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天天布衣

全转贴超长篇连载 『煮酒论史』 [国学宗教]古代的医生 作者:罗大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1: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梦中的故乡
  
  故乡是什么?故乡就是你小的时候,玩耍、成长的地方,我们每个人,对故乡的山水、气息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想要拼命地逃离故乡,一边嘴里唱着“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一边希望自己走得离故乡越远越好,但是,等到年龄大了,又拼命地思念起故乡来了,故乡的一切事无巨细此时都会统统变得无比的美好,有的时候,我走在北京的街上,看到个什么场景(通常是看到卖火车票的售票处),就会突然想到故乡的一个什么细节,然后心里就会猛地一痛,这种痛无法形容,但是真的很痛。
  有的时候,闻到别人吃方便面的气味,也会突然地想起故乡,想起故乡的亲人和街道,因为以前做火车回家,在路上总是吃方便面的。
  其实我十八九岁就离开故乡了,一直是在外地生活的,但是这么久了,晚上做梦的场景多数还是发生在故乡的街道上。
  
  所以,我可以想见得到张景岳在北京时的心情。
  张景岳此时的名气已经很大了,每天前来求诊之人的马车已经基本把胡同给堵满了,搞得街坊大妈想买菜都出不去了,很是有意见,而此时张景岳治病的效果也是非常的好(因为人家中医诊断学得好),遇到什么疑难杂症、危重病的,别的医生一看都不大敢接手的,张景岳来了,开几付药,嘿!还真就解决问题了(遇有危证,世医拱手,得其一匕,瞿然起矣),当时名声大的,就连延边那边的驻军司令(延边大帅),都派自己的警卫员带着很多金币,特意跑到北京来请张景岳去看病(不知道张景岳后来去没有)。
  
  但是,此时张景岳的内心却涌动着一股思乡之潮。
  他从十四岁就离开了故乡绍兴,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走南闯北,但是,每次在梦里出现的还都是古越的山水,那小桥、那流水,还有熟悉的故乡的口音。
  每当秋天看到北京人开始吃冬枣的时候,他都会回想其故乡的茴香豆,想起故乡的黄酒;每当看到别人练习书法的时候,他都会回想起小时候,父亲带着他去会稽山参观王羲之的鹅池的情景。
  江南水乡波光粼粼中的乌篷船、水光掩映中的青瓦白墙,多么的熟悉啊,它们是如此频繁地出现在张景岳的梦中,以至于有的时候,张景岳在刚刚醒来的片刻,还以为自己是置身于故乡温暖的场景中,但是,片刻过后,他才醒悟,原来这是遥远的北京啊,外面的空气是干燥寒冷的,人们的口音是京腔,大家吃的是炸酱面而不是家乡的菜肉馄饨。
  
  终于有一天,张景岳忍不住了,他和自己的父亲商量:“爹,我们回家去吧。”
  此时,张景岳的父亲已经年龄很大了,他在听到张景岳的话以后,眼泪就流了出来,他说:“儿子啊,我早就想回家了,我想把自己埋在故乡的土地上啊。”
  这对儿父子,当年离开故乡,来到北京,是想重温祖上的建功立业之梦,可是,经历了这么多的沧桑,人已经老了,功名却仍然如梦幻泡影,遥不可及,而人却老得实在是无心再去追逐它们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张景岳已经成为了一代名医,在济世活人的道路上踏出了坚实的脚步。
  
  就这样,在张景岳五十八岁的时候,他和全家人,从北京迁回了故乡绍兴。
  其实,我现在掌握的文献没有记载张景岳的父亲是在北京去世的还是在绍兴去世的,但从他活了八十二岁来看,就应该是在这几年去世的,考虑到中国人愿意落叶归根的传统,我宁愿相信他是回到故乡以后才去世。
  
  张景岳从学医开始,就养成了做笔记的好习惯,他在学习《黄帝内经》的时候,每看到一句话,自己有心得的,就记录下来,做成笔记(真是一块搞科研的好料子啊),结果积累得时间长了,竟然发现,其实根本就不用摘录了,《内经》里面的每句话似乎都有可以研究的余地,干脆,就本《内经》从头给研究一遍得了,就这样,张景岳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内经》里面的内容给分了类,然后对其进行了注释和发挥,最后写成了一本近八十万字的书,名字叫《类经》,后来,这本书成为了学习《黄帝内经》的有力工具,清朝的太医院里学习《黄帝内经》的教材就是《类经》,而且,御医的考试还从里面出题呢。
  
