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392|回复: 1

中医药在载人航天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6 10: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将中国传统医学与航天医学结合起来,是我国航天医学发展的独特优势。多年来,我国的航天医学工作者,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航天医学体系,探索解决航天医学难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不懈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研究方面:1)建立了航天中医药体系的理论框架;2)研制适用于载人航天飞行的有效方剂;3)探讨中药多靶点的作用机理。在应用方面:理念上体现中医治未病思想,预防为主,寓治于防,强身固本。方法上彰显中医药的辨证施治、整体调节、个体化诊疗特色优势。将中医理论和辨证方法与航天员选拔和医学监督、医学保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航天员中医辨证理论和方法,研制了适应航天员医监医保要求的中药制剂。对航天员身体功能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功应用于我国载人航天任务中。实验研究和航天实践表明,发挥中国传统医学优势,深化航天医学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关键词】  载人航天 中医药 航天员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Herbs in Manned Spaceflight.LI Yong?zhi.Space Medicine & Medical Engineering,2008,21(3):198~205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and space medicine is a unique superiority. Space medicine researchers made unremitting efforts in finding new ways and methods out of a difficulty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pace medicine system and have improved dramatically in many years.As to research:1)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CM in spaceflight has been established;2)Effective prescription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spaceflight;3)The multitarget mechanisms in TCM have been approached.As to application: The concepts that treating the diseases which haven’t occurred,putting prevention first,combination cure with preven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body resistance are reflected in methods.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CM theories and cure with astronaut screening and medical supervisor and support formed astronaut’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eories and ways of TCM and developed adaptable preparations in space medicine supervisor and support. It’s important to regulate astronauts’ physical functions and applied to space missions.Experiment studies and space practice indicate the development of TCM superiority and the deepening space medicine research have broad prospects in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manned spacefligh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stronaut;application
    Address reprint requests toI Yong?zhi.China Astronaut Research and Training Center,Beijing 100094,China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航天环境下人体所出现的一系列机体适应反应,是多系统多层次的综合生理学问题,整体调节是航天医学中的重要问题。针对航天特殊环境造成的特殊航天医学问题,防治的主要途径是帮助机体进行整体性的适应性调节[1]。这正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特长,因此把中国传统医学与航天医学结合起来,将中医学的思想与方法应用到载人航天的实践中,是我们对航天医学发展的独特优势。
