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1 17: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这样的认识,让我们来重新看看李中梓的诊病过程吧!
同样是小便不禁,让我们来分析李中梓治疗的两个病例。有位叫张七泽的人,他的夫人患了小便不禁,这种病在妇女中特别的多,很多人经常一不留神,小便就自己流了出来,很是尴尬,现在张夫人也是觉得这个病不能不说了,于是就让张七泽去请医生,请来的就是李中梓,李中梓在诊了张夫人的脉以后,觉得六脉都有些沉迟,就是脉需要重按才能取得,而且有些跳得缓慢,什么是迟脉呢?李中梓在《诊家正眼》里说:“若一息三至,则迟而不及矣”,也就是说,在一次吸气的时候,脉搏跳动三次以下的时候,就是迟脉了,而迟脉同时脉位还在沉位,则说明是肾阳虚,因为“沉脉法地,在人为肾”。
所以李中梓判断张夫人是因为肾阳虚才导致的“水泉不藏”,因此开的方子就是温补的金匮肾气丸,用这个方子做汤药,在方子里加入了六君子汤和益智仁和肉桂,益智仁我们前面讲过了,对遗尿的治疗很有好处。
这个方子,用了两付以后,遗尿的现象就减少了。
再多服几付以后,张夫人的这个病就痊愈了。
看来李中梓很善于使用温热药啊,那么对于寒凉药呢?
下面这位,叫俞玄倩,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感觉很不爽,郁闷了半个多月,结果突然就开始小便不禁了,这很难堪,这么大个人了,尤其还是很有身份的人,跟人家一作揖,自己的鞋子就湿了,这成何体统?
于是请来了很多医生,大家一听患者是小便不禁,这好办啊,这是肾虚啊,补肾!
看来那个年头一根筋的医生比较多,这些医生坚持着,给老俞同志补了一个月的肾,结果是遗尿越来越厉害了。
这回这些医生没有办法了,自己学派的思路不灵了,怎么办啊?只好纷纷告辞。
没办法,只好请来了李中梓,李中梓来到患者的家,一诊脉,感觉到脉象是“六脉举之则软,按之则坚”,这是什么含义呢?李中梓说,这是“肾肝之阴有伏热也”,怎么办?还用温阳的办法吗?不是的,当体内有邪热的时候,就是要用清凉的药物把邪热清出去。
李中梓开了牡丹皮来清肝胆血分之热,白茯苓泻水湿,苦参清血分之热,黄连清心火,甘草梢导热从小便而出。
这个方子服用了六付,结果老俞同志的小便不禁就好了。
但是这个时候,捣乱的人又来了,“适有吴门医者”,碰到了老俞同志,对老俞说:“既然清火了,一定是损伤了阳气,现在要大补一下了!”
老俞一时糊涂,又开始补肾(人都喜欢补,觉得这对身体好)。结果是本来已经好了的病,又犯了。
这搞得老俞很是难堪,难道还去找李中梓?自己没有听人家的话啊,但是总是这么遗尿也是不好啊,于是就满脸惭愧地又请来了李中梓。
李中梓倒是没有介意,马上诊脉,然后说这是:“肝家素有郁热,得温补而转炽”,开了泻肝胆之火的龙胆泻肝汤来治疗,这是著名的苦寒的药物,但是可以泻火,四付药以后,就不再遗尿了。
但是这次李中梓也有经验了,他心想我如果不给你开药,过两天又来个什么医生,说你阳气不足了,还是要把你给补坏的,干脆我就坚持到底吧。
于是就开了四君子汤,加上清热泻火的黄连、山栀子,给老俞同志服用了一个月,最后这个病终于是彻底地好了。
各位,对于同样一个病,碰到寒证用温热之药,碰到热证用清凉之药,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证来治疗,结果两个患者都好了。
这才是真正的中医之道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