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原理之脏腑理论(20080922)
答疑
1、对现代中医教材对脏腑理论的描述的解释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古人称为“藏象”,藏、指藏于内,就是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意指内脏生理、病理所表现于外之征象。正如《类经》所说:“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脏象”。脏腑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是临床辩证论治的基础。
一、脏与腑的区别
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其特点为实质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化生和贮藏气血精津液。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为六腑,其特点是为空腔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正如《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此外,将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称为奇恒之腑,“奇”是异的意思,“恒”是常的意思,因其形同于腑,功同于脏,故有其特殊性。其中胆,有一般腑“泻而不藏”的共性,故为六腑之一,但其排泄的胆汁,并非糟粕,而是精汁,又与一般腑有所不同,故又属于“奇恒之腑”。
二、脏腑学说的特点及内容
脏腑学说的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连结成为一个“五脏系统”的整体。其所叙述的脏腑名称虽与西医的脏器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上有很大差别。因为中医所说的脏腑,不仅是解剖学上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的综合概念,所以,决不能把西医的脏器与中医的脏腑概念混同起来。
脏腑学说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一是气、血、精、津液的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的关系。
三、脏腑证治
脏腑辩证论治是中医各种辩证论治的基础。它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结合八纲、病因、经络等理论,通过四诊合参,对疾病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断病因病机、病变部位及性质、正邪盛衰等,以确定所患何证,然后根据证来决定治疗原则和方药。
脏腑病变是复杂的,在进行脏腑证治时一定要从整体观念出发,不仅要考虑一脏一腑的病理变化,还必须注意脏腑间的联系和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病变的全局,抓住主要矛盾。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这个说法成立,这里指的是各个藏器,要和藏府理论分清,藏府可以说藏器,藏府理论就不是在说藏器,而是说藏府的气化的机制、藏府之间的气化关系。古人称为“藏象”这个说法不对,藏府不等同于藏象,藏象是指藏府外在的表象以及藏府表象和藏府之间的联系。古人称为“藏象”,藏指藏于内,就是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意指内脏生理、病理所表现于外之征象,这个说法是对藏象的解释,不是对藏府的解释,所以教材在运用藏府和藏象概念时存在混淆。正如《类经》所说:“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脏象”,这个说法不是很准确,实际上藏象就是藏府之表象,说细了反而不那么清楚了。教材认为藏象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是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这个说法是成立的,从以上所说的教材对藏府理论的认识来讲,能感觉到教材对藏府理论的认识显得肤浅,没有真正提出藏府理论的概念,而是把藏府理论和藏府,藏府和藏象混在一起谈,当然对其中的关系就不能说的很清楚。
藏藏精气而不泻,府传化物而不藏,这是经典的说法,把这个说法解释为心肝脾肺肾五脏特点为实质性器官,这样一解释会把中医认识方法中神的意味那一层丢掉了,五藏主要不是形的意义,形不过是其载体,主要功能是化生和储藏气血津精液,如果把藏府理论比喻为树的话,这样的说法是把树根舍掉了。六腑其特点是为空腔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此说法近似西医了,虽然对六府功能的叙述和经典的说法基本吻合,但是这样的叙述方式给人留下的是形,是形下而不是形上。为什么在中医的藏府之中提出奇恒之腑,因为按中医的认识方式,地气之所生的五藏,天气所生的六府,还有一部分介于地气和天气之间的,即有藏的性质又有泻的性质,这部分功能器官称为奇恒之腑。中医所说的脏腑,不仅是解剖学上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的综合概念,换一种说法“更重要的是气化的概念”,这就和中医所讨论的藏府理论就接近了。
脏腑学说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一是气、血、精、津液的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的关系。把气血津液和藏府并列起来从学习上说是便于大家分清楚讲清楚,如果从生命过程来说这样并列不合理,因为气血津液是藏府之所以存在,是藏府活动的产物,又是藏府活动的依据,没有气血津液,脏腑生理病理就不存在,反过来,没有五脏六腑气血津液也不存在。
2、各藏的开窍在中医辨证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如口渴一症,我们在辨证中是否联系脾?
