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4420|回复: 4

明师讲道 经方与现代临床系列讲座整理文稿20081102阅素灵老师主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6 15: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能听到吗?非常高兴今天在这里给大家汇报一下自己在临床上不是很成熟的实验的案子,那么当然有一些失败之后如果有机会,在其它老师的实验的一些案件,因为主题是讨论经方与临床,最多的一个临床用的最多的一个临床,也就是桂枝汤,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用桂枝汤治疗一个夹有表邪的病案,如果说是先出病案,经过大家说我是怎么治的,那么今天就向大家说一下,我说就是了,有一个非常有效果治疗外感夹湿邪的方子,藿香正气水呀,胶囊,颗粒,但是,其实治疗这样的腹泻有一个比藿香正气水的能力强一点,如果有条件熬药的话,用桂枝汤做,有一些好处,有一到二付就可以了,但是小孩的除外。

下面谈一个病例:2000710,就诊了一位27岁,时值正处与夏天,起病原因是因为饮凉的啤酒,证见恶寒,肠鸣腹泻,大便一日十余次,便质稀溏,中间夹有不消化的食物,感觉头身困重,酸软,脉浮,但是中取的时候双关带滑,舌淡,苔白润,治疗与以桂枝汤加减,用桂枝汤加了霍香和山曲,用的量很小,比如:桂枝10  白芍10 生姜三片 大枣四个,霍香山曲各9 患者用药后,一剂泻止,桂枝汤服后要喝热粥一碗,很多老师在讲伤寒论时只是说喝热粥一碗只是有助于发汗,恢复一下肠胃之气,这个是不全面的,在临床上有比药更安全更可靠的东西,这就是热粥的问题,喝热粥一碗,其病如失,就是这个病就痊愈了。

为什么桂枝汤这个方子通过一些加味,比如说加苏叶,霍香,山曲,我习惯在这种病加霍香,山曲,如果有呕吐的话习惯加陈皮半夏,为什么桂枝汤治疗这一些类型的疾病,可以起到这么优秀的疗效?这就是经方在临床上运用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这个桂枝汤在治中风调和营卫是大家通用的地方,没有异议。但是在桂枝汤健运脾胃这个方面,我们就会看到只有一些医家在临床上有这种经验,我们再看一本书,这是在民间中医大力推广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在这本书里有谈到桂枝汤的运用,在《医法圆通》里也谈到了经方的圆通用法。在组方上来说,桂枝配生姜温养脾胃之阳,当然它也能通心肺之阳,芍药配甘草和厥阴,而且能缓急止痛,因为从阴阳配合来讲,其实是走中焦的路子,太阴厥阴都有所兼顾,所以在临床上的运用桂枝汤健运脾胃有很好的疗效。

有很多经方大家有这样的经验,当然我是向他们学习的。在治疗一些脾胃病有寒的合有表邪的病人,运用桂枝汤具有温而不燥,又对胃肠道宣溢通阳,对比用干姜附子等方法这是一个安全高效而且很平和的方子。哪么这方子在治疗这一类型的疾病有很多变化,我说一下比如加白伏苓就变成了一个变方五苓散,所以它的变方非常多,但是在这里谈一点就是在这个经方值得我们更深层次地挖掘它发挥它的地方。我个人在临床上我不赞成经方以不加减为贵这种说法的,因为有很多病我们要用这个经方运用到现代临床上未必都是完全符合条文的证,而且经方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它自己附带有加减,也就是说仲景在临床上用方子的时候是非常灵活的,他自己有加减,(。。。。。听不清)可以从可以从条文证来确定它的适用范围,从经方的加减来推测经方的奥妙之处,这样对推广经方的运用,经方的疗效可以说丝毫不减。

