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4/15 13: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医林箴言
苏轼以他深厚的医药养生学的素养,留下了诸多的言简意赅的论医箴言。
《仇池笔记·论医》中,他指责士大夫们秘所患而求痊验的“困医”恶习。指出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疑似之间便有生死之异。患者应尽告所患疾病的症状,才能使医家“知急之所以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而愈疾。仅让医家凭脉诊来推断病情,会导致误诊误治。这些至今读来,仍不失教益。
《东坡志林·延年术》中,苏轼以同时代的赵抱一、徐登、张元梦等人,虽年近百岁皆不免一死的事例,认为“岐黄之术”虽然能延年益寿,却不能长生不老,而好此道者常常妄夸,以欺世人。表达了苏城对陈丹术的科学认识和实事求是的生死观。《东坡志林·修养》是论述中医养生学的专章,涉及到清志、德行、饮食、房中、丹药等诸多方面。“任性逍遥,随缘放旷”的坦荡心境,“已饥方食,未饱先止”的饮食摄生的经验,《七德八戒》中“慎起居饮食,节声色而已”的养生要义的总结,都是宋代中医养生文化的真知灼见。 医方药膳 苏轼一生屡遭贬滴,每到一地,他都收集验方载于笔记杂着中。满居黄州时,当地瘟疫流行,他将自己收集的秘方“圣散子”献出来,救治病人。在惠州,看到当地村民燃苍术熏蚊子,大表惋惜说:“此长生药也,人以为易得,不复贵重。”《论菊》中,苏城把菊花称为“延年药”,在《论茶》中他倡导以茶漱口的口腔清洁方法:《论物理》中解析菱、芡员同出水泽,但菱性寒,芡性暖的药理;《论雨井水》推荐用雨水煎茶煮药益人增寿等。《仇池笔记》中载录有用白快等、松脂末揩齿吞服,可固齿驻颜身发;以熟地黄、麦门冬、车前子治白内障;用蜂房、蛇蜕、人发烧成炭,以酒调服后治疮疡不愈。这些都是苏轼亲自炮制后的效验方剂。《东坡志林》中还记述了治病健身的食疗药膳方,如茯苓面治痔疮。麦门各饮安神催眠、山芋羹健脾益气等。是宋代中医食疗的珍贵史料。 在中国医学史上,历代笔记杂著多出自文人之手,所载约医学史料翔实可信,可补医史文献的缺憾。从苏轼的笔下,我们可窥见宋代中医药文化的一斑。
冒昧改一字“武”----轼
[ 本帖最后由 却波渔翁 于 2008/4/15 13:1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