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4324|回复: 3

河北老中医京城收徒背后:只念过一本书的名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6 13: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调查人:记者王小波

  调查时间:4月24日-4月25日

  调查地点:北京市

  调查事件:4月16日,河北老中医谢景龙身着汉服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公开招收徒弟引起了人们热议,有人说他作秀,有人说是改变中医传承模式的好方法,谢景龙的汉服背后究竟藏着什么?

  不信任的眼神与租来的汉服

  “谢医生,我老伴用了您三天的药,症状减轻不少。


       "我再抓三副试试?”一位老者用试探的口气问同是满头银发的谢景龙。

“你老伴症状有点重,到这个程度了,我建议你送她住院治疗。”谢景龙操着浓重的新乐口音告诉对方。

  老者犹豫再三,还是表示先吃几副药看看疗效,等确实有好转迹象再来。

  送走老者,身材微胖的谢景龙转身对记者摇头苦笑道:“你看,对医生一百个不信任,他那天早上过来,硬是在我这里磨蹭了一个上午,半天时间都在‘考核’我,我还怎么给其他病人看病?这样的不信任对医生来说是耻辱。”

  “不过也不能全怪人家,他们转遍了京城,花费了很多,病却越治越重。我看了他以前用的一些膏药,根本就不对症,只会越治越糟。”谢景龙回转话题说,眼下人们对医生的态度大抵是,不是神医就是庸医。

  4月25日,北京遭遇大风天气。阵阵狂风肆虐之下,路上行人也不由自主加快脚步。在谢景龙受聘的解放军总参管理保障部医院,不时有病人和家属前来问诊。这是谢景龙行医的第52个年头。

  “您这几天很出名啊?!”一位病人亲属将信将疑地打量着谢景龙和他胸前的主任医师胸卡。

  “我不是这几天才出名,我十几年前已经很出名了。”谢景龙乐呵呵地拿出一本内部出版的《骨髓炎、股骨头坏死诊断与治疗》走到小伙子跟前翻将起来。谢景龙并没有让他看书前的各种荣誉证书,而是直接翻到了他治愈的危重病例向小伙子展示。这位年轻人的兴趣显然不在这本出版物上,他一边心不在焉地看着书,一边用余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似乎想找出什么破绽。

  的确,眼前这个操着浓重乡音的老中医,连同前些日子他惊世骇俗的举动,都让一些北京人心中充塞了新奇和怀疑。

  4月16日那天,北京下着小雨。年逾古稀的谢景龙身着汉服来到北京中医药大学食堂,举起标牌要公开招收徒弟。在众人错愕的眼神中,这幕情景只持续了10余分钟就被校方制止。

  北京中医药大学称谢景龙的行为未获校方批准,至于谢景龙能否为学生授课,该校表示授课需要一定的程序和资质。接下来的几天,谢景龙迅速在媒体上蹿红。

  成为公众人物后,谢景龙的小儿子谢军平也扮演了类似“经纪人”的角色,他在办公室里忙不迭地接着电话,有要求拜师的,有媒体采访的。“好的,星期一我们去你们演播室做节目。什么?还要穿上汉服?”谢军平提高嗓门对着电话筒说。

  这一切都像是一场经过精心包装的策划。对于媒体指谢景龙有“作秀”的嫌疑,谢景龙理直气壮地告诉本报记者:“我这么大年纪了,国家给的荣誉已经很多了,又不缺钱,还作什么秀?”至于为什么要穿汉服去,谢景龙说,华佗生于汉代,其有刮骨疗毒传诸后世,而他自己的骨科和华佗很相似,他这样做不过是崇敬先人、效法先人罢了。不过,谢景龙说,那身汉服只是从店铺里租来的,现在已经归还。

  只在学堂里念过一本书的名医

  “我是久病成医。”郭景龙笑呵呵地说。1936年,郭景龙出生在邱县一个贫困农家,因为灾荒,他被人贩子卖到了新乐,后经转手到新乐吴家庄一谢姓夫妇家里,养父母那时已经57岁了。

