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中士弓

阻碍中医振兴发展的瓶颈是传统中药汤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3 01: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差矣

医术才是关键,好中医太少了。不要把无能怪罪于药剂,剂型是根据病情来用的 ,丸,散,汤,膏,丹等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出名的有灵气的庙宇在高再远,再难走,也有很多人憧憬。西医看病不用时间啊,掉完药水,普遍也要2小时。真不知道方便在那里。看来你是没有病过了 。
 楼主| 发表于 2008/5/3 14: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朱雀 的帖子

看来你是没在临床上接触过病人,我在临床上接触的病人特别是那些小病、轻病人,不用输液的病人,他们投快捷方便,看完病打一针,吃点药,立马走人干其他事去了,很多人想吃中药不愿等时间熬药。除非是大病或慢性病人才愿输液或熬中药吃。
发表于 2008/5/3 18: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成药还真是不少,只是好中医对每个病人的处方都是不一样的,如果都制成药,不知要多少种。
发表于 2008/5/4 12: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士弓 (2008-5-03 14:52:08)看来你是没在临床上接触过病人,我在临床上接触的病人特别是那些小病、轻病人,不用输液的病人,他们投快捷方便,看完病打一针,吃点药,立马走人干其他事去了
    真是这些病的人,也不用煮药啊。只要用开水一泡,当茶喝就完事了。是你不懂中医罢了。
发表于 2008/5/4 15: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葯治病的微观基础是其有效的有機成份,其二为微量與宏量元素。楼主的建议不无道理,但绝对不用煎剂现时难办到!部份采用应可行!煎葯–项大多数群众确感困难。
发表于 2008/5/4 16: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振兴发展的瓶颈

看见大家的评论和见解,我深有感触,在此也谈几点个人观点,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1、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指导下的完整的医学体系。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仍然有许多不完善之处。首先,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师傅对徒弟有一定的保留,致使一些已经很完善、完美的“心得”失传。
     2、中医是实验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更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反复揣摩、修改,才能把前人的精华融入自己的临床实践中。
     3、现代人往往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想一夜成为高手、名医,故,许多的青年医生不能受时间的考验,而退出中医杨业。相比之下,西医,则能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成绩。也是中医不景气的一个原因。
     4、中药的使用,剂型很多,汤剂致使其中一种,也是常用的一种。其优点是起效快。缺点是加工繁琐。
     5、汤剂是中医辩证施治的主要手段。如果脱离辨证施治去谈中医,那才是没落的中医!因为,没有精髓的医学,还能存在吗?简直是笑谈!
    6、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对中医来讲,已经有很广泛的应用,如丸、散、膏、丹等等,这些剂型,只要掌握好适应症,疗效还是不错的。
综上,要想发展我们的中医事业,除我们要不断地刻苦钻研、学习。更希望我们有成就的人能无私地奉献,以便我们年轻医生少走弯路、错路!能涌现出更多的高手、名医来。那将是人类一大幸事!福音!
发表于 2008/5/4 18: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一把泥土 的帖子

说的太好了。
不是不可以改革,但是要在科学的前提下。不要越改越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好多相关的理论问题还不太成熟。盲目的改革不如不改革。

我到是觉得目前的中医教育反而要好好研究改革一下,这个更急迫,重要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是不能把中医理论好好的传教给后人,那他就是一块石头。

当然,任何科学都是向前发展的。只要不违背其科学理论,都是可以改进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13: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朱雀 的帖子

开水泡药也不是立即就能喝入口的,还是耽误时间。我是说把每一味中药做成速溶饮片,还是按中医辨证论治辨,照方抓药,用开水一冲立马就喝,难道这不好吗,这恐怕没失去中医传统风格吧。可喜的是现在已经有这种中药饮片上市了,一部份医院已经用上了,临床疗效很好,只是价格贵一点,尚需大力扶持宣传推广。
发表于 2008/5/12 14: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把经典学好.一切顺其自然.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
发表于 2008/6/10 23: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变传统中药汤剂的好办法.

在保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研发一些广谱的中药制剂药--《通治方》才是逐渐改变传统中药汤剂的好办法.当今中国,不仅能对证而且能对症下药的的广谱中药方最有发展前途.
        比如我把自己研究的《速效退热灵》、《速效妇血灵》和《久嗽汤》搞成制剂药,能治多种病因引起的发热妇科血症和有痰无痰的喉痒干咳嗽,就很受百姓欢迎.不过,在这方面最成功的中成药是藿香正气液(含水).
   的确,吃中药如效果好,口味差点还可让人克服,但正规熬取中药的麻烦实在让许多人厌烦.
   中医由辨病论治发展到辩证论治是一大进步.张仲景是始主.但以辩证论治为主研究《通治方》却很少有人问津.晋代名医葛洪在这方面较有研究,他根据长期实践提出:“伤寒有数种,人不能别,令一药尽治之”.葛洪所说的“一药”即是.伤寒名方“葱豉汤”.葛洪又以黄连、黄柏、当归、龙骨四药入蜜治疗痢疾,明示:“天行诸痢悉主之”.
《早期急性白血病论坛http://club.xilu.com/jst123
                           中医发热论坛 http://club.xilu.com/jst1111
                峨眉山市济生堂  谢文武  2008.6.10--22:40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13: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