后面我来谈谈热粥的问题,这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最好的治疗方法内经上讲小毒治病,十去八九,还有无毒治病,十去十,既安全又可靠,没有负作用,我觉得尤其是一些儿科病,象感冒啊,还有腹泻啊这样一些小病来讲,我个人特别推崇热粥的疗效。这样的方法人人可用而且非常安全,其效果并不亚于一些昂贵的西药或一些综合性的大处方,那么这个热粥的运用,我有一个最近的病案:就是在网上有个人来咨询,说他的小孩吃了从冰箱里拿出来微波炉没有热透的鸡汤,然后就高热,上吐下泻,去西医院看了两天,热退了又出来,退了又出来,反复发作,腹泻好了些,但总感觉有里急后重的感觉,问我说要吃点什么药,我说其实没有必要吃药,就让他喝粥,喝那种非常清淡的白粥,他自己会好的。这种类型的病案不是一个两个,可以说非常的多,在小儿病上,我都不用桂枝汤啊,霍香正气散这些方子,一般的腹泻治疗方法就是热粥法,从疗效上看一般两到三天个别的四天就好了。而且特别好的地方就是痊愈之后没有任何的负作用,用白粥法一定要热的喝,不能喝凉的,热喝之后微微出一身汗,就觉得一身轻松。虽然不是用的桂枝汤,但是用的是桂枝汤的法,所以在这种类型的病上面,用白粥安全可靠而且特别容易操作,这也是中医临床的优点。就是所谓的简便效廉,在现实中我见过很多家长,孩子一有点病,尤其是发热,或者有点腹泻就惊慌得不得了,到处求医问药,如此几年下来孩子体质很差,用西医的话来说,抵抗力下降,特别是六七岁以下的小孩,这种很小的小病,必须用药治疗这种观点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当然不是说大病不用药,只是胃肠啊,感冒啊这些小毛病,用药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在北宋时期,还有明清时期,当时这个儿科的有识之士早就提出来,小儿七岁前,些许小病不用服药,尤其忌偏性太甚之药,为什么呢?其实古人都有解释,反复用药必伤胃气,病大不健。我个人在临床上的实践,和我所有的这些经历(我不知道其它老师怎么看),我治疗儿科病,六七岁之前,古人说小孩又没有情志致病,就是说没有七情所伤,那么他内伤一般情况下也不容易出现,他一般都是外感和食物养护不慎所致,而这些疾病完全是可以通过食疗或推拿按摸治好的,在临床上或网络上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很多小孩看遍网上所有名医,看遍现实中所有名医,还是几天就生病,几天就生病,为什么?爱的过度就是伤害!关注过度就是伤害,这是一定的。

尤其是妈妈,小孩一病就让他吃各种各样的药,看西医的就吊瓶,吃各种各样的西药,其实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七岁以前,这些小病能够自己判断的一些小病可以通过喝一些热粥或者可以进行一点简单的推拿按摸,甚至都不用治疗他就会好。但是经过药物这么一折腾,有些甚至长年吃中药,还是不断生病的小孩,体质并不好,因为他正气的的损伤,正气需要脾胃功能支持,如果他的脾胃功能还没有完善的情况下就受到伤害的话,尤其是有偏性的这样的药物的伤害,那么就导致以后特别容易得病,特别容易感冒,而且这孩子比一般的孩子都要怕冷,身体都比较弱,但这原因是什么?就是关注得太过度,爱的过度就是伤害。这就是在儿科治疗上的问题,尤其是在七岁以下的小孩治疗当中,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过度的爱和过度的治疗,真正不管的以后身体的疾病反而少多了,因为爱的过度还有医生帮助性的治疗太多了导致的药物性的疾病太多了。

