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却波渔翁

素灵词汇日知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5: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论文索引

地理研究》1985年02期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我国疾病类型与生态地理环境的关系
  陈国阶
    我国当前疾病类型具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过渡性特点,防治重点将由生物性传染病逐步转移到心血管性疾病和癌症上,同时应对疾病与人类生态系统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作全面研究。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
【DOI】:cnki:ISSN:1000-0585.0.1985-02-005
【正文快照】:
  一、疾病类型与生态地理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人类的健康与生态地理环境的性质、结构和变动紧密相关。所谓疾病,是人体失去适应环境的正常调节能力,致使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和统一受到破坏或干扰的结果。因此,我们不能离开人类的生态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两方面)来考察疾病的产生、发展和演化。 本世纪以来,世界疾病模式发生急剧变化。在发达国家,不仅平均寿命延长,而且疾病类型发生变化1)急性生物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下降,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比率增加。就是说,以生物(病毒、细菌、寄生虫、小动物等)为动因,以人为宿主而引…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5: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论文索引

中医环境医学思想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申红玲 

摘 要:中医学对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中医文献中蕴涵着丰富的环境医学思想,现代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与研究.大致可归纳为以下4类:环境与人类健康、疾病的关系;致病的环境因素;主要的环境性疾病;环境对疾病诊断治疗的影响.但以上研究还没有系统地发掘、整理中医文献中的环境医学思想,更未很好地借鉴西医环境医学的方法以指导临床.今后应发挥中医学治疗环境性疾病的优势,同时借鉴西医环境医学中环境毒理学实验方法与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临床,深入研究环境性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与预防.
关键词:中医学;环境医学;综述
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7X(2007)12-0077-03

Status Quo and Speculations on Research in TCM Environmental Medicine

SHENG Hong-ling  



作者简介:申红玲(1968-),女,讲师,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环境健康的文献研究,中医文献与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申红玲(天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天津,300193) 

参考文献:

[1]周安方.略论《内经》中的医学地理学思想//王琦.黄帝内经专题研究.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11
[2]吴颢昕.《内经》论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5):262
[3]王洪图.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2085
[4]卢翠敏.《黄帝内经》与医学地理学之关系溯源.中医药学刊,2001,19(6):568
[5]支军.《内经》历史医学地理思想初探.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78
[6]朱立达.浅论《黄帝内经》中地理环境与人的关系.长春大学学报,2004,14(2):92
[7]郑家铿.浅议中医对环境医学的认识.四川中医,1995(6):9
[8]李玉偿,葛剑雄.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4:28
[9]萧璠.汉宋间文献所见古代中国南方的地理环境与地方病及其影响//李建民.生命与医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10]林瓊婉.人居环境与健康关系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12
[11]范家伟.地理环境与疾病--论古代医学对岭南地区疾病的解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1):17
[12]曹树基,李玉尚.历史时期中国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兼论传统时代的"天人合一"观//李根蟠,原宗子,曹幸穗.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07
[13]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93,48(4):304
[14]龚胜生.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地理学报,2003,58(6):870
[15]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6
[16]余新忠.清代江南的卫生观念与行为及其近代变迁初探--以环境和用水卫生为中心.清史研究,2006(2):12
[17]左鹏.宋元时期的瘴疾与文化变迁.中国社会科学,2004(1):194
[18]袁嘉丽,李丰良,陈文惠.从中医学"人与天地相应"理论析环境与疾病.辽宁中医杂志,2004,31(5):365
[19]冯汉镛.中医对大气污染的认识.中医药学报,1990(1):4
[20]赖文,李永宸.东汉末年建安大疫考--兼论仲景《伤寒论》是世界上第一部流行性感冒研究专著.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8):2
[21]李永宸,赖文.岭南古代瘟疫流行的社会背景.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创刊号):25
[22]李永宸,赖文.岭南医家对鼠疫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5):397
[23]李永宸,赖文.广东人间鼠疫流行与地震的关系(1867~1911年).中华医史杂志,2000,30(1):25
[24]李永宸,赖文.岭南霍乱流行情况及其与旱灾的关系(1820~1911年).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3):52
[25]余新忠.烂喉痧出现年代初探.中华医史杂志,2001,31(2):81
[26]郑洪."瘴气"病因学特点源流考.中医药学刊,2004,22(11):2035
[27]梁其姿.疾病与方土之关系:元至清间医界的看法//李建民.生命与医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28]张嘉风."疾疫"与"相染"--以《诸病源候论》为中心试论魏晋至隋唐之间医籍的疾病观//李建民.生命与医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390
[29]李文.中医古医籍中关于人体寄生虫的记载浅析.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3):75
[30]赵进喜,邓德强,王新歧.甲状腺疾病相关中医病名考辨.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28(4):1
[31]古继红,区永欣.从中医学角度探讨环境性疾病防治的思路.光明中医,2000,15(6):1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5: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资料

东北少数民族医药
--------------------------------------------------------------------------------

蒙医简史:

浩瀚的大漠,辽阔的草原,养育了淳朴、剽悍的蒙古民族,萌生了神奇、精妙的蒙古医药学。它为本民族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繁衍昌盛做出了历史贡献。在与疾病做斗争中积累了传统医疗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吸收了藏医学及古代印度医学的部分基础理论和汉医学知识,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蒙医学理论体系。      
      早在元代以前,在我国北方,古代蒙古族人民过着逐水草而游牧和狩猎的生活,常年与寒冷、潮湿、风雪作斗争。人们的生活与疾病和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食物种类、生活习俗息息相关,在 " 天人相应 " 中体现着人与自然的矛盾统一。同时,蒙古人民长期以来是一个马背民族,游牧,狩猎和战争交替构成交宕起伏的历史画卷,摔伤,战伤、骨折、脑震荡都成了常见病和多发病,客观的生存需要时时刻刻都在呼唤医学和创造医学。当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受了箭伤,他的同伴用嘴吸吮伤口的瘀血,用烧红的铁块烙治新鲜的创面的时候,他们动用了全部的经验和智慧,利用身边一切自以为有效的药物和工具,以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
      13 世纪初,元太祖成吉斯汗,统一全蒙古民族后,与兄弟民族间的来往更加密切,并与相邻国家间的通商及文化交流也随之开始。于是蒙古民族的经济文化得以发展,创造了蒙古文字。      
      在元代,饮食疗法得到进一步系统的总结和发展。著名的宫廷饮膳太医,蒙古族营养学家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中,记载了大量蒙古族饮食卫生及饮食疗法的内容。该书在祖国医学营养学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元代蒙医学家沙图穆苏,用汉文撰成《瑞竹堂经验方》十五卷,书中反映出蒙医学的某些特点,所载方剂达数百首,其中有些方剂实用而有效,至尽仍为医家所采用。      
      14 世纪,蒙古族翻译家沙拉布僧格,将古代印度巨著《金光明盛王经》从维文、藏文译成蒙文,至此古代印度医学的部分基础理论初次传播到蒙古地区。 16 世纪,明代中、末叶,随着西藏喇嘛黄教输入蒙古,藏医也随之来到蒙古地区。 1576 年,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传到蒙古,印度佛教巨著《丹珠尔经》于 17 世纪末被译成蒙文。以上几部书在蒙医的发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历代蒙医学家们吸收了藏医学及古代印度医学的以五元学说为核心的三根理论和七素理论及临床治疗,并把它与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相互渗透,结合蒙古地区的的特点和民间疗法,创造性地加以改造和发展。      
      18 世纪的杰出蒙医学家伊希巴拉吉尔,在他写的《甘露四部》一书中,首次提出 " 六基症 " 理论,他认为一切疾病的发生都以赫依、希拉、巴达干、血、黄水、虫为根源。 19 世纪,蒙医学家罗布桑却因丕勒编著的《蒙医药选编》一书,以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治为主,论述了包括基础理论、药物、外治、 " 酸马奶疗法 " 等。外科学方面的理论和技术,也有很大发展,如清代蒙医、杰出的手术家绰尔济墨尔根、觉罗 - 伊桑嘎等,对纠正四肢不能屈伸的关节脱位、骨折等,常能手到病除,觉罗 - 伊桑嘎采用冰冻麻醉法,切开整复粉碎性骨折,使其联缀,然后用桑白线缝合,效果颇佳。伊希巴拉吉尔在其编写的《甘露四部》中,详尽地论述了 " 创伤医治术 " 、 " 骨伤疗法 " 、 " 脱臼复位术 " 和 " 蒙古震脑术 " 等的理论与实际操作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医学受到高度重视,党和政府对蒙医药事业十分关心,  r 设立了蒙医药研究机构,开办了蒙医药院校,培养了大量蒙医药人才,搜集、整理、翻译了大量蒙医药和藏文古籍。进一步学习和吸收兄弟民族医药学精华的基础上,广泛利用现代自然科学成果和现代诊察手段,不断地丰富和革新临床医疗技术,以成为崭新的民族医学,它为祖国医学的更加丰富和发展,为增进人类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www.ccucm.edu.cn/jpk/jcyxy/ysindex_nr.jsp ... 6K 2007-8-6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5: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资料