  这书的写作从张景岳在北京的时候就开始了,在回到了家乡以后,于公元1624年,也就是他六十二岁那年,拿去出版了。
  至于写作时间,全是张景岳在到处诊病之余的空余时间,他自己说:每天的应酬太多了,而且是自己一个人写,没有办法,这一个一个字都要一笔一划地写出来,只有拼命地挤时间,在空余的时间里慢慢地写出来的(一言一字,偷隙毫端)。然后又是不断地修改,总之各位现在看到这八十万字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人家是在患者站排来看病的情况下写的,什么是呕心沥血?这就是。
  修改了好多遍以后,张景岳还是很不自信,犹豫着是否现在拿去出版,这个时候,一位朋友的劝说使得他下定了决心。
  这位朋友姓叶,叫叶秉敬,是个进士,官至湖广按察司副使等官职,他比张景岳年龄小点儿,我们得说说他们是怎么认识的,原来,这位叶同志是张景岳的患者,由于当年考科举,特别的劳累,结果患了慢性腹泻,就是总是闹肚子,吃不好就闹,这个病折磨他有二十来年,怎么都没有治好(大家当时都给他清热解毒来着),后来见到了张景岳,张景岳就告诉他:“叶老弟啊,你这个不是有热啊,你这是命门之火不足啊,要补肾才能治疗好。”
  于是,就开了方子,其中有人参、白术、肉桂、附子等药,来培补命门之火,当时小叶同志服用这个药是顶着压力的,因为周围的医生一看,全都嘲笑,说:泻肚子明明是有热吗,不吃点黄连素怎么能好呢?没听说过用人参附子来治闹肚子的。
  还好,我们的小叶同志顶住了压力,坚持服药,居然一下就服用了五年(我晕,这位的毅力也太强了吧),结果是,不但闹肚子彻底地好了,而且身体原来的一些虚弱的症状也全没了,居然变得很是健康。
  从此,小叶同志对张景岳是十分地佩服,没事儿也常来到张景岳家串门,谈论一下《黄帝内经》什么的。
  给小叶治闹肚子那年是公元1603年,那年张景岳刚从朝鲜战场上退下来没几年,自己也刚刚把自己的酒泻给治好,所以对慢性腹泻这个病很有心得,给小叶同志治疗得也很顺手。
  后来,小叶同志不断地做官,成为了叶大人,被派去河南做河南学政,估计是相当于现在的教委主任一类的官,这个时候,叶大人的母亲病了,我们现在不知道是什么病,但是估计很重,因为叶大人很着急,把张景岳从北京接到了河南的汴梁,给自己的母亲治病,他自己说,张景岳的治疗让母亲多活了八年(延寿者八载)。在这个时候,张景岳就已经开始在诊病的空余时间里写《类经》了。
  再后来,叶大人因为什么原因,从官职上退下来,回到家里赋闲,这时张景岳也已经回到了绍兴,他已经把《类经》写完了,由于想见到老朋友,张景岳就跋涉来到叶秉敬的家乡,两个人相会于峥嵘山下,彻夜长谈,然后,张景岳还把自己写的《类经》给叶秉敬看了。
  老叶同志看了以后,大为赞叹,欢喜不已,马上就劝张景岳立刻拿去出版,但是张景岳还是有点犹豫,觉得能行吗?现在读者都喜欢看盗墓类的书,对学术的能接受吗?
  叶秉敬很是鼓励张景岳,他说的话很是严重,他说张景岳的《类经》像是太阳,其他注释《内经》的书像是星星,这太阳一出,您星星的亮光就显示不出来了,张景岳一听也很高兴,于是就请叶秉敬给写了序,然后叶秉敬还掏了银子,交给出版社买了版号,雇人给刻印出版了。
  各位从这个事情里发现了什么?其实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出张景岳行医虽然有那么大的名气,虽然患者那么多,但是并没有攒下多少银子,连出版个书的钱都掏不出来。
  古代的医生有银子多的,比如后来清朝的孟河马培之,擅长外科,给慈禧看病以后,回家名气大振,靠行医成为了巨富,但是张景岳显然不是这样的,他后来的《景岳全书》还是他的外孙子背着稿件,东跑西颠,最后跑到了广东,才终于找到了赞助的人,给刊印了,否则差点儿白写了,可见他也没有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钱。
  但是他给我们留下了几百万字的著作,这些著作,在中医的历史上地位重要,以至于我后来发现,如果你研究一个什么病,你从古代开始往后找文献,最后几乎一定会看到张景岳这里,你绕不过去,这实在是因为他对中医理论的论述太全面了。
  张景岳自个儿从来没有说过,自己这一生如何如何的,我们没有看到他描述自己的字句,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不去写他的为人。
  他的为人,我们从他的这些行为里就看出来了。
  一个人,看了一辈子的病,却给自己和后人没有留下什么钱财,留下的只有几百万字的著作,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凭心而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1: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断病如断案
  