    中医理论体系适用于
    航天医学研究领域
    航天飞行受到空间环境因素(微重力、空间辐射、密闭环境)的影响,诱发航天医学问题主要表现包括:水、盐、电解质代谢紊乱,心血管功能失调,空间运动病,骨丢失、肌肉萎缩,免疫功能下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航天贫血症等生理病理变化。这些医学问题都是亟待航天医学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失重引起的机体功能紊乱,是一个从分子、细胞到器官、系统多个层次的综合生理学问题,并提出了长期微重力暴露适应的多重机制假说。然而目前有关航天生理适应的研究多局限于某一系统或某类细胞水平上,限制了对航天复合因素作用下机体整合效应及其机理的全面深入认识,在此基础上寻求针对某一环节的有效对抗措施可能在实际运用中遇到许多问题。因此探讨多系统的适应反应及其相互关系和研究具有综合调节效应的防护措施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中医理论体系对航天医学研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2],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中医学合理的医学模式  环境-形神医学模式,注重人与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即置人于自然、社会环境变化中,分析考察其生理、病理、心理状态,并结合环境变化诸因素,进行一系列的诊断、治疗、预防等医学实践活动。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优势  中医学着眼于人及人与外界环境的整体性观察认识,注重对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和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的分析研究,这正是中医学的蓬勃生机之所在。
    辨证施治的经验优势  中医学以辨证施治为原则,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为核心,以调动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协调内在机能活动,从而扶正祛邪,恢复健康,同时又重视机体的个体差异,主张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的治则治法,这一诊治体系很适合解决多因素多层次的慢性、综合性问题。
    中西医学方法论的优势互补  中医学在方法论上与未来的医学模式契合相通,中医药在很多方面可以和西方医学研究方法互补,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中药方剂优势  中药大部分药物药性平和、副作用小,所以历来有“药食同源”之说,特别是方剂配伍理论使中药具有合群之妙用,方剂的协同作用不仅大于单味药物,而且大于单味药物相加之和。中药方剂有着巨大的挖掘潜力。
    传统的中医学理论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以多种化学成分共存为基础的中药复方具有多系统、多层次、多靶点等整合意义上的综合调节优势,提示中医药调节原理与航天条件下机体复杂多系统的适应机理相一致,探讨中医药防治理论在航天医学中应用和寻找有效防护方药是非常可行的。传统中国医学具有众多的应用分支学科,如:中医系统论、中医心身疾病医学、中医睡眠医学、中医养生学、中医康复学、中医药膳学、中医天文医学、中医时间学、中医体质学等,这些学科的内容涵盖航天医学的多个方面。中医理论体系、及其学科优势适用于航天整体医学研究、航天心身医学研究、航天环境医学研究、航天医学防护及疾病治疗等研究。因此从航天员的选拔训练、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到载人航天飞行各阶段,中医药都将大有作为,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医药在载人航天中应用现状
    我国航天医学工作者针对航天医学的特点,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航天医学体系不懈努力,无论在应用研究,还是实验研究,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首先,提出航天医学研究中整体功能态和中医系统调节的理论。从中医辨证施治出发,把各种特殊因素引起机体反应的共同特点归纳为“抑制综合征”[3];对航天不同时相的中医证型有了初步认识:飞行早期属血气上逆的实证,长期飞行属气血阴阳不足并气滞血瘀的虚实夹杂证[4];观察到卧床不同时期各为肾阴虚、阴虚阳亢、脾气虚、血瘀四类征候[5]。
    其次,将临床上行之有效的中医方剂应用于航天医学难题的预防治疗。根据载人航天的特点,分析航天医学相关难题的成因和机理,结合现代的分析手段,研究运用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与方法探索解决航天医学难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血循环系统紊乱:太空养心丸、丹黄合剂[6];肌肉萎缩:强肌1号和2号[7];骨钙丢失:刺五加加低频磁场[8]、强骨抗萎方[9] ;免疫功能低下:微达康[3]等。