我有一个大概十年前的病例:当时是一个四岁半的小孩,他有腹泻,也有呕吐,当时就用了霍香和半夏,用了2克还是3克,当时带我的老师(非常好的一个老师)就说,如果是成人的疾病,你这个辩证一点不错,但是小孩的疾病你这么治就大错特错了,用药治病必伤胃气,一种短暂的好转经常会导致后面更多的一系列疾病,经常有人说**人治病非常快,但在儿科病的治疗上,尤其在一些小病这方面,用药是错,这个快未必是好!这是非常关键的,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儿科尤其是小儿养护这一块都做得不够!!!因为什么?就是因为过度关爱,其实小孩很多病不吃药反而比吃药后果反而好得多,健康得多。有一个学医的朋友学了两年多了,有一次跟我谈起他自己的小孩,感冒后上来就是用麻附辛,然后我就跟他说这种作法是错误的,外感风寒何必用麻附辛,你让他喝点开水或热粥,然后盖上被子睡一觉,出点汗他自己就好了。或者就不治,让他自己好,又何必用麻附辛呢。长有两个方子,风热就用升降散,风寒就用麻附辛,可能治了有一两年吧,就这么治的,我说这么治了一两年了,你家的小孩一定比同龄人瘦弱,脾胃功能一定不好,他说你怎么知道?我说看你治病这个道理就知道一定会这样,所以中医这个东西,有人就说真正好的医生是全科医生,这话是不错的,但是儿科他在特定的年龄时段他有一些特定的治法,如果 我们用一些想象中的方法去治疗其实结果并不是我们意想中的那样,他一次好了,觉得很得意,但是他以后老病,老病,那就应该反省医生治疗上的错误!如果小孩一年感冒超过三次,那么家长就应该反省在养护上的问题,而跟他治疗的医生就应该反省在治疗上的失误。中医治病不光是治好孩子现有的疾病,而且还应该让他保持健康最长的时期。如果一年之内反复发作,那对小孩来说是真正的错误!

  白粥疗法---滋养胃气,外和营卫,在一定程度上与桂枝汤法相似具有解表和胃气,安正气不恋邪。小孩和体虚成人患感冒或感冒加腹泻属寒性质时在可不用药的情况下可用白粥疗法,可取得很好的疗效,从对比上说白粥疗法具有安全性,可靠性,且对身体有很好的固护作用!
   在日本,他们对桂枝汤原方进行研究,将其用于治疗荨麻疹,痉挛,抽搐,脑水肿等多种类型疾病。在经方的运用上,像桂枝汤,小柴胡汤,五苓散等给我们揭示了经方怎么用。经方的条文证有一部分与疾病相似或有很少差异,但很多经方大家及临床医生在运用经方时,其病案中看不出条文证,效果却很好!在思路上可知对经典伤寒金匮学习得怎样,背功怎样!对经方活用,应注意深研气机,从每个方子气机的方面入手!
   病案二:某某,54岁,患风湿14年,经西医院数次检查均只有风湿证症状,血沉正常,自述常年用冷水洗衣服,双上下肢抽搐痛,双手腕部直下,屈伸不利,四肢肘膝关节以下肌肉抽搐痛突发需按摩至发热才有缓解,病十多年,四肢无萎缩,变形,红肿,脉浮而弱,苔薄白。曾治疗使用麻杏以甘汤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镇肝熄风,养阴柔筋,养血等药物治疗无效。
   处方:桂枝汤                                          
   桂枝12g       芍药12g           甘草 6g       生姜 3        大枣3
二诊:抽搐疼痛明显减轻,再服桂枝汤原方6剂,痊愈
   案例分析:脉浮而弱,从六经辨证来看属于太阳经,由于患者常用冷水洗衣知是太阳中风。且四肢无萎缩,变形,红肿说明病变不深,仍在经络不属于风湿或白虎历节。故用桂枝汤并取得很好疗效。辨证从表面看不属于条文证,但从脉象,起病原因和表现提示病仍在太阳。用麻杏以甘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从药物组成和功用上均不符合该病,射干麻黄汤主要用于有湿的痰饮郁结,桂枝芍药知母汤主要于有郁热的病证。在临床应熟记条文,并揣摩治疗疑难杂症。

录音二:

在大家谈到桂枝汤的时候,利用桂枝汤的问题很多。研究伤寒和金匮的大家也谈了很多。比如说它治荨麻疹,桂枝汤的系列方剂,它的变方,桂枝甘草汤,桂枝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附子汤,它的临床应用非常的广。

我觉得在实用当中,这种类型的方剂,特别注意药量之间的比例。因为当比例正确的话,才算是桂枝汤。如果比例不正确的话,在量上有变化,那么就变成另一个方剂。所以桂枝汤的比例是值得注意的。那么它的类方,它的变方的比例也是要注意的。桂枝治疗盗汗,荨麻疹比较普通,我就不谈这个问题。在这里我谈一点,就是临床上比较实战的。我知道这个问题,虽然说谈起来比较死,如果有一些同道或者对这些用法比较反感,但我还是认为在临床上效果最好。

