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7/15 15: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董氏針灸《處方》: 4 解疲勞、精神疲勞 針火腑海、靈骨穴、大白穴。
【名称】★: 火腑海穴 小臂部位
【位置】◎◎⊙⊙: 穴位:手肘橫紋下二寸五分。撓骨與尺骨之間陷中。取穴:手撫胸取穴,在橈骨與尺骨之間、肘橫紋下二寸五分處取之。即手三里下五分外五分處。
【解剖】※※:淺層分佈撓側皮靜脈分枝、和後前腕皮神經、深層分佈撓側僥骨神經分枝、肺分支神經、心副神經。
【主治】㊣㊣:咳嗽,气喘,感冒,鼻炎,坐骨神经痛,腿酸,腰酸,贫血,头晕,眼花,疲劳过度。
【针法】▼▼▼↓:直刺1寸—1.0寸
【附注】:运用:治疗贫血,头昏,眼花,腿酸,疲劳过度时,下针10分钟后取针,改用垫灸三壮至五壮(不须下针,仅灸三至五壮亦可)隔日一灸,灸上3个月,可延年益寿。灸到第5,第10,第15次,下灸7壮至9壮(大壮),即每月大壮3次,小壮12次。
【备述】:发挥:本穴与大肠经之手三里穴相符,主治亦大体相同,有补虚作用,用灸效果很好。 取穴时宜抚胸取穴。
【名称】★: 灵骨穴 手背部(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 穴位:在手背虎口、拇指與食指叉骨間,即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接合處。與重仙穴相通。
【解剖】※※:淺層分佈手背靜脈,曉骨神經淺枝。深層分佈正中神經的固有掌側指神經、肺支神經、心及腎神經。
【主治】㊣㊣:头面诸症以及汗症,伤风咳嗽、消渴、手痛、吐泻、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腰痛、脚痛、骨骼胀大、经闭难产、遗尿、经痛、肠痛、丹毒等。肺气不足引起的肺炎、肺气肿、肺癌、、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头痛、偏头痛、妇女月经不调、、经痛、冠心症、心律不整、狭心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肾孟炎、大小肠炎、面疔、眼疾、耳鸣、耳聋、及一切久病、怪病、鼻病。
【针法】▼▼▼↓:针深五分至一寸五分,可透重仙穴。
【附注】:运用:本穴为常用要穴之一,其通经活络功能极强。配大白为主治半身遂。其疗效卓然。传统十四经穴位无出其右者。本穴配耳背静脉点刺,疗小儿急性扁桃腺炎极佳;本穴配上廉泉、治小儿流脑后遗症具有卓效;本穴配大白治疗坐骨神经痛特效(加人皇更佳);本穴配人皇治宫血极妙;补灵骨泻少泽治产后缺乳极妙。
单用本穴可治疗脚无力、小便频数、疼痛,对于肘痛、口噤不开及鼻内起泡(取健侧),头晕更具特效。治疗生气所致的握拳不开,以及急性腰扭伤、落枕、纳呆、脱肛等等,疗效亦颇佳。笔者曾以此穴为主,伍人皇治疗肢端麻木,其疗效非是传统针灸所能比拟。 大白对重子,耳闻幼儿喘。 高烧是特效,坐骨疼痛缓。 重仙后灵骨,肘痛领风骚。 偏头经背腰,坐骨肠与脚。面部神经痹,半身不遂邀。骨骼有胀大,妇人经不调。经闭耳鸣聋,头晕脑胀消。
【备述】: 经验:各种手术麻醉,灵骨穴配心灵穴后通电。治疗肺癌、肺气肿、肺积水时,灵骨穴配大白穴奇效。治疗半身不遂时灵骨穴配大白穴,上三黄穴通肾穴,通关穴,通背穴,通山穴通天穴,正会穴奇效。治疗经痛灵骨穴配门金穴,四花上穴特效。治疗久年胃病、胃溃疡配大白穴、中白穴。大白穴配灵骨穴治疗范围甚广,凡属气滞血淤之症均有奇效。 注意与禁忌:孕妇禁针。因此穴有收缩子宫之作用、孕妇针之有流产之虞。
【名称】★: 大白穴 手背部
【位置】◎◎⊙⊙: 手掌背面,当第二掌指关节后橈侧凹陷处,亦即大肠经之三间穴。
【解剖】※※:此處為第一手背側骨間筋、有撓骨動脈、橈骨神經、肺支神經。
【主治】㊣㊣:小儿气喘、高烧、咽喉诸症、坐骨神经痛、肩背痛等。头痛、偏头痛、肺癌、肺炎、肺气肿、肺积水、腰痛。又治小儿气喘、发高烧 ,急性肺炎(特效)
【针法】▼▼▼↓:直刺5—1.5寸或以三棱针点刺治小儿气喘,发高烧,肺炎特效。
【附注】:运用:本穴极少单独应用。三棱针视穴位周围青筋出血治小儿气喘,高烧及急性肺炎,具有特效。留针则多用于坐骨神经痛。大白透劳宫治梅核气而有效,大白伍木穴疗眼痛亦极效。该穴多作灵骨之加强针。
【备述】:经验:治疗肺癌、肺气肿、肺积水时灵骨穴配大白穴奇效。治疗半身不遂时灵骨穴配大白穴,上三黄穴通肾穴,通关穴,通背穴,通山穴通天穴,正会穴奇效。治疗久年胃病,胃溃疡,灵骨穴配大白穴,中白穴,大白穴配灵骨穴治疗范围甚广,凡属气滞血淤之症均有奇效。曾以灵骨穴配大白穴,心常一 二 三穴,手解一穴治疗肺气肿十二人肺癌六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