    再次,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我们将中医理论和辨证方法与航天员选拔和医学监督、医学保障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航天员中医辨证理论和方法,研制了适应航天员医监医保要求的中药制剂。对航天员身体功能调整发挥作用。目前中医药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载人航天实践中,其指导思想崇尚中医治未病思想,预防为主,寓治于防,强身固本;方法上彰显中医药的辨证施治、整体调节、个体化诊疗特色优势。尤其在“神舟”6号任务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任务乘组选定后开始调理,从中医心肾入手,益气养心安神,滋阴补肾和血。提高航天员体能、增强心肺储备、增强心血管调节功能。一方面缓解了强化训练期航天员高强度训练引起的疲劳,使任务前能够保持最佳身体状态;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航天员对空间特殊航天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耐受能力,促进航天生理适应以及损伤修复,有效保障航天员健康。经过任务前、后调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任务前,2名航天员的身体状态良好。任务中,精力充沛,自我感觉良好,各项生理指标正常,他们的心率、血压都非常稳定,没有出现任何病症,并且能够健康自主出舱。尤其在提高心血管功能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立位耐力改变  航天实践证明飞行后航天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立位耐力下降。例如,“联盟”9号的2名航天员着陆后3 h,航天员不能维持站立姿势,站立时出现头晕、虚弱和心动过速。测量2名航天员返回第1天平卧、坐位和站立时的心率和血压,坐位心率增加33%和22%,脉压减少50%和43%,站立心率增加63%和65%。美国“水星”9号航天员立位耐力下降明显,在飞行9 h后返回到地面时躺在座舱内的心率就达188 次/min,记录血压的装置上没有出现血压波。站立1 min后,出现面色苍白、出汗、眼前发黑、视觉模糊、身体轻度摇摆等现象。
    “神舟”6号飞行后乘组立位耐力检查结果表明:2名航天员的主动立位耐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返回后第1天坐位心率增加12.8%和19.6%,脉压减少20%和20.5%,站立心率增加37%和45%,返回后第4天时两人均基本恢复正常,2名航天员的主动立位耐力下降程度较轻,且恢复快;返回后第6天被动立位耐力均已恢复正常,其心血管调节功能得到了恢复。
    心功能改变  俄美航天员飞行前后超声心动图的测量结果表明:飞行后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和舒张末容积下降、每搏量减少。例如,17名飞行5~6 d的STS-5~STS?8航天员,尽管返回前口服盐片和水,着陆后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和每搏输出量仍明显低于飞行前,分别下降23%和29%,而心率增加31%。着陆后7~14 d,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和收缩末容积指数明显下降(分别下降10%和22%),心率、排血分数和缩短分数明显增加(分别增加7%、7%、11%)。
    “神舟”6号飞行任务后飞行乘组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结果表明:返回当天2名航天员心率未增高,每搏量未减少,心输出量没有变化,射血分数分数虽有下降趋势,但均在正常范围,返回后第10天2人的心功能恢复到飞行前状态。与国外航天员相比,2名航天员心功能变化小,恢复快。
    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变化  短期飞行后,“神舟”6号乘组航天员心率稳定,未出现类似欧洲航天员返回后的普遍性心率升高现象;血压稳定,与欧洲航天员相似;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变化与俄罗斯和欧洲航天员存在差异:1)欧洲航天员飞行后,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明显较飞行前下降,经过25 d的恢复期,交感神经达到飞行前的水平,迷走神经张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相比之下,“神舟”6号乘组航天员返回后,交感神经张力基本稳定,迷走神经张力没有出现下降;2)欧洲航天员飞行后,压力反射敏感度下降,经过25 d的恢复期后仍然处于较低张力的水平上,“神舟”6号乘组航天员返回后,压力反射敏感度无明显变化。中比合作项目“航天员在短期太空飞行中和模拟训练中心血管的控制与调节功能研究”,比利时鲁文大学心脏病研究中心的航天医学专家对“神舟”6号飞行乘组任务前后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进行了测定,并与国外航天员进行比较后认为: “在短期航天飞行后,中国航天员的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情况与俄罗斯航天员、欧洲航天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国航天员的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在5 d的短期太空飞行后,没有明显地受到重力变化的影响,心血管调整控制能力明显优于经历过同等飞行条件的俄罗斯航天员及欧洲航天员”。