接下来我说什么呢?就说经方的变种应用,现在有部分人还在争论的热点问题。经方的变种应用它不仅是经方的加减,而是有几大特征,一个是经方和时方合用。比如说桂枝汤合玉屏风散,麻黄汤合银翘散,这样子的加减是经方和时方的同时应用。还有一些方剂是伤寒方和温病方的同时使用。但我们从“名像”上来看,是误用经方,经方时方混用。伤寒和瘟病的方子合用,很多人觉得这说法非常荒谬。但在临床实践中,我好几位老师,谈论病人的时候,首论气机,再论阴阳。所以寒温合不合流,经方和时方同不同用,对他们来说是没任何意义的,只有临床疗效才有意义。

那么通过临床上来看,我觉得很多病,尤其是现在一些不道德的,利用中医去吹嘘的,那些造谣欺骗的人,吹嘘自己治疗西医认为疑难性疾病,他治疗好。比如白血病,血液免疫学上难治的疾病。其实上,在经方于时方合流,寒温合流方面,它的效果超出了单纯对伤寒金匮方的运用。在这里,一般来讲,在临床实战中,有的完全伤寒的人不认同这个观点。但是这里我自己先谈点,我觉得寒温本身更不是一个争端,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从经典方上来说,温病用的是伤寒法,只不过是用的后世的一些药,用的法都是伤寒的法。所以从历史渊源来说从用法来说,寒温更不存在不合流这个问题。很多人谈起温病来,觉得他们是误用寒凉,寒凉冰复,如果我们肯于学习,如果不是高视自我,回避古今,那我们看看真正温病学的基本著作,《温病条辩》,看看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你再看看赵绍琴先生讲的温病,他说的温病有三大原则,特别注意气机的宣降和开郁,就是要开通郁结。第二,不能够过凉,把气冰复住了。所以真正的温病学家是这样说的。而门外汉就是根本不去了解,以为温病就是用点黄连,大青叶,熟地呀,这样的人就叫做温学家。那就是搞错了。

所以在气机问题上来说,寒温完全不存在合不合流的问题。因为在气机上来说,它是一统寒温,一统阴阳,完全不存在合不合流。所以我觉得在临床上,尤其是像那些大重病,像白血病呀,免疫系统的疾病,后世有些人说我没问题,能治好那些病。但是追究起来,很少有人是那样的。那样的方法,如果单纯的辨证,单纯地用热药,那是绝对错误的。像急性白血病急期,它有非常好的方剂,我老师,我屡次看他们在临床上取效,而且效如浮鼓,那就是犀角地黄汤。所以今天来提一提这些东西。后来我在用的时候,我喜欢犀角地黄加四逆,或者四逆加参,或者犀角地黄加参,但是从效果上来说,我不夸张地说,在这个治疗上,压倒了多数中医的临床疗效。

从临床上实际的角度来讲,如果我们很公平来分析,站在气机问题上来说,银翘散不是好的方,因为它宣发气机的力量太弱。所以近代有些精通气机的大家,把它改成麻黄银翘汤,麻黄汤和银翘散,这样的话,既能够解决所谓风温的问题,又能够解决宣散力量不足的问题,气机得以宣通(这个方法在临床有用过,效果确实好,整理者注)。有的人说,我用麻杏石甘汤行不行?在精巧细致上面是明显有区别的。另外这个像小儿的病症。我以前跟过一个大家,他已经病故了。他有用方子,也是很多人诟病他,说他怎么怎么样。这个方子就是桂枝汤合玉屏风散,他有的时候还用桂枝龙牡汤加玉屏风散,但是他最经典的是桂枝汤合玉屏风散,他用来治疗小儿阳虚表不固的自汗,盗汗(在当年从师过程中学习过这样的方法,临床实用,疗效可,整理者注)。从远期效果或者近期效果来说,它的平稳有效性,造成后遗症的一些问题。其实疗效上面是比较好的。谈到经方的变种运用上面,应该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但是深入到中医内涵里面,才能谈论这个问题。但是我知道在讲堂里面,大家都是中医青年的,可能没有很多高手。但是经常说寒温合流,经方对时方的加减运用,以及就是说不是狭义经方。真正广义上的经方不只是伤寒金匮的方子,那么后世那些经典的方剂,包括温病的方剂。它同样是经方。

