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8740|回复: 21

转帖 中医学唯象理论的思维方式及意义考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9 19: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象是中国古典哲学的范畴,中国古代特有的思维方式直接导致了象的产生,并且,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不可能产生西方式的逻辑概念。直接根源于中国古典哲学的中医学继承了这一特征,其各个组成部分无不以象为内容,是一个唯象理论体系。在现代科学的前沿,以象为内容的理论体系非但不落后,而且具有一定的超前意义。 关键词:象 物质 直觉感悟 中医学
  象是中国古典文明的灵魂,作为中国四大国宝的京剧、书画、武术和中医无不讲求意象,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成更是以象为内容的。唯即第一性。在中医学中,象具第一要义,是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一、象的含义
  象属于中国古典哲学的范畴。《易传·系辞上传》中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又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说明古人看到世界万物的微妙变化,感到难以言传或无从言说,故立象以达意,这就是象产生的缘由。《系辞上传》又将形与象对举,象与器对举,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说明象与形的区别。虽然二者都是可感知的,但象是视觉对象,形同时又是触觉对象。而王夫之解释《正蒙》中“神为不测”时说:“不测者,有其象,无其形,非可以比类广引而拟之。”(《张子正蒙注·神化》)在这里,象已超越于一定的形之外,己脱离客观的事物,成为超越视觉的意识中的象。对象的最高理解当数老子,《老子》云:“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韩非子·解老》对老子的象解释说:“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今道虽不可得闻见,圣人执其见功处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这是说所谓象在客观世界中有其根源,但决不是客观事物本身,不是指具体的事物,没有具体的形态,却代表某一类事物的共性,这一共性并非是形态结构的共性,而是运动变化的共性。它是事物的运动、联系、变化被人的头脑加工过后形成的整体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象不是一般所讲的形象的象,形象之象是完全客观的物体的外部特征,而这里的象则是一种超越于具体物质形态之上的对事物的内涵、相互联系、特别是运动变化有充分理解之后所产生的对事物的一种综合把握。其中即有客观的成份,又有主观的成份,是一种主观融化客观后形成的综合的感受。
二、中国古典的思维方式直接导至了象的产生
  中医完全体现了中国古人特有的,不同于西方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人对事物的观察不在于对个体的形态、结构的描画及分析,而注重对事物整体的、动态的把握,形成一种整体的感受,即整体观。正如汉字的形成,有别于欧洲的纯粹以字母符号和发音来表达思想,中国人用一种象形的图案来表述思想。这种象形文字的产生有力地说明了中国人是多么善于在整体上把握事物之象。加之,古人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在思维过程中并未将主体与客体分开,从未将客体作为对象看待,是一种非对象性的思维方式。这种非对象性直接导致了在思维上主体与客体的互动。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古人对运动变化的重视。无论是《周易》中各卦象的交感变化,还是《老子》中“道”的“周行而不殆”,都体现了古人对生生不息的万物运动的重视。以上几点是产生象的充分的,也是必要的条件。
对于人们在头脑中形成象的过程,我们不得不引入“悟”的概念,因为在人们观察事物与形成象之间决不是一个罗辑推理的过程,而是物我合一的直觉体悟的过程。当整体观和非对象性的思维方式紧密结合后,在对生生不息的万物运动的直觉体悟的过程中,象的产生便成为必然,而不可能产生其它具体的、或逻辑的结论。
  诺思罗普(Northrop)认为概念的主要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用直觉得到的,一种是用假设得到的,他说:“用直觉得到的概念,是这样一种概念,它表示某种直接领悟的东西,它的全部意义是某种直接领悟的东西给予的。……用假设得到的概念,是这样一种概念,它出现在某个演绎理论中,它的全部意义的由这个演绎理论的各个假设所指定的。”他将直觉得到的概念分为三种可能的类型:“已区分的审美连续体的概念,不定的或未区分的审美连续体的概念,区分的概念”。在他看来道家的学说则是“不定的或未区分的审美连续体的概念构成了哲学内容。”[1]我们赞同这种看法,这种“不定的或未区分的审美连续体的概念”我们用一个字来表示,即“象”。值得指出的是,只有在西方那种以分析还原为特征的对象性思维过程中感性认识才必须上升到理性阶段,完成一个认识过程,从而在演绎理论中得出一个西方式的逻辑概念;在中国这种以整体性、运动性为特征的非对象性思维过程中,直觉体悟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完整性,而不必,也不可能产生逻辑推理等理性过程,其得到的结论只能是一个中国式的完整的、综合的象。当然,这里的直觉体悟与西方的感性认识是有区别的。
  由上文可知,中国古人对世界的认识重在对运动变化的把握,事物的这种永恒而又微妙的运动反映在人脑中,便形成了一个综合的象。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医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中医对人体及疾病的认识不是孤立地看待,而是将疾病与人、生活环境、气候变化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即天人相应的观点。中医不同于西医,不将疾病或有害物质或受损组织单独分离出来,正与邪、阴与阳、疾病与健康完全是互动的关系,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对疾病的治疗与其说是治病,不如说是治人。在这样的思维过程中,中医便只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象,形成独特的以象为内容的理论体系。
三、中医学是一个唯象理论体系
1、中医学的哲学核心是以象为内容的
  关于阴阳、五行、气的学说可以说是中医学的核心,这三者均直接来源于先秦哲学。当时,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采取观物取象的方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象为内容的哲学理论。
  阴阳本指日光的向背,而古人取其象,会其意,指天地之气的两种不同性质的运动。《国语·周语》上记载周太史伯阳父以阴阳关系的变化解释地震说:“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老子又以阴阳说明万物之生成,在《老子》四十二章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19: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庄子》中也多次谈到阴阳,《则阳》篇云:“天地者形之大也,阴阳者气之大也。”又云:“阴阳相照,相盖相治。”都是取阴阳之象说明万物运动的最根本的两种方式。而《周易》更以阴阳两象而生天、地、雷、火、风、泽、水、山等八卦,由八卦交感变化而生六十四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水火相济,雷风相薄,从而呈现出各种综合的象,从整体、运动中把握事物。而这一切都是以阴阳两爻为基础的,难怪《系辞上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又云:“阴阳不测之谓神。”
  而当《洪范》提出五行时是这样描述的:“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不难看出,这里对称作“五行”的木、火、土、金、水并没有作具体的形态描述或结构分析,因其不是指具体的事物,而意在阐明此五种事物所指之象。王安石著《洪范传》,对五行作了详细的解释:“五行者也,成变化而行鬼神,往来乎天地之间而不穷者也,是故谓之行。……盖五行之为物,其时、其位、其材、其气、其性、其形、其事、其情、其色、其声、其臭、其味,皆各其耦。”表明了五行是五种不同的象,运用于说明事物的各方面的性质而无碍。冯友兰说:“汉语的‘行’字,意指to act(行动),或to do(做),所以‘五行’一词,从字面上翻译,似是five activities(五种活动),或five agents(五种动因)。”[2]这既是活动,就是不具体事物,就可以运用于各种事物的描述,就是象。充分表明了五行的指象作用。
对于气的认识更是观物取象之典范。《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医和的言论云:“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这里的气即是天地万物交感变化之象。《管子·内业》中对气作了以下描述:“是故此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说明气代表的是事物无所不在、微妙至极的运动变化,且“不可止以力”,“不可呼以声”,即气非有形实体。《庄子》则将气与形区分开来,他说“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由此可知,古人是取“气”之象来描述世界万物永恒运动的特性的。这时的气和阴阳、五行等一样,已经脱离了物质的含义,而只有象的意义。
  当阴阳、五行、气的哲学理论应用于中医后,中医学直接继承了其辨象以明理的特色。用阴阳、五行、气之象来阐明人体不同特性的运动变化,以达到认识人体的目的。

2、中医基础理论是以象为内容的
  中医基础理论除了上述的阴阳五行学说,还有藏象学说、经络学说及精气神学说。这里无不体现着取之以象,以象会意的精神。
藏象学说是关于人体脏腑功能的学说。古人虽然知道“八尺之士,可以剖而视之。”(《灵枢·胀论》)但又认为“藏府之在胸胁腹里之内,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同上)更重要的是,基于不同于西方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对于整体性和运动性的强调,使得中医学未从解剖入手,分析人体的结构、成分,而是以极简单的解剖为基础,构造出了以象为内容的有机的学术体系。由“藏象”之名可知,中医是以现之于外的象来把握藏之于内的脏的,即“执其见功处见其形”。对此《灵枢·顺气一是分为四时》中论述道:“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而《素问·六节藏象论》对心的描述是这样的:“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其它四脏与此相仿。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心己不是解剖学中的有一定形态结构之心,而是一系列相关的生命活动的表现在人脑中形成的综合的象。它不具有实体性,如果非要与现代医学解剖相比较的话,与之对应的是多个系统、器官、组织及其功能。
  关于经络学说,《灵枢》对十二经脉循行起止的描述往往给人一种错觉,使人觉得确有这么一个经络系统实体存在,其实并非如此。首先,古人不可能由解剖发现经络,因为即使是现代人用最为精密的仪器和最先进的技术也未能找到经络,更何况古人?古人是从不重视用解剖手断来认识事物的。其次,经络是与五脏六腑密切联系的。中医的脏腑并非实体器官,而是一组生命活动综合之象,所以很难解释经络是实体组织。第三,《灵枢·九针论》有:“阳明多血多气,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多气少气,太阴多血少气,厥阴多血少气,少阴多气少血。”如以实体理解,经络则须是一有气有血的庞大管道系统,这是难以想象的。最后,运行于经络之中的是气,《灵枢·营气》中说:“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隨,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所以,所谓经络的实质即是在人体中不断运动着的气。而气本身就是人体生命运动之象。《灵枢》对经络形态的描述即是对这一运行轨迹的描画,而非实有其物。至于古人是如何感知这一轨迹的,则可能是长期针灸实践的积累,也不乏出自内修者的体验的可能。总之,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经络就是在人体中不断运动着的气的轨迹,是人体生命活动所表现出的象。
关于精气神理论,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很多,其中一些仅有指象的意义,如:营、卫、三焦、神等,它们不具有实体特征,只能意会,这是容易理解的;而另一些概念,如精、气、津、液、血、脉等都有其实体物质,但这些名词在多数情况下又都是一种象。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灵枢·决气》)这就是说,人体的总的生命活动之象是气,而这种生命活动又有不同特性,这样又形成了不同的更低一级的象。精只有在少数情况下表示生殖之精,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则是用来形容对人体有用的、极为珍贵的、非常细微的物质,是精微、珍贵之象。对气的描述《灵枢·决气》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这是与精、津、液、血、脉并称的气,显然也是象。而中医的津液虽有特指,如汗、唾、尿、涕、泪等,然《灵枢·五癃津液别》有:“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留而不行者为液。”又统称一切液体状的物质。在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过程中,津液同血、脉一样,多是指象,如讲津液受寒,聚沫则为痛,这里的津液只能以象会意。同样,当我们描述血虚的时候,并没有说血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19: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的总量有所减少,也不是西医的贫血,而是一系列生命活动失衡的综合之象。还有,当我们说经脉空虚或经脉闭塞时,也非指某一血管空虚或闭塞,而是指象,如此等等。

