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杨鸿智

《杨鸿智》与《王不留行》讨论中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0 11: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机械论的特点


1  决定论
2  还原论
3  绝对时空(时间箭头)
4  数学在现代机械论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5  判断是否科学的标准




1  决定论

牛顿经典力学是近代科学成就的顶峰,他采用机械观的视角,运用一套严谨的数学理论来描述世界。牛顿把以培根为代表的经验的,归纳的方法,与以笛卡儿为代表的理性的、演绎的方法结合起来,把开普勒的行星运动经验公式与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结合起来,总结出一切天体都有效的物体运动一般规律,这就使牛顿的宇宙成为一个庞大的按精确的数学规律运转着的机械系统。因此,机械观同严格的决定论紧密相关,巨大的宇宙机器完全具有因果性和决定性;一切发生的事情均有原因,并导致确定的结果。换言之,一切东西都可以精确地解释和预言。

牛顿力学体系,以它的严密逻辑性和精美定量性,反映了它的正确和完善。对天体和地球上物质的力学运动给出了完整一致的解释,为建立统一的物质运动的宇宙观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但是,西方科学的伟大奠基者们都强调自然定律的普适性和永恒性。他们寻求包罗万象的图式,普适的统一框架。在这些框架中,所有存在的事物都可以被表明是系统地,即逻辑地或因果地相联系着的。他们寻求广泛的结构,这些结构中不应为“自然发生”或“自动发展”留下空隙。在那里所发生的一切,都应至少在原则上完全可以用不变的普遍定律来解释。牛顿科学的雄心就是提供一幅自然图景,该图景是普适的,决定论的,并且是客观的、完备的,似乎已经达到了应有尽有无所不知的地步了。近代经典科学以为已经发现了自然界变化的核心处的永恒规律。

决定论是同非决定论对立的理论。它承认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必然性、普遍性,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牛顿力学体系把这种唯物主义决定伦机械化绝对化、凝固化,只承认因果必然性,否认任何例外偶然性。按照机械决定论者的观点,给定一个微分议程,给定一个初始条件,就能决定过去或今后发生的一切。排除了任何偶然性、特殊性、复杂性的可能。这显然是片面的、错误的。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学派,19世纪初把牛顿的纲领,即把一切物理化学现象归结为力的作用,变成了自己的正式纲领。当拿破仑统治欧洲的时候,这个学派统治了科学界。拉普拉斯把机械决定伦推向了极端:他能在任意给定的瞬间观察组成宇宙各部分的每一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并能推断出该物体的所有变化,无论是向着过去的,还是向着未来的变化。拉普拉斯认为世界的面貌是由它一开始就决定了的,现在的物质状态是由过去的机械状态所决定,以后的状态又是由现在的状态所决定。自然界的全部发展过程是一条决定性的因果链。用形象化的语言表示那就是:自然界没有飞跃,没有偏向,没有波折,永远按同一轨道平铺来去。恩格斯在1886年曾经这样评论说:“上一世纪的唯物主义主要是机械唯物主义,因为那时在所有自然科学中达到某种完善地步的只有力学。而且只有刚体(天空和地上的)力学。简言之,即重量的力学。这是法国古典唯物主义的一个特有的,但在当是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种唯物主义的第二个特有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这是同当时的自然科学状况,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形而上学的即反辩证法的哲学思维方法相适应的。人们知道自然界是处在永恒的运动中,但是根据当时的想法,这种运动是永远绕着一个圆圈旋转,因而始终是停留在同一地点:总是产生同一的结果。”由于当时太阳系发生说刚刚提出,地球发展史即地质学还完全无人知晓,而关于现今的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这样一个长期进化的结果,还根本不可能科学地产生出来。“因此,对自然界的非历史的观点是不可避免的。”

经典的理论构成了确定论的描述框架,整个宇宙是一架硕大无比的钟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按照确定的方式稳定地有序地运行。相对论的创立突破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但在我们生活的宏观低速世界里,爱因斯坦并未向牛顿的钟表模式提出挑战。但统计物理和量子力学的创立,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随机性,大量微观粒子的运动遵循着另一种规律——统计规律。描述统计规律的概论论方法从此获得了独立的科学地位,世界又获得了另一幅随机性的科学图象。确定性联系着有序性,可逆性和可预见性。随机性联系着无序性、不可逆性和不可预见性。确定论(即决定论)和随机论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相互对立的两套不同的描述体系。这两大体系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在各自的领域里“成功地”描述过世界,但客观世界只有一个,世界到底是确定的还是随机的?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是有序的还是无序的?是否将世界分成两半?这是一个长期争论而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在混沌发现之前,科学已认识到,随机性可以起源于大数现象和群体效应。但人们长期认为,随机性只是某些复杂系统的属性。经典科学不论在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都追求精确和清晰地描述物质运动的确定性规律。一旦发现了复杂的非线性的不确定的现象,就加以忽略或无力解释。极小误差、四舍五入、满于近似值。经典科学一遇到非线性,就把它们当作“例外”,“小项”、“误差”、“噪声”,舍弃。然而,混沌研究表明:一些完全确定性的系统,不外加任何随机因素,初始条件也是确定的,但系统自身会内在地产生随机行为,而且,即使是非常简单的确定性系统,同样具有内在随机性。内在随机性的根源出自于系统自身的非线性作用。即系统内无穷多样的伸缩折叠变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绝大部分的系统都具有这种非线性特性。因此,随机性是客观世界的普遍属性。世界是有序的还是无序的?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他们都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有序的。有序等于有规律。无序就是无规律。系统的有序有律和无序无律是截然对立的。这个单纯由有序构成的图象,有序排斥无序的观点,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为人们所赞同。但是,混沌的出现向这个单一图象提出了挑战。经典理论所描述的纯粹的有序实际上是只是一个数学的抽象。现实世界中被认为有序的事物都包含着无序的因素。混沌学研究表明,自然界虽然存在一类确定性动力系统,它们只有周期运动,但它们只是测度为零的罕见情况。绝大多数非线性动力系统,即有周期运动,又有混沌运动。虽然并非所有的非线性系统都有混沌运动,但事实表明,混沌是非线性系统的普遍行为。混沌即包含无序,又包含有序。回顾历史,量子力学创立前,人们长期认为,波动性和粒子性是两个截然对立的物质属性。后来,爱因斯坦等人提出了著名的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观点,认为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微观粒子统一的基本属性。从而极大的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与此惊人地相似,混沌学的创立,正在缩小确定论和随机论这两大体系之间的鸿沟,世界既不能分成两半,也不是非此即彼。混沌学研究揭示,世界是确定的、必然的、有序的,但同时又是随机的、偶然的、无序的。有序的运动会产生无序,无序的运动又包含着更高层次的有序。现实世界就是确定性和随机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有序和无序的辩证统一。
 楼主| 发表于 2008/8/10 11: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2  还原论

事物的辩证法总是物极必反。不成问题的问题,恰恰成了最大的问题。牛顿力学被当作描述自然永恒结构的体系,反而暴露了它的弱点和缺陷。牛顿的经典科学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机械运动是正确的,但是世界的物质运动不仅仅是机械运动,还有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等多种运动形式。而且就是机械运动本身并非是单一的、纯粹的,也是多样的、复杂的。所以,这种机械论的体系,恰恰存在着根本性的问题。除了前面所述决定论的问题之外,第二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还原论”的问题。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有一种方法叫还原方法。就是将高层次的事物系统分解为较低层次的组成要素,通过对它们的研究,揭示较高层次事物系统的特性和规律。但是,由此,再跨出一小步就变成了谬误。还原论不同于还原的方法。它把高级运动形式及其规律完全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及其规律。否定高级运动和低级运动的特殊本质和相互区别。这样必然会矛盾百出了。牛顿在其代表作《原理》第一版中,多次表示,认为机械运动是自然现象的终点,一切自然现象都可以还原,归结为机械运动。并希望用力学原理推导出自然界的许多期现象,还把它夸大为合乎真理的哲学方法。而且,随着牛顿力学在解释天体运动和地面物体运动方面获得不断成功,如地球上潮夕现象的成因,在望远镜中找到了预言中的海王星等,而影响截止来越大。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几首所有的自然科学家都相信,全部物理学,甚至全部自然科学都可以还原力学。把自然界的一切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可以说,这是牛顿力学鼎盛时期全部自然科学的共同特征。正因为如此,在这一阶段,不管是否有“力”的作用,把一切事物变化的原因,都用“力”字来解释。如化学亲和力,光的反射力、生物的生命力等。甚至有人提出人是机器,显然这种把一切都归结为机械力学的还源论是荒谬的。

(1) 原子论还原论

还原论思维方式产生于西方而不是东方,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它是原子论思想的产物。原子论产生于西文方并长期占统治地位,因而还原论思维方式的专利权属于西方就是天经地义的。原子论思想兴盛于古希腊时期,其代表人物是留基伯(前500-440)德谟克利特(前460-370)、伊壁鸠鲁(前341-270)。他们认为世界的物质本原是原子、原子的本意是“不可分割”,也称为“莫破质点”。事物和整个世界都是由原子组合而成的。德谟克利特的思想最为杰出,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在原子和虚空之外,没有一种东西是真实的,可以理解的。原子是绝对者,不可分,不可入。原子是永恒原,不生不灭。原子之间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只有形态、大小、排列、状态的不同。原子数量无限多,在虚空中运动,结合起来就是物体。分散开来,物体就消失。伊壁鸠鲁进一步作了发挥,认为原子之间还有重量上的差别,原子自上往下地作直线降落运动。降落过程中也产生偏斜运动。原子之间发生碰撞,相互结合而成为万物。原子论作为一种世界观是唯物的,但却是机械的。它对世界的理解是:第一,世界的物体本原是原子,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基元。是世界和一切事物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第二世界和一切事物都是原子的组合物或集合体,这种组合性发生机构决定着世界和事物的可分解性,可还原性。第三,原子是永恒的,不生不灭也没有发展变化,它只能在虚空中运动(没有虚空就不能运动),这只是机械的位移运动。第四,原子没有内部矛盾,其运动的动力源泉在于原子外部。外部的动力源泉在牛顿之前一直没有解答,只好设想原子生有小钩,相互的结合组合成事物。原子论所理解的世界是组合的,机械的、可分解的、可还原的。它自然地提供了研究和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原理。那就是:世界是组合而成的,具有可分解性,因而可进行分解还原研究。世界的物质基元是不可再分的原子,只要把事物分解,还原到原子,就可找到终极的物质基础和终极的根源。原子是绝对者,无论在组合过程还是分解过程中,都不生不灭,不变不化,因而分解还原研究不会对原子的属于有任何影响。这种方法论原理后来被称为“还原原理”,或叫“还原论”。原子论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方法论,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体。“原子论假说是一种科学思想,又是一种方法论思想。作为一种科学思想,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事物结构进行理性思考的原则,作为一种方法论思想,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次一层次去寻找原因的研究方法。”古希腊的原子论为后来的还原论思维方式奠定了最早的思想基础,直到20世纪的科学家们仍深感其德。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曾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观念,它决定了物理学家的思想方法,甚至决定了那些不愿与哲学打交道的物理学家的思想方法。”
引自祝世纳《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P193-194

(2) 原子论在近代的复兴

在中世纪那黑暗 的1000多年中,原子论思想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而被埋没。直到1626年法国国会还以死刑来禁止原子论思想的传播。在欧洲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和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中,原子论得到复兴,进入近代发展阶段。由古希腊的思辨的原子论,发展到近代的科学原子论。首先把古希腊的原子论挖掘出来加以发挥的,是处于文艺复兴中心的意大利的两位科学哲人布鲁诺(1548-1600)和伽利略(1564-1642)。布鲁诺提出,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由最小的物质粒子构成的。这种极小的物质粒子是不可再分的。从物理学上说它是原子,从数学上说它是质点,从哲学上说它是单子。伽利略认为,万物由原子构成,物体的色、声、味、臭、热、冷等特性是原子的排列或运动引起的。伽利略就按着这一思想重新发现了德谟克利特用原子和虚空言简意赅地表述出来的那条原理。伽利略还接受了关于物质的原子学说,并且相当详细地讨论了原子在数目、重量、形态和速度方面的差别。怎样造味道、气味、或声音方面的差别。把原子论具体地植入自然科学领域的是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伽桑狄(1592-1655)。他提出“微粒说”,认为原子不仅是物质的最小颗粒,而且是具有惯性质量的重粒子,并依据伽利略和笛卡儿的力学大原理,从这样的惯性粒子的点状运动来描述均匀空间里的物体运动。这样,古希腊的原子论在这里发展成为可用力学原理来描述的惯性实体。原子可用力学描述的机械方式组合成万物,这一思想向机械原子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伽桑狄的微粒理论50年后几乎一字未动地被牛顿写进其《光学》一书中。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牛顿(1642-1727),正式确立了机械原子论思想。他以其力学原理建立起了原子论世界模式,并来回答了原子论的难题——原子之间如何结合的问题。他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原子之间有吸引、排斥两种作用力,吸引使原子结合,排斥使原子分离。物体的粒子按其大小,分为几个等级,大粒子包含着小粒子,小粒子中包含着更小的粒子,最小的粒子是原子。到18世纪,牛顿的这一思想随着其力学成就的影响而在欧洲逐步占据统治地位,又随着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成功,形成以“机器”为模式的组合性、机械性世界观。

