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赤那

《伤寒论现代解读》(转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1: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355   病人手足逆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      赤小豆
  右二味,各等分,异捣筛,合内臼中,更治之。别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一钱匕,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见166条,本条为痰厥证。
  356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        甘草炙,一两      生姜切,三两       桂枝去皮,二两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解读    本条为水厥证,中医认为“注家多谓茯苓甘草汤有表里双解的功效,实则本证无表证”,喻嘉言:太阳篇中,饮水多者,心下必悸,故此厥而心悸者,明系饮水所致,所以乘其水未渍胃,先用茯苓甘草汤治水,……。可见本条与64条、65条、67条的病机是一样的,是失盐失水的结果,本条是在失盐失水的基础上饮水过多,引起低血容量低血钠所致。因为低血容量可以引起四肢发凉,低血钠可以引起心下悸,茯苓甘草汤是通过改善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而达到治疗目的。即“宜先治水……却治其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1: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厥冷是也。《温病条辨,上焦篇》十七……:厥者,尽也。阴阳极造其偏,皆能致厥。伤寒之厥,足厥阴病也。温热之厥,手厥阴病也。……断不可以阴阳二厥混二为一。……再热厥之中,亦有三等。中医的厥证所指范围甚广,《内经》所载共有30余种,后世代有补充,约达50余种。[1]明确规定厥证的特征为手足厥冷,始自仲景《伤寒论》[2][3]。一般讲,厥只是一个症状,它不会单独出现,必伴有几个或一组相对固定的证侯出现。厥与不同的证侯结合,形成了不同的厥证,在外感热病中常见的有①热厥;②寒厥;③脏厥;④蛔厥;⑤痰厥;⑥气厥;⑦附子汤证与当归四逆汤证。
    现代医学对四肢发凉(厥)这一症状没有专述,散在于发热、休克、肠道、胆道蛔虫症、某些上消化道感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致营养不良低血压、风湿性疾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章节中。以下将探讨中医外感热病学中的厥证与现代感染病学中相应病理状态间的相融关系。
   一、热厥与感染性发热 是一个证态。现代医学认为各种微生物及其产物引起的发热可分为三期:第一期升温期;第二时期高温期。可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一周以上,此期与白虎汤证一致。由于微生物及其产物或炎症灶产物可能不断进入体内,有许多感染往往有二次菌血症、毒血症、病毒血症以及败血症的出现(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证),上述典型过程可能重复出现或重叠出现,导致四肢皮肤缺血发凉(厥)与高热交替反复出现,即“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实验证明,毒素毒力愈强,量愈大,交感神经兴奋性愈强,畏寒、寒战愈剧烈,体温升高愈明显,即“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所以热厥符合感染性发热。
    白虎汤仅适用于热厥中最轻及较早期的表现,如毒血症、病毒血症。实验证明,白虎汤退热作用与石膏所含钙密切有关。石膏中的钙在实验动物离体空肠或小肠中的透过率与吸收率比其它钙盐为高[4],最新资料表明,脑内灌注CaCL2除可抑制CAMP增多之外,还能引起VSA(脑腹中隔区,限制体温中枢)中AVP(为神经调节物,内生解热物、精氨酸血管升压素)含量增高,表明Ca浓度增高与其启动负调节途径可能有重要关系。
    二、寒厥与低容量休克是一个证态。  寒厥是《伤寒论》中常见的证,以四逆汤证为例,除了少阳病篇外,其余各篇中均出现了四逆汤证。归纳其病因是:误用汗、吐、下法或剧烈呕吐、腹泻所致阳虚诸证加重而成。临床表现为四肢厥冷、倦卧形寒、面色苍白、脉微等,进一步发展为阴盛格阳证(白通汤、通脉四逆汤证)或人参四逆汤证,最终发展为脏厥、脱证而死亡。现代中医早就认为:“本厥脱证……相当于各肿原因引起的休克”,并为厥脱证下了一个类似于休克的定义。现代医学也认为,休克与祖国医学描述的“脱证”、“厥证”有相似之处 。西医在讨论休克的机理时往往以低血容量休克为例,中医在讨论厥脱证时往往以寒厥四逆汤证为例,可见厥证与休克关系之密切。
    现代医学认为不同类型的休克各有特点,但重要生命器官微循环灌注量不足(阴阳不相顺接)是各种休克共同的发病基础。按微循环变化的时相及临床表现,休克分为三期,以失盐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比较典型。
   1.代偿期与寒厥四逆汤证是一个证态。
   2.进展期:内毒素冷休克与人参四逆汤证是一个证态;外毒素暖休克与通脉四逆汤证(阴盛格阳证)是一个证态。
   3.难治期与脏厥是一个证态。
  三、蛔厥与肠、胆道蛔虫引起的疼痛休克是一个证态。
  四、痰厥与现代医学的幽门梗阻、急性胃炎、食物中毒、上消化道憩室并感染(窠囊)是一个证态。
  五、附子汤证、当归四逆汤证与风湿性疾病是一个证态  
  六、气厥四逆散证与慢性低血压是一个证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1: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357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有人认为非仲景方,暂存疑。
    358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趣:为“趋”之误。
   语释    伤寒四五天,腹中疼痛,假使有气下趋到少腹的,这是将要腹泻的征兆。
   359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词解
   寒格:寒邪阻格,使阴阳寒热不得交通。胃热肠寒,上热下寒,不得交通。格通“隔”。
   解读     本条中医各家的解释比较混乱,主要在寒热问题上。“食入口即吐”是本条的关键,应当与朝食暮吐或者暮食朝吐的胃寒气逆证相鉴别,后者胃寒气逆证显然是幽门梗阻的表现,本条“食入口即吐”则是急性胃肠炎以胃炎为主的表现,另外随吃随吐还见于神经性呕吐。
   本方应当具有抗菌、抗病毒及强壮作用,显然其适应症是各种胃炎。