3、中医诊断是以象为对象、内容、结论的
  不同于西医,中医对疾病的诊断讲求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它不是通过生理、病理、化验、影象、解剖等手断对疾病进行认识,而是通过对人的气色、神情、体态、气味、声音、脉象及生活习惯、环境等的了解,对人形成整体的印象,以察其生命活动的失衡之处。对于整体性和活动性的强调,使得中医诊断的对象不是疾病,而是人,不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组织或生物体,而是人的整体的生命活动所表现出的象;其结论不是某种病菌或病毒,而是人体生命活动平衡的偏离所表现的象。西医诊断的结果力求准确、精细、具体,有可视性或可测性;而对于中医,诊断的结果总是某种整体的、综合的象,虽然有一定的模糊性,但仍有很强的操作性。所以,对于很多自我感觉已经非常明显,但各种仪器都不能检查出病因的病人,西医往往认为没有病,或归于臆症;而中医则能通过对其生命活动之象的考察,洞明其偏性,得出一个以象为内容的诊断,给以治疗。
  中医的诊断有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之说。对于望而知之的追求正说明了象对于中医诊断的重要性。在诊断过程中,望、闻、问、切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形成某种特定的象,最典型的是望诊和脉诊。望诊的每一项内容都有特定的含义,这种含义并非逻辑的推理,而是中医先辈们长期以来对于人体外在表现的领悟,即象。如“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五官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灵枢·五色》) 又“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同上)以上并非任何分析、解剖所得,却是对人体机能活动综合把握的象。在望诊各项内容(包括面部神色、行为举止、环境等等)所得之象的基础上,中医会形成更为概括的象,望而知之便是由此而得出。中医的脉诊更是取之以象,故称之为脉象。《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有:“色脉与尺之相应,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这是多么生动的有关脉诊指象意义的描述。所谓洪、大、细、数、弦、代、涩、滑等,都各辨其象,只能形容、体会,非言语所及也。《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的:“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等所描述的脉象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更非以象会意不可。闻诊和问诊也都有相似之处,在闻和问之后,中医会综合所得之信息形成一整体的象。四诊合参则是将四诊之象再进行融合,最终得一更为完整全面之象,是人生命活动在目前时刻的综合把握。

4、中医所辨之证即是象
  中医辨证包括六经辨证、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无论用何种方法,所得之“证”均为对病人现阶段状况综合认识的象。如《伤寒论》对太阳病的描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显然是在对疾病的深刻的了解之上得出的综合的象。在八纲辨证中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各自为一独立的象,在具体应用中,其中几项相结合,形成更为综合的象,如:里实热证、表虚寒证等。卫、气、营、血、三焦都是用来表示人体部位的名词,它们同样是一定的象,而非具体的解剖定位。依具这样表示部位的象来辨疾病的深浅、进退、及当时疾病的特征,所得之结果必然是象,兹不赘述。
5、中医治疗用药理论是以象为内容的
  中医治疗标准讲究以平为期,所谓:“阴平阳密,精神乃治。”这不正是象吗?中医的治疗原则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等等,其中的寒、热、微、逆、甚……等,都是象。而“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治疗方法也是由象而出的。
  中医对药物的认识也是从象而来的。中药理论讲的是四气五味,即温、热、寒、凉及苦、辛、酸、咸、甘,其中的每一项都不是人对温度或味道的感觉,而是相关药性的综合之象。对中药的运用,中医方剂学讲求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在此处,君、臣、佐、使不是象又是什么呢?
  除以上的几个方面,我们还能从其关于养生、运气的论述中看到象对中医学的重要性,兹不赘述。总之,由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整个中医的学术体系是一个唯象理论体系。

四、中医唯象理论的意义
  中医这一唯象理论体系既没有解剖基础、实验方法,又没有明确的概念、逻辑的推理,更没有客观化的原则,对于经典中的描述也不能给出统一的解释,对其理解也会因人而异,如此等等,都是因为其体系是由有中国特色的象构成的。也正因如此,标榜科学性、客观性的现代人对中医或不理解,或无从学起,或盲目指责。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对世界的认识是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的,不能盲目的认为只有西方式的才是好的,才是正确的,才是先进的,而中国古老的被实践检验了两千年的中医理论只有被西医证明后才给予承认。在现代科学的前沿领域中,不稳定性和涨落在从宇宙学到分子生物学的所有存在层次上产生的演化模式,非平衡过程物理学及不稳定系统的物理学表达及测不准原理的发现,使现代科学将与牛顿、爱因斯坦为我们描绘的那个无时间的、非动态的、确定性的世界告别。这一结果,将西方科学拉近了中国哲学,更强调了主体与对象的互动。现代理论物理学家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写道:“只要我们涉及活物质的结构,我们就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它是以不能还原成通常的物理学定律的方式起作用的。原因不在于某种‘新的力’或某种类似的东西支配着活的机体中的一个个原子,而是其结构不同于任何我们已从试验室研究中认识的东西。”[3]在这一点上,“执其见功处见其形”的唯象理论体系非但不落后,而且具有其勿庸置疑的超前性。这并不是国粹主义,而是对中医学理论的客观评价。
  总之,中医学是一个唯象理论体系,象对于中医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第一位的。要学习中医、研究中医、发展中医不从象入手,不以象会意将是不得要领的。
发表于 2008/10/19 23: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佩服!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9: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中医首先得明中国古代特有的思维方式:象!

看到很多中医爱好者,都在学习中医,欣然。

然学习中医,特别是自学中医,无师自通是很难的!

现代的思维方式,大多都是西医的思维方式,脚痛治脚,头疼治头。(奶治奶;蛋治蛋。物

明,心不明!时代亦然?)

其实,就是身边的东西。比如,水果是类,不是那一种果品。数学不是光数字的问题等等。

又不能分的很清,又和其他相互渗透着。

太极、阴阳、五行六气都必须用象思维,才能悟其“虚”。独看其形,必谜其途!

吾学之得,不概而论。请见歪扶正,深感之。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21: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自然,悟太极、阴阳、五行。

请看自然的现象!
   

       一、云
   
云的成因
  
      我们对云并不陌生,晴朗天空里那白白的,和阴雨天那乌黑的都称作云。它们让天空变化莫测。人们常常看到天空有时碧空无云,有时白云朵朵,有时又是乌云密布。为什么天上有时有云,有时又没有云呢?云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它又是由有什么组成的?
  漂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是由许多细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有的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混合在一起组成的。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并有一定厚度。
  云的形成主要是由水汽凝结造成的。
  从地面向上十几公里这层大气中,越靠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气也越稠密;越往高空,温度越低,空气也越稀薄。
  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动、植物的水分,随时蒸发到空中变成水汽。水汽进入大气后,成云致雨,或凝聚为霜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后又再蒸发(汽化),再凝结(凝华)下降。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水汽从蒸发表面进入低层大气后,这里的温度高,所容纳的水汽较多,如果这些湿热的空气被抬升,温度就会逐渐降低,到了一定高度,空气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如果空气继续被抬升,就会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如果那里的温度高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温度低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化为小冰晶。在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并达到人眼能辨认的程度时,就是云了。
  

      雷雨云
  
      人们通常把发生闪电的云称为雷雨云,其实有几种云都与闪电有关,如层积云、雨层云、积云、积雨云,最重要的则是积雨云,一般专业书中讲的雷雨云就是指积雨云。
  云的形成过程是空气中的水汽经由各种原因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而发生凝结的过程。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是形成云的一个必要条件,其主要方式有:
  (1) 水汽含量不变,空气降温冷却;
  (2) 温度不变,增加水汽含量;
  (3) 既增加水汽含量,又降低温度。
  但对云的形成来说,降温过程是最主要的过程。而降温冷却过程中又以上升运动而引起的降温冷却作用最为普遍。
  积雨云就是一种在强烈垂直对流过程中形成的云。由于地面吸收太阳的辐射热量远大于空气层,所以白天地面温度升高较多,夏日这种升温更为明显,所以近地面的大气的温度由于热传导和热辐射也跟着升高,气体温度升高必然膨胀,密度减小,压强也随着降低,根据力学原理它就要上升,上方的空气层密度相对说来就较大,就要下沉。热气流在上升过程中膨胀降压,同时与高空低温空气进行热交换,于是上升气团中的水汽凝结而出现雾滴,就形成了云。在强对流过程中,云中的雾滴进一步降温,变成过冷水滴、冰晶或雪花,并随高度逐渐增多。在冻结高度(-10摄氏度),由于过冷水大量冻结而释放潜热,使云顶突然向上发展,达到对流层顶附近后向水平方向铺展,形成云砧,是积雨云的显著特征。
  积雨云形成过程中,在大气电场以及温差起电效应、破碎起电效应的同时作用下,正负电荷分别在云的不同部位积聚。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在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发生放电,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闪电"。
  雷电以其巨大的破坏力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惨重的灾难,尤其是近几年来,雷电灾害频繁发生,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我们应当加强防雷意识,与气象部门积极合作,做好预防工作,将雷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云的分类
  一:云的成因分类
  云形成于当潮湿空气上升并遇冷时的区域。这可能发生在:
  
