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天天布衣

全转贴超长篇连载 『煮酒论史』 [国学宗教]古代的医生 作者:罗大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0: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景岳
  
  引子 宝剑的寒光
  
  公元1592年,明朝万历二十年五月二十六日,朝鲜的大地上刚刚见到春意,但是,冰冷的铁骑却踏碎了刚刚解冻的土地,日本的丰臣秀吉命令日军倾国而出,一共十五万余人,分兵九路,长驱直入,朝鲜国王逃亡。
  
  同一年,万历二十年十二月,辽东的土地上,一片寒冷之象,漫山遍野的铁甲部队正聚集在鸭绿江边,铠甲在冰冷的江水的映衬下泛出阵阵寒光,兵器和铠甲碰撞的声音不绝于耳,五万明朝大军聚集在这里,正等待着命令开赴朝鲜前线。
  十二月二十六日,指挥者手中的宝剑寒光一闪,渡江的命令下达了,此时马声嘶鸣,军队的行进声音震耳欲聋。
  在这支队伍中,有个年轻的参谋格外引人注意,他的脸庞被身旁经过的铠甲挡住又出现,凝重的目光望着原方。
  我们之所以关注他,因为他就是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张景岳。
  在若干年后,他将成为一代名医,而此时,他正在全力报效国家。
  
  在随后的八年里,壮士们宝剑的寒光在朝鲜战场上交相辉映,他们横扫日军,最后日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余部被彻底赶出了朝鲜。
  
  那么,张景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为什么会成为一代名医呢?他的一生都经历过那些曲折的经历呢?
  让我们从头来叙述这个故事吧。
  
  北京学医
  
  张景岳,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因为中医界习惯称呼他叫张景岳,所以我们后面为了方便,也这么称呼吧。
  张景岳的家乡是绍兴的,他出生在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祖上本来是四川绵竹人,在明朝的初年,放着好好的在江边品茶打麻将的生活不过,跑出来跟着朱元璋打仗,估计是很能打,让老朱同志很感动,在平定了天下以后,就封了张家到绍兴,食禄千户,世袭绍兴卫指挥,这么看来,张景岳小时候的日子是很舒服的,估计是在军队大院儿里长大的,年幼的张景岳和小朋友们在比谁的父亲官大的时候,自己还能够经常找到自豪感。
  但是这也给张景岳留下了另外的影响,那就是总是幻想着打仗,心里总是惦记着,世界上这些国家谁最厉害啊?我们和那谁谁比,谁的军事实力强啊?
  而且杂志摊上一旦来了有关兵器的杂志,他一定是最先买来的,身上穿的也巨拉风,总是搞点迷彩什么的。
  您该问了,我们的小景岳都这样了,他爸爸就不管管?
  管,当然管了,他的爸爸叫张寿峰,这不,小景岳刚把兵器杂志买回来,他爸爸一眼瞄见了,立刻喊住了他:“景岳!是最新一期的吗?”
  小景岳掖着藏着地回答:“是……是。”
  张寿峰:“快点儿拿来,我先看,我看完了你再看!你先回屋写作业去。”
  小景岳不情愿地交出了杂志。
  对,就是这样,其实小景岳的父亲也是个豪气之人,总想有所作为。
  
  当然,我们说的这是爱好,人家小景岳私塾还是要上的,儒家的经典还是要读的,但是根据老师们反映,小景岳读书有个特点,就是领会就满足了,非常不愿意死背那些句子(这似乎是很多名人的共同特点啊),而且您别看他喜欢看那些兵书,其实他并不是一个好动的孩子,他总是在那里坐着安静地读书,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特有心眼儿一孩子。
  
  在张景岳十四岁的时候,他父亲张寿峰同志终于坐不住了,他觉得这么混日子太没劲了,整天白吃白喝的,凭什么那一千户人家就得向你交纳收成啊?你祖上的军功并不等于你自个儿的军功啊?
  不行,我们要自强自立,我们要自己建立军功!
  抱着这样的想法,张寿峰同志带领着十四岁的张景岳,离开了绍兴,北上,来到了北京,来到了天子脚下,想寻求发展的机会。
  
  来到北京一看,喝!怎么人这么多啊!大家怎么和我想得都一样啊?都想来北京发展,天南海北的都来了,把房价都给炒上去了,二环三环路上也都给堵得谁都过不去了,出门办事儿挤车就得几个小时,这还谈什么发展啊!
  于是,张寿峰同志及时地改变了策略,把来北京求发展的目标改了,改成了教育孩子。
  您别说,这么改还真对了,北京历来不缺人才,教育气氛特好,于是张寿峰同志就开始了对张景岳的教育计划。
  其实我在研究张寿峰同志这个人的时候,一直有点琢磨不透,这位到底是想让张景岳同学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啊?他的教育计划看着怎么这么乱呢?
  首先,他在来到北京后不久,就带着张景岳到了当时的一位名医金梦石那里去学习,在跟着金老师的学习过程中,张景岳打下了坚实的中医基础。
  这个安排似乎是比较靠谱的,如果单是这样一个安排方法我也就不奇怪了,可您再看看他接下来的安排。
  他让人教张景岳学习“鱼腹八阵”之策,这是什么?兵法啊,看来他的尚武思想还在活跃。
  除此之外,他安排张景岳读的不是科举的八股文,而是诸子百家,什么经、史、子、集的,您说这是一种什么教育思路啊?
  这经史子集的内容可就多去了,什么天文、堪舆(就是风水地理)、音律、兵法等等的都有,张景岳就像是一条小鱼,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畅游。
  这种知识结构是横扫一切式的,很多似乎八竿子打不着的学科都被张景岳给扫荡了。
  现在我们是无法了解张寿峰同志到底在想什么了,总之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张景岳慢慢地长大了。
  在很多年以后,在张景岳写出了研究《黄帝内经》的著名著作《类经》的时候,我们才明白,原来他学的这些学科都不是白学的,他用他的音律知识来解释了《黄帝内经》中音律的部份,用天文知识解释了《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部份,等等,这使得《类经》这本书的学术价值非常的高,清宫太医院里就是用《类经》来做教材的。
  
  让我们回到当年吧。一晃,张景岳已经是一个英俊的青年人了,此时的他,我们已经看不出当年那个孩子的影子,现在他已经成长为一个豪侠般的年轻人了。
  此时,他和一帮同样崇尚豪侠的朋友呼啸成群,有人说张景岳此时是“谈兵说剑,壮士逊其颜色”,显然在大家一起喝酒的时候张景岳同志很是高调,搞得餐厅的服务员小姑娘总是对他投以羡慕的眼神。
  这帮朋友在一起聊天,最后总是搞得很激动,大家都热血沸腾,觉得建功立业就在明日,于是都豪情万丈,结果大家一激动,就提着宝剑,结伴闯荡江湖去了。
  
  江湖,江湖到底在哪里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0: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湖,江湖到底在哪里
  
  江湖到底在哪里?这实在是个好问题,“江湖”这个词张景岳自己就用过了,他说他在中年以后,还曾经“多游江湖间”,但是江湖到底在哪里呢?鬼才知道呢!张景岳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这帮哥们儿也是一通瞎逛。从他们走的路线来看,他们是先去了北方的边境,似乎他们认为边塞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但是从张景岳的书里,我找出了蛛丝马迹,张景岳的这帮朋友显然并不是都那么的坚决,有的几乎是抱着玩的态度去行走“江湖”的。
  此时的张景岳在经过了十几年的学习后,已经掌握很多医学的知识,已经基本是一个成手了,因此他的行走江湖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由于张景岳的知识结构特殊,因此他思考问题特别的缜密,这使得他在中医诊断方面独有心得,他对中医诊断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可以说,他就是一位中医诊断大家。
  这可以从他在游走江湖时的一个故事看出来。
  
  当时,这帮哥们行走江湖到了榆林,这里在当时就是边关了,几位大侠就打尖住在了客栈里,等待着建功立业的机会。
  有的哥们等待得枯燥了,就给自己找个快活的工作——召妓。
  张景岳的一个朋友就是,这位很快就和当地的妓女搞得火热,张景岳同志是怎么劝都不成,最后想想陆小凤等名角都这样,就忍了。
  但是,在仲冬的一天,“谯鼓初闻”,这位就突然跑到张景岳的房间敲门,张景岳忙开门,睡眼惺忪地问是怎么了?
  这位大侠说:“景岳大侠,快来救命吧!”
  张景岳更急了:“怎么?你行侠仗义把人给劈了?”
  这位大侠:“不是,是和我相好的依红楼的小翠姑娘,忽然患了急证,势在垂危,如果真的死了,我们就甭想行走江湖了,就直接牢房里呆着了!”
  张景岳一听,这哪儿成啊,要赶快去,于是就随着那位大侠来到了依红楼。
  到那一看,这位姑娘是口吐白沫,僵硬地躺在地上,用手触摸了一下四肢,好像气息也没有了,四肢也挺凉的。
  此时的张景岳乍一看,也感到“殊为惊骇”,心想还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于是就拉过手来诊脉,可是手一搭脉,就觉得很特殊,因为脉是很平和的。
  脉象和病症并不相符啊!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脉如此平和,而病证却很严重,这很奇怪啊!(予意其脉和如此,而何以证危如是)
  这搞得张景岳很是被动,从来没有看到过这种情况啊,想了半天,就又诊了一下脉。(沉思久之,则将信将疑,而复诊其脉)
  脉还是很平和。
  张景岳突然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姑娘是诈病啊!医圣张仲景就提到过,有的时候,患者是因为某种原因诈病,此时医生必须要能够识别出来,这才是好的医生,不至于耽误事。
  果然是江湖险恶啊,张景岳倒吸了一口冷气,于是打定了主意,在妓女的旁边说:“这位大侠,此位姑娘已经病危了,必须用火攻来治疗啊,否则必不能活!”
  那位大侠也傻了:“火,什么火攻啊?”
  张景岳说:“要用这么大个儿的艾柱,点着了以后,灸她的眉心、人中、小肚子等地方,反正要灸得皮焦才能活!唉,多漂亮的姑娘啊,啧啧,以后就破了相了,可惜啊!”
  那位大侠一听:“您就没有别的办法吗?”(这位是个实心眼)
  张景岳说:“艾草在我的客栈里,去拿可能要耽误时间,我这有点药,如果服用了能醒,就不用再灸了。”(估计这话一定是在妓女的耳边说的)
  然后就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个什么饼干什么的,就给妓女小姐灌下去了。
  张景岳很有趣,灌完后,连等都不等,就直接走了,走之前,留下句话:“如果醒了,告诉我就可以了。”然后扬长而去。
  
  等张景岳前脚进屋,后脚那位大侠就跑进来了,欣喜地对张景岳称赞到:“张大侠,你真是神了,你这药一下咽,这姑娘马上就醒了,就跟什么事儿都没有一样,你真是太神了!”
  实际情况果如景岳所料,这位姑娘一听要破相,都差点急哭了,心想,老大,你也太狠了吧!俺只是装装而已,不要这么整我啊。
  于是,吃了饼干以后,立刻就急不可待地醒了,一脸的无辜,可怜这位大侠还蒙在鼓里。
  张景岳听了,哈哈大笑,心想兄弟,你这还行走江湖呢,连一个小姑娘都能把你骗晕。
  本来想把此事点破,但考虑到妓女也是人,也有人权和尊严,就给人留点面子吧,于是就把真相留在了肚子里,只是随便问问为什么这样。
  那位大侠回答说是因为争风吃醋搞的(看来这位仁兄很有魅力)。
  张景岳笑了笑,心想,真是“江湖”险恶啊。
  