  1948年,新乐解放的第二年,谢景龙被送到小学去念书,只念了一本书,年底谢景龙就病倒了,他持续发烧,半个身子肿痛。养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他身上的肿痛部位被医生划了几道口子,也没治好,由于家贫,不得不放弃治疗。为维持生计,谢景龙跟人学做烧饼,他把做烧饼的技艺传给了另一个人。那个人感激他,知道他有病,便送给他一本《医宗金鉴》。

  拿到这本书,谢景龙如饥似渴地钻研起来,由于文化水平所限,他得求助于字典和周边的老中医。他边看边自配药方在自己身上做试验,病情有所好转,时间一久就悟出些道理来。后来,他还找到《增本本草》、《矿物药与丹药》等医书来自学。不久他又被村里的骡子踢倒,患病的肋骨露出体外,疮口恶化。他找来一位朋友,忍着剧痛,让对方用小刀一点点去掉坏死的骨头,然后用自制的连翘、金银花等过滤的汁液冲洗。40多天后,他的病竟奇迹般地好了起来。

  “现在想起来,我那时就是患了骨髓炎,只是在《医宗金鉴》这些书里没有这个说法。我自己摸索出了一些中医治疗的方法。”谢景龙治好自己后,还“按图索骥”治好了村里几位患骨髓炎的危重病人。

  病愈后,谢景龙被安排到村里当会计。但他会治病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不断有乡亲来找他看病。“我那时候都是用自制的小刀、自己摸索出来的药方给人看,不计报酬。我自己也在不断摸索中医中药,一有钱就去买医书看。”

  “1962年那阵子,找我看病的人太多,经常熬到后半夜,第二天记账时准打盹。村里就出台了一个规定,谁要找我看病得先找村党支部批准。”但找谢景龙看病的人还是很多,1964年,这个拥有3700人的村建立了诊所,谢景龙成了那里的赤脚医生。这对谢景龙来说又是一次学习的好机会,在那里,外科、内科、儿科、肛肠科、皮肤病他通学通看。

  1984年,县里筹建中医院。中医院建成后,谢景龙迎来了一段最忙碌的时光。

  从此以后,谢景龙获得的科研课题和奖励不断。他被授予“白求恩式大夫”荣誉称号,其“中医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他被破格批准为主任医师并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我一个穷孩子出身的普通农民,因为给自己看病悟出一些诀窍,继而帮很多人看好了病。国家给了我这么多荣誉,我用什么回报社会呢?3年前我就和子女们商量好了,我死后把遗体捐献出来搞科研,一直不知道这事归哪儿管,我得赶紧抽空把这事办了。我还想把我的技术传下去,我的儿子们虽然从我这里学了不少,但受从前条件限制,他们的文化水平有限,特别是外语不好,要想传开很难,所以我要公开免费收徒弟,我收徒弟的标准首先是医德要好,其次才是有才能。”

  中医要用疗效来说话

  “我公开招徒也是为了回应社会上对中医的种种非议。”谢景龙说,那些非议一度让他如坐针毡。

  “前一段时间,我听到有人说要把中医赶到农村去,还有的院士说什么5年内消灭中医,我听了非常气愤。自从有记载的人类历史以来,从神农尝本草到非典,中医在人类历史上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可以说立下了不世功勋,现在中医还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为什么要消灭它?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什么理由不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尊重祖先呢?”