到19世纪,原子论确立了它的科学形式——化学原子论。英国化学家道尔顿(1766-1844)把原子论引入化学领域。认为一切物质皆由最小的不可分割的质点所组成,这些质点就是原子。同一元素具有相同的原子,不同元素具有不同原子。元素由简单原子组成,化合物由复杂原子组成。原子既不可创造,也不可消灭。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原子的属性不变。化学的分解和化合只是原子的组合方式不同。宇宙的原子数是无限的,具体事物的原子数目是有限的。他认为每种原子都有特定的重量,提出原子量概念,这标志着科学原子论的诞生。他用原子论令人满意地解释了化学的定比定律,并得出了倍比定律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法国化学家阿弗加德罗(1776-1856)提出了原子一分子论。认为原子是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质点,而分子是游离状态下的单质或化合物能独立存在的最小质点。分子由原子组成。单质的分子由相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

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原子论从抽象的哲学思想变成了具体的科学理论。“原子”从哲学的思辨的概念变成了科学实证的实体。科学证明了原子是用化学的方法不可再分的最小物质颗粒,测得了原子量,认识了原子的一些基本属性,能够自由地把原子组成分子,或把分子分解为原子。到19世纪末叶,科学家坚信,世界的物质本原——不可再分的原子已经找到并掌握,原子就是物质,物质就是原子,并从原子的不可入性,延展性来阐明物质的基本特性。“这是一种信仰,它相信,坚硬不破的死的物质,或牛顿的坚实不可穿鬼神的质点,或现代物理学中的复杂的基本质点,乃是宇宙的唯一的终极实在。思想与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副产品。在物质底下或以外更没有什么实在。”祝世纳《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P194-197

(3) 还原论思维方式的形成

原子论从思辨到科学的转变,使具体的还原研究由可能变成了现实。原子的实证性使还原研究有了可操作性。于是还原论水到渠成地发展起来。对此作出贡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笛卡儿和牛顿。笛卡儿不但认为世界和万物是由分散的要素组合而成的,而且认为物质宇宙是一架机器,并且不仅是一架机器。植物和动物同样是机器。人的身体也是一架机器。一个病人就象一只有毛病的时钟。整个世界自然地按力学定律运转,物质世界中的一切包括生命都可以按照其各个部分的排列和运动来加以解释。对于机器这样的世界和事物,当然可以象拆卸机器一样地进行分解研究。他在著名的《方法论》一书中第一次明确地表达了还原论的基本思想,在提出的方法论4条规则中,第二条写道:“把我们所考察的每一个难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而且适于加以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笛卡儿在方法论上的这一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成为以后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200年后的科学家们明白无误地总结其历史价值,指出:“这两种分析的推理方法可能是笛卡儿对科学的最伟大的贡献。一方面,它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思维的基本特征,在发展科学理论和现实复杂的技术项目中被证明是极为有用的。正是笛卡儿的方法使得美国国家宇宙局有可能把人送上月球。另一方面,过分强调笛长儿的割裂成碎片的方法成为我们一般思维和专业学科的特征,并且导致了科学中广泛的还原论的态度。一种相信复杂现象的所有方面都可以通过将其还原为各个组成部分来理解的信念。”牛顿以其力学原理建立了机械性的原子论世界模式。认为世界万物象机器一样,是按力学原理由零部件组装起来的,最小的零部件是惯性实体原子。它在结构上可以分为若干层次,因而在研究中应当也可以按层次进行分解。直到作为其本原的最终的实体原子。牛顿从这种世界观出发,提出了分解——还原的方法论原理:“在自然科学里,应该象在数量里一样,在研究困难的事物时,总是应当先用分析的方法,然后才用综合的方法。用这样的分析方法,我们就可以从复合物论证到它们的成分,从运动到产生运动的力。一般地说,从结果到原因,从特殊原因到普遍原因,一直论证到最普遍的原因为止。”在牛顿看来,上帝在开始时创造了物质粒子,它们之间的引力和基本的运动定律。按照这种方式,整个宇宙象一架机器一样,在一个永不改变的法则支配下,不断地、永远地运转。巨大的宇宙机器完全是因果决定的,发生的一切,都有一定的原因。一定的原因产生一定的结果,只要知道该系统在任何时刻的任何状态的所有细节,原则上就可以绝对确实地预言该系统任何一个部分的未来。这种“牛顿模式”随着牛顿力学在近代的统治很自然地上升到教条的地位。还原论思维在近代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世界的研究和认识大踏步地从宏观和微观开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物理学研究宏观现象推进到分子水平。对力、能、热、声、光等都进行了分解,还原。化学则把分子分解为原子,掌握了化合与分解反应规律,认识了几十种化学元素,提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生物学对生物的研究突破了三个层次:器官、组织、细胞,建立了细胞生物学,并开始研究亚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等等。经过笛卡儿、牛顿等科学家们的努力,在近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实践中,还原论思维方式正式形成并日益成熟。原子论的世界观为基础,发展为一种带有常规性的方法体系。
祝世纳《中西医学差异交融》P197-199

(4) 还原论思维方式的特点

还原论思维方式包含两个基本“原子”,“组合”观点,它以原子论为思想基础,认为世界的物质本原是不可再分的原子,把世界和事物理解为由原子,或其化身——更为简单或更为基本的物质颗粒构成的组合物或集合体。二是“分解”、“还原”方法。认为事物是组合物,具有可分解性,可进行分解研究,其本原是原子,只要把事物分解到最低层次,即还到其本原,就可找到终极的根源,得到终极的说明。“还原”的含义、缩减、降级、归并。还原论原理以世界和事物的组合性、可分解性、可还原性,以及其本原的微观性、粒子性为前提,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主要是:

第一,对整体进行分解,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再把部分分解为更小的部分。直到认为适宜的速度。这是还原研究的首要步骤。

第二,对层次进行还原,把高层次还原到低层次,把高级内容还原为低级内容,一层层地降解,直到最低的层次和最终的物质要素。

第三,从微观揭示本质,坚信事物的本质不在宏观而在微观。在于构成宏观现象的微观物质基元,只有整体分解为部分,把部分还原到“原子”(或其化身),才能找到终极根源。作出终极说明。

近代科学的革命和发展,就是沿着还原的道路向前推进的,还原论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功,很自然地把这种思维方式推上主导甚至统治的地位。其影响至今仍是深重的。“这种还原论的态度根深蒂固地渗透到我们的文化之中,以至于经常被看作是科学的方法。其他的科学也接受了这种古典物理学的力学观和还原论,把它们看作是对实在的正确描述,并以此来构造自己的理论。”现代关于还原论的定义有代表性的是:《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哲学中的一种观点。它认为每种东西都是一种更为简单的或更为基本的东西的集合体或组合物,凡表示这类东西的辞句都可以用表示更为基本的东西的辞句来解释或下定义。因此,凡以为物体是原子的集合体,或认为思想是感官印象的组合体,这样的观点都属于还原论。”《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认为复杂事物是一些更为简单,更为基本的成分的集合体或组合物,主张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较简单的成分来加以研究。后来,凡是主张物质的高层次现象(如生命现象)均可用低层次的规律(如物理、化学规律)来解释的,都被认为是还原论。”《中国大百科全书》:“通常指生物学中试图把生命运动形式归结为物理一化学运动形式,用物理一化学规律取代码生物规律的一种思潮。18-19世纪的还原论用力学规律取代生物学规律,其著名代表有拉美特利与毕希纳等人。20世纪的还原论都有把生物学规律还原分子运动规律,甚至把人类活动还原为低等动物的反应,再把这些反应还原为物理一化学过程。现代还原论的代表人物有洛布(1859-1924)和沙失纳。”
祝世纳《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P199-201

(5) 还原论的价值

还原论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在历史上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它是古代整体论思维的一种辩证否定。把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沿着螺旋式发展轨迹推进到一个新的时代高度。其历史性贡献在于,把整体打开了,开辟了研究部分,掌握细节的道路。把复杂性现象分解开了。开辟了深入到低层次,了解微观机制的道路。这就克服了整体论的直观、模糊、思辨等局限和缺陷,使科学认识第一次达到了精确、严格的程度。还原论思维揭示了世界的“组合”特性和规律,认识了许多具体物或层次的具体的组合机械。也认识和掌握了世界和事物的可分解性、可还原性。把“组合一分解”原理转化为还原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领域的还原研究。成为近代400年自然科学取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可以说,哪里有组合机械哪里有可分解性和可还原性,还原研究就能在哪里生根、开花、结果。只要有组合机构存在,只要有可分解性、可还原性存在,就有进行还原研究的必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还原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具有“万岁”的性质。还原论在医学研究和人的研究中,具有特定的意义。因为人是世界上最高级、最复杂的物质系统,它是在宇宙演化、地球演化、物生进化的过程中,由物质的低级运动形式一步步上升到高级运动形式的。它以低级运动为基础,在高级运动中包含着低级运动,因此,要全面发深入地研究、理解人,就必须逐级地、逐层次地把人的生命运动所包含的各种运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揭示清楚。这就需要还原研究。正如恩格斯所说:“研究运动的本性,当然必须从这种运动的最低级、最简单的形式开始,并且先学会理解这些最纸级的最简单的形式,然后才能对更高级的和更复杂的形式有所阐明。只有在这些关于统治着无生命的自然界的运动形式的各知识部门达到了一个同级的发展以后,才能有成效地去着手阐明显示生命过程的各种运动过程。在阐明这些运动进程方面前进的步伐,是与力学、物理学、化学的进步成比例。”《自然辩证法》。所以,还原研究在关于人的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取代的。还原论思维方式在西方近代医学发展中起了革命性的作用。16世纪以来西方医学的成就几乎都是在还原论思维的指引下取得的。它克服了古代医学整体论思维的直观性、模糊性、思辨性等局限,把人的整体分解开来,运用解剖、实验等方法,对部分和微观细节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健康与疾病的一系列具体机构和规律,把生理、病理和药理的各种内容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知识和语言来阐明,提出一系列可实证的、定量的理化指标,使认识更加具体、明确。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判断更加精确、严格,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可以说,没有还原论思维方式,就没有现代的整个西方医学。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享用着这种思维方式为医学带来的巨大效益,在医学的未来发展中它仍将发挥其特定的作用。
祝世纳《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P220-222



我们此处讲解了还原思维方法的来源,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表现形式等等。这些都属于“正面报道”。还原论思想在现代科学的构建和后来的发展中都起了关键的、主要的、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还原论思想就没有现代科学。因此,在现代科学阶段,是不能认识到还原论思想有什么错误的。但后来,20世纪后半期,系统论思想出现了,人类从对简单物质研究进入到对复杂物质的研究阶段,这时回过头来认识到,还原论在认识简单运动时是有用的,同时也为揭示复杂运动规律作了准备。但在真正研究复杂运动时,必须用系统论方法,而还原论方法变得是错误的了。以系统论角度对还原论的批判认识,这部分内容放在介绍了系统理论之后,此处只作这些提示和说明。
 楼主| 发表于 2008/8/10 11: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3  绝对时空(时间箭头)