   360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361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一云设脉浮复紧)
   解读    此两条言“寒利”的转归。从“设复紧”的复字来看,可知原来即是脉紧,脉紧主寒邪盛,寒邪下利必伴畏寒蜷卧诸证,如见微热而渴,提示阳气复;脉由紧转弱,提示邪气退。脉由紧变数,证由畏寒蜷卧变为微热汗出也提示阳复寒退都是自愈的兆头。
   362    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呋阳者,为顺也。
  词解
   少阴负呋阳:少阴即太溪脉,少阴肾经太溪穴,位于内踝后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内,其前方为胫后动脉,所以此处胫后动脉的搏动就代表着肾气的胜衰。呋阳即冲阳脉,冲阳穴属于胃经,位于足背最高处,与足背动脉紧邻,冲阳脉就是足背动脉。胃为后天之本,足背动脉的搏动就代表着胃气的胜衰。“少阴负呋阳者,为顺也”就是说足背动脉的搏动比胫后动脉的搏动强,表明胃气尚好,后天之本尚存,疾病有好转的可能。
   解读    本条“ 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说明病情非常危险,多属死候。经过治疗后如果没有发生微喘,虽然手腕部的脉搏还摸不到,只要足部的脉搏还能摸到,尤其是足背动脉的搏动比胫后动脉搏动强,或者说只要足背动脉的搏动存在,病情虽然严重仍然有治疗的余地。这种判断疾病进退的方法西医是没有的,要不要学习这种方法,如何把这种方法量化,其应用价值如何?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桡动脉的搏动情况是否都一样?是否存在桡动脉没有搏动的同时,足背动脉的搏动比胫后动脉搏动强的情况?在临床上有没有价值?也是一个研究的课题。对疾病的状态、疾病状态的进退及其预后的判断,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判断正确,才会有正确的治疗方案。
   363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367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解读    以上两条为寒利阳复自愈和阳复太过便脓血的变证。若与341条联系起来看,还应当有热和厥的表现。
   364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语释     完谷不化的腹泻,即使兼有表邪,也不宜使用发表药。如果误用发汗,汗后会引起腹胀。
   365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语释     下利而脉沉弦的,多有后重的感觉;假如脉象大的,是腹泻还在发展;假如脉象微弱而数的 ,是腹泻将要痊愈,虽然发热,也不会有危险。
   366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词解
   郁冒:“冒”为昏蒙眩晕,郁冒,即心胸郁闷,头昏目眩。
   戴阳:症名,因阳气上浮而见两颧浮红,就好象阳气被格戴于头面,故名。
   解读    腹泻、脉象沉迟,面部微有潮红,身上轻微发热,腹泻物是稀冷的不消化食物,这种症候是阳虚阴盛,结合面部微有潮红,身上轻微发热,表明阳虽虚但是尚不甚,还有汗解的可能,不过阳气毕竟已虚,所以汗解以前发生郁冒,这是正气蓄积力量与邪剧烈争斗的反映,正气胜邪气退则汗出而解。在出汗前必有四肢轻度厥冷的现象。因为有“郁冒汗出而解”,所以与白通汤证不同。本条“其人面少赤”、“其面戴阳”可能与外毒素血症有关。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1: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368   下利后,脉绝,手足逆冷,(卒)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词解
    (卒)时;即一昼夜。
    解读    下利后,出现“脉绝,手足逆冷”的表现,欲决生死,应当观察一昼夜。经过救治24小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脉绝,手足逆冷”,桡动脉摸不到搏动,手足冰凉是严重的休克状态,经过治疗后“脉还,手足温”表明休克得到改善,所以有治愈的可能,反之,死亡的可能性大。
    369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解读    证虚而脉实,预后不良。
     370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见317条。
    371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二两       黄孽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解读      白头翁汤是治疗热利的著名方剂,常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药理研究:白头翁汤对志贺氏、施氏等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 黄连、秦皮作用最强,全方反较黄连、秦皮为弱;白头翁对阿米巴原虫抑制作用较强,因此在治疗阿米巴痢疾时宜加大白头翁的用量,治疗细菌性痢疾时加大黄连、秦皮的用量,减少白头翁的用量。全方还有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又有抗炎抗毒止泻镇静镇痛和抑制肠运动等功能,所以能够治疗各种肠道炎症。
   373    下利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372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后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374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375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376    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378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379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以上诸条可参考相应方剂的适应症。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1: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综述     中医的下利与西医的腹泻:
    一      中、西医关于腹泻下利的概念:
   熊曼琪主编的伤寒论一书中对下利的论述是:下利是指大便稀薄,次数增多,或泻下脓血。论中所言“下利”实际是泄泻与痢疾的总称。在《伤寒论》中又称“自利”“泄利”“利清谷”及“协热利”等。涉及的原文有80多条次。姚乃礼主编的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第二版)247条腹泻  [ 概念]    腹泻,又称泄泻,在古典医籍中名目繁多,分类不一。……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中,将腹泻称为“利”或“下利”。张仲景对痢疾也称“下利”,……。李宗明主编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第三版)对于腹泻的论述是:排便次数增多,超出原有的习惯频率,粪便稀薄,容量或重量增多,或排脓血便者称为腹泻。一般粪便重量每日为100~200克,水占60%~85%;腹泻时粪便重量超过250克,水占65%~95%;每日超过1000克者为严重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者为慢性腹泻。如下段结肠或直肠有病变,肠壁受排便反射的持续刺激而有少量多次排便和排便不畅感时,称为里急后重(著者-中医称为下重或里急后重)。腹泻及粪便主要含有血、黏液和侬性分泌物者,称为痢疾综合征。所以《伤寒论》中的下利与西医的腹泻是一个概念,它们都包括痢疾在内。聂青海主编的《感染性腹泻》一书,把感染性腹泻根据临床表现分为痢疾样综合征与霍乱样综合征,所以感染性腹泻病与《伤寒论》中的下利更为接近。
   二    根据临床表现,西医把腹泻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这种分类不是绝对的,许多慢性腹泻是由急性腹泻未愈引起。腹泻的病变主要在大小肠,但是在临床上肠、胃炎经常同时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同时出现。
   (一)     急性腹泻
    1     感染性腹泻
         病毒性:轮状病毒、诺瓦克类病毒、肠道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嵌杯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等都可以引起腹泻。这些病毒引起的腹泻都是急性的,一般不会转成慢性。如秋季腹泻,胃肠型感冒等。轮状病毒、肠道病毒、腺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等又是引起感冒的主要病因。
        细菌性:细菌性痢疾、霍乱、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细菌性痢疾的轻型可以表现为轻度胃肠炎,与病毒性腹泻相似,急性细菌性痢疾未愈可转成慢性痢疾。
       原虫性:阿米巴痢疾、梨形鞭毛虫等。
       蠕虫性:血吸虫病等。
    2     肠道疾病:急性阑尾炎、急性憩室炎、部分肠梗阻、急性肠道出血等。
    3     全身性疾病:急性全身性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疟疾、黑热病、败血症、肺炎、钩端感到螺旋体病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麻疹等。
    4     功能性腹泻
   (二)      慢性腹泻
     1      肠道感染    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其他肠道蠕虫病、肠结核等。
     2      肠道肿瘤     结肠癌、结肠其他肿瘤、小肠淋巴瘤、肠道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3      小肠吸收不良   
         腺原性: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
        结合胆酸缺乏:肝胆系统疾病如严重肝病、长期胆道梗阻、胆汁性肝硬化等
        肠黏膜淤血:右心功能不足、肝硬化门脉高压、门静脉或肝静脉阻塞。
     4     肠道病变
     5     全身性疾病      尿毒症、恶性贫血、严重营养不良等。
   三     《伤寒论》中的腹泻,在六经病中都出现,大致如下:
       太阳病葛根汤证、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痞证泻心汤类
       阳明病热结旁流承气汤类
       少阳病下利柴胡汤类
       霍乱、少阴病、厥阴病下利亡阳证四逆汤类及五苓散证
       太阴病下利四逆汤类
       厥阴病热利白头翁汤证
       挑花汤证、赤石脂禹余粮汤证
       胸胁水饮十枣汤证
      阳虚水泛真武汤证
      脏结证
    四     应用证态概念体系可以把中、西医腹泻的主要类型融合在一起。
      1    太阳病、卫分证、感冒、前驱期是一个证态,轮状病毒、肠道病毒、腺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等既是引起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又是引起感冒的主要病因。太阳病葛根汤证、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与病毒性腹泻是一个证态。温病学认为腹泻一证湿热者居多,卫分证中的湿热腹泻可用藿扑夏苓汤、三仁汤等。许多传染病的前驱期及轻型都可以表现为感冒或者轻度腹泻,在典型的临床表现没有出现之前,可以根据发病季节和临床表现,按照太阳病和卫分证进行辨证施治。单纯用《伤寒论》中的太阳病不可能解决绝大多数传染病的前驱期及轻型病例的治疗问题,反而可能造成误治,引起严重后果。所以《伤寒论》太阳病必须与温病卫分证融合在一起,才能与感冒、前驱期融合成为一个证态。
     2      阳明病、少阳病与急性典型期是一个证态,阳明病热结旁流证与不完全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是一个证态,是承气汤的适应症。少阳病与肝、胆、胰感染是一个证态,少阳病腹泻根据病情可选用大小柴胡汤。由于胆道梗阻、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引起的脂肪利,则属于杂病腹泻。
     3      霍乱、少阴病、厥阴病下利亡阳证四逆汤类及五苓散证,把这一类腹泻归纳在一起,是因为这一类腹泻与肠毒素(外毒素)有关,肠毒素引起剧烈的呕吐和腹泻,水电解质紊乱、失盐失水、低容量休克,轻者机体通过自我调节作用可以不表现出症状,或有轻度口渴、尿少,少量多次饮水就能治疗;失盐失水时可用五苓散治疗;低血容量休克时可用四逆汤治疗;由于外毒素容易引起暖休克,当发生暖休克时,则是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的适应症。这一类疾病属于霍乱样综合征。
