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林月眠

根治乙肝的关键在于养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0: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脾胃功能恢复正常后,是否还需要练习“九一九式揉腹法”

经常练习,有益无害,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况且每天就练习那么短的时间,又不耽误什么,为什么不把练习“九一九式揉腹法”当成一种习惯呢?古人说“治未病”,很多时候,预防胜于治疗。

[ 本帖最后由 林月眠 于 2008/6/17 09:0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0: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英雄儿好汉,肾水充足肝亦健

我们可以从肾入手,滋阴养肝,润燥降火,平肝潜阳,从而防止阴津损耗,使人体阴阳调和、气血通畅,最后达到肝肾互补,祛除肝病的目的。

对肝病患者朋友,我常常要“耳提面命”一番,让其好好养肾。他们往往很不解地说,我肾功能正常啊!对肝病患者朋友尤其是慢性肝病患者朋友来说,肾功能正常只是表面的,不过是暂时能透支罢了。就如一棵树,如果是雨水充沛,自然是绿荫如盖,树高风生。如果天旱无雨,水分不足,短时间内看不出有什么影响,但长此以往,树木生长就会减缓,甚至难免枯萎。
同为自然界的生灵,人体内的脏腑往往也和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形成一些对应的依附关系。正如《黄帝内经》中的形象比喻,“肾也,北方水也”、“肝也,东方木也”,意思是肾属水,肝属木。中医五行认为,水能生木,所以《黄帝内经》又说“肾生骨髓,髓生肝”。说白了,肝肾同源。所以,如果肾阴亏损,精不化血,肝失濡养,就会导致肝阴不足。或者在治疗过程中,攻伐过多,必然导致脾气不足,久而则不能滋养先天,造成脾肾两虚。肾水不足,则不能涵养肝木,就会出现肝阴不足的症候。患者容易头晕眼花,心火过旺,失眠多梦。拖延日久,就会影响到肝功能,可能转变成慢性乙肝。因此,千万不能马虎大意。我们可以从肾入手,滋阴养肝,润燥降火,平肝潜阳,从而防止阴津损耗,使人体阴阳调和、气血通畅,最后达到肝肾互补,祛除肝病的目的。
一听说要补肾,一些朋友马上就要说,这我知道,牛鞭、狗鞭、海狗肾这些都是大补肾的。热衷于用什么“鞭”之类的朋友且慢,肝病中的补肾需要的是“春风化雨”,慢慢滋润,而不需要用能“立竿见影”的“猛药”。就像吹气球,倒是很快,可是很容易爆。那怎么办?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养肾的办法补肾,达到肾阴和肾阳的平衡。
喜欢美食的朋友,我就推荐苁蓉枸杞羊肉粥:肉苁蓉30克,枸杞20克,羊肉200克,大米200克。喜欢吃什么样的粥,就做成什么样,但是辣椒、花椒勿用,生姜少用,肝病发作时,以不吃这些为宜。
太忙,没有时间做饭的朋友,我就推荐六味地黄丸。此药既照顾到肝肾脾,又补而不滞,很适合肝病患者缓补。
如果你觉得以上两种方法都不太适合你,那男女老少皆宜的“紫微真人壮肾回春法”应该是你的最佳选择:双手搓热,然后将双掌分别放于腰部,自上而下使劲搓,然后再从下往上搓,让腰部发热发烫;同时,有意识地提肛(收缩肛门)。只要环境许可,随时可做,每次三五分钟即可。
顺便添个蛇足。中国人尤其是不少中国男人总以为自己肾虚,其实,那是你信心不足。10个有9个只是肾阴和肾阳不平衡而已,那种采用大补肾阳的方法不过是饮鸩止渴,一时痛快,老来受罪。


[ 本帖最后由 林月眠 于 2008/6/17 09:07 编辑 ]
发表于 2008/6/17 10: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办法治疗就养,你知道乙肝是什么吗?
发表于 2008/6/17 11: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大道至简  月眠先生正是这个道理  乃大医所为  中医治病在于调养  如果脚病医脚  那是西医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1: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东方医学 于 2008/6/17 09:21 发表
没有办法治疗就养,你知道乙肝是什么吗?

