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杏林箫客

《中医核心理论之一 -----脏腑理论实例讲解(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2: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惊恐症

    楚某,女,35岁。1984年4月初诊。病起因在某医院做绝育手术时,在手术室突见一病人身上截下一条残肢致使心惊神摇,不能自主。渐至稍惊则悸,不敢独处房中,晨起到市场买菜,走在路上,或到静处,亦感背后如有人将捕状,心中常惕惕然,神魂不定,卧则噩梦纷纷,常惊叫而醒,至今已有10日矣。诊其脉细而数,舌质边尖红,苔薄,属心血不足,神不守舍。治宜重镇安神。方选磁朱丸加味:灵磁石30 g,朱砂1.5 g,珍珠母30 g,生龙骨20 g,生地20 g,枣仁15 g,石菖蒲10 g,远志9 g,甘草9 g,服6剂。复诊病人睡眠稍有改善,但心中仍感空虚害怕,疑神疑鬼,余思之,认为病家平素乃心虚胆怯之人,突见异物以致惊悸不安,应改用他法。治则:补虚养心安神。方用仁熟散加减:柏子仁10 g,熟地30 g,太子参30 g,茯苓24 g,五味子10 g,枳壳12 g,山萸肉15 g,肉桂3 g,枸杞子12 g,菊花15 g。连服6剂,服后患者已不再感害怕,精神转佳,再以养血安神丸以善其后。[《河南中医》1986;(3):28 f

    【按语】本案惊恐症,病机为心血不足,神不守舍。惊恐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的主要表现,可呈急性发作形式或慢性持续状态,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临床特征。急性焦虑发作又称惊恐发作,病人往往在急性精神创伤后突然发病,感到莫名其妙的极度惊恐,上述病例即属于此,用仁熟散治疗效果尚属满意。仁熟散出自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此方颇得清末医家唐容川赏识。其在《血证论》中说:“惊者,卒然恐惕之谓。肝与胆相连,司相火,君火虚则悸,相火虚则惊,盖人之胆壮则不惊,胆气不壮故发惊惕,畏恐不敢独卧者虚之甚也,仁熟散治之。”仁熟散治疗惊悸正是补心以实其子,子实则母不虚。方中柏子仁、五味子、太子参、茯神补心气安心神;熟地、山萸肉、枸杞子补肾水以制阳光;肉桂引火归元;菊花明目宁心;枳壳和胃安神。全方结构谨严,共奏益气养心安神补虚之功。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2: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嗜睡

    时某,男,52岁。1973年2月28日就诊。患者于解放战争时期曾有脑震荡病史,从1960年起常有嗜睡及不眠之象,症情逐渐加重。近4~5年来,嗜睡及不眠交替而作,眠则30~40天不醒,饮食须由家属呼而喂之,边食边睡,有时小便自遗。醒则十数天日夜不寐,烦躁狂乱喜动,头晕目胀;平时腰膝怕冷,手足逆冷,面色晦暗。得病之后曾赴各地,迭治不效。刻下:神倦呆钝,边诊边睡,家属诉纳食尚可,口干,大便艰,解燥屎,苔白腻,舌质紫暗,脉沉细一濡。多年顽疾,寒热虚实,错综复杂,恐难骤效。书云:“怪病属痰”。痰浊蒙蔽心窍,神志被困之故。治则:清心涤痰,镇潜宁神。

    方药:炒黄连18 g,茯苓12 g,橘红4.5 g,制南星9 g,广郁金9g,石菖蒲9 g,灵磁石30 g,当归12 g,钩藤12 g(后下),浮小麦30 g,白金丸(吞服)5 g,礞石滚痰丸(吞服)9 g,7剂。神倦嗜睡之象略见好转,便艰亦顺,然手足依然逆冷,面色晦暗,脉舌如前。审证求因,究其根源,病由肾阳不振,阴喝弥漫,痰浊内阻。痰凝气结所致,法当标本兼顾,改投温肾阳,化痰湿,理气化瘀之剂。

    处方:熟附片(先煎)9 g,川桂枝9 g,炒白术12 g,茯苓12 g,制南星9 g,制半夏12 g,石菖蒲15 g,陈皮6 g,当归12 g,桃仁12 g,川芎6 g,全鹿丸(吞服)9 g,礞石滚痰丸(包煎)12 g。14剂后,已初见效,既往寐则数十天,推之难醒,今服药后2天即自行起床,醒后无烦躁
狂乱诸症,且感神情爽朗,四肢转温,苔白腻减而转润,舌暗转淡红,边紫,脉沉弦小。神情已正常,肾阳不振有恢复之机,痰浊瘀血虽未化净。前方既效,毋庸更张,壮肾阳以治本,化痰瘀以治标。