    航天实践表明,发挥祖国医学优势,深化航天医学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空间。
    中医药航天应用的实验研究状况
    近年来,我们对中医药在载人航天中的应用开展了系列性的实验研究。
    研究思路  从中医理论入手,将中医的理、法、方、药有机结合,形成初步的理论框架,在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中医药的多系统整体调节的特点,进行辨证论治,将中医的辨证论治与实验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研究特色  将中国传统医学与航天医学研究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中国航天医学研究的特色,从理论和方法上系统地提出了中医药解决航天医学领域中的医学保障问题的思路;提出载人航天不同时相的中医病机假说,构建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航天医学问题的中医药防护理论体系;以往研究多为中药西用进行对症防治,结合中医理论的方剂较少,现在注重理、法、方、药有机结合,在理论指导下,创立新方剂;采用人体实验与动物实验、体内与体外实验结合,采用多学科、多层次、多指标、多靶点,从生理、生化、组织等不同角度,在器官、组织、细胞及分子等不同层面上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实验研究,较为全面地开展了航天防护措施研究,关注中药复方对心肺系统、骨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的调节效用及部分作用途径。
    研究重点  建立航天中医药体系的理论框架。拟应用中医学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医药性理论形成特色体系;研制适用于载人航天飞行的有效方剂,针对航天环境特点,将传统古方和有效组分有机结合,研制适用于空间飞行的中药方剂;探讨中药多靶点的作用机理。拟通过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方法,聚焦信号途径和细胞骨架,提出可能的主要作用途径。
    研究结果  近年来,以我国有人参与的模拟航天试验资料或国内外航天员实际载人飞行各阶段各系统生理反应资料为背景,运用中医药学理论和方法,综合分析航天飞行各阶段人体的整体功能状态与特点,以及不同阶段机体整体反应的中医机理、提出载人航天不同时相的中医病机假说和中医药防护原则,制定干预方药;通过观察方药对模拟航天不同生理适应期的人体模型和动物模型的调节效用,验证航天不同时相的中医病机假说及其防治理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骨代谢  1)卧床实验:卧床模拟失重引起了胫骨骨密度下降,中药复方对骨矿盐沉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动物实验:整体上中药复方对悬吊大鼠具有以下作用:骨生物力学性能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均呈不同程度升高;增加骨密度,骨组织骨骺板和骨皮质增厚,增加骨组织中成骨细胞数量,抑制破骨细胞功能;增加骨钙素的含量,同时增强血清、小肠、骨3种组织碱性磷酸酶(ALP)活性;3)离体细胞培养:中药可改善模拟失重条件下成骨细胞分化抑制状态,提高ALP活性。中药方剂对抗模拟失重骨丢失机理可能涉及以下方面:①提高小肠ALP活性,促进肠胃对钙的吸收;② 改善模拟失重条件下成骨细胞功能,缓解其分化抑制状态,提高成骨细胞ALP活性,有利于钙盐沉积;③ 改善血液流变性,以促进骨组织局部血流,改善营养环境,从而间接促进骨代谢[9?14]。
    心血管功能  1)卧床实验:21 d实验发现:静息状态下指标的变化不明显,而在动态负荷状态下,心功能即心脏的泵功能,肺循环和外周血管的调节及肺功能方面某些指标,中药组表现出一定的优势(P<0.05),提示中药复方具有一定的增强心肺储备功能、心血管调节能力、提高体能的作用;2)动物实验:①立位耐力:中药复方具有改善短期模拟失重兔立位耐力的作用;②心肌生化改变:中药组心肌ATP酶活性低,对应能荷值高,提示药物使心肌处于低氧化代谢水平,减少能耗,保存了心肌能量的储备;3)通过离体实验观察,中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以下的机制有关:①通过提高心肌的钙调蛋白基因表达水平来调节心脏功能;②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来降低心肌的氧化代谢水平,使ATP酶活性降低,减少能耗;③减轻心肌细胞凋亡程度[15?17]。
    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  中药复方整体调节作用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整合调节具有一定的相同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整合中枢,既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对免疫系统也有影响。模拟失重条件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兴奋性增强,免疫功能下降。中药复方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具有调节作用,同时能提高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增强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及IL?1、IL?2的分泌水平,表明中药复方有效地参与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与免疫系统的调节,尤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与巨噬细胞环路的调节显示了一定的优势[18]。