在下学而无术,虑而不周,思而未远,敢请先生不吝训导。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9: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左肝右肺,亲兄热弟

乙肝之所以难愈就是因为湿邪难除。肺为华盖,能调解水道,影响水湿的生成,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肺气祛湿除邪,益肺补虚,治疗乙肝。

明明是肺在上肝在下,你却弄出个“左肝右肺”,是不是“笔误”?可能有朋友有这样的疑问。没有写错。在这里,我简单地解释一下。
“左肝右肺”一词源于《黄帝内经》,原文说“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这并非是指肝、肺在人体的位置,而是强调肝气与肺气的运动规律,说它们的关系很近,甚至像一对兄弟。再说明白些,“左肝右肺”就是说肝气自左边而升,肺之气从右边而降。从位置上看,肝在左,主藏血,为阴,阴气向左,当升;肺虽然在上面,但主阳气,右行,当降。
肺位于五脏之巅,贵为“华盖”,像一把大伞一样保护着五脏六腑。肺主一身之气,有宣有入。肺朝百脉,输精以充养全身,具有调节全身水道的作用。它是人体天然的中央空调,皮肤、汗腺、毫毛就是中央空调的开关,有分泌汗液、润泽皮肤、抵御外邪、调节体温的功能。如果肺气不足,必然影响真气的生存,导致气血不足,皮肤憔悴,外邪侵入,中医认为,乙肝就是湿热疫邪侵入的结果,《伤寒杂病论》上说,“阳明病,发病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淤热在里,身必发黄”,指出肝病的发病原因就是“淤热在里”。所以如果肺失调,皮肤毛细血管闭塞,人体就不能充分散热,新陈代谢功能减弱,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肝病了。再者,乙肝之所以难愈就是因为湿热疫邪难除。肺为华盖,能调解水道,影响水湿的生成,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肺气祛湿除邪,益肺补虚,治疗乙肝。
我建议肺功能有些毛病的肝病患者朋友天天散步两次,每次一个小时;或者经常慢慢爬山,哪怕是三步一歇;有意识地改变日常的浅呼吸的习惯,尽可能多做深呼吸;有空就捶胸捶背,但力量不要太大。散步应在空气清新,至少是污染程度很低的地方进行,边散步边做深呼吸边捶胸捶背;打算爬山的朋友,不宜选择太高的山,也不宜一鼓作气就爬上山,而是走走停停,边走边做深呼吸,捶胸捶背。如果实在不方便运动,可以边做深呼吸边捶胸捶背。
是不是越说越感到枯燥无味?那好,大家现在可以去厨房走走,做一道有滋有味的菜。做什么好呢?就做一道滋阴养肺的沙参玉竹煲老鸭。将收拾干净的1只老鸭(推荐用母鸭)放入砂锅内用大火煮开后,加入60克北沙参和40克玉竹以及少量生姜,用小火炖1小时左右放入食盐,再煮到鸭肉熟烂。起锅前,如果你忘记放入适量味精、葱花等调味品,责任不在我。至于肝病尚未得到控制的急性肝病和病毒活动处于高峰期的慢性肝病朋友,别只顾嘴巴享受——忍忍吧,下次下
次。

[ 本帖最后由 林月眠 于 2008/6/17 18:3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9: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便练习做深呼吸和爬山,能否再介绍一种其他的方法

那就用古代养生家留给我们的“六字诀”中的“呬”字诀调气法。采取站、坐、卧的方法均可,双目微闭。第一步,放慢呼吸,鼻吸口吐。吐气时呈读“呬”( si)的口型和舌位,但不能出声。读“呬”字时,气流要徐缓。如此练习三五分钟。第二步,吸气时,要想象清新的气流由食指端沿着前臂内侧→上臂内侧→胸部膻中穴,流入下丹田(肚脐下三指处)。呼气时,要想象气从下丹田开始,按照吸气时相反的方向运行,最后达到食指梢。如此反复练习三五分钟。
如果所居地空气质量不好,建议去树木比较繁茂的公园里练习。此外,秋天气候干燥,更要多练习此诀。


