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922|回复: 0

[80后90后]“鸟巢一代”眼里的中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7 18: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张琳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为北京街头的艺术雕塑,标示着人体的主要穴位]


北京798厂的艺术展上,一些玩艺术的人将骑在汉堡上、抱着可乐、穿着红肚兜、留着“阿福头”的雕塑定义为80后的孩子。是的,80后的年轻人成长于改革开放后,比父辈们更加国际化,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受到中西两种文化的熏陶,为了学习西方世界,熟悉西方的游戏规则,80后的孩子很多都操一口标准的伦敦腔或者是纽约腔。2008年世界对80后的讨论更加频繁。北京奥运会开始的第二天韩国《朝鲜日报》就给中国的 80后取了个新的名字——鸟巢一代。
  

“鸟巢一代”们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越来越习惯西方的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在“鸟巢一代”的生活中却是若隐若现,许多传统的方式方法、习俗、节日都只是一知半解,甚至有的传统已经出现了认识的空白。在中医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积淀的领域,“鸟巢一代”大抵也是雾里看花。


有所畏 眼下中医文化在淡化

  
过去80后的课本里还有李时珍、张仲景等的故事,他们对中医最初的认识也是源自那些神医们的传奇。现在这些故事没有了,都上生理卫生课,所以不要说对中医药文化的那种自豪感,就连基本的了解都没有了,甚至有的人开始怀疑中医药这种玄乎的东西能不能治好病。

  
过去中医都是家传、师徒传承或自学成才,比如允许“师傅带徒弟”这种“江湖派”,而现在我们的中医人才主要以来自“学院派”,以院校培养为主。家传的中医在社会上被认为是江湖术士。国家要求中医们也要考中医的医师资格证才能行医。西医理论和西药都是经过实验室多次实验而得到的产物,而中医则不然,中医是经验医学,只有通过临床实践才行,现在的80后似乎已不会轻易拿自己的生命,让中医们“做试验”了。

  
中医理论有些抽象,其产生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土壤中,思维方式、表达方法受到了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讲的是气、阴阳、五行,一些学生在上学期间根本无法学懂。加上现在医生的就业形势不好,专门的中医院较少的大环境,报考中医的学生越来越少。一个重庆医药院校的负责人说:“作为中医的“摇篮”,中医教育的前景不容乐观:中医校园里捧着西医书本,一心钻研西医课程的大有人在;新生报道处,中医专业几乎无人问津,而西医的门槛却被踏烂。”另外,80后现在的中医课程中有一半居然为西医课程,这让很多慕名前来学中医的学生大失所望,学习中医的热情也随“西医热”的升温而下降。一个学期下来,同学的中医课本崭新如簇,而西医课本却已“风烛残年”。本来学中医的大学生已是凤毛麟角,在毕业后因为难以就业,很多人不得不转战其他行业,很少人能实现“专业对口”。有的人选择在学习中医后考了西医的研究生,甚至还有少数人在学了5年的中医后,觉得中医“反科学”、“迷信”,变成了反中医人士。

  
西医采用的实验研究成为今天中医理论发展的指导思想。就拿现在的80后里的博士生们来说,他们的研究方向是中医,但是不得不拿小老鼠做实验,因为不做实验,就没有科研成果,就无法毕业。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拿小老鼠做实验怎么望、闻、问、切?这是一个无奈,很多人说要发展现代中医,其实是把中医的科研方向定位到盲目改造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上了,结果导致中医科研严重脱离临床实践,学中医的学生也“中不中”、“西不西”。

  
随着西医在国家医疗体制中的大展身手,中医受重视的程度越来越小。国家有发展中医药的政策,但要真正落实却很困难。不论政府、社会还是医院,其关注的重点和资金投入都在西医上。因为中医的利润很小,一副中药才几块钱,医院是企业运作的事业单位,为了生存不得不发展西医。

