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上古子 于 2008/12/23 14:35 发表
《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 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 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而睹狂屈焉。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 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知不得问,反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 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知问黄帝曰:「我与若知之,彼与彼不知也,其孰是邪?」 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今已为物也,欲复归根,不亦难乎?其易也,其唯大人乎!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知谓黄帝曰:「吾问无为谓,无为谓不应我;非不我应,不知应我也。吾问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非不我告,中欲告而忘之也。今予问乎若,若知之,奚故不近?」 黄帝曰:「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予与若,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 狂屈闻之,以黄帝为知言。 ------- 《咸.爲精》(不正统老师的古医书):守女神,存女正,不足,以靜。咄女心,去女知,龢,以自沖。頓女見,止女觀,湣女視;恬,以自敏。不足以生,不足以成,守躬而不窮;同與眞人。遨遊乎!無其極。持而保之,勿在乎意;運而濟之,弗用於知。道,之住矣。 ------- 《道德经·知足》: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无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恆足矣。 《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 《道德经·得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霝,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其至之也。” 《 庄子·知北游》: 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予与若,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
[ 本帖最后由 上古子 于 2008/12/31 11:03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