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讲的话,我更认为以临床实效为唯一的手段。很多经方家,所谓的狭义经方,只有伤寒和金匮的方子,临床上一律用伤寒和金匮方子来解决,这样也有很高的疗效。但是我有一点,提出问题来说。很多危急的重证,尤其是很多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的急性重证。最典型的例子是白血病。过去不知道发病率怎么样,但是它这个病的发病率,那么跟环境的污染,化学药品,化学制品使用是密切相关的。发病率比过去不知道高了多少。但是今天我们来治疗这个病的时候,都是用中医来辨证处理的时候,那么很多情况下,都存在一个西医治不好,你也治不好的问题。

真正搞中医的人来,说这句话。一般来说,像急性白血病,一般存在着,很多中医去都是大家,只能进行短暂的症状的减缓。不是慢性白血病,我这里说的是急性白血病。很多中医去了之后,他只能对证治疗当时的头晕呕吐,但是后面他并不能够减轻或者挽回生命。但是这个也是因为这个病过了治疗的时间,而不是延误患者,未得其术。我跟了几位老师,尤其是有一位老师,他治疗这个病,他往往是寒温合用。而且对于急性期,昏迷,高热,皮下出血,所谓发生DIC的情况,他的治愈率,危重的时候用的疗法,都是非常有效,非常的惊准。

他的用药,通过食管管,一般在三个小时,一定神清。而且后面不再热。之后用其他的药调理。我就看见过他治一个白血病,前后放了四十多张方子。有伤寒方子,有纯的经方,有纯的温病方子,也有东垣的方子。最好那个小孩,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然后就痊愈了。而且很多疗效上都类似这个。我觉得谈到这个的时候,我更多是觉得通达的人,已经无派别。不通达的人,永远有派别。但是你达到一个派别的顶,那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道路各异,这个就看你愿意走哪一条。但是在急重病人的处理上,你就知道一个四逆,那是远远不够的。那是在临床上,远远不能进步。

但是说到事实,这种使人不爱听。但是在治病的一些疗效上面,确实应该这么做。真正的高手,那些确实能够解决问题的人,确实掌握了一些根据气机来用药,这是关键问题。因为气机不管升降出入,或者郁结开合,那么这些都是气机的作用。这个六经,所谓整个人的身体的构成,它也不过是有形之气,无形之气,它有一些相互的转换。所以就这个问题来讲,把握住气机,自然就不存在派别。把握住气机,自然用药就有一个真正的平仄。这个平仄不是某某怎么说。而是气机对人的当下的气机应该怎么样来解决。所以如果你能够把握住气机,你用时方也好,经方也好,你什么方也不是。自己组的方,很多高手就是食物来进行组方,组成食疗方。道门的方子里面,所有的方子,没有一类全部是食物。但全部是用食物组成的方。你如果把握住气机,把握住病人当下的生数,我这个用针灸也好,或者用汤剂也好,或者用食疗也好,我觉得这个是更有性质的问题。

在气机郁闭的问题上,气机郁闭了,就宣散郁闭的办法。比如说温病喜欢用防风,荆芥,豆鼓,羌活,葛根;伤寒喜欢用的麻黄桂枝。大家不外都是宣阳通闭,在很多郁闭的病证上。但是关键这个药物看你如何去选择和使用。那么像很多使用变方,用伤寒的法,辨证用生姜,大枣,红糖,如果那个法是针对气机郁闭的,都是正确的。这样的话,才有可能来谈中医的临床用药。中医的临床用药上,如果不能够把握气机,如果不能领会正邪,有的时候不是一种意象,不是一种空话。只有它的气机,当时的病机病势,实际都是气机所化。如果不能理解这个,这个中医永远是在二流的境界。