  
有所谓 生活接触了就是王道

  
“其实80后也并不是一点都不了解中医,很多人还是知道中医的疗效比较慢,没有副作用的,一些中医的常识父辈们在生活中还是会潜移默化地灌输给他们的。”媒体工作的一位记者说。父辈们生活的那个时代,中医是社会的主流,生了病看的都是中医,他们还会听爷爷奶奶们讲些中医看好不治之症的传奇故事,感同身受是他们对中医一直情有独钟的直接原因。哪怕是现在这个西医成为主流的时代,在浙江、四川、广州等中医历史悠久的地区,父辈们看病还是会选择中医,那怕是要排很久的队。

  
“我爸爸有段时间总是出虚汗,可是也不知道怎么检查,需要检查什么,我爸又懒得去看病,我妈是一直比较信任中医的,她就去找了一个老中医,说了一下症状,开了几副中药回来,我爸吃了就好了。”今年21岁的黄雨说着自己母亲对中医的那份信任,语气中还带着些不可思议的感觉。26岁的佘远遥刚刚在中国中医药大学读完中医的研究生,他介绍自己学中医的原因很简单,父亲是30年的老中医了,母亲也是从事和中医有关的工作,从小耳濡目染也就学了中医。

  
大部分80后的孩子小时候生病了,年轻的父母都会带着去看西医,因为西医的疗效快,很多药的外面有缓解苦味的糖丸,“良药苦口利于病”对于80后来说很早就已不再奏效,所以从小接触的也都是西医,对中医自然也没有认识。但是80后的孩子又有少数人是非常了解中医的。今年22岁的江成还清楚地记得自己从5岁开始一直吃中药,吃到10岁的那段经历。5岁时的江成体质非常弱,身体会不停地出虚汗,父母都担心他得了什么病。江成的父亲有一位朋友是医学博士,他建议江成不要看西医,像江成这样的病只有用中医的方法慢慢吃药,慢慢调养才会好。就这样,江成吃了5年的中药,病好了,还断了病根。因为身体的原因他还会经常关心一些中医养身之道,对中医的了解也逐渐多起来。

  
北京西苑医院是中国第一个中医医院,这里的年门诊量有80万-100万人次,行医20年的陈医生说:“现在80后的孩子不了解中医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中的很多人身体都还很好,不到看病的时候,一旦人得了病就会寻求最好的方式去治好自己的病,等他们需要时,自然会渐渐地了解中医,爱上中医。”

  
有所慰 其实中医一直都在

  
虽说对中医有系统认识的人在80后中可能不多,但是中医知识却已悄无声息地扎根于他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早上起来刷牙,很多人都会用中草药牙膏驱火气;脸上长了青春痘有人开始用没有刺激的纯中药洗面奶;吃东西会考虑什么蔬菜对身体更健康;冬天感冒了用生姜来驱寒;夏天中暑了,用凉茶、藿香正气液等方法祛暑;80后爱看的武侠小说里常常会有既懂武术又会治病的高手。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周杰伦把《本草纲目》搬入自己的专辑后,很快在80后中流行传唱开来:“如果华佗再世,崇洋都被医治/外邦来学汉字,激发我民族意识/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无论是语言上还是生活中,事实上80后们从未离开过中医这个博大精深的学问。

  
目前国家已经看到了中医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一些政策、投入了资金在80后及90后中开始普及中医知识,一些省、市电视台开设了“名医讲堂”栏目,请中医药专家开办中医“治未病”健康讲座等等。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不能用西医的标准来要求中医药。中医药学无论是从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还是根据其现实的作用来说,需要落实真正的政策来扶持其发展。在青少年中的中医知识普及,需要从小学到大学制订不同的推广方法,老中医们也不该再守着祖传秘方不外传及传男不传女的老思想,这样中医才能发扬光大、不出现断代的可能。中医还需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这样很多传统的药才能生产,发展和临床才会不是一纸空文。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0 17: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