五藏开窍体表是最直接的外象,五藏各窍的变化直接反应五藏各藏的状况,尤其是采用藏府辨证时是重要的辨证依据。
如口渴一症,我们在辨证中是否联系脾?不是这样联系。窍和藏之间的直接关系主要在形上的一种反应,如眼睛发红、眼睑肿等形上的变化和所属的藏联系就更直接一些。口渴反应的是津液及精液,一方面反应水液循环的状态,一方面反应阴液的状态,脾是水液代谢方面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阴液状况的情况更多的于肺于肾有关。
3、脏腑与三焦的关系?
三焦是六府之一,这是中医的正统的说法,但是对于三焦的理解,还有一种说法,这说法在中医中不是很正统:上焦属天,下焦属地,中焦属人,是按三才理论对人体功能的一种说法,这两种说法不完全一样,但是不矛盾。六府之一的三焦主要是通调水道,对五藏六府起联系作用,根据三才理论的三焦不属于中医的范围,但是中医有时候也用,为了叙述的方便。关于六腑之一的三焦的功能,《内经》也有说法: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是指三焦中水液的一个状态。教材有这样的说法:五藏六府都包括在三焦之中,三焦就是人体躯干的腔:胸腔、腹腔、盆腔,但这样的说法已经不是三焦的本意,也趋于形下了。三焦是联系五脏六腑、通调水道的,它自身没有明确的形,它的形就存在于五脏六腑之中。
4、肛门痒用脏象理论怎样解释?
这个问题稍有不妥,把单一的症状和藏象理论给直接挂钩不符合中医的认识方式,病症和理论之间要有一个中间环节,这个环节就是机制,一个病症的出现肯定存在问题,不管该问题是向深处发展还是逐渐减轻,总是存在问题,这个问题是有一个机制的,机制出了问题表现出一些症状,而理论是说明机制的,理论本身不是病机,是说明病机的,是病机之所以成立的依据。
5、胆汁对于脾胃的吸收起很大的作用,请老师从胆对于脾胃病的影响做讲解,现在这方面的病人很多,且长期不愈的也多。
大概70%的脾胃病尤其是胃病源于肝胆,当中有70%源于胆,胆与胃关系密切,治疗胃病多数时候从胆入手。病人长期不愈大概是因为对脾胃与胆的关系认识不足,胃病从脾胃关系看的多,从胆胃关系看的少,这是长期不愈的重要原因。在接治胃病患者时,不去治疗胃病去治疗肝胆,肝胆调理好了胃病自然就好了,肝脾关系和胆胃关系是克制关系,胃有病了更多是领导病了,多数时候是胆的问题。中医理论在指导临床时非常重要,胃病通常不难治,长期不愈合说明我们中医藏府理论没学好,学了也不会用。这各个问题的病机很简单:胆胃不和,肝胃不和,克制关系失常了,失常的原因是领导自身问题,领导不能公正公平合理的实施管理。
6、都说要把人看成一团气 那么五脏是一小团气,人的这一团气如何化成五脏各自不同的一团特异之气?或者说五脏的各自特异之气靠什么联系构成人的这一团整体之气?
用一个理论化的说法就是天地一太极,一物一太极,用于人身体内就是人身一团气,五脏六腑是一团气,更细分都是一团气。人的这一团气是如何化成五藏不同的具有特异性的那一小团气呢?化生的方法就是阴阳之道,一团气就是一太极,太极一动分阴阳,阴阳一分则有中气,中气为三,三就要化出另外一团气,人身的各部分一小团气就是这样化出来的,太极分阴阳,阴阳生中气,中气又化生阴阳,所以这一团气都是来自一个祖先,来自一个遗传基因,所以他们自然而然的称为一团整体之气,是血缘关系把他们连为一气,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一样的遗传基因,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对脏腑理论的认识就比较接近他的本相了。
7、六气合化
上周三民间中医讲堂的交流谈到了“六气合化”,本人认为这是与一气分化同等重要的气化过程,气的分化与同化是气化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才有生命的生长收藏,才有气机的升降出入。
“太极动转,是为阴阳;阴阳合和,中寓太极,是为三才;阴阳两分,是为四象;四象相袭,运转太极,是为五行;阴阳三才,合化太极,是为六气。”这是从分化角度说的气化理论,这个理论既包含了分化观,也包含了合化观,而我们在学习理解气化理论时通常偏重于气化的分化意义而忽略了气化的合化意义。如果只有分化观而没有合化观,则我们的气化理论所看到和揭示的即是一个不真实的世界,我们对生命过程的理解和把握就是不充分的。
“通天下一气耳”是合化观的经典表述。太极是一气,阴阳是一气,三才、四象、五行、六气都是一气,没有了一气也就没有了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六气。“一物一太极”,正是万物各为一气的理论表达。
有了分化观我们就可以认识世界,知道分化的同时存在一个合化过程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强调合化观呢?这是因为不仅分化观具有方法论意义,合化观同样具有方法论意义。我们练气功练的是什么?练的就是合化,使纷繁之气合化为一气;治病治的是什么?就是使风寒暑湿燥火、瘀滞痰虚实等等造成的不一之气复归于一气。以此来看,分化观是我们认清问题所在及其性质亦即气化的不一之状的理论依据,合化观则是我们解决问题以使不一之气复归一气的理论依据,中医各家学说和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办法相互难以说服,是否缺少了这个合化观的理论依据呢?
