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气”,是一个倍受争议且很难说清楚的概念,从《黄帝内经》中可以看到它有以下特点:
①循行于脉外。《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素问·痹论》曰:“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悍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膏膜,散于胸腹”;《灵枢·邪客》云:“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
②护卫功能。《灵枢·禁服》曰:“卫气为百病母”;《素问·疟论》更有疟邪致病与卫气关系的详细论述:“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于邪气相合,则病作……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
③与睡眠密切相关。《灵枢大惑论》:“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如果从经络的反射链结构和神经的营养性效应来看,就能发现,“卫气”其实就是由神经系统分泌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在人体上的作用及其反应。首先,从循行来看,神经递质是由神经细胞分泌和输送的,即随经络系统循行,并被分布极广的经络系统输送到全身的组织之中,这就是“卫行脉外,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膏膜,散于胸腹”的原因。其次,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肽类物质可诱导免疫细胞产生神经肽或激素,以旁分泌的方式调节局部免疫细胞的功能[8],体现了它的护卫功能。第三,作为中枢神经递质的去甲肾上腺素就与睡眠等有关[3],而这种递质的分泌水平显然还与人的年龄关系密切。
至于“卫气”沿经络系统周而复始的循行现象,可以理解为神经递质在全身不同部位(即不同经络路线)的分泌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和节律性,其具体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