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谈话的作用是很大的
眼看着缪希雍同学开始不听先生的话了,整天逃学,还和街头的古惑仔们搞到了一起,缪希雍的母亲终于出面了。
一天,她很严肃地把缪希雍同学找到了自己的面前,要知道,虽然缪希雍此时在街头已经稍有名气了,但对母亲那还是服服帖帖的,当他此时一看到母亲从未有过的严厉的目光时,心里也是打了个冷战。
母亲厉声喊到:“跪下!”
缪希雍同学突然感到自己的威风劲都飞到了九霄云外,只觉得双膝一软,就跪在了母亲的面前。
缪希雍的母亲开始训斥:“你的父亲,是个多么好的读书人,他靠明经起家,做了一辈子的清白的官,你做为他唯一的儿子,不能跟着先生长辈们好好学习,以图继承你父亲的志向,却整天和那些古惑仔乱混,你还有脸活在这个世界上吗?!”
缪希雍听着母亲的这些话,感觉就像有许多炸雷在耳边响起,汗流浃背。
母亲继续在训斥他:“你继续在这里跪着,好好想想我说的话,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来找我!”
然后,母亲留下呆若木鸡的缪希雍,自己回房去了。
天色已经黑了。
家人已经吃过晚饭。
缪希雍却仍然跪在那里,他并不是没有想明白母亲说过的话,而是在痛责自己,为什么会走上那种偏激的邪路呢?
虽然世人对自己的家庭并不公平,那么,难道我就不能用公平的心来对待世人吗?
少年缪希雍的心里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最终,正直的种子终于发芽了。
他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要做个对世界有用的人,用我的行动,来证明人的心,是善良的!
于是,他终于起身,来到了母亲的面前,告诉母亲,自己会痛改前非的。
从此,我们的缪希雍同学重返学堂,步入了人生的正途。
疟疾,又是倒霉的疟疾
此时的缪家,已经破败了,他们的生活很是贫困,但是缪母本着穷什么不能穷教育的原则,一直支持着缪希雍的读书学习。
真是位了不起的母亲啊,要是搁一般人,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早让缪希雍去东莞打工去了。
就这样,缪希雍虽然身子骨还是那么的弱,但是,还一直坚持着刻苦学习。
但是,倒霉事儿还是来了,他在十七岁的时候染上了可怕的疟疾。
之前,其实缪希雍患过几次大病的,但是和这次的疟疾比起来,那就显得太小儿科了。
这次的疟疾的确是十分的严重,搞得本来就身体单薄的缪希雍更是骨瘦如柴,母亲把仅有的钱都拿出来请医生了,用缪希雍后来的话说,那是“凡汤液丸饮巫祝,靡不备尝”,就是说基本上广告上宣传的药都买回来吃了,报纸上介绍的名医也都去看了,最后没有办法,连神仙巫婆的山头都拜了,结果还是没有好。(终无救于病)
这个病最后折腾了快有一年,缪希雍和母亲几乎绝望了,天啊,难道我们要束手待毙吗?
这个时候,一个响亮的口号出现在了缪希雍的脑子中,这就是:求医不如求己啊!
对啊,自己家里不是还有几本医书吗?不是还有一本叫做《黄帝内经》的基本读物吗?难道我自己不能研究一下这个医学吗?
是啊,这个医学里到底有什么奥秘呢?为什么社会上的这些医生很多都治不好病呢?
此时,父亲去世前医生一张张惊慌失措的面孔又重新出现在了缪希雍的心里。
对,我就自己看医书,自己琢磨这个病到底该怎么治!
