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赤那

《伤寒论现代解读》(转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6: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40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洗,半升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臣亿等谨按小青龙汤,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荛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则止也。又按千金,形肿者,应内麻黄,乃内杏仁者,以麻黄发其阳故也。以此证之,岂非仲景意也。
解读  感冒后最常见的继发症是: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气管支气管炎 、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是一大类疾病,可以是病毒性的,也可以是细菌性的,其共同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咯痰、气喘、干呕。细菌性的临床表现比较严重,痰为脓性,根据细菌种类的不同,痰的特点也不同。小青龙汤就是针对其共同的临床表现的,所以在临床上要进行加减。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小青龙汤具有平喘止咳作用。全方及其大部分组成药物,都有不同程度拮抗组织胺、乙酰胆碱和氯化钡等引起的气管收缩,显示不同程度的松弛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还具有抗过敏作用,对肾上腺皮质具有促进其分泌的作用,因此可以治疗支气管哮喘;还具有降低血流阻力加快血液循环、降低体温等作用。现代小青龙汤应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期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6: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41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有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愈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解读  伤寒,由于心下有水气,而致咳嗽、轻微气喘,发热、口不渴的,用小青龙汤治疗。服药后,转为口渴的,这是寒饮已除,病情转向痊愈的表现。41条是对上条的补充,服小青龙汤后,由不渴转为口渴,这不是热盛津伤,而是水饮已去,胃阳得展的佳兆。临床上有些寒饮或内蕴的患者,不仅不渴,甚至厌恶饮水,一旦口渴而喝水香甜,则标志湿除饮化,病情转向痊愈,这是历验不爽的事实。口渴是高血钠的表现,口不渴是水电解质平衡的表现,厌水是低血纳的表现。如果长期低血钠的病人经过治疗,低血钠状态得到纠正,病人就会由口不渴、厌水转变为口渴。因为口渴是一种生理现象,正常人都会有口渴的感觉,是人体需要水的警告;厌水是一种病理状态,正常人是不会出现的;长时间的口不渴也是不正常的,也说明处于低血钠状态。低血钠状态容易引起水肿、胸水、腹水等第三腔隙积水,所以“心下有水气”是否与胃、肺的慢性水肿样渗出性病变有关。
心下有水气,寒饮,水饮,痰湿等概念,西医很难理解,“心下”指的是胃脘部,胃脘部在什么地方?大概在与膈相临近的腹腔上部,一般是指胃十二指肠,这里的“水气”怎么能引起咳、喘、痰呢?中医认为是“水寒射肺,故咳而喘”(陈亦人  伤寒论译释  410);或者认为“心下有水气,即水饮停蓄心下胃脘部。……上逆犯肺则咳。”(熊曼琪   伤寒论  120)。如果把“心下”理解为:肺的下部、膈以及胃十二指肠;水气,寒饮,水饮,痰湿理解为慢性炎性渗出物,“水气”为量少、稀薄、弥散、无形的渗出液;“寒饮、水饮”为有形渗出液;“痰湿”为粘稠的病理分泌物,这样就能和西医沟通。发汗、利尿都可以调节水电解质的代谢,在中医应用发汗、利尿作为治疗水气,寒饮,水饮,痰湿的一种方法,中、西医是可以相通的。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参与调节水电解质代谢,在中医则是肾、脾、肺(含皮毛)参与水气、津液的调节。“心下有水气”指的是肺的下部、膈以及胃十二指肠的慢性炎性渗出物,可以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进行调节。
不能苛求古人,也不能苛求现代中医,中医对于人体解剖不如西医精细、准确,这并没有影响中医对于人体功能的客观观察,例如中医揭示了肺与其它脏器之间的关系:肺与大肠相表里、“心下有水气,即水饮停蓄心下胃脘部。……上逆犯肺则咳。”(熊曼琪   伤寒论  120)、痰蒙清窍喉中痰鸣、“中风之证……或痰涎壅盛”,分别揭示了肺与大肠、肺与胃脘、肺与心(主神明)之间的关系,这些在解剖学上没有直接联系的脏器,在功能上在病理学方面却有着密切的联系,西医至今也还没有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氯化铵是怯痰药,是因为它能刺激胃黏膜,反射性的刺激呼吸道黏膜分泌增加而使痰液变得稀薄,使痰容易排除,胃和痰(肺)之间有了联系;用肠系膜上动脉结扎法、直肠结扎法制造出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病理模型,证明了肺与大肠之间确实有关系;在临床上中风病人的痰确实很多(说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与呼吸系统之间有关系),近代西医不仅没有科学的解释而且没有好的治疗方法,中医却认为肺与心(主神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并由此创造了许多方剂,可供选择。