  锋面云
  锋面上暖气团抬升成云
  地形云
  当空气沿着正地形上升时
  平流云
  当气团经过一个较冷的下垫面时,例如一个冷的水体
  对流云
  因为空气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云
  气旋云
  因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而产生的云
  二:云的形态分类
  简单来说,云主要有三种形态:一大团的积云、一大片的层云和纤维状的卷云。
  而科学上云的分类最早是由法国博物学家尚·拉马克(Jean Lamarck)于1801年提出的。1929年,国际气象组织以英国科学家路克·何华特(Luke Howard)于1803年制定的分类法为基础,按云的形状、组成、形成原因等把云分为十大云属。而这十大云属则可按其云底高度把它们划入三个云族:高云族、中云族、低云族。另一种分法则将积云与积雨云从低云族中分出,称为直展云族。这里使用的云底高度仅适用于中纬度地区。(除英美等国外,世气组织与各国一般采用国际单位制。)
  高云族
  高云形成于六千米以上高空,对流层较冷的部份。分三属,都是卷云类的。在这高度的水都会凝固结晶,所以这族的云都是由冰晶体所组成的。高云一般呈纤维状,薄薄的并多数会透明。
  ·卷云(Ci,Cirrus)
  云体具有纤维状结构,色白无影且有光泽,日出前及日落后带黄色或红色,云层较厚时为灰白色。卷云又分成4类:
  毛卷云:云丝分散,纤维结构明晰,状如乱丝、羽毛、尾等。
  密卷云:云丝密集、聚合成片。
  钩卷云:云丝平行排列,顶端有小钩成小团,类似逗号。
  伪卷云:已脱离母体之积雨云顶部冰晶部分,云体大而浓密,经常呈铁砧状。
  ·卷层云(Cs,Cirrostratus) 
  云体均勾成层、透明或乳白色,透过云层日、月轮廓清晰可见,地物有影,常有晕。卷层云又可分成2类: 
  均卷层云:云幕薄而均匀,看不出明显的结构。
  毛卷层云:云幕的厚度不均匀,丝状纤维组织明显。
  ·卷积云(Cc,Cirrocumulus)
  云块很小,呈白色细鳞、片状,常成行或成群,排列整齐,似微风吹过水面所引起的小波纹。卷积云只有1类。
  中云族
  中云于二千五百米至六千米的高空形成。它们是由过度冷冻的小水点组成。
  ·高层云(As,Altostratus)
  云体均匀成层,呈灰白色或灰色,布满全天。高层云又可分成2类:
  透光高层云:云层较薄,厚度均匀,呈灰白色,日、月被掩轮廓模糊,似隔一层毛玻璃。
  蔽光高层云:云层较厚,足灰色,底部可见明暗相间的条纹结构,日、月被掩,不见其轮廓。
  ·高积云(Ac,Altocumulus)
  云块较小,轮廓分明。薄云块呈白色,能见日、月轮廓;厚云块呈灰暗色,日、月轮廓不辩。呈扁圆形、瓦块状、鱼鳞或水波状的密集云条。成群、成行、成波状沿一个或两个方向整齐排列。高积云又可分成6类:
  透光高积云:云块较薄,个体分离、排列整齐,云缝处可见兰天;即使无缝隙,云层薄的部分,也比较明亮。
  蔽光高积云:云块较厚,排列密集,云块间无缝隙,日、月位置不辨。
  荚状高积云:云块呈白色,中间厚,边缘薄,轮廓分明,孤立分散,形如豆荚或呈柠檬状。
  堡状高积云:云块底部平坦,顶部突起成若干小云塔,类似远望的城堡。
  絮状高积云:云块边缘破碎,很象破碎的棉絮团。
  积云性高积云:云块大小不一,呈灰白色,外形略有积云特性,由衰退的浓积云或积雨云扩展而成。
  低云族
  包括层积云、层云、雨层云、积云、积雨云五属(类),其中层积云、层云、雨层云由水滴组成,云底高度通常在2,500米以下。大部分低云都可能下雨,雨层云还常有连续性雨、雪。而积云、积雨云由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混合组成,云底高度一般也常在2,500米以下,但云顶很高。积雨云多下雷阵雨,有时伴有狂风、冰雹。
  ·层积云 (Sc,Stratocumulus)
  云块一般较大,其薄厚或形状有很大差异,常呈灰臼色或灰色,结构较松散。薄云块可辨出日、月位置;厚云块则较阴暗。有时零星散布,大多成群、成行、成波状沿一个或两个方向整齐排列。层积云又可分成5类:
  透光层积云:云块较薄,呈灰白色,排列整齐,缝隙处可以看见蓝天,即使无缝隙,云块边缘也较明亮。
  蔽光层积云:云块较厚;显暗灰色,云块间无缝隙,常密集成层,布满全天,底部有明显的波状起伏。
  积云性层积云:云块大小不一,呈灰白或暗灰色条状,顶部有积云特征,由衰退的积云或积雨云展平而成。
  荚状层积云:云体扁平,常由傍晚地面四散的受热空气上升而直接形成。
  堡状层积云:云块顶部突起,云底连在一条水平线上,类似远处城堡。
  ·层云(St,Stratus)
  云体均勾成层,呈灰色,似雾,但不与地接,常笼罩山腰。层云又可分成2类:
  层云:云体均勾成层,呈灰色,似雾,但不与地接,常笼罩山腰。
  碎层云:由层云分裂或浓雾抬升而形成的支离破碎的层云小片。
  ·雨层云(Ns,Nimbostratus)
  云体均匀成层,布满全天,完全遮蔽日、月,呈暗灰色,云底常伴有碎雨云,降连续性雨雪。雨层云又可分成2类:
  雨层云:云体均匀成层,布满全天,完全遮蔽日、月,呈暗灰色,云底常伴有碎雨云,降连续性雨雪。
  碎雨云:云体低而破碎,形状多变,呈灰色或暗灰色,常出现在雨层云、积雨云及蔽光高层云下,系降水物蒸发,空气湿度增大凝结而形成。
  直展云族
  直展云有非常强的上升气流,所以它们可以一直从底部长到更高处。带有大量降雨和雷暴的积雨云就可以从接近地面的高度开始,然后一直发展到七万五千尺的高空。在积雨云的底部,当下降中较冷的空气与上升中较暖的空气相遇就会形成像一个个小袋的乳状云。薄薄的幞状云则会在积雨云膨胀时于其顶部形成。
  ·积云(Cu,Cumulus)
  个体明显,底部较平,顶部凸起,云块之间多不相连,云体受光部分洁白光亮,云底较暗。积云又可分成3类:
  淡积云:个体不大,轮廓清晰,底部平坦,顶部呈圆弧形凸起,状如馒头,其厚度小于水平宽度。
  浓积云:个体高大,轮廓清晰,底部平而暗,顶部圆弧状重叠,似花椰菜,其厚度超过水平宽度。
  碎积云:个体小,轮廓不完整,形状多变,多为白色碎块,系破碎或初生积云。
  ·积雨云(Cb,Cumulonimbus)
  云浓而厚,云体庞大如高耸的山岳,顶部开始冻结,轮廓模糊,有纤维结构,底部十分阴暗,常有雨幡及碎雨云。积雨云又可分成2类:
  秃积雨云:云顶开始冻结,圆弧形重叠,轮廓模糊,但尚未向外展。
  鬃积雨云:云顶有白色丝状纤维结构,并扩展成为马鬃状或铁砧状,云底阴暗混乱。
  其他
  凝结尾迹是指当喷射飞机在高空划过时所形成的细长而稀薄的云。
  夜光云非常罕见,它形成于大气层的中间层,只能在高纬度地区看到。
  每一种云都有它的特殊性,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这一种云可以转变为那一种云,那一种云又可以转变为另一种云。例如淡积云可以发展成浓积云,再发展成积雨云;积雨云顶部脱离成为伪卷云或积云性高积云;卷积云降低成高层云;而高层云降低又可变成雨层云。
编辑本段云与天气
  民间早就认识到可以通过观运来预测天气变化。1802年,英国博物学家卢克·霍华德提出了著名的云的分类法,是观云测天气更加准确。霍华德将云分为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这三类云加上表示高度的词和表示降雨的词,产生了十种云的基本类型。根据这些云相,人们掌握了一些比较可靠的预测未来12个小时天气变化的经验。比如:绒毛状的积云如果分布非常分散,可表示为好天气,但是如果云块扩大或有新的发展,则意味着会突降暴雨。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
  夏天,雷雨到来之前,在天空先会看到积云。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了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编辑本段云与气候
  云吸收从地面散发的热量,并将其反射回地面,这有助于使地球保温。但是云同时也将太阳光直接反射回太空,这样便有降温作用。哪种作用占上风取决于云的形状和位置。

[ 本帖最后由 一分为二 于 2008/11/6 21:0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21: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风

        风的定义
  相对于地表面的空气运动,通常指它的水平分量,以风向、风速或风力表示。风向指气流的来向,常按16方位记录。风速是空气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水平距离,以米/秒为单位。大气中水平风速一般为 1.0~10米/秒,台风、龙卷风有时达到102米/秒。而农田中的风速可以小于0.1米/秒。风速的观测资料有瞬时值和平均值两种,一般使用平均值。风的测量多用电接风向风速计、轻便风速表、达因式风向风速计,以及用于测量农田中微风的热球微风仪等仪器进行;也可根据地面物体征象按风力等级表估计。
      空气的水平运动分量,包括方向和大小,即风向和风速。

  风的成因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在水平方向分布的不均匀。风受大气环流、地形、水域等不同因素的综合影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季风、地方性的海陆风、山谷风、焚风等。简单地说,风是空气分子的运动。要理解风的成因,先要弄清两个关键的概念:空气和气压。空气的构成包括:氮分子(占空气总体积的78%)、氧分子(约占 21%)、水蒸汽和其他微量成分。所有空气分子以很快的速度移动着,彼此之间迅速碰撞,并和地平线上任何物体发生碰撞。
  气压可以定义为:在一个给定区域内,空气分子在该区域施加的压力大小。一般而言,在某个区域空气分子存在越多,这个区域的气压就越大。相应来说,风是气压梯度力作用的结果。
  而气压的变化,有些是风暴引起的,有些是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的,有些是在一定的水平区域上,大气分子被迫从气压相对较高的地带流向低气压地带引起的。
  大部分显示在气象图上的高压带和低压带,只是形成了伴随我们的温和的微风。而产生微风所需的气压差仅占大气压力本身的1%,许多区域范围内都会发生这种气压变化。相对而言,强风暴的形成源于更大、更集中的气压区域的变化。
  