我们以合化观来看看经方与时方。气不能为一则病,使气复归于一即治。经方以六气分化识病,以六气合化愈病;识病从合化看分化,愈病由分化致合化。时方以脏腑阴阳寒热虚实识病,以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愈病;识病乃叩击两端,愈病则务期于平。如此说来,经方时方皆为致气于和平而愈病,两者不只是方法途径的不同而达到的目的一样吗?其实不然,时方执两握中实现的一可能是整体的一,也可能是局部的一,或曰小一;而经方六气合化实现的是整体的、系统的一,可称之为大一;时方执两握中把握的是线,经方六气合化把握的是圆,何者更能实现浑然一气不是昭昭然吗?这也是为什么经方历千年而不衰用之得当其病若失,而时方愈病效不尽然之所以,时方经方皆能愈病而其效有殊,合化有小大之故也。
以六气合化来看伤寒杂病论,展现于我们眼前的将是一幅崭新的画卷。
8、时方治标,经方治本。
这个说法要放在特定的情况下来看,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成立的,这个说法的前提是以合化观看经方和时方。我们说治本,什么是治本?治本按通俗的说法是治病根,按中医的常规说法是去病机,老师的说法:治本是使气机能够复归到整体的一,这个说法是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去病机当然是不错,去掉病机病就去掉了,但是我们许多时候不能判断准确,不能确定我们是否已经去掉了病机,因为病机不只一个,万一去掉一个还有潜藏的病机呢,理论上的治本就是整体复归到一,凌乱的气机协调统一了。
经方和时方在治病时都能祛除病机,但时方许多时候它治疗的病机、解除的病机可能只是病机的一部分,有的时候病机是转移了,或者暂时的潜藏下来了,因为时方的加减就是有什么症就加什么,一个处方所对应的病机来说出现某症状就加某药,这时候有没有认真去探讨在一个处方所对应的病机中,病机是否发生了变化,仅仅是在原有病机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小的分支呢?通常不是这样的,更多的时候是病机发生了变化,我们处方的主体不变,那么是否能彻底祛除掉病机是有疑问的。在伤寒杂病中仲景用经方时,方是不变的,桂枝汤就是桂枝汤,其中变化了增加了桂枝的量,汤就变了,就是桂枝加桂汤了,所主的病机与桂枝汤证也就不是一样的,桂枝加芍药汤也一样,张仲景把药量变化所导致的病机的变化说得非常清楚。
一个是桂枝汤,一个是桂枝加桂汤,一个是桂枝加芍药汤,这都已经不是桂枝汤了,仅是组成中的量变化了,汤就变。小柴胡汤加减很多,但是那些变化仍然是小柴胡汤,汤名不变,这说明经方指的病机是确定的病机,经方药味药量的变化,变成另外的方,所主的病机已经不同了。小柴胡汤加减变化不变名,说明病机主体还是一样的。
在天为气,在地为形,形气相感化生为人。
9、说治法
治法就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如何确定治法取决于如何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方法寓于认识疾病的方法之中。中医认为“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所以中医的治法就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甚则“无问其病,以平为期”。如此看来,中医治法其实就是一个“和”字,令阴阳之气调和。
人身之气是复杂的,气不相得之病是更复杂的,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有多少种不相得之气就有多少种治法,而中医以阴阳统领之,所谓“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治病必求于本”,此“本”也是这个“一”即阴阳,这是从理论上看待治法。从操作上看,治法的基本原则是因势利导,因人体和于天地阴阳之势而导之,导之之法就是“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在辨证正确的基础上,只要把握住了调和阴阳和因势利导这两个基本原则,治法就在其中。因此,治法的重心在辨证,离开了辨证,治法就是无的放矢。
要把治法说清楚必须先把中医是如何认识疾病的说清楚,也就是要把“气如何不相得”说清楚;而要把气不相得说清楚就需要先说“气相得而和”的情形。