在牛顿力学中,在现代机械论科学范畴内,时间是绝对的概念。时间是永恒的、无尽的,而且是没有方向的。因此机械论的科学定律一个特点就是与时间无关。不论在何时何地,运动都以同样的规律进行。所有这些运动都是可以重复的,因为它的上一次运动与下一次运动不会因为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特别是这一点竞成为现代自然科学评价一个研究成果是否科学的硬指标。即“可重复性”。如果你的实施能在别人的实验中得出相同的结果,那么,这就证明你的实验是正确的,相反,如果你的实验不能被别人重复,那么就证明你的实验是错误的。然而后现代科学在对复杂物质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与上述现象根本不同的现象。因为复杂物质内部呈现出多层次多子系统立体交叉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无限的和随机的。这样其中任何一个组成成分所受到的作用在不同的时间是绝对不同的,所有这些不同,最终反映在系统总的结构和功能上。即任何一个复杂系统,它的结构和功能,在不同的时间里是不相同的,(一个运动员在不同的时间表现出不同的功能状态)。这样我们就看到,一个复杂系统随着时间的改变,结构和功能也呈现出一幅不断变化的演化过程。这个过程有开始,有高潮,也有结束。针对这个现象,后现代科学给起了一个概念,叫“时间箭头”。即,时间是有箭头的,是有方向的,这就是由复杂物质诞生的那一时间,指向它死亡的那一刻。把系统理论落实到人体,就是说,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时间箭头的,从诞生指向死亡。在人体中,现在时刻的结构和功能,与上一时刻的不同,也与下一时刻的不同。时间箭头的存在,使我们认识到,忽略时间因素,企图将机体的构造和功能完全拉回到发病前的平衡状态的负反馈调节治病方法,当然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因为生命是不可逆转的,我们的生命只能向前走,即使前面是死亡。我们所说的生命的不断更新,子系统会在新的条件下达成系统的新的平衡,正是指这种在生命前进过程中不停交替的出现的生命形态。随着每一时刻的逝去,他早已不是原来的自己。所有这些汇集起来,就得出后现代医学新的病理思想。疾病发生本身已证明负反馈失效,按生命时间箭头的特性也不可能用负反馈恢复已逝的生命。治疗的根本措施应该是支持子系统的正反馈,使机体尽快完成新旧结构的交替,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

4  数学在现代机械论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数学是事物量的抽象,数学是研究数字之间关系的学问,而数字之间的关系就是事物之间关系的抽象。因此,可以说数学所表现的正是事物之间的关系,数学是事物间关系的抽象。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研究物质世界是从直接观察、记录、总结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开始的。这种直接从物质本身着手的科学,就被称作经验科学。但是,世界上的事物很复杂,有些能够直接去经验,有些不能直接接触,取得经验。那么我们如何去研究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呢?为了解决这一个难题,人类想了一个好办法。首先在可经验的事物中抽象出数字和数学规律,在承认这些规律具有普遍意义的基础上,用数学的方法首先预算出未知事物的某些规律,再用这些规律指导我们对这些事物的研究。至于人类与这些不能通过人体和感官直接感觉的物质间关系的进一步确认,需要一些科学工具的帮助。这些工具可以作为人类感觉器官的延伸。如显微镜,望远镜等。实际情况,往往是数学的逻辑的预算、预测在先,而后来发明的工具帮助人类证实这些预测的正确性。在基督教统治欧洲的黑暗时期,各种科学研究都无法进行,而数学的研究却未受到特别的禁止。也许它太抽象,与现实世界的利益无关。但也正是这抽象的数学,使远古希腊关于物质运动的科学认识得以保存。而且也正是数学,成为文艺复兴后科学得以复兴的工具。从这种意义上讲,数学有点象生命系统中的遗传基因。文艺复兴,在科学上首先是数学的复兴。而哥白尼正是以这个复兴的数学为工具,创立了新的天文学。所以,从科学的角度而言,日心说首先是一个数学演算的结果。而它反宗教的意义只是派生的。从这里可以理解,哥白尼为什么有那么大勇气和魄力,向欧洲黑暗的封建社会打响造反的第一枪。其实,哥白尼想的并不是这些。他想的只是如何演算他的数学,就像小学生在计算1+1=2这首题一样,当他写答案“2”的时候,用不着有什么反社会的革命勇气。许多研究哥白尼的人,往往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社会革命的意义上,并为不能理解哥白尼革命精神的来源而感到神秘。其实,对哥白尼来讲,只是科学,而革命是别人的感觉而已。

在哥白尼之前,数学基本上处于对现有经验的数学抽象,规律的整理阶段。哥白尼的工作是人类第一次用数学去推算经验以外的事物。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现代科学的本质,就是用数来推算出经验之外的结果。当然,这之后必然有一个创造工作,延长人类的感观,把数学推算再次转化为人类感官经验的过程。所以,现代科学必然要分解成假说和证明两个阶段。假说就是用过去经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规律推算、预测无法感官经验的未知事物。证明的实质,就是发展新工具或改造现有外界环境条件,把不能感官经验的事物,变成能够感官经验的事物——你如果能够经验这个事物时,你会知道它与我们所预测的正好相符。

说到此,还应该继续发挥一点,人类对事物的理性抽象不单是数学一门知识,另外还有一个更高级、更本质的抽象,就是哲学。所谓哲学,就是事物相互作用的最本质关系的抽象,而且,因此,哲学抽象高于数学抽象,特别是在研究复杂事物时,哲学抽象比数学抽象更真实可靠。这样,使我们知道,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用数学或哲学理论指导,形成假说,然后再寻找机会,创造条件证明。为什么要补充这一点呢?一个是为了论述问题的全面,同时也是为不懂数学的人寻找一条出路。现在,人们熟知一条格言,不懂数学就不懂科学,或者说你这门学问如果不能应用数学,那么你这门学问就还算不上是一门科学。那么,现在我们可以说,不懂数学时,如果懂哲学也可以研究科学,特别是在研究复杂事物时,懂哲学可能比只懂数学更重要。数学研究的是量变,哲学研究的是质变。所以数学只适用于研究以量变为主的简单物质的简单运动,而复杂物质的复杂运动只能用哲学来指导研究。

5  判断是否科学的标准

(1) 实证科学

伽利略提出了主观和客观的区分。伽利略在世界上的两种东西之间进行了明确的区分:一种东西是绝对的、客观的、不变的和数学的;另一种东西是相对的、主观的、起伏不定和感觉得到的。前者是神和人的知识的王国;后者是意见和假象的王国。物质的真实特性,又被称作第一性,是数、图、形、量、位置和运动。我们不能靠行使我们的能力使这些第一性质与物质相分离,但它们是能够完全在数学上得到表示的特性。宇宙的实在性是几何的;自然的唯一根本特性是使某一数学知识成为可能的特征。所有其他对感官来说往往更为显著的特性都是第一性质的次要的、附属的结果。至关重要的是伽利略的这个进一步的断言:这些第二性质是主观的。第二性质被声称是由对自然中本身是真实的第一性质的感觉产生的。这些骗人的第二性质则起源于这一事实:我们对对象的知识是以感觉为中介的。伽利略特有的这种形式的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学说因为它在近代思想中的影响具有无法估量的重要性。正是把人从伟大的自然界中流放出来,把它处理为自然演化之产物的这一根本进步,成为近代科学哲学的一个相当坚定的特点,成为一种大大简化科学领域,但是把近代哲学的重大形而上学问题尤其是认识论问题引入正轨的方法。直到伽利略的时代为止,人们还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个更大的整体的不可分离的部分,在这个更大的整体中,人的地位更为根本。不管在存在物和非存在物,在基本东西和次要东西之间可以做出什么区分,根本上都认为人与绝对的、基本的东西具有密切的联系。现在,在把第一和第二的这一区分翻译成为适合于对自然做出新的数学解释的术语时,我们达到了把人解释为真实的、基本的王国之外的东西的第一阶段。

(2) 可重复性原理

在牛顿力学中,在现代机械论科学范畴内,时间是绝对的概念。时间是永恒的、无尽的,而且是没有方向的。因此机械论的科学定律一个特点就是与时间无关。不论在何时何地,运动都以同样的规律进行。所有这些运动都是可以重复的,因为它的上一次运动与下一次运动不会因为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特别是这一点竞成为现代自然科学评价一个研究成果是否科学的硬指标。即“可重复性”。如果你的实施能在别人的实验中得出相同的结果,那么,这就证明你的实验是正确的,相反,如果你的实验不能被别人重复,那么就证明你的实验是错误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8/10 11: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反应》



伤寒论坛 » 中医发展交流版 » 4 数学在现代机械论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xfhwx
发表于 2008-8-7 21:16
无语,逻辑混乱。



伤寒论坛 » 中医发展交流版 » 5 判断是否科学的标准
孤独郎 (虫子)
发表于 2008-8-7 19:42

不知道卫星上天能不能被傻子重复?
如果一群傻子不能制造出一个能上天的卫星来,是不是能说明现在的科学家研究的东西都是不科学的?

可重复是要有一定的条件的,没有相同的基础知识,是不可能有所谓的重复的!
爱迪生的老师因为不能解释为什么2+2=4,从而失去了爱迪生的信任,是爱迪生的老师不懂科学?还是2+2=4不科学?

中医学如果不可重复,它是如何传承2000多年的?
以现代的所谓“科学知识”为基础,来重复古人“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医学体系,不可重复是必然的,能重复才是荒谬的。

在西医看来,象老虎一类的食肉动物,只吃动物的肉,不吃蔬菜,严重偏食,是无法摄取到全面的营养的,老虎应该是不健康的,所有的老虎都应该住院治疗,直到老虎吃蔬菜为止。
 楼主| 发表于 2008/8/12 17: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不留行》2007-07-15的信



杨教授您好!

读到您关于疾病中引用的托马斯的话,很有意思,我想也引用到我的书中,非常感谢您给我启发,希望能多联系

王不留行
2007-07-15 17:22:09



《论坛反应》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讨论 » 《王不留行》2007-07-15的信
gsxsp
发表于 2008/8/10 13:21
杨先生您好!
我拜读了您的文章,用我们民间中医的行话来说“您辛苦了!上敬上敬!”我只想和先生聊一聊中医的理论代表着什么?人体的系统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深入了解的?我们中国人的医术又是怎样形成的?药术的方剂又是怎样实践的?什么才是中医的临床?什么才是一个会治病的大夫?现在的广大老百姓需要的是什么?难道说是需要之乎者也夸张的描写中医理论吗?请先生回答。我是个民间中医实际派,不喜欢华丽的词组来描写自己,如果先生不了解我们民间中医,可以通过“怪手堂纯中医民间网”了解一翻www.zggst.com,谢谢!
——怪手先生
 楼主| 发表于 2008/8/12 17: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篇  怎样才能使中医发展



作者:杨鸿智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杨鸿智-后现代理论医学博客-凯迪(内容最全的博客)
http://blog.cat898.com/boke.asp?yanghz70.index.html
杨鸿智-后现代理论医学博客-搜狐
http://yanghz1945.blog.sohu.com/
杨鸿智-后现代理论医学博客- TOM
http://blog.tom.com/blog/index.php?bloggerid=686301
杨鸿智-后现代理论医学博客-新浪
http://blog.sina.com.cn/u/1135670451
杨鸿智-后现代理论医学博客-网易
http://yanghz70.blog.163.com/edit/
杨鸿智-后现代理论医学博客-国科网
http://www.tech110.net/html/?975
杨鸿智的邮箱:
yhz968@sohu.com



王不留行:

中医现代化的困境思索

许多人强调中医研究要重视继承,学就要学四大经典,教就要教原汁原味,中医要纯之又纯,最近有人说中西医处方权也要“两权分离”,有人甚至主张中医要从最小的孩子就灌输,连基本的数理化外语也不要学了,保持中医特色么!!! 目前纯化中医的倾向正在渐渐上升!