  风的能量
  空气流动所形成的动能极为风能。风能使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
  太阳的辐射造成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引起大气层中压力分布不均空气沿水平方向运动形风。风的形成乃是空气流动的结果。风能利用形成主要是将大气运动时所具有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在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强,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多、温度较高;再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日照时间短,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小,温度低。这种高纬度与低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形成了南北之间的气压梯度,使空气作水平运动,风应沿水平气压梯度方向吹,即垂直与等压线从高压向低压吹。地球在自转,使空气水平运动发生偏向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这种力使北半球气流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右偏转,所以地球大气运动除受气压梯度力外,还要受地转偏向里的影响。大气真实运动是这两力综合影响的结果。
  实际上,地面风不仅受这两个力的支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海洋、地形的影响,山隘和海峡能改变气流运动的方向,还能使风速增大,而丘陵、山地却摩擦大使风速减少,孤立山峰却因海拔高使风速增大。因此,风向和风速的时空分布较为复杂。
  在有海陆差异对气流运动的影响,在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大陆气压比海洋高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夏季相反,大陆比海洋热,风从海洋吹向内陆。这种随季节转换的风,我们称为季风。所谓的海陆风也是白昼时,大陆上的气流受热膨胀上升至高空流向海洋,到海洋上空冷却下沉,在近地层海洋上的气流吹向大陆,补偿大陆的上升气流,低层风从海洋吹向大陆称为海风,夜间(冬季)时,情况相反,低层风从大陆吹向海洋,称为陆风。 在山区由于热力原因引起的白天由谷地吹向平原或山坡,夜间由平原或山坡吹向,前者称谷风,后者称为山风。这是由于白天山坡受热快,温度温度高于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温度,坡地上的暖空气从山坡流向谷地上方,谷地的空气则沿着山坡向上补充流失的空气,这时由山谷吹向山坡的风,称为谷风。夜间,山坡因辐射冷却,其降温速度比同高度的空气交快,冷空气沿坡地向下流入山谷,称为山风。当太阳辐射能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大气层约吸收2*10^16W的能量,其中一小部分转变成空气的动能。因为热带比极带吸收较多的太阳辐射能,产生大气压力差导致空气流动而产生「风」。至于局部地区,例如,在高山和深谷,在白天,高山顶上空气受到阳光加热而上升,深谷中冷空气取而代之,因此,风由深谷吹向高山;夜晚,高山上空气散热较快,于是风由高山吹向深谷。另一例子,如在沿海地区,白天由于陆地与海洋的温度差,而形成海风吹向陆地;反之,晚上陆风吹向海上。
  


风的分类
  风速 风速是指空气在单位时间内流动的水平距离。根据风对地上物体所引起的现象将风的大小分为13个等级,称为风力等级,简称风级。以 0~12等级数字记载。
  风力等级表
  风级和符号 名称 风速(米)* 陆地物象 海面波浪 浪高(米)
  0 无风 0.0-0.2 烟直上 平静 0.0
  1 软风 0.3-1.5 烟示风向 微波峰无飞沫 0.1
  2 轻风 1.6-3.3 感觉有风 小波峰未破碎 0.2
  3 微风 3.4-5.4 旌旗展开 小波峰顶破裂 0.6
  4 和风 5.5-7.9 吹起尘土 小浪白沫波峰 1.0
  5 劲风 8.0-10.7 小树摇摆 中浪折沫峰群 2.0
  6 强风 10.8-13.8 电线有声 大浪到个飞沫 3.0
  7 疾风 13.9-17.1 步行困难 破峰白沫成条 4.0
  8 大风 17.2-20.7 折毁树枝 浪长高有浪花 5.5
  9 烈风 20.8-24.4 小损房屋 浪峰倒卷 7.0
  10 狂风 24.5-28.4 拔起树木 海浪翻滚咆哮 9.0
  11 暴风 28.5-32.6 损毁普遍 波峰全呈飞沫 11.5
  12 台风32.7- 摧毁巨大 海浪滔天 14.0
  注:本表所列风速是指平地上离地10米处的风速值
  风向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就是指空气自北向南流动。风向一般用8个方位表示。分别为: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
  常见风
  阵风:当空气的流动速度时大时小时,会使风变得忽而大,忽而小,吹在人的身上有一阵阵的感觉,这就是阵风。
  旋风:当空气携带灰尘在空中飞舞形成漩涡时,这就是旋风。
  焚风:当空气跨越山脊时,背风面上容易发生一种热而干燥的风,就叫焚风。
  龙卷风:龙卷风是一个猛烈旋转的圆形空气柱。远远看去,就像一个摆动不停的大象鼻子或吊在空中的巨蟒。


风力歌
  零级烟柱直冲天
  一级轻烟随风偏
  二级轻风吹脸面
  三级叶动红旗展
  四级枝摇飞纸片
  五级带叶小树摇
  六级举伞步行难
  七级迎风走不便
  八级风吹树枝断
  九级屋顶飞瓦片
  十级拔树又倒屋
  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


风的释义:
  1.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空气流动现象:北~|刮~|龙卷~。
  2.借风力吹:~干|晒干~净。
  3.借风力吹干的:~鸡|~肉。
  4.像风一样迅速而普遍地:~行|~靡。
  5.习俗:~气|~俗|蔚然成~|移~易俗。
  6.景象:~光|~景。
  7.举止;姿态;态度:~采|~度|~格|学~|作~。
  8.消息;传闻:~声|口~儿|通~报信|闻~而动。
  9.传说的;没有根据的:~传|~闻|~言~语。
  10.情况;声势:看~使舵|望~披靡。
  11.指民歌:采~。
  12.中医指某些疾病:~寒|~湿|中~|羊痫~|鹅掌~。


风的典故
  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说文》
  立春条风。——《易·通卦验》
  东北条风。——《广雅·释天》
  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淮南子·天文》
  条风居东北维,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史记·律书》
  今日不凤(风)?——《殷虚文字甲编》
  见事风生,无所回避。——《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大风歌》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风起于青苹之末 / 空穴来风 ——宋玉《风赋》
  又如:狂风(猛烈的风);风信(风的大小及风向);风团(旋风。比喻飞快);风吹日炙(风吹日晒);风雹(刮风下雹);风潦(风灾和水灾);风霰(风雪)
  《毛诗序》:“以风刺上。”风即“讽”义。"((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
  风俗;风气〖generalmood;custom〗
  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资治通鉴》
  奸党散落,风俗大改。——《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移风易俗。——《荀子·乐论》
  又如:风美(风俗淳美);风纯(风俗纯朴);风沦(风俗沦落败坏);风习(风俗习惯);风浮(风俗浮薄);
  风范,气度,韵致〖demeanour〗
  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又如:风局(风范,器宇);风表(风范仪表);风则(风范);风裁(风采,气度);风期(气度,襟怀);
  风节(气度情操);
  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manner;style〗。如:风神(指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气韵);
  风徽(文章的风格、气韵);
  风声,消息〖news;information〗
  但有知风来报的赏钱百两。——《二刻拍案惊奇》
  又如:风警(风声很紧);风汛(风声;消息);风音(风声);风路(风声,线索);闻风而动
  “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ballad〗
  风有采蘩采苹。——《左传·隐公三年》
  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左传·成公九年》
  又如:风赋(指“诗”六义中的风和赋);风人屺岵(诗人的悲凉伤感)
  男女间的情爱〖love〗
  他如今大了,渐知风月,便看上了秦钟人物风流。——《红楼梦》
  又如:风月(指男女间的情爱);风月常新(指情爱永久不断);风月子弟(沉湎于风月场的子弟)
  风纪,教化〖conductanddiscipline〗。如:风惠(教化恩泽);风驰(形容德化广布);
  风爱(风泽德化);风调(指教化清和);风略(风纪和方略);风政(教化政治);
  威势,气势〖power〗。如:风扫(形容势力猛烈有如狂风席卷一般);
  风樯阵马(乘风之船,破阵之马。比喻气势雄厚);
  六淫之一。颠狂病,也指颠狂。后作“病”〖epilepsy〗。如:风眩(癫痫);风痴(疯癫痴呆);
  

风的成语
  成语: 顺风转舵 。
  出处: 元·无名氏《桃花女》第二折:“则你这媒人一个个,啜人口似蜜钵,都只是随风倒舵,索媒钱赚少争多。”
  典故: 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例子: 于是民族主义文学家也只好~,改为对于这事件的啼哭、叫喊了。(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文坛上的鬼魅》)
  成语: 四海承风 。
  出处: 《孔子家语·好生》:“舜之为君也,其政好生而恶杀,……是以四海承风。”
  典故: 指全国都接受教化。
  成语: 贪墨成风 。
  出处: 《左传·昭公十四年》:“贪以败官为墨。”
  典故: 墨:不洁;贪墨:官吏受贿。官吏贪污受贿的风气盛行。形容吏治腐败 。
  成语: 谈笑风生 。
  出处: 宋·辛弃疾《念奴娇·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典故: 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例子: 他嘻嘻笑着,让酒让菜,~,又谈起他的山林生活。(梁斌《播火记》十七)
  成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典故: 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例子: 我们现在是~,只要机器一来,马上就可以安装了。