  绍兴的山水是美丽的,告别了北京污染的空气,和拥挤的交通,张景岳在故乡的山水里感到了无比的舒适,绍兴风景如画,有陆游题过字的沈园,有王羲之涮过笔的鹅池,碧水修竹,简直人间天堂一样。
  但是,张景岳是没有功夫欣赏这些的,他的时间都用来诊病和写书,在写完了《类经》之后,张景岳又在诊病之余,开始着手写另外一个大部头——《景岳全书》。
  这本书的篇幅实在是太大了,近一百万字,张景岳是一边诊病一边写,一直写到了二十年后自己去世,真可谓是“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可以这么说,这本书基本上就是张景岳在用自己的生命去写的。
  那么,《景岳全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全书,张景岳把自己研究过的病,都给仔细地论述了一遍,各位,您要知道,如果能把这些内容写一遍就已经不容易了,一百万字,光抄就可以让人抄得吐血了,何况,这里面张景岳是处处都有发挥,其中很多发挥十分精辟,现在中医理论的好多内容都是人家张景岳这个时候给琢磨出来的。
  我们来随便拿出个病来,看看张景岳是如何论述的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1: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这个便秘,您可别小瞧了这个便秘,真是让很多人痛苦不堪啊,人家张景岳天天治病,这个问题当然也发现了,而且,眼看着满街都贴满了来自吐番的秘方排油减肥茶,这让张景岳很是担忧,既然那么多病都给论述了,那么这个便秘自己很有心得,就也给论述一下吧!于是,张景岳就在《景岳全书》第三十四卷天集里面,论述了“秘结”这个病。
  上来,张景岳先列举了《黄帝内经》的论述,这部份叫《经义》,一共十条,人家张景岳看《内经》看得细致,笔记做得好,现在他立刻就把《内经》里的相关内容都给摘出来了,一目了然。
  然后,下面就是张景岳自己的论述了,这部份叫《论证》,意思是把这个证给讲一遍,他在这里上来就说:古代把便秘分为虚秘、风秘、气秘、热秘、寒秘、湿秘,这分法也太多了?烦不烦啊,你临床中光想这些名字都要半天,最要命的是很容易搞错,我认为,干脆就简单地分为阳结、阴结两大类就完了,那些所谓的分法,其实都包括在我的这种阴阳分法中了。
  其实,这是一种简便的识别方法,可以减少辨证时错误的发生率。
  接下来的部份是《论治》,在这部份里,张景岳详细地讲述了是如何把各种便秘直接给按照阴阳两部份给分类的。
  这部份论述得比较细致,各位有兴趣的可以参看该书。
  再接下来的部份是《述古》,这部份里,张景岳把古代各位医家的论述都给摘录了下来,这就等于把各位老大都给找来开了个座谈会,与会者有我们比较熟悉的李东垣、朱丹溪、薛立斋等同志,都是我们的老熟人,相信各位看着也分外的亲切。
  然后,张景岳同志就在座谈会上,汇报了自己新近治疗的两个医案,一个是阳结,一个是阴结,非常遗憾,那个时候张景岳还不知道如何对医案进行严谨的统计学处理,所以只能做为个案来汇报,各位迷信统计学的同志们只能凑合着听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1: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这一个患者是个少年,这位总是喜欢喝两盅,不是一般的黄酒,而是“火酒”(估计是烧酒一类的),这一年,夏天的时候,这位经常是喝得烂醉,然后就在露天地里睡觉(估计是蚊子都不敢叮了,一吸一口酒,基本没血),夜里风凉了也不怕,那叫一个豪放。
  但是时间一长,忽然有一天,就患上了病,是大小便都不通了,憋得自己无比的难受。
  这是个很危急的病,少年的家里人马上就把张景岳给请来了,当张景岳看到少年如此情景的时候,愣了片刻,他仿佛是看到了自己青年时和那些游侠在一起的日子,不禁叹了口气:唉,小同志,和我年轻的时候很象嘛!
  然后,低下头来给这个少年诊脉察舌,这时,张景岳就发现了,您别看这位是在凉地里露天睡觉患的病,但是他可不是一个寒证,而是个大热之证,您看他的舌苔那份黄的,再看看这脉,也是大的,所以这是阳结,必须使用苦寒之药。
  于是,张景岳就开了大承气汤,其中大黄用了五钱,也就是现在的十五克,结果呢?是毫无反应,这连张景岳都奇怪,这怎么“如石投水”呢?但是再奇怪也得泻啊,于是就又用了神佑丸和通导之法等,也没有通。
  这个时候,有的人就觉得是不是张景岳诊断错了啊?该不是受凉了吧?但是张景岳再次诊断后,认为没有错误,种种热象表明,这就是一个阳结,所以,就又开了方子,还是大承气汤,但是生大黄用到了二两!又加入了猪牙皂角二钱,煎服。
  药是黄昏的时候服下去的,到了四鼓时分,就开始泻了,在大便泻了以后,小便也开始通了,然后,这个病慢慢地就好了。
  各位,这里面的大黄的使用可是有说道的,您到药店去,这个大黄的炮制品种有好多种,有生大黄,有酒炒大黄,有醋制大黄,有熟大黄(酒蒸)等品种,这些品种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各位可别以为大黄就能泻下,这些品种里面,生大黄的泻下力量最大,对于热结之证,那是有夺关斩将之力,所以被成为药中的“将军”;而熟大黄的泻下力量就平缓得多了,而着重于泻火解毒的作用;酒大黄的作用是借助于酒的力量使得药性上行,对于口舌生疮、目赤咽肿等等上焦实热证的效果很好;而醋制的大黄则除了泻热之外,活血化瘀的力量更强。
  这些制品里面,如果真的需要清泻大肠之热的话,还是以生大黄为主,对于体弱者,就可以适当地用熟大黄,而且各位要注意的是,对于大黄的反应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两三克就泻了,有的人却几十克都不泻,还要加到上百克才泻(当然,这样的人非常的少),所以这个大黄是要试验着用的,我给患者开大黄的时候,都是在药方上标注“单包后下”,因为你可以自己掌握,这次用得多了,泻了,下次就可以少放锅里一点,而且后下还有个好处,就是大黄的有效物质如果久煎,就会被破坏,所以熬时间长也就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了,如果想要泻下的话,就要在药快要熬好的时候,后下进去。
  张景岳对这次治疗的评论是:“此所谓盘根错节,有非斧斤不可者,即此之类。若优柔不断,鲜不害矣。”
  