有人说:“如果我们充分掌握了古人的学问,它不可能是停滞不前的,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中医学也是同样的。”似乎中医只要继承好了,在中医体系内部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发展了,而无须“跟在(具有侵略性的)西方人后面”跑,去求助于西医学的知识。

这样的说法确实能满足一部分人的民族自尊心,好则好矣,却并不实用。中医几千年的学术史,无数先贤大家著书立说,已经基本上穷尽了在中医体系内部发展的各种可能,不引入新的方法,在中医理论体系内部再求突破的可能性极小。现在的许多似是而非的中医理论研究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

还钻在古人的故纸堆里寻求中医“发展”、中医要“纯之又纯”的先生们,你们醒醒啊,难道你们要一直高唱着中医的赞歌把中医送进坟墓,你们才清醒么?!
如果只强调继承而忽视发展,仍然陶醉在中医“博大精深”的梦幻中而不清醒,虽然爱中医之心可嘉,可是这却是一付舒舒坦坦的慢性毒药。这种杀法我叫做“捧杀”,这些手持温柔小刀的人美其名曰“捧杀派”。

确实,大家都让中医西化给弄怕了,大有谈西色变之势。宁愿固守中医的一方净土,即使这已经是一叶岌岌可危的小舟,也不愿意任何西医学知识的渗透。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中西医学不可通约”、“中医要走自己的路”、“要按自身规律发展”,但这“自身规律”是什么,“自己的路”怎么走,却是不明朗的。



杨鸿智:



关于中医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其实大家心里都是知道的。既要继承,又要发展,而且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就是向前走,就是要改变中医目前的现状。但是,在大家,许多人都知道的情况下,怎么中医就是不能发展,不能向前走,不能改变现状呢?我想,应该有两种情况。

第一个情况是:中医行业内部的上层人物,他们是现在这样的中医的权威和既得利益者。改变现状,就是改变他们的既得利益。他们当然是不愿意的。

第二个情况是:中医行业内部的一般医生,他们虽然知道“既要继承,又要发展,而且发展是硬道理”这个道理,但是,他们只是“知道”而已,并没有真正理解,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因此,没有用这个思想指导自己行动的能力。

对于第一个情况,对于中医行业内部的上层人物,对于吃中医饭的既得利益者,不可能通过教育改变他们的思想。没有办法,我们只能耐心等待他们因为年龄的原因退出历史舞台。在我的博客的题头语中,我引用了普朗克的一句话,普朗克曾经说过一句关于科学真理的真理,它可以叙述为“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取得胜利并不是通过让它的反对者们信服并看到真理的光明,而是通过这些反对者们最终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起来。”这一断言被称为普朗克科学定律,并广为流传。如果普朗克说的关于科学真理的确是真理的话,那么,这句话当然也应该适用于我们中国的中医行业内部的上层人物。

然而,当这些上层人物退出历史舞台以后,并不见得就能够真的改变中医的现状。因为会有新的既得利益者继承他们的位置。这样,我们就知道,应该在这些老的既得利益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以前,就对中医行业内部的一般医生进行教育,把
“发展是硬道理”这个道理,从感性认识变成理性认识。这样,当老的既得利益者退出历史舞台,原来的一般医生变成上层人物的时候,他们才有可能把“发展是硬道理”这个道理,变成实际的行动。

所以,关键是现在就要对中医行业内部的一般医生进行系统论思想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就可以知道王不留行现在所做的,对系统论思想的宣传工作,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论坛反应》




医天地-北京中医药大学论坛 » 〖医学杂谈〗 » 第5篇 怎样才能使中医发展
草本
发表于 2008-8-10 10:44
支持扬教授此贴
扬教授本贴所说符合大势所趋,我要专门给扬教授写贴



医天地-北京中医药大学论坛 » 〖医学杂谈〗 » 第5篇 怎样才能使中医发展
Wangking
发表于 2008-8-10 15:42
先看看啦然后再给你 发言



伤寒论坛 » 中医发展交流版 » 第5篇 怎样才能使中医发展
中医武将
发表于 2008-8-10 15:14
我看阁下所提到这个“王不留行”根本不懂中医。包括阁下你在内,恐怕连一本《黄帝内经.素问.》都没读下来。所以更不用你们来担心,中医人将怎样来继承中医和怎样在继承的路上“怎么走”。不信,我问你句运气七篇里面的两句你来回答。“化淳则咸守,气专则辛化而俱治。”这是五常政里面的两句具有总结性的语言。请阁下来解释一下。这句话岐黄忽悠黄帝的画外音是什么。请不要指望历代注家的讲解,他们的讲解如果是对的,那么中医也不至于此。中医之错,错在对《黄帝内经》的原意曲解。解决问题的根本首先是要解决原著里面所遗留下来的而被历代注家力所要回避或者“以经解经”来敷衍的重要章节。这些都是活水思源与死水一滩的路线问题。阁下以上所述,实际等于没说。中医需要的更不是什么理论搬运工作者。而是需要解决源头问题的思想工作者。相信只要能够解
放民间中医。那么我们这些乡医民医,是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跟着像阁下这样的人去搞什么中医上层人员思想的更新换代。更不需要像那个外国人下那种对当权派的诅咒。当每天加大传统经典的阅读时间,并且从临床获益的时候。相信我们每一个乡医民医的深切体会是中医学的继承,教授们实际上害怕的是学生加大对原著中医经典的阅读,而不是害怕搞那些劳什子的所谓中医发展。



伤寒论坛 » 中医发展交流版 » 第5篇 怎样才能使中医发展
yanxu0727
发表于 2008-8-10 17:15
就是就是,我看中医如果发展到最后可能就要在宗教里面寻找了. 中医里面的问题如果在,佛教和道教里面寻找的话,很多问题将会非常的容易解决了



医天地-北京中医药大学论坛 » 〖医学杂谈〗 » 第5篇 怎样才能使中医发展
中医奇才
发表于 2008-8-11 22:21

“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取得胜利并不是通过让它的反对者们信服并看到真理的光明,而是通过这些反对者们最终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起来。”

目前的状况是新一代成长起来了,离中医的精髓却越来越远了。沉思中医的历史,我忽然觉得不能把“西化”都归罪于西医,事实上,未尽得其道者自古比比皆是。我们在争论中去体会真理,去改正错误,去做得更好。至于中医的发展,《内经》一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你便无法超越了,还谈什么?诚如太极拳的真缔不可能普及大多数人一样,得道者最终是一小部份的人。因此我们没必要苛求中医的广泛性,有一小部份足矣。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18: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6篇  用《耗散结构理论》的思想来说中医必须开放



作者:杨鸿智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杨鸿智-后现代理论医学博客-凯迪(内容最全的博客)
http://blog.cat898.com/boke.asp?yanghz70.index.html
杨鸿智-后现代理论医学博客-搜狐
http://yanghz1945.blog.sohu.com/
杨鸿智-后现代理论医学博客- TOM
http://blog.tom.com/blog/index.php?bloggerid=686301
杨鸿智-后现代理论医学博客-新浪
http://blog.sina.com.cn/u/1135670451
杨鸿智-后现代理论医学博客-网易
http://yanghz70.blog.163.com/edit/
杨鸿智-后现代理论医学博客-国科网
http://www.tech110.net/html/?975
杨鸿智的邮箱:
yhz968@sohu.com



《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是:

1 系统的分类:

孤立系统:与环境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
封闭系统:与环境有能量交换,但没有物质交换
开放系统:与环境既有能量交换,也有物质交换

因为自然界中,真正的孤立系统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将孤立系统与封闭系统两个概念混用。

2 热力学第二定律:

任何孤立系统都会因为热量的散失,而与环境达到热平衡而失去做功能的能力。物理学将散失的热量称为“熵”,这样,热力学第二定律又可表述为:一个孤立系统最终都将达到一个最大熵的热平衡状态。(宇宙热死)。

3 开放系统不遵守热力学第二定律

研究发现对于复杂系统物质来讲,虽然也存在热的散失,但系统并未走向与环境达到热平衡的状态,相反,复杂系统可以处在远离热平衡的状态不变。研究发现: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复杂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它除了向环境排出物质及耗散能量之外,还能不断地从外环境得到物质和能量的补充。

4 负熵:

物理学将从环境得到的物质和能量称为“负熵”。因此,物理学给生命下的定义是:生命以负熵为生。这样得出耗散结构理论的

5 第一条内容:开放系统:系统要想保持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状态,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必须不断从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的补充。以第一条内容为基础,得出

6 第二条内容:远离平衡态:复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只有在远离平衡态时才能维持。当系统接近平衡态时,功能状态逐渐降低,达到平衡态时系统彻底死亡。耗散结构理论的

7 第三条内容:耗散结构中有正反馈存在。耗散结构的系统,要想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存在,必须允许系统内子系统之间有正反馈相互作用存在。正是这些正反馈的存在,才引起系统内各种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并通过涨落形成稳定的结构。耗散结构为系统发生质变、飞跃,即一系统向另一系统转化,新系统、新结构的产生打下基础:子系统不断接收外来的物质和能量后,不断加强的正反馈运动,最终会突破系统调节中枢的负反馈控制,这时,这些子系统会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这时原系统也就转化成新的系统,新结构也就诞生了。



杨鸿智:



中医理论是一门科学,是一个知识系统,是一个发展复杂系统。如果是这样,中医就应该符合《耗散结构理论》的第一条内容:系统要想保持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状态,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必须不断从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的补充。回顾中医的发展历史,虽然中医是在2000年以前就基本定型,但是,在以后的2000年中,一直在吸收新的知识,一直在发展。

下面,我们引用一篇文章,主要看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是如何吸收外界的新知识的。



周 然 :中医学发展 三大历史时期的特征及其对当代中医学的启示



http://www.xakb.com/Paper/zx/x2/12450.html

关于中医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分期,学术界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看法,多数倾向于按照中国社会制度的变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初期、中期、末期等加以断代来认识和研究。这种认识或研究方法有利于从社会制度及经济文化等方面,考察其与中医学发展的关系,其特点是以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为主导,虽然有其合理的成分,但没有把医学自身作为研究主体。医学的发展有其自身特殊性和规律性,研究和探索这些规律,必须以医学自身为研究主体,把医学的发展置身于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不仅要研究社会历史各个因素对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更主要的是探讨医学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从自身的规律出发,自觉地吸收不同历史时期的科技文化成果,进而推动医学的进步和发展的。纵览中医学发展历程,笔者认为,中医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三个历史时期各自形成了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之间又具有其内在的有机联系,这些内在联系所反映出的中医学发展规律,对于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又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现就这一问题做一粗浅探讨,以就正于同仁。


  一、中医学的发展进程,客观上形成了具有鲜明标志且相互联系的三大历史时期。所谓三大历史时期,即中医理论的奠基时期、中医实践经验积累和理论的完善时期、中医与现代多学科结合研究的萌芽与探索时期。这三个历史时期在学术特征方面相对独立,在历史时期的交汇点相互交叉并且科学地启承转合,在学术传承和发展方面一脉相承且有其内在规律可循。


  (一)理论奠基时期(秦汉以前)


  1.春秋以前,自发的医学实践活动与朴素的医学理论萌芽  考古学研究证明,新石器时代以来,人们死后多以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作为随葬品,提示原始人相信躯体虽死,人的灵魂尚存。夏、商、周时期的医学,也未能与巫术严格区分,甲骨文中大量的问病卜辞就说明了这一点。
  
春秋时期,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和政治家认为吉凶祸福在于人事,而不在于鬼神,这一思想反映到医学中来,促进了唯物疾病观对唯心的鬼神致病观的斗争。如郑国子产说病是“出入饮食哀乐之事,山川星辰之神又何焉”。值得注意的是起于商周之际的《易经》,较早认识到世界是在阴阳两种势力相互作用下发展的,包含了朴素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当时的哲学家用此解释自然界的变化,如公元前780年,伯阳父用“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公元前654年,叔兴用“阴阳之事”解释宋国境内的陨星,加之这一时期五行学说的出现,进步的医学家在医疗知识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开始用阴阳五行来阐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机制,如医和提出的“六气致病说”,以阴、阳、风、雨、晦、明的失序解释疾病发生原因,标志着朴素医学理论的萌芽。

  2.战国至秦汉时期,四部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  战国时期,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化,使各行各业日趋专业化,这也给医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特别是这一时期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对中医学影响很大,他们之中,儒家、道家、阴阳家对医学的影响尤为突出。儒家的仁学思想,奠定了古代医德规范的基本内核,道家的崇尚自然、认为世界是由“气”构成的世界观,阴阳五行家的把阴阳看作是一切自然现象发展和变化的总根源等,都成为中医学赖以认识自然和生命的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例如邹衍的“五德终始”说,认为无论是宇宙间,还是人类社会,都是运动着的,宇宙间的一切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运动关系,而这种关系又推动着宇宙间一切事物运动。所有这些,都给了中医学以极大的影响,使其在自己大量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理论,即在天人相应观指导下,用阴阳学说的对立统一和五行相生相克规律,在“气”的一元化认识下,对人体正常生命现象和疾病的发生加以探索和认识,并提出了一些预防和治疗的初步原则,形成了中医基本理论的框架体系,其重要标志就是《黄帝内经》这一医学巨著的问世。