风的医学释义
   中医病因学概念,又称风邪。风邪致病有外因和内因之分。外风本指自然界中因空气流动而形成的一种气候或环境状态,为春季的主气,属六气之一(见气)。但这种气候或环境状态能使正气虚弱或体质易感的人发生疾病,对这些人来说,外风便成为致病因素,属六淫之一。内风则指由多种原因引致的体内阳气亢逆变动所形成的病理状态,与肝的病变密切相关。外风与内风虽有区别,但在临床上都有发病迅速、变化多端的特点。
  风虽属春季之主气,但四季皆有,故外风致病无季节性;又因寒、湿、燥、热(火)等邪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或风与体内痰、湿相结合致病。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风寒湿痹等。所以,外风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是六淫病邪中的主要致病因素,故有“风者,百病之始也”,“风者,百病之长也”之说。外风属阳邪,其性轻扬开泄,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点,故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出现头痛、出汗、恶风等症状。外风还具有善行数变的特性,故致病后病位游移,行无定处,如风痹(行痹)呈游走性关节疼痛;皮肤风疹来势急剧,其痒难忍,但有时去也迅速,消退后常不留痕迹。外风所致病证较多,应依据其症状和体征来确定所侵犯的人体部位,以及兼挟的其他邪气(或性质)。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外风兼挟寒或热邪,侵犯人体肺卫,产生发热、头项疼痛、恶风、畏寒、咳嗽等症状,俗称伤风、感冒。对外风所致病证的治疗总以祛风为主,同时兼治其他邪气,如风寒感冒用辛温解表的方法,风热感冒用辛凉解表的方法。
  内风大多由肝脏功能失调所致,故又称肝风内动。与外风所致病证不同,内风致病的病理状态在临床上可出现眩晕、抽搐、痉挛、颤抖、蠕动、口眼?斜,甚至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等肢体异常运动的症状,古人因此而类比为风。内风证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主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和血虚生风等,引致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肝阳化风多由于情志不遂,或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致肝气不能疏泄,郁而化火,或水不涵木,肝阳上亢,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而无制,亢盛而化风,上升巅顶或横窜脉络,从而导致卒倒昏不知人,又称为“中风”(与西医的脑血管病大体相同)。热极生风多在急性热病的极期,由于热邪炽盛,燔灼肝经,阳热亢盛而化为内风,出现神昏、抽搐等症。阴虚风动多见于热性病的后期,或严重的汗、吐、泻之后,此时阴液枯竭,肝所主的筋脉无以濡养,临床可见筋挛肉?、手足蠕动等症。血虚生风多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肝藏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临床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至手足拘挛不伸等症。诊断内风证候,应依据其各自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进行。治疗应针对各自的病因,如肝阳化风者宜平肝熄风,热极生风者宜清热熄风,阴虚风动者宜育阴熄风,血虚生风者宜养血熄风。
  

[ 本帖最后由 一分为二 于 2008/11/6 21:0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22: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谈一谈旋风

 旋风是打转转的空气涡旋,是由地面挟带灰尘向空中飞舞的涡旋,这种涡旋正是我们平常看到的旋风,它是空气在流动中造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成因
  当空气围绕地面上象树木、丘陵、建筑物等不平的地方流动时、或者空气和地面发生摩擦时,要急速地改变它的前进方向,于是就会产生随气流一同移动的涡旋,这就刮起了旋风。但是,这种旋风很少,也很小。
  旋风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当某个地方被太阳晒得很热时,这里的空气就会膨胀起来,一部分空气被挤得上升,到高空后温度又逐渐降低,开始向四周流动,最后下沉到地面附近。这时,受热地区的空气减少了,气压也降低了,而四周的温度较低,空气密度较大,加上受热的这部分空气从空中落下来,所以空气增多,气压显著加大。这样,空气就要从四周气压高的地方,向中心气压低的地方流来,跟水往低处流一样。但是,由于空气是在地球上流动,而地球又是时刻不停地从西向东旋转,那么空气在流动过程中就要受地球转动的影响,逐渐向右偏去(原来的北风偏转成东北风,南风偏转成西南风,西风偏转成西北风,东风偏转成东南风)。于是从四周吹来的较冷空气,就围绕着受热的低气压区旋转起来,成为一个和钟表时针转动方向相反的空气涡旋,这就形成了旋风。
  这种旋风的中心,由于暖空气不断上升,加上四周的空气不断旋转,所以很容易把地面上的尘土、树叶、纸屑等卷到空中,并随空气的流动而旋转飞舞。如果旋风的势力较强,有时会把地面上的一些小动物,如小蛇、小虫等卷到空中去,在尘沙弥漫中随风前往。
  一般小旋风的高度不太大,当它受到地面的摩擦或房屋、树木等的阻挡时,就渐渐消散变成普通的风。
  也许有人还会问:既然地面受热就容易起旋风,那夏天比春天还热,为什么夏天旋风少而春天旋风多呢?这是原因夏天天气虽然很热,但是地面的草木青青,土地湿润,气温相差不大,所以夏天很少刮旋风。可是,在春天,树叶还没有全长出来,草也刚发芽,庄稼地是一片光光的,处处没遮没挡,这就容易晒热,使地面上空气的温度变化较大,就容易刮旋风。
  旋风能挟带灰尘、乱纸向空中飞舞,当然也能把地面的热量、水汽等带到空中,所以,它造成了空气的热量、水汽等的垂直混合,使空气中热量和水汽等的垂直分布均匀。但在地面附近旋风很小,垂直交换作用不大,因此在紧贴地面气层中形成了特殊的小气候。
  另外,发生在南半球及北印度洋的强热带气旋也叫旋风。

这是在网上收到的,讲的不全面,而且观点有些偏见。
大家都可能见到旋风,在农村平原多见,春秋季见多。
我的理解为,是冷气和热气相遇而形成的一种涡流旋转。
地球自转,而地球表面的温度不一,高低不平,即使地球有吸引力,空气也不能同步运行。所以,我们感觉的风,就是空气流动。风和旋风的区别应该说是地域环境和季节温度的不同。

欢迎有兴趣的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22: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雨、雪、雾、霜

      雨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雨的成因多种多样,它的表现形态也各具特色,有毛毛细雨,有连绵不断的阴雨,还有倾盆而下的阵雨。雨水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资源,植物也要靠雨露的滋润而茁壮成长。但暴雨造成的洪水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径只有0.01~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2毫米。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这些小水滴要变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体积大约要增大100多万倍。这些小水滴是怎样使自己的体积增长到100多万倍的呢?它主要依靠两个手段,其一是凝结和凝华增大。其二是依靠云滴的碰并增大。在雨滴形成的初期,云滴主要依靠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气来使自己凝结和凝华。如果云体内的水气能源源不断得到供应和补充,使云滴表面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那么,这种凝结过程将会继续下去,使云滴不断增大,成为雨滴。但有时云内的水气含量有限,在同一块云里,水气往往供不应求,这样就不可能使每个云滴都增大为较大的雨滴,有些较小的云滴只好归并到较大的云滴中去。 如果云内出现水滴和冰晶共存的情况,那么,这种凝结和凝华增大过程将大大加快。当云中的云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大云滴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加,它们在下降过程中不仅能赶上那些速度较慢的小云滴,而且还会“吞并”更多的小云滴而使自己壮大起来。当大云滴越长越大,最后大到空气再也托不住它时,便从云中直落到地面,成为我们常见的雨水。
  雨的种类很多,除了酸雨,有颜色的雨外,还有许多有趣的雨,比如蛙雨,铁雨,金雨,甚至钱雨.它们都是龙卷风的杰作。
  雨的分类首先要看以什么为标准进行划分的:
  1.按照降水的成因分:
  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台风雨(气旋雨)
  2.按照降水量的大小: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3.按照降水的形式:
  降雪、降雨、冰雹...
  雨量等级划分标准是:日降水量在0-10毫米之间为小雨;在10-25毫米之间为中雨;在25-50毫米之间为大雨;在50-100毫米之间为暴雨;100-200毫米之间为大暴雨、大于200毫米的为特大暴雨。
水是地球上各种生灵存在的根本,水的变化和运动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世界。在地球上,水是不断循环运动的,海洋和地面上的水受热蒸发到天空中,这些水汽又随着风运动到别的地方,当它们遇到冷空气,形成降水又重新回到地球表面。这种降水分为两种:一种是液态降水,这就是下雨;另一种是固态降水,这就是下雪或下冰雹等。大气里以固态形式落到地球表面上的降水,叫做大气固态降水。雪是大气固态降水中的一种最广泛、最普遍、最主要的形式。冬季,我国许多地区的降水,是以雪的形式出现的。由于降落到地面上的雪花的大小、形状、以及积雪的疏密程度不等。因此,气象上的降雪等级是以雪融化后的水来度量的。气象上一般把雪按24小时内降水量分为4个等级:0.1-2.4毫米的雪称为小雪;2.5-4.9毫米的雪称为中雪;5.0-9.9毫米的雪称为大雪;10毫米以上(含10毫米)的雪称为暴雨。从降水量看,即使暴雪的量级也仅仅相当于雨量中的中雨。粗略地估计,10毫米深的积雪仅能融化为1毫米的水。

  补充: 大气固态降水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美丽的雪花以外,还包括能造成很大危害的冰雹,还有我们不经常见到的雪霰和冰粒。 由于天空中气象条件和生长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形形色色的大气固态降水。这些大气固态降水的叫法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名目繁多,极不统一。为了方便起见,国际水文协会所属的国际雪冰委员会,在征求各国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于1949年召开了一个专门性的国际会议,会上通过了关于大气固态降水简明分类的提案。这个简明分类,把大气固态降水分为十种:雪片、星形雪花、柱状雪晶、针状雪晶、多枝状雪晶、轴状雪晶、不规则雪晶、霰、冰粒和雹。前面的七种统称为雪。为什么后面三种不能叫做雪呢?原来由气态的水汽变成固态的水有两个过程,一个是水汽先变成水,然后水再凝结成冰晶;还有一种是水汽不经过水,直接变成冰晶,这种过程叫做水的凝华。所以说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


【雪的近亲家族】  【霰】夏天,在高山地区,天空里经常有许多过冷水滴围绕着结晶核冻结,形成了一种白色的没有光泽的圆团形颗粒,气象学上把这种东西叫做霰,许多地方口语称它为米雪或雪霰。霰的直径一般在0.3到2.5毫米之间,性质松脆,很容易压碎。霰不属于雪的范畴,但它也是一种大气固态降水。

  【冰粒和冰雹】夏天,在北方平原地区,常常会遇到另外两种大气固态降水,这就是冰粒和雹。冰粒和雹是比较大的能够流淌的水滴围绕着凝结核一层又一层地冻结而形成的半透明的冰珠。气象学上把粒径不超过5毫米的叫做冰粒,把粒径超过5毫米的叫做冰雹。冰雹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危害。据记载,世界上最大的冰雹,比拳头还大,直径超过十厘米,重量超过一公斤。

  【霜、雨凇和雾凇】除了大气固态降水之外,地面上还经常出现另一种所渭“地表生长型”的固态降水,这就是霜、雨凇和雾凇。 这些固态降水,虽不属于大气固态降水,仅仅是水汽在地表凝华结晶和冻结而形成的。但这些固态降水,对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影响较大。霜冻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它经常让农业减产。为了避免霜害,人们付出了艰巨的劳动。雨凇和雾凇对人类也并不是很友好的,它们一般在高山地带出现。在过冷天气里,微小的雨滴或雾滴碰到剧烈冷却的物体表面时,便在上面形成雨凇和雾凇。这类固态降水的强度和规模,有时是非常惊人的,往往在一二天之内,物体迎风面上能聚结上一层一米多厚的冰壳,景色十分神异,好像童话里的意境。
【雪花的形成】  在天空中运动的水汽怎样才能形成降雪呢?是不是温度低于零度就可以了?不是的,水汽想要结晶,形成降雪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个条件是水汽饱和。空气在某一个温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叫做饱和水汽量。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饱和的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的温度时,空气里就有多余的水汽变成水滴或冰晶。因为冰面饱和水汽含量比水面要低,所以冰晶生长所要求的水汽饱和程度比水滴要低。也就是说,水滴必须在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空气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不小于100%时才能增长;而冰晶呢,往往相对湿度不足100%时也能增长。例如,空气温度为-20℃时,相对湿度只有80%,冰晶就能增长了。气温越低,冰晶增长所需要的湿度越小。因此,在高空低温环境里,冰晶比水滴更容易产生.