  看来,和这帮朋友行走江湖,想搞点成绩出来是很难的啊,搞不好还有学坏的可能,于是张景岳就离开了榆林,前往山东。
  在去往东方的路上,年轻的张景岳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在他的眼里,天高海阔,大地无边,未来是无比光明的,似乎有着无数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做。
  到底,到底怎样才能建功立业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0: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征,我要建功立业
  
  从此时开始,张景岳仗剑走天涯,去了很多地方,但是显然现实的情形和看武侠小说想象的不一样,不但他学的那些剑术用不上,就连他学的那些“万人敌”、“鱼腹八阵”等统军的策略,也都统统地用不上。
  这让张景岳很是发愁,自己空有一腔抱负,何时才能得以施展呢?
  反而是自己学的那些医术,到处可以用到,行走之间,也救了一些人。
  就在自己愁眉不展的时候,朝廷开始征兵了,准备赴朝鲜抗日,张景岳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激动得跳了起来,这,岂不就是建功立业的机会吗!
  于是他立刻弃笔从戎,报名参军,做了一个幕僚(相当于现在的参谋吧)。
  然后,随着大部队,直接开赴凤城(在中朝边界处),这样就出现了我们开始时看到的一幕场景,随着进军号令的下达,千军万马渡过了鸭绿江,剑锋直指倭寇。
  此时的张景岳,那是豪情万丈,他知道,迎接他的,将是真正的金戈铁马、血流成河的战争生涯!
  这是一场异常残酷的战争,明军的统领是名将李如松,主力部队是他手下的辽东铁骑和南方征调来的戚家军等部队,这些人英勇善战,直杀得日本军队是丢盔卸甲,狼狈逃窜。
  李如松是一个兵法高手,你看这段战争的历史,就会发现他攻守得当,搞得日军是叫苦不迭。
  在战争中,张景岳得到了直接的锻炼,他对兵法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如果你日后看到他写的中医巨著《景岳全书》,就会发现,里面的方剂全部是按照兵法来分类的,比如新方八阵、古方八阵,每八个阵里是按照补阵、和阵、攻阵、散阵、寒阵、热阵、固阵、因阵排列的,这种用药的方法是把疾病当作一个敌人,然后思考用药的对策,这是常见的思路,但是把方剂这么排列的,从古至今只有张景岳一人,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现在知道了,原来他曾经在战场上亲身感受过兵法的妙处。
  张景岳后来做人很低调,对这段历史并没有怎么提,但是文献记载他“从戎幕府”、“渡鸭绿”,好多研究医史的学者以为他还是一个人,做着侠客的梦,游荡到凤城和渡过鸭绿江的呢,其实如果把历史书拿出来,看看那个时候在鸭绿江边发生了什么,就知道了,那个时候是没有人能够去鸭绿江边逛逛的,那是个万马奔腾的地方啊,日光都会因为千万刀剑发出的寒光而失色,还游荡呢,根本就没下脚的地儿。
  
  所以,研究医生要把他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否则你不会真正地理解他的,后世很多人说张景岳好出奇,干嘛把方剂按照兵法排列啊?其实,如果你把他放在历史背景中,看看在他身上发生过什么,你就知道了。
  
  最后,战争打完了,日军除了个别的逃回了日本,大部分都被歼灭了,朝鲜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明朝军队也撤回到了国内。
  但是张景岳的建功立业的梦想却没有实现,负责这次战争的陈璘等领导只被提升了半级,明军的统领李如松还差点被言官们骂死,大家找出各种小问题来批评李如松,搞得很是狼狈。
  所以当时的明朝官吏系统很是乱套,各种歪风特多,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混的。
  张景岳看到了这个情形,希望就开始破灭了。
  
  在回国的路上,又遇到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的发生,让张景岳对当前的朝廷彻底地失望了。
  这件事情的版本很多,大抵是这样的:当时张景岳在撤回辽东的路上,就听到辽东田野里赶马的老百姓在唱歌,张景岳是精通音律的,他一听到老百姓唱的歌以后大吃一惊,天啊,这是悲声啊!
  于是,张景岳断定,辽东这块土地要出问题了,果然,许多年以后,在张景岳去世没多久,大明朝就被清军给灭了。
  另外一个说法是张景岳听到老百姓唱的歌是对统治阶级不满的,于是就知道了朝廷的腐败,这才断定要出问题了。
  无论当时的情况如何,这个事情是发生过的,但这个事情只是一个导火索,其实以张景岳那么聪明的人,对当时的局势早就有所察觉了,万历皇帝不上朝的日子都把一心修道的嘉靖皇帝给超过了,您想想那国家还好得了吗?而这次听歌事件的发生,彻底地让张景岳放弃了建功立业的不切实的想法。
  于是,他黯然解甲归田,“功名壮志,消磨殆尽”,从此不再提什么豪气的事情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0: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里的温暖
  
  这个时候,张景岳已经是三十六岁了,回到北京后一看,一幅凄惨的景象,那是“亲益老,家益贫”,父亲已经老了,家里也还是没有什么钱,当年幻想的功名早就烟消云散了,父子两人的生活那是日间窘迫啊。
  张景岳仰天长叹,唉,这个世道不好啊!想要用热血报国,结果却换来了如此凄凉的下场,我们还是用自己的技术,能帮助老百姓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吧!
  于是,他又拿出了医书,开始专研医学。
  其实他的医术一直都没丢,相反,在外面闯荡的这些年,让他的医术得到了锻炼,此时再看书,那进步可就不是一星半点儿的了。
  
  我们开看个例子吧。
  这位患者是北京城里的驻军,姓吴,是个参军,这位吴参军有天路过菜市场,看到有卖蘑菇的,“肥嫩可爱”,于是就让自己的仆人买了些回去做汤,谁想到,当时的菜市场管理不严格,没有准入制度,这蘑菇也不知道打哪儿来的,这位吴参军吃了以后,是上吐下泻,他一边痛骂销售伪劣食品的奸商,一边让下人快去请医生,结果先请来的是一些当地的普通医生,这些医生一看,蘑菇中毒?这得解毒啊!于是就马上用黄连、黑豆、桔梗、甘草、枳实等药给服了下去,结果病的更重了,而且还出现了胸部和腹部发胀的情况,同时开始气喘,连水都喝不下去。
  您看看,这可要命了,本来这蘑菇毒就够厉害的,现在又增加了这么多的症状。
  直把这吴参军难受的,那是痛不欲生啊。
  突然,他想起来了自己的战友张景岳,于是就让仆人,赶快去把张景岳给我请来!
  张景岳听说以后,也很着急,就急忙跑来了。
  诊断以后,张景岳就开了方子,方子如下:人参、白术、甘草、干姜、附子、茯苓等。
  这位参军一看,差点没背过气去:老大!我是让你来解毒的,你开了这么多的温阳的补药是干什么嘛!我现在腹胀、气急、口干,那里还敢服用这么多的温补之药呢!(腹胀气急口干如此,安敢再服此药)
  张景岳劝也没有用,就回家了。
  第二天,这位参军愣是挺了一天,结果病势更重了。(而病愈剧,若朝露矣)
  没办法,又把张景岳给请来了,张景岳诊了脉,还是同样的病机啊,于是开的方子和昨天的一样。
  这位吴参军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心里是既怀疑又害怕,可是怎么办呢?已经没有办法了,于是就走进里屋,和家人一一告别(这哪里是服药啊,简直和自杀的阵势差不多),还和老婆说:“如果必须服这个药,那么能够救活我的可能是这个药,杀死我的也可能是这个药,‘余之生死,在此一举矣’!”
  然后冲着张景岳说:“老大,我的命就托付给你了!”
  然后,“遂不得已含泪吞之。”感觉特壮烈。
  张景岳简直是哭笑不得,这就跟要害死他一样啊,把我当什么人了!
  
  结果是,喝完了一付药以后,吐就开始止住了,嘿!有希望,这位吴参军的眼泪终于可以擦干了,于是就又喝了一付,结果腹胀也减轻了。
  于是张景岳就在方子里加入了大份量的熟地黄(这位张景岳是使用熟地的专家,后来的外号叫“张熟地”,这个我们以后再聊),结果吴参军的情况是一天天见好,等到二十多付药以后,这个病就彻底地好了。
  
  啊?这是怎么回事儿?吴参军也看过两天的医书,很是不理解,就问张景岳,说:“老大,你这个治病的路子我怎么琢磨不透啊,我中的是毒,他们用解毒的药反而重了,你不用解毒的药,用了温补之药,反而却好了,您这也太匪夷所思了,给俺讲讲呗?”
  张景岳说:“毒有不同,谁说的黄连、甘草什么的就解毒啊?象你吃的这种蘑菇,肥白鲜嫩,一定是生长在深坑枯井里的,是属于阴寒之毒,看你的症状也是一派寒证,此时热药就是解毒药,黄连等寒凉药就是助毒药,你整天的听收音机里那些搞坐堂讲座的大夫说:‘我们门诊辨证论治’,搞的很神秘的,其实一点都不神秘,在这次的蘑菇中毒上,辨证论治就是看你中毒的性质,你中的是热毒,我就用凉药,这凉药就是你的解毒药,你中的是寒毒,我用的就是温热的药,这温热药就是你的解毒药,这就是辨证施治啊,那些用一个思路治病的方法就不是辨证施治,明白了吗?”
  吴参军听了,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老大,简直太感谢了,如果不是这个辨证论治,我恐怕就要挂了啊!”
  