  几乎在同时,《难经》总结了先秦的医学经验和民间的医疗经验,创始了寸口的切脉方法。《神农本草经》总结人们用药经验,形成了四气五味、七情和合、君臣佐使等药物学理论。

  及至汉代,由于疾病流行,一些进步医家在自己临床实践中,吸取了当时流行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在药物学进步和对疾病进一步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临床医学思想,其重要标志就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这一巨著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形成了根据病变阴阳、虚实、寒热、表里来处方,奠定了临床治疗学基础。


  (二)实践经验积累和理论完善时期(汉代至鸦片战争时期)


  1.医学实践经验的大量积累(两晋至隋唐五代)  两晋至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社会比较动乱的时期。统治阶级内部不断发生战乱和少数民族入侵,而唐代的“贞观之治”不过百年的历史。这种混乱局面,造成的疾病的流行和新的病种出现,为在实践中检验中医学提供了机会。进步医家发现了更多的新药,创造了更多的方剂。这一时期,中医学的发展主要是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与经验积累。绝大多数医学著作主要部分都是记载药物和方剂,如《千金方》、《外台秘要》等,收录方剂都达到了6000多首,甚至有一病数十方、或一方数十药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学开始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如唐代以政府名义颁布的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收载药物增加到950味。与此同时,隋唐的相对稳定期,引导医家开始在实践经验进一步积累下重新整理中医文化,如对在战乱中有所散失的《内经》、《伤寒论》等典籍重新整理,加以注释。理论研究也有一定的建树,如诊断学专著《巢氏病源》的问世等等。

  2.中医学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宋金元时期)

  宋代以降,以哲学研究为主的思想文化研究进入了第二个高潮。在哲学家领域,宋代出现了以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以王安石、陈亮、叶适为代表的“新学”之间的争论,他们之间互有渗透,互有吸收和发挥,前者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吸取道教、佛教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探讨理与气、知与行、动与静,以及天理与人欲之间的关系,他们“格物致知”的主张,以及对太极图说的研究,促成了中医界对《伤寒论》的重新研究和五运六气学说的盛行。后者则崇尚“气”的唯物主义本体论,如张载认为世界万物的一切存在和一切现象都是气,气的运动变化,其根源在于气的本身所包含的内在矛盾。这对中医理论的病因病机学的分析探讨起了积极作用。同时,王安石的“天道尚变”、“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变法思想,促成了他在从政期间,施行了许多有利医药发展的措施,如组织国家药局,改革医学教育等;陈亮反对空谈义理,强调“用”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叶适肯定自然界变化“起于二气之争”等所体现的鲜明的革新精神,敢于怀疑历史经典,对旧文化持分析态度,促成了医学界“古方今病不相能”的主张。加之金元时期的战争又造成了疾病流行的局面,医学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都为中医学的升华提出了新的要求。饶有兴味的是,尽管儒医和新医都承认“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但在具体认识层面却见仁见智,于是,不同的学术流派纷纷涌现,儒医的研究主要是在沿着《内经》构成的框架前进,并在医书大量出版、医学知识得到普及的基础上,对新的临床实践加以思辨的发挥,向深和细的方向发展。新医则在唯物论和革新派的影响下,勇于发起学术争鸣,形成了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中医学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出现了主火论、攻邪论、脾胃论、相火论等不同的学术观点,促进了中医理论的不断升华。

  3.中医学理论的基本完善(明清时期)  明清两代,虽然明初理学仍占着支配地位,但以王艮、李贽为代表的王学“左派”着意创新,尤其是清初的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思想家,提倡“经学致用”,反对空谈。王夫之明确提出“天地之德不易,天地之化日新”的进化论思想;戴震又进一步提出“天地之气化,流行不已,生生不息”,认为气是宇宙物质基础,并肯定人的感觉来源于物质世界,而不是主观思想。这些唯物论观点及讲求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医学的健康发展。加之这一时期传染病(鼠疫、麻疹、天花)的流行,使得进步医家认识到《伤寒论》的辛温方剂不能治疗这些以高热为主发症状和群体性发病为主要特点的急性传染病,于是又创新了以辛凉为主治疗方法。他们从临证实际出发,辨别了伤寒与温病的不同,使温病从《伤寒论》中独立出来,形成了温病学说体系。

  更重要的是,医家经过自己的实践,逐步地认识到明清以来新发现的治疗理论和金元以降存在的不同学派(伤寒、温病、寒凉、温补、攻下、滋阴)都有优缺点,中医学开始了融合各家观点于一体,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选择,最后融会贯通方面的研究,出现了王纶所谓的“外感法仲景,热病用完素,内伤法东垣,杂病法丹溪”的四子大全论等学术主张。在这一过程中,医家发现了只要在治疗中贯彻辨证论治原则,就无所谓派别之争了,中医学的独特诊疗原则——辨证论治自此真正的普及到每一种疾病中,以此为核心,形成了自己完整的从生理到病理、从诊断到治疗的比较一致的、自然哲学式的完整理论体系。


  (三)中医与现代多学科结合研究的萌芽和探索时期


  中医与现代多学科结合的研究,实际上早在明清时期已开始萌芽,著名的汇通学派就发端于这一时期。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东渐,洋务运动兴起,西方文化倡行,西医迅速地传到了我国。这样,我国医学就形成了中西医并存的局面。中西医学理论乃至东西方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中医药学先后经历了存废之争、科学性之争。尤为甚者,无论是北洋军阀政府,还是国民党反动政府都执行了废止中医的政策,中医学的发展渐次式微,一度陷入了低谷。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年党和政府提出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三大卫生工作方针;1958年,毛主席又作出了关于西学中总结报告的批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医、西医、中西医三种力量都要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使中医得到了新生。中医学在现代科技多学科研究中开始取得了一些成就,如针刺麻醉、中西医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活血化瘀治疗急腹症、藏象实质的研究、诊断四诊标准的客观化、中药药理的研究和新药的开发,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治重大疾病能力的提高等,古老的中医学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特别是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实践的推动,促进了中医学借鉴现代多学科成果综合研究的发展。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虽然在这一时期中医学在实践领域确实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仍然未能取得重大的突破,这一历史阶段远未结束,需要更长的历史时期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所以,这个时期称之为中医药与现代多学科结合研究的萌芽和探索时期比较妥当。


  二、中医学发展的三大历史时期各有其明显的科学特征,而其共同的特征则是开放性和创新性


  (一)中医学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其鲜明的科学特征


  回顾和反思中医学三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看出,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科学特征。秦汉以前的第一个时期,即中医药理论的奠基时期,一方面,人类防治疾病的经验已经极其丰富,实践活动开始由盲目性、自发性向自觉性、目的性迈进;另一方面,哲学和思想文化界的百家争鸣,不仅激发了中医药人员致力于医学创新的激情和灵感,也为中医药进行理论研究和探索提供了思想和理论武器,于是,中医药先哲总结了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斗争的经验,广泛吸收了当时先进的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等各方面的优秀成果,以《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为标志,基本奠定了中医药学东方传统哲学思想为指导的理论基础,形成了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同时也使中医理论形成了不断追求创新的先天之本。汉代之后的第二个时期,即中医药经验的大量积累和理论的完善时期。面对长期不断的社会变革及其伴随的战乱、新病种出现、以及传染病流行等,当原有的医学理论和方法与不断出现的新的矛盾不相适应时,历代医学家们在实践中不遗余力地探索新的经验,提出新的创见,产生了多种医学流派和新的医学理论,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前文所说的温病学的诞生和辨证论治主导地位的最终确立,就是重要的标志,充分说明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医药学固有的开放性和创新性精神不断得到加强和升华,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当中医学进入第三个时期,即中医药与现代多学科结合研究的萌芽和探索时期,尽管中医药学先后遭遇了存废之争、科学性之争的重创,但仍然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客观疗效,以及借鉴现代多学科成果综合研究的努力和探索,进入了主流医学领域,形成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并存的局面,从而标志着中医药科学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中医学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是开放性和创新性


  如前所述,早在中医理论的奠基阶段,实际上我们的先哲主要完成了两大工程,一是系统整理已经极其丰富的防病治病实践经验,二是把各个学科百家争鸣的学术成就吸纳进来,完成了哲学、自然科学、防病治病经验等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融合,创造性地建立了中医药科学的基本理论体系,这其中对前人的经验并不是照单全收,而是科学的、理性的整理和归纳,对周边学科知识的应用,也不是生硬的、拉郎配式的堆砌,同样也是科学的、有机的提炼和选择,从而才能使杂乱的经验和不同学科的知识在医学这一交汇点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进入第二时期之后,中医学奠基时期所形成的这一传统不断得到弘扬,它的每一步发展,都伴随着三个重要特征,一是理论研究高度关注实践的发展,在实践中形成理论的思想火花,又把理论放到实践中进一步检验,或者说理论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在实践经验极大丰富的前提下催生的。二是阶段性的成果总是前一阶段理论在新的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扬弃,从而保留了前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合理的内核,也不断剔除不切实际的或者落后的认识,并在实践中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三是中医药进步与当时的周边科学的进步同步。几乎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每一个进步,都能在中医药的进步中得到应用并发挥作用,而中医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其它学科的发展,相互借鉴,相互促进。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辨证论治原则由汉代的初步提出到清代的最终确立,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温病学由伤寒论时期的萌芽到明清的基本形成,既是对伤寒论学术成就的继承,也是吸收后世科学成就的结果,大量的原产于海外的药物最终具有了中医药理论的品格,同样也是继承传统和兼收并蓄这一精神的具体体现。第三个时期,尽管由于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自然科学的强烈反差,使中医药的研究遇到了新的障碍,但广大的中医药工作者仍然在孜孜不倦地进行探索,以往的中西汇通、今天的中医现代化以及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尽管没有能在理论层面取得突破,但几乎所有的研究人员仍然在秉承传统、吸收现代的道路上跋涉,至少能够说明一点,中医学固有的精神和灵魂不断得到了传承。

  综上所述,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到理论体系发展与完善,不难看出,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固有的规律,即不断继承前人的理论成果,不断总结同时代的实践经验,广泛吸收当时哲学、自然科学与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丰富发展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事实表明,中医药学是能够吸收和消化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的,这一点也值得我们当代中医人汲取和继承。

  三、揭示和掌握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及其特征,对于推动当代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总结历史是为了启迪未来,中医学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虽然各有特点,其中既有辉煌的建树,也有过坎坷的弯路,但有两点不容置疑。一是中医理论体系本身就是个开放的体系,具有主动吸收先进科技文化的特质,从来不拒绝各种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二是中医的每一步发展,都是不断创新的结果,这里的创新,既包括对前人科学思想的不断继承,更注重开辟新领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理论,创造新技术,这是已经被数千年的发展历程所反复证明了的客观事实。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中医药科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人类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全球化中医药热的兴起、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等等,都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医药应该如何发展,中医药发展到底需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子,已经成为我们必须回答和破解的一个重要命题。当此之时,又是我们重新强调开放性和创新性这一话题的时候了。

  首先,中医学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中医学自身的开放性基础上。这一开放性,既体现在中医的理论体系方面,更重要的应当体现在我们对中医学的认识方面,也就是说我们在研究和发展中医学的事业中,既应当强调对中医传统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继承,更应当突出中医善于吸收各学科成就的特点,自觉地学会密切跟踪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进程,自觉地吸收和应用这些学科的先进成果,使其与中医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推动中医药科学的不断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中医学的继承首先应当继承的是它的创新性传统。创新是任何一门科学发展的灵魂,也是科学发展的源动力,不管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离开了创新必然会落伍,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这就提示我们继承中医理论固然重要,但创新中医理论才是核心。继承和创新从来就是并行不悖的,我们不赞成离开传统的所谓无本之木式的创新,更不赞成泥古不化全盘照搬式的所谓继承。必须科学地解决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实现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医学不断获得发展的动力,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关于中医学历史发展的时期及其特征,是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见解的一个领域。笔者之所以重新提出这个问题,意在探寻中医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借以指导目前中医学的研究,并推动中医学研究不断走向深入,这才是我们研究中医发展史的意义所在。