  另外一位是朱翰林家的老太太,这位老人家已经年近七旬了,在五月份的时候,偶然摔了个跟头,然后就开始感觉身上忽冷忽热(偶因一跌,即致寒热),请来好多的医生,大家一商量,认为这是阴虚有火,于是就合议开了个方子,有生地、芍药、丹皮、黄芩、知母等药,各位可以看到了,这些药里清火的药多,大家一想,您不是发热吗?我用这个您的热总该清掉了吧?
  可是非但没有效果,而且还更严重了,这时候找来了张景岳,张景岳诊得的脉象是:六脉无力,然后,张景岳观察了患者的症状,是头面、上身有热,但是却不想喝水,而且脚是冷的,一直冷到大腿那里。
  各位,这是一个什么情况呢?为什么上面发热,却不想喝水,然后下面却很冷呢?
  这就跟破案是一样的,到底真凶是什么呢?
  其实,要破案,必须要有好的分析手段和分析设备啊,这里,我们就推出张景岳的独门秘诀,就是张景岳的《十问篇》。
  我们说过,张景岳这个人极其擅长中医诊断,为什么人家看病就好啊?人家在诊断上下了大力气,他总结了很多诊断方面的经验,这些现在都是中医诊断学里的重要内容,中医看病,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其中的望就是望诊,看体表的情况来判断疾病;闻以前是听,古时候的医家很重视声音,认为声音可以反应出疾病的状态,现在闻又加上了闻气味的内容;而问就是问诊了,现在做医生的都会(有的中医就会这一个了);切就是切脉,古人把切放在四诊的最后,是提示各位医生要四诊合参,不要单靠一个号脉(现在的意思是不要单靠一个问)。
  但是就对于这样一个问诊,那里面的学问也是大极了,比如人家张景岳总结的十问,总的口诀是:“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久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这里面每类张景岳都总结出了如何判断的经验,所以很是实用,各位有兴趣的可以好好学习一下。
  这就是破案的工具啊,比如这位朱家老太太,她上面有热,却不想喝水,这是为什么呢?您看看张景岳写的十问中的问渴这一部份吧,他说:凡是病人,您问她渴不渴,她说渴,但是您又问她想喝水吗?她却回答不想喝水,这就是她的体内并没有什么邪火了(虚火实火都算在内,全没有),这是真阴内亏,所以嘴里没有津液,这是口干,并不是真正的口渴啊。
  有了这个判断,这个患者的身体基础我们就明白了,然后判断这位老太太是感受了风寒之邪,就是有点感冒,本来这在一般人不是什么大事儿,但是她的阴虚的体质导致情况变得复杂,怎么办呢?张景岳开出了自己创立的理阴煎这个方子,同时在方子里加入柴胡、人参,整个的方子就是:熟地、当归、炙甘草、干姜、肉桂、柴胡、人参。
  理阴煎这个方子的结构是非常独特的,它主要治疗“脾肾中虚”而“宜温润者”,实际上从方子来看,是治疗肾阴不足,同时肾阳也不足的,这种人整个的体能低下,此时感受了寒邪,是很难祛邪外出的,所以在补药里面加入了柴胡,这是领邪外出的,张景岳说此时服下这个方子,阴气渐渐地充足了,也就有能力发汗了,这样寒邪很快就从汗解了,张景岳看来是经常用这个方子,他说该方“神效不可尽述”,就是说效果非常的好,例子很多。
  显然,这位老太太就是一个例子,这位服了两付,热就退了,每天可以喝粥两三碗,朱翰林很是高兴,还特意多给母亲盛了几勺,可是,很快就发现还有个问题,就是这位老太太已经有半个月不大便了,现在肚子开始胀了,这可怎么办啊?
  看来朱翰林很有面子,在张景岳治疗的时候,其实还有很多医生都在旁边陪着呢,此时,大家开始发言了,都认为这是燥热之结,需要用清凉之药。
  张景岳坚决不同意,他说:“脉象这么弱,这么大的年龄,脚又是这么冷,如果再清火,那她的正气就更伤了,《内经》说: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中医认为肾司二便)。正是说的这个问题啊!”
  于是就在前面的药方里加入了姜和附子,把人参和当归的份量也加了一倍,结果,几付药大便就通了,肚子的胀满也消了,身体也恢复到了健康的状态。
  各位医生看了,深深地感到佩服,纷纷表示要向老张同志学习,回去一定好好地抄写一下《十问篇》,以提高辨证水平。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1: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古代的中医一直也没有能力对人体的内部结构进行详尽的了解,这是当时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但是,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对人体各种症状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结出了详尽的内容,并且按照自己的思路加以系统化,这些知识对了解人体的功能是十分有用的,各位如果有时间,可以多看看古人的研究,也许会有所收获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令人炫目的阵法
  
