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富同义 , 顾琳娜
中药中的矾类药物在临床上尤其在治疗顽癣杂症方面有独到之处,长期以来,由于该类药物品种较多不少药物有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且标准不一,一些学者在涉及此问题时常出现不应有的失误。矾类药大都具有毒性,人们在使用它们时常有顾忌,人们在使用这些五颜六色、性状各异的矾类药物时常感到困惑,使得该类中药渐被人们忽视。
今以现代化学观点对文献所记“矾”的种类和名称试加分析,按化学成分不同将矾分为明矾、绿矾、黄矾和胆矾等。
1.以KAl(S04)•12H20为主要成分的明矾
明矾又称白矾,系无色、透明、莹净的晶体。唐代《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中普遍使用“白矾”之名。“明矾”一名在宋代医书中也不罕见。宋代还有“枯矾”、“枯白矾”之称。“枯”,是药物炮制技术之一,即对明矾进行高温焙烧,使其完全脱水成白粉状,是为枯矾。
2.以FeS04•7H20为主要成分的绿矾
绿矾纯净者为绿色透明晶体。《唐本草》和宋代医书中多称为“青矾”。使用较多的“绿矾”一名到宋代才被列入本草。“绿矾”这一名称至晚出现于唐代,如《龙虎还丹诀》称“青矾出太原,一名绿矾,一名皂矾”。苏颂还提及黑矾,称“黑矾惟出西戎,亦谓之皂矾。染须鬓药或用之”。这里的黑矾、皂矾均系绿矾,可能是因颜色深浅不同而名称各异。
事实上纯粹的绿矾和青矾在市面上较难见到,由于它们在干燥空气中极易风化,遇湿空气即迅速氧化使晶体表面生成黄棕色的碱式硫酸铁而使青矾或绿矾表面呈现不同深度的黄棕色,故此人们又常把后者称为皂矾。另一类为煅制品即“绛矾”,它是由绿矾、青矾或皂矾经烧灼分解生成部分氧化铁而呈红绛色而得名。绿矾、青矾、皂矾性凉味酸,主解毒燥湿、杀虫补血。煅制品去其凉性取其酸涩,主治湿疮疥癣、口舌生疮等。
3.以Fe2(S04)3•9H20或KFe3(S04)2(OH)6为基本成分的黄矾
又名金钱矾、鸡矢矾,为单斜晶系硫酸盐类矿物黄矾的矿石,原矿石极易风化,结晶者不多见,常为细小纤维状之集合体,颜色淡黄,光泽呈绢丝状或珍珠状,微透明,性寒味酸涩有毒,治痔瘘、疥癣。
自然界中的天然黄矾化学组成为KFe3(S04)2(OH)6,以Fe2(S04)3•9H20为主要成分的黄矾多由绿矾风化或氧化而成。苏颂称“黄矾丹灶家所须.时亦入药,故在宋代医书中常见。
4.以CuS04•5H20为主要成分的胆矾
胆矾在唐以前一般称石胆.俗名“胆子”。李时珍认为“胆以色味命名,俗因其似矾.呼为胆矾”。宋代石胆、胆矾两个名称并用。《圣济总录》卷一八就有石胆、胆矾同时出现的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