  另一个条件是空气里必须有凝结核。有人做过试验,如果没有凝结核,空气里的水汽,过饱和到相对湿度500%以上的程度,才有可能凝聚成水滴。但这样大的过饱和现象在自然大气里是不会存在的。所以没有凝结核的话,我们地球上就很难能见到雨雪。凝结核是一些悬浮在空中的很微小的固体微粒。最理想的凝结核是那些吸收水分最强的物质微粒。比如说海盐、硫酸、氮和其它一些化学物质的微粒。所以我们有时才会见到天空中有云,却不见降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采用人工降雪。
【不在天空里凝结的雪花】  雪都是从天空中降落下来的,怎么会有不是在天空里凝结的雪花呢?

  1779年冬天,俄国彼得堡的一家报纸,报道了一件十分有趣的新闻。这则新闻说,在一个舞会上,由于人多,又有成千上百支蜡烛的燃烧,使得舞厅里又热又闷,那些身体欠佳的夫人、小姐们几乎要在欢乐之神面前昏倒了。这时,有一个年轻男子跳上窗台,一拳打破了玻璃。于是,舞厅里意想不到地出现了奇迹,一朵朵美丽的雪花随着窗外寒冷的气流在大厅里翩翩起舞,飘落在闷热得发昏的人们的头发上和手上。有人好奇地冲出舞厅,想看看外面是不是下雪了。令人惊奇的是天空星光灿烂,新月银光如水。

  那么,大厅里的雪花是从哪儿飞来的呢?这真是一个使人百思不解的问题。莫非有人在耍什么魔术?可是再高明的魔术师,也不可能在大厅里耍出雪花来。

  后来,科学家才解开了这个迷。原来,舞厅里由于许多人的呼吸饱含了大量水汽,蜡烛的燃烧,又散布了很多凝结核。当窗外的冷空气破窗而入的时候,迫使大厅里的饱和水汽立即凝华结晶,变成雪花了。因此,只要具备下雪的条件,屋子里也会下雪的。
【雪花的基本形状】  下雪时的景致美不胜收,但科学家和工艺美术师赞叹的还是小巧玲珑的雪花图案。远在一百多年前,冰川学家们已经开始详细描述雪花的形态了。

  西方冰川学的鼻祖丁铎耳在他的古典冰川学著作里,这样描述他在罗扎峰上看到的雪花:“这些雪花……全是由小冰花组成的,每一朵小冰花都有六片花瓣,有些花瓣象山苏花一样放出美丽的小侧舌,有些是圆形的,有些又是箭形的,或是锯齿形的,有些是完整的,有些又呈格状,但都没有超出六瓣型的范围。”

  在我国,早在公元前一百多年的西汉文帝时代,有位名叫韩婴的诗人,他写了一本《韩诗外传》,在书中明确指出,“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但是大自然中却几乎找不出两朵完全相同的雪花,就象地球上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一样。许多学者用显微镜观测过成千上万朵雪花,这些研究最后表明,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和各部分完全对称的雪花,在自然界中是无法形成的。

  在已经被人们观测过的这些雪花中,再规则匀称的雪花,也有畸形的地方。为什么雪花会有畸形呢?因为雪花周围大气里的水汽含量不可能左右上下四面八方都是一样的,只要稍有差异,水汽含量多的一面总是要增长得快一些。

  世界上有不少雪花图案搜集者,他们象集邮爱好者一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雪花照片。有个名叫宾特莱的美国人,花了毕生精力拍摄了近六千张照片。苏联的摄影爱好者西格尚,也是一位雪花照片的摄影家,他的令人销魂的作品经常被工艺美术师用来作为结构图案的模型。日本人中谷宇吉郎和他的同事们,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实验室的冷房间里,在日本北方雪原上的帐篷里,含辛茹苦二十年,拍摄和研究了成千上万朵的雪花。

  但是,尽管雪花的形状千姿百态,却万变不离其宗,所以科学家们才有可能把它们归纳为前面讲过的七种形状。在这七种形状中,六角形雪片和六棱柱状雪晶是雪花的最基本形态,其它五种不过是这两种基本形态的发展、变态或组合。
【雪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医药养生保健报》 冬季,大雪纷飞,苍茫无际。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之时,往往忽视了雪的作用。雪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本草纲目》早有记载,雪水能解毒,治瘟疫。民间有用雪水治疗火烫伤、冻伤的单方。

  经常用雪水洗澡,不仅能增强皮肤与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而且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如果长期饮用洁净的雪水,可益寿延年。这是那些深山老林中长寿老人长寿的“秘诀”之一。

  雪为什么有如此奇特的功能呢?因为雪水中所含的重水比普通水中重水的数量要少1/4。重水能严重地抑制生物的生命过程。有人作过试验,鱼类在含重水30-50%的水中很快就会死亡。雨雪形成最基本的条件是大气中要有“凝结核”存在,而大气中的尘埃、煤粒、矿物质等固体杂质则是最理想的凝结核。如果空气中水汽、温度等气象要素达到一定条件时,水汽就会在这些凝结核周围凝结成雪花。所以,雪花能大量清洗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故每当一次大雪过后空气就显得格外清新。

  据测定,一般新雪的密度每立方厘米为0.05-0.10克。所以,地面积雪对音波的反射率极低,能吸收大量音波,能为减少噪音作出贡献。

【雪的作用】
  雪花是一种美丽的结晶体,它在飘落过程中成团攀联在一起,就形成雪片。单个雪花的大小通常在0.05——4.6毫米之间。雪花很轻,单个重量只有0.2——0.5克。无论雪花怎样轻小,怎样奇妙万千,它的结晶体都是有规律的六角形,所以古人有“草木之花多五出,度雪花六出”的说法。雪花多么美丽而轻盈呀!我越来越喜欢雪花了,如果能够再次目睹大地白雪皑皑,绿树披银装,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趣事。

  “瑞雪兆丰年”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农谚。在北方,一层厚厚而疏松的积雪,像给小麦盖了一床御寒的棉被。雪中所寒的氮素,易被农作物吸收利用。雪水温度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也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所以又有一句农谚“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雪的作用很广,但雪对人类有很大的好处。首先是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因雪的导热本领很差,土壤表面盖上一层雪被,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外传,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所以,受雪保护的庄稼可安全越冬。积雪还能为农作物储蓄水分。此外,雪还能增强土壤肥力。据测定,每1升雪水里,约含氮化物7.5克。雪水渗入土壤,就等于施了一次氮肥。用雪水喂养家畜家禽、灌溉庄稼都可收到明显的效益。

  雪对人有利也有害处,在三四月份的仲春季节,如突然因寒潮侵袭而下了大雪。就会造成冻寒。所以农谚说:“腊雪是宝,春雪不好。”
【雪的保温作用】  积雪,好像一条奇妙的地毯,铺盖在大地上,使地面温度不致因冬季的严寒而降得太低。积雪的这种保温作用,是和它本身的特性分不开的。

  我们都知道,冬天穿棉袄很暖和,穿棉袄为什么暖和呢?这是因为棉花的孔隙度很高,棉花孔隙里充填着许多空气,空气的导热性能很差,这层空气阻止了人体的热量向外扩散。覆盖在地球胸膛上的积雪很象棉花,雪花之间的孔隙度很高,就是钻进积雪孔隙里的这层空气,保护了地面温度不会降得很低。当然,积雪的保温功能是随着它的密度而随时在变化着的。这很象穿着新棉袄特别暖和,旧棉袄就不太暖和的情况一样。新雪的密度低,贮藏在里面的空气就多,保温作用就显得特别强。老雪呢,象旧棉袄似的,密度高,贮藏在里面的空气少,保温作用就弱了。

  

  【为什么物体里贮藏的空气越多,保温效果越强呢?】


  这是因为空气是不良导体的缘故。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物体,它本身都能通过热量,这种能够通过热量的性能,称做物体的导热性。在自然界常见的几种物质中,空气的导热性最差。所以物体里容纳的空气越多,它的导热性就越差。由于积雪里所能容纳的空气量变化幅度较大,因此,积雪的导热系数变化幅度也较大。一般刚下的新雪孔隙大,保温效应最好,到春天融雪后期,积雪为水所浸渍,这时它的导热系数就更接近于水了,积雪的保温作用便趋于消失。
【雪蚀作用】  冰缘气候条件下积雪场频繁的消融和冻胀所产生的一种侵蚀作用。产生雪蚀作用的地区分布在没有冰盖的极地和亚极地以及雪线以下、树线以上的高山带。那里年均气温为0℃左右,属于永久冻土带。雪场边缘的交替冻融,一方面通过冰劈作用使地表物质破碎;一方面雪融水将粉碎的细粒物质带走,故雪蚀作用包括剥蚀和搬运两种作用。随着雪场底部加深,周边扩大,山坡上逐渐形成周边坡度小的宽浅盆状凹地,即雪融凹地。其形态、成因和空间分布均不同于冰斗,但两者又有联系。当气候进一步变冷、雪线下降时,雪蚀凹地可发育成冰斗;反之,气候转暖、冰川消退时,冰斗可退化为雪融凹地。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的雪蚀作用方式和速度各不相同。在纬度较低、降水量大、年冻融日数多的地方,雪蚀作用速率较快,雪蚀凹地深、面积大。如中国东北小兴安岭地区,雪蚀凹地十分普遍。反之,在纬度高、降水量少、夏温低的地方,雪蚀作用就弱。地面坡度的影响是:坡陡>40°,雪场不易存在;平地上雪蚀作用极慢;30°左右的坡地上,雪蚀作用最为活跃。