     4      肠黏膜淤血引起的慢性腹泻:在右心功能不足、肝硬化门脉高压、门静脉或肝静脉阻塞时,可因 肠黏膜淤血引起的慢性腹泻,当营养不良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肾性水肿时都会引起慢性腹泻。十枣汤的适应症是胸水、腹水兼有腹泻者;茯苓干草汤类、真武汤适宜于不同情况的心原性水肿;五苓散的适应症是肾性水肿;猪苓汤的适应症是营养不良性水肿。由于这类腹泻主要属于杂病范畴,而且表现非常复杂,不是《伤寒论》的主要内容,此处仅作原则性介绍。
     5      脏结与消化道肿瘤是一个证态,脏结下利与消化道肿瘤腹泻是一个证态,特别是直肠癌。
     6      挑花汤、赤石脂禹余粮汤,具有吸附消化道内毒物,如磷、汞、细菌毒素及食物异常发酵的产物等。对发炎的肠黏膜有保护作用,一方面减少异物刺激,另一方面吸附炎性分泌物。内服对胃肠道出血有止血作用。与西药次碳酸铋、鞣酸蛋白、活性炭等的药理作用一样,急性感染性腹泻禁用。
     7      腹泻特别是夏秋季腹泻,中医认为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外感热病,大多属于温病湿温的范畴,湿温也可归属于广义的伤寒,伤寒论与温病合起来,可以包括所有的外感热病腹泻。夏秋季腹泻,西医认为一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二是肠道传染病。夏秋季的肠道传染病包括伤寒、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等。血吸虫病在汉代张仲景之前已经存在,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的西汉女尸和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古墓出土的西汉男尸,在内脏中发现有血吸虫卵,就是证明。这些肠道传染病,在夏秋季节流行的原因中西医的认识是一致的。在《伤寒论》中对于这些肠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记载不完备,治疗方法不全面;温病学大大补充了《伤寒论》的不足,但是缺乏特异性治疗;西医抗菌素及特异性化学药物的应用,以及消毒等卫生常识的普及,传统的肠道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病毒感染及抗菌病株成了新的难题。中医药对于病毒感染的有效治疗、对于减少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协同抗菌素治疗抗菌病株感染具有重大作用。
      8       痞证腹泻与细菌性急性胃肠炎是一个证态,小柴胡汤证与肝、胆、胰、胃十二指肠慢性亚急性感染腹泻是一个证态,栀子豉汤与膈上下感染引起的功能性腹泻是一个证态。
      腹泻只是一个症状,在临床上腹泻要和其它症状相结合;腹泻可以引起水电解质紊乱,有轻重之分,轻者机体通过自我调节作用可以不表现出症状,重者可以表现为失盐失水性休克;腹泻在一些疾病中是主要症状,而在另一些疾病中则是次要症状;西医的一种疾病可以分为几种类型,腹泻可能只在某种类型中出现,而在其它类型中不出现;西医的一种疾病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腹泻可能只在某个阶段中出现,而在其它阶段不出现,在中、西医融合过程中要充分认识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不同,才能不走入西医的“病”与中医的“证”对号入座的误区。西医的病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一个病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和不同的类型,证只是疾病中某个阶段、某个类型的病理状态。以伤寒病为例,典型伤寒病的自然病程为四周,分为四期:初期一周;极期两周;缓解期一周,第四周以后体温恢复正常,症状和体征随之消失,为恢复期。伤寒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重型、迁延型、逍遥型。伤寒病的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脑病、伤寒病合并肝炎等。应用证态概念体系,中西医对伤寒病的认识大致有以下关系:1    因为太阳病、卫分证、感冒、前驱期(初期)、轻型是一个证态,所以,伤寒病的初期、轻型与湿遏卫气是一个证态,可以用藿扑夏苓汤加减治疗;2     阳明病、气分证、营血分证与急性典型期、极期、重型是一个证态,伤寒病的极期病情复杂严重,当合并中毒性脑病时,中医谓湿热蒙蔽清窍,当用菖蒲郁金汤加减;当合并肝炎出现黄疸时,可用甘露消毒丹加减;当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肠出血时,当用犀角地黄汤加减;当湿热弥漫三焦,下利便血时,用三石汤加减治疗;3     伤寒病的缓解期可用竹叶石膏汤治疗。所有感染病都可以用证态概念体系在中医外感热病学中找到相应的治疗方法。之所以以伤寒病为例,是因为在《伤寒论》中对于伤寒病的典型临床过程作了明确的表述,但是没有治疗方法,温病学中的三焦辨证及湿温理论补充了《伤寒论》的不足,是为了说明《伤寒论》与温病学融合的必然性。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1: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380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非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
   381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194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词解
   固瘕:是寒气积结的证候名称。以大便初硬后溏为特征。
   胃中冷:指胃阳不足,胃中寒冷。
   水谷不别:因为水湿不能从小便而去,致与不消化的谷物相混。
    解读     阳明病中寒证的症状是不能食,如果出现小便不利,手足戢热汗出,就可能发展成为固瘕,固瘕的临床表现是大便初硬后溏。 阳明病中寒证虽然有不能食的症状,不能用攻下法,因为其病机是胃阳不足,胃中寒冷,而不是胃中有实热;攻下法的适应症是胃中的实热,假如误用攻下法就会引起诸如膈肌痉挛、干呕、噫气等变证(哕)。226 条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本条(380条)与“194 条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的机理一样。“胃中虚冷,不能食”诊断已经明确,“哕”则是饮水、攻其热引起的变证。232 条  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231条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 ,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参看111条,哕:即干呕,是指欲吐而呕,无物有声,或仅呕出少量涎沫。“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说明病情比较严重,属于胃热干呕中的实证。而且哕与手足躁扰、捻衣摸床等谵妄状态相伴发生,发说明这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表现。哕,呕,吐,恶心,呃逆,嗳气都是胃气上逆的症状,都有其定义是可以区别的,呃逆俗称“打咯忒”即膈肌惊挛;嗳气是胃内的气体被挤压从口腔排出,《伤寒论》中称为“噫气”,俗称“打嗝”,正常情况下饱食后,胃内的气体被食物挤压“打嗝”一般不叫嗳气,通常把嗳气作为病理状态下的一个症状;恶心是欲吐不吐,欲罢又不止的一种症状;吐是有物无声;呕是有声有物。但是临床上有时不必要明确区分,陈亦人伤寒论译释把“哕”作“呃逆”解,更符合膈肌痉挛。