    处方:熟附片(先煎)9 g,川桂枝9 g,茯苓12 g,陈皮4·5 g,半夏9 g,制南星9 g,石菖蒲9 g,当归12 g,红花9 g,全鹿丸(吞服)9 g,礞石滚痰丸(包煎)9 g。服药3剂诸症若失,体力日见好转,前方略有出入,继服30余剂,得以收功。[《新疆医学院杂志》1978;(9):20]

   【按语】本案嗜睡,病机为肾阳不振,痰浊内阻。患者罹病多年,迭经各地中西医诊治,诊断尚不明确,有谓“间脑病变”;有谓“特发性睡眠症”等等。治疗或用养心安神,镇潜清热之品,或予镇静药、兴奋药交替使用,皆不效,病情日益加剧。根据患者不寐与嗜睡交替而作,但不寐短于嗜睡的特点,笔者认为不寐乃病之假貌,故抓住嗜睡一症加以辨证治疗。仲景《伤寒论》中有“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的记载,本病兼有腰痛、怕冷、手足逆冷,苔白腻,脉沉细等症,显属肾阳虚微,痰浊弥漫。而不寐烦躁之象,乃阳不入阴之故。面色晦滞,舌紫暗,知有滞瘀。肾阳不足为本,痰浊瘀滞内蒙心窍是为标。故方中以附、桂、全鹿丸等温补肾阳以图本,所谓“离照当空,阴喝自散”也。其中取桂枝而不用肉桂者,是因桂枝之温通较肉桂之温守对本病更为贴切。治其标则以导痰汤、礞石滚痰丸等以化痰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化其瘀血。肾阳得温补而渐振,痰浊得化而渐清,从而嗜睡之症得除,浮游之火亦得下敛。此为补泻之法,标本兼顾之方,症既错综复杂,治法亦当复方图之,多年痼疾方能得愈。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2: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眩晕

    王某,男,成人,干部。1973年1月3日初诊。头晕,10余年之久,每逢工作紧张,或过度劳累,头晕加重,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经10—30 min,才能苏醒,醒后头晕,周身疲乏无力,数日不能工作,多方医治效不明显。近日头晕,心慌,失眠,健忘,梦多,汗出,口干,小便黄。舌质紫红、苔薄黄,脉弦细数。此乃心阴不足,阳失承制,热扰神明。治则:养心清脑,安神。方药:夜交藤15 g,合欢花、茯神、麦冬各9 g,炒枣仁、石斛各12 g,石决明(先煎)30 g,紫石英(先煎)9 g,紫贝齿(先煎)15 g,杭白芍12 g,白薇、山栀、远志各9 g,牡蛎12 g,郁金9 g,甘草3 g。3付,水煎服。服上药后,头晕略见轻,上方连服30余剂,头晕大减,睡眠好转,昏倒未作,诸症渐平,奈病深疾痼,难求速效,改膏剂调治。上方15剂为1料,共煎取浓汁去渣加炼蜜为膏。每日早晚各服15 g,白开水冲服。膏剂共服两料,诸症皆愈。(《临证医案医方》198l,31)

   【按语】本案眩晕,病机为心阴不足,阳失承制,热扰神明。工作紧张,思虑过度,肝阳上亢,心营耗伤,热扰神明,致诸症丛生,缠绵不愈。方中夜交藤、合欢花、茯神、麦冬、炒枣仁、石斛、远志养心,复液,安神;石决明、紫石英、紫贝齿、白芍、白薇平肝,养阴,清脑;山栀清心肝之热;郁金除肝郁;牡蛎育阴潜阳,安神。心阴复,肝阳平,心神安,十数年之病,基本痊愈。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2: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神分裂症

    严某,男,46岁。初诊(1958年7月23日):4年前因情绪怫郁起病,渐致心慌失眠,恐惧多疑,忧郁苦闷,幻觉妄想,神情呆滞,两目直视,胸闷气窒,频频叹气。舌质红,脉滑数。心气不足,痰浊蒙闭心窍,治拟养心安神、化痰开窍。方药:炙甘草9 g,淮小麦3 g,大枣5枚,丹参30 g,菖蒲9 g,蝎蜈片(吞服)1.2 g。服药5剂,情绪稍见好转,叹气、心慌略减,仍有幻觉、恐惧感,脉滑数,舌红。原方又服7剂,病情日见好转,诸症改善,口干,舌苔光剥,脉象滑数。原方加南沙参12 g,再服7剂。叹气消失,心慌已除,心惊恐惧均减,舌红脉数。以后均用原方加减,至10月恢复工作,至12月全部症状消失而停止服药。(《医案选编》1977,90)