  在古代的医生里,象张景岳这样的人并不多,我是从知识结构来说,人家张景岳对中国古代哲学那是太熟悉了,所以他站的位置比较高,总是在一个综合的角度上看问题,治着阴的时候,人家还一手照顾着阳,治阳的时候,也没把阴忘了。现在基本是把张景岳列入温补学派的医家里的,其实通过他治病的医案来看,人家是两手兼顾的,前面不是写了吗?大黄还一次用二两呢,这说明人家是根据病情来出方的,千万别误会我们的张老师了。
  除了知识结构,还有一点是别人比不了的,张景岳他上过战场啊,深通兵法,这是别人都自叹不如的。您该问了,这兵法和治病还有关系?当时给《景岳全书》写序的一个人,“闽浙制使沈阳范时崇”(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范仲淹的后代)在序言里就问过了,说:“有人问了:医,生道也;兵,杀机也。把这两个搅和到一起,不是不伦不类吗?”
  当然有了,而且关系还大了,范时崇老师在后面就正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其实,您仔细想想,还真有关系,这人体就和一个国家是一样的,国家正气足,实力强的时候,敌兵是不敢来犯的,只有当你的内部松懈了,这外敌也就来了,而打仗,也和用药是一样的,用多少药,打到哪里,正邪力量的对比如何?等等的,那简直就是一个道理。
  所以,我都可以想见,在张景岳写《景岳全书》的时候,他在落笔之间,在沉吟的片刻,一定是想起了年轻时,那些在战场上渡过的岁月,那些刀光剑影的日子,在那时候,他们这些作战参谋必须随时地分析战场的敌我力量对比,然后计算需要投入的兵力,还要必须考虑采用什么策略,才能歼灭敌人,或者将敌人赶出阵地,在这种瞬息万变的实战中,张景岳锻炼出了必须从战略、战术的角度,全面地看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而其中之道,居然也和给一个患者看病是相通的。
  武,并不是原本就凶狠的,而是为了“止”“戈”,为了更加和平;用药,也确实是不得已的,它的目的是让人体更加健康。
  
  想到这些,张景岳的心里越来越清晰了,他在《景岳全书》卷五十的“德”集中,把他曾经创立过的方子都给集合了起来,让它们列成了阵,这就是中医里著名的景岳“新方八阵”,这样张景岳还嫌不够,在新方八阵的开首,还列出了战略,它们分别是:补略、和略、攻略、散略、寒略、热略、固略、因略等,在这些战略中,张景岳谈论了各种治疗方法的使用特点和规律,然后,在后面附上了他的新方八阵,比如在补阵里,他把自己的爱将都给送出了队列,有:大补元煎、左归饮、右归饮、左归丸、右归丸、五福饮、七福饮、一阴煎、加减一阴煎、二阴煎、三阴煎、四阴煎、五阴煎、大营煎、小营煎、补阴益气煎、举元煎、两仪膏、贞元煎、当归地黄饮、济川煎、地黄醴、归肾丸、赞化血余丹、养元粉、玄武豆、蟠桃果、王母桃、休疟饮。
  各位学医的朋友一看就知道了,张景岳的这个阵里为中医贡献了多少个名方啊,这可都是宝贝啊,现在有很多养生专家开出了很多方子,其实您只要看看这些古书,就会发现里面都有这些思路了,比如张景岳的养元粉,成份就是糯米一升、炒山药三两、炒芡实三两、莲子肉三两,再加上极少量的川椒(二钱),研成粉末,每次一二两药末熬水加入冰糖喝(估计几次就喝完了,所以我们要多做点儿),这是张景岳用来养脾胃之气的,又比如他的蟠桃果,专治遗精虚弱,滋补脾肾的,就是炒芡实一斤、莲子肉一斤、胶枣肉一斤、熟地一斤、胡桃肉二斤,张景岳是用猪腰子去筋膜,然后和大茴香蒸熟,用这个猪腰子和前面的药末捣烂,做成药饼,每天吃两个药饼,估计味道会很怪,但是效果应该不错(现在开成汤剂也可以)。
  可见,现在好多的养生的思路,在古代的这些医家的论述里都有了,各位随便翻翻,都可以找到好多经验的。
  