    上述实验结果,一方面显示出中药方剂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诠释了航天不同时相的中医病机假说及其防治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近年来,我所航天工作者在失重中医药防护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中药槲皮素能通过保护心肌细胞搏动功能,提高心肌收缩力,促进回转后心肌细胞功能恢复,有效对抗模拟失重对心肌细胞功能产生的影响;槲皮素可显著抑制模拟失重引起NO合成增加、微丝微管重排,表明槲皮素可通过PKC?INOS?NO途径实现其对模拟失重条件下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提示PKC?INOS?NO途径和细胞骨架系统相关蛋白作为药物干预的潜在靶点[19?21]。尤其是“神舟”6号航天飞行任务中,在国际上首次开展了心肌细胞微重力效应和空间实时飞行条件下药物保护研究,证实微重力作用抑制心肌细胞功能,影响细胞骨架系统中力学信号与化学信号偶连分子-整合素分布,发现鹿茸等复合药物可有效对抗微重力环境保护心肌细胞功能;微重力条件下心肌细胞具有特殊的药物反应特点[22]。通过系列地研究,为中医药的科学性提供了依据。
    中医药在航天医学问题的干预与防护中初显作用,已引起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为促使具有原始创新萌芽的航天医学防护理论的尽快形成和国际应用,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利用我们得天独厚的技术积累和资源优势,搭建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航天医学问题中医药防护理论体系,并以细胞骨架系统及其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为研究微重力影响航天员身体健康的细胞分子机制作为理论突破口;将细胞骨架系统作为中药对航天医学问题进行防护研究的重要靶点,开展中医药在微重力诱发的航天医学问题的干预与机制研究。这对于充分发挥中国传统医药优势,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防护理论和对抗措施,建立中国特色的航天医药学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载人航天中医药应用研究展望
    载人航天是人类探索外空间的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机体将面临不同于地面环境的各种特殊因素的挑战,身体将可能产生各种生理异常,甚至疾病。中医药可以对人体的整体机能进行综合调节,充分调动机体的各方面的潜能,调整和维持机体功能状态的稳定。并且中药携带、服用方便,具有自身独特优势。目前对于航天医学难题,尚无理想的防护药物,航天医学专家已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传统医学,关注中医药对抗航天失重综合效应方面的效果。这是一个中医药走上国际航天领域的一个良好契机。所以我们应该将有效的中药复方研制成中成药,采用先进的中药制剂技术和质量控制手段,进行药物标准化、科学化、质量可控化,在国内取得国家认可,为中医药应用于航天领域奠定基础,也为中医药走出国门创造条件。
    我们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针对航天员在飞行前、中、后不同阶段机体面临的主要生理适应问题,进一步观察方药对人体的整体调节作用,完善中医防护原则和修订干预方药,在筛选出的有效中药方药的基础上,应用中药现代化新剂型、新技术研究开发中药新药产品,应用于我国载人航天中,可以有效保障航天员健康,中药新药转民用也能产生较大的社会与经济双重效益。具体做法是“3个方面、9个结合”,即在治疗方面,中西医结合;防治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在应用方面,航天与航海、航空结合;航天与民用结合;国内国外结合。在研究方面,药物普通剂型与新型给药技术结合;中药复方与有效部位、有效单体结合;保健品与药品结合。针对我国载人航天任务进行系统工程研究,以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为依托,以航天员医监医保为主体,整合多学科力量,进行航天中医药系列研究。
    根据载人航天训练期、飞行期、后恢复期各阶段的任务特点,系统研究分为相应的三大模块:即训练期的中医药防护、飞行期的中医药防护、后恢复期的中医药防护。
    第一研究模块:训练期的中医药防护
    《素问灵兰秘典》“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骨骼强壮,体力耐久而强用;二是髓海充盈,思维敏捷;三是动作灵敏。可知人之技巧,皆由肾精而出。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而肾阴和肾阳的两类功能活动状态是各脏阴阳的根本。正常情况下 “阴平阳秘”,当内外原因,使肾的阴阳失衡时,会导致其他各脏的阴阳失调。如肝肾阴虚而肝阳上亢;心肾阴虚而心火上炎;肺肾阴虚而燥热内生等。航天员在地面各种特因训练环境和航天环境条件下,机体将会受到各种物理因素的影响,心理、生理负荷很大,甚至达到生理极限。所以训练期的中医证机是:心肾易损、阴液暗伤,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心阳浮动。防护立法:滋阴涵木,养心潜阳。因此,针对本阶段航天员的训练特点,我们着重针对提高航天员的心血管的适应性和调节功能、提高机体耐力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遣方组药,进行新药研发。