  春暖时节积雪融化成水而汇流成的汛期,叫做春汛。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融雪天比下雪天冷,这主是因为积雪的消融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雪的融化潜热比较大,把l克零度的雪融化成为零度的水,需要热量79.67卡。换句话说,这些热量可以把同样重量的零度的水,升温到79.67℃。由于融雪需要消耗一定的热量,因此,在春汛期间,大地上的气温还不能升高,将出现一段春寒时期。

  每年夏天我国长江黄河等大河流都要进行防洪抗洪,因为这时是这些大河流的汛期,河道里的水量最大。但是世界上有些河流,例如苏联的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以及加拿大平原上的一些河流,它们的主汛期不在夏天而是在春天,春汛是全年最大的汛期,远远超过夏汛的规模。

  原来这些河流流经的平原地区有很厚的积雪,并且这些地区春季暖气团活动频繁,暖气团过境时水汽遇到积雪表面便降温发生凝结现象,l克水汽凝结时释放出来的潜热有597卡,能使7.5克的积雪消融。因此,平原地区有些地方尽管积雪很深,却能在几天里就被暖气团消融得干干净净,融化的雪水流入大量河道,这是造成春汛泛滥的主要原因。

  我国西部地方一些内流河,春汛也是那里最大的汛期,而且来势特别猛,有时造成水灾。可是这些地方一到夏天,河流里的水量反而迅速减少,进入枯水季节。像发源于准噶尔界山的额敏河,春天水量特别丰富,一到夏天,水量小到清澈见底,只有靠少量地下水渗入才不至于断流。

  这些河流主要发源于山区,在山区冬天降下的积雪没有融化,到春天时这些积雪受太阳辐射而融化形成了内陆河一年中难得一见的汛期。在一些高山地区,山顶常年存在积雪,但是这些积雪在一定高度以上常年不化,这个高度叫做雪线,只有在雪线以下的积雪春天才会融化。我国内陆河大多流经干旱区,水量少。但是在春汛期间河水来的特别猛烈集中,也要进行抗洪,所以在沙漠地区发生洪水也不是天方夜谭。

  在我国北方的绝大部分地区,春汛是灌溉农田的最宝贵的水源。冬天季节积雪的多少,融雪后形成的春汛的大小和迟早,都与北方地区的农牧业生产悠息相关。总的说来,我国的季节积雪是偏少的,属干少雪的国家,因而许多地方不是担心春汛过大,而是苦于春汛不足,发坐春旱现象。华北和西北的一些地方,春旱现象经常发生。相比之下,东北平原春旱极少出现,原因就在于那里冬天的季节积雪多,而且春天的汛期不太凶猛却又延续时间比较长。



雾有三种定义:

  1、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

  2、雾是接近地面的云。

  3、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微小液滴构成的气溶胶。(《环境监测》中的描述)

  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达到了饱和。而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多。1立方米的空气,气温在4℃时,最多能容纳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气温是20℃时,1立方米的空气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克。如果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量,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当足够多的水分子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在一起,同时水分子本身也会相互粘结,就变成小水滴或冰晶。空气中的水汽超过饱和量,凝结成水滴,这主要是气温降低造成的。这也是为什么秋冬早晨多雾的原因。

  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它和云都是由于温度下降而造成的,雾实际上也可以说是靠近地面的

  白天温度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间,温度下降了,空气中能容纳的水汽的能力减少了,因此,一部分水汽会凝结成为雾。特别在秋冬季节,由于夜长,而且出现无云风小的机会较多,地面散热较夏天更迅速,以致使地面温度急剧下降,这样就使得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在后半夜到早晨达到饱和而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雾。秋冬的清晨气温最低,便是雾最浓的时刻。
【形成条件】  



  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三是有凝结核。增加水汽含量。这是由辐射冷却形成的,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气象上叫辐射雾;另一种是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平流雾;有时兼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可以看出,具备这些条件的就是深秋初冬,尤其是深秋初冬的早晨。

  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蒸发雾。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 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

  城市中的烟雾是另一种原因所造成的,那就是人类的活动。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锅炉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烟尘悬浮物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不易扩散,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比较容易形成烟尘(雾),而这种烟尘(雾)持续时间往往较长。

  雾消散的原因,一是由于下垫面的增温,雾滴蒸发;二是风速增大,将雾吹散或抬升成云;再有就是湍流混合,水汽上传,热量下递,近地层雾滴蒸发。

  雾的持续时间长短,主要和当地气候干湿有关:一般来说,干旱地区多短雾,多在1小时以内消散,潮湿地区则以长雾最多见,可持续6小时左右。
【雾的种类】  1、辐射雾:在日落后地面的热气幅射至天空里,冷却后的地面冷凝了附近的空气。而潮湿的空气便会因此降至露点以下,并形成无数悬浮于空气里的小水点,这便是辐射雾。它主要在秋天或冬天的清晨,天晴且风弱时出现,在日出后不久或风速加快后便会自然消散。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

  2、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平流雾。

  3、蒸发雾: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

  4、上坡雾:这是潮湿空气沿着山坡上升,绝热冷却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产生的雾。这种潮湿空气必须稳定,山坡坡度必须较小,否则形成对流,雾就难以形成。

  5、锋面雾:经常发生在冷、暖空气交界的锋面附近。锋前锋后均有,但以暖锋附近居多。锋前雾是由于锋面上面暖空气云层中的雨滴落入地面冷空气内,经蒸发,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凝结形成;而锋后雾,则由暖湿空气移至原来被暖锋前冷空气占据过的地区,经冷却达到过饱和而形成的。因为锋面附近的雾常跟随着锋面一道移动,军事上就常常利用这种锋面雾来掩护部队,向敌人进行突然袭击。

  6、混合雾:有时兼以上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

  7、烟雾:通常所说的烟雾是烟和雾同时构成的固、液混合态气溶胶,如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等。城市中的烟雾是另一种原因所造成的,那就是人类的活动。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锅炉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烟尘悬浮物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不易扩散,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比较容易形成烟尘(雾),而这种烟尘(雾)持续时间往往较长。

  8、 谷雾:这个通常发生在冬天的山谷里。当较重的冷空气移至山谷里,暖空气同时亦在山顶经过时产生了温度逆增现象,结果生成了谷雾,而且可以持续数天。

  9、冰雾:当任何类型的雾气里的水点被冷凝为冰片时便会生成冰雾。通常需要温度低于凝点时亦会生成,所以常见于南北极。

  在《环境监测》一书中按其形式把它分为分散型气溶胶和凝聚型气溶胶。常温状态下的液体,由于飞溅、喷射等原因被雾化而形成的微小雾滴分散在大气中,构成分散型气溶胶。液体因加热变成蒸汽逸散到大气中,遇冷后又凝集成微小液滴形成凝聚型气溶胶。雾的粒径一般在10μm以下。
【雾与天气的关系】  



  雾是千变万化的,纷繁复杂的,但不外乎辐射雾、平流雾两种。现象虽纷纭,本质都是一个:水气遇冷凝结而成。有时雾出预报晴,有时雾出预报雨,似乎混乱不堪,但是只要掌握了辐射雾、平流雾的特征,多方观察,仔细分析,就能准确地抓住雾与天晴、落雨的规律,以便预测天气了。这对于农业交通航天航海都有用处。

  雾与未来天气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认识这个道理了,并反映在许多民间谚语里。如:“黄梅有雾,摇船不问路。”这是说春夏之交的雾是雨的先兆,故民间又有“夏雾雨”的说法。又如:“雾大不见人,大胆洗衣裳。”这是说冬雾兆晴,秋雾也如此。

  准确的看雾知天,还必须看雾持续的时间。辐射雾是由于天气受冷,水气凝结而成,所以白天温度一升高,就烟消云散,天气晴好;反之,“雾不散就是雨”。雾若到白天还不散,第二天就可能是阴雨天了,因此民谚说:“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

  为什么同样是雾,有的兆雨,有的兆晴呢?

