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987|回复: 3

14岁初中生离校游学师从老中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31 17: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为:崔越(左二)看同伴学把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为:崔越(左)学武术



□文/本报记者邵娟 图/本报记者刘蔚丹
     
崔越,14岁的北京男孩,最近来到武汉,师从一名老中医。为了探索一条理想教育路,他的父母双双辞职,在家教育孩子。后来,这对父母感觉“生活就是教育”,在带着孩子四处拜师求学后,最后决定放手让崔越独自外出……
   
3月20日,武昌积玉桥的一个小区内。
   
“半夏姜甘大枣临,这里面‘姜’的作用是温胃调气。”一名鹤发童颜的老中医闭眼脱稿给两个孩子讲中药学。
   
“先生,这副汤药主要治什么病?”
   
“和胃调中,还可治食道癌……”
     
在旁学习的崔越,一边记笔记,一边用MP3录下老先生的话,准备回宿舍后再温习。这是记者初见崔越,1.83米的他,有超出同龄人的稳重。谈吐温文尔雅,起身必让人先行。他的母亲吴则超解释,这有赖于多年国学经典的学习。
     
据介绍,闻听一位知名老中医从四川来到武汉后,3月初,吴则超让儿子来汉学习。白天,崔越按照自拟课表学习国学和初中课程;晚上,则跟老中医学习两小时。
     
为何不让孩子在校学习?孩子以后升学怎么办?这样一种教育实验能成功吗?能被复制吗?在得知了崔越和其母亲的情况后,其他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教育行政人员都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母亲辞职——自办“私塾”教育
   
     
吴则超曾是北京一家报社的记者,丈夫在外企工作,两人工作繁忙,虽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力不从心。2004年,吴则超身患重病,从“鬼门关”前走了一圈后,她开始思考:是孩子的教育重要,还是事业和金钱重要?
     
这时,儿子崔越即将步入小学六年级,成绩不错。吴则超希望孩子能进入北京最好的初中。经四处打听,北京的“小升初”和其他地方一样,学生要参加各类竞赛并获奖,才能进入重点初中。这意味着六年级的孩子学业不仅繁重,还要重复学习。“这种状态会让孩子厌学的,与其把他‘弄伤’,还不如休学在家,我自己教。”于是,吴则超辞职在家,教儿子语、数两门。崔越开始了“家庭私塾”学习。
   
      
崇尚国学——教育实验辗转多地
   
     
过了一段时间,吴则超听说上海有个“孟母堂”,专门教孩子国学经典。一直都崇尚国学教育的吴则超连忙带着儿子去了上海。
     
学《论语》、背《孟子》,看着儿子在那里摇头晃脑地学习了半年,吴则超有些担忧了:弱化英语和自然科学的学习能行吗?于是,她和丈夫商量,丈夫辞职来上海,负责孩子的英文学习,她负责文科学习,自然科学聘请家教。崔越开始了第二段的“家庭私塾”学习。“为了儿子的教育,夫妻双双辞职,你们觉得值吗?而且三人的生活如何保障?”面对记者的疑问,吴则超说,早年的努力,夫妻俩已经赚了些钱,所以生活能确保无忧。
     
又过数月,吴则超认识了湖南娄底的贺益德老师,此人从事私塾式的国学教育已有8年,据说不仅国学功底深厚,还创设了一套强化记忆力及让孩子静定的方法。“现在的孩子太浮躁,做事不能专心,如果能学到静定方法,就能专心做好一件事,这将终身受益。”吴则超说,学了10个月后,孩子的国学功底大长,而且能专心学习两个小时不间断。
     
后来,吴则超带着崔越去四川拜一名国学老师学习,随后又去了温州。现在,儿子在武汉独立学习,吴则超和丈夫则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江苏常州创设了一个私塾学堂。
   
      
教育理念——生活就是教育
   
     
“我理想中的儿子应该是充满了责任感,有男子汉气概,所以,我着力这方面的培养。”吴则超说,游学的教育模式来源于“生活即教育”的感悟,现在各种教育理念太丰富,可是缺少的是实践,她想用这种模式让孩子学到课本知识以外的社会知识。
     
吴则超举了一个事例。前段时间在武汉,崔越身上的钱用完了,向一位叔叔借了40元。随后归还时,他想还80元,以示感谢。当他把这个想法和妈妈商量时,吴则超说:“你自己解决吧。”随后,那位叔叔只要了40元,崔越想了下,买了些水果送给叔叔,叔叔欣然接受,崔越非常高兴。
     
为什么要多还一倍的钱?崔越解释,在他看来,多还40元只是表示感谢的一种方式,没想到有不妥,但从对方的反应来看,感谢有多种方式,直接以送金钱的方式效果不理想。
     
听到记者转述的崔越话语后,电话中的吴则超高兴地直说:“你看,你看,如果孩子在身边,他会依赖父母,自己不动脑筋;将他推到社会后,独立生活逼他思考,逼他学会很多生活本领及智慧。”
     
“通过游学,我还想让儿子知道,升学不是生活的全部,人有很多活法,一些人因为心怀责任,能帮助他人,而活得充实和快乐。我希望儿子成为这样的人。”
     
至于孩子的升学问题,吴则超很自信,她说,平时儿子在外游学,寒暑假就请名师集中给他辅导,所以考大学应该不是问题。“并且,我们也准备了留学费用,关键看他自己怎么选择。”
   
      
崔越心语——我很快乐也很孤独
   
     
很少上网的崔越,最近经常上网,他很关心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西藏事件及奥运进展。“我的志向是当一名政治家,所以时事问题我最关注。”
     