    【按语】本案精神分裂症,病机为心气不足,痰浊蒙闭心窍。本病是“精神分裂症”,祖国医学属“癫证”范畴。患者由于情绪怫郁,耗伤心气,以致出现心慌、恐惧、幻觉、妄想等一系列精神症状。方用甘麦大枣汤(甘草、淮小麦、大枣)为主,补养心气。此方出自《金匮要略》,原文云“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临床应用本方于见到悲伤哭泣、忧郁多疑等精神症状的患者,效果较好。本例患者胸闷气窒,但不见腻苔,甘草、大枣虽甘腻,仍然可用,不必有所顾忌。配人丹参生新血以助心气,菖蒲化痰开窍,蝎蜈片(自制成药,由全蝎、蜈蚣各等分组成)镇惊安神。因见口干、舌红苔剥等阴虚症候,故加入沙参以养阴生津。对于精神系统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还必须针对患者做细致的思想工作,以鼓励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2: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心在志为喜

    理论阐要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机能和情志的喜有关。即心对喜的产生与变化,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心藏神的功能正常,能使人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快乐的情感。适度的情志活动,能缓和紧张的情绪,使人“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素问·举痛论篇》),使人正气旺盛,健康少病。反之若喜乐太过则可使人喜笑不休,耗损心气,渐至神气涣散,神不守舍,从而出现精神不能集中,甚至失神狂乱等症。心主神志的功能不及,则使人易悲。临床应用  临床因过喜而致病或大笑不止的患者,可从心论治。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2: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笑不止

    李某,女,8岁,诊于1983年4月21日。其母代诉:大笑不止7天。患儿于7日前晨起突然大笑,约3 min,继则约隔1h发作1次,夜晚更甚,影响睡眠,第二日即去公社卫生院,经西医诊为神经官能症。投镇静、睡眠药物,药名不详,服后入睡约2 h,醒后笑更甚。又经其他医生投中西药物,效不显,即来我院就诊。能食口渴,喜凉饮,大便黏稠,臭秽难闻,小溲短赤。现症:患儿进人诊室,正值发作,嬉笑不休,不能自止,双目直视,面红目赤,口角流涎。有手指徐动、啮甲等动态异常,舌质红,苔薄黄。呼吸气粗,能正常答话,声音清亮,口鼻无异常气味。腹部微胀,有灼热感,脉数而有力,以左手寸、关为著。证情分析:能食口渴喜冷饮、口角流涎、腹部灼热,是胃有积热;大便臭秽是大肠热甚;小便短赤,乃心热移于小肠;嬉笑不休,目赤乃心包与三焦有热,故脉数有力,以左寸、关为著,舌红苔黄。治宜清泻胃肺积热,佐以清心安神。方药:生大黄10 g(后下),淡知母10 g,生石膏35 g(先煎),淡竹茹7.5 g,川黄连10 g,珍珠母25 g(先煎),寸冬10 g,川朴7.5 g,2剂。守方配合服安宫牛黄丸,嬉笑病基本痊愈。[《黑龙江中医》1984;(2):7]

   【按语】本案大笑不止,病机为肺胃积热扰心。嬉笑不休,实为胃肠积热,热扰心神所致,故治当清泻胃肠为主,佐以清心安神。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2: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狂笑

    周某,女,76岁,1981年1月14日初诊。诉半年前偶然在小便时身体触及房门,遂即独自嬉笑,最后狂笑不能自已。日益加剧,尤以夜间为甚。每笑约2~3 min。发作时神志清楚,狂笑后即遗尿裤上,往往一日数次易裤,甚感愁苦。西医检查无“阳性体征。诊寸关脉俱洪数,两尺沉细,舌质红,苔薄,根薄黄略腻,辨证为心肾不交,痰热阻络。治拟交泰心肾、豁痰通络。方药:川连4.5 g,安桂心4.5 g(后下),制半夏9 g,茯苓15 g,炒远志9 g,石菖蒲9 g,紫石英30 g(先煎),连翘15 g,磁朱丸9 g(包煎),礞石滚痰丸12 g(包煎),5剂。另万氏牛黄清心丸2支,每服6分。二诊:药后白天狂笑止,夜间小便时偶然发笑,遗尿大有改善。药证合拍,遂本前意去半夏、连翘,加丹参、煅龙牡。5剂。三诊:狂笑止,遗尿亦寥。舌根黄苔好转,寸关脉和缓。症趋坦途,无需易辙,固本可矣。党参15 g,炒白术12 g,陈皮9 g,茯苓15 g,丹参12 g,地龙15 g,炒远志9 g,石菖蒲9 g,磁石30 g,牡蛎30 g,连翘12 g,川连4.5 g,安桂心4.5 g(后下),炙甘草6 g。5剂。前后服药15剂,痊愈。随访3个月,未复发。(《古今奇症妙治揭秘》1995,50)

    【按语】本案狂笑,病机为心肾不交,痰热阻络。本案狂笑伴遗尿,属痰热又兼心肾不交,故投以滚痰丸、交泰丸诸方而愈。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2: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在液为汗