  无独有偶,这里还有一个中毒的医案,和上面的大致相似。
  这是北京的一户普通家庭,有天,父亲带着五岁的小女儿出去逛,正好路过一个药铺,药铺正好在晒晾巴豆,这个药铺也真是有毛病,您说这巴豆您怎么能随便搁外边晒呢?这东西它有毒啊。
  但是如果不碰到这位父亲也没事儿,正巧赶上这位父亲也是一个好贪便宜的主儿,看见了巴豆,以为是松子仁儿呢,顺手摸了一粒,对小女儿说:“姑娘,来,张嘴,爹给你顺了一粒松仁。”您瞧瞧他这出息,还美呢。
  这个小姑娘哪儿知道啊,一张嘴,就给嚼了,但立刻感到味道很辣,您别看才五岁,也知道这不是松仁,马上就吐了,结果还是有半粒给吞了下去。
  没多大一会儿,就开始大泻,一共泻了十余次,您说这个小便宜贪的,给女儿带来多大的麻烦,等到第二天,肚子可就都肿胀了起来,全身也肿了,已经无法吃下去东西了,这位父亲被他老婆暴打了若干顿,脑袋肿起了N个大包,痛定思痛之后,终于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来请张景岳。
  张景岳来的时候,正有一大帮人在这出主意呢,什么主意都有,什么喝绿豆、黄连的,什么用五苓散、五皮饮泄水的,总之很乱。
  张景岳在诊断过后,说:“现在大泻之后,脾胃之气已经虚了,还能用苦寒的黄连吗?泻出了那么多的水,还能在用泄水的药吗?这个时候应该补脾胃之气啊!”
  于是,就开了独参汤和温胃饮,(独参汤,一味人参叫做独参汤;温胃饮:张景岳创立的方子,成份为人参、白术、扁豆、陈皮、干姜、炙甘草、当归,用来治疗中寒呕吐,吞酸泄泻,不思饮食等证)结果喝了几付,就彻底地痊愈了。
  这就奇怪了,这巴豆不是热毒吗?怎么张景岳用的温补脾胃的热药,还把病给治好了呢?
  原来,小姑娘服用的只是很少的一点巴豆,热的力量并不大,但是泻的力量大,她这么一泻,就把脾土的阳气给泻没了,结果出现的肿胀等都是阳气不足导致的水湿泛滥,所以张景岳给温补脾胃,反而就把这个病给治好了。
  这也是辨证施治,是根据患者此时的体质来判断的,我们从这两个中毒的医案来看,人家随证而变,不同的情况分析不同层次的问题。所以这位张景岳的诊断水平,还真不是盖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0: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爷俩都喜欢喝两盅
  
  我一直觉得张景岳和他的父亲是一对儿很有趣的父子,两人有很多共同的爱好,比如在军事方面的,两人也都喜欢医药,张景岳的父亲显然对医学很是爱好,从他在张景岳十四岁就送去跟人家学医就可以看出来,除了这些,这对儿父子还都喜欢喝点儿小酒。
  没事儿的时候,父子俩坐在院子里,望着北京湛蓝的天空(那会儿污染还不严重),心情舒畅地喝上二两,其乐融融啊!
  但是,这喝酒分别都给他们带来了一些麻烦,这从张景岳的书里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比如这位父亲张寿峰同志,他就不但是喜欢喝两盅,而且那简直就算是“善饮”了,结果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感觉身体不行了,患了“痰饮之疾”,经常出现往上呕酸水、胃里胀满的情况,饮食也开始减少,感到眩晕、惊惕恍惚,总之是毛病一大堆,他自个儿也明白,这是酒喝多了,体内出现了痰饮,于是就开始求医,到处治疗,一点也没有效果。
  那个时候张景岳还是个少年,心里也很着急,但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这位张寿峰同志情急之下,就想起了一个狠招:应用吐法。
  这个吐法其实本来是中医里面常用的一个方法,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就非常的善用这“汗、吐、下”三法,这个吐法并不只是把胃里的毒物或者无法消化的东西吐出来,而是利用呕吐,把上焦和体内的一些废物排出,把这些影响气机运化的障碍排除后,是人体恢复正常的状态,但是这个吐法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用了,因为有些痛苦。
  看来这位张寿峰同志真是急了,连这种狠招都用了,他开始用的是药物中的催吐剂,结果发现吐了以后,还感觉不错,就开始了接二连三地吐。
  在吐过一段时间以后,搞笑的情况出现了,这位张寿峰同志练就了一套不用药就可以吐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早晨睡醒的时候,仰卧在床上,然后用嗳气的方法往上提气(各位千万别跟着学,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练出来的),然后慢慢地,痰涎就开始吐出来了,再接下来吐出的就是一些“紫黑酸恶不堪言者”,然后喝粥调养。
  这位张寿峰同志很能坚持,每个月都坚持吐那么一两次,坚持了很多年(根据张景岳的说法,是一直坚持到八十二岁他去世为止)。
  估计当年张景岳一定觉得日子过得特难受,见天儿的听见父亲狂呕的声音,这搁谁都受不了(后来连张景岳自己都呕了),于是实在忍不住了,就劝父亲:“您这么吐,难道就不怕伤了正气吗?”(因为中医认为吐虽然可以排出废物,但是也会伤到元气)
  张寿峰同志刚刚吐完,很是得意,听到小景岳发问,就回答到:“以前啊,这朱丹溪喜欢使用倒仓法,给人喝牛肉汤,效果那是非常的好,可是这个方法看上去巨恐怖,基本就没人敢用(倒仓之法不易行,亦未敢有用之者),而张子和用药来催吐,虽然很快,但是那个药都是猛烈之药,所以会伤到正气,而我这个自我催吐法,不用药物,很和缓,所以不会伤到正气。”
  小景岳不无担心地望着父亲,张寿峰同志意犹未尽:“人体的气机无非是升降而已,可是如果有什么阻碍了升降的道路,那么人就病了,现在我通过吐,把这些障碍排除了,那人还能有什么病呢?所以啊,这是个好方法,来,儿子,让我也教教你怎么吐吧!”
  您说,有这样的父亲吗?
  结果是小景岳也跟着学起了吐,但是总是不得要领,后来也就算了。
  再后来,小景岳长大了,开始游走江湖,又参了军,终于可以摆脱了父亲的呕吐的声音。
  等到回家以后,不可避免地,又开始面对父亲的定期呕吐了。
  但是现在张景岳倒是觉得父亲说得也有道理,于是就自己也学了几天,但是总赶不上父亲的说吐就吐这个功夫(这的确太难练了,估计对一般人来说难于上青天)。
  张景岳后来记载,说他父亲后来干脆就把酒给戒了,然后每个月吐一两次,坚持了四十年,到八十多岁时还能登山,在“灯下抄录古书”,后来也一直没有病,在八十二岁的时候,有一天带着微笑,就去世了。
  其实,我写这个故事并不是让大家都吐,这个吐法中医现在已经很少用了,主要的原因是比较难受,但是这个故事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胃肠不宜过份地饱胀,清淡饮食和少食对人是有好处的。
  
  要么说这爷俩很象呢,这张景岳没事儿时也跟着老爹喝两盅,后来又碰到了那些号称侠客的朋友,也少不了喝(估计这帮兄弟那是狂喝),结果到了四十岁以后,跟他爹一样,身体也出现了问题。
  什么病呢?就是一喝酒,就闹肚子。
  这个病现在可多去了,现在很多同志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基本上是拿酒当水来解渴的,单位应酬、朋友交往,都少不了多喝点,所以经常有患者来看病,患的就是酒后泄泻。
  张景岳那么大一个名医,四十多岁的时候也被这个病给折腾惨了。
  那个时候张景岳刚从部队退下来,揣着大明政府发的军功章就回家了,估计前来串门的老战友也少不了,这是退伍军人的特点嘛,结果喝了酒就闹肚子,有的时候泻得都非常的厉害,连着病了好几年,“其势已窘”(看看古代的名医自个儿患病时的情况)。
  人家张景岳自个儿读的书也多,就把以前古代各个医家论述的治疗酒泻的方法都找出来了,什么朱丹溪的,什么薛立斋的,都拿出来看,然后看着合理的,就试着服用。
  这些人里面,朱丹溪认为酒是热毒,所以用的是凉药,黄连什么的,薛立斋是补脾的,反正各有说法。
  张景岳按照这些说法,服用了什么理中丸、金匮肾气丸、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等,都没有效果。
  张景岳算是真没办法了,“技穷力竭,若无再生之望矣”。
  此时的张景岳,心情很是复杂,就这么一个小小的闹肚子,居然把自己给彻底地难住了?
  他很不甘心,于是就潜下心了,仔细地开始琢磨,这到底是怎么会是儿呢?
  琢磨的结果是:他认为这个病是命门火不足造成的,需要峻补命门。
  于是,他自己创立了胃关煎、右归丸、一气丹等方子,服用了一年,最后把自己的病彻底给治疗好了。(当然,他把酒也给戒了)
  右归丸现在在药方里都有卖的,可谁也想不到,原来是张景岳治疗自己的酒泻时创立的。
  下面我把这几个方子给大家聊聊,因为张景岳的方子特实用,他对中医临床的贡献非常的大,在现在的《方剂学》教材中,除了医圣张仲景的方子,收录数量第二多的,那就是张景岳了。
  先说胃关煎,这个方子是用来脾肾虚寒导致的泄泻的,有的人闹肚子,就是一见凉就闹,早晨吹到冷气,喝了凉啤酒等时候一定会泻,张景岳的胃关煎是治疗这个的。方子组成是:熟地、炒山药、炒白扁豆、炙甘草、焦干姜、吴茱萸、白术。
  我把这个方子给大家解一下:方子里面的第一味药是熟地,这很让人奇怪,您说这不是补命门的吗?命门是肾阳啊,怎么出来一个补肾阴的药物呢?
  而且,张景岳说这味药在这里少用可以用三五钱,多用可以用一两,这么大的量,是干什么的呢?
  原来,张景岳是精通《易经》的人,中医里面有句话,叫“医易同源”,这个观点就是张景岳明确提出来的,其他人说的都含含糊糊的,张景岳小时候的国学功底厚啊,他深知阴阳互根的理论,中国古代哲学认为,阴阳是互相转化的,是互根的,一个方面的生发,是以另一个方面的发展为基础的,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系统观,它很恰当地解释了矛盾对立双方的依存关系。所以在中医里,认为阳气不足,也会导致阴气不足,而阴气不足,也会导致阳气的不足。换成现在的话说就是,物质基础的不足,也一定会导致功能的不足,好比油灯里的油少了,那么火苗燃烧的时间也一定地少。
  所以张景岳提出了一个中医里面的千古名句,这句话是学中医的人必须会的,就是“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在临床中,你反复琢磨这句话,确实有提纲挈领的感觉,很是受益。
  张景岳对熟地那是十分的看重,因为熟地“大补血衰,滋培肾水,填骨髓,益真阴。专补肾中元气,兼疗藏血之经”,而且张景岳认为熟地可以入脾经,滋养脾阴,所以是一味兼顾脾肾的药物,在这里,熟地可以补足脾肾之阴,使得阳气的生发有了物质基础。
  干姜是味辛热的药物,可以温中散寒,起到止泻的作用,炒焦后尤其可以起到收敛的作用;吴茱萸温中下气,方子里只用了五、七分,非常的少,但是可以起到暖肝经的作用,因为中医认为这个泻是和肝经有关的;白术、山药和白扁豆都是补脾的,我们以前讲过了,对于脾不足的人,这些药非常的好,很平和,可以自己磨粉,熬成糊喝;方子里的炙甘草是坐镇中州的,起到补脾胃的作用。
  总的看来,这个方子有补脾胃的,有温中的,但是最高明的用法就是使用了熟地,起到了从阴转阳的过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
  
