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当归当归

自学中医手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8 16: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刺法已经实践了几节课了。我觉得最主要是要克服心理障碍。特别是不得气时针在皮下进行调整的时候,还是需要点儿忍耐力的。
发表于 2008/12/8 17: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羡慕啊!

感谢与大家分享!
发表于 2008/12/10 13: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我是初学的初学啊——不知该从何学起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1 23: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如妈妈 于 2008/12/10 12:11 发表
楼主,我是初学的初学啊——不知该从何学起啊



惭愧,我也没学成呢,没法指导,不过我想各种学习都是相通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是刚接触中医,不妨先看一些趣味读物.
发表于 2008/12/12 10: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啊

功夫不负有心人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2: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5 彩色的梦 的帖子

又一个奇才班的老同学,欢迎哪!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2: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学中医手记(14)——针刺(1)

前几次经络腧穴课上,就有心急的同学带来了针具,请个别曾经接触过针灸的同学针刺合谷、曲池、足三里等穴位玩玩,我每次都会凑上去看看热闹,既不敢摸针,也不敢让他们试验,打定主意要跟老师好好学习后再动手。
     终于盼来了期待已久的刺灸课,有点兴奋,有点紧张,还有一点点胆怯,好在第一堂课上老师没安排大家在身体上操作,给我们留下了缓冲的时间。
     那堂课老师讲的内容并不多,短短几页教材,自己翻看也就几分钟的事,但要突破教材内容,从书本走向实实在在的针具,象我这种胆小者还是很难的。跟班学习就有这个好处,可以跟着老师一步步接近针具,逐渐很自然地把玩令人望而生畏的针具。老师从怎么拿针开始讲起,小小钢针,他拿起来很轻巧,而我拿着怎么看都是僵硬的,还得一次次提醒自己要放松放松。老师每讲完一种进针法就让我们练习一遍,他再逐个纠正动作,先是“指切进针法”,他轻轻一点,就能把针插在书上,而我的成功率则不到30%,还颇费劲,好在动作尚可,老师说是指力不够。第二种是“挟持进针法”,我觉得比第一种好做多了,因为左右手可以同时用力,所以,成功率可以达到100%,不过同学们都说还是第一种进针法看起来更专业一些。老师介绍的第三种进针法是“山寨版”的,右手捏住针尖直接刺入即可,虽然很好用,但看起来没有技术含量,而且动作也不漂亮,所以,同学们几乎都没学。学完进针法,听课的时候我就有事情做了——在教材上不停地练习进针,接下来学运针后,就可以联贯起来练习了,进了针就捻转,好笑的是捻来捻去总是把拇指和食指从针柄捻到了针尖,而钢针自身则没有刺进几页,明摆着指力不够。
      针刺时很重要的是要知道是否得气了,没有得气,刺了白刺。所谓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这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患者也会在针下出现相应的酸、麻、胀、重等感觉,这种感觉可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从被刺者的角度来说,特别要注意的是“疼痛不是得气的感觉”。这种感觉要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就象人家告诉你菠萝蜜很香甜的,如果没有亲口尝一下,就永远体会不到是怎样的味道。
      课后老师第一次布置了作业:用糙纸制作一个针垫,天天练进针运针,主要是练指力。不好意思,我的作业只完成了一半,家里没糙纸,所以,没做针垫,只裁了厚厚一叠报纸,指力倒是练得很刻苦,一有空闲,就拿出针来刺报纸,在家里刺、办公室里也刺,直刺到轻轻一用劲,钢针都能100%立在报纸上,再看拿针、进针、运针的动作,好象也轻柔流利起来了。
然而动作做得再漂亮也没用,真正见功夫的是要把针刺到皮里肉里,用一枚小针来防病治病。
                                                                                                    2008.12.12

[ 本帖最后由 当归当归 于 2008/12/12 21:1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2: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糟糕,才发现前面手记(11)的编号用了两次,可是手记(11)\(12)都已过了期限不让编辑了,所以,只有从第14篇开始更正了.
发表于 2008/12/12 22: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嗝治法--喝醋

提供一个打嗝治法喝一小口醋立马不再打。我也在自学,没有班上。可怜啊。还好网上有很多热心的老师。多谢~!

[ 本帖最后由 an18 于 2008/12/12 21:4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学中医手记(15)——经络腧穴(2)

虽然本身对经络腧穴已有了很多了解,但上许老师的课还是收获多多。
      首先腧穴的定位方法与人体解剖结构密切相关,不过中医的标准姿势与解剖学中的标准姿势是不一样的,后者已见得多了,余老师上课时经常给我们摆这个姿势(再次感谢教解剖的余安胜老师),而中医姿势是掌心向前的,找腧穴位置时,所谓前后左右上下都是对标准姿势而言。
      这人体经络实在是太有意思了,把各种对称关系都用绝了,如手足、阴阳、表里等,而且所有阳经都要到大椎穴报个到,不管是只走手的还是走全身的,也不管是走前面还是走侧面的,好象惟恐不拐到大椎就不会被承认是阳经似的。还有缺盆也很好玩,本来肩膀上的那个凹坑是不会被人注意的,而且因为可能会刺到肺尖有危险,一般都不会去刺它,可偏偏6条阳经中有5条是穿过它去内脏的,只有足太阳膀胱经是从腰部入内的,于是,这个缺盆就作为连接经络与内脏的通道被我们认识了。
       还有12经脉中只有2条不是起点在指甲旁的,一条是足少阴肾经,起点在脚底涌泉,还有一条是手厥阴心包经,起点在中指尖的中冲,而指甲角旁边的所有穴位都有急救作用。如果有时间去归纳总结的话,一定还会找到很多有趣的现象。
       不过要记忆这些经络和穴位,除了反复看它们、认识它们,混个面熟外,我觉得还可以增加点趣味记忆,如
十二经脉之最:
足少阳胆经:   走向最复杂;
足太阳膀胱经: 全身最长的;
足太阴肺经:   最容易受伤害的(中里巴人语)
穴位之最:
最危险的穴位:风府、哑门;
最高的穴位:  百会;
最低的穴位:  涌泉;
最强壮的穴位:足三里;
最化痰的穴位:丰隆;
最牛的穴位:  至阴(单穴正胎位);
最颠倒的穴位:昆仑(传说中昆仑山是最高的);
最有趣的穴位:前谷后溪;
最贴心的穴位:养老。
随便翻翻穴位名,还能找到很多之最呢。
2008.12.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3 02: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