杨鸿智:



我的结论比较简单。这篇文章表明,中医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吸收先进知识的历史。唯独如此,中医才得以存在和发展。中医存在到现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一定有许多存在的理由,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能够吸收外来的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这应该算是中医的优良传统和一贯表现。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够继承这个优良传统和一贯表现。事实表明,面对现代科学知识和后现代科学知识,中医有点犹豫了。难道我们这一代中医人已经丧失了先人那样的学习精神了吗?难道是因为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把我们吓倒了吗?我想,我们一定会克服这些困难,敞开自己思想的大门,吸收所有应该学习的知识,把中医理论推向发展历史的新的高峰。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18: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反应》



伤寒论坛 » 中医发展交流版 » 第6篇 用《耗散结构理论》的思想来说中医必须开放
中医武将
发表于 2008-8-10 14:12
废话啰唆了半天,知道这个最大熵的热平衡状态在《内经》里面是用那几句话来讲述的吗。



伤寒论坛 » 中医发展交流版 » 第6篇 用《耗散结构理论》的思想来说中医必须开放
xfhwx
发表于 2008-8-10 16:09
用现代科学的某些概念来套中医学,还是只能是流于假说,跟没做一样。还是主任委员,水平真臭!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8: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7篇  从比较胚胎学看中医学应该有的发展途径



作者:杨鸿智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杨鸿智-后现代理论医学博客-凯迪(内容最全的博客)
http://blog.cat898.com/boke.asp?yanghz70.index.html
杨鸿智-后现代理论医学博客-搜狐
http://yanghz1945.blog.sohu.com/
杨鸿智-后现代理论医学博客- TOM
http://blog.tom.com/blog/index.php?bloggerid=686301
杨鸿智-后现代理论医学博客-新浪
http://blog.sina.com.cn/u/1135670451
杨鸿智-后现代理论医学博客-网易
http://yanghz70.blog.163.com/edit/
杨鸿智-后现代理论医学博客-国科网
http://www.tech110.net/html/?975
杨鸿智的邮箱:
yhz968@sohu.com



大家都在讨论中医是否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实际上,中医怎么能够不发展,不前进呢?中医是一定要前进的,是一定要发展的。现在的问题是,作为我们个人,作为一个从事中医工作的人,怎样认识这个发展,是做这个发展的促进派,还是做这个发展的保守派。

中医要发展,前面第一个面对的就是现代医学的西医,第二个还有我所说的后现代的新医学。现在国家提出的口号是“中医现代化”,许多人都知道,“中医现代化”就是消灭中医。现在,刚上任的卫生部长陈竺是个坚定执行“中医现代化”的人。不知道这个部长有多么大的本事,能够把“中医现代化”的事情进行到什么程度。如果稀里糊涂也就罢了,如果陈竺真的认真做这件事情,那么将来他要为消灭中医承担责任的。至于后现代医学,对于大多数人还不知道,也就无从说起。

这样,中医遇到的烦恼是不知道如何前进。下面我想借用《比较胚胎学》的知识,来形象地表面中医应该怎样面对现代医学的西医和后现代的新医学。



比较胚胎学回顾



摘自《发育生物学》
http://wadlhl.bokee.com/4706920.html

人类胚胎发育的一些现象也表明了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间存在明显的相似性:

第21天颈部体节出现,耳基板形成,第一鳃裂出现,咽肠下面形成两个心脏管。胚胎接近种系特征性发育阶段。
  
第23天胚循环( embryonic circulation)形成, 胚体似乎要发育成一条“鱼”。脑部由几个脑叶(脑室收缩形成)组成,其中,最大的是最后部的菱脑,其次是中脑和最前部的前脑。 心脏位于气管鳃篓 (bramchial basket)的“杯形”末端,由一个心房和一个心室构成。垂体囊向中脑靠近,甲状腺则向下迁移。肠道含有鳃囊并一直通到泄殖腔,前肾管也导向泄殖腔。脊索已形成,但没有其他的骨骼成分:不存在颚。这一假想的鱼显然要发育成七鳃鳗或粘鳝。
  
第27天,这条“鱼”(指鱼状胚胎)显然准备迁移到狭窄的淡水区。由于经常性的低氧和季节性干旱,肺产生了。肾转变为中肾。另外,颚及舌开始形成。显然,它可能发育为一条肺鱼或两栖类。

第34天,我们会看到胸肢和腰肢正在发育成手掌和脚掌。由于需要胰腺(分泌物)来消化“干旱”陆地上的食物,肠与胰腺便连接起来。

到第38天,心脏分为两个心房,但仍只有一个心室。心脏的位置向后迁移。看来,一只“蛙”即将征服陆地了。适于这种陆地旅行的特征还有:嗅囊从侧面迁至前面,眼睛从背部转位至侧面(人胎儿的眼睛最终将迁到前方)。

第42天,肺发育完成,气管与食管分开。除第一对鳃裂外,其他鳃裂全都消失了,而且,第一鳃裂将发育为中耳腔和咽鼓管。此时,人胎儿有一条长尾巴,并达最大长度。手和脚向内指,而肘和膝盖向外指,就像水蜥、蝾螈和爬行类那样。

第45天时,嗅囊通过内鼻孔与咽腔相通,这是两栖类在进化上首先取得的进步。第57天时形成次级骨质颚,它将鼻与口腔分开。次级骨质颚是鳄鱼、哺乳类样爬行类和哺乳类所具有的特征。此时,鳄鱼和两栖类所具有的有四个腔的心脏也正在形成。
  
第60天时出现的指甲(或称“爪”)进一步表明胚胎达到了“爬行纲”阶段。哺乳动物、爬行动物的特征是有长的、可转动的四肢,肘向后指而膝盖向前;演化出了不同类型的牙齿、耳小骨(锤骨和砧骨)及外耳沟。
  
尽管在第45天时外生殖器开始发育,但是直到四个月末才能分辨出阴茎或带有阴蒂的阴道。性别差异的外生殖器仅见于哺乳类,两栖类或爬行类没有这些器官。相应地,此时,生殖腔与后肠分开,而卵生哺乳类则保留了泄殖腔。
  
此后,哺乳动物的其他特征出现。约100天的胎儿就开始吮吸其拇指了。第110天时,胎儿出现了过渡性的浓密体毛,称胎毛。胎毛的消失标志着胎儿发育过程中最后一个阶段——人类阶段的开始。在这一阶段腿比臂长。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一些个体发育事件的时间顺序与进化历程有所偏离,这种偏离称为异时性或发育差时( heterochronies)。人胎儿尾巴的消失就是这样的例子。人胎儿尾巴的消失发生于第42天到第70天, 即在胎儿发育所经历的“爬行类”阶段;然而在进化历程中,只有比“猴”更高等的灵长动物(如人类)出现时尾巴才消失。



杨鸿智:


上面所说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间存在明显的相似性的现象,称为“生物发生律”。它的发明人是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下面,在网上下载一篇有关文章,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发生律”的问题。



http://www.xzw.net.cn/News_Show2.asp?NewsID=4714

海克尔(1834—1919),德国动物学家和哲学家。在19世纪中叶,他提出了著名的“生物发生律”,揭示了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会重演物种系统演化大致过程的规律。这个规律不仅对于人类认识自然界中的生物演化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为唯物主义生物史观的确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为,在解释自然界中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的物种这个问题上,生物发生律所支持的进化论,比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和当时的其他解释,拥有更能令人信服的东西——实验证据。

起初,海克尔研究动物的个体发生是分门别类逐一进行的。他观察过动物的受精卵是如何经历卵裂、形成囊胚、原肠胚再发育成幼体的;也曾将不同类型动物的发育过程进行过比较。后来,他在研究家畜中猪的个体发育时,发现这种家养动物的个体发育和种系发生有许多相似之处: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单细胞的受精卵,而系统发育理论认为多细胞生物就是由单细胞起源的;猪的早期胚胎具有鳃裂,而系统发育理论认为猪的祖先应是水生动物;猪在陆地上生活,而系统发育理论则认为陆生动物起源于水生环境,这些难道都是巧合吗?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个问题,海克尔查找文献资料,发现在大约半个世纪前一位叫做梅克尔的解剖学家的奇妙猜想:一个物种可以从另一个物种演化而成,在高等动物的胚胎发育中,会在解剖结构和生理上重显该物种的进化发展过程。

然而,另一位叫做贝尔的动物胚胎学家又否定过梅克尔的猜想。贝尔在他的著作《论动物的发育史•观察与回顾》中指出:深入观察脊椎动物发育史,就会看到各种胚胎无论在整体还是局部上都相似。贝尔通过深入的研究,归纳出了以下结论:
   
(1)在每个较大类群的动物胚胎发育中,通常是先出现脊索、鳃裂等一般性状,后出现各类群独有的特殊性状;

(2)在不同的动物类之间,胚胎发育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是早期较小,后来逐渐扩大的;

(3)高等动物的胚胎发育在早期会经历一段与低等动物发育相当类似的过程。
   
以后,达尔文也知道了贝尔的观点,并认为陆生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中出现鳃裂的现象,“完全与祖先(对于生活环境)的适应有关,是重演了祖先发育过程的一个形象”。1864年,德国的一位博物学家F.弥勒也在《关于达尔文》一书中阐述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认为:“个体发生是种系发生的简缩与重演”。
   
海克尔则在这些已有论述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和仔细比较后认为,无论高等的陆生脊椎动物还是低等的水生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个体发生(个体发育)和种系发生(系统进化)都是既相互独立、又密切相关的。个体发生是种系发生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海克尔将他的这个研究结论写进了《普通生物形态学》,并命名为“生物发生律”。



杨鸿智:



“生物发生律”说的是个体发生(个体发育)和种系发生(系统进化)两件事情的关系。那么,在中医学应该如何发展的问题中,谁是“个体发生”,谁是“种系发生”呢?

这里又有一个概念,即《医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医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哲学研究告诉我们,一个正确理论的产生有三个阶段。第一是感性阶段,第二是分析研究阶段,第三是理论研究阶段。医学是人类对生命规律的认识,这个认识也离不开哲学所揭示的这三个阶段。与认识过程这三个阶段相对应,医学也就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与感性认识阶段对应的是古代经验医学,与分析研究阶段相对应的是现代实验医学,与理性认识阶段相对应的应当是后现代理论医学。


一  古代经验医学


许多有悠久历史民族都有自己经验医学,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我们中国的中医学。经验医学就是将经验直接应用于临床而对医学机制的说明,不是用医学这门自然科学,而是用物质运动的一般理论,即用哲学理论来解释。古代的这种容自然科学与哲学为一体的哲学叫做“自然哲学”从原因到结果之间的一段空白,只能用哲学推理相联系。人们公认,这种理论属“黑箱理论”。经验医学所产生的时代是在人类社会的古代,它所研究的物质对象是人体的整体,它所用的研究方法是黑箱理论,它思维方法是朴素的辩证法。


二  现代实验医学


西方世界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自然科学也蓬勃发展起来。随着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研究成果在医学中的应用,“黑箱”逐渐被打开,人们看到了人体内各种精细的构造和各种复杂精密的功能。这样,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现代实验医学开始了。这时期的代表有维萨里的人体解剖学、哈维的血液循环,微耳和的细胞病理学、巴期德的微生物学等等。这期间发明了听诊器、体温表、X光、心电图,以及临床化验的出现,使诊断学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消毒、应用全身麻醉和输血及吸氧技术的出现,外科学迅速发展起来。20世纪初,抗疟药、磺胺药,以及后来青霉素药出现,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曾经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急性传染病和大部分细菌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类感到空前的解放。人类平均寿命和全世界人口数也空前延长和增长了。这时,人们借助于现代科技技术在细胞水平上,对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对疾病的症状和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大量实验资料和临床经验。通过这些,人们认识到一个完整的机体是由不同功能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等组成的。细胞是组成机体的共同的基本结构物质。所谓疾病是细胞结构、功能改变的结果。现代医学研究的对象不再是整个的机体,而是细胞。因此,现代医学又称“细胞医学”。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是实验的方法,从大体解剖到细胞显微镜观察,以及进一步的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实验,或者再包括化学、生物学的实验。因此,现代医学又称“实验医学”。而正如本文前面分析指出的,现代医学所使用的思维方法是由现代自然科学那里继承下来的机械论和还原论。