其实你了解了这个气机,你再来看伤寒,我们再来看经典,内经,温病什么都好,再来谈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多东西都不一样。像桂枝汤,我们用很通用的办法可以说和营卫,但是这个和人体,在一起来讲,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它在临床应用上,不单是和营卫,这么表浅,大家都能接受的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实际是因为病机气机的关系。有一个很简单的病,就是当西医治疗时候也一筹莫展。就是面上的皮肤感觉丧失,没有痛觉。那么很多中医治这个病有效的方剂,辨证很多都喜欢用麻黄汤,麻附辛。但是我遇到一些病,用这些方剂没有作用。如果从伤寒来说呢,他的脉象舌像,这一类型的病,再回头来看,就有一例,那么这个人很瘦弱,他这个表浅皮肤的感觉完全丧失,用针扎,用火烫,或者很冰冷的东西,他都不能够感觉得到。他找那些老师来看,麻附辛,麻黄汤不起作用。那天我看了之后,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他的脉非常弱,舌的颜色不像一般用麻黄汤的颜色,他的颜色全是淤斑淤印。而且淡白之间有淤斑淤点。其他二便饮食方面一切正常。他这个说明什么问题?我们从临床思维上来看,这个是宣发过度。就是在之前用麻附辛宣发过度,然后导致血直接局部郁结。因为气至血走,血局部郁结,血没有直接回去。再说他的脉那么细软,气血不足,宣发何以得力?我就问他,你是不是吃了也一滴汗也没出?他说是,平时也不出汗。这个是他虚弱导致的,不应该宣散。后来我给他开了当归补血汤,吃了两个星期就改成八珍丸。吃了一个月再来找我。然后他吃了一个月,然后我给他开了桂枝汤的原方。就这么几个药,生姜大枣还要自己加。怎么可能有效呢,我说你回去吃吧。也是叫他吃完以后,喝粥一碗。他喝了之后,很兴奋,打电话来说,他喝下去以后,再加上粥,全身微微出汗,通体舒畅,他用手一摸自己,他的手冰凉,他的皮肤有感觉了。然后再用指甲一擦,会疼。然后这个病就已经好了。我觉得我很喜欢,临床上很难治,很玄的,很一般人高不可攀的病例,以此来证明自己。因为我觉得那些病例也可以来谈。

但是中医的基础,四诊,舌怎么样,脉怎么样。然后症状怎么样,其实再来谈,你这个条证能不能背,你这个证有没掌握住,然后再次才能够来谈更深层的东西。比如说六经的实质,其实是什么?阴阳的实质,其实又是什么?人身的六气是怎么运行的?你在这个基础上再来看病,有一个最完美的结果就是,运用适应的办法,针灸或者汤药或者艾炙,种种方法一起上。不管用什么方法,但治疗得这个病,不会把这病治差,不会把病人给吭了。这个学习中医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好得境界。我倒不觉得我自己就学习怎么样,但是你条文不能熟记,到临床上你想不起来。即使你想当一个经方派,一个伤寒大家,你也不能够实现这个愿望。所以基础功要掌握,然后该记该背得东西都是基础,对人体本质也好,或者对经典的本质,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整部内经,它谈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用一个问题统一贯穿,整部伤寒论,那么多的条文,伤寒杂病论,伤寒金匮都包括了,那么多的条文,用一句话全部概括。它所让你去掌握的东西,都是相似的。但是在细节处理的问题上面呢,倒怎么样来处理每一个细节,把钉在钉到木板上去。这个每一个细节都要处理。

都学过这个气机的理论,都学过这个气应该怎样来调理;那么这个气达到太极,那么接下来说阴阳,那么怎么样调理,这些理论大家都学过,但是真正用到临床来说,效果未必见得好.
这个原因就是基本功的问题,如果说基本功不牢靠,对这些东西不能够申引,临床效果自然就达不到;在这个临床思维问题上,一般的医生是这样既有伤寒的底细,来了病先看有没有条文症,有没有合这个条文证的气机,特别是临床上跑的医生,有没有条文症,有没有和这个症的气机,如果有就用上,一般都会有,那么这样成为经方大家,那么如果说他觉得这样还不够,他就说,这些伤寒、温病所有这些,什么内经,探摸外肢,通天下气,从气理上来追究的话,达到这个,如果能够在气节上面,再经验一下,临床经验在多一点,那么绝对是一个当仁不让的明医,这个是日月明。这样子就避免凭己狭隘,以及这些种种这些因为个人喜好而导致的缺陷;在整个这个问题上来讲,中医临床的思路,全靠你的这个基础,以及全靠你的这个功底怎么样!我觉得这些病都应该都是很简单,都是能够很平淡一些病样,也就是泛泛之谈,在实战中才能看出来一个人的基本功,一个医生的修养怎么样。

