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词解
温针:针刺入穴位后,以艾绒裹于针柄点燃加温留针的治疗方法。
解读 110~119条为火逆变证。火逆、火邪、火劫都是一个意思,都是因火(温热)邪引起的病变,火比温热更迅速、猛烈,即病情发展的快而且严重。所以可以把火逆变证看作是温病的一部分。有以下几种情况:(1)本来是太阳病误用火法,引起病情加重,转变成为温病;(2)本来就是温病没有诊断清楚误用火法,使温病迅速恶化:(3)本来就是温病无论是否误治,疾病本身出现的症状。“误用火法”当作是因火(温热)邪引起的病变,作为病因理解。在伤寒论中关于温病的治疗方法不多,有以下几种原因:(1)疾病谱的变化,在秦汉时期以前,由于交通不便,人口稀少,传染病(温病)不易流行,发病率较低,而消化系统疾病较多;(2)因此对于温病的治疗方法比较少;(3)人类对于疾病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先认识简单常见的疾病,后认识复杂疑难少见的疾病。(4)新的感染病不断出现,明清时期感染病的病种比秦汉时期以前的病种要多。110~119条描述了许多温病的临床表现,在治疗方面许多问题没有来得及解决,这正是《伤寒论》与温病学之间的桥梁,说明《伤寒论》与温病学本来就是一家。《伤寒论》中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在温病学中得到了解决。
火邪可能引起的临床表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 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水电解质紊乱
(2) 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薰灼,其身发黄;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肝细胞性黄疸
(3) 阳盛则欲衄;清血:即便血。咽燥、吐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4) 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中毒性脑病
(5) 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肠麻痹肠道内细菌毒素移位
(6) 惊狂,卧起不安;惊,烦躁。发热引起的功能性精神症状。
可以看出,火邪致病是一个病理过程,这个病理过程包括许多病理状态,这些病理状态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连续发生,还可以有不同的组合,依照临床表现的具体情况而定。这个病理过程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理过程,大致如下,火邪作用于机体,引起高热大量出汗,机体失盐、失水,发生水电解质紊乱,病人出现口渴、阴虚小便难、大便干燥、身体(枯)消瘦,皮肤干燥、躁烦、谵语等“胃中干燥、胃中水竭”的表现;严重感染时由于炎症介质的过量释放,引起肠麻痹、肠道内细菌毒素移位,出现“腹满、微喘、 不大便”等胃肠道症状及“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等中毒性脑病的表现;当毒素及过量的炎症介质损害肝脏引起肝细胞性黄疸时,符合 “ 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薰灼,其身发黄;但头汗出,剂颈而还。”的描述;鼻衄、吐血、便血单独发生时不一定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两处以上发生出血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可能性就很大。在古代没有化验技术,对于肾功能的判断是以小便利与不利为标准,“利”是指小便的量充足,“不利”是指小便的量不充足、很少或无尿。这种方法虽然很粗造,但是很直观而有效。肾功能正常则“小便利”,所以才有“小便利者,其人可治”的判断。就是说在严重感染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证中只要肾功能正常,小便的量正常,救治的成功率就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