[ 本帖最后由 林月眠 于 2008/6/17 18:3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9: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肺功能不好,平时该如何注意饮食

肺功能不好,平时可多吃些萝卜、冬瓜、西红柿、香蕉、葡萄、梨等蔬菜水果,养阴生津、润肺止渴。牛奶、豆浆等也营养丰富,可以很好地改善肺功能。为了更好地呵护肺,建议少吃辛辣之物

[ 本帖最后由 林月眠 于 2008/6/17 18:3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9: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肝胆相照,惺惺相惜

只有肝胆相照,互相扶持,一个人的健康才有保证。反过来说,正因为肝胆惺惺相惜,好得像穿一条裤子,所以一旦肝脏出现问题,胆也逃不掉,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虽然说“老不读‘三国’”,但我还是很喜欢《三国演义》,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刘、关、张三位兄弟一生患难与共,肝胆相照,至死不休。
人体内的肝胆,也像亲兄弟一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肝与胆除了都有帮助消化的功能外,还都与情绪、思维有关。《黄帝内经》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意思是说,肝主谋虑,与情志活动有关;胆主决断,与人的勇怯有关。从思维的规律看,谋虑后则必须决断,而决断又来自谋虑,肝胆密切配合,遇事处理则干脆果断。正如《黄帝内经》所说:“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同济,勇敢乃成。”因而,肝胆功能发达的人,常常胆识过人,一不小心就干出一番大事,而有的人肝胆功能不强,胆小如鼠,鼠目寸光,即使侥幸身居高位,但一辈子也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
从经络上讲,足厥阴肝经在里,足少阳胆经在表。只有肝胆相照,互相扶持,一个人的健康才有保证。反过来说,正因为肝胆惺惺相惜,好得像穿一条裤子,所以一旦肝脏出现问题,胆也逃不掉,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个在西医上也得到了验证。肝和胆在解剖上紧密相连,生理功能也息息相关。胆汁由肝脏制造,分泌后进入胆道系统,未进食时,在胆囊中浓缩储存,进餐后,胆囊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如果肝脏有病,胆汁功能将有障碍;或胆囊切除后,胆汁不能储存,会出现消化不良,甚至腹泻,时间长久后可出现消瘦、体质下降和骨质疏松。
乙肝的常见症状是右胁痛、胁肋淤积等体征,胆附于肝,与肝互为表里,其经脉互相络属,如乙肝的常见症状黄疸便是肝失疏泄,胆汁不循常道泛滥肌肤所致。所以 ,如果一个人皮肤变黄,胆指数一定偏高,大便有点偏白。
乙肝朋友们可每天多按摩胆经上的日月穴和风池穴。日月穴在乳头之下,人的第七根肋骨间隙,足少阳经、足太阴经在这里交会,按摩它有疏肝利胆的功效。风池穴在颈部耳后发际下凹窝内,是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按摩它可以疏风清热、明目开窍,而且还可以预防感冒。
治疗肝胆疾病,推荐朋友们食用佛手郁金山药粥:佛手30克,郁金20克,山药15克,大米200克。先煎佛手和郁金30分钟左右,然后,去渣取汁,加入适量清水,煮开后放入山药和大米,煮粥至熟。
这道粥不仅是请肝胆“过人”的好汉吃的,嘴里常有苦味、精神不集中、爱流眼泪的朋友,也不妨来捧捧场。因为,你的肝脏可能暂时没问题,但胆多少有些毛病。就像一个人无论看起来多么开朗,其实他内心深处也有悲伤。


[ 本帖最后由 林月眠 于 2008/6/17 18:3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9: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功法不想练,西药副作用太大,中药煎熬麻烦,能不能给我介绍一种中成药治疗肝胆问题

根据华夏十大名医之一的朱丹溪的医学名著《丹溪心法》加工成的越鞠丸,可以治疗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引起的肝胆问题,也可以用于治疗气郁引起的慢性胃炎。不过,此药丸只治实症,虚症郁滞者不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00: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