瘴气研究综述
2006-08-08    周琼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5期    点击: 1363

瘴气研究综述
瘴气研究综述



周  琼

(云南大学历史系  云南昆明650091)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5期





瘴气作为一个区域性、历史性的名词及对瘴区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生态现象,在中央王朝对南部、西南部、西部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经营过程中有着重要影响,“蛮烟瘴雨之乡”成为南方尤其是闽赣、两湖、桂粤、滇川黔等地的别称,瘴气和瘴区成为死亡毒气、死亡之乡的代名词。明清前记载有限,明清时期随着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方志纂修的兴盛、亲履瘴区人士的增多及边疆民族地区统治和开发的深入,瘴气得到了相对广泛和详细的记载,各类史籍,尤其是涉及瘴区的史料、方志、文集、笔记等都对瘴气有记载,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材料。随着环境史研究的兴起及研究领域的拓展,边疆民族地区的瘴气受到学者青睐,成为环境史研究的重要领域,成果纷纷问世,涉及学科门类庞杂。但由于古人对瘴气的认知程度和识别方法不同,记载内容差异较大,甚至存在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情况,使各研究者在观点和论证上存在诸多争议。迄今为止,综述瘴气研究状况的专文较少,部分论文虽有涉及,然囿于主题及内容,论述范围较有限。综览20世纪以来瘴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解释瘴气、瘴疠的内涵及其分布区域、瘴病的治疗和防治、瘴气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等方面。



一  对瘴、瘴气、瘴疠进行的概念性和基础性研究



    这是古人对瘴、瘴气的本源进行不懈探索的继续。文章均以现当代科学的观点对瘴、瘴气进行分析,多根据史料并在古人探索的基础上加以论述,成果多集中在大众性读物及地区学术刊物上,属瘴气的基础研究和简单阐释范畴,其中大多认为瘴气即疟疾或传染病,但未举出有力证据,部分文章仍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一为概念性研究文章。可中《瘴疠为何物》(《百科知识》1994年11期)从医药卫生角度对瘴疠进行阐释,认为瘴疠即山岚瘴气,专指南方湿热郁蒸而产生的一种病邪,类似自然疫源的性质,多指疟疾。曾培淦《瘴气》(《气象知识》1981年3期)从瘴气的特征和地方性、瘴气的季节性变化和日变化及目前对瘴气的认识角度论述,认为瘴气确实存在,对以往认为的瘴气是一种瘟病,或南方特有的气候现象,或瘴气不过是吓人的无稽传说等观点进行辨析。

    二为极富学术价值的基础性研究文章。金强、陈文源《瘴说》(《东南亚纵横》2003年7期)认为瘴分瘴气和瘴病,瘴病即南方对各种疾病的总称,常指恶性疟疾,是一种类似伤寒又似疟的疾病,是湿热环境下因动植物腐败而产生的一种能致人生病、似雾似云的有毒气体。文章还将瘴气与自然生态环境联系起来考察其成因。

    郑洪、陈朝晖、何岚《“瘴气”病因学特点源流考》(《中医药学刊》2004年11期)认为将瘴气看作恶性疟疾并不全面,瘴有两个含义。一指瘴病,即瘴是一种疾病,瘴气是致病因素,所致之病为瘴病。一指致病的瘴气,瘴气之说源于中国传统病因学的“邪气”理论,其表象是指南方常见的潮湿雾气,实是对南方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的概括,不一定能具体对应某种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这是将瘴、瘴气、瘴病区分对待的代表性观点之一,虽非最终结果,也存商榷处,但作者从史料及中医病因学角度的研究及结论,在瘴气即疟疾或流行病、传染病观点盛行的背景下,其研究方法和结果具有较大的学术探索价值。

    吴长庚《瘴·蛊·槟榔与两广文化》(《上饶师专学报》1999年5期)阐述了瘴、瘴气、瘴疠及其分类、瘴疟的危害、中医学治瘴疟的成就及两广槟榔防瘴的习俗,认为瘴即疟疾,是一种毒气,因岭海一带山川盘郁结聚,不易疏泄,湿热蒸腾而成。瘴的本义指瘴气,因其致人瘴疟,故称疟疾为瘴。左鹏《汉唐时期的瘴与瘴意象》(简称《汉唐瘴意象》,《唐研究》8卷,2002年)对汉唐时期瘴的出现、分布区域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含义进行了深入考释,认为疟疾是致瘴的主因,魏晋时瘴就用于指称人与环境失调时引发疾病的环境因素,分三类,即岭南或西南地区暑湿之气所生之瘴、青海西宁以西地区高海拔和大温差所致之瘴、因迁官贬谪所想象之瘴。魏晋到隋唐,瘴的含义泛化,指称地域扩大,与人们的心态、情绪发生关联。文章提出了一个史地研究的新名词和新趋势,即瘴是中原人到岭南等地后因水土不服、自然条件恶劣产生的一种观念、意象,时人不适应新环境大量生病,因瘴流行地区及病理特征而与卑下湿热联系,并与疠合称,显出瘴的观念在汉唐间的演化过程。

三为根据瘴区疾病史料对瘴气的阐释,并分析了瘴气产生的自然原因。徐永言《勐海县病疫流行史料辑录》(《勐海县文史资料》1993年2辑)认为瘴疠是指亚热带潮湿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山林中的湿热空气“瘴气”是瘴疠的病源。



二  从社会疾病史和历史地理角度进行的研究



    这是迄今为止学术界在瘴气研究中较集中一致,也是较深入、较有学术价值的研究类型,观点大体一致,不论是传统还是多学科视角的研究,多认为瘴气即疟疾(恶性疟疾)或流行病、传染病,部分学者据个别地区瘴气发作症状认为是高原反应。一些学者对瘴病、瘴域在各时期的不同分布及变迁、瘴气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间的关系等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成果颇丰,较有价值处是将瘴与社会历史相联系,研究二者间的互动关系,注意到了瘴气或瘴病、瘴疟的移变及分布范围变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一些学者区分瘴、瘴气、瘴病或瘴疠间的概念和内涵,兼及瘴气与瘴区风俗习惯形成的关系等。

学术价值较高者首推萧瑶《汉宋间文献所见古代中国南方的地理环境与地方病及其影响》(台北中研院《史语所集刊》1993年63本1分),这是瘴气研究中用力较深、较具代表性之作,从古代南方自然环境、医药卫生条件和居民生活习俗为切入点,从现代医学角度探讨古籍记载的各种南方疾病,阐述此类地方病对南方政治、军事、财政制度等方面的影响,专门从生物学角度对疟疾和瘴的种种情形进行阐释,对南方地方病与地理环境的密切联系进行深入论述,是较接近瘴气真实面目的研究。文中认为瘴即疟疾,云贵、岭南等地瘴气产生与南方的地理环境,尤其是山地丘陵等地形地貌及植被等自然因素密切相关,南土阳气偏盛,多雨潮湿,提供了诸种毒物孕育、生长的温床,滋生出大量有毒草木、禽虫或毒气,暖热气候成为瘴气产生的根源。

