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杏林箫客

《中医核心理论之一 -----脏腑理论实例讲解(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2: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章

    脾系理论与临床

    一、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脾与胃以膜相连,同居中焦,互为表里。《内经》称脾胃为仓廪之官。脾和胃是机体对饮食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人出生之后,机体生命活动的延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依赖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因此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志为思。


    二、脾胃的病理变化

    脾胃的功能主要为受纳和运化,所以其致病因素多系饥饱劳倦、七情所伤,影响水谷的消化吸收,使脾胃之受纳、腐熟、运化、转输等功能失调而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脾胃之为病,其症候不外虚实寒热等方面。如脾阳虚衰、中气不足属虚证;寒湿困脾、湿热内蕴属实证,胃病有胃寒、胃热、胃虚、胃实之分。


    三、理论阐要与临床应用

    (一)脾运化水谷

    理论阐要脾运化水谷的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①帮助胃肠将饮食物分解成精微和糟粕两个部分;②帮助胃肠道吸收水谷精微;⑧把吸收的水谷精微运输到全身,使全身脏腑组织都能得到充分的营养,而进行正常的生理功能。若脾运化水谷的功能减退,则饮食物得不到很好的消化,水谷精微不能很好地吸收和输布,就会出现腹胀、便溏或完谷不化,食欲减退,以至倦怠、消瘦等症状。

    临床应用  脾的运化关系到饮食的消化及精微物质的吸收和输布,所以在临床上遇到消化不良,精微物质不能吸收和输布的患者,可以从健脾入手进行治疗。



     慢性腹泻

     孙某,女,46岁。主诉:腹胀,便溏1年,加重2个月。患者自从去年夏天多吃生冷饮品后,经常大便稀烂。近2个月来大便更为稀溏,并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每天2~5次不等,不思饮食。食后觉胃脘部胀闷不舒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舌质淡,舌苔白,脉弱。方药:党参12 g,白术9 g,茯苓12 g,木香3 g,砂仁5 g,薏苡仁15 g,炙甘草3 g,6付,水煎服。6付后症状明显好转,后以上方加减,调理1月而愈。(《中医内科》1976,182)
    【按语】本案慢性腹泻,病机为脾虚失运。患者多食生冷后伤及于脾,脾失运化,清浊不分,以至腹泻便溏并带有不消化食物,不想吃东西,食后脘闷不适等脾虚运化功能减弱的症状;面黄肌瘦,舌质淡苔白,脉弱是脾虚气弱的征象。故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为主,加木香、薏苡仁、砂仁以起理气化湿之功。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2: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闭经

     马某,女,36岁,已婚,1993年6月25日初诊。3年前曾患黄疸肝炎,常服苦寒之药,黄疸退后,胃纳一直不佳。近半年来,虽能勉强进食,每餐至多1两,食后胃脘不舒,心下痞满,嗳气不止,大便稀薄,动则心悸气短,形体日益消瘦。服西药常有反应,服中药可获小效。月经逐渐减少,4月未行。现患者面色淡黄,精神疲惫,四肢无力,面目浮肿,声音低微,动则汗出,食少便溏,口淡无味,舌质淡,脉缓弱,体重已由原来的70 kg减至45 kg。此属脾虚经闭,治宜扶脾阳,益脾阴,助运化。方药:人参、茯苓、白术各50 g,薏苡仁、山药、莲子、芡实、陈皮、神曲、麦芽、山楂、扁豆各30 g,砂仁、白蔻仁各25 g,桔梗、甘草、藿香各15 g,川黄连6 g。将上药共研为粗末。每服15 g,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2次兑在1处,早晚饭后半小时服之,连用1月,饮食、二便正常,面色红润,体力渐复,又服2月,月经亦通,继服归脾丸调理而愈。[《河南中医》1999;(3):56]

    【按语】本案闭经,病机为脾气虚弱。盖脾主运化水谷而生气血,脾虚不运则血虚,血虚则冲任衰少而闭经,脾虚血少不能养心则心悸,不荣肌肤则面色不华;脾虚中阳不振则精神倦怠,短气乏力,手足不温;脾虚不运则食少便溏,甚或浮肿,舌淡、苔白,脉缓,皆脾虚之证。所以补脾而经通。


