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3155|回复: 21

论冲脉与气功丹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5 21: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冲脉者,经络百骸之海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人体精血之海也!

冲脉者,始生之于脑髓之中,后成之于下胞之内。其上起于脑髓之中点,下起于胞中之内;上出于颃颡(脑门里面),渗诸阳,灌诸精,下注少阴之大络,出之于气街,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循行于阴股内廉(大腿内侧)再伏行于骭骨(小腿骨)内而下行复出于跗骨(脚背骨)入于足大趾之间,渗诸络而温肌肉。其内伏行于脊里和骨内百骸;其前起于气街,并汇于少阴、足阳明之脉,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借肺朝百脉之功而散布于手足三阳三阴之经);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至于咽喉,环绕唇口,而分别入于督脉与任脉之中,并与阴维阳维之脉和阴蹻阳蹻之脉相通。

冲脉之生成,得之于父母先天之精而成,赖之于后天水谷之精微而化生,生发于下元生殖之胞中,变先天之精为后天之髓,化后天之精为四肢百骸经络脏腑之用,以生发和充盈气血之精微而维系生命之不息,繁衍子嗣后代而维系人类长存之不衰。

冲脉的脉气充盈或盛衰与否,直接关系和影响着人体其它经络气血的充盈与否或盛衰情况,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人体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的气血盛衰以及人体精血的充盈状况。

以上浅论乃是笔者根据《内经》的相关论述结合自个多年的练功体察和临床体悟而对冲脉所作的高度概括,不足之处谨望诸家能人予以勘正!

冲者,冲也;充也。意即冲开也,冲动也,冲力也;充盈也,充养也,充填也。从《内经》的有关论述来看,冲脉既是经络百骸之海,又是五脏六腑之海,渗诸阳而灌诸精,故又被称作是精血之海。

那么:

冲脉是如何形成的呢?

可有其具体的行径路线?

何以要称之谓冲脉?

其主要的作用何在?

其与传统气功中的丹田之说有着何种关系呢?

传统气功中的开天目和开天门与冲脉又有何种关系呢?

望有志趣者跟帖发言以便共同探讨和研究之!看看可否能在三年时间里,把个冲脉搞个清楚?谢谢啦!!!
发表于 2008/5/12 17: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猜想

12经汇,后天总督。
发表于 2008/5/22 11: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冲者,阴阳相“冲”意,经云,冲气以为和。冲脉为任督相冲之所,故名冲脉,阴阳所成、调和阴阳,兼具阴阳之性,枢化阴阳之流,统领阴阳之便,后天返先天之径。

古来道门修行,有相关方法和理论。如闵一得真人语录,可参详。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22: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医盲 于 2008/5/22 10:02 发表
冲者,阴阳相“冲”意,经云,冲气以为和。冲脉为任督相冲之所,故名冲脉,阴阳所成、调和阴阳,兼具阴阳之性,枢化阴阳之流,统领阴阳之变,后天返先天之径。

古来道门修行,有相关方法和理论。如闵一得真人 ...

谢谢先生赐教!

[ 本帖最后由 丹江游子 于 2008/5/23 12:21 编辑 ]
发表于 2008/5/23 12: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贴改错字“统领阴阳之便”,便---变。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4: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列子·天瑞》:“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文子·上仁》:“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

《前汉书·律历志》:“太极元气,函三为一。”


其实,宇宙间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阴阳的对立统一、交替转变的演化规律,但必须要有一个演变化生的中间条件,那就是阴阳互相交感对冲之后再和合为一,化为太虚,虚极生变,变化而出,一而二,二而三,三而万物,万物无不负阴而抱阳,阴阳总是这样“互相交感而对冲,然后再和合而为一”,是以老子感慨曰:“冲气以为和”也!

在天为清轻,为上,在地为重浊,为下,在人为和气,为冲。天地交感对冲,上下交替互冲,使得清浊和合混化,轻重变化均衡;人居于天地之中,也因相互之冲而能和气相存。是以“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

天地万物演变生化,无不遵循“从无到有,从有到无”这样一个演化规律,是以曰“太极元气,函三为一。”


[ 本帖最后由 丹江游子 于 2008/5/23 13:3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6: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医盲 于 2008/5/22 10:02 发表
冲者,阴阳相“冲”意,经云,冲气以为和。冲脉为任督相冲之所,故名冲脉,阴阳所成、调和阴阳,兼具阴阳之性,枢化阴阳之流,统领阴阳之变,后天返先天之径。

古来道门修行,有相关方法和理论。如闵一得真人 ...