   “哕”有许多解释,厥阴病中的哕,是由于“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复与之水”引起的。这是因为大吐、大下、大汗(复极汗者)引起机体失盐失水、高渗低血容量状态,此时再大量饮水,血液被稀释,呈低渗状态,水进入脑细胞,引起脑细胞水肿,即水中毒,这时病人可能出现呕吐、饮水即呕吐、膈肌痉挛等表现。“哕”如果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说明脑功能障碍或者衰竭,则是疾病非常危险的征兆。381条,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哕与腹满相伴,如果不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很可能是消化道感染所致,根据病情可以治愈。哕与腹满相伴,如果还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无尿,如“232 条  ……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这是因为在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者多器官功能衰竭中出现无尿(表示肾功能衰竭),即使现代也很难治愈。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1: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382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383    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痛、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霍乱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也。
   解读   “霍乱”为一种暴发性肠胃病,因骤然吐泻,顷刻间有挥霍撩乱之状,故名霍乱。根据其所述的症状及临床表现不仅包括由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而且包括类似于霍乱临床表现的胃肠道疾病。
  病理生理及病机
  霍乱弧菌引起的呕吐腹泻是单纯分泌型腹泻的一个典型例子。霍乱弧菌所分泌的肠毒素(外毒素)能迅速与空肠上段细胞结合并进入细胞内,激活腺苷环化酶,使三磷酸腺苷变成 环磷酸腺苷(cAMP)大量环磷酸腺苷聚集在粘膜细胞内,发挥第二信使作用,刺激陷窝细胞分泌氯离子并可能分泌碳酸氢根离子,同时抑制绒毛细胞对氯和钠离子的吸收,由于肠粘膜分泌增强,加收减少,因而大量肠液聚集在肠腔而形成剧烈水样腹泻。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分泌的另一种肠毒素也能引起霍乱样水泻,其机理可能与霍乱孤菌相似。进食被细菌(如葡萄球菌)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水样腹泻有证据提示也属于此种腹泻。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篇”共10条,方剂6个,其中具有“回阳救逆”作用的方剂为四逆汤类,是本篇的主要方剂。
   385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388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逆冷者,四逆汤主之。
   389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390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汤主之。

    解读       剧烈的呕吐腹泻使水电解质突然大量丢失,迅速形成严重失盐脱水,血容量迅速下降,内脏灌注不足出现微循环衰竭而导致休克,因此出现“脉微”,“脉微欲绝”,“手足厥冷”等休克的典型临床表现,当血容量突然下降而达到十分严重状态时,由于消化道微血管血流灌注量极度下降导致消化液分泌停止,所以出现“利止亡血”“吐已下断”的临床表现。中医也认为这是“水谷津液俱竭,无有可吐而自己,无有可下而自断”,“无物可吐下”的结果,即“阴液内竭,阳亡于外”。
药物药理研究
   回阳救逆法迄今已成为中医救治各类休克的一个极为重要而有效的治法。
   四逆汤有强心作用,对离体兔心冠脉流量,心肌收缩振幅明显增加,而对心率影响不大,四逆汤有抗休克作用,对失血性休克具有明显的升压作用。对小肠缺血性休克有保护小肠,阻断致休克不可逆发展的肠道因素的形成作用。[2]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兴奋作用。有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能够缓解平滑肌的痉挛,而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对腹泻、腹痛、胃痛都有效。四逆汤及人参四逆汤可改善微循环使血液粘稠度降低,流变性增加,血流速度加快,血流量增加。使各脏器灌注情况改善,能改善微循环使血液粘稠度降低,流变性增加,血流速度加快,血充量增加。使各脏器灌注情况改善,能改善网状内皮系统吞噬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力,这些都对其抗休克作用有重要意义。
    人参能增加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适应能力。具有适应原样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及抑制过程有调整作用,并有抗过敏性休克作用。参附同时对加强四逆汤强心升压从而改善血液循环障碍及调整全身各种功能的作用均十分显著,参附注射液对大肠杆菌内毒素所致的中毒休克有一定的治疗效应。