     气虚发热

     陈某,女,3l岁,1998年10月6日初诊。产后26天洗澡受凉,寒战高热(40 qC),头痛,小便红赤,尿频,尿急,涩痛,即住院。先后用林可霉素、环丙沙星、先锋霉素等药无效,仍寒热往来。10月18日又寒战发热(38.5℃),头痛,小便仍频赤涩痛,表情淡漠,面色晦暗无华,治疗前舌苔薄黄,脉虚大,重按无力。曾投小柴胡汤、八正散不效。认为患者口干唇淡,不欲饮,肢体倦怠,舌淡,脉虚等为一派脾阳虚的见症,前医误投寒凉滑利之品导致气更虚,又病情日久,反复发热,耗伤阳气,阳虚不能卫外,正虚不能胜邪,故病情反复持续寒战发热。遵《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训,东垣有甘温益气之方,乃用补中益气汤治之。方药:黄芪30 g,白术、柴胡、红参(炖)、当归各10 g,陈皮、升麻、甘草各5 g。19日服1剂后,热退(37 qC),寒战消失,仅背部微觉恶寒,头痛大减,舌苔薄白。照上方连服5剂,恶寒头痛消失,自觉倦怠,改用归脾汤调治而愈。[《江西中医药》2000;(1):22]

    【按语】本案发热为气虚所致。产后气血两虚,阳虚生外寒者,采用甘温除热法,即予补中益气汤,方中黄芪固卫外之阳气,以实腠理;升、柴协助参、芪升举中气,使清阳敷布,而寒热可止。由于方药中肯,故一剂奏效。张山雷论黄芪有云:“久病脾虚,清阳不升,寒热不止者,授以东垣之补中益气汤,无不捷效。正以黄芪为参术之佐,而升、柴以举之。则脾阳复辟,而中州之大气斡旋矣。”张氏之言,实属经验之谈,效之可起沉疴。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2: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阳痿

     沈某,24岁,1983年11月24日诊。婚后3月,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性欲淡漠,无力行房,伴头晕,嗜睡,倦怠乏力,时有梦遗,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曾服温肾壮阳药巴戟天、肉苁蓉、仙茅、淫羊藿、附子等,取效甚微,故前来诊治。治以健脾益气,方选四君子汤加味。方药:太子参20 g,炙黄芪30 g,茯苓15 g,炒白术、炙甘草各10 g。3剂,每天1剂,水煎服。服药期间嘱其忌房事。3剂尽,精神大有好转,拂晓时阴茎时有勃起。方已奏效,原方续服,共服14剂,阳事举,举而坚,余症随之而愈。[《新中医》2000;(2):53]

    【按语】本案阳痿,病机为脾气虚弱。本案患者新婚不久,房事过频,损伤正气,气虚无力,难以勃起。治以补气为法。脾主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化源充沛,则宗筋有力,故拟健脾益气之四君子汤切合病机,收效快捷。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2: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儿营养性贫血

    程某,女,3岁7个月。因纳差、乏力、面色逐渐苍白近1年,于1995年2月20日初诊。患儿近1年来无明显诱因而出现纳差,食量很少,强迫进食则恶心欲吐,但嗜食生冷零食,大便成形,但量多次频,小便正常。逐渐见面色苍白,言少懒动。近期无发热及出血病史,家中否认有遗传病史。查体见神清倦怠,面色少华暗滞,眼睑结膜、指甲较苍白,舌质淡,苔薄腻,咽不红。两肺呼吸音清,心率12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心界不大,未闻杂音。腹软,肝在右肋下1。m,质软,脾未及,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脉细弱。血常规:血红蛋白80 g/L,红细胞2.92×10心/L,白细胞6·0×10’/L,中性粒细胞0.49,淋巴细胞0.5l,网织红细胞0.5,血微量元素zn、Fe、Ca、Mg等均低于正常水平。肝功能正常,HBsA g(一)。诊为营养性贫血,中医诊为血虚(脾虚型),予白术散加减调理。方药:党参12 g,白术8 g,茯苓8 g,木香3 g(后下),藿香6 g,葛根8g,山楂叶lO g,薏苡仁10 g。连用此方随证略加化裁,每日l剂,服药3周,随纳食增加伴随症状改善,复查血红蛋白105 g/L。此后继用白术散每2日服1剂,两周复查血常规1次,连续两次血红蛋白110/L。[《中国医药学报》1995;(6):33]