  那么右归丸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们现在药店里卖的这个药,是用来治疗什么的呢?原来,这是张景岳的《景岳全书》里的新方八阵中补阵里的方子,组成是:熟地、炒山药、炒山萸肉、枸杞子、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
  这个方子是根据金匮肾气丸打的底,张景岳觉得金匮肾气丸里有泻的成份,但是有的患者肾阳非常的虚,根本就不用泻,所以他就把金匮肾气丸里面的茯苓、泽泻、丹皮三味泻的药给去掉了,他说这样补的力量就专一了,然后又给加上了些补的药物,我给各位解一下:张景岳首先加上了枸杞子,这枸杞子是一味药性甘平的药,我们在药店,超市可以经常看到,红红的,嚼起来甜甜的,很好吃,以宁夏产的为好,这味药的叶子也可以用,春天采的枸杞叶叫天精草,夏天采的枸杞花叫长生草,秋天采的果实叫枸杞子,冬天挖的根皮叫地骨皮,其中地骨皮比较常用,是退骨蒸潮热的,枸杞子可以滋养肾精,它补的是肾精,是属于补阴的药物,但是这味药阴中含阳,同时可以微补肾阳,因此过去说“离家千里,不食枸杞”,意思是肾阳补足了,该想老婆了。因为枸杞子同时可以入肝经,因此对肝肾不足造成的眼睛不好很有疗效,有的人眼睛干,见风就流泪,尤其是老人,服用含有枸杞的杞菊地黄丸就很有好处。
  方子里的鹿角胶我再说一下,这味药是用梅花鹿的鹿角,在每年的冬天,熬制而成的胶,我国的东北为主产区,过去北京一些老字号如鹤年堂等都在南苑那里有自己的鹿场,就是为了自己控制质量,这梅花鹿的一身都是宝贝,梅花鹿在刚长出角的时候,角还没有骨化,那叫鹿茸,一般在清明的时候踞,那叫“头茬茸”,秋天踞叫“二茬茸”,鹿茸踞的时候,是把它赶到一个特制的小木头屋子里,动弹不得,然后再踞,踞下来后,鹿茸要烫好多次,把里面的血烫出来,然后再烤干,这些都是手艺,一般人掌握不好,这个茸就废了。记得当年鹤年堂的九十多岁的刘老掌柜跟我说,如果这个梅花鹿的茸长得太漂亮了,这个鹿就倒霉了,就要连头砍下来,最后做得特漂亮的,放在架子上,过去这是皇宫里面或者王公贵族来用的。
  当这个鹿角骨化了以后,就叫鹿角了,这在药店里是两味药,不同的。
  鹿茸是峻补肾阳的药,补的力量大,而鹿角补的力量弱些,但是鹿角有活血、化瘀、消肿毒的作用,因此您在一些跌打损伤的药里可以看到鹿角的影子。
  如果把鹿角熬成了胶,那么就变成温补肝肾,滋养精血的药物,是兼入血分的,鹿角胶可以温补下元,补阴中之阳,通督脉之血。走的是后背的督脉,而龟板胶走的是前面的任脉,因此这两味药和起来叫“龟鹿二仙胶”,可以大补任督二脉。有的朋友颈椎出了问题,增生了,以前就有一位老中医告诉我他的治疗秘诀,就是少量地服用鹿角胶,他说能给把增生的部份化开,其实就是补的督脉,让身体自行恢复,我一般是直接用右归丸配合葛根汤来用。
  鹿角熬完了鹿角胶以后,剩下的药渣叫鹿角霜,很脆,一捏就碎,这也是补肾阳的一味药,这个药的好处是毫无滋腻之性,对于有痰湿的人都可以用,各位不要看已经是熬剩下的了,其实力量还是很大,我在临床中经常用鹿角霜,便宜,价格不贵,而且补肾阳的作用也很明显。
  菟丝子这味药是补肝肾之精的,该药也是补阳的药物,具有辛通之性,补而不燥,一般和枸杞子合用,则阴阳双补,另外这个药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熬水后,用这个水涂抹在脸上,可以去脸上的斑点,这对喜欢美丽的女士们是个好的消息。
  杜仲这味药是补肾的,性温,也是偏于补阳的药物,它的特性是对筋骨有好处,可以强筋骨,壮腰膝,中医认为肾主骨,肝主筋,对于腰膝酸软的症状,杜仲是比较适合的,杜仲的药性是入气分的,燥而善走,在应用熟地的时候,为了不使得滞腻,可以同时应用杜仲,就可避免此问题。杜仲在我国特别的多,它的药材是杜仲树的树皮,如果你折断它,用力一拉,会看到很多白色的丝,如同橡胶一样,它的树叶也是,一撕开,可以看到很多的白丝。这味药在买的时候要说清楚,各地药行给药的习惯不同,你写杜仲,在东北药店就给你生杜仲,在北京就给你炒杜仲,生用的时候强筋骨的力量更强,炒用则滋补的力量更强,炒黑了还可以止血。
  方子里的当归是用来养血的。
  那么这个方子是用来治什么病的呢?张景岳自己说是治疗:“元阳不足,或先天禀衰,或劳伤过度,以致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而为脾胃虚寒,饮食少进,或呕恶膨胀,或翻胃噎膈,或怯寒畏冷,或脐腹多痛,或大便不实,泄痢频作,或小水自遗,虚淋寒疝,或寒侵溪谷而肢节痹痛,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肿。”
  最后,他还给总结了一下:“总之,真阳不足者,必神疲气怯,或心跳不宁,或四体不收,或眼见邪崇,或阳衰无子等证,俱速宜益火之原,以培右肾之元阳,而神气自强矣,此方主之。”
  看来张景岳同志对这个方子是很推崇的,因为中医认为肾阳在右,肾阴在左,所以张景岳给这个方子起名叫右归丸。而这个方子也成为了后世温补肾阳的经典方子,对于肾阳确实不足的人,这个方子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这个右归丸对老年人肾阳虚引起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老化),骨质疏松等证都有效果,对肾阳虚引起的阳痿、遗精也很有效果,对女同志的一些阳虚病证也很有好处,很多妇科专家也经常用这个方子,我国的已故妇科大师罗元凯就极其推崇张景岳,甚至他的整个妇科理论都是从张景岳这里发展而来的。
  但是我在临床应用的时候,发现这个方子也有个弱点,就是通的力量不够,一下子补进去以后,人体受不了,所谓“虚不受补”是也,所以有的患者反应怎么服上以后腰开始痛了,这个时候我通常用桑枝十克、丝瓜络十克,这都是通络的药物,让患者熬水,然后用这个水来送服右归丸,就起到了补而不滞的作用了。
  
  在治疗好了自己的酒泻以后,张景岳同志的心并没有完全安定下来,他在四十九岁的时候(公元1612年),又开始出去游走江湖了。
  不知道江湖上到底有什么?让大家魂牵梦绕的?
  而这次在江湖上的一个经历,却让张景岳如梦初醒,从此放弃一切,一心专研医术,并懂得了医道的真正含义,最后终于成为一代大家。
  而再此之前,张景岳都把医术当作一个好玩的事情,懂很多,却没有细心专研,更没有达到悲天悯人的至高境界。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0: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领悟医道的秘密
  
  在人的这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的时候,一次遭遇、一段谈话,可能就让你突然地开悟了,从此人生步入新的阶段,就好比是过去的大书法家董其昌,就是考科举的时候被考官批注到说字体太难看,并因此给落榜了,而自己的侄子却金榜高中,这件事情让他很受刺激,从此苦练书法,终成一代大家;俄国的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也是,本来自己是个浪荡公子,到了三十几岁的时候,有天听到了别人评价自己的话,幡然醒悟,从此开始苦学写作,终于写出了《战争与和平》等巨著。您瞧瞧,有的时候,这人还真得受点儿刺激,这才有利于成长啊。
  
  我们的张景岳同志此时还不知道一段这样的经历正在等待着他,他正在意气风发地踏上遨游江湖的道路。
  让我们来看看此时的张景岳吧,他已经有一定的医术了,治病的效果也还算可以,他的学问底子也不错,天文地理什么都懂,可他的问题就是没有生活的方向,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呢?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自个儿心里也没有多大的谱儿。
  所以他才会在四十九岁的时候还到处遛跶,到江湖上去转转。
  但是我估计张景岳的游历也是有一定的目的的,寻访高人,和同道探讨问题,也是一个要做的事情。
  当时的天气一定很好,张景岳心情舒畅地向东走去,一路风景迷人,张景岳也不禁感慨,还是旅游好啊!
  然后,奇遇就发生了,在“东藩之野”,张景岳遇到了一位“异人”,这个“东藩之野”各位不要以为是在大野地里碰到的,就是在民间碰到的,我估计就是在一个什么村子里或者是胡同里,碰到了这么一个老人,两个人这么一搭话,还都是同行,于是就用行话套上了。
  老人:“怎么着?也是医行里的人?”
  张景岳:“好眼力!我还真是搞医的。”(怎么样?有点象武侠的意思吧。)
  老人:“学医很难啊,你一定要慎重啊!”
  张景岳:“您算是说着了,‘医虽小道’,可是也关系到人的性命,我哪敢不慎重呢?”
  老人听完,勃然大怒(果然是异人啊,脾气都大),马上大声斥责张景岳:“谁把你介绍来的啊!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见你了,你简直是一点都不了解‘医’这个字啊!去,去,赶快把你拿那两盒月饼拿走,别在这耽误功夫儿了!”
  张景岳晕了,心想:老大,不会吧,这么不给面子?嘴上还得招呼着:“淡定,淡定,在下哪里得罪了?还望指点一二。”
  老人余怒未消,喘着气说:“‘医虽小道’?你既然说这是性命攸关的事情,为什么会是‘小道’呢?你这种认识肤浅到了何种地步?!”
  张景岳一听,有点傻了,原来是自己的话有漏洞(看来江湖真的很难混啊),于是就接着请教:“先生您还得再给深入地指点一下。”
  老人自己也平静了一下,掏出支烟,张景岳连忙掏出土制打火机给点上。
  老人接着说:“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啊,有了性命,才有三教、五伦,才有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所以我们说这个医药,它是生命的守护者啊。可是,医药的道理太深奥了,里面的学问那可大了去了,所以你没有过人的智慧,我劝您都甭来学,犯不上难为自个儿啊,而且,你这个人还必须非常的善于判断事物,善于找到问题的中心点,如果不这样,您很快就会被复杂的情况给搞晕了,回头北都找不着了,还给人瞧什么病啊?!”
  张景岳听着,大为吃惊。
  老人接着说:“所以说一个人如果懂了医药的道理,那么安定社会的道理也就懂了;社会兴亡的道理也就懂了;打仗掐架进退的道理也就懂了;生死出入的道理也就懂了。”
  张景岳听得也很神往,就问:“那怎么才能到达这个地步呢?”
  老人说:“怎么达到?我就给你说两句吧,好好记着,我们学医,不是仅仅学习医学那些知识就完了,你应该知道,我们儒家是要让人修心的,要把自己的心修到至诚的境界,这是儒家的自我修养的方法啊;还有佛教,人家是讲究反省自己,有没有造过什么业障,如果有就要悔悟,还要持戒,这是干嘛?人家这也是修自己的心啊,要达到大慈大悲的境界。你觉得做个好的医生容易吗?一个好的医生,要同时用儒家和佛家的方法来修炼自己的心!要使自己的心精诚专一,全身心地为了患者!只有达到了这个境界,那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医生啊!这才是医道啊!你想知道医道在哪里?医道就在提高自己精神境界的过程中啊!”
  老人接着说:“你还说医是小道,怎么能这么说医学呢?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一点都马虎不得,一丝错误都不容许你犯,‘医道难矣,医道大矣,是诚神圣之首传,民命之先务矣’!你!(他一指张景岳,张景岳立刻一激灵)不要觉得医道就是那些草药什么的事情,这样的理解太浅薄了!你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将学问融会贯通起来(必期进于精神相贯之区),领悟到医药和这个世界各种学问的关系,然后达到对医学知识的那种心领神会的境地,用你的全身心去领悟医学的道理,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明白到医道的奥秘啊!你就好好地努力吧!(斯于斯道也,其庶乎为有得矣,子其勉之)”
  张景岳当时听了这番话,觉得自己是汗流浃背,很惭愧,自己的境界怎么这么低呢?
  回来以后,张景岳自己说的,他“皇皇者数月”,就是心里很不安了好几个月,从他记载的这个细节上我们可以看出,张景岳的心灵确实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他突然对自己以前的思想有了很反感的感觉,医学的大门向自己打开这么久了,自己却还在迷迷糊糊地混日子,要不是这位高人的点醒,自己还觉得自己不错的:“医虽小道”,可是我掌握了若干——很是自得啊!
  可现在在看看自己,修养差得太远了,在登山医学顶峰的路途上,自个儿那简直还是在半山腰啊。
  后来,张景岳在写那部巨著《景岳全书》的时候,是按照“入、道、须、从、性、理、明、心、必、贯、天、人、谟、烈、圣、贤、大、德、图、书、宇、宙、长、春”二十四个字来分集的,他把前面的这位异人的训话故事写进了“道”这一集中,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了。
  