    心脉灵注射液(人参皂甙、猪胆汁、附子总碱、干姜挥发油、甘草次酸)动物试验有升压作用,对内毒素休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增强红细胞的静电斥力,减轻红细胞的聚集,改变血液的粘稠度,改善血流,增强组织的血流灌注量。猪胆汗有消炎抗过敏作用,胆酸有抗过敏性休克作用,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大剂量胆酸钠对离体肠管有抑制作用。胆汁或胆盐口服后可增强胆汁分泌,使脂肪容易消化。能扩张血管,增强肠血液循环的作用。[3]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汤(人参、甘草、干姜、附子、猪胆汁)的抗休克作用,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比四逆汤更加强大。而且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综上所述,四逆汤、人参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对于因剧烈呕吐腹泻而引起的轻重程度不同的失盐失水性休克有治疗作用。
   384   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解读    本条论述了霍乱与伤寒吐泻证的区别。“病发热、头痛、身痛、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发热、头痛、身痛、恶寒是“伤寒病”的表现,所以伤寒吐利证与霍乱看起来很相似,而实际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区别的要点其一就是,霍乱吐泻之后津液严重耗伤,阳气极度衰微而出现“其脉微涩”的表现,但是伤寒吐利证也可以发生津液严重耗伤,阳气极度衰微而出现“微涩”的脉象,这时候如何鉴别呢?区别的要点其二,就是“本呕下利者”,“霍乱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也。”霍乱发病一开始就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如果发热则在利止之后,这时病情更为严重,而不是伤寒虚寒下利的阳复现象;伤寒吐利证先有发热、头痛、身痛、恶寒,吐、利没有霍乱严重,四五日后传至阴经上,才会出现“微涩”的脉象。“本呕下利者”是霍乱,不能当作伤寒治疗,即使兼有表证有轻度发热,其临床表现仍然以霍乱为主,不得当作伤寒。伤寒吐利证与霍乱的转归不同。经治疗后,伤寒吐利证属于实热者,即可痊愈;属于虚寒的可以痊愈,也可能转属阳明病,转属阳明的标志是“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便必硬”以及腹胀满、能食、颇能食等。吐利止是伤寒吐利证痊愈的标志,吐利止不一定是霍乱痊愈的表现,“霍乱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也”,385  条“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390条  “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汤主之。”吐利止并非好事。
   386   霍乱,发热头痛,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理中丸方
   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
   右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以两数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如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解读    五苓散与理中丸都是治疗轻度霍乱病人,现代治疗霍乱病的原则也是补充生理盐水、维持血容量,防治休克,对于极轻的病人经口补充即可,五苓散与理中丸都是通过调整胃肠道功能达到治疗目的。中医认为:“理中者,理中焦”,故凡脾胃虚寒、中焦升降失调之证,无论外感内伤均可用之。中焦脾胃的功能与消化系统的功能一致,理中汤(丸)具有调节消化系统的运动、消化、吸收等功能。五苓散偏重于调节水电解质紊乱。理中汤是一个基本方,在临床应用时要根据病情进行加减,《伤寒论》中提出8种加减方法只是举例而已,后代在理中汤的基础上衍变出许多有名的调节消化系统功能的方剂。
   387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391   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解读     此两条是病后调理,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1: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392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诨)散主之。
   烧浑散方
    妇人中(浑)近隐处,取烧作灰。
   右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也。妇人病,取男子(浑)烧服。
   词解
    引阴中拘挛:牵引阴部拘急痉挛。
    中(浑):内裤的裤裆处。是最接近外生殖器的地方。
    解读     中医对“阴阳易”这类疾病的认识,历来就有分歧,对于烧浑散的治疗作用抱怀疑态度。一种认识是:伤寒之后,大病新愈,进行性交,将病传染给对方;另一种认识是:男女通过性交传染疾病。显而易见,这是一类通过性交而传播的疾病,例如泌尿道感染、淋病、梅毒等。梅毒据认为是由非洲传入或者由哥伦布从新大陆带入欧洲,引起16世纪在欧洲的大流行,并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将梅毒传播到全世界。在中国汉代以前可能没有梅毒这种病。在当时卫生条件很差的情况下,泌尿道感染可能比较多,“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与膀胱炎、尿道炎引起的刺激症状一致;播散性淋球菌感染常累及膝肘等关节,也可累及结膜囊,出现“眼中生花,膝胫拘急”等症状。因为当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推理用最接近外生殖器的内裤处烧灰口服治疗。因为内裤很脏,所以烧灰以后口服。后代医学家有人主张本病的治疗不必拘泥原方,应当辨证施治,是很有道理的。
    “阴阳易”另辟一章放到《伤寒论》的最后,是因为这种病的临床表现与伤寒一致,但是其病因并非外邪风、寒、暑、湿、燥、火,其病因是男女性生活不当;另外与“差后劳复”放在一起,都是要求病人愈后的注意事宜。
    393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枳实三枚(炙)        栀子十四个(擘)        香豉一升(绵裹)
    右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复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服之愈。
    词解
    大病:中国古代把中医的伤寒病称为大病。刘河间说:“古以百病皆为杂病,惟伤寒为大病”
    差后:指临床症状消失,病情初愈而正气未复,身体虚弱,机体的抵抗力还没有完全恢复。