    心血管功能  针对提高航天员心血管功能这一研究目标,应当以强心益肾、养阴益气立法,组方遣药,提高心血管的耐受性和适应性。组方以刺五加、川芎等中药为主药,拟采用新药给药系统,研制透皮给药方式的贴剂。该剂型是速效、长效相结合的现代中药新剂型外用药,能够确保药物安全、有效,药物作用最优化,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有望成为航天员高负荷训练所致的生理适应反应和损伤修复的良好的防治中药新药。该药在民用方面,对心脑血管疾病也将具有很好的疗效。
    抗疲增耐  航天员都是精选出来的身体健康的人员,因此日常医保任务的重点将从“有病治病”转到“无病健身”,抗疲增耐药茶的研制可望为航天员的日常保健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航天员的训练和任务都是高强度的脑力、体力劳动,因此日常的身体保健工作非常有必要。俄航天员在地面上饮用以草药为原料的药茶作为提高机体耐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并将药茶作为个人物品带入空间站使用,其效果已经得到航天员的广泛认可。研制抗疲增耐药茶不仅可以更好地完成地面训练期间的医学保障任务,而且可望应用于未来的太空站中。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面临的各方面压力越来越大,许多人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中,这种失调若持续发展,可进入“潜临床”状态,潜伏着向某病发展的高度可能。在人群中,处于这类状态的超过1/3,且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比例陡增,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影响社会发展。抗疲增耐药茶的研制可望为成为帮助人们摆脱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有效的保健手段。
    我们拟在传统中医药保健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具有保健作用的中药,经合理组合,制成成型的保健药茶,携带、服用方便,达到抗疲劳并促进体力恢复的目的,提高工作效率和保持旺盛的精力。
    第二研究模块:飞行期的中医药防护
    飞行最初7~14 d是急性适应期,主要变化是心血管功能失调和运动病;飞行7 d后至返回地面前为亚急性适应期、相对适应期,主要变化是骨盐丢失和肌肉萎缩等。急性适应期中医证机:气血升逆,胃气不降,气阴不足,心阳浮动、血脉不和;防护立法原则为镇肝潜阳,和胃降逆,益气养阴,补心调神。亚急性适应期、相对适应期,中医证机:气血逆乱、过逸耗气、情志内伤、外感环境毒邪,导致肝肾阴虚,肌损骨痿,肝脾不调,气虚血瘀。防护立法:补肾健脾,强肌壮骨,养肝荣筋,补气活血。在以上理法的基础上组方遣药,组制中药复方。通过一系列动物和人体实验初步定为:急性适应期——太空养心方、环维黄杨星D以及人参相关有效成分,具有提高心血管适应能力,改善睡眠的作用;亚急性适应期、相对适应期——强骨抗萎方,具有防止骨丢失的作用。
    中医药防护急性适应期心血管功能失调  航天员在太空飞行时,失重所引起的体液头向分布和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对航天员的循环系统有明显的影响。航天医学研究结果表明甚至短期的失重飞行也可引起航天员心血管系统和血液系统的改变,如航天员入轨后即出现头晕、头胀、头痛等主观感觉;心脏的收缩功能和节律发生改变;血浆容量减少;心血管功能失调等。因此,提高航天员血循环系统的适应微重力能力是航天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中药复方——太空养心丸提高急性适应期航天员的心脑血管的调节功能。我们拟进一步研究,建立合理的提取纯化工艺,完善质量控制标准,开发出具有三效(速效、长效、高效)、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三便(储存方便、携带方便、服用方便)、符合国际标准的中成药新品种。
    本着防治结合的原则,太空养心丸以防为主,另拟研发环维黄杨星D微针贴,以治为主,有效对抗心律失常等太空中可能发生的心血管问题。环维黄杨星D具有改善冠脉循环、降低心肌氧耗量、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增加心肌收缩力以及防止心律失常等方面的疗效。我们拟制备成微针贴剂型,更适宜航天环境使用。微针经皮传输药物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透皮给药方法和技术,主要是通过打破角质层的屏障在皮肤上形成微米级的微孔使药物进入皮肤,但又不到达皮肤深层的血管和神经,因此不引起流血和疼痛,从而实现无痛给药,是一种非创伤性药物传输系统,可用于解决难透过皮肤的药物,特别是生物大分子药物传输。体内实验显示,皮肤内插入微针能使小分子药物,大的高分子药物和纳米粒按大小顺序增加渗透性,可以明显缩短普通透皮给药系统的给药时滞。我们把这一剂型引入到航天领域,保障在航天特殊环境下的航天员心脏功能正常。在民用方面,太空养心丸、环维黄杨星D的主要适应症是心脑血管疾病。根据临床评价结果,太空养心丸可改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提高心血管功能;环维黄杨星D口服片对治疗心律失常有效,该药的口服片临床上疗效确切,已被广大患者认可,本研究要对其进行剂型更改——研制环维黄杨星D微针贴,以期新剂型能更好地发挥该药的疗效,能够在航天领域发挥它的优势。这是一个航天和民用前景看好的新药。