    【按语】本案小儿营养性贫血,病机为脾气虚弱。营养性贫血为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包括缺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及营养性混合性贫血,属中医“血虚”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喂养不当、病后失调等原因使脾胃虚弱不能生化气血而成,《灵枢·决气》日:“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小儿脾胃不但易为饮食所伤,疾病所累,且其脾胃既虚,又不耐温补,而易呆滞,更易生热,故临床上治疗营养性贫血用白术散调脾补虚,运脾养胃,使脾胃健运生化气血,疗效显著。



     婴幼儿腹泻

     叶某,女,1岁10个月。因腹泻伴呕吐1天于1995年3月10日上午就诊。症见大便质稀,泻如水注,黏液少许,气臭量多,日行5次,尿少口渴,纳差时呕,反复吐出胃内容物数次。查体见神清烦躁,唇红而干,咽赤舌红,苔薄黄腻。心肺未闻异常,腹软肠鸣,指纹紫,显风关,大便常规镜检:白细胞(+~++),红细胞少许。诊为湿热泻。予白术散加减,方药:葛根15 g,白术8 g,茯苓4 g,甘草4 g,木香3 g(后下),藿香6 g,黄连3 g,银花10 g。1剂,水煎分3次服。药后是夜大便转稠,呕吐遂止,翌日继服l剂,上症悉除,泄泻告愈。[《中国医药学报》1995;(96):32-~33]

    【按语】本案婴幼儿腹泻,病机为脾虚兼湿热。本病脾胃功能失调是其主要病机。就小儿脾胃特点而言,存在对水谷精微物质需求量大而脾胃功能尚未健全的矛盾,此即“脾常不足”;同时小儿生理上稚阳未充,稚阴未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而在泄泻过程中最易伤阴伤气。方中白术散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木香理气和胃;藿香化湿醒脾;葛根升阳鼓胃气,解肌生津。全方融补、运、升、降为一炉,补而不滞。临证时抓住小儿泄泻脾运不足且易伤阴的特点,用白术散略加化裁,治疗泄泻各型,如风寒泻本方加苏叶、防风;湿热泻加银花、黄连,去党参;伤食泻加焦三仙;脾胃虚寒加干姜;尿少加车前子、滑石;伤阴加乌梅;伤阳加附子,取得显著疗效。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3: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李某,男,3岁。因反复感冒或发咳喘1年余,于1993年11月21日来诊。患儿于1年多前开始反复因受凉感冒后出现咳嗽气喘,轻则咳嗽流涕,甚时咳喘,年发作10次有余。曾多次用抗生素治疗,感冒咳喘症好转,但常自汗出,纳食呆滞,时有腹痛,容易感冒。查体见神倦,面色少华,气短懒言,唇舌色淡,苔薄白,脉细弱。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型。予白术散加减调治,方药:党参10 g,茯苓8 g,甘草4 g,白术8 g,葛根6 g,藿香6 g,木香3 g(后下),北黄芪15 g,法半夏8 g。每日1剂,水煎服。如痰多加川贝母、陈皮。连服20余剂后,家人转告患儿食纳可,汗出减少,1年多来感冒少有发生,偶有感冒亦未必气喘。[《中国医药学~)1995;(6):33]