我觉得我学医这多年,比起很多老师来不算早,不过也十几年了吧;我觉得那些捷径我都想过要去走,然后也都走过,而且那些可以执一解决的东西我也都试过,但是最后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如果要有所执,只能进行气机,如果你能够把握气机,但是执着一方一偶,一家一派,其实也很可惜的,近代有个大家张锡纯,他说创造的那些中西医汇通的方药,比如说什么阿司匹林汤,阿司匹林加石膏那些方药,也许很多人斥责他,觉得他很可笑,但是我觉得他至少尽自己能力进行了一些探讨,如果从气机的这方面来说,如果你能够考虑这些气机的话,所有这些外部的这些药物,这些治疗,它不是决定一个人是中医还是西医,还是不是医生的一个标准;就像张锡纯用了阿司匹林,他还是张锡纯,他还是中医;所以说用外面的,外界的这些药物也好呀,来看一个医生是不是中医,应该看他用没用中医的思维方式,这才是不是中医的根本,中医的思维方式从宏观上来讲毫无疑问的,大家都说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但是就这么,也许是错误,也许总结的不对,也许是简单的两个问题,往往就在这2个问题出效,整体观念,气机把握住,气机细微结构把握不住,早晚在这些地方出偏差,所以在这上面说,好像好多人开几个,我看有个名老中医,有人咳嗽呀,把他所用过的咳嗽药堆在上面,高血压呀,他就把所有药力作用可以退压的药堆在上面,把所有可以退压的汤剂每天开出一幅来试试,还是成了名老中医,所以说要成名很容易,但是要成明老中医很难;这个难不仅仅是难在外部的东西,更是难在思维方式和一个行,和医者易也这个上面
这个医者完全强调他跟外部的,不就药呀,针灸呀,不用按摩这些方式,而是他的一个思维,他对这个病的一个掌握,以及这个关键环节,当前气机的掌握,那才能看出一个中医的水平;

在我们临床上看到很多名医治不好的病,用民间的偏方或者一些食疗的一些方子调养之后,一个月就好了,甚至有些用了23天后就有效果。这里面有更深刻的东西,就是我们所知道的东西还是不够多,而我们不喜欢的东西又太多,如果一个人能够把他外部的世界都看成他喜欢的;就一个中医来说,他能够熟练应用所有这些,外用也好内用也好这些思维方法,都能熟练的随便拿起来就用,而他那个内在的,他能够认清那个病的关键点,或者认清当前病的在当前时空点下的气机,那他就是完美的,不管他在外面用的什么样的方子,或者说什么技术,针灸也好,方子也好,或者食疗也好,那他都是一个完美的中医。

今天就讲这些,

所以从医案上面来讲,     所有历史上称得上医案的东西,包括针灸,包括外治的医案,        很多相似的病症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治疗,而不是象很多人认为的那样,中医就是你治也好我治也好,好像大家都能治得好,那是绝对错误的,在看医案的过程中就知道,某一种情况下,这个时空点,他有某一些气机运动下,唯一有一种方法最正确,最完美;但是什么方法呢,那又得看具体的情况.还是那句话,

不但临床上要整体观念,要懂得辨证论治,从中医的学习开始,每一点都应该知道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都应该培养一个博大的胸襟,以及一个真正深研的技术。

至于那些辨论呀,我是不会的,我觉得那是临床上面的实话,而不会导致你说,
比如你今天学了,某些人这么用,然后过几天你用这个方法治死人情况发生,应该记得这些东西,从基础做起,这样就能达到一个高度.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6 15: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贴由晴天,思竹岩,五积散,竹问  四位网友整理完成初稿,谢谢大家,辛苦了!
发表于 2008/11/27 16: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贴留言;;;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0 20: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们的讲座非常精彩,整理讲稿一是可以在整理中学习,二是与更多的网友们风分享,因整理工作量较大,需要更多人手参加,一人分担一点,轻松完成任务!群号:11005629   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参加!
发表于 2009/9/3 06: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气机的把握。以及对桂枝汤,寒温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22 15: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