过去有句话,叫“秀才学医,如笼中捉鸡”,另外一个说法是:“秀才学医,如快刀斩豆腐”,什么意思呢?这两句话都是用极其通俗的语言(通俗到有点不像秀才说的,倒是很像是秀才的老婆说的),形容了如果受过了正规的传统教育,那么学习中医是很容易的。
因为它们的理论根基是相同的。
于是,缪希雍开始翻出尘封已久的医书,仔细地翻阅了起来,从此在缪家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会儿看见缪希雍捧着本《黄帝内经》在冷得只打哆嗦地看,一会儿有看见同样捧着《黄帝内经》的他在热得满脸通红地看。
看着看着,缪希雍读到了这样的句子:“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缪希雍的心里终于敞亮了起来,原来这个疟疾是这样啊。
于是,缪希雍把这个疟疾当作暑邪来治疗,斗胆给自己开了方子,并在忐忑不安中服下了自己开的药方。
缪母此时是最紧张的了,她已经做好了如果缪希雍突然口吐白沫并翻白眼时去请医生的准备。
结果是,缪希雍并没有翻白眼,反而更精神了,没到十天,这个折腾了近一年的疟疾,居然给他自己给治好了!(不旬日瘳)
坚决要求学医
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自己拿着书琢磨琢磨,居然能够把自己的病看好了,天下居然有这么神奇的事情吗?
其实,缪希雍同学自己的疟疾痊愈了并不是什么大事,此事最大的后果是:它激起了缪希雍对医学的极大的兴趣。
因为,这使得缪希雍开始怀疑报纸广告中那些所谓的教授和专家,他们到底看医书吗?为什么我病了那么长的时间他们都看不好?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个像我一样的患者,大家都在病痛中度日,而那些所谓的专家却都在洋洋自得地大把捞着银子,却无法治愈我们的病!
原来治疗疾病的真谛似乎就藏在这些古代的医书中,只要好好的学习这里面的知识,就会明白治病的道理,那么,天下该有多少人受益啊!
这,就是缪希雍在给自己治病成功后得到的最大的收获,于是,他开始立下志愿:我要学医!
当然,母亲对这个事情是支持的,能够做个对世界有用的人,那将是好事一件啊!
就这样,缪希雍踏上了学医的道路,从此,一位中医名家即将诞生。
但是,学习的过程是很苦的,在把家里的医书读完了以后,由于家里贫穷,没有钱再来买医书了,于是缪希雍只好到别人家里去借书来读。
去谁家借呢?原来,在与缪希雍家隔几条街的地方,有一个姓赵的人家,这家人很有钱,户主赵承谦曾经做过广东参议,家里的宅子很大(现在还有呢,就在现在的常熟市古城区南赵弄十号),他们家里的藏书很多,而且,他们家的儿子叫赵用贤,也是个读书人,非常爱好读书,和缪希雍很有共同语言,于是,缪希雍就经常去他们家,把自己希望看的医书借出来,赵家的藏书馆名叫“脉望馆”,珍藏着很多宋刻善本医书,缪希雍对此感到如获至宝,终日沉湎于书山学海之中,“沉研剖析,割剥理解”,“遇会心处,辄摘记之”。
在缪希雍同学努力攻读医书的同时,让我们抽出点儿时间,顺便介绍一下这个赵家的儿子赵用贤同学。
该同学于隆庆五年(1571年)中了进士,去北京做了个翰林院检讨的七品小官,从此和缪希雍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却让这位兄弟名扬天下,原来,当时的当朝首辅张居正的父亲死了,张居正本来应该回家奔丧,但张居正却利用“夺情”的程序,让皇帝留下自己,不用回家居丧,于是,这位赵用贤兄弟就和其他几人上书,弹劾张居正,这事当时闹得很大,最后在万历五年(1577年),他们五人被处以廷杖,赵用贤廷杖六十,这位赵用贤同学是个大胖子,在被打的时候臀部的血肉横飞,据说掉的最大的一块肉有巴掌大,然后赵用贤同学那强悍的老婆出现了,她收集了老公被打调的大块的肉,回家后,加了点盐,给做成了腊肉,要留给子孙看看,他们的祖上是多么的英勇。
而实际上,赵用贤的儿子也的确不是一般的人物,在赵用贤老兄还没有中进士的时候,他的儿子就出生了,名字叫赵开美,估计大家看这个名字有点眼熟,没错,就是那位刻印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赵开美。
在中医界,宋朝时刻印的《伤寒论》元佑本被称为为“小字本”,宋代原刻的大小字本到了明代就已经看不见了,但是在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我们的赵开美却偶然看到了一套小字本,这令他喜出望外,于是就立刻借来,给翻印了下来,因为刻印得太接近原貌了,所以现在通称赵开美本为“宋本《伤寒论》”。
但是,赵开美所看到的北宋原刻小字本,在翻刻完还回去以后,就消失了,也不知道哪里去了,总之是丢失了,于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宋版《伤寒论》原貌的只有赵开美本了,今天赵开美本世上仅存五部,我在许叔微的故事里讲过了,最好的一部在沈阳呢,还没有整理出版,而且不让中医界的人士看,我很担心,不知道他们图书馆的防火措施如何,否则要成为千古罪人的。
苦读的日子
现在我们读医学院是怎么读的呢?