通过对无数病人的客观观察和药物治疗的检验,得出的理性认识,经过理性思维上升为理论,这样得出的理论的客观性是不容置疑的,这是客观真理。对于客观真理的科学解释,是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由表到里、由浅到深、由落后到先进、由经验到科学实验、由解剖水平到细胞水平再到分子水平的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这个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是无止境的,我们无须苛求前辈们,我们的后来者也无须苛求我们。科学实验也不是认识真理的唯一方法,动物实验更不是认识人类活动的唯一方法。现代中医学者们的伟大贡献是,他们把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把古代中医学翻译成现代中医学,把中医学的精髓继承并遗传下来,为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铺平了道路。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他们为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开辟了道路,并在不断的发展着中医,他们在认识上的不足是 认识真理的过程中必经之路。 尽管“ 水寒射肺,故咳而喘”,或者“心下有水气,即水饮停蓄心下胃脘部。……上逆犯肺则咳。”不可理解,但是却揭示了西医的消化系统与肺之间的病理学联系,中医并能够通过调整消化道功能达到治疗呼吸道疾病的目的,这个客观事实西医至今也没有作出科学的解释,传统的西医解剖学不可能揭示出消化道与肺之间的这种病理学联系,传统的西医的形态学与功能之间出现了“不对称”,这种“不对称”由中医的“土生金”能够弥补。这给现代医学提出了研究的新课题:肺与脑、消化系统、肾之间业已存在的联系,其机理是什么?推而广之,中医藏象学说,五行生克制化的关系,其客观性是无可置疑的,现代医学的任务是揭示其机理。单纯使用近代西医的理论与方法是不可能揭示其机理的,还需要借助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二者的融合与进化可能会产生现代医学的理论与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6: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42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解读  外证就是表证,也就是感冒。太阳病表证未解,应当用解表的方法治疗,但是表证有表实、表虚的区别,解表的方法有开腠发汗与调和营卫的不同,必须辨别清楚。有汗为表虚,无汗为表实,除此而外,脉象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太阳病表实证,脉多浮紧有力;太阳病表虚证则多浮而无力,所谓脉浮缓,脉阳浮阴弱都属于表虚证。本条以“脉浮弱”为根据,指出桂枝汤与麻黄汤的适应症不同,必须区别清楚。麻黄汤的适应症是:冬春季节受到寒冷刺激,高热、无汗,身体强壮能经得起发汗的病人,一般病情比较严重,即西医所谓的重感冒(包括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身体强壮者。桂枝汤的适应症是:受到风寒刺激,发热、出汗,脉象浮弱,身体比较弱,禁不起发汗的病人。在现代就是一般的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病人。现代很少人使用麻黄汤,一是现代人体质与古代人不同;二是现代治疗方法比古代先进而多样,有更多的选择;三是疾病谱的变化,由于古代人口稀少、交通不便,在和平时期传染病较少,因为衣食不足伤寒与胃肠道感染病较多;现代传染病多而且严重,绝大多数传染病是禁止用发汗法治疗的。麻黄汤的副作用是,发汗作用比较强大,容易引起水电介质紊乱;对某些传染病(一般指温病)具有极其严重的后果,在《伤寒论》中反复强调桂枝汤与麻黄汤的区别,其目的就是强调麻黄汤不可滥用。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6: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43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6: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44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6: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45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词解
喘:是指呼吸加快。
下之:一般是指使用泻下法,例如使用承气汤类。现代中医认为,具有腹泻症状的也可叫做“下之”。