瘴气研究中成果丰富的范家伟《六朝时期人口迁移与岭南地区瘴气病》(简称《六朝瘴气病》,《汉学研究》1998年1期)、《地理环境与疾病——论古代医学对岭南地区疾病的解释》(简称《地理环境与疾病》,《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1期)及《从医书看唐代行旅与疾病》(《唐研究》7卷,2001年)等系列文章,均持瘴气疟疾观,认为医书中瘴与疟属同一疾病,因南北语言不同造成两名,是以蚊为媒介的传染病,瘴气等于恶性疟疾,比一般疟疾更厉害。《六朝瘴气病》从人口迁移与疾病感染角度,以瘴气病为例,从六朝时北人南迁至岭南造成人口压力及人们面对疾病威胁的角度,论述人口迁移与感染疾病的关系、瘴乡岭南、医书对瘴气病之探讨和人口移动与瘴气病的关系,认为瘴气即传染病、是随人口迁移而传播的恶性疟疾。但注28审慎地提出,瘴、瘴气等名词在古代是某些热带病的总称,宋以后主要指恶性疟疾,其他疾病则在未有进一步断定时不作猜测与讨论;瘴气病与气候和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瘴气形成于炎热的天气与山溪毒气,岭南天气暑热,草木不凋黄,各种毒物由此而生,瘴气得以为害。作者还从移民流入、农业发展、军事征讨及行旅经商等方面论述人口移动与瘴气病的关系,认为无免疫力人群移入岭南是感染瘴气病的根本原因,唐代出现专门治岭南地方病的医书是北人迁入岭南开发及其对地方病认识加深的结果。《地理环境与疾病》与萧璠的思路和研究方法类似,探讨古人如何理解岭南的自然环境及气候,以脚气病、瘴疟(疟疾)、麻风病、梅毒为例说明岭南自然环境与疾病的关系,以“瘴疟”为题论述瘴气即疟疾,再次指出人口迁移与瘴病流行的关系,在岭南高疟区(瘴气盛行地),南来的北人因免疫力缺乏而染病且大量死亡,致使北人形成“岭南多瘴杀人”的看法。

    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93年4期)和《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1996年4期),梅莉、晏昌贵、龚胜生《明清时期中国瘴病的分布与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2期)等文章论述各有侧重。《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认为,瘴病即亚热带和热带流行的恶性疟疾,发生于气候热湿的地理环境与夏秋季节,因人为作用和气候变迁。中国瘴病经历了由大而小、由重而轻的变迁过程,其分布范围逐渐南移和缩小,战国西汉时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流行,以长江以南为甚。隋唐五代时北界南移至大巴山和长江一线,以岭南为甚。明清时北界退缩至南岭山地,南界从海岸线向内陆有大幅度撤退,云南为重瘴区。历史时期瘴病流行是瘴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分布与地理环境、土地开发史有密切联系,越往南,瘴害越巨,土地开发也越晚,2000年来中国南方的土地开发和瘴域变迁存在明显因果关系。《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认为恶性疟疾虫引起的恶性疟疾,称为瘴。《明清时期中国瘴病的分布与变迁》以翔实史料为基础,对明清瘴病分布、变迁及与经济开发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认为滇桂是瘴病流行严重区,黔粤是流行区,湖广、川赣、西北、台湾是零星分布地,中国两千年来瘴域变迁史与人口增长、土地开垦、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改变有密切关系。作者持瘴气疟疾论,认为恶性疟疾分布区渐缩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使自然环境优化的反映。其观点虽待商榷,但将瘴域变迁与自然生态环境变迁联系思考,却是瘴气研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在瘴气和生态环境环境史研究中具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

    黄冬玲《壮族地区瘴气流行考证》(《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4年2期)论述壮族地区瘴气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包括多种疾病,具传染性,明清后专指疟疾。认为古代壮族地区自然环境多是山峦迭嶂的丘陵地,江河纵横,森林茂密,动物繁多,利于瘴气滋生;气候炎热,多雨潮湿,死亡动植物及植物落叶易腐烂而生山岚瘴气,加之自夏至秋,暑气炎蒸,燥气燔灼,忽而淫雨连绵,忽而烈日蒸晒,所酿不正之疠气与沟渠污垢、垃圾腐败、虫蛇死尸等秽浊臭气侵入人体发生瘴气,这与史籍及医籍中瘴气的自然环境基本一致。文中瘴气是疠气与秽浊臭气侵入人体而产生、具传染性的观点及某些论述虽待商榷,论述却是多种研究的综合。

    左鹏的《宋元时期的瘴病与文化变迁》(《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4期)以宋元瘴病为研究对象,论述历史上流行于南方的瘴疾与华夏文化扩散的关系。作者认为,宋元时瘴疾分布有个大体稳定区,其分布地区的变迁反映了中原王朝势力的进退盛衰,各区瘴情的轻重差异反映了中原文化影响程度的深浅。宋元医家对瘴疾的救治理论上有深化,证治上有提高,使传统中医理论得到突破,解释更有力,在瘴疾预防上强调习其风土的重要性,以中原医学知识改变南方民众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瘴疾的记载表明疾病对人体自然机能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文化形态变迁的表现,强调外部的暑湿环境是瘴气产生的重要基础。他的《汉唐瘴意象》认为史籍中青藏高原的“瘴气”即高原反应,此类瘴气是当地高海拔、大温差所致。

瘴气即高原反应的观点以于赓哲《疾病与唐蕃战争》(《历史研究》2004年5期)最典型,作者将高山反应与青藏高原一带中瘴症状相比后认为,青藏高原的瘴气或史籍中的“冷瘴”是高山(原)反应所致。丁玲辉《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养生健身》(《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2期)亦认为瘴、瘴气、瘴疠、烟瘴是高山(原)反应,是高原低氧气候加上疲劳对人体造成的影响,气候寒冷会加重高山反应症状,《卫藏通志》记载唐古拉山居民所说的瘴气(雪瘴)因山高致使阴寒凝结而成,雪后瘴气更甚。邓锐龄《1720年清军进入西藏的经过》(《民族研究》2000年1期)认为高原反应被时人称为瘴疠,兵士多因之病卒。赵珍《论康熙末年清军两次入藏的战略选择》(《清史研究》2002年4期)认为西藏的瘴气是高海拔地区特有高原反应及并发综合症。



三  从医学疾病史视角进行的研究



    这类研究将瘴气与疾病学联系起来,从医学疾病史角度进行考察,均持瘴气疟疾观,瘴气被称为“瘴疟”。较早研究瘴气的是姚永政、林梁城、刘经邦《瘴气病之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936年22期),其余研究多见于疟疾的有关研究专文或专著中,如李涛《我国疟疾考》(《中华医学杂志》1936年3期)。

    20世纪50~60年代后编著出版的、涉及瘴区医疗疾病史、疟疾史及疟疾治疗防治的著作文章,就将瘴气归为疟疾,国家民委主编的民族地区“自治州县概况”的“疾病防治史”亦将瘴疠归为疟疾。随着疟疾等热带亚热带传染性疾病研究的深入和防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有关研究中,瘴气又自然而然地成为新的关注点。很多学者从医学资料和史实出发,客观地认为疟疾只是瘴气中的一种,这是较接近历史时期瘴气真实面目的观点,其论述方法和观点虽不尽一致,却较类似,学术价值较高。

    陈良佐《自然环境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台北中研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与考古》中,1981年)认为瘴气、瘴疠、瘴等名词是包括疟疾在内的热带或亚热带某些疾病的总称。李耀南《云南瘴气(疟疾)流行简史》(《中华医史杂志》1954年3期)是研究云南瘴气的专文,作者在题目上已将其归于疟疾,认为瘴气据其地区、时节、内容,有90%以上是疟疾,但对待其归属时态度审慎,认为疟疾在云南虽称瘴气,但不能完全归于疟疾一种病,至于何种瘴是何种病、何时的瘴是何种病不能随便定论。有的学者认为瘴气是一种疫病、传染病,疟疾是其中之一,张嘉风《疾疫与传染——以<诸病源候论>为中心试论汉唐之际医籍中的疾病观》(《台大历史学报》27期,2001年)认为瘴气是地方性传染病,应包括当代医学定义的疟疾,瘴气有时兼指传染病与地方性流行病。观点虽可商榷,但文章提出了在历史学研究中重视医学典籍,从医学角度研究历史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冯汉镛《瘴气的文献研究》(《中华医史杂志》1981年1期)认为,瘴气是指我国南方流行的某些疾病,包括部分热带病,主要是疟疾、痢疾、瘟病、脚气、沙虱热、中毒、喉科病、痈疽、指头感染、脱发等,史籍中的瘴疟即恶性疟疾。日本学者丹波元简《医匮》卷中(陈存仁校编《皇家医学丛书》,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统计的瘴气名称有40余种。

    丁光迪主编《诸病源候论校注·瘴气候》(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版)认为瘴气是一种疾病的名称,亦称瘴毒、瘴疠,指山林间雾露烟瘴、湿热杂毒恶气,也是一种疫病,其中有些是恶性疟疾。元释继洪记载岭南瘴病的专著《岭南卫生方》及其现代研究文章也认为瘴气是疟疾、流行病,李盛青、冼建春、吴庆光《(岭南卫生方)治瘴疟的学术观点探讨》(《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4期)、荣莉《<岭南卫生方>治瘴学术思想初探》(《中医文献杂志》2003年4期)认为该书是研究宋元以前岭南地区流行性疾病即瘴疟的重要文献和专著,瘴是包含疟疾在内的南方流行病或部分热带病,陇贤春、荣莉《<岭南卫生方>辨证治瘴的学术特点》(《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1期)看法相同。