    【按语】本案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病机为肺脾气虚。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症,诊断按不同年龄每年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确定。祖国医学古典文献中无此病名,但根据其常年反复,迁延难愈,发作时以肺系受邪表现为主,间歇期多伴汗出纳差,面色少华等症状,辨证多属肺脾肾三脏不足。就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来说,其肺常不足,蕃篱疏薄,卫外不固;加之寒暖不知自调,易感六淫为患;而其脾胃尚未健全,更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受损,由脾胃虚弱,化源不足,致肺虚感邪者临床上屡见不鲜。故根据“四季脾旺不受邪”的理论,将白术散用于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以培土生金,收到较好疗效。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3: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糖尿病(脾胃气阴两虚)

     陈某,58岁,1993年3月7日初诊。糖尿病(Ⅱ型)病史1年余,经口服消渴丸、达美康等治疗,血糖仍在10.0 mmol/L上下波动。伴见:体倦乏力,口渴欲饮,饮水不多,食欲一般;大便偏于,2日1行;舌质稍红,边有紫气;苔薄白,脉细弦。空腹血糖10.82 mmol/L。责之脾胃气阴两虚,瘀血内停。拟方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用药:生黄芪15 g,生山药30 g,五味子6 g,天花粉15 g,京玄参20 g,肥知母10 g,五味子6 g,天花粉15 g,粉葛根15 g,紫丹参20 g,生山楂15 g。并嘱消渴丸减量。服上药10剂后,口渴明显减轻,大便通畅,空腹血糖8.85 mmoL/L,嘱停服消渴丸。再进上方20剂后,血糖降至正常范围,口渴等症不显,病情稳定。[《中医药研究》1996;(3):41]

    【按语】本案糖尿病,病机为脾胃气阴两虚,瘀血内停。周慎斋在《慎斋遗书·消渴》中指出:“盖多食不饱,饮食不止渴,脾阴不足也”。笔者认为,脾阴虚往往基于脾气虚,多因脾气虚弱,气不化津,而致阴津不足。临床往往以脾之气阴两虚为表现,症见:口渴欲饮,饮水不多,食欲一般,或轻度消渴善饮,大便干结,尿量如常,体倦乏力,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舌质稍红,苔薄少津,脉细。治予益气生津,润燥止渴,方选玉液汤出入。此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大多合并有冠心病、高血脂症等病,实验室检查多有血黏度增高、甲襞微循环异常。因此,加紫丹参、生山楂,以活血化瘀、泄浊降脂,验之临床,疗效确切。


    糖尿病(脾胃气虚)

    刘某,女,46岁,1994年2月13日初诊。口渴、多饮、多食、消瘦8个月,诊断为糖尿病(Ⅱ型),予消渴丸、达美康、降糖灵等药治疗后,口渴减轻,食欲渐正常,惟血糖不易下降。空腹血糖在11.0 mmol/L上下波动。诊得面色萎黄,体倦乏力,纳谷不香,口中微渴,饮水不多,大便软,3或4日一行,舌质淡红,边有齿印,苔薄,脉细软无力。空腹血糖11.98 retool/L。责之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治予益气健脾助运。药用:炒党参15 g,炙黄芪20 g,炒白术10 g,云茯苓15 g,炒白扁豆12 g,怀山药30 g,炒枳壳10 g,粉葛根15 g,广木香6 g(后下),全当归10 g,春砂仁3 g(后下),炙鸡内金6 g。药进7剂,头昏乏力改善,食欲增加,复查血糖9.88 mmoL/L。守方共进30余剂,口渴不显,食欲正常,大便日1行,查空腹血糖2次均正常。[《中医药研究》1996;(3):41

    【按语】本案糖尿病,病机为脾胃气虚。戴元礼在《论治要诀.消渴》中指出:“三消得之气之实,血之虚,久久不治,气尽虚,则无能为力矣。”指出了消渴病与气虚的关系,结合临床,以脾胃气虚为甚,症见:口渴欲饮,饮水不多,体倦乏力,面色少华;大便不干,数日一行;或大便质稀,每日数行;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弱等。盖脾气虚弱,气不布津,津不上承则见口渴饮水不多;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升降失司,则纳谷不香,大便稀溏或不干而数日一行;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则面色少华,脉细弱。治予益气健脾助运,方选七味白术散出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3: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痢疾