  这要从气象学的知识里得到解释。只要低层空气的水气含量较多时,赶上夜间温度骤降,水气就会凝结成雾。雾有辐射雾,即在较为晴好、稳定的情况下形成的雾。只要太阳出来,温度升高,雾就自然消失。对此,民间的说法是:“清晨雾色浓,天气必久晴。”“雾里日头,晒破石头。”“早上地罩雾,尽管晒稻。”人们见辐射雾,往往“十雾九晴”。便得出这些说法。

  秋冬季节,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后,随着天气转晴和太阳的照射,空气中的水分的含量逐渐增多,容易形成辐射雾,因此秋冬的雾便往往能预报明天的好天气。

  春夏季节的雾便不同了,它大多来自海上的暖湿空气流,碰到较冷的地面,下层空气也变冷,水气就凝结成雾了。这种雾叫平流雾。它是海上的暖湿空气侵入大陆,突然遇冷而形成的。这些暖湿气流与大陆的干冷空气相遇,自然就阴雨绵绵了。所以春夏雾预示着天气阴雨。

  雾与天气的关系如此密切,故可以看雾知天气的变化了。不过,上述的关于辐射雾、平流雾的解释只是就大体情况而言的。雾与天气的关系并不如此简单,还有许多复杂的内容,因此不能生搬硬套,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就是说,要准确地看雾知天,还要作多方面观察、分析,进行综合判断。
【“雾”和“霾”的区别】  一般来讲,雾和的区别主要在于水分含量的大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就能见度来区分: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就是雾;水平能见度在1千米~10千米的,称为轻雾或霭;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且是灰尘颗粒造成的,就是霾或灰霾。另外,霾和雾还有一些肉眼看得见的“不一样”:雾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米,.霾则有1千米~3千米;雾的颜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但是霾则与周围环境边界不明显。
【“雾”的影响】  雾是对人类交通活动影响最大的天气之一。由于有雾时的能见度大大降低,很多交通公具都无法使用,如飞机等;或使用效率降低,如汽车、轮船等。
【“雾”与健康】  有些人锻炼身体很有毅力,不论什么天气,从不间断。其实,有毅力是好事,但天天坚持也未必正确,比如雾天锻炼就有些得不偿失。雾天,污染物与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将变得不易扩散与沉降,这使得污染物大部分聚集在人们经常活动的高度。而且,一些有害物质与水汽结合,会变得毒性更大,如二氧化硫变成硫酸或亚硫化物,氯气水解为氯化氢或次氯酸,氟化物水解为氟化氢。因此,雾天空气的污染比平时要严重的多。 还有一个原因也需要强调一下,那就是组成雾核的颗粒很容易被人吸入,并容易在人体内滞留,而锻炼身体时吸入空气的量比平时多很多,雾天锻炼身体吸入的颗粒会很多,这更加加剧了有害物质对人体的损害程度。

  如长时间滞留在这种环境中,人体会吸入有害物质,消耗营养,造成机体内损,极易诱发或加重疾病。尤其是一些患有对环境敏感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会出现正常的血液循环阻碍,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等。

  专家提醒,大雾天气人们要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在户外时戴上围巾、口罩,保护好皮肤、咽喉、关节等部位,中老年、儿童、身体虚弱的人更应重点防护。

  总之,雾天锻炼身体,对身体造成的损伤远比锻炼的好处大。因此,雾天不宜锻炼身体。



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的结晶。它们在初升起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待太阳升高后就融化了。人们常常把这种现象叫“下霜”。翻翻日历,每年10月下旬,总有“霜降”这个节气。我们看到过降雪,也看到过降雨,可是谁也没有看到过降霜。其实,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形成的。

  霜是一种白色的冰晶,多形成于夜间。少数情况下,在日落以前太阳斜照的时候也能开始形成。通常,日出后不久霜就融化了。但是在天气严寒的时候或者在背阴的地方,霜也能终日不消。

  霜本身对植物既没有害处,也没有益处。通常人们所说的“霜害”,实际上是在形成霜的同时产生的“冻害”。

  霜的形成不仅和当时的天气条件有关,而且与所附着的物体的属性也有关。当物体表面的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那么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有一个温度差,如果物体表面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的,则在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时空气就会冷却,达到水汽过饱和的时候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如果温度在0°C以下,则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这就是霜。因此霜总是在有利于物体表面辐射冷却的天气条件下形成。

  另外,云对地面物体夜间的辐射冷却是有妨碍的,天空有云不利于霜的形成,因此,霜大都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也就是地面辐射冷却强烈的时候。

  此外,风对于霜的形成也有影响。有微风的时候,空气缓慢地流过冷物体表面,不断地供应着水汽,有利于霜的形成。但是,风大的时候,由于空气流动得很快,接触冷物体表面的时间太短,同时风大的时候,上下层的空气容易互相混合,不利于温度降低,从而也会妨碍霜的形成。大致说来,当风速达到3级或3级以上时,霜就不容易形成了。

  因此,霜一般形成在寒冷季节里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

  霜的形成,不仅和上述天气条件有关,而且和地面物体的属性有关。霜是在辐射冷却的物体表面上形成的,所以物体表面越容易辐射散热并迅速冷却,在它上面就越容易形成霜。同类物体,在同样条件下,假如质量相同,其内部含有的热量也就相同。如果夜间它们同时辐射散热,那末,在同一时间内表面积较大的物体散热较多,冷却得较快,在它上面就更容易有霜形成。这就是说,一种物体,如果与其质量相比,表面积相对大的,那么在它上面就容易形成霜。草叶很轻,表面积却较大,所以草叶上就容易形成霜。另外,物体表面粗糙的,要比表面光滑的更有利于辐射散热,所以在表面粗糙的物体上更容易形成霜,如土块。

  霜的消失有两种方式:一是升华为水汽,一是融化成水。最常见的是日出以后因温度升高而融化消失。霜所融化的水,对农作物有一定好处。

  霜的出现,说明当地夜间天气晴朗并寒冷,大气稳定,地面辐射降温强烈。这种情况一般出现于有冷气团控制的时候,所以往往会维持几天好天气。我国民间有“霜重见晴天”的谚语,道理就在这里。

[ 本帖最后由 一分为二 于 2008/11/6 23:0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22: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空气

    【释义】:构成地球周围大气的气体。无色,无味,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还有极少量的氡、氦、氖、氩、氪、氙等稀有气体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尘埃等。
  【空气的物理性质】:
  空气就是我们周围的气体。我们看不到它,也品尝不到它的味道,但是在刮风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感觉到空气的流动。
  在0摄氏度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013×10^5 Pa)空气密度为1.293g/L
  【空气的状态】:
  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黄色液体。一般当空气被液化时二氧化碳已经清除掉,因而液态空气的组成是20.95%氧,78.12%氮和0.93%氩,其它组分含量甚微,可以略而不计。
  空气作为混合气体,在定压下冷凝时温度连续降低,如在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空气于81.7K(露点)开始冷凝,温度降低到78.9K(泡点)时全部转变为饱和液体。这是由于高沸点组分(氧、氩)开始冷凝较多,而低沸点组分(氧)到过程终了才较多地冷凝。
  【空气的成分】:
  在远古时代,空气曾被人们认为是简单的物质,在1669年梅猷曾根据蜡烛燃烧的实验,推断空气的组成是复杂的。德国史达尔约在1700年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化学理论,就是“燃素学说”。他认为有一种看不见的所谓的燃素,存在于可燃物质内。例如蜡烛燃烧,燃烧时燃素逸去,蜡烛缩小下塌而化为灰烬,他认为,燃烧失去燃素现象,即:蜡烛-燃素=灰烬。然而燃素学说终究不能解释自然界变化中的一些现象,它存在着严重的矛盾。第一是没有人见过“燃素”的存在;第二金属燃烧后质量增加,那么“燃素”就必然有负的质量,这是不可思议的。1774年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才否定燃素学说。拉瓦锡在进行铅、汞等金属的燃烧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金属变为有色的粉末,空气在钟罩内体积减小了原体积的1/5,剩余的空气不能支持燃烧,动物在其中会窒息。他把剩下的4/5气体叫做氮气(原文意思是不支持生命),在他证明了普利斯特里和舍勒从氧化汞分解制备出来的气体是氧气以后,空气的组成才确定为氮和氧.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氧气为主,是长期以来自然界里各种变化所造成的。在原始的绿色植物出现以前,原始大气是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和氨为主的。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后,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放出的游离氧,使原始大气里的一氧化碳氧化成为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成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氨氧化成为水蒸气和氮气。以后,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持续地进行,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在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被吸收了大部分,并使空气里的氧气越来越多,终于形成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的现代空气。
  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空气的恒定成分是氮气、氧气以及稀有气体,这些成分所以几乎不变,主要是自然界各种变化相互补偿的结果。空气的可变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空气的不定成分完全因地区而异。例如,在工厂区附近的空气里就会因生产项目的不同,而分别含有氨气、酸蒸气等。另外,空气里还含有极微量的氢、臭氧、氮的氧化物、甲烷等气体。灰尘是空气里或多或少的悬浮杂质。总的来说,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
  【空气的分层】:
  空气包裹在地球的外面,厚度达到数千千米。这一层厚厚的空气被称为大气层。大气层分为几个不同的层,这几个气层其实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我们生活在最下面的一层(即对流层)中。在同温层,空气要稀薄的多,这里有一种叫做“臭氧”(氧气的一种)的气体,它可以吸收太阳光中有害的紫外线。同温层的上面是电离层,这里有一层被称为离子的带电微粒。电离层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将无线电波反射到世界各地。若不考虑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各种碳氢化合物,则地面至100km高度的空气平均组成保持恒定值。在25km高空臭氧的含量有所增加。在更高的高空,空气的组成随高度而变,且明显地同每天的时间及太阳活动有关。
  【“沉重”的空气】:
  空气并非没有重量——一桶空气的重量大约相当于一本书中两页纸的重量。大气层中的空气始终给我们以压力,这种压力被称为大气压,我们人体每平方厘米上大约要承受一千克的重量。因为我们体内也有空气,这种压力体内外相等,所以,大气的压力才不会将我们压垮。
  【生命赖以生存的空气】:
  由于地球有强大的吸引力,使百分之八十的空气集中在离地面平均为十五公里的范围里。这一空气层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影响很大。人们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指的是这一范围内的空气污染。工业的发展,向空气排放了有害物质,污染了空气,使空气里增加了有害成分。当空气里的有害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严重地损害人类的健康和农作物的生长,破坏了某些物质,又会使人的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安全等等。因此,必须大力防止空气的污染。
  排放到空气里的有害物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粉尘类(如炭粒等),金属尘类(如铁、铝等),湿雾类(如油雾、酸雾等),有害气体类(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氮的氧化物等)。从世界范围来看,排放量较多、危害较大的有害气体是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是煤、石油在燃烧中产生的。一氧化碳主要是汽车开动时排出的。从全球估计,一氧化碳的排出量超过二氧化硫的排出量。
  【空气质量】:
  假如没有空气,我们的地球上将是一片荒芜的沙漠,没有一丝生机。绿色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及阳光和水合成营养物质,在此过程中,氧气被释放出来,人类和其他动物呼吸空气来获取氧气,动物还需要氧气从摄入的食物中获取能量。
  根据国家环保局统一规定,我国空气质量分为5级。它是将一系列复杂的空气监测数据,按一定方法处理后,算出其空气污染指数具体是多少,然后再确定其空气质量等级。
  其具体标准如下:当空气污染指数达0—50时为1级;51—100时为2级;101—200时为3级;201—300时为4级;300以上时为5级。其中3级属于轻度污染,4级属于中度污染,5级则属于重度污染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4 07: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