马在古代历史特别是古代军事史上的作用,是怎样强调都不为过的。马之于古代战争,犹如坦克之于现代战争;马是冷兵器时代机动能力和冲锋能力的支柱。数年前热播的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很多情节就体现了马对于整个国家的重要性。缺乏马不但导致美洲土著的军事和谋略水平低下,于此直接联系的是整片大陆都没有发明畜力车,也未发明人力车。运输能力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整个社会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得其金属冶炼和加工技术全面落后于同时代的亚洲和欧洲。有鉴于此,就不难理解建立在一片没有马的大陆上的文明,必将是天生瘸腿的文明,其在军事和商业领域都是远落后于其他文明的。相对孤立的位置,又造成美洲古文明没有向其他文明学习的机会,只能独自缓慢的徘徊。另外,缺乏交流导致印第安人对于亚欧大陆的传染病如天花、麻风等没有免疫力,死亡率极高。
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影响之大,不亚于战争。一场传染病摧毁一个甚至几个国家,并不罕见。东汉王朝表面上亡于黄巾起义,实际上一定程度亡于数次蔓延全国的传染病,很有可能是鼠疫。在东汉灵帝时期,全国发生大的瘟疫达五次。鼠疫流行导致了整个社会矛盾空前尖锐,遂至全国大乱群雄纷起。值得一提的是,张仲景即生于这个时代。他以毕生经验写成《伤寒杂病论》十六卷,成为中医的经典著作,他本人被后世尊为医圣。即便是到了现代社会,传染病的破坏力也丝毫不容小视。这点相信经历过非典的读者完全可以理解。由于当时中国采取了得力措施,才保证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没有被打断。
匹夫不可夺志
在第二章已经谈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美洲文明既然在经济和军事领域是落后的,那么在文化领域也同样是落后的。也就是说,硬实力不足导致美洲文明的软实力也不足。当他们遇到西方文明的入侵时,完全不懂得如何去应对。学会养马和使用火枪并不困难,但是要理解一个全新的对手,那是极端困难的。在和平时期通过交流,有可能平缓地进行。但是此前从未有过交流,战争之后随之出现混乱,印第安人根本就不可能有时间去逐步理解。一种全新文明带来的震撼摧毁了印第安人的精神世界。且不说美洲,就看我们自身,也同样是如此。中国有五千年历史的积淀,面对西方尚且出现过惶惶不可终日的心理。近代历史上,高喊全盘西化甚至汉字拉丁化者大有人在。而把自己的文化斥之为酱缸或什么劣根性云云,将希腊罗马供进神龛顶礼膜拜,这种现象读者也不会觉得陌生。甚至于80年代初期,当我们打开国门看到欧美富裕的生活时,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也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社会信心严重不足。直至今天,中国恐怕也没有完成对整个西方文明全面客观的解析。推己及人,当年美洲印第安人面对欧洲征服者精神上的虚弱与恐慌,我们也就可想而知。我们不得不再次重复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西方带来的观念远比他们的武器更有杀伤力。忽略了这一点我们将无法理解当代中国。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个人如果从精神上被打垮了,不论其体力多么强健都是无用的。同样道理,一个民族如果被摧毁了抵抗意志,再多的人口与财富也是枉然。印第安人的情况就是如此。从人口角度说,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数量是征服者的一万倍左右。但是精神被打垮的民族,人数再多也只是束手待毙的炮灰。考虑到过程过于血腥,本书无意罗列印第安人被屠杀的史实。在西印度群岛,印第安人全部被杀光。拉美其余地区基本被杀光,幸免者无足轻重。读者或许觉得困惑,无论如何一万人也不至于打不过一个人。但是我们应该考虑到,绝大多数人做一件事情之前都需要相信可以做成,也就是必须有信心有士气。没有士气的军队就是活靶子。能够“知其不可而为之”,任何时代都是凤毛麟角。如果说,今天的中国以如此大的人口与硬实力,尚且要跟在西方文明后面拎包的话,那么印第安人同样有理由相信自己没有能力打败数量只有自己万分之一的天外来客。当时的欧洲人对于印第安人来说,就是天外来客。历史事实就是如此。一个民族精神支柱的重要性,某种意义上甚至比这个民族的人口和财产还要重要。子贡向孔子问政时,孔子的回答是: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随即问三者之中哪一个是最不能放弃的?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印第安人的这段历史就用血的代价说明了民无信不立这个真理的某一方面。信在古汉语中有比今天更加丰富的含义,可以理解成今天所说的信仰、信任、信义、信用、信心等的总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