  在把自己的方子列成了阵势之后,张景岳又把经常用的古方,列成了古方八阵,这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如同一个秦军的战阵一样,队列森严,无隙可入,您统帅着这样一支队伍去出征,还能不旗开得胜?
  现在的中医教材《方剂学》里面,除了张仲景的方子之外,收录得最多的就是张景岳的方子了。
  
  《景岳全书》是中医历史上一部非常难得的书籍,它不是简单的收集和整理,这本书里包含了张景岳的许多创见,《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的基础,可是,如果您在上述基础之上,再仔细地研读一遍《景岳全书》的话,您的中医水平绝对是可以上一个台阶的,这本书的份量就是这么重,清朝时个别温病学家很偏激,认为用温热药会耽误事儿,所以痛诋张景岳,现在很多刚学中医的人也不明就里,跟着嚷嚷,这都是所谓的“耳食之学”啊,您自己但凡读几页张景岳的书,就不这么嚷嚷了,都是一页都没看的,看到别人说,也跟着说,其实清朝的温病学家何尝不学习张景岳呢?叶天士人家那是真正的大家,虽然人家创出了温病学派,但是人家是不偏不倚,各种方法心中都有数,叶天士对张景岳的方法那是非常的欣赏的,没少学,在《临证指南医案里》就用了许多张景岳的方子的思路,刚学习中医一定要多看书,少跟着嚷嚷。
  
  在回到家乡后,张景岳一直非常地忙碌,写书的任务已经很是艰巨了,但是看病也是少不了的,所以您说到会稽山的鹅池去逛逛?欣赏一些空山修竹?对不起,真的没有时间。
  一个纸灯,一个药箱子、一把伞,这是张景岳每天放在门旁的桌子上的三样东西,乡亲们有病了,但凡有人捎来个信,张景岳二话不说,无论多么远的路,他都亲自前去救治。
  当时的人形容张景岳看病的情景,说他“为人治病,沉思病源,单方重剂,莫不应手霍然”,可见他此时治病已经进入了自如的状态,对病源药性已经是了如指掌,这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境界了。
  文献记载张景岳救活的人的数量,说“浙东西何止活万人”。
  各位可以想象张景岳忙碌的程度了。但是您可要知道,他诊病回来,晚上还要点起油灯,铺开纸墨,为我们写他著名的《景岳全书》啊,一百万字,研磨,然后提笔,一个字一个字地写。
  要说有人一生纯粹是为了拯救他人而活着的,我信,因为眼前的张景岳就是其中的一个。
  
  其实,张景岳的故事写到这里就差不多结束了,在他把《景岳全书》刚刚写完不久,他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实际上很是简单,就是看病、写书而已,似乎让人感觉没有什么好写的。那么,我们就用两个他看病的医案来做为结尾吧。
  