三  后现代理论医学

正象现代科学产生现代医学一样,后现代科学向医学的渗透将使医学也发生阶段性的新变化。这个新医学因为是在现代医学之后,故可称“后现代医学”。后现代医学不仅在思维方法上进入了辩证法阶段,而且研究的物质层次也进入分子或超分子层次。后现代医学还有一个重大的特点,它不仅象现代医学一样,继续进行实验研究,同时更增加了将后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向医学领域引进的工作。因此,后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工作方面,是理论的整理工作和用理论指导临床医疗的形式。因此,可以将这种形态的医学称“理论医学”。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后现代科学的系统理论,第一次真正揭示了生命运动的本质,也终于将人类对生命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从这种意义上讲,后现代医学也有理由称为“理论医学”。总之,后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是理论综合,思维方法是系统理论或称辩证法。



四  医学发展三个阶段的比较

时间        物质层次        研究方法        思维方法
古代经验医学        整体医学        黑箱理论        扑素辩证法
现代实验医学        细胞医学        实验分析        机械论、还原论
后现代理论医学        系统医学        理论综合        辩证法、系统论


五  医学不是原创科学
--医学发展三个阶段之间的关系


医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一般人可能认为那就是由古代经验医学开始,发展成为现代实验医学,最后上升为后现代理论医学。如用图表显示,可以画成一个直线前进的串联系列,如下:


古代经验医——现代实验医学——后现代理论医学


这个图标的内涵是说,现代医学是由经验医学产生的,后现代医学是由现代医学产生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即,医学虽然有这三个发展阶段,但这三个阶段之间却没有直接的联系。现代西医不是由中国的中医产生的,当然现代西医也不是西方经验医学的产物。同样,后现代医学也不是现代医学的产物。

这里提出一个概念就是:医学不是原创科学,医学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的。特别是自然科学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正是这些学科的发展,它们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向医学的应用,才造成医学的发展,是自然科学由经验向实验科学的发展再到理论科学的发展,促成了医学三个阶段的出现。即每个阶段的医学,是当时自然科学水平的产物,而不同阶段医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曲折地由自然科学的内在联系来体现的。那么,各个医学阶段之间总该有点联系吧,这个联系就是:新阶段医学对旧阶段医学的内容,正确的就吸收,错误的就淘汰。

以上面这些知识为基础,我们怎样看待中医与西医的关系呢?中医与西医,都是自然科学这棵大树的树干上的支叉,它们在树干部位通过树干互相联系。而在支头部位是没有联系的。这又像长江,湘江和黄浦江都是长久的支流,但是,郴州与上海有什么联系呢?如果要把郴州与上海联系起来非要在郴州与上海之间修一条运河吗?实际上,如果不考虑铁路和公路的事情,那么我们应该从郴州顺湘江到长江再到黄浦江就可以到上海了。

上面的比喻表面,中医与西医的联系不在这两种医学之间,而是在它们后面的自然科学那里。希望从中医直接进入西医是没有道路的,这在科学上叫“不可通约性”。所以中医现代化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年的表面文章,难道现在还要继续做下去吗?这件事情如果真的做下去,那只有是消灭了中医。

正如前面所说的,中医,像一个胎儿一样,是一定要长大的,而根据个体发生是种系发生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的“生物发生律”,我们就知道,中医应该按着自然科学这个“种系发生”的树干一直向前走,最后的目的的是后现代科学旗帜下的后现代理论医学。

在这个过程中,西医已经被绕过去了。西医就像我们胎儿时候的尾巴一样,是应该丢掉的东西。如果我们不丢掉尾巴,我们就不能发育成为真正的人,就成为猴子了。所以,如果中医真正的现代化了,那么中医也就成为猴子了。



《论坛反应》



伤寒论坛 » 中医发展交流版 » 第7篇 从比较胚胎学看中医学应该有的发展途径
xuxu6666
发表于 2008-8-10 12:42
兄弟,这好像大多是西医的理论啊,!!!???我们是中医论坛啊



伤寒论坛 » 中医发展交流版 » 第7篇 从比较胚胎学看中医学应该有的发展途径
tyberson
罗列的都是事实,问题是你用中医怎么看?怎么构建一个中医的胚胎学理论啊?
《无书》瞎编:
太虚不寥廓,是爹妈造的因缘,万物都是这个来头,五气来自五脏能否管住你的先天?我看挺难,真的哦,难,难,难。不管你是生女还是生男,乾元大始,坤元大顺,不研究周易性理难诠。三层胚胎,五气朝元,旋之又旋,可以说是六经轮转。六元本自于天,让糊涂蛋看成了五元。身处庐山不知道,这也是一元。变化出了孔窍,六元导通了六根,阿赖耶和末那退出了舞台,一场大戏有儿女们上演。呵呵呵呵呵呵一会儿是气脉,一会儿是明点,一会儿是脏腑,一会儿是经脉,一会儿是三德,一会儿是五材,其实都是瞎扯。要知真相,需要返回先天本源。中医没有胚胎学,因为连胚胎学本身也不究竟啊!



伤寒论坛 » 中医发展交流版 » 第7篇 从比较胚胎学看中医学应该有的发展途径
xuxu6666
发表于 2008-8-10 12:42
兄弟,这好像大多是西医的理论啊,!!!???我们是中医论坛啊



伤寒论坛 » 中医发展交流版 » 第7篇 从比较胚胎学看中医学应该有的发展途径
tyberson
发表于 2008-8-10 17:05

罗列的都是事实,问题是你用中医怎么看?怎么构建一个中医的胚胎学理论《无书》瞎编:

太虚不寥廓,是爹妈造的因缘,万物都是这个来头,五气来自五脏能否管住你的先天?我看挺难,真的哦,难,难,难。不管你是生女还是生男,乾元大始,坤元大顺,不研究周易性理难诠。三层胚胎,五气朝元,旋之又旋,可以说是六经轮转。六元本自于天,让糊涂蛋看成了五元。身处庐山不知道,这也是一元。变化出了孔窍,六元导通了六根,阿赖耶和末那退出了舞台,一场大戏有儿女们上演。呵呵呵呵呵呵。一会儿是气脉,一会儿是明点,一会儿是脏腑,一会儿是经脉,一会儿是三德,一会儿是五材,其实都是瞎扯。要知真相,需要返回先天本源。中医没有胚胎学,因为连胚胎学本身也不究竟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8: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8篇  中医如何从自己的小丘飞上后现代医学的高峰



作者:杨鸿智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杨鸿智-后现代理论医学博客-凯迪(内容最全的博客)
http://blog.cat898.com/boke.asp?yanghz70.index.html
杨鸿智-后现代理论医学博客-搜狐
http://yanghz1945.blog.sohu.com/
杨鸿智-后现代理论医学博客- TOM
http://blog.tom.com/blog/index.php?bloggerid=686301
杨鸿智-后现代理论医学博客-新浪
http://blog.sina.com.cn/u/1135670451
杨鸿智-后现代理论医学博客-网易
http://yanghz70.blog.163.com/edit/
杨鸿智-后现代理论医学博客-国科网
http://www.tech110.net/html/?975
杨鸿智的邮箱:
yhz968@sohu.com



几千年来,由中华文明哺育成长的中医学,是一个医学的高峰。但是,因为时间太久了,现在,在中医学这个高峰旁边,不但已经出现了现代医学这个比自己还高的高峰,而且,还有后现代理论医学这个更高的高峰在崛起。那么,中医怎样才能从自己的小丘飞上后现代医学的高峰呢?

一个系统。为了达到对环境的适应,调整了自己内部的各种运行机制。如果该系统达到了对环境的适应,就像爬上了一个山峰。而环境是不断变化的,系统所在的山峰会突然消失,面前出现一个新的山峰。原来的山峰消失,表明系统原来具有的适应优势已经不存在。面对新的山峰,系统又没有必要的运行机制,这样,系统就如同跌入深谷,陷入困境。长时间后,系统会死亡。有人可能会说,系统会停止在一个山峰上,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合适的。没有这样可供系统停滞不前的山峰。如果说适应是山峰,不适应就是山谷。

按照达尔文进化论适者生存,不适者灭亡。但是,生物发展的事实是,生物并没有因为环境的变化而灭亡。虽然有些生命形式灭亡了,但是,同时有更多的生命形式产生了。自然环境的改变不但没有使生物灭亡,反而是使生物的发展更繁荣了。谁也不会因为恐龙的灭绝而否定现在的物种比恐龙时代更丰富。这就是说,在生物所在的山峰下降之前,生物的大部分会跳跃到新出现的更高的山峰上去。这是一个事实。

物种在其中进化的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度适合于居住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变得不那么适合了,甚至可能威胁到某一物种的生存。为了继续生存,这个物种不得不修改它们的适应方式以有利于适应能更自然存活下来的小生境。不过,这样的修改可能是危险的。即使这个物种产生出使它们最终适于生活在更能自然存活的环境中的突变体,但在过渡期间它能达到这种环境而不冒不能适应和可能灭绝的危险吗?尽管生物圈环境不是固定不变的,但大量物种仍同我们在一起生活。显然,存活下来的物种解决了从一种类型的环境转换到另一种类型的环境的问题。

我们可以在“进化图景”的框架内来分析这个谜。设想一个像一张纸那样向两个方向伸展的水平面,这个平面并不完全平坦,有些地方有向上隆起的小丘,物种基因遗传中的每一个变种都沿平面的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移动。隆起的小丘给这个图景增添了适应的因素,物种越适应它的环境,它在小丘上就攀登得越高,小丘的顶部代表最适应的点。

根据达尔文的理论,物种慢慢向小丘的顶部攀登,它们在其基因库中产生随机的变种,由此而产生的突变体面临着生存下去的考验。不适应的突变体被自然选择淘汰,这就迫使物种沿适应的斜坡向上攀登。问题是,物种也能从一个小丘向另一个小丘移动吗?  

在稳定的环境中不会出现这种问题,物种能停留在它们自己的小丘上,并向小丘的顶部靠近。但是在变化着的图景中,从一个适应的顶峰向另一个适应的顶峰转移迟早是必要的;在一组条件下的真正适应可能变成在另一组条件下灭绝的原因。但是物种并没有把它们从正在消失的小丘引向另一个上升的和更加稳定的小丘的高架道路,如果它们要到达另一座小丘,它们必须下降到两丘之间的谷底。然而,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这是不允许的。随机突变可能会产生多种多样的突变体,它们中间不太适应的就会被自然选择所淘汰。然而,“适应”的突变体推动着物种沿它们当时所在的小丘向上攀登,因此物种不可能在适应的斜坡上“向下爬”,自然选择把它们束缚在它们当时所在的小丘上。

突变体使物种在两维空间内沿适应区运动。第三维是物种对其小生境适应的水平。因为不适应突变体灭亡,好的适应突变体繁殖,所以突变一般推动物种向适应峰攀登。当小生境变得不太适合生存,或完全消失时 (适应峰陷下去或消失掉),问题就出现了。适应原小生境的物种必须适应另一个小生境,但如果使适应水平从现在的峰降下来的突变体被自然选择所淘汰,那么怎样创生那些大量的系统性的可把物种推向另一个峰 (更稳定或可能上升的)的山脚下的突变体呢?一旦到达那儿,逐步的突变就将把它往斜坡上推,但如何到达那儿却是个谜。

成功的物种在它们的进化史上是如何设法找到从一个小丘到另一个小丘的道路的,这是一个谜。有些生物学家猜测,当它们的小丘开始收缩时,物种能产生大量的突变体,有些突变体可以像触角那样活动,从小丘向下并越过谷底一直伸展到邻近的小丘。但是很难搞清楚,这种触角突变体何以能生存足够长的时间,从当时收缩的小丘伸展到另一个上升的小丘。正如S•赖特 (Sewall Wright)所指出的,即使在小群体中,偶然的错误也会增加与自然选择有关的突变的重要性。但遗传空间是广阔的,假定突变是随机地产生的,而一个物种的适应性只限于少数可能的突变体,那么实际上产生的大多数突变体可能都不适应。不适应的突变体也将出现在通往邻近小丘的道路上。尽管赖特提出,小群体(所谓的同类群)可能偶然“碰到”适应的斜坡,此后在斜坡上受自然选择的驱使,但看上去物种似乎更可能跌进灭绝的陷阱。不适应的突变体将会被无情地淘汰,即使后来它们可能适应 (就邻近的小丘而言)。