  张景岳从经历了这件事情以后,顿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终于看到了医学的至高境界是什么样的,同时,他也知道了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于是,他放下了一切杂念,从此专心致力于医学。
  一个人,真的想做好一件事情,那是必须要抛弃一切乱七八糟的杂事儿的,只有用心精诚,才能做到最好。
  各位网友都是处于人生的上升期的朋友(我估计没有七十几岁的老爷子来看我的帖子),所以上面的这些文字大家可以细心领会,各个行业里都是如此。
  
  我们的张景岳本来学的东西就多,各门学问都会,现在他再这么一努力,结果您一想就知道了,他的医学水平那是突飞猛进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0: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终成一代名医
  
  有的时候,你的学问到了,可是境界没有上来,所以总是觉得不能融会贯通,等到突然在境界上有了突破,突然将学问都融通了,那你就达到了一种“自由境界”,各门学问都开始联系在一起了,以前各种病可能都是模模糊糊的,现在来龙去脉,各个病之间的联系,哪里是根结,就一清二楚了。
  比如说现在的张景岳吧,就达到了这个境界。
  
  这天,有位叫王蓬雀的同志来请张景岳看病(这个名字比较的酷),这位小同志在三十出头,患了咽喉病十几天了。
  张景岳来到了蓬雀同志的家,刚看到这位同志的时候,也愣了一下,为什么呢?您看这哪儿是一般的咽喉炎啊(中医叫喉痹),这位整个的脸都肿了,脖子也变粗了,喘气很急,声音也哑了,喉咙里都肿了,连喝水都费劲了。嘴里还起了口疮(口腔溃疡),这份儿疼啊,简直无法忍受,直把这位蓬雀同志疼到了什么地步呢?他需要用一个丫环来靠着后背,不能躺下睡觉已经几天了(看来这位蓬雀同志家里是有点钱,只是不知道这位丫环是否睡觉,估计得几位轮班来)。
  张景岳看了,也觉得很严重,于是就开始诊脉,手一搭脉,张景岳就知道了,这位是个虚证啊,因为他的脉那是又细又数,微弱得厉害,以前好多中医都认为数脉就是热,就是我们的张景岳同志重新把张仲景的脉法又给整理出来了,他说这人如果虚弱得厉害的时候,元气大虚,这脉也是数的啊,各位需要识别啊。这就是人家张景岳提出来的。
  再问这位蓬雀同志什么问题,他的声音简直轻微得象不能发声(声微似不能振者),张景岳又忍不住问了一下:“你这些天都服用了什么药物啊?”
  丫环赶快把其他医生开的方子拿了过来,张景岳一看,都是黄芩、黄连、栀子、黄柏之类的苦寒药物。
  张景岳明白了,这个患者本来体质是阴虚,结果病了以后用得都是苦寒之药,这就使得下焦更凉了,肾经里寒冷得象冰窟一样,阳气飞腾,跑到了上焦来了。
  这个病,如果再稍微晚一些,或者再继续服用苦寒之药,就要出问题了。
  于是,张景岳马上就给患者开了镇阴煎,熬好药后,用冷水给冷却一下,然后让患者喝下去。
  这个镇阴煎是什么方子呢?它是张景岳创立的方子,放在新方八阵的热阵中,方子的组成是:熟地、牛膝、炙甘草、泽泻、肉桂、制附子。
  这个方子里面的熟地用得很多,张景岳说要一到二两,这儿份量现在看可能很大,但是这是经验,这种情况熟地就是要大量地用,几十克是正常的,熟地这味药在这里我给大家讲讲。
  实际上,熟地和生地是一个药材,都是地黄,这是中医使用的最早的药材之一了,早在张仲景的汉代就用了,生地黄是可以起到滋阴、凉血的作用,如果把生地黄给蒸熟了,就变成了熟地了。具体的蒸法也非常的复杂,是要把生地黄放入锅里,洒上酒,然后蒸,蒸完了,拿出来,放在太阳下暴晒,然后在重新拿回去蒸,再暴晒,这样一共作九次,做成的就是熟地了,所以各位看清朝时候的医案,好多江南的医家开方子都是“九蒸熟地”、“九制熟地”的,就是说要炮制得法。
  您该问了,有必要这么麻烦吗?其实这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方法,现在通过分析,发现炮制前后的地黄中有效成份的含量明显的不同,可见古人是通过经验与效果来改进这些工艺的。
  那么熟地这味药有什么好处呢?原来,它是补精生血的,各位记住了,在补血的方子里,我们都可以用到熟地,比如著名的四物汤,那就是熟地加上白芍、川芎、当归啊,又比如六味地黄丸,那主要的药物也是熟地啊,熟地这味药有个特性,虽然它主要是滋养肾精的,但是它和什么经的药配,就可以补什么经,比如,熟地配合白芍使用,就可以兼补肝经的阴血,和柏子仁配合使用,就可以滋补心经阴血,配合龙眼肉,就滋补脾经的阴血。
  由于熟地是补血的,如果和一些去除外邪的药物一起用,就可以在把外邪去除以后,立刻由阴血来补足,比如在著名的阳和汤里,熟地是和麻黄一起用的,在麻黄把邪气散出后,由熟地来填补正虚的情况,这个方子对治疗寒性的闭塞性脉管炎、阴疽、慢性骨髓炎等的效果都非常的好。
  其实生地和熟地都对风湿有驱除的作用,有的老中医就用生地七八十克,配合一点附子麻黄等热药,治疗风湿,效果非常的理想。
  我们的张景岳那是古今医家里面对熟地的应用最有心得了,经常随证使用,疗效非常的好,所以后来人送外号“张熟地”。
  在这个方子里面,张景岳使用量达六十克的熟地,目的是赶快把患者的肾阴给补回来,他认为患者的咽喉肿痛都是因为肾阴虚,导致的肾中阳气无所守,本来人家肾中的阴阳是抱在一起的,现在阴没了,阳当然也就飞了,阳气向哪里飞呢?是向上飞,所以就出现了咽喉部位的肿痛,这个道理看似玄妙,但是在临床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患者,这种患者什么六神丸、牛黄解毒丸吃了很多,越吃越重,反复地发作,有的几乎治疗了几年,当然,不都是咽喉肿痛,还有口腔溃疡,多少年都不好,其中就有这样的。
  方子里还用了牛膝,牛膝是味补肝肾,强筋骨的药,药性是往下走的,所以如果下焦有虚弱之证,尤其是下肢,那么用了牛膝的效果就更好了,牛膝有怀牛膝和川牛膝之分,怀牛膝的滋补作用强,川牛膝的化瘀通络作用强,张景岳这里应该用的是怀牛膝。
  方子里的炙甘草有通血脉的作用,同时甘草可以利咽消肿。
  泽泻是泻肾经的水湿的,张景岳把熟地和泽泻一起用,这用的是金匮肾气丸的思路,使得熟地补肾却不增加水湿,方子里的附子和肉桂都是补肾阳的,用的量都不大,就一二钱,这是稍微的补点阳气,您该问了,上面都肿这么厉害了,还补阳?其实这就叫“引火归原”,这是中医理论的妙处,尤其是肉桂,用了以后,就能够把上焦的虚火给引下来,这是屡试屡效的方法。
  这个方子张景岳是用来治疗吐血的,那种阴虚,阳气飞散导致的吐血,这种吐血经常是来势凶猛,非常的骇人,同时还治疗阴虚导致的喉痹。但是在治疗喉痹的时候,要把药放冷了再服用,这叫“暗度陈仓”服药法,这么服药不至于引起上焦的难受。
  这个方子的灵感其实来源于金匮肾气丸,但是熟地的用量大了,所以治疗的病证就改变了,这个用法后来被晚些年的傅青主学去了,傅青主就创立了“引火汤”,和这个思路是一样的,现在我们理清楚了,中医理论就是这么一代代传递的,各有来源(现在的李可老中医就特别擅长用这个方法,据他说很多五官科的疾病都是这个证型的,大家不会识别而已,所以久治不愈)。
  这个方法我经常用,对于此种证型的口腔溃疡、咽喉炎疗效非常的好,一般三付药基本恢复,但是要看清舌象,舌质一定是红的,如果舌质白,还有另外的方法。
  
  我们把话题说回来,再看看这位蓬雀同志,他把凉的药,慢慢地就喝下去了一付,然后就睡着了,等到第二天起来,惊奇地发现自个儿的脑袋变小了(原来是肿着的),而且,尤其令人惊喜的是,居然咽喉全都好了(“过宿而头项肿痛尽消如失”,看看,效果就是这么的快)。
  然后他就走出来见张景岳,张景岳这个时候已经来复诊了,但是张景岳居然不认识眼前的这个人了,因为在张景岳昨天的记忆了,这位的脑袋个儿特大,非常的“巍严”(这个词张景岳用的很搞笑),今天出现的是一个面容清瘦的书生,大家伙一介绍,张景岳才知道这位就是患者。
  于是就又开了调补气血的药物五福饮(这也是张景岳创立的方子,是新方八阵里补阵的,主要成份是人参、熟地、当归、白术、炙甘草),这个病就痊愈了。
  一开始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怀疑,这位张景岳治病的路子怎么和大家不一样啊,治疗咽喉肿痛不用消炎药,倒用起补药来了,能行吗?
  现在服了,十多天的病,那么重,人家一晚上就给治疗好了,真是高人啊!大家一起竖起大拇指——佩服!
  这位蓬雀同志本来都觉得自己要死了,现在非常的感谢张景岳对自己的恩情,从此就和张景岳成为了莫逆之交。
  
  说实话,我写到这里的时候,也是打心眼里佩服张景岳,他从《易经》的理论出发,深刻地领悟了人体阴阳的关系,开创了这个治疗方法,那真是功德无量啊,我临床用过,我深深地知道这个方法的价值,但是非常遗憾,后世清代的温病学家对张景岳诋毁得很厉害,结果现在很少有人看张景岳的书了,这些方法知道的人也不多,大家都用清热解毒的方法来治疗这些病,导致那么多的咽喉炎、口腔溃疡患者久治不愈,有的十几年都生活在痛苦中,很是遗憾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0: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之病何其多
  