《内经》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纲,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这段话说的是人最初的髓来源于精,而精却是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换言之,也就是说人最初的生成是在父(代的天葵)母(代的太冲)之精相互冲合之后,在子代就转化为精髓(伏冲)了。而子代的伏冲,经过生长发育成熟生长到一定的时候,又可转化为天葵和太冲,再传递给子代的子代。

而作为人始生最初始所先生成的精髓在其后包括出生后的成长发育过程中又被称作什么呢?《岁露论》: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下至尾骶,二十二日入脊内,注于伏冲之脉这里所谓的脊内,也就是脊里的意思,应该确切的理解为脊椎骨之内,也即脊髓是也。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内经》里所说的“伏冲之脉”指的就是人体内的精髓。而伏冲之脉其实也是冲脉的另一种叫法。

何以要将精髓称之为“伏冲之脉”呢?在古人因不知脑脊髓与骨髓的区别,认为凡是骨内之髓,都是由肾所藏之精化生的,也都将之属于精之类,因此常将“精髓”联称。并将之都属于冲脉。因为骨髓总是深深地潜伏于骨腔之内,所以古人又称之为伏冲而这里的伏冲之脉,其实就是指的冲脉在初始发育过程中由先天之精气所演化而成的脑髓、脊髓和骨髓。当其进一步发育生成了骨骼的时候,人体的雏形也就大致形成了,但还没有发育成熟,需要再进一步生成脉、筋、肉、皮肤毛发,还有五脏六腑。是以需要10月怀胎,方能成为一个五官齐全脏器不缺的健全的人。而就在骨骼成型的那一刻,髓就永远的伏藏于密不透逢的骨腔之中了,这就是《内经》里所谓的伏冲之脉的由来。

有上述所论,可以如此认为,若仅从先天因素来讲,冲脉为阴阳(父母之精)交感相冲和合为一之后所最初始生成的经脉。因为是由阴阳二气(父母之精)相冲交合而成,故称之为“冲脉”!

冲脉因为是由阴阳冲和气化而成,必然兼具阴阳之性,成为枢化阴阳之钮,统领阴阳之袖,和调阴阳之变,化合阴阳之道,先天变后天之体,后天返先天之径。



[ 本帖最后由 丹江游子 于 2008/5/23 18:45 编辑 ]
发表于 2008/5/24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化演变,螺旋重叠,层层有和,方始成就。
也就是说,冲和,在各个层次都有,其在人也,不唯父母之精成胎。譬如气、血、神、质,互冲互和,纵横交叠,毛发肌肤,骨骼筋肉,悉皆具备,其人乃成。

另,窃以为,古人并非不知脑髓、脊髓和骨髓,之所以将至“混为一谈”,其中应有相当之联系。先生广涉内证、医理,应能有所发扬。
 楼主| 发表于 2008/5/24 14: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医盲 于 2008/5/24 09:48 发表
万化演变,螺旋重叠,层层有和,方始成就。
也就是说,冲和,在各个层次都有,其在人也,不唯父母之精成胎。譬如气、血、神、质,互冲互和,纵横交叠,毛发肌肤,骨骼筋肉,悉皆具备,其人乃成。

另,窃以为 古人并非不知脑髓、脊髓和骨髓,之所以将至“混为一谈”,其中应有相当之联系。先生广涉内证、医理,应能有所发扬。...

十分感谢医盲先生的启导!!

混元整体理论认为:人体混元气在各部组织中分布是不平衡的。然而混元气在各个层次都有,从其受精卵发育之初,到发育成熟为一个完整的胎儿,再到出生后由一个还没有意识的早期婴儿发育成为一个有意识活动的并可以支配混元气的真正的人,其身体所固有的“冲和”之特性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互冲互和的运动变化。正是由于这个冲和之性,才使得人体的精、气、血、神能以在人体内互相交感互相冲和,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人。

同时也诚望先生能给予更多的明示和指导,譬如:古人是怎样分辨脑髓、脊髓、骨髓各自的功用和作用的?……

[ 本帖最后由 丹江游子 于 2008/5/24 13:10 编辑 ]
发表于 2008/5/24 14: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冲”有“要冲”之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6 01: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