    梁峻《中国古代防疫资鉴——隋唐五代防疫概览》、《中国古代防疫资鉴——辽至明清防疫概览》(《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3年5、8期)、《中国古代抗疫启迪》(《首都医药》2003年13、14期)认为瘴疠是地方性流行病、疫病。南岭松《壮医药理论的特点》(《中国医药报》2001年10月9日)认为瘴气是流行病、地热性热带传染病,广西多雨潮湿,山林茂盛,人烟稀少,死兽落叶腐烂后形成有毒之瘴气,流行甚烈。薛瑞泽《汉代疫病流行及社会救助》(《寻根》2003年4期)认为瘴气是疫病,能引起流行病,因不适应新环境造成。乐鸣《中医对疫疠的防治》(《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2期)认为瘴气是如同湿毒、毒雾的“秽污之气”,是一种致病疫疠。徐时仪《说“瘴疠”》(《江西中医药》2005年2期)认为瘴是南部、西南部地区山林间湿热蒸发能致病的毒气。杨柏林《瘴气今日谈》(《大众医学》1959年7期)论述了瘴气的分布和治疗状况、常用治瘴防瘴药物,认为两广、云贵和江南诸省闻名天下的瘴气即疟疾,疟疾的西文Malaria直译即“恶气”意。

    石涛《我国古代政府的疫病控制措施》(《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1期)将瘴归入疫病行列,将明清时的《瘴疟指南》列入研究疫病的医学书籍中。赖文、李永宸《古代疫情资料整理方法初探》(《中华医史杂志》2001年1期),赖文《应重视古疫情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年1期),王玉兴《中国古代疫情年表》(《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3期),喻嵘、黄爱群《我国历代疫病流行及防范述略》(《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3期),闵宗殿《明清时期东南地区疫情研究》(《学术研究》2003年10期)均将瘴、瘴气归入疫病行列。苍铭《疟疾对西南边疆民族构成和分布的影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2期)认为瘴气是“打摆子”(瘴摆)、疟疾,对云南少数民族的立体分布或垂直分布格局即各民族的分布高度起了较大影响。刘素华《疟疾的中医药防治》(《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2期)认为疟疾即俗称的打摆子、打脾寒、冷热病,中医病因即山岚瘴气。

    还有学者认为山岚瘴气是一种林区瘟软病,《诸病源候论》就将瘴气归入“温病候”、山瘴疟归入“疟病诸候”下。伍瑞麒《林区瘟软病的辨证论治》(《河南中医》2003年9期)从临床经验出发,认为感染风毒水湿之气即山岚瘴气就会得林区瘟软病,诸葛亮南征时遭遇的山岚瘴气可能就是此病。司富春《古代治疗瘟疫病药物分析》(《河南中医》2003年6期)将瘴气列入瘟疫行列,可用豆豉来治疗瘴气恶毒。

    一些民族地区中医药研究及卫生部门的医务工作者或医学教学研究者对民族医学成就调查、发掘整理或研究的论文,记述了壮、水、彝、傣等瘴区民族预防和治疗瘴疠的理论和医药成就。何丽春《当代岭南医学研究述要》(《中医文献杂志》2003年4期)、黄汉儒《壮族医药的发掘整理》(《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5年1期)、叶水泉《辟瘴防疫吴茱萸》(《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11月19日)、杨昌文《浅谈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贵州民族研究》1994年1期)、何子强《壮医药文献拾萃》(《中医文献杂志》1995年3期)、《壮医的历史沿革、现状与发展对策》(《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4年6期)和《壮族医药学文献拾萃》(《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8年1期)、梁江洪《壮医特色治疗方法》(《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9年36期)、罗金裕《瑶族医药概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4年10期)、唐永江《苗医学体系研究》(《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4年7期)、温元凯《傣药剂型初探》(《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4年7期)、于永敏《台湾医药卫生史料》(《中国医史杂志》1994年4期)、林诗泉《湖南中医药发展史料》(《中国医史杂志》1994年2期)、周兆奎《中国傣医药浅论》(《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3期)、覃文波《广西民族医药史略》(《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6年23期)、严忠《略论孙思邈对预防医学的贡献》(《江苏中医》1999年8期)等介绍研究了各民族治疗瘴疠的成就及所用的常山、芸香、大蒜、槟榔、茱萸、金银花等中草药治疗瘴疾的作用。

    一些学者将瘴与蛊联系考察,从毒蛊角度研究瘴气。范家伟《从医书看唐代行旅与疾病》对南方蛊毒与瘴气进行对比。詹鄞鑫《毒蛊初探》(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专述蛊及其危害。吴长庚《瘴·蛊·槟榔与两广文化》论述了瘴、蛊联系和瘴疟的危害及由此而生的各种疾病、医疗现象及技术发展、槟榔御瘴的文化生活习俗,认为蛊毒是因感瘴而生的另一种病,是岚雾瘴毒引发的腹胀病和由人工培养的毒虫所致之病。章立明《安章与披拨——人类学视野中的禁忌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5期)认为黑巫术是瘴疠之气的替罪羊,瘴气是疟疾、打摆子,属地方性传染病。

此外,一些学者从寄生虫学、昆虫学、医药学等自然科学角度对瘴气等作了研究,无疑有助于相关研究的深入。但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社会科学界多从史料出发进行,未借鉴自然科学成果,结论不能得到自然科学界的广泛认同。自然科学家在确定瘴疟的传染及病理表现形式时,多忽略了瘴气的其他种类及瘴疠、瘴病的其他不同表现症状及众多史籍和医籍对瘴气、瘴疠症状、表现特征的记述,成果和结论虽具科学性,亦未得到社会科学研究者的一致接受,因此形成了瘴气研究中自然科学界有自己的理论和定论、社会科学界也有其依据和结论的局面。要研究瘴气这个特殊的历史自然现象,应将自然科学的实验成果和结论与历史、社会、自然地理、环境史、生态等学科的成果和方法相结合、相联系,才能得出接近瘴气真实面貌的结论。



四  从文化内涵和政治视角进行的研究



    这类研究瘴气与将边疆民族地区及其政治、经济、文化影响相联系,以一种纯历史或文化的眼光看待瘴气,将瘴气从医学疾病学的桎梏中脱离,视其为历史时期存在并发挥影响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这是近年来瘴气研究的新视野和新尝试。

    较有代表性且具学术价值的是张文《地域偏见和族群歧视:中国古代瘴气与瘴病的文化学解读》(《民族研究》2005年3期),认为瘴气原指岭南地区的害气,由此导致的疾病称瘴病,汉晋时形成此概念,逐渐扩至整个南方及西部部分地区,明清后范围有所扩大,瘴气概念逐渐泛化,瘴区范围呈扩大趋势,随近代医学知识的普及和中国文化优势意识的减弱,瘴气与瘴病的概念渐趋消失。瘴气与瘴病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化对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的地域偏见与族群歧视的具体表现,更多的是文化概念而非疾病概念,是建立在中原华夏文明正统观基础上的对异域及其族群的偏见和歧视。文章“基于经济开发导致环境改善从而使瘴区逐渐缩小的看法是缺乏足够事实依据”的观点虽待商榷,但瘴气与瘴病是地域偏见和族群歧视、是中原汉文化对异域和异族进行心理贬低的集体无意识行为的观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总之,各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瘴、瘴气、瘴疠进行研究和探讨,尤其是对岭南等地瘴气分布变迁、瘴气与疟疾关系的研究,涉及瘴气的文化、移民、赋税、政治影响,思考角度虽不尽一致,部分观点或论点亦可商榷,其成果却为瘴气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和理论基础。但目前成果虽多,却多限于岭南瘴气及其分布、与疾病的关系等,对其他重瘴区如西南、福建、台湾、东南亚等地瘴气的研究尚未展开和深入,瘴气研究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与其巨大深远的历史影响相比显得远远不够。部分研究在论及瘴气与自然地理、环境史的关系时亦采用交叉学科的方法,论述瘴气产生原因时多涉及其存在的自然环境,提出了一些理论和观点,囿于主题而未具体深入,且未与生物、生态环境等自然科学及其成果结合,亦未重视那些长期居于瘴区的地方文士在亲睹亲闻或采访基础上撰写的地方志中关于瘴气的第一手资料,以及曾到瘴区的文人墨客对瘴气的记述。目前限于各研究者在知识专门化和深入化有余、广博宏富不足的实况,得到广泛认同的研究成果尚未出现。因此,瘴气研究要得出客观准确和科学的结论,进行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无疑是值得提倡的。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2003年资助项目,写作得到业师林超民先生指导,谨致谢忱!)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5: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资料