  再讲个镇阴煎的医案。
  这是一位少年,这位估计是刚结婚,总之是性生活多了些,张景岳说,有的人身体本来就弱,如果房事多了,很容易损伤了肾精,也就是肾阴伤了,这样肾中剩下的那点儿阳气无所依托,就很容易漂浮到上焦,形成热证,但是下面是寒冷的,张景岳说此时要诊患者的脉,这种脉一定是细微的,或者脉是浮的,但是一按,非常的空。
  这位少年本来是患的外感伤寒,患了七天以后,突然就开始鼻子出血了,一开始大家还以为这是病要好了呢,因为张仲景说过,外感病中鼻子出血和身上出汗是一样的,都是邪气外出的途径,民间也有这种说法,说感冒了,鼻子出血就是要好了,但是这位的反应显然和大家想的都不一样,这位的血是从鼻子里不断地流出,从早晨辰时开始,到了下午的申时,患者的家属反应流了有一斗的血!
  这是一个很恐怖的场景,这血就那么滴滴答答地流着,愣没人能止住,此时再看这位少年,已经是奄奄一息,就连呼吸都开始微弱了。
  当张景岳被请来的时候,第一个印象就是患者要病危了,此时这位患者的身体已经是冰冷了,眼睛也已经直了,这血还滴滴答答地往桶里淌呢,于是赶快诊脉。
  当时的情景很乱,患者的父母还在身边号啕大哭,这都给张景岳的诊断带来了很大的干扰。
  但是,张景岳那是诊断高手,他的手一搭脉,就马上判断出,这位是个虚阳浮越的上热下寒证。
  于是,马上给患者开了自己的镇阴煎,方子我们前面说过了,是重用熟地,然后用少量的肉桂等药引火归原,其思路就是把肾中的肾阴补足,这样使得阳气有所依托,然后再引火归原。
  患者家里马上就按照张景岳的方子给这个少年服下去了,结果,一付药以后,鼻子里的血就不出了,身上也开始感觉温暖,然后张景岳再根据这个少年的身体情况,又调理了一下,这个病就痊愈了。
  这是张景岳第一次治疗这种鼻腔的出血,从那以后,凡是碰到这个证候的,张景岳全是这么治疗的,“无不响应”,治疗得很是神速,张景岳自己也很自豪,他说这虽然是金匮肾气丸的思路,但是,这个镇阴煎对这种病证的疗效要迅速很多啊。
  
  再说个吐血的患者,其实这个吐血从现代医学来看,病因挺复杂的,有上消化道出血,有呼吸系统出血,都会从嘴里吐出来,有的上消化道出血很是危急,下了胃镜下去,喷射的血液都把视野给挡住了,根本就查不出哪里出血了,当然,古代没有胃镜,更是无法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所以只能根据身体的整体表现来分析,然后确认出血的根本原因,进行调理。
  
  这不,张景岳就遇到了这么一位,他姓倪,是个孝廉,这位老倪同志都四十多岁了,为了生活,还经常给报纸写点文章等的赚点儿稿费,给广告公司写点宣传保健品的文案什么的,所以熬夜在灯下奋笔疾书那是经常的事儿,中医说啊,思虑伤脾,所以这位的脾经就不那么的强健,一过份劳累了,就会呕吐,每次碰到这种情况,都会来找张景岳,张景岳也就随证治疗,每次恢复得都还很快。
  这一年的夏天要结束的时候,老倪同志手头的活多了点儿,连着几天都熬了夜,白天还要出去应酬,“连日交际”(提示中文系的同学,“交际”这个词看来打明朝就出现了),结果坏了,就开始吐血了,不但上面吐,下面还泄血(这里没有说明颜色,如果是胃出血,便出来的应该是板油样的黑色),吐出来的血每次有手掌那么大一滩,或是红色的,或者是紫色的,很是吓人。
  这下开始担心了,才想通,买什么房子啊,还是身体的健康重要啊,于是就赶快找人去请张景岳,可是恰巧,张景岳到别的地方出诊去了,没办法,就请了另一位比较有名气的医生。
  这位医生来了以后,一看日子,这是夏天啊,夏天属火,正是火气当令,而你又是操心上火患的病,这两股火加在一起,不吐血才怪呢!
  于是就开了清火的药:犀角、地黄、童便、知母等的,这里面的药物我们大家都熟悉了,以前的各位医家也经常用,但是,中医就是有这么个特点,就是这些药,你用对了就治病,用不对就耽误事。
  显然这位医生就没有用对,这些药老倪同志服用了两付,结果是吐血吐得更厉害了,而且体力开始明显衰竭,脉搏跳动得也更快了,这下这个医生吓坏了,说:“这脉搏跳动得这么快,你的体内该有多大的热啊(这位一直认为脉数为热来着),这么生猛的药我都用了,居然还控制不住,唉,可叹啊,‘不可为矣’”,在过去,医生一说“不可为”,就是这个病无法救治了。
  这下老倪同志的儿子无比惶恐,于是赶快又来到了张景岳的家里,正好张景岳回来了,于是就一起来到了老倪家。
  张景岳一看,此时确实是病情危重了,一般的医生,这个时候就不能出手了,因为很容易让患者死在自己的手上,但是张景岳还是出手了,他诊完脉,就给患者开了人参、熟地、干姜、甘草四味药,量特别的大,然后喝了下去。
  正好旁边有个医生,看到这个方子后,吓得捂住了嘴,直想夺路就跑,怕看到可怕的后果,后来想想,还是别跑了,看看热闹吧。
  这付药第一次喝下去后,患者没有什么反应,第二次喝以后,往上呕的劲头就小了,这下张景岳就又在方子里加入了附子、炮姜各二钱,用了人参、熟地各一两,白术用了四钱、炙甘草一钱、茯苓二钱(那位医生看到方子,再次想夺路而跑),黄昏的时候服的药,服完以后,患者竟然开始睡觉了,一直睡到四鼓时分,然后又喝了一次药,这个时候,血就不吐了,于是张景岳就又开始用了很多的温补药,调理了十多天,这位老倪同志就算是彻底地好了。
  在旁边看的那位医生越看越吃惊,看到患者最后居然好了,“乃始心服”,对张景岳说:“如果你不在这里,那这位老倪一定会被童便、知母、犀角等药给害得丧命的,但是人们不知道,还得夸那位医生呢,大家会说:‘你看,人家早就预料到了,会出现这个结果,真是很牛的医生啊,理论搞得头头是道的(终是识高见到)’,不过您可得给我说说,为什么这个病用温热药却能好呢?”
  张景岳说:“他是按照火证来治疗的,可是,你要把病情诊断清楚啊,这个人他不是火证,他是因为脾虚,气不足了,导致的气不摄血(中医认为血液是在气的统摄下运行的,气不摄血则血就妄行),如果再用寒凉,那么必然伤了脾阳,这就会导致病情恶化啊,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中医诊断学啊!同志!”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该有疑惑了,怎么翻来覆去就是这几味药,什么犀角、附子的,为什么这位用了就救人,那位用了就害人,看来这药是没有对错的,药就是药,是用药的人有高低,可是这里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是啊,我们看了这么多的医案,用的药无非就是两大类,温药和凉药,用药的味数也就是那么多,还没超过几十味呢,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错误判断呢?
  原来,问题就出在诊断的水平高低上。
  
  那么,张景岳到底有什么诊断秘诀呢?他对中医诊断学到底有什么贡献呢?我们明天接着说。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0: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诊断的秘诀
  
  要说张景岳为什么对中医诊断学有那么大的贡献,还真得从人家的知识结构谈起,这要是搁一般人,也就是跟着跑把,别人说怎么治病就怎么跟着学,不会创新,可患者的病情变化万千,您估计就疲于分析了,累趴下喽,还跟不上变化的速度。
  但是张景岳不同啊,人家的国学基础好(小时候的补习班报得多),尤其是《易经》学得好,《易经》是什么啊?方法论啊!各位千万别以为《易经》是拿来算命的,这可就太小瞧它了,它其实是叙述方法论的,是叙述如何处理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尤其可贵的是,它论述的那是动态中事物的关系,自己的处理方法等,那是古人的大智慧啊,一个人,如果能够把《易经》领会好了,那这个人的做事一定是十分成熟的,问题的要害在哪里,自己什么时候行动,都会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的(顺便说一句,如果真的领会了,那此人在单位里一定是如鱼得水的)。
  张景岳除了《易经》,什么天文地理的都是十分的精通,而且,他的生活经历也很丰富,尤其是战争中的经历,更让他知道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找到问题的关键,各位,这种能力那可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得来的啊,那种刺激的强度估计我们是想象不出来的。
  所以,张景岳分析病情,就跟分析战场一样,那是十分清晰明了的,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对方的主将在哪里呢,如何一剑将其击毙,这都是他擅长的。
  有的时候我们看这个人,为什么他能达到那种高度呢?人家不是一根线学上去的,人家的知识结构是个金字塔,下面的厚着呢,所以人家看问题可以抓住关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好多大师都是多面手的缘故,好多都是搞了好多个学科的,最后在一个学科上突破的,例子太多,我就不举了。
  
  现在我们来看张景岳,他十分知道诊断的重要性,这关系到治病后面的环节是否正确,诊断一错,您就甭想后面了,所以他在《景岳全书》里,近一百万字的书(实在是个大部头,拿一会儿胳膊就酸),上来第一篇,就是讲诊断的,他在这里说了一个思想,就是这病情这么复杂,跟天上的千万繁星似的,我们怎么分析啊?
  张景岳说,您别怕,虽然它多,但是我们要把医家的心当作北极星,就是一颗,但是看的方向准,我们用这一颗星,对一个主要的矛盾,不去对你那一万颗星星,我们把这个主要矛盾抓住了,其他的就不怕了,那么,这个主要的矛盾是什么呢?张景岳说:就是阴阳。
  张景岳这里搞的就是系统论,这是从《易经》里学的,就是用阴阳,把事物分成两个系统,这样大方向就不会错了。
  张景岳说:“阴阳既明,则表与里对,虚与实对,寒与热对,明此六变,明此阴阳,则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者”。
  各位,这段话太了不起了,为什么呢?因为从此,中医的著名的“八纲辨证”出现了。
  张景岳真是个高人啊,其实这些东西古代都有了,也有人提出来了,不过大家都没有仔细地给论述过,张景岳这里就给彻底地分析论述了一遍,从此建立了八纲辨证的理论体系,后来民国的时候上海的医家祝味菊,明确地提出了“八纲”这个名词。
  其实看病和侦探破案一样,但是比侦探过瘾,因为你侦破刑事案件,这案犯有可能跑到国外去了,你找不着线索,急得干跳脚。但是这看病可就不同了,所有的线索都在患者的身上呢,你就找吧,一定能找到,最后把案子给结了,这就像是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一样,案件是封闭的,就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福尔摩斯要很久才能破一个案子,医生可能一天要破获十来个。
  一个严谨的医学体系,它的诊断系统一定要象法律的法典一样,条理清楚,规范严格,有据可查。西医这方面做得不错,我们中医现在经验都有了,在建立法条方面还应该努力。
  但是人家张景岳那会儿就想到这个问题了,于是他提出了八纲辨证,这八纲就是又把阴阳向下细分了,分成了若干个子系统,这样就会把疾病的性质不断地缩小,从而定性。
  中医还有若干个诊断体系,比如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时间辨证等系统,这些系统是交叉在一起的,就好比是刑侦中的现场证据、目击者证词、人物关系分析、法医检验等的,有好多条思路,那个里面都可能露出线索。中医诊病也是这样,一个好的医生,这些体系都特别的擅长,碰到一个患者,在哪个体系暴露出了问题,就从哪里下手调查,找出症结,就是这样。
  我给大家举例子讲吧,否则有的朋友看得要睡觉了。
  