大家基本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每个月家里会把钱寄过来,就是经济困难的同学,政府也给伙食补助和贷款什么的。
书在图书馆里有的是,随时可以去看,根本就不用看谁的脸色,也不用抄下来读,有的同学是化几块钱就把一本书给复印下来回去看了。(学校边上的复印价格特便宜)
缪希雍那个时候可没有这种好事儿。
因为家里没有钱了,所以需要他一边赚钱养活自己和母亲,一边去赵家借书读。
那么,他靠什么来赚钱养家糊口的呢?
一个读书人,当然是办补习班了!
看来在中国,读书人在没有什么方法赚钱的时候,办补习班到确实是一个可行的道路,我的一个朋友,本来生活困难得一塌糊涂,后来靠办英语四级补习班,没几年居然连别墅都买了,看来有些事情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啊,只是古代的时候补习的是四书五经,现在补习的是英语而已。
缪希雍当年显然没有买别墅的欲望,他只是把家里的房间收拾了一下,早晨趁没人时到外面的电线杆上刷糨糊,贴些广告,白天给来补习的同学们上上课(也不知道他讲的如何,总之文献记载他自己曾经考了一次科举,也没有考中,从此就再也不考了),讲完课以后,就让同学们回家自习,然后他开始捧着借来的医书,苦读。
“书非借不能读也”,前天一个朋友在给我的邮件里这样写着古人的话,真的,有的时候,完美的读书条件摆在你的面前,可能你却在睡大觉。可是,你知道那些在贫苦的环境里读书的孩子的想法吗?他们在想,天哪,这本书后天就要还给人家了,可是还有十几页我没有看完呢,如果还了,我以后可能就再也看不到了,我一定要把这里面的内容都记下来啊!
于是,就废寝忘食地苦读,力争把每个句子都记到脑子里,生怕忘记了那句话,以后就再也看不到了。
白天的时间不够,就在晚上读;晚上的时间不够,就不睡觉地读,直到东方破晓;到了期限还没有读完,就要叩头作揖给人家陪笑脸,希望人家再宽限一两天。
就是在这种状态下,缪希雍苦读了十年的医书。
一转眼,他已经二十七岁了。
此时,他感觉自己的医学知识已经基本具备了,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远方。
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还有许多高人啊,在民间热闹的街市中,在云雾奔腾的高山上,一定还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人啊,我不能在家里这样死读书本了,我要到民间去实践,去学习!
有了这个想法后,一天,他终于向母亲提出了想要到远方去游历的意图。
母亲对此非常支持,虽然她知道,这样可能要很久都见不到儿子了,但是,深明大义的缪母也清楚,儿子的志向又岂是在区区的书房里就能完成的?
于是她就忍住眼泪,积极地鼓励儿子出游。
缪希雍也告诉母亲,我到了外面,我会赚钱给您带回来的,您放心吧。
然后,他辞别母亲,开始了千里寻访高人的生活。
这一去,就又是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