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闻浅思杂录十六:睡前泡脚好处多
睡前泡脚的好处很多人不在意,觉得睡前泡不泡脚对身体健康没有多大的关系,其实睡前泡脚好处是非常多的。
在中国睡前泡脚的习俗很早就有,如大文人苏东坡说得很形象:“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民间对睡前泡脚的俗语也有很多,如“睡前热水泡脚,胜似常吃补药。”、“热水洗脚,胜吃补药。”充分说明泡脚胜似吃补药。如“晨起皮包水,睡前水包皮,健康又长寿,百岁不称奇。”皮包水是指晨起喝水,水包皮指的是睡前洗脚,晨起喝水和睡前洗脚是养生保健的良好方法。如“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则说明脚对人体的重要性。如“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一盆汤即是指睡前泡脚。而中医则认为:“春日洗脚,升阳固脱;夏日洗脚,暑湿可却;秋日洗脚,肺脏润育;冬日洗脚,丹田温灼。”这表明睡前用热水浸泡双脚,对身体保健确有益处。
古今中外不少学者对泡脚都作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人体的五脏六俯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且分布着60多个穴位,如能坚持在睡前用热水洗脚,就能刺激这些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调节内脏功能,疏通全身经络,从而达到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祛病驱邪、益气化淤、滋补元气的目的。而涌泉穴是位于足底前1/3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中,别名地冲、蹶心、地衢,为足少阴肾经所出之“井”穴。足少阴肾经起于涌泉,终于俞府。据《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可见涌泉穴为经气所出之源,亦可比喻像水之源头。《内经》曰:“肾者,主蛰,主生精填髓,封藏之本,精之所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太阴,为元气之根,精神之舍”,由此可见睡前温水泡脚还有补肾的作用,而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生髓,脑为髓海”,则说明泡脚可以治疗肾虚腰痛,也佐证了民间谚语“睡前泡脚,胜似补脑。”的科学性。
现代医学认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脚上有大量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紧密相连,还密布着许多血管,由于热水有温和的刺激脚上的神经末梢作用,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种良性、温和的刺激,促进大脑皮层进入抑制状态,不仅能加快入睡,使睡眠加深,同时,用热水洗脚能使脚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改善脚部和下肢的血液循环,增强血管的弹性,降低局部肌张力,而且可以改善足部的营养代谢,促使积累的代谢产物:乳酸迅速排泄掉,可有效的消除一天的疲劳。脚部着凉感冒,通过热水泡脚,也会促进呼吸道粘膜发生变化,故有“头上风寒脚上起”之说;同时对防治便秘。资料显示,我国学者张颖清在研究生物的整体与相对独立部分之间的相关性时,发现了生物全息律即生物的组成部分的生物学特性与生物整体相似。他指出,脚底内侧从足根大趾连线上分别对应着身体的头、颈、上肢、肺、心、肝、胃、十二指肠、肾、腰、下腹、腿、足等部位,当温烫、揉搓足背时,其作用会影响到全身各部分,从而对人体整体实施调节,达到促进睡眠,防治疾病的目的。
生活中,泡脚特别适合寒证,如平素怕冷、手足凉,常常伴有慢性腹泻、痛经、冠心病、小便困难等病症。在泡脚后,慢性病患者还可以按摩足底相关的反射区,如慢性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按摩前列腺、尿道的反射区等。对于热性病患者则不宜泡脚,如高热、出血、口热舌干。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对温度不敏感,或患有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等,特别要注意水温,因为这类患者容易并发周围神经病变,使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知不到,就容易被烫伤。有些人习惯在泡脚时把脚泡得通红,并以为水温越高,效果越好。而事实上,泡脚水不能太热,以40℃左右为宜。这是因为:一方面,水温太高,双脚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人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尤其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正在发育期的小孩尤应注意,如果常用过热的水泡脚,会使足底韧带因受热而变形、松弛,不利于足弓发育,日久容易诱发扁平足。另外除了水温外,泡脚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在泡脚过程中,由于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心率也比平时快,时间太长的话,容易增加心脏负担。另外,由于更多的血液会涌向下肢,体质虚弱者容易因脑部供血不足而感到头晕,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昏厥。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应格外注意,如果有胸闷、头晕的感觉,应暂时停止泡脚,马上躺在床上休息。
第二,饭后半小时不宜泡脚。吃完饭后,人体内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日久会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缺乏。因此,最好吃完饭过1小时后再洗脚。
第三,中药泡脚最好用木盆或搪瓷盆。许多患有足跟痛、失眠、痛经、高血压病的患者,常用中药泡脚来辅助治疗,但不要用铜盆等金属盆,因为此类盆中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容易与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生成鞣酸铁等有害物质,使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
参考资料:
[1][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32b3c010006s6.htm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32b3c010006s6.html[/url]
[2][url=http://blog.163.com/huangh188@188/blog/static/4673916220081139937146/]http://blog.163.com/huangh188@188/blog/static/4673916220081139937146/[/ur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