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11 18: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大家喜欢看医案,那我就再来贴一则医案
请注意医者对病家脉象的把握和理解,这是诊断的关键所在。《内经》谓诊病贵在识脉,诚不谬。
八四年秋,友人宗厶厶诊,男,卅三岁,荆人。
面色青灰,舌黄丛薹,舌下脉如连珠而大,两脉中血星如疹,小络充血,属土形人,皮肤无光泽而裂白。双寸浮大,左关数散而浮,尺沉紧。右关尺相兼,涩而细,关尺兼反洪大而涩。
这种脉属盛夏的征兆。由春天时得风温,留邪于肝而其火不消退,热劳蒸于肝炎上,因此而双寸浮大。逾年夏或长夏时因急怒盛火引发其蓄邪而病,故此关尺相兼。初胀满难食,忙碌不就诊,其后病若失。又逾年夏秋交因怒火而病成,故右兼洪火而涩,左关散而浮。为肝瘀而实邪克于腹膓的症侯。
自述:
八一年春天,因为烦热目涩,乏力厌食而就诊,大夫说是实火,服用三十来付漡药无效。就去了汉口检查,结果是乙型肝炎,此后一直服用西药。
八二年夏天,由于兄嫂经常吵架,父亲就让我们分閞来过日子。我们就搬到了新居安顿下来,谁知兄嫂三天两头来闹,直到我们又搬回老房子,不要说有多气人了。九月初,我又因急性黄疸住院四十天。
去年十一月,隐隐觉得右肋部时疼时跳,到汉口检查就囊肿性多区部纤维化了,此后,我就没有劳动能力了,而且一直在花钱治病。这病却一直也不见好,现在才打听到你,就找来了。
治疗过程:
处方一:土大黄30,桂枝15,白芍20,茵陈10,青蒿15,二丑20,生山碴25。十付后去青蒿桂枝,加沙薓20,五味子10。三十付。
效果:四十付药后,其右关尺兼脓消退,大而不涩。面无灰色,舌紫薹薄。
处方二:沙薓20,鸡谷草20,连翘15,五味子10,香附子20,浮小麦25,虎杖20,土茯苓50,生地15。三十付。
原方去浮小麦连翘,加石斛20,栀子15,再三十付。
八五年二月复诊。面色微苍,两颊微青,舌红薹微滑,舌下脉右络亟左根部如连珠,右脉正常,右寸弦,关紧而大,尺沉紧。
自述腹中硬块消失,饮食正常,乏力。
处方三:白芍20,鸡谷草20,沙薓20,枯黄芩15,五灵脂15,石斛20,附子15,细辛10,石膏20,苏木10,大黄6,五十付。
原方去鸡谷草细辛苏本,加首乌20,丹皮20,两天一付,每午及临睡前服,五十服。嘱其服完后复诊前去医院检查化验,来时带上结果。
九月廿日复诊,面色正常,舌色红润,舌下脉惟根部珠络,上半部清朗,舌薹正常,皮肤微干,左关大而涩。
自言饮食正常,体力几近回复。只有每日中午疲乏。
处方一:兔胎二十具瓦焙,雄山羊肝二具瓦焙,附子250,白芍300,丹皮200,干地黄200,二丑100,生大黄150,桂枝60,共研细末,收霜露两杯,溶桃胶45做丸,如绿豆大,次服三十粒,日两次,饭前服。
处方二:薭子30,米奴20,余零子30,海金砂10,猪毛炭10,兑水二碗,煎至一碗去渣,每日上午服。六十付,一天一付。
八六年四月,友人宗厶厶再次来访说:二月廿前后复查,一切正常,已经全愈。
九一年七月相见,其壮如少年。三峡工程中,移民到了哪里,就不知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