     刘某,男,50岁,1960年10月28日诊。痢疾后,有时复发,这次下痢9日,大便有黏液而不爽,里急后重,日行4~7次。左下腹按之痛,精神疲倦,体重减轻。小便微黄,大便化验有红白细胞,未培养出细菌。舌尖红质淡,苔秽腻;脉两寸沉濡,右关沉迟,左关沉弦,两尺沉滑有力。属中虚脾湿,治宜温中理湿。处方:台党参6 g,苍术(米泔浸炒)6 g,炮干姜3 g,炙甘草3 g,陈皮6 g,茵陈9 g,薏苡仁12 g,茯苓9 g,泽泻3 g,上肉桂(去皮后入)1 g。3剂,每剂2煎,共取1 000 ml,2次分服,加红糖少许,兑服。药后大便成形,次数、黏液均减。仍有腹胀、下坠感。舌质正红,舌苔已退净;脉缓有力。原方继服3剂,再以丸剂温中健脾、理气化积为治,拟理中汤加味。处方:党参30 g,白术30 g,炮干姜15 g,炙甘草15 g,上肉桂(去皮)6 g,槟榔15 g,炒枳实15 g,木香9 g,茯苓60g,炮川楝子15 g,乌药15 g,小茴香(盐水炒)6 g,砂仁15 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重6 g,早晚各服1丸,温开水下。(《蒲辅周医疗经验》1976,193)

    【按语】本案痢疾,病机为中虚脾湿。本例有痢疾病史。I临床辨证为中虚脾湿,实为慢性痢疾,乃正虚邪恋,寒湿夹杂,故缠绵难愈而复发。以理中汤加味,温中理湿,服药3剂而止。后以本方加工为丸,扶正驱邪,缓图巩固。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3: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癫痫

    患儿,7岁已患癫痫2年。兼罹胃纳不好,常有呕吐不食,身体肌肉消瘦。期间屡服西药治疗,迄未控制。.询其癫疾于阴雨寒冷之时发频,发则昏不知人,口泛涎沫。伴面黄肌瘦,腹大虚胀,叩之如鼓,纳食甚少,大便时溏时秘。舌淡、质黯,脉细涩。肝脾皆肿大,中等硬度。脉证合参,诊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脾不运则停饮生痰,肝气结则血瘀成块,气痰相搏,上逆闭阻清窍,扰乱兀神,乃发癫也。病情虚实夹杂,治宜攻补兼施。法取益气健脾,活瘀化痰。方选补中益气汤加鳖甲、鸡内金、红花、桂枝。连服30剂后,食纳大增,精神好转,肌肉丰满,二便正常。肝脾扪之较前软,癫痫发作次数亦减。继守前法去桂枝,加胆南星、天竺黄。又进30剂。触肝质软如常,肝界正常,脾脏明显缩小,癫痫无再发作。后令晨服补中益气丸9 g,晚服鳖甲煎丸3 g。持续3月,除脾脏稍大外,一切症状皆失。(《临证心得选》1984,152)

    本例采用治本以除根、治标以应变的原则,对癫痫日久,伴见精神委顿,气血虚弱,纳差不运者,从健脾调中人手,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经常服用,并在癫痫发作时少佐豁痰开窍之剂。如癫痫饼、癫痫丸之类,效果很好。此法之用,细玩不无道理,因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本病之发多与痰邪有关,痰之生于脾虚,脾得健则痰源自杜。再从情志、饮食上注意调适,则肝风自无内动之理,病之发作,就会由频至稀,日渐向愈。而对于那些初患此疾,形体尚壮,痰涎涌盛,脉象滑实者,则不宜轻用。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3: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性胃炎