  这位患者是一个老爷子,身体一直不好,所以张景岳的用词是“衰翁”(估计在香港不能这么用词),实际上是说他身体不好,他年龄都七十多岁了,古代这已经是超水平发挥了,正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啊,但是他却突然患了伤寒,就是外感病,发病以后,家里人知道不好,这处理不当就会过去了,就立刻请来了张景岳,张景岳一诊断,好嘛,这位身体也太弱了,无力托邪外出啊,于是就用了温补的药,来辅助他的正气(各位记住了,张景岳此处必然有他的诊断依据,只是没有写而已),就这样,调理了十天,这个时候,正气就开始足了,有把邪气往外顶的意思,中医的术语叫“正气将复”,那么这种情况下应该是什么反应呢?就是“忽而作战”,就是突然开始打寒战了,这是正气在做托邪外出的努力呢,这寒战打的,打了一早晨,也没有出汗。
  按照一般的规律,那是先打寒战,然后出一身的汗,这邪气就随着汗被排出去了,可这位,打了一早晨的寒战,也没出汗,而且还冷得厉害,于是连忙请来了张景岳,张景岳一看,甭问啊,这是正气仍然不足,来,我给你们开了六味回阳饮,用人参一两,姜附各三钱,各位,这个六味回阳饮也是张景岳的方子,是新方八阵里热阵中的第二个方子,组成是:人参、附子、炮干姜、炙甘草、熟地、当归身,方子是张仲景的理中汤打的底子,但是张景岳高明的地方就是不但补阳,人家还照顾到阴,所以用了熟地,不但照顾到气,人家还看到了血,所以加上了补血的当归身,这就是发展,对于此时无汗可出的人,这个方子简直是太适合了。
  再看这位老爷子,药喝下去以后,“下咽少顷”,立刻就是大汗如雨,这个时候,已经是快到中午了,结果汗还是很多,停不住了。
  这下人全傻了,这可怎么办呢?没汗,现在发出来了,可这收汗该怎么弄呢?
  此时的老爷子已经开始些虚弱的表现了,张景岳此时又告诉患者家属,把刚才的那个药,再熬一遍,然后给他喝!
  啊!大家都晕了,不会把,吃了一次,就出了这么多的汗,您还让他服,这汗一出大发了,还不阳脱而亡?
  有人偷着就劝:“张大侠,这先服此药,已大汗不堪,今又服此,尚堪再汗乎?”
  张景岳胸有成竹,说:“这里面是有道理的,请大家就相信我吧,没有问题的。”
  大家一想,张景岳是什么人啊,救活过多少人大家都亲眼看到了,得,就相信您了。
  于是,就又服了这六味回阳饮,结果,很快,这汗就止住了,神情也恢复了常态。
  再稍加调理以后,这个人就痊愈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1: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大家可就很纳闷了,同样是人参附子,为啥前后的差距就这么大呢?
  张景岳笑着对大家解释:其实,他无汗可发,发不出汗,都是正气不足造成的,正气稍微足了以后,就开始发汗了,可是,由于正气还没有完全充足,汗出去以后就无力收回了,此时还要接着补足正气,正气进一步足了以后,就有能力把汗在收回来了,这样,人体就恢复了常态了。
  原来如此!大家齐声感叹,原来这中医真的是很奇妙啊。
  
  再来一位,这位姓周,是个国家干部,山左人,已经四十多岁了,因为每天的工作太忙了,结果患了重病(看来明朝的公务员也不好做啊),什么病呢?中医叫“下消”,中医说消渴这个病有上消、中消、和下消之分,上消就是口渴、口干得总想喝水,中消就是总是饿,刚吃完就饿,食量很大,下消就是大小便多,通常是小便多,很不能喝一杯水,尿出三杯去,这三消和现在的糖尿病的初期症状有些象,所以很多人说这就是糖尿病,其实有部份内容是可以对应的,有的则不可以,所以还是辨证来看。
  这位周同志现在是什么样呢?人特瘦,神情疲惫,饭量减少,而且神志还出现了问题,总是感到很恐惧,这大半年里,基本就没怎么睡好过觉,经常的失眠,而且是那种通宵达旦的失眠。这些症状还不够,最让人困惑的就是,这位不喜欢喝水,不渴,也不怎么喝水,可是每天的晚上,却要起夜多次,尿出二三升的尿,大家全都奇怪,这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同时在看他的尿,也是很奇怪的,是象膏或者是油那样的浑浊的液体,这也让人不解,这都是些什么啊?
  就这个情况,老周同志已经觉得没有什么希望治愈了,自己觉得一定会死的,就万念俱灰,恨不能跟所有的人都先来个告别。
  恰巧,遇到了张景岳,张景岳诊了脉后,觉得脉象还有些和缓之象(中医认为和缓之脉是正常的脉象),然后看老周的身体,肉还有些,没有大肉尽去,于是就判断,老周的身体胃气尚存,还有救。
  在中医里,这个胃气是存亡的关键,一个人如果胃气没有了,那么一旦有病,就坏了,就跟打仗没有了粮草一样,如果胃气还在,那么多大的病都不怕,还有缓和的余地。
  张景岳给老周开的是什么方子呢?是归脾汤去木香,然后和他创立的大补元煎交替着使用。
  这归脾汤我给各位讲讲,现在药店里有归脾丸,可它是干嘛使的呢?给您介绍一下。
  归脾汤是《济生方》里的方子,原方是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后来,薛立斋经常使用这个方子,就给方子里加入了当归、远志两味药,从此这个方子就全了,一直用到现在。
  这个方子的用处可大了,它的主治是:心脾两虚。很多人是因为思虑过度(办公室的人容易这样),才导致的劳伤心脾,气血不足,而归脾汤正好就治疗这个,那具体的是什么症状呢?就是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质淡,脉细缓。
  另外,归脾汤还治疗脾虚不统血,就是脾虚,无法管理血液了,而中医认为血液是由脾来统治的,如果脾不管理了,血就乱走,比如出现女士的崩漏,月经提前,量多色浓,或者带下等的。
  这个方子里暗含着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这里用的茯神,可以起到安神的作用)、炙甘草,这是补气的,再加上黄芪,补气的作用就更大了,当归是用来养血的,龙眼肉也是是用来养血的,这是一味比较和缓的养血之药,对于心血不足的很有效果,酸枣仁是用来安神的,酸枣仁有生用和炒用两种,各有特点,生用对有肝胆之虚火引起的失眠效果较好,而炒枣仁对于心脾血虚引起的失眠效果较好,这点要分清楚,现在好多人不知道,上来就是酸枣仁,要注意标上“生”或者是“炒”,这样才有的放矢,过去的中医讲究这个,现在有些人不大注意学习了,其实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生用和炒用的成份是有所变化的。
  方子里的远志是用来交通心肾的,中医所谓的水火既济,远志可以起到一个沟通的作用。
  而张景岳老师用的大补元煎是他新方八阵的第一个方子,可见重要,方子的组成是:人参、炒山药、熟地、杜仲、山茱萸、枸杞子、炙甘草,这是个气血阴阳双补的方子,里面的人参补气,用的量可以达到二两,熟地是补阴的,可以用到二两,杜仲是补腰壮骨的,山萸肉用的很少,只是一钱,这是补肝阴的,枸杞子是补肾的,炙甘草和中。
  这两个方子,一个补气,一个养阴为主,张景岳就给老周同志服用上了,这个病的治疗时间比较的长,一共服用了三百来付药(不知道那个时候是否公费报效),人参居然用去了二十斤,估计在当时这也是一个好价钱。老周同志虽然看得心痛,但总的来说还是很高兴的,因为,他的这个病从此就痊愈了,他又重新精神抖擞地走上了工作岗位(很遗憾,几年后崇祯皇帝就倒台了)。
  张景岳自己总结说,看来,这个三消也不都是象以前的书上写的那样,都是属于火的,象这样属于气虚的也有很多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1: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告别
  