人身即是一团气,秉天地阴阳之气而生,“气合而有形,因变而正名”。我们见到的是“形”,而形中蕴阴阳五行之气,经脉骨肉毛发肌肤概莫能外,非五行毕具不能成形也。形是气运行的结果,又是气的载体,气行则形生,气止则形灭,所谓“器者生化之宇”;气是形之所以成的依据,所谓“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我们身体中可见的每一个部分或结构都是气的运行的历史沉淀。传统文化表示过程的词汇是“终始”,认为任何运动都是在其历史基础上进行的,气在形的基础上与形交合演化,并在演化的同时产生形变,故称之为“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
因而中医不重视研究形,而孜孜以求的是怎样认识和把握气。
气是怎样运行的呢?我们讨论的是人,人也是一种器,一种世界上最高级最复杂的器,器乃生化之宇,故出入升降为其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要求,所以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如此,方有万物的“生生化化,品物咸彰”,方有人的“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人生天地之间,其气运行必和于天地阴阳而不能违,气的出入升降必以四时阴阳的运行为依归,故其运行规律是阴阳五行法则,故有“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之训。
五行运行模式得以进行的内在依据是阴阳的相生相克、相互转化,万千变化皆源自阴阳鼓荡。生为顺应,克为承制,“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生则病”,“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而阴阳的相互作用在人体之中既是直接的,又是模式化的,其模式化形式就是三阴三阳。五行模式决定的是状态以构成体系,三阴三阳模式决定的是动态以化应天地。
人身之气的所有部分都遵循阴阳五行的运行模式与天地阴阳的变化相适应,这就是“气相得而和”了。
气不相得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
阴阳五行模式是中医认识气的方式,同时也就是中医认识疾病的方式。所以基于五行理论的脏腑辨证认识的是人体的病理生理状态,以三阴三阳为依据的六经辨证得出的是人体病理生理动态。当然,二者是密切联系的。而经络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可认为是脏腑辨证的补充,卫气营血辨证可认为是介于两者之间但不很充实。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指导。
“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所以辨虚实也;“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所以调虚实也;“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所以辨逆从也;“不当其位者病,迭移其位者病,失守其位者危”,所以审病以时位也;“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害则败乱,生化大病”,所以辨生克乘侮也。
气不相得的情形大致有:阴阳盛衰不平,治以补泻;阴阳寒热不和,治以温清;气不当位,必将表现为相关部分的虚实寒热和气机紊乱;寒热虚实不解将会产生病理的形,所谓“邪实”也;从外而入的邪气干忤人身阴阳之性同样引起相关部分的虚实寒热。故所言病者,虚实寒热也,要在查其病位病势,察之之法绳以脏腑阴阳。故治法之要一言以蔽之,“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在操作意义上就是“和”。
从操作意义上看治法,总的来说就是令阴阳之气平和,不过这里的“和”不应称为和法,它是一种总体要求,而不是具体操作方法。具体方法有八法之说,这是择其要者而言之,不能视为治法的全部,凡能实现“和”的手段和方式都是治法。
需要说明的是,八法中的和法与治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不应混淆,前者是指阴阳和平的要求,后者是对操作方法的指称,表里兼顾、上下同治、气血双补、寒热两解、虚实并调等等皆可称为和法,其意较之其余各法要广。具体到方剂,桂枝汤之和是以阴和阳、由中而外(表里兼顾),小柴胡之和是转动少阳枢机以达外(表里兼顾),半夏泻心之和是寒热分消等等。
[ 本帖最后由 素灵 于 2008/10/3 10:5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