    改善航天睡眠节律的中药复方研究  太空飞行时,飞船每90 min,经历一个昼夜环境变化。祖国医学认为“天人相应”。昼夜阴阳消长节律直接影响着人体经脉运行节律、脏腑盛衰节律的变化。而卫气与睡眠-觉醒异常有密切相关。航天员受太空阴阳节律的急剧变化而营卫失调,因此,睡眠障碍与疲劳可能会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为了保持航天员良好睡眠和工作能力,我们充分利用中药来进行双向调节改善睡眠和提高工作效率。人参具有双向的药理活性,例如,它既可提神又可安神。是我们拟将从人参中分离出的人参双向调节睡眠的基础物质,分别制成口腔崩解片,交替使用,调节航天员的睡眠节律。该剂型在微量水分或不需水情况下,于口腔迅速崩解,特别适合于航天领域使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失眠患者人数众多,覆盖面广。人参安眠口腔崩解片除了应用于航天领域外,在社会上对各个年龄段的睡眠障碍问题也将发挥良好作用。
    运动病的中医药防护  运动病是机体在运动条件下发生的以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航天飞行中发生率很高,达30%~50%。空间运动病对飞行期航天员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多数人认为运动病的发生与前庭系统有关。针对提高航天员前庭功能这一研究目标,利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从人体整体观念上全方位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综合调节航天员的前庭功能,减少航天飞行中航天运动病的发生率。通过中医辨证,组建中药复方,充分利用现有的转椅、电动秋千诱发运动病,评价复方的有效性。根据有效中药复方的组成成分、理化性质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进行研究开发。
    抗运动病药物在其它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航空、航海等。
    中医药防护亚急性适应期、相对适应期  在航天条件下,骨丢失是亚急性适应期、相对适应期主要的医学问题。失重条件下的骨代谢是以骨形成减弱为主,骨吸收相对增强为辅的一种生理性变化。航天员长期飞行时,容易发生骨损伤、软组织钙化和形成肾结石而危害健康。因此,失重骨丢失的防治措施研究是载人航天医学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认为:航天失重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空间骨丢失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不足,肝郁血滞,筋骨失养。依据中医“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的理论,从整体调节入手,提出补肾健脾,舒肝活血,荣筋强骨治疗原则并据此组成强骨抗萎方。初步实验证明,该方具有良好的抗骨盐丢失效果,我们拟利用现代制剂技术,将该方进一步研制成中成药,应用于载人航天。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目前全世界约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强骨抗萎中成药的研制不仅对长期航天飞行的骨丢失防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民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
    第三研究模块:航天后恢复期的中医药防护
    后恢复阶段,即着陆后14 d,主要是心血管再适应问题。此期中医证机:心脾两虚,阳气下陷,肝肾不足,气血失和。防护立法:补肾养肝,调补心脾,益气升阳,行气和血。针对返回后的中医证机,组方遣药。返回前长时间的失重使机体体液头向分布,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以适应失重环境。但继之而来的问题是对地球重力环境的不适应,表现为超重耐力、立位耐力和运动耐力下降。返回后,对地面环境再适应的主要问题是:提高立位耐力。在前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了具有提高再适应能力、促进后恢复作用的中药方剂——康复调理方,主要有黄芪等中药组成。我们拟在该方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调,采用现代制剂技术,加工成适宜的保健品,并向中成药研制的目标进行研究。
    结束语
    运用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解决航天医学难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为解决载人飞行航天员失重生理效应问题,提供有效干预方药。进行中医药在航天生理适应以及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对有效保障航天员健康以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医学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将是我们对航天医学发展的独特贡献。

