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5 19: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答楼上:
”络、蹊、谷”三系统包括的穴位和功能未经这位医家同意,在下不敢冒然公开。本人开这个帖子,其用意,只在引导中医爱好者,在学习中医时返朴归真,要抛开眼前的迷障,宗法古训,顺应自然。何谓古训,何谓自然?就医药一途,则是指气味,除此无它。后世种种迷人眩目之典藉经方,有之害实甚于无矣。
至于这位医家所本学问,在下尚在学习中,仅管窥一二,殊不能以全貌示人。惟尽本人所知,以飨同学。
鄙人开帖,无为名利谋,只求于学问之道有所俾益而已,或为岐黄嗣续有寸功焉。至于有人疑此为广告,甚谓吹捧,此论实乖。为珍惜论坛版面计,不屑以口水还之。信者自信之,迷者自迷之,本帖无意挑起是非之争。
下面再发一篇医家所持之古医经解释心脏病之原理,诸位细玩之。
《九常纪.天常》己甲篇中说:“心者,与脑为一”。 又云:“心病则瘫”。
《九常纪.权衡》庚甲篇中说:“膓病心,心病血不营。故折风入小膓,脉绝溢,闭结弗通,善暴死”。
又云:“大弱风入心,脉殭,诸热,头脑弗清,阳浊血郁”。
《九常纪.权衡》庚乙篇:“脑为心窍,心为脑宗”。意思是说:大脑是心脏的平衡中枢亟感应窗口,心脏是脑袋的经营主宰亟支持保障。
《九常纪.逹道》壬甲篇:“忧恖积久,而伤其心”。“情志在日,伤于小膓。情志在夜,伤心脾肺也”。
《九眞.生要知常论》周之龢中说:“病肝者痨,病心者疲;一徐一缓,血之淤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