     刘某,女,34岁,咸阳彩电厂工人,1991年7月15日初诊。主诉:胃脘部胀痛不适半年,在西安某医院做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平素爱生闷气,饮食稍有不慎就胃胀,纳少乏力,睡眠差,大便有时干结,关节游走性疼痛,胸闷,舌质暗,苔薄白,脉沉弦无力。辨证:脾虚气滞。治法:健脾疏气宣滞。方药:木香6 g,砂仁6 g,党参12 g,白术12 g,茯苓10 g,半夏10 g,陈皮10 g,炙甘草6 g,瓜萎15 g,薤白10 g,焦三仙各15 g,郁金12 g,丹参15 g,6付,清水煎服。服上方后明显好转,症状大减,胸闷消失,胃脘隐痛,微胀,纳食可,关节微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弱。因睡眠不好,继用上方加炒枣仁30 g、夜交藤30 g。至11月因久未服药,诸症又作,症状如前,继用上方化裁。后因泛酸加瓦楞子,胃痛甚时加枳实、玄胡、三棱、丹参。坚持服药至1992年7月5日,诸症痊愈,惟有睡眠不实而已。 (《疑难病证治》1996,110)
    【按语】本案慢性胃炎,病机为脾虚气滞。胃脘痛非一日之病,其发生一般均有较长的发展过程,加之胃病后,食物酸辣辛咸的不断刺激及情志不舒等的影响,其治疗颇费时日,如果不能坚持服药,也可常因之而诱发。此例病人,疗效甚好,因未能坚持服药,再次发作,其病机症状未有大的变化,故仍以一基本方为主化裁,始终以香砂六君子汤为主,益气健脾,有食积加焦三仙,胃痛甚加枳实、丹参、三棱、元胡,前后断续服药近1年而诸症愈。胃痛之顽固难治可见一斑。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3: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阎某,男,30岁,工人,1981年5月16日就诊。半年前因劳累受凉而恶寒发热,继感全身乏力,纳差,活动后心慌气短。一周前双下肢出现散在大小不等的瘀斑。尿色深红,尿蛋白(+),红细胞(++)。以“紫癜性肾炎”收住院治疗。T 37.5℃,BP 105/65mmHg。精神委靡,贫血貌,巩膜、皮肤轻度黄染,颈部、腋下可扪及数个花生米大淋巴结,质软,无触痛。心率110次/分,律齐,肝肋下l。m,剑突下3 cm,质中等硬,脾未触及。双下肢轻度压陷性水肿,可见多个融合性紫斑,舌质暗红,脉细数。检查:血红蛋白95/L,白细胞14×10。/L,血小板105×10’/L,凡登白试验间接阳性,肾功能正常。颈部淋巴结活检无异常发现。骨穿报告:骨髓增生活跃,红细胞系统明显增生。抗人体球蛋白试验(+)。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给以强的松并配合中药清热利湿之剂,经治半个月,自觉症状好转。不慎因受凉发热,上症又复加重,体温38.5。39.3℃,精神衰弱,双肺可闻及散在湿哕音。给以抗生素及氢化可的松并配合中药清热解毒之剂治疗一周,高热不退。治则:甘温除热,健脾益气、养血。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20 g,人参12 g,当归15 g,白术10 g,陈皮10 g,升麻6 g,柴胡10g,炙甘草10 g,黄芩10 g,枳壳10 g,全瓜蒌12 g,服药5剂,体温正常,诸症减轻。再予原方加夏枯草10 g,浙贝母10 g,皂角刺12g,10剂。精神明显好转,食纳增加,皮下瘀斑变淡,部分消退。化验:血红蛋白110 g/L,白细胞10×10。/L,中性粒细胞0·70;尿常规正常。守方继续30剂,复查抗人体球蛋白(一),住院两月余出院。出院后守法间断治疗1年,2年后随访,精神尚可,无特别不适。『《中医杂志))1992;(3):14]

    【按语】本案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机为脾气虚弱。本病临床虽见皮下出血、尿血、黄疸等热证之象,但察其精神委靡,消瘦无力,心慌气短等表现,当属脾胃气虚,血虚发热之候。治宜健脾益气养血,故用补中益气汤益气升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亦获良效。方中重用参、芪、术、草以补脾胃之气,使气血足则阴火降,清升浊降则内热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3 15: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