  “股骨头坏死,西医认为是要治愈非常难,但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经我手上治愈的非常多,治愈后很少有复发的。”

  谢景龙说,在伤口感染方面,中医也有让西医鞭长莫及的地方。在治疗外伤上,西医一般作清创缝合处理,但一遇到感染,西医往往很难处理。有的病人出去时间不长就遇到感染,回来后又清创又感染,如果感染到了钢板,又要取出钢板处理,如果感染到骨头,又得打开伤口清创,越清创对骨头的损伤越大。如此反复,病人花费巨大且痛苦不堪。而中医治疗骨髓炎的方法是先把骨头养好再治,病人痛苦轻且不易复发。

  谢景龙认为,现在人们争论西医好还是中医好,争论该不该废除中医,都是一些无聊的话题。双方各有所长,比如西医在处理急性胃肠炎方面很简单实用,另外,西医在心脏搭桥等大型手术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中医在辨证施治方面有自己的特长。中医讲望闻问切,现在西医也用,有经验的西医一看你嘴发白就知道你可能有慢性胃炎。不应该拿一个来否定另一个,而是各取所长。

  “我感觉将来中医会越来越好,对此我们不要急切,你提高了治疗效果就自然地发展了中医,能多治好病人是最重要的,有疗效自有公道。”谢景龙望着窗外随风飘舞的树枝,淡定地说。

  相关链接:我觉得中医一定能迎来大发展——对话谢景龙

  记者:您为什么选择去北京中医药大学收徒?在哪儿收徒不都能传承您的技艺吗?

  谢景龙:我想把我的技艺传给高层次人才,这样会更容易发展中医,我还很看重他们的外语水平,这样更有利于中医在世界上扩大影响。

  记者:您收徒到现在好些天了,有什么反响吗?为什么不直接去学校讲课呢?后来校方对您发出邀请了吗?

  谢景龙:现在填报名表的有30多张,网上还有一些报名的,很多都是博士生、硕士生,还有香港地区的,反响还是超出我的预料。为什么不去学校讲课呢?我没有收到人家的邀请,如果我要去那里讲课,还得给人家写请示,人家批不批呢还不一定,我一没有学历二没有练过嘴,我这个人不会去主动找学校的,何必自己找不快呢?

  记者:您觉得现在的中医教学出现了什么问题吗?

  谢景龙:这个不太好说。我看过一些中医院校的教材,我觉得90年代(上个世纪)以后写的书,很多书里都是相互抄的多,讲自己临床实践经验的少。我想有的人可能很会写书,职称评得很高,但不一定会给人看病。这样是很危险的,如果一个教了一辈子中医的教授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那么他教出来的学生仍然只会教学。中医应该是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所以,我打算写一本书,就实打实地写,写我这么多年来的临床经验。

  记者:现在社会上对中医存在一些看法,一些人对中医的信任度不高,认为它是“慢郎中”,一些中医院校也是讲西医多讲中医少,中医院里也是西医方法施治的多,有人说中医在全面萎缩,有人说国家对中医的政策不公平?您怎么看这些现象?

  谢景龙:其实不光是对中医信任度不高,不信任西医的人数量更多,只不过一些人戴着有色眼镜来看中医,而对中医信任度不高。这是我们面临的客观环境。我觉得中医、西医不应该吵来吵去,谁也不应该敌视谁,都是治病救人的,没有能力的、心胸狭窄的才会去嫉妒另一方,应该各取所长。哪家医院做得好,哪家人多,老百姓自有公断。我觉得没有必要去争论中医,疗效是最好的说明。我这次收徒弟引起的反响那么大,我都没有想到,这说明人民拥护中医,我觉得中医一定能迎来大发展。

  记者:您招到徒弟授业时会不会留一手?

  谢景龙:不会。过去师傅带徒弟都留一手,还讲究什么传男不传女,这才把中医搞得像今天这样被动。我可不想把这些技艺都带到棺材里去。


来源:燕赵都市报
发表于 2008/5/7 09: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之道,尽在《医鉴》
发表于 2008/5/7 21: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宗金鉴做教科书是很合适的,但毕竟不可能包治百病,还是要各人自己深入领会贯通。
发表于 2011/4/27 11: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这位中医现在何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7 02: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