解读   以上三条进一步阐明桂枝汤的适应症,指出太阳病中风证禁忌用下法。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6: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46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提示:中医认为“麻黄汤主之”应当放在“此当发其汗”之后。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6: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47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语释  太阳病重感冒,经过八九日重感冒的表现仍然存在,这时应当服用麻黄汤发汗,服药后病情减轻,病人感到心烦,不愿意睁眼,严重的就会发生鼻出血,鼻衄后病情才能解除,这是阳气太重的缘故。太阳病重感冒,自动发生鼻出血的,鼻衄后感冒也就自然痊愈了。
解读  重感冒,经过八九日重感冒的表现发热,身无汗,身疼痛仍然存在,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应当努力查清病因,在病因未查清前一般不用发汗剂,也不提倡用激素。因为太阳病其临床表现是一组类似于感冒的非特异性征候群,而感冒具有自限性,病程一般为七天,病情的高峰期在发病后的第二、三天,如果在十天左右仍有发热,一般都会排除感冒的诊断。这时用麻黄汤发汗应当十分慎重,因为发热的原因非常复杂,不明原因的发热仍然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难题。
鼻衄,即鼻出血,在感冒的病人中可以发生,这是因为在鼻中隔的前下区,黏膜下就是软骨,黏膜很薄,没有黏膜下层,却有五条小动脉在此交汇;发热使呼吸加快,鼻黏膜蒸发量加大,鼻黏膜干燥,加之鼻中隔的前下区的特殊结构,黏膜容易干燥、破裂出血。麻黄汤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更容易引起鼻衄。中医认为鼻衄是“红汗”,其临床意义与发汗相同。现代医学观察,感冒后也有鼻衄的,把鼻衄作为感冒转向痊愈的标志,在现代医学里似乎没有多大价值,可以作为一个参考。55条“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与47条“自衄者愈”相矛盾,说明鼻衄者不一定自愈,不愈者还要用麻黄汤发汗。在严重感染疾病过程中,发生鼻衄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其他部位如皮肤、口腔黏膜、眼结膜、大小便、阴道是否有出血,注意与温病血分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鉴别。温病血分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麻黄汤的禁忌症。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6: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48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啬故知也。
  词解
  二阳并病:这里指太阳病未解而又出现了阳明病的表现。但是本条没有阳明病腑实证及阳明病经证的表现,所以这里的阳明病是指“里证”,包括阳明病、少阳病、气分证,是阳明病概念的扩大化(泛化)。
面色缘缘正赤:缘缘是连续不断的意思。面色缘缘正赤,就是面部出现的红色是一块接着一块,连续不断。
怫郁:为双音同义词,还是郁遏、抑郁的意思。
解之熏之:解之,指发汗解表;熏之,指用药物熏蒸取汗。都是发汗的方法。
但坐:有两种解释,一是“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解释为:病人呼吸困难只能坐不能平卧;二是“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解释为:病人呼吸困难的原因归咎于发汗不彻底。后者比较勉强。
语释与解读  在太阳病没有痊愈的时候,阳明病又起,即在感冒还没有痊愈时又出现了其它里证,如阳明病、少阳病、气分证(各器官系统感染的表现)。在太阳病初期的时候,就用了发汗的方法,但是汗未出透,因而病邪内传,转属阳明病,此时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微微汗出、不恶寒。在这两种情况下,如果太阳病证没有完全消失,不可用下法,但阳明病证(里证)已经出现,又不能用强发汗剂,只可少少发汗。如果先用下法,就会表邪内陷,造成结胸、痞利等许多变证。
   第三种情况是,如果病人颜面出现连绵不断的红色,这就是表证未解的标志,是阳气怫郁在表的表现,应当使用解表的方法或者以药熏蒸取汗的方法治疗。如果发汗还不彻底,或者发汗很少微不足道,病人烦躁不安,不知何处疼痛,忽觉在腹中,忽觉在四肢,按压的时候没有压痛,也触摸不到什么东西,病人呼吸短促,只能坐不能平卧,这是发汗不彻的缘故,再发汗就可以痊愈。为什么会知道是发汗不彻的缘故呢?因为脉象涩而不畅,所以知道是汗出不彻。这一段描述与受到寒冷刺激、感冒等引起的过敏性寻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腹痛的临床表现一致,麻黄汤、大青龙汤、麻黄汤桂枝汤各半汤等都可选用。用蒸汽浴(熏之)或者用棉被保暖都可以治疗过敏性寻麻疹等。
  中医的表证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和免疫功能异常的皮肤病,所以解表方剂与解热镇痛剂大不一样,解表剂不仅具有发汗、解热、镇痛作用,而且还能治疗免疫功能异常的皮肤病,而西医的解热镇痛剂只具有发汗、解热、镇痛作用。对于中医的“表”应当深入研究。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6: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49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4: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