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赤那

《伤寒论现代解读》(转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8: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116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词解
追虚逐实:指血虚或邪盛的病人误用灸法,其结果是损伤了已经血虚病人的正气,加重了邪盛病人的病情。
火逆;指误用烧针、艾灸、熏、熨等火法治疗而致的变证。                        
痹:这里是麻痹的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8: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117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桂枝去皮,五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提示  桂枝汤具有调整胃肠道功能的作用,“奔豚气,气从少腹上冲心者”如果理解为胃肠道异常的逆行蠕动,那么,桂枝加桂汤能泄奔豚气,就能与西医的理论一致。因为“奔豚气”完全是病人的感觉,没有任何客观的、医生通过视、听、味、嗅、触摸等感觉可以感觉到的体征,所以很难把握。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8: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118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牡蛎龙骨汤主之。
    桂枝去皮,一两    甘草炙,二两   牡蛎 熬,二两   龙骨二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词解
  烧针:又名火针、燔针等。针刺时用火烧红针尖,迅速刺入穴位,立即拔出,用手按压针孔。这是一种古老的散寒取汗的治疗方法,也用来治疗痹证及痈肿排脓。
  解读   桂枝甘草牡蛎龙骨汤与桂枝甘草汤的病机不一样,适应症差别较大。桂枝甘草牡蛎龙骨汤的适应症是,在体温尚未上升或躯体症状尚未充分发展前出现的初期谵妄状态(包括烦躁症),多见于流感、伤寒等初期。其主要作用是镇静。桂枝甘草汤的适应症是水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心律紊乱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8: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119   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词解
    温针:针刺入穴位后,以艾绒裹于针柄点燃加温留针的治疗方法。
    解读   110~119条为火逆变证。火逆、火邪、火劫都是一个意思,都是因火(温热)邪引起的病变,火比温热更迅速、猛烈,即病情发展的快而且严重。所以可以把火逆变证看作是温病的一部分。有以下几种情况:(1)本来是太阳病误用火法,引起病情加重,转变成为温病;(2)本来就是温病没有诊断清楚误用火法,使温病迅速恶化:(3)本来就是温病无论是否误治,疾病本身出现的症状。“误用火法”当作是因火(温热)邪引起的病变,作为病因理解。在伤寒论中关于温病的治疗方法不多,有以下几种原因:(1)疾病谱的变化,在秦汉时期以前,由于交通不便,人口稀少,传染病(温病)不易流行,发病率较低,而消化系统疾病较多;(2)因此对于温病的治疗方法比较少;(3)人类对于疾病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先认识简单常见的疾病,后认识复杂疑难少见的疾病。(4)新的感染病不断出现,明清时期感染病的病种比秦汉时期以前的病种要多。110~119条描述了许多温病的临床表现,在治疗方面许多问题没有来得及解决,这正是《伤寒论》与温病学之间的桥梁,说明《伤寒论》与温病学本来就是一家。《伤寒论》中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在温病学中得到了解决。
   火邪可能引起的临床表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  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水电解质紊乱
  (2) 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薰灼,其身发黄;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肝细胞性黄疸
  (3)  阳盛则欲衄;清血:即便血。咽燥、吐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4)  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中毒性脑病
  (5)  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肠麻痹肠道内细菌毒素移位
  (6)  惊狂,卧起不安;惊,烦躁。发热引起的功能性精神症状。
     可以看出,火邪致病是一个病理过程,这个病理过程包括许多病理状态,这些病理状态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连续发生,还可以有不同的组合,依照临床表现的具体情况而定。这个病理过程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理过程,大致如下,火邪作用于机体,引起高热大量出汗,机体失盐、失水,发生水电解质紊乱,病人出现口渴、阴虚小便难、大便干燥、身体(枯)消瘦,皮肤干燥、躁烦、谵语等“胃中干燥、胃中水竭”的表现;严重感染时由于炎症介质的过量释放,引起肠麻痹、肠道内细菌毒素移位,出现“腹满、微喘、 不大便”等胃肠道症状及“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等中毒性脑病的表现;当毒素及过量的炎症介质损害肝脏引起肝细胞性黄疸时,符合 “ 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薰灼,其身发黄;但头汗出,剂颈而还。”的描述;鼻衄、吐血、便血单独发生时不一定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两处以上发生出血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可能性就很大。在古代没有化验技术,对于肾功能的判断是以小便利与不利为标准,“利”是指小便的量充足,“不利”是指小便的量不充足、很少或无尿。这种方法虽然很粗造,但是很直观而有效。肾功能正常则“小便利”,所以才有“小便利者,其人可治”的判断。就是说在严重感染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证中只要肾功能正常,小便的量正常,救治的成功率就高。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8: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以下四条为吐后变证。
   120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故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8: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121  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8: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122   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8: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123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调胃承气汤。
  词解
  小逆:在治疗上犯的小错误。
  内烦:由于正气损伤而烦自内生,不是由外邪引起的。
  膈气:膈间正气。
  糜粥:稀糊的粥。
  客热:此处的意思是“假热”。
  温温:与愠愠、蕴蕴意思相同。形容心中泛泛,郁积结闷,欲吐而不吐的感觉。
  不尔:不是这样。
  过经:邪离本经,传人它经。 “太阳病,过经”即超过了太阳病的病程,或者太阳病的临床特点消失后,表证已解,出现了其他经的临床表现。
  提示  因为现在很少使用吐法,所以吐法引起的变证也很难见到。无论中医、西医很少见到这样的病人,缺乏观察处理这类病人的经验,因此很难用现代医学语言对吐法引起的变证进行表述。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8: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127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词解
  苦里急:少腹内苦于急迫不适,与少腹急结相类似。
  解读   太阳蓄水证,其特点是小便不利;太阳蓄血证其特点是小便利,少腹急结。这是它们的鉴别要点,但是不能绝对化,太阳蓄水证也可以出现小便利,这是因为饮水过多,很可能伴随有“心下悸”的表现;太阳蓄水证出现“小便少”的表现时,少腹部也可能出现“急迫不适”的感觉。这种太阳蓄水证的必苦里急不要误认为是太阳蓄血证的少腹急结。太阳蓄水证与太阳蓄血证对于西医来说它们的鉴别很容易,太阳蓄水证是水电解质紊乱,太阳蓄血证是盆腔感染及其后遗症。
太阳蓄水证是因为大量发汗,机体失盐失水,整个机体是既缺水又缺钠,称为高渗性缺水或原发性缺水、高钠血症。由于血液中的钠相对升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增加,刺激位于视丘下部的口渴中枢,病人感到口渴而饮水,同时尿量减少,使体内水分增加,以降低渗透压。当过多饮用不含盐的水时,机体缺水状态得到改善,同时出现低血钠状态,所以尿量增加。以上整个过程都属于太阳蓄水证,都是五苓散的适应症。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8: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128  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8: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