  就这样,在诊病和写书的过程中,张景岳慢慢地老去了,一转眼,到了公元1640年,这一年,张景岳已经七十八岁了。
  其实,从北京回到绍兴的这二十年里,张景岳一直和时间赛跑来着,到最后的时候,他自己的体力已经明显的不够了,他时常在写书之余,望望外面的青葱的竹林,苍郁的青山,眼睛中露出向往的神情。
  此时,他的头发已经全都白了,我们已经不大容易看出当年那个,提着宝剑叱诧江湖的那个年轻人的模样了,他羡慕地遥望了一下原方的山,又开始低下头写了起来。
  隔了那么远的时空,我仿佛还是能看到他的眼神,虽然疲惫,但是坚毅。
  该休息一下了吧?已经为世人劳累一生了,我们这个年代,这个年龄的人都该打太极拳去了。
  张景岳仿佛是听到了劝告,抬起了头,叹了口气,再次低下头,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了起来,笔力是那样的坚定。
  当有一天,他终于把全书都完成以后,他明显感到自己的精力也开始匮乏了,他放下笔,目光殷切地望着时空这边的我们,仿佛在说:接下来,看你们的了。
  
  不久之后,张景岳与世长辞。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1: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年后,公元1700年,张景岳的外孙林日蔚背着书稿,千里跋涉,远赴广东,在那里,找到了赞助的人,终于把这本书给刻印了。
  这就是我们手上的《景岳全书》的来历,它凝聚着一个古代的医生全部的心血,我们现在有幸见到它,千万不要等闲视之,翻开它,你所看到的每个方子、每个治法,都是当年张景岳亲自所写,你感受一下,你会感觉到这些内容都是有生命力的,都是富有慈悲之心的。
  当你用这本书里的知识,治好了患者的病证以后,感谢一下张景岳吧,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医生。
  
  张景岳,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他少年时怀着一颗不安分的心,想要闯荡江湖,建立功勋,但是,却发现济世的方法不在刀剑里面,而是存在于针药之中,从此,他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奋力攻读医学,终于成为一代中医大家。面对病患,他一心救赴,活人无算,他从古代哲学中汲取养分,发展了中医的理论学说,他所创立的好多方剂,至今仍然在广泛地使用,一个医生,能够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功德无量。
  
  我去过绍兴,那里的风景无比美丽,会稽山的恬静让人不忍离去,但是,我知道,其实这一切都是不重要的,即使所有的美景都不存在。单凭出了张景岳这个人,绍兴这个名字就足以让人铭记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1: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名医之路又岂是那么简单的呢?从孝道出发,立下大愿,这只是一个开始,他们还要经过人生的艰苦磨砺,最后迸发出对整个人类的大慈大悲之心,最后才能终于成为一代名医。
  当然,李中梓也不例外,在他的人生旅途中,正有千辛万苦在等待着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12: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