地理环境与人体的关系
作者:传鹏  发表时间:2008-07-08

--------------------------------------------------------------------------------


{{本文字为养生科普系列丛书的稿件,希望对大家有益,欢迎提出宝贵建议,但请不要擅自收编。}}

一、地理环境与人体的关系地理环境的不同和地区气候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寿命。例如,全世界有四个长寿区,前苏联的高加索山、巴基斯坦的罕萨、厄瓜多尔的维利巴姆巴、中国的新疆和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山峦绵延、环境幽静、林木葱郁、空气清新、人口分散。
南方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若一旦易地而居,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二、地理环境与疾病的关系
关于地理环境与疾病的关系,早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就有论述:“东方之域……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西方者……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北方者……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南方者……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中央者……其民食杂而不劳,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这些论述的基本精神是,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人们的体质和疾病情况也不一样。因此,其养生保健方法和措施有很大的区别。科学研究证实,随着地形的变化,地球的化学环境也发生变化,与人体相关的生命元素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其分布亦不同,由之而引发的疾病也不相同,如缺碘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克山病和氟中毒,均是典型的与地理环境有关疾病。
此外,有些地区蕴藏的矿物对人体是有害的。如铀矿、磷矿,若有强烈的放射线,可造成当地人患贫血、白血病以及癌症发病率的上升。
综上所述,地理环境是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土壤、水源、阳光、温度、植被和各种元素的分布和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养生应在因地制宜原则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有利因素进行养生保健;针对不利因素进行预防保健。
www.alyisheng.com/article/info_2803.html 35K 2008-12-19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5: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资料

佳宏伟

(厦门大学历史系)

[摘要]近十余年来,环境变迁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人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展开广泛探讨,涉及到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之关系、古代都城与生态环境之关系、动植物变迁与区域沙漠化、灾害与疾疫问题、气候变迁等方面,有力地推动了与环境变迁密切相关的中国生态环境史学研究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环境变迁史;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X2;K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0214(2004)06-0112-08




A Review of the Studies on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Environment in Recent Ten Years

JIA Hong-wei

Abstract: The studies on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environment have achieved great academic achievements in recent ten years. These achievements involve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es and their relations to the changes of environ- ment, ancient capitals and their relations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changes of animal-plants and regional desertization, disasters, disease and pestilence, the changes of climate, etc. which promoted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nvironmental history studies.

Key Words: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the environment; review of studies







    近十余年来,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外学人的共识,从生态背景出发重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自然环境与长期起作用因素,已成为国际史学发展的潮流与方向。环境恶化乃积渐所至,正如《汉书·贾谊传》所言:“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1](p2253)。在此背景下,大陆学术界也明显加强了中国历史上的生态环境史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展开广泛探讨。本文拟对这些成果试作综述,对其中的不足略作总结,不妥错谬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之关系研究




    区域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受到学界重视,主要从社会经济变迁结合相应的地理单元进行考察,其研究理路可概括为:概述区域自然地理概况——考察区域开发过程——探求经济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分析环境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制约——总结人地关系的演进特点及相关历史经验教训。

    黄土高原及相邻地区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前,以谭其骧、史念海为首的一批学者集中研究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水患,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学术界将研究重点转向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环境复原,如植被类型、植被覆盖状况等方面。近十余年来,相关研究又注重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等方面的探讨,发表了一些有分量的论著,如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①及主编论文集《汉唐长安与黄土高原》②,朱士光《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③及主编论文集《黄土高原地区历史环境与治理对策会议论文集》④等等。大量的文章围绕着区域小环境从不同的视角展开考察。梁四宝、李心纯分别撰文就明代的“九边”屯田及其所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明代九边屯田所引起的土地大面积的退化性演替,不但使晋西北、陕甘宁区域的土地资源遭到极大破坏,而且加剧了该区域水蚀、风蚀的过程,对黄土高原这一时期迅速增加的水土流失量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2]。王广智、陈可畏、朱士光则分别考察晋陕蒙接壤区的环境变迁。王广智认为晋陕蒙接壤区环境恶化是秦汉、唐宋、清末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几次大规模屯垦造成的。[3]陈可畏更进一步指出“(晋陕蒙)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虽然在遥远的古代就有,但是变成今天这样面貌,到处荒山秃岭,千沟万壑,主要是宋代以来违背自然规律、不合理地利用土地的结果,特别是明清以来,盲目的大规模毁林垦荒,从山坡一直开垦到山原,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环境迅速恶化”[4]。朱士光在肯定人为诱因的同时,则把自然环境自身的演变纳入考察视野,指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是该地区植被变化、沙漠化、水系变化直至环境恶化的两个基本因素;其《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几个主要区域历史时期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概况》及《试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演化的特点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等文章继续阐发这一主张。[5]史念海、杜瑜、王乃昂则通过考察历史时期甘肃、宁夏等黄土高原区农牧分界线的推移,再现了当地历史时期的环境演变。[6]

    西南、西北地区研究。该地区历史时期的环境变迁比较明显,引起学界关注。蓝勇对历史时期云、贵、川三省经济开发与由此引起的森林分布变迁、野生动物衰退灭绝、热带作物南移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增多等方面进行了系列研究,突出人地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7]萧正洪综合历史地理学、农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以清代西部为例,就农业技术选择同生态环境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8]邹逸轔、钞晓鸿、张建民、葛庆华等人则先后撰文就明清时期秦巴山区的环境变迁进行研究,指出明清以降,由于移民大量涌入与不当开发致使当地生态失衡,社会经济出现严重萎缩,强调区域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9]关于历史时期塔里木盆地的环境变迁,王守春认为塔里木盆地历史上的消长与环境的变化关系密切,“环境的变化是过去联结东西方通道——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衰落的根本原因[10]。”肖小勇则通过对古遗址及古文献考察,指出历史时期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环境变迁呈现出荒漠绿洲化和绿洲沙漠化的特点。[11]

    华北、华中及其他地区研究。人地关系演变是研究重点。李心纯《黄河流域与绿色文明——明代山西河北的农业生态研究》、唐亦功《金至民国时期京津唐地区的环境变迁研究》、于希贤《北京市历史自然环境变迁研究》等论著是该方面的代表作,为我们今天科学开发、合理利用这些区域的自然资源提供了很强的借鉴意义。[12]长江流域的环境变迁及沿江湖区的人地关系.吴敌撰文指出不合理的平面垦殖方式是明清时期长江流域自然环境恶化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13]张国雄认为明清两湖的农业开发使“荆棘丛生,森林茂密的自然景观为田成片、村镇繁荣的人文景观所代替,农业生态环境发生了两个突出的变化,即森林资源减少和水域减退,而山区伴随着开发过程的是水土严重流失”[14]。汪润元、龚胜生的文章就人口压力下移民运动与生态环境变迁进行考察。[15]许怀林考察了江西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开发与环境演进过程,认为“江西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有江西的省情个性特征,也有国家大网络中的关联义”[16]。

    王建革关于近代华北及内蒙的农业生态与社会变迁系列论文,以生态经济学中的能量投入产出对当地社会经济结构及性质进行分析。作者认为“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受生态系统的制约,历史上的过度人口增长和生态破坏已经使中国的发展落后于西方”[17]在传统社会末期,生态压力削弱了乡村亲和内聚力,增加了强制内聚力,这一发展趋向严重制约了乡村新生产关系的发展[18];他还认为华北农业的发展不是“过密化”,而是一种生态变迁过程。[19]关于内蒙古地区作者继续采用华北系列文章的分析路径。[20]此外,郑磊运用生态学的分析方法对秦晖先生的“关中模式”提出了不同的诠释,认为当地地权分散、租佃对立不严重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21]




——————————————————

①该书汇集史念海先生在过去:二十多年中,研究黄土高原地区的历史地理论文二十多篇(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

②这是中日历史地理学家合作研究的课题“中国黄土高原的都城与生态环境的变迁”的成果,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揭示了汉唐长安与黄土高原的复杂关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增刊)。

③这部著作汇集了作者的23篇有关文章,从多个侧面对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环境变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王守春评价此书为“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的承前启后之作”(朱士光《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

④朱士光主编《黄土高原地区历史环境与治理对策会议论文集》作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的增刊出版。