  就拿我们经常患的感冒讲,一个人感冒了,得,您别往别处看了,就拿您举例子吧,您自个儿感冒了,怎么判断感冒的性质呢?
  从八纲来看呗,此时,首先就要考虑阴阳了,一般中医是要先考虑所患邪气的阴阳,但是邪气的阴阳也没有写在哪儿,怎么分析呢?实际上是从人体的反应来分的,您看自个儿心烦气喘嗓子疼,一派热象,热为阳,必伤阴,而病在肺经,所以要注意保护肺阴了。腑为阳,脏为阴,肺与大肠相表里,可以考虑从大肠泄去肺热,保护肺阴。
  这个大思路定了以后,然后分表里,您的皮肤发冷,显然邪气在表还有啊,发冷,这是寒啊,所以这里表里寒热就有了,是表寒证,这属于阴,但它此时是次要矛盾。
  然后再看里面,您里面心烦口渴,嗓子痛,呼吸声音重,咳嗽有痰,痰是黄色的,这我们就清楚了,痰是黄色,说明里面有热啊,有寒那痰该是青色无色的啊,心烦口渴嗓子疼这也是有热啊,痰黄是正气正在和邪气斗争的产物啊,所以是里面有热,是个里热证。而里热是主要矛盾,外寒是次要矛盾,要分清比例。
  这个时候还要看看虚实,您肌肤出汗不呢?不出汗,发冷,都是鸡皮疙瘩,这不是虚证,所以这是表寒实证,里面呢?感觉热,咳嗽也是很有力气的,脉象有力,这说明里面正气未虚,也是个实证,所以是里热实证。
  合起来,就是个外寒里热的实证。
  
  这样方子就清晰了,就是散外寒的比如苏叶、麻黄等药,量少点,各用几克就可以了,加上清里热的银花、连翘、黄芩、白僵蚕等药,这个量可以大点,用十几克吧,其中连翘、银花可以用到三十克,为了保护肺阴,加上点沙参、玄参,如果大便干燥,为了通大肠,稍微加一点大黄等药,因为没有虚证,所以不用补药,如果有虚的情况,还要用。
  我上面的是举个例子,主要是这个思路,有的时候还要加入卫气营血辨证,脏腑辨证什么的,但是一般的轻浅感冒初起的时候,就是这个思路了,按照这么辨证的。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里,上来就是《明理篇》、《阴阳篇》、《六变辨》,在《六变辨》中,又分了《表证篇》、《里证篇》、《虚实篇》、《寒热篇》、《寒热真假篇》,连着论述了这么多的内容,各位有兴趣的可以找来该书看看,为什么人家疗效好啊,人家精于辨证啊,从根上人家就把问题分析清楚了,后面是不会出什么大格的。
  这就是高手,从方法论上下手,然后才能势如破竹。
  
  举个真实的例子吧,有位嫁到姓金的人家的少妇,这位少妇自个儿的娘家是个官宦家庭,所以性格上就很是任性,所以生活中估计耍脾气的事情是经常有的,时间长了,就出现了一些病证,主要是胸胁痛,还有呕吐,犯病的时候吃些药,也就好了。
  这一年,秋天即将要过完的时候,北京的天也凉了,大家都忙着去香山看红叶呢,这位少妇的病可就犯了,还是呕吐,但是这次呕吐的不是一般的厉害,连着吐了两日,搞得本来计划去香山的家人全都留在家里伺候她了,两天以后,这位吐得已经昏迷好几次了,就跟一个病危的人一样了。
  这个时候,就把张景岳给请来,张景岳来了一看,一屋子的人,都是医生(看来这家人对这个少妇很是重视),医生都围着患者(见诸医环视),正讨论呢,都说什么呢?大家都说现在连汤药都下不去了,进嘴里就吐,没有什么办法了。
  有一个医生说,应该使用独参汤,用一味人参,熬汤,给灌下去,或许可以救活。
  张景岳听了,也没说话,就坐下来诊脉,诊得的脉象是“脉乱数甚”,而且看到患者是“烦热躁扰,莫堪名状”,现在就是这些症状了,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吧(张景岳老师此时已经判断完了,剩下我们来练习一下吧)
  首先,我们从阴阳来分,这位烦热,躁扰,再加上脉数,这都是阳证,如果虚弱的昏迷是可以用人参汤的,但是这位显然不是虚弱的,是热盛的,所以从阴阳上来分,那位医生要用人参汤就不对了。
  然后看表里,这个显然不是外感,没有外邪来袭的表现,说明无表证,只有里证,这样表里就分清了。
  寒热是这个病证的关键,这位少妇很烦躁,而且象神志受扰的样子,这似乎是热证,但是有的时候,阴盛也会烦躁,如何判断呢?从脉象上我们可以判断,如果脉数,则有热证的可能,但是脉数还可能是大虚,但是看这个患者的状态,是个盛壮之象,不是虚的,所以从脉象来看只能是热,另外我一般是从舌象上看,热证的患者一定舌质是红的,寒证的患者舌质一定是淡白的。
  张景岳显然对寒热这个判断还不放心,于是他就拿了一杯冷水,问患者,想喝吗?各位,这是一种诊断方法,试验一下,如果是寒证,一定是会想喝热水的,可现在给她凉水,这位少妇马上就点头。
  于是张景岳就给了她半杯凉水,这位没客气,咕咚几口就给喝了,然后还觉得挺安静的,“不惟不吐,且犹有不足之状”,于是张景岳就又给了她一杯凉水,这位又喝了,喝完之后,还很安静。
  这下张景岳就更有把握了,他立刻就开出了他自己创立的太清饮,这个方子是新方八阵里寒阵中的,组成是知母、石斛、木通、生石膏,方子里量都不大,石膏才用了五、七钱。方子里的这几味药可都是清热的,其中的木通是导热从小便而出的,石斛有生津的作用。
  这个方子一写出来,大家就开始议论了,您别忘了,还有那么多的医生呢,这有的人就说了:“现在是秋末了,天都这么凉了,患者能受得了这么凉的药吗?(能堪此乎)”
  张景岳这个人很有意思,他是个实在人,不大会辩论,不像喻嘉言谁的,把别人辩论得直用头撞墙,张景岳南方人,在号称很多人“嘴遛”的北京,总是辩论不过人家,有的时候还被被患者给强词夺理了,然后眼看着自以为是的患者倒霉了,也没办法。
  所以这次张景岳也不跟他们这些京片子理论了,直接就给患者喝药,这个药才喝进嘴里,患者就开始感到困倦了,然后倒头便睡,睡了半天,再起来的时候,就不呕吐了。
  然后张景岳用了一些滋阴的药物,这个病就痊愈了。
  张景岳事后总结,说“自后凡见呕吐,其有声势涌猛,脉见洪数,证多烦热者,皆以此法愈之。”
  因为,呕吐“声势涌猛,脉见洪数,证多烦热”的证候,就是一个里热实证。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0: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个儿的孩子病了
  
  张景岳这个人早年几乎把全部的精力用来行走江湖了,什么提着剑“出榆关,履碣石”的,后来又当兵做了参谋,“经凤城,渡鸭绿”的,结果是一点空余的时间都没有,我很怀疑他是很大了岁数才娶上老婆的(看来武侠的日子也不好过啊,毕竟象郭芙蓉那样的主儿少),我的这个判断来自于他生儿子的年龄,让我们来看看吧,我们的张景岳老师是在公元1613年癸丑年生的第一个儿子,这年他正好五十岁,刚刚游走江湖回来(就是被那位异人给训斥了一通,终于顿悟医道的那次),那个时候,他已经彻底放下了一切,开始专心琢磨医道,所以就不再出门,但是在琢磨医道的同时,他也开始生孩子了,在两年后,就是公元1615年乙卯年,他又有了第二个儿子,此时他五十二岁,又在两年后,公元1617年丁巳年,他又喜得第三个儿子,这年他老人家五十四岁。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张景岳都属于老年得子的,对儿子的喜爱各位也该理解了,但是,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哪儿有不得病的?张景岳的儿子也不例外,曾经多次患病,张景岳把这些治疗过程都记录下来了,让我们来看看吧,顺便了解一下,这些名医们,在自己的家人有病的时候,他们会面临怎样的挑战。
  中国有句古话,叫“医不自治”,俗话说就是“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刀把”,有的时候,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患病,自己因为感情的缘故,会丧失判断能力的,所以,这个时候是对医生的很大的考验。
  
  在张景岳的大儿子长到两岁的时候,病了,患的是背疽。谁也没有想到,这么严重的病,被一个刚满两岁的小孩子碰上了。
  刚开始发病的时候,是后背上微微地有些肿,这个时候张景岳有些疏忽,没有采取措施(估计是没有完全判断清楚),几天后,用手一按,就发现这个肿的地方“根深渐阔,其大如碗”,这个疮疽是要看根盘多大的,这才两岁的孩子,根盘就这么大,很是吓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开始出现微热的表现了,您别看张景岳那么大的名医,这个时候也晕了,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因为里面带着感情呢,尤其是五十岁刚得的这么个儿子,心疼得很啊,怎么办,找医生吧(这就跟普通人一样了,我们讲述的每个故事里都有这样的情节),找的是外科医生,还不是一个,找了好几个,估计以张景岳的名气,找几个朋友来是很容易的,这些外科医生在看了以后,说法不一,但是大家的一致意见是赶快要解毒,于是就合着开了一个解毒的方子,都是寒凉的药。
  结果是服用了一付以后,身上就立刻开始突然发热,精神头也开始不足(神气愈困),连饮食都不进了。
  这样的故事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但是这次却发生在了我们的大名医张景岳的身上(看来谁都不是神仙啊),张景岳此时是个什么反应呢?他是“畏惧之甚”,自己的宝贝儿子啊,怎么命这么苦啊!
  我估计,此时的张景岳的脑子里完全是乱的,五十岁上才有的这么个独子,这是多么的钟爱啊,象一个普通的父亲一样,他心如刀绞。
  怎么办?束手待毙吗?那哪儿成啊,自己学习了那么多的医学知识,难道此时就不能自个儿好好的琢磨一下吗?于是,张景岳就拼命地告诉自己,一定要静下心来,然后开始想,自己以前看的医书里都是怎么说的呢?
  他的思路很快,脑子里马上把以前看过的医书都检索了一遍,然后选出了比较有关联的论述,论述是朱丹溪说的,虽然张景岳和朱丹溪在某些问题上的观点不同(张景岳曾经说朱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不对,应该是“阳常不足,阴本无余”,这个我们后面再说),但是人家毕竟是搞学问的,对朱丹溪的一些正确的论述,张景岳那也是不断地引用,各位可以看看《景岳全书》,里面对朱丹溪的引用的比例是十分大的。
  那么朱丹溪老师在这里说什么了呢?朱丹溪说过:痈疽因积毒在脏腑,当先助胃气为主,使根本坚固,而以行经活血佐之。
  还说过:但见肿痛,参之脉证虚弱,便与滋补,气血无亏,可保终吉。
  张景岳回想起这些,心里感觉清晰了一些,他向着远方叹了口气,心里默默地说:“谢谢你了,丹溪前辈!”
  然后,他的目光开始变得坚毅,他努力把自己的心神安定下来,把自己的孩子当作一个正常的患者,开始认真地分析。
  分析的结果,张景岳把这个病定位为里虚寒证,这是从人体的正气的角度来考虑的,正气不足,所以无法把毒邪托出体外,这才形成了痈那里皮色不变,而孩子神情困倦的情况。
  张景岳开出的方子是:人参、附子、当归、熟地、炙甘草、肉桂。
  这里面温补的药居多,当归是用来活血养血的,“当归”名字的由来,并不是妻子让丈夫回家才叫的“当归”,而是能使血各归其所,才叫的“当归”,过去当归这味药分成当归头、当归尾、当归身、全当归和当归横须,药用功能各有区别,当归头和当归尾是活血破血的,在需要化瘀的药中用的是这两味;当归身是补血养血的,化瘀的作用不强;全当归就是加在一起了,既活血又养血,如果写当归,就给全当归;当归横须是活血通络,对于病入络脉的,可以用这个,名医缪希雍就非常喜欢用当归横须,但是现在药房已经不这么分了,一般只有当归一味药,但是大家要了解这些,这是中医的文化,慢慢的就会消失了,反正我去问同仁堂就没有这些分法了。
  张景岳开的这付药,服了一付以后,孩子就开始能够吃东西了。再服一付,精神头就上来了(神彩依旧),这样,张景岳就开始给孩子“药食并进”,十付药以后,孩子后背的痈里面就成脓了(在正气不足的时候,是无法成脓的),然后张景岳就用针(在针灸用具里面有专用的针),把痈给刺开,这样脓就排了出来,再调理了一个月,孩子的病就好了。
  张景岳后来自己总结,就是在判断病情的时候,首先区分了阴阳,其实正气和邪气是一对儿矛盾,但是此时正气虚是关键,张景岳说这个情况是“阴证”,邪气此时还没有完全发作,因此扶正才是必须要做的。
  