    理论阐要心在液为汗,亦称汗为心之液,即指心与汗有密切关系。人体出汗有两种:一是散热性出汗,二是精神性出汗。散热性出汗的目的是为了发散体内的热气,如气候炎热,衣被太厚,或动而生热所出之汗,这类汗与心的关系不大。精神性出汗是指人在精神紧张时,或受惊时出汗,如《素问·经脉别论篇》说:“惊而夺精,汗出于心”即指这种出汗。心主宰人体的精神情志活动,故因精神情志而引起的出汗皆与心直接相关,故称汗为心之液。临床应用  临床上因精神情志所致之汗出,可从心人手进行论治。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2: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汗症

    患儿丁某,2岁,入夏以来,汗出颇多,白天动则汗出.,夜晚寐则汗出,家长认为是虚汗,请熟识的中医开补药敛汗,服药多剂无效,反生痱子满身。来诊时,见小儿精神活泼,唇舌皆红,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尚调,夜寐不安,时发脾气,大哭大闹。吾认为汗乃心之液,夏气通于心,心经蕴火宜清心火为主,兼泻肝火。方药:黄连1.5 g,穿心莲1.5 g,栀子3 g,竹叶3 g,莲心3 g,生地黄10 g,麦冬10 g,白芍5 g,胡黄连1.5 g,木通3 g,虎杖3 g,粉甘草3 g。患儿服药3剂,汗减寐安,再服3剂而愈。又如4岁小儿周某,做阑尾手术后,情况良好,惟家长认为术后宜大补,自购红参、蜂乳等补品给小儿服用,不久便发现小儿头汗很多,稍动或吃一餐饭即额、鼻、颈俱湿,前来求治。诊见其目睛微赤,苔浊黄腻,舌质红,脉滑数,腹微膨,大便干燥,2~3天1次,小便时有米泔样沉淀。此乃肠胃湿热郁遏,循经蒸腾于上,迫液外泄,亦非虚汗。治以清化湿热,佐以消导,并嘱停服滋补之品。药后患儿大便通畅,头汗减少,原方加减数剂而愈。    (《长江医话》1989,636)

    【按语】本案汗症,病机为心肝火旺。《素问·宣明五气论篇》曰:“五脏化液,心为汗……”。故汗为心液,可泄于皮腠。《素问.阴阳别论篇》又曰:“阳加于阴谓之汗”。心属火,为阳中之阳。可见汗出过多,首先应考虑到是阴阳偏胜,特别是阳气偏旺。本案的直接原因是心火偏旺,心热蒸液外泄。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2: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理论阐要心合脉,即是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其华在面,是指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所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面部红润有泽;心气虚则面色咣白,心血虚则面色无华,心血瘀阻则面色青紫,故《素问·五脏生成篇》也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临床运用  临床上心中气血阴阳不足、心血瘀阻等病症,皆司反映于面部,所以面部色泽的望诊,有效指导着临床。



    冠心病

    崔某,男,68岁,退休工人。1981年11月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住院治疗2个月,出院后坚持服用中西药治疗。于1992年2月2日因心悸气短加重来就诊。患者主诉:动则气不能续接,胸痛彻背,下肢浮肿。查语音低微,面色灰暗无华,口唇紫绀,舌质淡暗、体胖有齿印,脉细无力。心电图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大。听诊心律齐,心率110次/min,左肺底有细小湿哕音。颈静脉怒张,下肢凹陷水肿(++)。西医诊断:冠心病、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心气虚,气虚血瘀,气虚湿阻。拟以益气活血利水,方用归脾汤加减:人参粉5 g(冲),焦白术10 g,炙甘草5 g,生黄芪30 g,当归。10 g,阿胶10 g(烊化),三七粉3 g(冲),郁金10 g,丹参20 g,茯苓20 g,泽兰12 g。服10剂后,心慌气短、动则气促、浮肿及心前区绞痛消除。惟仍有心率偏快,遂于前方加入珍珠粉0.3 g(冲),琥珀1 g(冲)。
又进10剂,余症全除。

   【按语】本案冠心病,病机为心气虚,气虚血瘀湿阻。本例为血瘀湿阻型,多表现为口唇青紫、胁下见积块,浮肿,颈部青筋充盈突起,舌质紫暗,脉沉涩等心力衰竭症候。本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见于心阳虚弱,心气不足,心血不足,心阴亏损。实证多见于气滞血瘀或寒湿阻滞而致心血瘀阻、水饮内蓄。本例心力衰竭乃是由于心气不足,血行不畅,因虚致瘀,血瘀则气化不利,水液内停,是为本虚标实。故治疗用归脾汤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加三七、丹参、郁金、泽兰以活血祛瘀,瘀去则水饮消而浮肿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17: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