二、关于古代都城与生态环境之关系研究




    古代都城与生态环境之关系主要集中在商都殷墟和古都长安的研究,利用考古及文献资料考察生态环境变迁与都城兴衰,在古代城市史研究中独树一帜。李民从地理位置与气候、水文状况、土质地貌和矿藏等方面研究殷墟的环境变迁,认为“盘庚迁都的重要原因是由于人为的因素影响了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又反过来加重了社会因素,如此恶性循环才迫使盘庚迁都”[22]。李建党通过对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三地的生态复原,考察生态环境对商代都城的分布、形制和布局产生的影响。[23]郭睿姬则考察了殷墟出土的动物遗骸,提出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殷墟文化孕育、形成、发展繁荣的基础。[24]

    关于古都长安城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近年来,学者尝试从生态学的视角分析取得大量很具深度的作品。史念海主编的《汉唐长安与黄土高原》是该方面的代表作,该书收录了中日学者十几篇相关文章,其中史念海《黄土高原的演变及其对汉唐长安城的影响》、史念海与马驰《关陇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关陇集团的建立和巩固》、妹尾达彦《唐代长安城与关中平原的生态环境的变迁》、鹤间和幸《汉长安城的自然景观》等,揭示了汉唐长安城与黄土高原至少存在的四个层次的地域生态关系;李心纯《汉唐长安的岁时习俗与黄土高原的生态》从文化角度探讨汉唐长安与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关系;李健超《汉唐长安城地下水的污染与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和朱士光《汉唐长安城的兴衰对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则对汉唐长安城本身兴衰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探究,朱士光在其文中指出“国势的强弱、国都的兴废与社会经济的盛衰、生态环境的优劣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正相关制约关系”。另外,史念海《汉唐长安城与生态环境》和朱士光《西汉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特征与都城长安相互影响之关系》,则继续论证了汉唐长安城与关中地区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关系。[25]此外,程遂营《唐宋开封生态环境研究》一书以12世纪为界,对唐宋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此前和此后所处的不同生态环境进行专门研究,指出在之前,开封城有优越的生态环境;之后,环境逐渐恶化。可以说是有关方面研究的一部力作。[26]




三、关于动植物变迁与区域沙漠化研究




    动植物变迁研究作为环境变迁的细部化研究,成果颇丰。人们通过文献资料、考古资料和实地调查复原原生生态环境,提醒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史念海就我国由南到北的森林分布进行长时段研究,指出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不断变迁,“原来森林茂密的地区到现在有的已经成了草原、甚至沦为沙漠”[27]。文焕然先后发表数篇文章考察了历史上内蒙古、青海、新疆、两广南部及海南等地区的森林变迁。[28]蓝勇则考察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的森林演变,认为明清以前三峡地区保持着很高的森林覆盖率,明清以后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导致其大规模的丧失,指出“强制性地在三峡地区退耕还林,恢复历史时期三峡地区茂密的森林,在三峡地区有不可替代的地位”[29]。朱士光通过对历史时期华北平原和东北地区的植被更替情况进行研究,强调植被变迁与人类活动、气候变迁之间的双向制约机理。[30]此外,李并成、周云庵还分别考察祁连山区、秦岭等地的人类活动与植被变迁。[31]关于断代的区域性考察也有大量文章。王守春、林汀水、暴鸿昌等撰文分别考察明清时期黄土高原、福建、明代长城区域等地的森林植被变迁,呼吁应该以史为鉴,保护有限的森林植被,充分认识人类活动对植被变迁的负面作用。[32]蓝勇、龚胜生还分别对明清时期皇木采办和唐代长安及元明清时期北京城的樵采所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探讨,立意新颖,显示这一领域的良好发展态势。[33]

    有关动物方面主要是以文焕然、何业恒为主的一批学者先后发表的系列文章,论述了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虎、熊、犀牛等几十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在地理分布上的变迁,得出变迁的总趋势是分布区域由大变小,分布范围北界日趋南缩,有的物种甚至濒于灭绝的结论。文焕然《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28]和何业恒《中国珍稀动物历史变迁丛书》[34]堪称这一领域的集大成著作。蓝勇、刘正刚等则分别撰文考察虎、犀、象等动物分布区域的变迁情况,为我们今天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些动物资源提供了经验教训。[35]

    关于区域沙漠化研究,继侯仁之先生的开创性研究之后,近十年来在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方面都取得丰硕成果。景爱的沙漠化“二重性”论断及《沙漠考古通论》中的跨学科、跨视野的实证分析堪称这方面的代表。[36]《清代科尔沁沙地的垦荒》、《沙坡头地区的环境变迁》、《木兰围场的破坏与沙漠化》等文章运用考古学、历史地理学、气象学、文化人类学等方法,就沙漠化成因机制展开深入分析,有力地推动了此领域的研究。[37]李并成则通过对河西走廊个案分析,就干旱区域沙漠化的规律性问题展开探讨,指出干旱区域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内陆河流下游,沙漠化过程的途径主要有就地起沙、风蚀绿洲、流沙入侵和洪积物掩埋绿洲四种,并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沙漠化土地可以发生逆转。[38]陈育宁则探讨了宁夏地区的沙漠化情况,认为干旱多风、近百年气候干化是土地沙化的重要因素。[39]此外,冯季昌、姜杰《论科尔沁沙地的历史变迁》、牛俊杰《历史时期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环境变迁》等文章,通过考察相关区域沙漠化的演替过程,指出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40]

    近年来由于沙漠化研究的渐趋深入,绿洲学也逐渐兴起.黄盛璋就绿洲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内容和意义作了系统论述,呼吁大力加强绿洲学研究,有很强的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意义。[41]谢丽以楼兰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为背景,对战争胁迫下的楼兰古国和塔里木河中、上游地区西汉至唐朝绿洲农业的开发及其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建立了“绿洲废弃周期”理论模型。[42]李并成运用考古学和地理学的方法,实地调查河西走廊汉唐古绿洲10大片沙漠化区域,揭示绿洲沙漠化区域的若干特征以及形成的过程和机制,认为古绿洲沙漠化主要发生在汉代后期以后,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为方面。[43]




四、关于灾害及疾疫问题研究




    灾害问题,作为环境变动的具体体现,相关的研究成果可以说连篇累牍。近十年来,大量的文章就不同时空内灾害暴发成因、规律、社会危害以及应对策略展开了广泛考察,已有多篇综述性文章就相关问题展开论述。因此,我们仅从环境变迁的视野下展开分析,详细研究可参阅相关述评文章。①

    从灾害暴发的成因着手分析灾害与生态环境变迁之间的内在联系。阮明迈《清代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的洪灾研究》、李正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刘沛林《历史上人类活动对长江流域水灾的影响》、蓝勇《历史上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及其危害》、马雪芹《明清黄河水患与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变迁》、吴滔《关于明清生态环境变化和农业灾害发发生的初步研究》、李文海《生态破坏与灾荒频发的恶性循环:近代中国灾荒的一个历史教训》等,这些文章指出灾害的暴发与生态环境变迁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常常出现恶性循环,即:生态环境失衡一灾害频发一生态环境恶化一自然灾害进一步加剧。[44]

    某一区域不同灾害的时空规律研究.尹均科《北京历史自然灾害研究》、袁林《西北灾荒史》、王振忠《近600年来自然灾害与福州社会》等专著是相关区域灾害史研究的代表作。[45]元代灾荒史长期以来一直是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近年来,王培华对元代北方地区寒灾、旱灾、蝗灾以及水灾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量化研究,填补了有关方面的空白.[46]华林甫则依据清代地方官员关于洪涝灾情的奏疏、方志以及洪水题刻等史料,考察长江三峡地区水旱灾害发生的规律,认为长江流域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大,危害严重;而水灾更为严重,危害最大。[47]马雪芹从旱、涝、蝗、盐碱、风、沙、雹,震等方面分析明清时期河南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主要原因及其采取的对策,指出森林植被的破坏和水利事业的衰落是当时自然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48]薛平栓通过对唐代关中地区自然灾害研究,认为该地区自然灾害暴发的阶段性特征极为明显,地震活动的活跃期和稳定期基本上是交替出现的,风灾、水灾和旱灾的发生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49]另外,卞利对清初淮河流域、王金春对光绪初年北方三省、王双怀对明代华南、张建民对江汉地区自然灾害的研究,都是近来相关区域研究不可多得之佳作,显示了这一领域的良好发展态势。[50]