   劳复:大病新愈,因为劳累过度而引起疾病复发。有两种情况,一是原来的疾病复发,如肝炎,当临床症状消失后,由于劳累肝炎复发;二是肝炎后由于身体虚弱而感染其它疾病如上感、肺炎等,与原来的疾病不同的感染。所以劳复与复发是有区别的。
   清浆水:即北方民间的“浆水”,泡菜或者酸菜的汁液。清朝,吴仪洛说:“清浆水,一名酸浆水。炊粟米熟,投冷水中,浸五六日,味酢生花,色类浆,故名。若浸之败者,害人。其性凉善走,能调中气,通关开胃、解烦渴,化滞物。”清浆水的制法很多,在制作过程中要防止杂菌污染,如果污染就会腐败发臭,不能食用(若浸之败者,害人)。 清浆水呈酸性,北方夏季天气干燥炎热,出汗多饮水多,胃酸降低,引起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及其他不适,北方人多喜用清浆水作汤或者面条实用。清浆水有增加胃酸的作用。
   解读     大病是指伤寒这类疾病,既现代的感染病,当临床症状消失,机体的抵抗力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时候,病人应当注意休息,如果过度劳累原来的疾病可能复发,也可能引起其它的疾病。在古代对于感染病因为没有抗菌素等特异性的治疗措施,虽然临床症状消失了,但是病原体并没有完全被清除,所以复发的机会比现代要多的多,再感染其它病原体的可能性也比现代要多的多,劳复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以下小柴胡汤、牡蛎泽泻散、理中丸、竹叶石膏汤以及它们的加减方都是举例而已,应当根据出现的临床症状辨证施治。
    栀子豉汤的药理作用前面已经论及,不赘述。
   394   伤寒差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解读      已如上述,  应当根据出现的临床症状辨证施治。
   395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牡蛎(熬)    泽泻       蜀漆(暖水洗去腥)    葶苈子(熬)      商陆根(熬)   海藻(洗去碱)                    栝楼根各等份
   右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
    解读    从腰以下有水气者,是指腰以下凹陷性水肿。最常见于心性水肿,肾性、肝病性、营养不良性水肿都会发生下肢凹陷性水肿。必须辨证施治,不是一个方剂能解决的问题,牡蛎泽泻散因为蜀漆使用的人很少,商陆根水煮毒性较大,现代中医用此方者不多,复方研究的成果尚未见报道。
   396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解读     参考霍乱病篇386条
   397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斤(洗)     麦门冬一升(去心)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粳米半升
    解读     现代中医用此方较多,大多用在外感热病(感染病)的恢复期,与“劳复”还有些不同。“伤寒解后”是指感染病急性期过后的恢复期,是该疾病的延续,与温病学后期的诸阴虚证是一个证态。 竹叶石膏汤是白虎加人参汤加减而成。
    398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词解
   脉已解:指病脉已除,脉象平和的意思。说明病人已基本痊愈。
   损谷:即节制饮食。
   解读     病后要注意饮食调养。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1: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叔和,名熙,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两城)人。他学识渊博,医术精湛,是魏晋期间著名的医学家。他整理编纂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精心撰写了伟大的脉学专著——《脉经》,为祖国医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大约公元180年(东汉灵帝光和三年),王叔和出生在山东一个封建贵族家庭里。他从小就勤奋好学,立志献身于祖国的医学事业。东汉末年,社会黑暗腐败,军阀混战,人民颠沛流离,处于连年战争的灾难之中。王叔和的家族,在战乱中多次迁移。约公元190年,他跟随族人从洛阳迁往荆州,投奔刘表。当时,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正家居荆州所属的南阳。张仲景精通医道,远近闻名。王叔和自幼立志学医,自然倾慕张仲景的高超医术,所以一到荆州,便亲往南阳拜师求学。在张仲景的教诲下,王叔和刻苦钻研各种医学知识,四处行医治病,认真摸索实践,很快便以“学识渊博,洞识修养之道”著称,成为当时的名医。
  据记载,王叔和开始行医不久,有一天在街上遇见几个人抬一棺材走过,因棺材质量不好,“死者”的鲜血滴在路上。他仔细地察看了血迹之后,根据自己的经验,立即判断棺材里的人没有死。让其家人打开棺木一看,原来是一位产妇,因难产流血过多而昏迷如死。王叔和马上采用针灸等急救措施治疗,很快使产妇苏醒过来,经过继续治疗,婴儿也顺利地娩出,一次救活两条性命。由此,王叔和名声大震,被人们奉为“神医”。
  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刘表病死。不久,刘表的儿子刘琮以荆州投降曹操,王叔和与他的家族也一同归顺曹操。在此之前,曹操因“头风”病复发,召华佗不至,便将华佗杀死在狱中。不久,曹操的小儿子仓舒得病,无人医治死去,曹操才认识到医学的重要,后悔不该杀了华佗。公元220年魏国建立后,曹操重视启用各种人才,王叔和便以其高超的医术,当上了曹魏的“太医令”。
  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连年征战,大军所过之处,人民流离失所,疫病流行,呈现了“家家有僵尸之痛,户户有号泣之哀”的悲惨景象。为了避免疫病传染,曹氏父子每次出征,都让太医令王叔和随军同往。王叔和随军征战,历尽艰辛,他一面防病治病,一面利用太医令这个优越的政治条件,在江南、淮北等地搜求古典医著和张仲景、华佗等人的遗作,为后来著书立说做了充分的准备。
  到了晚年,王叔和随军来到长江中游一带。这时,他深感战后的北方田园荒芜,疫病蔓延,人民饥寒交迫,游食四方,自己也年老力衰,便打消了重返山东故乡的念头,在湖北新州县定居下来。在这里,他抓紧时间,开始了整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撰定《脉经》的工作。
