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野医

小儿感冒发热处理的再提起及对本坛主流相关医论的疑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8 08: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越看越觉得慌,这感冒也太复杂了
发表于 2009/2/8 23: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必须解决以下问题为前提:

1 阳为主导  还是阴为主导
2 阳常有余  还是阳常不足
3 阳气本质是什么  病气本质是什么

这样才是触及最根本的问题   才不会被以上繁杂的理法方论所迷惑

我的见解:
1  阳为主导  故扶阳为主【相关理论站内搜索众多】
2  阳常不足  故补阳为多【相关理论站内搜索可得】
3  阳气的本质  就是能量  能量必须有热量  冷水是没有能量的  热水才是有能量的

就如活人有温度有热量  没有温度热量  就是死人了  初生婴儿手足热烫  能量充足 老人手足渐冷  是为能量渐少  温度热量的由盛及衰就是生命衰老的过程  所以  补阳气是为根本之道  

病了——身体偏寒或者偏热  【寒则功能减弱   热则功能过盛】
药性——偏寒或者偏热
治病——用药的偏性   纠正身体的偏性
原则——热者寒之   寒者热之
方针——上热下寒  则治以:上寒下热之处方
             外热里寒  则治以:外寒里热之处方



万事万法     寒热而已    悟得此法   治病养身之法    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皆可信手拈来!



健康新解系列之 发烧  详见: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76052&extra=page%3D2

发烧通常伴随着无汗.80年代,大多数人还都会有一个直观的常识:"汗发出来就没事了".这就很明确的揭示了"发烧"的原理;通俗的讲,叫"受凉了".受"凉"了,却怎么表现出来是"烧"呢?---------
     
        用""能祛除"",这是最简单的物理原理.就如同我们用"盖被子"积热去凉,我们的身体是充满智慧的,它会自救,自救的方式就是"发烧",烧的温度高过入侵的"寒气",就能把"寒气"赶跑了.为了便于短时间内积蓄更多的热量,形成更高的温度,我们聪明的身体也会"盖被子"——把散热的毛孔全部关闭(所以无汗)!体温就迅速升高了.当升高到能驱除"寒气"的温度,毛孔就会打开,通过流汗把寒气排出去,温度就会马上降下来,病就好了.



[ 本帖最后由 悠然子 于 2009/2/8 23:03 编辑 ]
发表于 2009/2/9 03: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自己小时候发烧,哪吃过什么药,就是喝一杯热开水,捂上被子睡一觉就好了。其实这种自然疗法不仅中国人知道,法国人的老一辈冬天受凉时也会喝一杯热的朗姆酒,戴上绒线帽,捂得严严实实的睡一觉。可见方法都是相同的,只不过他们没有仲师,讲不出一二三四所以然。

悠然子先生说得好,顶一下。
原帖由 悠然子 于 2009/2/8 22:55 发表
讨论必须解决以下问题为前提:

1 阳为主导  还是阴为主导
2 阳常有余  还是阳常不足
3 阳气本质是什么  病气本质是什么

这样才是触及最根本的问题   才不会被以上繁杂的理法方论所迷惑

我的见解:
...
发表于 2009/2/10 15: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蛇没有温度,却老是在咬人.
发表于 2009/2/10 15: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说“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是战略上的口号,战术上还是要制定详细的战术战法的。
发表于 2009/2/10 21: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辨证论治 与 辨势论治

辨证论治者     辩六经之证而分治之    仍属三化万物之列   落于繁复
  
至简之道   莫过阴阳   阴阳之性   非一死物   乃为活势   动态论之   称之为势  

势之所分   攻守而已  攻守之象   正气邪气   攻则病发【苦楚】   守则病止【无恙】  

或病或止   元气使之  病之进退   实气之进退    气盛则攻   气衰则守  

盛衰者   言正邪之争  病苦楚愈甚    发作愈急    实正气愈足  治则击鼓出战;苦楚不甚   病程绵绵   乃正邪胶着  欲战不胜【攻伐不力】  欲守不能【建设不得】   最耗正气    治则鸣金收兵;平素不病   受寒不烧   饮冷无恙   嗜酒不伤   实为阳气虚极   无力攻邪    亦为势弱

元气之性     最为聪敏    精辨势   识进退【病太阳则自烧  病太阴则自泻  病阳明则自渴  病少阴则自尿——对证之药效亦如此】   而病不知进退者   气不足也【君火不明】   欲而不能    但补其气   明其君火   宜攻宜守   元气自可度之   万病皆一以治之   此方为上上之法    经云——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或攻或守   辨势而为   而无需辨证病属何经何病   全在一元之气用功   故谓之——辨势论治


原文见: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81304&pid=672136&page=1&extra=page%3D1#pid672136


或言见道【战略】不见术   吾言   术在其中   诚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发表于 2009/2/10 22: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孩如果是食积发烧呢?症状:流涕,发热,只热不寒,咽肿痛,食欲差,有口气,难道也用辛温解表?
发表于 2009/2/11 21: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何食积?化食之气不足。

流涕【无形之气为寒所凝  阴成型】发热【元气阳气攻表寒之邪故肤热】只热不寒【寒邪轻 阳气胜故热】咽肿痛【阳气上逆攻邪故咽肿痛】食欲差【阳虚故也  正是积食能成病之内因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外受寒  阳气外出攻邪  则里不足  所谓食积发烧  更准确的说法是食积同时兼发烧  食积不是发烧的原因】  有口气【食不化  兼气郁  故腐  随气上逆  故口气  辛以散之即可  

  外伤于寒  内伤于食  先解表  后解里  表伤于寒  故辛温解之  外寒得解  阳气归里  则化积之力增  而积食可化

表里同解   本人自创之小柴胡加姜附汤适之  开太阴【温中助阳化积】开太阳【辛温解表】

处方详见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 ... &extra=page%3D1

[ 本帖最后由 悠然子 于 2009/2/11 20:40 编辑 ]
发表于 2009/2/11 23: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悠然子所言甚是。
我母亲83岁,食少便秘,服加味生脉理中汤王道药丸3天后,食增便通,一周后,又现口苦、口气重之症,服小柴胡加姜附汤二剂(一剂分成的二剂)后,口已经不苦了,明天打算再服一剂。
发表于 2009/2/12 17: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悠然子 于 2009/2/11 20:27 发表
因何食积?化食之气不足。

流涕【无形之气为寒所凝  阴成型】发热【元气阳气攻表寒之邪故肤热】只热不寒【寒邪轻 阳气胜故热】咽肿痛【阳气上逆攻邪故咽肿痛】食欲差【阳虚故也  正是积食能成病之内因  邪之 ...




先生你分析的不错,不过这不过是个保和丸证而已,何须如此麻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4 23: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