    近代灾荒史的研究,在李文海教授开拓性研究②的推动下,硕果累累,呈方兴未艾之势。近十年来有10多部近代灾荒史著作和50多篇论文问世,有关具体的研究情况可参阅阎永增、池子华《近十年来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综述》的述评文章,我们不再赘述。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近十年来,疾疫史研究打破长期以来依附于中国医学史研究的局面,引起了史学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形成研究热点。③余新忠以清代江南瘟疫为中心的系列研究最受学界关注,《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书集中体现他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该书详细考察了清代江南瘟疫的社会生态背景、时空分布规律以及社会各界的应对策略,具有很强的开拓意义。[51]针对历史时期我国瘴病的变迁情况,龚胜生撰文指出:2000年来,由于人为因素和气候变化,其分布范围具有逐步南移的趋势[52];在具体论及明清时期瘴病分布与变迁时,作者进一步指出,“瘴病区变迁除与气候本身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外,更重要的是与人口增长、土地开垦、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改变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恶性疟疾分布区的日益缩小,正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而使自然环境优化的反映”。[53]梅莉、晏昌贵还考察了明代的传染病,认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灾荒与战争、山地开发、流民移动是影响明代传染病地理分布的基本因素。[54]曹树基、李玉尚则连续发表了数篇有关鼠疫的文章。曹树基通过分析明代万历、崇祯年间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的两次鼠疫大流行情况,认为“人口的繁殖与迁移,农业区的开发与拓展是一种生物行为,一种类似于动物贪食、求生的本能”[55]。李玉尚、曹树基《咸同年间的鼠疫流行与云南人口的死亡》一文,则以咸同年间的云南为例,估算出战争期间鼠疫死亡人数以及这些死亡人口在整个战争人口损失中所占的比例,进而提出战争也是一场“生态灾难”。[56]另外,他们还从生态关系、民风民俗的视角就鼠疫传染病与云南整体社会变迁进行研究,指出“18—19世纪云南的社会变迁,实际上是云南乃至一个更大范围内生物圈变化的一部分”,“社会转型不仅仅是一个社会概念,而且是一个生态概念。西南地区的社会变革与生态变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至今仍在进行中”。[57]在论及鼠疫流行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时,他们认为“近代中国的变迁,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的变迁”[58]。此外,范家伟、曹树基、李玉尚还分别就地理环境与疾疫之间的关系以及霍乱在中国的传播情况进行论述,亦很有见地。[59]




五、关于气候变迁及相关问题研究




    气候是生态环境变迁的主导因素,历史气候变化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传统研究领域之一,自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发表之后,不断取得可喜进展。近十年来,研究进一步深化,历史文献气候记载、树木年轮、地衣测量、盐湖沉积、冰川、孢粉分析等方法得到广泛应用,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张丕远《中国历史气候变化》以及文焕然《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等专著精品相继问世。[60]大量的区域性气候变迁研究则显示出很强的开拓性。满志敏先后发表多篇文章对历史上不同时期黄淮海平原的气候变迁情况进行考察,提出自己的气候变迁模式。[61]于希贤利用云南仓山顶上冬夏间冰雪的积融,并参照各个时期的物候概况,指出仓山雪反映的云南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在总趋势上与国内外研究所得结果相似,但在具体冷暖出现时间上则呈现出区域性差别。[62]邓辉利用《辽史》中“帝王纪”、“食货志”以及“宋人使辽语录”中所记载的有关旱、涝、冻灾记录,对928—1109年间燕北地区的历史记录进行复原,指出辽代燕北地区的干湿变化过程,早期以干为主,中、晚期以湿为主,1080年前后为气候剧烈下降时期,比黄淮地区的变化要早30年。[63]朱士光等则通过对关中地区考古发掘、孢粉分析研究成果以及丰富的史籍文献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利用,建立关中地区历史时期完整的气候变迁序列,划分出全新世早期寒冷、全新世中期暖温、西周冷干、春秋至西汉前期暖湿、西汉后期至北朝冷干、隋和唐前中期暖润、唐后期至北宋凉干、金前期暖干、金后期至元凉干、明清冷干等10个气候变化阶段。[64]李平日和曾昭璇则利用史籍资料和香港近百年的气温记录,考察珠江三角洲1488—1893年小冰期和气候进入现代暖期的气候变化。[65]何业恒对20种热带、南亚热带动植物的分布和兴衰演变进行分析,探讨了五千年来华南地区气候冷暖和环境变迁。[66]

    农牧过渡带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影响。邹逸麟认为十五世纪初我国北部气候转寒,农耕无法维持卫所及其家属的生存,故统一内迁至长城以内;到十八世纪前期,我国北方气候一度转暖,农牧过渡带北移,出现康乾时代农业经济的盛世;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我国气候又有一段短暂的转暖期。[67]王会昌则对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作了长时段的考察,指出气候变化是王朝兴衰更替、北方游牧民族南进北撤的直接诱发因素。[68]满志敏、葛全胜、张丕远从北魏平城迁都、元朝中叶岭北地区移民、12世纪初科尔沁沙地演变、明初无良哈三卫南迁等四个历史具体实例出发,讨论了气候变冷变干时,农牧过渡带变化与相应的社会变化现象,指出气候变化对农牧过渡带的影响是通过人类社会子系统起作用的,不同的社会状态和组合产生不同的农牧过渡带实况和相应的社会问题。[69]

    气候变迁与社会经济、人口变化之关系研究。王子今重点分析秦汉时期气候变迁对江南经济文化发展的意义,指出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经济与文化的进步,与气候条件的变迁关系密切。[70]马新则以农作物布局的变化、农产量的提高以及农业经营方式的形成为切入点,具体阐述历史气候与两汉农业的发展。[71]有关明清时期的气候变化与农业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学界也有多篇文章论述。陈家其认为该时期作为近千年来我国气候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对太湖流域农业带来巨大影响:气候变冷,双季稻面积减少,粮食复种指数下降;自然灾害频发,粮食产量下降;亚热带经济作物受到严重威胁。[72]王双怀则具体研究了明代气候转寒对华南农业的影响,指出:一方面,由于气候振动,气象灾害时常发生,伤害了劳动力资源,破坏了耕地和其他农业设施,扰乱了农业生产秩序。另一方面,由于气候转寒,使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发生改变。[72]沈小英、王业键、周翔鹤还进一步分析了气候变化与粮食生产之间的密切关系。[74]沈小英认为随着气候变化,太湖流域的双季稻在明末前后有一个较大的变化,而每一个兴衰过程大致代表了一次几十年的冷暖变化。明末以前,由于热量条件较为充裕,双季稻的发展比较稳定,粮食产量较高;明末以后,由于热量条件变得处于一年二熟与三熟间的临界状态,双季稻时兴时衰。[75]王业键、黄莹珏则从自然灾害分析入手,认为清代气候的冷暖变迁、粮食生产与粮价的变动关系紧密。周翔鹤、米红《明清时期中国的气候和粮食生产》把人口因素纳入考察视野,研究了气候变化、粮食生产与人口数量的变化曲线。[76]此外,李伯重就历史上气候变化对人口变化的整体影响进行分析,指出“20世纪以前的两千年中,气候变化是引起我国人口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之一”[77]。

    针对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冷暖波动,学界也展开广泛探讨。这些研究多围绕着竺可桢的研究成果展开,或者提出商榷补充,或者作进一步实证研究。牟重行《中国五千年气候的再考证》一书是其代表性的论著,作者通过翔实的考证,就竺可桢的某些资料及其观点提出自己的不同诠释。[78]于希贤《近四千年来中国地理环境几次突发变异及其后果的初步研究》一文,通过梳理古文献资料,就竺可桢明清时期气候冷暖波动的具体情况提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认为17世纪冷期出现的时间,比竺可桢教授研究的结论约早半个世纪,其变幅较竺可桢的l-2℃也大的多。[79]满志敏则通过对黄淮海平原的气候研究,提出了全新的气候变迁模式,认为历史上气候变迁可以分为仰韶温暖期、西周至西汉降温期、魏晋至五代寒冷期、北宋至元中叶温暖期、元后期至清末寒冷期,特别是有关唐代寒冷期和南宋温暖期看法,被认为是“对历史气候研究的一大贡献(陈桥驿、王守春语)”。[80]不过,吴宏歧、蓝勇、王子今等人撰文对满文的观点持保留态度。吴宏歧、党安荣从唐长安驯象的史实人手,认为气候的转冷应大致在唐德宗贞元十三年(797)前后,即在八世纪末期,而不是在“八世纪中期”,有唐300年间转冷的时段应比满文所推测的要短半个世纪左右,指出唐后期(八世纪末以后)至五代这一时段气候的转冷,只能被视作从南北朝后期至北宋初年大温暖期中的波动,传统关于隋唐温暖期的划分是符合历史实际的[81];《隋唐时期气候特征与气候波动》一文则依据物候、动物分布、孢粉、雪线和海平面等相关资料,对隋唐时期气候冷暖特征再次进行了深入分析,再次肯定竺可桢关于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研究的基本结论。[82]蓝勇也撰文参与讨论,认为8世纪中叶的气候确实有一个由暖转冷的过程,但从当前总的研究看,唐代温暖期的论证似乎更加充分。[83]费杰和侯甬坚则基于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的历史文献记录,对唐代气候冷暖波动提出了自己中肯的观点。认为唐代我国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并不表现为一个稳定的暖期,公元799前后存在一次百年尺度的气候转寒,以此为界,可划分为相对温暖且较稳定的阶段I(620—799AD)和相对寒冷且波动频繁的阶段Ⅱ(800—960AD)。[84]王子今则依据秦汉时期祭祀制度的历史资料,指出满文中利用“秦朝”“淮河再年冻结”这一史料而断定“当时气候比现代寒冷”的推测,似乎也难免有证据不足之嫌,充分肯定了竺可桢的相关研究。[85]