  《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写的一部著名的医学专著,书著成之后,由于三国兵燹频仍,书稿又多为简书和帛书,难于保管,所以不到几十年的时间,便散失不全了。王叔和因亲自受学于张仲景,深知这部书的价值。他不忍心看着这部伟大著作被湮没,便利用政治上的优越条件,广泛搜集张仲景“旧论之散落者”,结合自己的受学心得和临床实践,对《伤寒杂病论》进行了校订、编纂、整理和补充,使其得以“撰纂成叙,得为完帙”,成为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王叔和在整理《伤寒杂病论》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力求保持原书的本来面目,不随意改动。为了使读者阅读方便,他将原书的伤寒和杂病分成两部分,就是现在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据说在现存的《伤寒论》中,前面的《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三篇,以及卷七《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后的八篇,均为王叔和增加的。对于王叔和编纂仲景遗著的功绩,后世不少医学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王叔和在医学上的最大贡献,是整理历代脉学资料,写成了《脉经》一书,将我国脉学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促进了中医诊断学的发展。
  脉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在世界医学史上的独特创造,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中就有关于切脉可以诊察内脏病变的记载,《内经》、《难经》中也有丰富的脉学内容。司马迁在《史记》中,把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称为我国脉学的创始人,指出“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张仲景对脉学的造诣很深,他在《伤寒杂病论》中列出的脉学达20多种,已广泛地把切脉识病作为辨证施治的根据。华佗也精通脉学,有人称他为“疗病平脉之候,其验若神”。这说明在王叔和之前,我国医学在脉学上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是,历史上有关脉学的资料却非常零乱、繁杂,说法很不统一。为了提高脉学的科学性,更好地发挥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王叔和深感有将其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必要,于是毅然担起了撰写《脉经》的重任。他利用做太医令时搜求的各种脉学资料,旁征博引,采摭群论,然后根据自己的临床体验,按照,“百病根源,各以类相从”的方法,分清纲目,依类编排,精心整理,终于在公元260年完成了这部伟大著作的撰写。
  《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书,共10卷,97篇,10万余字。它汇集诸书,集汉晋以前脉学之大成,是脉学方面的一部总结性著作。
  王叔和在《脉经》中首先阐述了脉理,说明诊断的部位和脉象的辨别方法。他把各种脉象归纳为24种,并逐一加以描述,分别作了简明的注释。同时,他还指出了八组相类的脉象,排列在一起加以对比,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便于掌握。这些脉学基本上包括了循环生理上的所有脉象,所以后世医家多以本书为论脉辨证的依据。如现在常用的28脉,其基本脉象仍未超出《脉经》的范围。其次,《脉经》论述了切脉的方法和切脉的基本知识,对医生诊脉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了明确的记述。另外,该书还围绕着脉理,分别叙述了各种脉象所主的症候及治疗,并专门介绍了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对脉象的论述。它不仅保存了汉晋以前的宝贵医学资料,而且为研究我国古代的脉学知识提供了方便。
  《脉经》问世以后,一直受到历代医学家的重视,自隋唐以后便被列为学医的必读之书,书中的内容很大部分一直为后世所沿用,至今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脉经》不仅在国内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国外医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贡献。隋唐时期,这部书便随着我国医学的外传流入日本,以后又传到阿拉伯。公元11世纪时,阿拉伯伟大医学家阿维森纳在他的医著《医典》的切脉部分,基本上引用了《脉经》的内容。欧洲人拉希德·丁·哈姆达尼在他的《中医大典》中,也提到了王叔和。公元14世纪,我国的脉学传到波斯,当时波斯出版的一部《百科全书》中,还特别引述了《脉经》和王叔和的名字。公元17世纪时,来中国学习的波兰人卜弥格,曾把《脉经》译成拉丁文,于公元1666年出版,介绍了我国的脉法。特别值得提出的是,18世纪英国的著名医学家芙罗伊尔,因受我国《脉经》的影响而研究脉学,发明了切脉时的脉搏计数表,还写了《医生诊脉的表》一书,于公元1707年在伦敦出版。上述这些中外医学交流活动,充分说明了王叔和及其《脉经》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及产生的深远影响。
  此外,王叔和对养生之道也很有见地。他认为:“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有所犯者,或有所伤,或当时虽无灾苦,积久为人作患。又食啖鲑肴,务令简少,鱼肉果实,取益人者而食之。凡常饮食,每令节俭,若贪味多餐,临盘大饱,食讫觉腹中澎亨短气,或至暴疾,乃为霍乱。又夏至以后,迄至秋分,必须慎肥腻饼膳酥油之属,此物与酒浆瓜果,理极相妨。夫在身所以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王叔和的这些论述,对今天的饮食保健来说,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公元261年,王叔和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1岁,死后葬在湖北麻城县老爷山。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医学家,后人在山上建了一座药王庙,并将附近的一个村庄改称药王冲。王叔和以其在祖国医学方面的卓越贡献,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崇敬,他的业绩已永垂后世。
发表于 2008/12/13 23: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要发展和让现代人更好的接受,是必须与现代医学的概念结合起来,也要用现代医学的发现对以前的理论进行重新解释和构造。要不然,就很难得到真正的传播和造福于大众。
便做好这件事难度有些大,既要能学贯中西,又要从中医传统的迷团一样的理论中找到规律之所在,非一般人所能为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7: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