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的定义
中医就是一门调整阴阳平衡的学问。中字的本义就是平衡,医就是治疗,合在一起就是调平衡。阴阳是什么呢? 生理上阴就是精,精就是血津液,也就是人体的精微物质,五行属水,阳就是气对人体的血津液起固摄作用的物质,五行属火。水火相射就化成气,气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病理上阴就是寒、湿、痰、饮和淤血,湿痰饮一气而三物,阳就是火,热。阴见阳则化“气”。《内经》上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可见阴阳辩证之重要。《内经》上还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提出了疾病的治法。
阴阳如何调呢? 《神农本草经》准确的说出了中药的药性:辛、甘、淡温热发散性质为阳药,用以治寒证(阴证),酸苦咸寒涌泄为阴用以治热证(阳证)。
《内经.灵枢经》讲经络及针灸,针刺用以疏通经络、气血。灸就是用艾炷在一定的穴位比如关元、内关等穴隔姜或者附子或者在穴位上直接点燃用以去大寒、回阳气。
[ Last edited by 刘文澄 on 2006/2/1 at 09:4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