来汉已经一个月了,崔越渐渐适应了武汉的生活及气候,也喜欢上了这座城市。有时,他一人到武昌江滩散步,江风习习,回想当天所学,一个生活感悟跃然而出,崔越说,这是一种心灵的愉悦。
     
按照母亲的安排,他住在一所寄宿制学校内,一人一间宿舍,自己安排学习和生活。有时帮老中医买菜做饭,有时自己在外买点吃的。
   
这段时间,他每天花3小时背《医学三字经》,再结合老中医的讲课,理解其中的医学含义;花2小时看《庄子》,因为以前背诵过,所以现在主要是翻阅不同注家的注释;学英语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背《圣经》,听英国BBC播音员的朗诵CD;再有就是自学初中数、理、化教材了。
     
谈到此,记者不免问道:“毕竟你还是个孩子,你能每天坚持吗?一个人在外,没有家人的约束,你不想好好玩玩吗?”
   
“我喜欢运动呀,有时学累了,就在学校打打篮球或者去附近打台球。您问的有关自控问题,因为我有目标和计划,所以我会自觉完成。”
   
就是这样,和崔越交谈,你不会把他当成一名孩子,他的谦逊、克制力,及对事物的认识超出了同龄人。
   
崔越说,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少,他有人生目标并且为了目标努力进取,但是不少同龄人对将来很迷茫,他们在一起更多的是谈明星、球星和电脑游戏。《论语》有说,对自己有帮助的好友有三种,即“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可崔越感觉,现在很多孩子不懂礼仪,过于自我,也不大诚信。
     
“想家吗?”“还好,我每天和妈妈通话一次。只是晚上在宿舍感觉有些孤独,不过我要适应这种孤单,因为这是心理成长的必经阶段。”
   
   
有话大家说
   
      
这样的实践勇气值得肯定
     
采访中,几乎所有家长对这种教育实践都感到惊讶。惊讶之余,孩子就读武汉市七一中学七年级的陈爸爸说,很佩服吴则超女士的勇敢,虽然很多家长都不满意目前的教育环境,但是大家依旧按照各种规则在培养孩子,因为孩子只有一个,谁也不敢冒然采取教育体制以外的方式。
     
陈爸爸说,孩子当初“小升初”时,也是学得很辛苦,不仅进行语文、奥数和英语的培优,还像赶场似的接连参加了5场奥赛,只希望孩子多拿点奖证,可以顺利进入好学校。“吴女士断然让孩子休学在家,自己教育,这不仅需要极大的勇气,也需要父母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不然怎么能自己教呢?”
     
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陈佑清说,当今的教育太沉闷和单一,应试痕迹过重而忘了教育的本质,这位母亲的实验值得深思。无论成功与否,它都是有意义的,探索了教育多元化的模式。
   
      
应反思现代教育的本质
     
金报家长QQ群的一位家长听罢吴女士的教育实验后,第一句话是“这是她的无奈选择,只能说现在的教育出现了问题”。这位爸爸说,当初他只想儿子成为一名快乐自立的人,不想给孩子太大负担,所以迟迟不送他参加拔高式的培优。
     
到了小学六年级,儿子身边的同伴个个都在外面培优,超纲学习,结果有的因为奥数获奖被改制初中录取,有的因为在培优班成绩不错被推荐到改制初中,而没有学过奥数的儿子没人要。“最后通过关系,我还是把孩子送进了改制初中,但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逆社会大流而行,会不会害了孩子?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除了课本学习外,孩子们就没有其他空间吗?”
   
      
是否违反《义务教育法》
     
有家长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上海“孟母堂”被关闭的理由之一就是违反了义务教育法。那么,14岁的崔越没有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却被父母引导其在外游学,是否也违背了义务教育法?
     
有教育官员解释,根据《义务教育法》中“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和“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的规定,家长未按规定把子女送到经国家批准的教育机构接受义务教育,属违法行为。
     
但是也有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在接受教育,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甚至游学,应该都不算违反义务教育法。
   
      
陶宏开:这类模式下的孩子难有创造
     
教育专家陶宏开参加过上海“孟母堂”是否该取消的电视辩论,他说出一个观点,教育探索没有对错之分,关键是对成功教育的理解。有人认为培养出会考试的孩子就是成功的,可惜这个社会许多家长都抱有此观点。
     
“我认为培养出拥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责任感的人,就是成功教育。所以‘崔越现象’目前还不能下结论是否成功或失败,它还在实验之中。”陶宏开谈到,崔越的教育模式不可复制和推广,因为它太个案,需要太多的前提条件。同时,陶教授说出一点担忧,虽然母亲让崔越独自游学,但崔越是不自由的,完全在母亲的想法下学习和生活,并弱化自然科学的学习,“我担心这孩子难有创造性,难以突破一些条条框框。”
   
      
教育官员:应多与同龄人交往
     
同样,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田文江鼓励教育的多元化探索,但他认为崔越模式太极端,尤其是缺少与同伴交流。“崔越生活环境成人化,这造成他和同龄孩子有隔膜,其实同伴交往在孩子的成长中非常重要,希望吴女士要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来源:楚天金报
发表于 2008/3/31 17: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学习医学就应该这样师乘!
发表于 2008/3/31 21: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感动,很感动。
发表于 2008/4/24 12: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能否告之我这位老中医的姓名和通讯地址,我女儿现在是中医大的学生,我想让她去拜师!有劳版主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0 22: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