  这个儿子好了,没过多久,二儿子又病了。
  这儿二儿子出生在张景岳五十二岁的时候,五月份生的,没过几个月,就在初秋的时候,忽然患了感冒,被寒风吹着了,身上发烧,脉稍微有些紧。一般这受了寒,应该向外发散啊,于是张景岳就自己开了川芎、苏叶、羌活、白芷等发散的温热药,结果一付下去,孩子就开始泻肚子,连泻了两天,在泻的同时,还出现了喘的症状,而且是越泻喘得越厉害。
  这下张景岳自个儿也傻了,这要是给别人开药,孩子家长还不跟你急喽?谁的孩子谁心疼啊。
  张景岳自个儿也心疼啊,可是没有办法,一定要解决问题啊,于是就开始了推理的过程,这就跟破案没有什么区别,要找到真凶是谁,具体的推理过程张景岳老师给记录下来了,我们可以观摩一下。
  张景岳想:难道这是寒邪太盛的缘故吗?如果是的话,那么我用温热药,就不应该没有见好,反而还泻肚子啊(何以用温药而反泻),显然这里不是症结所在;那么难道是热邪吗?那么不应该他泻了几天热象还不减少,显然这里也不是问题的关键。
  此时的张景岳看到孩子喘得厉害,心里也是象火烧火燎的一样,着急得很,但是还是努力告诉自己,一定要冷静分析。
  最后,他突然在一个现象上找到了突破点。
  这个现象是:孩子泻得越厉害,喘的就越厉害。真凶原来就在这里,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是个实证,就是邪气盛的,那么在泻了以后,邪气排除一些,喘会减轻一点,但是,这里泻了以后,反而喘得严重,说明中气是虚的,泻了以后,就更虚了,所以才会立刻就喘得厉害了。
  这样,虚实就判断清楚了,原来是正气不足捣的鬼啊!
  张景岳分析出来以后,就用人参二钱、生姜五片,熬了水,先给孩子试着服用了两三茶匙,然后抱着孩子在屋子里来回地走(“即怀之而旋走室中”——多有人情味的叙述啊),然后自己仔细地观察孩子的呼吸情况,发现孩子的喘并没有减轻,但是也没有增加,于是胆子就大了,又给孩子灌了三四茶匙,过了一会儿,觉得孩子的呼吸似乎顺畅了些,张景岳这就放心了,说明自己的分析是正确的,真凶就是中气不足啊,于是就把小半杯的药汁都给孩子灌下去了。
  从中午开始,到下午的酉时,张景岳把一付药都给孩子喝了,这个时候,正好有个医生朋友来看,一见张景岳给孩子服用的是人参,吓得连声说:“错了!错了!如此大喘,怎么能用人参呢?应该用抱龙丸啊!”
  张景岳不愿意和人辩论(我们说过了,他辩论的功夫不行),就嘴里答应着,然后顺手,又煎了一付人参汤,给孩子灌下去了。
  到了半夜,这个孩子的气息就平复了,然后躺在床上呼呼大睡,然后泻肚子也停了,身上的热也退了,这个病就好了。
  各位看看,养一个孩子容易吗?孩子患病的时候,父母的心都是揪着的,就连张景岳这样的大名医,轮到了自个儿也是反复思量,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啊。
  所以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的《小儿则》的“外感发热治法”中就特别地提到了,说孩子患了外感,当然要发散解毒的,但是,如果看到孩子没有那些明显的外感表现,“气血平和”,但却总是“困倦昏睡”的,一定要考虑到正气的虚弱这个问题啊。
  
  好在我们国家现在都让养活一个孩子了,否则要个七八个孩子,估计头一定胀得老大了。
  张景岳同志对此一定深有感触。
  因为又过了两年,他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了,此时他已经是五十四岁了(佩服一下,张老师很是勇猛啊)。
  这个孩子是正月时出生的,到了白露时节,刚刚到半岁,这个时候天气有些凉,张景岳就嘱咐老婆,要好好注意孩子的保暖,但是显然他老婆对此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结果孩子就受了凉了,几天后,就开始吐泻大作,张景岳的反应也快(经过了前面两个儿子,有了经验了),立刻就用温脾和胃的药给服用下去了,但是非常遗憾,没有效果。
  然后张景岳又用了理中丸,服用了也没有效果。
  在后来,又在方子里加入了人参,还有姜、肉桂、吴茱萸、肉豆蔻等药,也没有效果。
  这个时候,这个孩子是刚刚喂进去的奶,立刻就吐了,连着喝的药,一点都不剩,全都吐出来,感觉是整个肚子都空了。
  张景岳看到,这个孩子现在吐出来的,一点都没有消化,而孩子的神情此时已经是非常的窘顿了,已经到了病危的地步(万无生理矣)。
  这是张景岳遇到的空前的危机,他描述此时的自己“含泪静坐书室”,很是凄惨。
  怎么办啊张景岳,你一世为医,难道真的连自己的孩子都救不了吗?
  不行啊,我一定要放下自己的感情啊,我要把头脑冷静下来,仔细地分析啊!
  
  于是,张景岳长时间地在书房里坐着,努力地冷静自己,然后按照中医诊断学的理论,从头开始分析。
  难道是用的人参、附子、干姜等温热药用错了吗?没有啊,分明是受寒所导致的吐泻嘛。可是,如果分析的正确,那么为什么没有效果呢?问题出在哪里呢?
  就这样,张景岳一直想到了半夜,突然,他开始明白了(忽于夜半而生意起),他想:这是胃气虚弱得非常厉害的缘故啊,药的气味和胃的喜好不同,所以就不接受药物,我一定要把药物的味道改变了,再给孩子服用!
  主意已定,说干就干,张景岳拿来了胡椒和煨姜,给捣碎了,然后熬成水,然后用人参熬汤,十份参汤,配一份胡椒汤,一点点地给孩子喝下去,各位,这个胡椒就是开胃的,您没看那外国人吃东西都撒黑胡椒粉,胡椒的最大特性是药性往下走,止呕的效果不错,结果,这次给孩子服用的参汤,孩子居然都没有吐,结果张景岳来劲了,连着给孩子喝了二两的参汤(晕!二两,我没有写错,这量可够大的了)。
  等参汤喝完了,突然,孩子开始烦躁起来(躁扰呻吟,烦剧之甚),家里人一看,都傻了,纷纷埋怨张景岳,尤其是爷爷,气得直蹦高,已经开始到处找板砖了,说:“有你这么干的嘛?参汤好,也没有这么个服用的方法啊?”老婆则是与家人抱头痛哭。
  张景岳也感到可疑,不会啊,应该没有错误啊,如果用药是错误的,一开始服用一点的时候就应该有反应了?为什么此时才发作呢?
  难道?是这么久没有吃东西了,此时正气来复,肚子里饿的?
  想到这,张景岳就把米粥拿了一碗,捧到了孩子的身边,绕着这小孩的眼睛晃,来馋这孩子,结果小孩“张皇欲得,其状甚急”,非常想要吃到。于是张景岳就给孩子一小盅的粥,结果孩子是“鲸吞虎嗜”,全给吃了。
  再给半碗,又全都吃了,最后又服用了半碗以后,就开始困了,倒头大睡。
  后来,张景岳在方子里加入了附子,结果这个受寒而得的吐泻就痊愈了。
  
  从此,张景岳对这样的婴儿的病证有了经验,又连着治疗了好多患者,并把它记录了下来。
  各位看现在有位四川的“卢火神”写的书,他的书里在温补脾肾的时候,为什么用了那么多的开胃气的药啊,什么山楂、白寇仁、砂仁等的,就是这个意思,把胃气打开,温补的药物才能进入,人体才能接受。
  其实,人们对于治疗疾病的经验就是这么积累起来的,一开始谁也不是神仙,都不会,不过通过理论的分析和指导,经过临床,治疗好了,就有了经验,后人也就可以少遭罪了。
  
  其实中医和西医都是为人类服务的,应该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但是现在有些西医的朋友很自大,这很不应该,到目前为止,西医还没有很好地掌握这种受寒而导致的吐泻的治疗方法,其实这在中医里很成熟了,为什么不学习一下呢?难道斗气比人的健康更重要吗?老外也因为这种吐泻深受其苦,为什么中医在澳大利亚发展得不错呢?因为是七十年代有个澳洲的金矿主,去德国旅行,结果就是患了这种寒湿之气导致的吐泻,还有高烧,在德国几乎所有的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全上了,最好的抗生素都用了,住了好多天的院,烧都没有退下来,病情日重,最后西医认为这个人不行了,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反正采用支持疗法吧,就在重症监护室里住着,等死。结果有个台湾人,也是旅行者,就跟这个金矿主的家人说:“我们中国人,碰到这种情况就是用藿香正气丸,我带了点,你不妨给他服用一下。”结果服用以后,这个人很快就退烧,也不泻了,恢复了健康(藿香正气对于胃肠型感冒的药效特别的快),重获生命,非常高兴,马上送给了这个台湾人一辆当时最新款的奔驰车,回到澳洲后,在他自己的报纸上把整个的过程都大篇幅地报道了多次(他自己拥有报纸和其他新闻媒体),后来人们认为,这些新闻报道导致澳洲人对中医有了了解。
  我写的这些医案,都是古代的医生在自己的临床中遇见的、记录的,我们看了这些医案,可以知道原来中医是这么处理人体的疾病的,而实际情况是,在今天,很多病证依然相似,比如碰到因为天冷受寒而患的胃痛、肚子痛、吐泻,服用“附子理中丸”,不用多吃,就吃一丸,基本就可以恢复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12: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