很明显,成功的物种在它们适应的小丘收缩时并没有死去,而是在这个图景上漫游并发现了新的和更好的小丘。在达尔文和新达尔文主义理论中,这种佯谬并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这对达尔文本人来说也许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因为他并不把突变和自然选择的偶然过程看作是对出现生命秩序的圆满回答:他相信神的创造。但最后他的理论被当作是那些事实的完美解释。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导致进化过程有序化的一致性,在这里佯谬也继续存在。生物物种的一致性和它们的多样性一样明显,例如,鸟和蝙蝠的翅膀与在种系发生方面完全无关的海豹的鳍和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及脊椎动物的前肢是同源的;虽然骨骼大小和形状千差万别,但骨骼本身所处的位置是类似的,无论是它们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还是它们对身体其余部分的位置关系,都是如此。不同物种的心脏和神经系统的位置显示出共同的秩序:内骨胳物种的神经系统在背部,心脏在腹部;而外骨骼物种的心脏和神经系统所处的位置恰好相反。此外,某些很特殊的解剖学特征也为进化历史非常不同的物种所共有,最显著的例子是眼睛:不少于40种在种系发生方面毫不相干的物种的眼睛看来都有同样的基本结构。

其次,所有的物种都有较大的规则性。尽管在寒武纪期间产生的有机体种类多得令人吃惊,但生活在生物圈内的物种主要可以分为二十几类,无论在类内或类与类之间都表现出惊人的有序性和规则性。最后 (但并不是不重要),在生物圈的最高组织层次上存在着有序和组织的要素,这些要素使生物学家J•洛夫洛克 (JamesLovelock)提出了有争议的“盖娅①假设”。根据这一假设,生物圈是一个自在的生命系统。他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使我们这个行星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环境基本不变的精确调节始于对空气、水及土壤的温度和化学成分相互平衡的调节。

渐进的和随机的进化过程能产生这种有序和组织吗?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随机性受到严重的怀疑,渐进论现在也是如此。自然选择是渐进的和连续的,这种概念受到了当代古生物学家的攻击,他们声称,“种系发生的渐进率”是错误的。(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宣称,“自然选择不能产生重大的或突然的变化;它只能小步地和缓慢地起作用。”)在达尔文的巨著出版大约120年后,两位美国古生物学家,J•古尔德(JayGould)和N•埃尔德雷杰 (Niles Eldredge)把“跳跃”引进物种进化。①根据这种“不连续平衡”理论,新物种倾向于在相对短暂的时间周期内突然出现,这种时间周期通常为5000~50000年。不仅单个物种,而且全部物种都是以突然创造的形式出现的,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某个纪元的开始。例如,寒武纪的剧变在较短的几百万年时间里产生出了现今居住在地球上的绝大多数无脊椎物种。

抛弃渐进论有利于进化的突然出现,使宏观进化理论与非平衡热力学理论一致起来:在后两种理论中,复杂系统的发展都需要现存系统的临界不稳定化和在不连续与非线性过程中出现新的有序。然而,无论是物理学的理论还是生物学的理论都不能在有效的时间范围内解答这个谜。这两种理论中的偶然性不涉及单个的幸存者和繁殖体,而是涉及整个物种和群体。因此,在生命领域中依然存在着有序进化之谜。

资料来源自闵家胤、钱兆华《全息隱能量場与新宇宙觀》一书。
(第63——70页)



杨鸿智:



前面已经描述了生物进化论所遇到的一个矛盾。进化是有方向的。自然环境是选择生物能否存活的主体。经过一次选择之后,存留的物种已经适应了这个环境。问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环境总是会继续发生变化的。在已经产生适应的基础上,环境再发生变化时,生物原有的适应性在新的环境下将变成不适应性。这样,生物将面临死亡。但是实际情况是,在生命漫长的40亿年的历史中,虽然遇到过无数次环境的巨大变化,虽然也的确有些物种因此而灭绝,但是,总的来讲,生物总体总是能够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使自己永远适应即将到来的自然环境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自然选择只是提供了选择的方式。物种的形成,关键不在选择。关键在于有了既成的物种才有可能进行选择。所以,生物应该有一个主动的物种形成过程。针对这个问题,生物学家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叫做预适应理论。就是说,一个生物体会在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之前,预先改变自己的遗传性。这样,生物体每次都在自然环境改变发生之前先改变了自己。因此使自己在自然环境改变发生的时候永远保持适应的最佳状态。



《预适应理论》

下面看《自达尔文以来》一书中关于预适应理论的说明。作者写道:

现代进化论者提出了解决这个难题的一个原则,这个原则中含的概念有一个不幸的名字叫“预适应”(我说不幸,是因为这个词的意思是物种在进化中提前适应了即将发生的事件)。一个科学假说的成功常有出其不意的成分在其中。问题的解决通常由于重新仔细地构想问题,而不是按照旧框架勤奋地搜集新的信息。利用预适应原则,我们通过接受标准的反对意见,去掉了初级阶段功能的难题,并且承认中间形态的作用与后来状态的作用不一样。有一个类似的例子,鱼的鰭怎么能成为陆上用的肢?多数鱼的鰭由纤细的齐刺构成,无法支持陆地上动物的重量。但是,有一个特殊的淡水鱼类,一种底栖的鱼,即我们的祖先,进化出具有强有力的中轴及少量放射突起的鰭。这种鰭极好地预适应地成为陆上用的肢。但是,它纯粹是出于水中使用的目的进化出来的。可能是利用中轴支撑水底来快速转动,从而可沿水底急行。简而言之,预适应原则就是认为无需极大地改变形态,就可以极大地改变功能。我们可以认为,中间形态的建立是由于新的功能发展时,旧的功能仍然保存着。从常识中很难导出科学的见解。因为常识主要代表了文化上的偏见,而不是赤裸的皇帝面前一个小男孩的淳朴和诚实。批评达尔文的人根据常识提出,形态上的逐渐改变必定表现出功能上的进步。因为他们确定不了一个功能在最初不完备阶段的适应值,所以他们便认为最初阶段或许不存在。(完备的形态是一下子创造出来的)或者认为最初阶段不是由于自然选择产生的。预适应的原则——结构延续中的功能变化——可以解决最初阶段的难题。(第107——110页)

预适应理论是宏观的,推论性的理论。它以生物进化的事实为基础,以推理为工具,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因此,这个结论偏重于推理和假设。缺少事实证据,证明生物能够从一个山峰“飞向”另一个山峰。这个证明,不久之后就由意大利的卢里亚做出了。他发现一个事实,即细菌基因可以自发地发生随机的基因突变。这个突变不是由外环境诱导产生的,突变是自发的,发生于环境因素变化之前。即与环境作用无关。这样,就从基因这个分子水平说明了一个物种从一个山峰飞向另一个山峰的原因。这个原因是:一个物种既使在它最适应的山峰上,它也会随时产生出其他的适应能力,随时为物种的转移作好准备。外环境的改变只不过是为新突变的显现、发展,提供了一个机会。



《基因突变和“转座子”基因使获得性遗传理论得以确立》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说明,由意大利的卢里亚提出的基因可以自发地发生随机的基因突变的理论从基因这个分子水平说明了一个物种从一个山峰飞向另一个山峰的原因。这个原因是:一个物种既使在它最适应的山峰上,它也会随时产生出其他的适应能力,随时为物种的转移作好准备。外环境的改变只不过是为新突变的显现、发展,提供了一个机会。

但是,当我们说基因可以自发地随机进行突变的时候,就好象是说基因的这个变化是不受环境影响的。这样就有了唯心主义的味道。现在,在许多科学研究者中已经有一个共识,即:当我们说突变是自发产生的时候,并不是说突变是无缘无故发生的,而是指未经人为干预而自然发生的。突变发生肯定有原因,只是原因不明,或者说我们没有去深究。有时是我们不感兴趣,有时甚至是没有必要去深究。

人们已经认为基因突变可以为获得性遗传提供一定的解释。但是,这个解释还有一点理论性的味道,还不是那么直观和具体。大约四十年后,被科学界承认的麦克林托克的“转座子”基因的概念,为我们提供了这个直观和具体的证明。

基因在染色体上作线性排列,基因与基因之间的距离非常稳定。常规的交换和重组只发生在等位基因之间,并不扰乱这种距离。在显微镜下可见的、发生频率非常稀少的染色体倒位和相互易位等畸变才会改变基因的位置。可是,麦克林托克这位女遗传学家,竟然发现单个的基因会跳起舞来: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麦克林托克称这种能跳动的基因为“转座因子”(目前通称“转座子”,transposon)。
  
麦克林托克理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她发现能跳动的控制因子,可以调控玉米籽粒颜色基因的活动,这是生物学史上首次提出的基因调控模型,对后来莫诺和雅可布等提出操纵子学说提供了启发。转座因子的跳动和作用控制着结构基因的活动,造成不同的细胞内基因活性状态的差异,有可能为发育和分化研究提供新线索,说不定癌细胞的产生也与转座因子有关。转座因子能够从一段染色体中跑出来,再嵌入到另一段染色体中去,现代的DNA重组和基因工程技术也从这里得到过启发。转座子的确是在内切酶的作用下,从一段染色体上被切下来,然后在连接酶的作用下再嵌入到另一切口中去的。
  
我国遗传学者王身立教授曾在1982年与谈家桢教授一起预言,麦克林托克会获诺贝尔奖。翌年,麦克林托果然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相容突变”与“不相容突变”》



前面的内容一方面从宏观上做出预适应的推理,另一方面从微观的基因水平上对自然选择前的基因随机突变做了证明。问题是否到此完全解决了呢?实际上还有问题。

第一,这些突变与原来生物遗传基因的关系,是全盘否定原来基因呢?还是在原来基因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基因?

第二,这些突变如果说是为了将要发生的环境改变做准备的,那么这些突变与现在实际的自然环境是什么关系?它是否会使现在的生物不适应现在的自然环境而死亡呢?

我们的回答如下:

第一,这些突变不是全盘否定原来基因,而是对原来基因组进行局部修改或者在原来基因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基因。

第二个问题,随机发生的基因突变可分成两大类。一类可称作“相容突变”。这些新增加的基因所带来的生物个体的解剖结构的改变和生理功能的改变,与当前的现实自然环境没有根本的茅盾冲突,不影响生物个体的生存。第二类可称作“不相容突变”。这些新增加的基因所带来的生物个体的解剖结构的改变和生理功能的改变,与当前的现实自然环境发生茅盾冲突,生物个体不能继续生存。

突变产生于变化之前——这个时间差使新的突变种不能生存。这个问题是经典达尔文主义所遇到的难题。也是基因在选择前随机突变理论没有给以说明的问题。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就不会有适应新环境的新物种迎接新环境的到来。所以,适应新环境的突变一定是与原来的基因型相容的。突变基因利用原来的基因而在原来生存条件下生存下来。到环境发生改变,新环境到来的时候,原来的旧基因组又依靠新的突变基因的帮助,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正是新旧基因的相容性,成为原来生物个体的“翅膀”,使这些生物在自己生存的山峰行将下降的时候,飞到临近正在升起的新的山峰上去。这种相容性突变对生物发展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或者可以说这是物质系统前进的基本方式。它不可能完全丢掉原来的系统去完全建立一个新的系统。因为,这样的“成本”太大。比如汽车的发展就是这样。每一个新款汽车都是在原来汽车基础上进行局部改进而成的。没有一辆新车是真正的完全的新车。



《结论》



中医学是一定要发展,要前进的。这是任何人的任何力量所不能改变的。中医学在自己的内部一定会产生许多“基因突变”,在这些随机的“基因突变”中,一定有适应新环境的“相容突变” 。现在看来,《王不留行》先生的《中医系统论》,就是这样的一个“相容突变”。《中医系统论》就是中医从自己的小丘飞上后现代理论医学高峰的翅膀。



《论坛反应》



伤寒论坛 » 中医发展交流版 » 第8篇 中医如何从自己的小丘飞上后现代医学的高峰
tyberson
发表于 2008-8-12 18:12
燕雀,不能认识鸿鹄的境界,这是显然的,这就是它小看鸿鹄和嘲笑鸿鹄的根本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0 20: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