【参考文献】
  [1] WEI Jinhe.Foreword to the journal[J].Space Medicine & Medical Engineering,1988,1(1):2?5.

[2] YU Yaorong,QIAN Jinkang.Astronauts’ Medical Monitoring and Medical Support[M].Beijing:National Defence Industry Press,2001:399?409.

[3] ZHANG Ruijun,SUN Hongyuan.Tro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ntirety Function State[M].Beijing:National Defence Industry Press,1995:108?128.

[4] WANG Baozhen,SHI Hongzhi,SONG Kongzhi,et al.Preliminary study on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during HDT -6° bed rest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Space Medicine & Medical Engineering,1997,10(1):59?61.

[5] XIE Liqin.Posibility of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syndrome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manned spaceflight[J].Space Medicine & Medical Engineering,1995,8(4):290?294.

[6] SHEN Xianyun,XIANG Qiulu,MENG jingrui.Effects of several kinds of chinese herb medicines on rabbit ear’s microcirculation and blood rheology during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J].Chinese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3,13(1):33?36.

[7] SUN Yaozhi.Effect of medical herbs on blood flow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oleus muscle in tail suspended rats[J].Space Medicine & Medical Engineering,1993,6(4):286?289.

[8] CUI Wei,LIU Chenglin.Effects of rui ling medical liquid(RL) on bone in elderly female rats[J].Space Medicine & Medical Engineering,1994,7(1):61?64.

[9] LI Yongzhi,SHI Hongzhi,FAN Quanchun,et al.Effects of “Qiang Gu Kang Wei ”compound prescription on biochemical indices of bone and related organs in rats under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J].Space Medicine & Medical Engineering,2003,16(2):103?106.

[10] LI Yongzhi,SHI Hongzhi,FAN Quanchun,et al.Effects of Qiang Gu Kang Wei prescription on morphology of bone in rats under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J].Space Medicine & Medical Engineering,2003,16(4):272?276.

[11] FAN Quanchun,LI Yongzhi,BAI Guie,et al.Effects of “Qiang Gu Kang Wei” compound prescription on bone metabolism in rats under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J].Space Medicine & Medical Engineering,2003,16(2):107?109.

[12] LI Yongzhi,SHI Hongzhi,FAN Quanchun,et al.Effects of Qiang Gu Kang Wei compound on osteoblasts cultured in vitro in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condition[J].Chinese Journal of Aerospace Medicine,2003,14(4):223?226.

[13] LI Yongzhi,SHI Hongzhi,FAN Quanchun,et al.Effects of bone enhancement and anti?atrophy herb compound on osteocyte metabolism and blood rheological property[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2004,8(2):382?384.

[14] LI Yongzhi,SHI Hongzhi,FAN Quanchun,et al.Effect of Qiangu Kangwei Recipe on Bone and Related Histochemical Indexes in Simulated Weightless Rats[J].Chinese Journal of Aerospace Medicine,2002,13(2):105.

[15] WANG Baozhen,LI Yongzhi,GAO Jianyi,et al.Effects of Chinese Herb Compound on Myocardial SDH,ATP-ase and Energy Reserves in Tail-suspended Rats[J].Space Medicine & Medical Engineering,2004,17(5):326?329.

[16] WANG Baozhen,LI Yongzhi,GAO Jianyi,et al.Priliminary study on effects of “planning treatment according to diagnosis” on physiological changes during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J].Space Medicine & Medical Engineering,2003,16(2):100?102.

[17] MI Tao,LI Yongzhi,FAN Quanchun.Effects of Taikong Yangxin prescription on heart function in tail?suspension rats[J].Space Medicine & Medical Engineering,2008,21(1): 22?25.

[18] ZHAO Shuang,LI Yongzhi,GAO Jianyi.Integrated regu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neuroendocrine?unnybe betwork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pace medicine[J].Space Medicine & Medical Engineering,2004,17(6):464?468.

[19] LI Yinghui,DING Bai,WANG Gongzhi,et al. Protective effect of the medicines on the function of the cultured myocardial cells in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J]. Chinese Journal of Aerospace Medicine,1999,10(2):73?76.

[20] XIONG Jianghui,LI Yinghui,NIE Jielin,et al.Effect of quercetin on nitric oxide pathway in cardiac myocytes under simulated microgravity[J].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2003,17(1):15?18.

[21] XIONG Jianghui,LI Yinghui,NIE Jielin,et al.Effect of quercetin on the cytoskeleton of rat cardiac myocytes cultured in vitro under simulated microgravity[J].Acta Zoologica Sinica,2003,49(1):98?103.

[22] YANG Fen,LI Yinghui,DING Bai,et al.Reduced function and disassemhied microtubles of cultured cardiomyocytes in spaceflight[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8,53(5):561?567.
发表于 2008/9/26 18: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类文章还是不看见的好.

只有回归经典才是中医之康庄大道.

偶尔从报纸的连载中看到国内某个黄帝内经学博士,介绍是任(应秋)老的孙辈学生.开篇不久就大谈所谓的 风热感冒/风寒感冒. 及对放化疗治病的大加称道.可见当今主流之学院派传统中医之根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0 17: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