六、结语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学界对历史上环境变迁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在广度和深度方面较前都有长足进步。④一些研究摆脱了长期以来囿于文献描述这一缺憾,开始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因素与环境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随着研究的内容拓展与方法革新,我们相信必将推进生态环境史学研究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正如环境史专家伊懋可所说:“有了这些广泛的基础,似乎在未来几年内将可见到更充分发展的环境史研究出现于大陆。”⑤

    最后,笔者以为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及今后应加强的若干方面是:

    (一)学科整合与生态环境史研究。生态环境史本身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有机体。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原本应具有这两门学科的学术素养与知识,但从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及研究者的经历考察,真正具有这一知识结构者还不是很多,于是研究中出现了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从历史文献的找寻与解读出发,来探讨晚近时期生态环境的变迁,大都十分强调其中人为因素与负面影响。而自然科学工作者则从孢粉分析等实验方式入手,讨论历史时期的自然环境变迁,一般强调自然环境自身的演变规律性及其天文成因等非人为因素。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各有优势与特色,不可替代、缺一不可,因此在以后研究中似乎应继续加强联合研究与学科之间的整合,进行学术对话与综合研究,建立中国自己的生态环境史学。

    (二)正确把握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生态环境演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自身的演变规律,自从有了人类以后,人为因素只是诱发环境演变的众多诱因之一,既不是惟一原因也未必是主因,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为因素的作用或大或小、或主或从,因此不能不加区分地将人类作为一切生态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生态环境也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区都趋于恶化,不能因为一些地区人为导致的环境恶化而无视人类合理干预、适度开发对维护生态平衡的积极意义。同时也不能无限夸大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制约,把人类描绘成一个无为的、任凭自然摆布的奴隶,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无不是改造、利用大自然的结晶,人类从来就不是也无需成为无所作为、任凭大自然摆布的奴隶。另一方面,也不能忘记人类无法超越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而可以为所欲为。否则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改造自然是为了利用自然,因此还是应该提倡因地制宜、顺应环境自身的演变规律改造自然,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三)继续加强实证研究与理论建设。多年来,环境史研究的重大成果与共识之一,是学者们普遍认识到环境演变的区域差异性。在竺可桢等前辈科学家的开拓性研究基础上,还有许多领域、许多区域需要我们去开拓、去扎实地研究,而现今的若干文章未免有人云亦云、观点雷同、以偏概全之嫌,在资料的发掘力度与认识深度方面还难尽如人意。此外,理论建设还存在严重不足,不少研究还停留在叙述史实这一层次之上,从而制约、影响了生态环境史的研究。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借鉴海外及其他学科知识,推进生态环境史研究中的理论建设。

——————————————————

①吴滔《建国以来明清农业自然灾害研究综述》,《中国农史》1992年第4期;余新忠《1980年以来国内明清社会救济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4期,阎水增、池子华《近十年来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综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l期,卜凤贤《中国农业灾害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2期;朱浒《二十世纪清代灾荒史研究述评》,《清史研究》2003年第2期。

②关于李文海教授相关学术贡献可参阅黄兴涛的《李文海教授的学术追求与历史研究》(《高教理论战线》2002年第4期)。

③余新忠曾先后撰文从社会史的视野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具体可参阅《关注生命——海峡两岸兴起疾病医疗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以及《20世纪以来明清疾疫史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10期)。本文从环境变迁的角度进行论述,且仅限于大陆学者,不当之处,还请见谅。

④此外,水系和海岸线的变迁也是环境变迁问题研究的重要方面,考虑相关研究成果于每年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中亦有论述和本文篇幅所限,不再——论述,有关研究可参阅华林甫编《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学苑出版社2000年)相关部分。

⑤刘翠溶,伊懋可主编:《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第2l页。另包茂宏在谈到中国的环境史研究时,认为应该分三步走:一是学习和引介外国的理论成果和方法;二是实证研究中国人与环境的变迁史;三是综合分析论证,形成中国的环境史学派。可见环境变迁史本身研究的重要性,具体论述可参阅其《环境史:历史、理论与方法》(《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一文。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贾谊传[M].卷四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62.

[2]梁四宝.明代"九边"屯田引起的水土流失问题[J].山西大学学报,1992,(3);李心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加剧的祸根:明代的军屯与九边屯垦所导致的土地演替[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1).

[3]王广智.晋陕蒙接壤区生态环境变迁初探[J].中国农史,1995,(4).

[4]陈可畏.晋陕蒙黄土高原及邻近地区历史时期农牧变化、土地开垦与环境关系研究.王守春主编.黄河流域地理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C],第5辑.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5]朱士光.历史时期农业生态环境变迁初探:以晋陕蒙大三角为例[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0,(2);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几个主要区域历史时期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概况[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1);试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演化的特点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3).

[6]史念海.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地区分界线在黄土高原上的推移及其影响[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1、2);杜瑜.甘肃、宁夏黄土高原历史时期农牧业发展研究[A].王守春主编.黄河流域地理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C].第5辑,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王乃昂.历史时期甘肃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J].历史地理, ,第八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7]蓝勇.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

[8]萧正洪.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8.

[9]邹逸麟.明清流民与川陕豫交界地区的环境问题[J].复旦大学学报,1998,(4);钞晓鸿.清至民国时期陕西南部的环境保护[J].中国农史,2002,(2);张建民.明清秦巴山区生态环境论略[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 [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葛庆华.试论清初中期川陕交界地区的开发与环境问题[J].西北史地,1999,(1);鲁西奇、蔡述明.汉江流域开发史的环境问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3);耿占军.清代陕西农业地理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

[10]王守春.塔里木盆地近代环境变迁与社会经济发展[J].西域研究,1991,(1);历史上塔里木河下游的地区环境变迁和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3).

[11]肖小勇.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变迁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8,(4).

[12]马强.蜀道地带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J].成都大学学报,1999,(1);吴晓军.论西北地区的环境变迁[J].甘肃社会科学,1999,(4);马波.历史时期河套平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4);党瑜.历史时期河西走廊农业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 (2).

[13]李心纯.黄河流域与绿色文明——明代山西河北的农业生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唐亦功.金至民国时期京津唐地区的环境变迁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于希贤.北京市历史自然环境变迁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

[14]吴敌.清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环境问题[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6,(6).

[15]张国雄.明清时期两湖开发与环境变迁初议[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5).

[16]汪润元.清代长江流域人口运动与生态环境的恶化[J].学术月刊,1994,(4);龚胜生,清代西湖地区人口压力下的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对策[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1).

[17]许怀林.江西历史上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变迁[J].农业考古,2000,(3) .

[18]李若文.清代台湾嘉义地方的开发与环境变迁[J].清史研究,1999(1).

[19]王建革.小农与环境——以生态系统的观点透视传统农业生产的历史过程[J].中国农史,1995,(3).

[20]王建革.资源限制与发展停滞:传统社会的生态学分析[J].生态学杂志,1997,(1).

[21]王建革.近代华北乡村的社会内聚及其发展障碍[J].中国农史,1999,(4).

[22]王建革.近代华北的农业生态与社会变迁——兼论黄宗智"过密化"理论的不成立[J].中国农史,1999,(1).

游牧圈与游牧社会—以满铁资料为主的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3);近代内蒙古农业制度体系的形成及其适应[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4);传统时代的草原生态及其变化:以蒙疆中部地区为例[J].中国农史,2002,(1).

[23]郑磊.民国时期关中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结构变迁(1928—1949)[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3).

[24]李民.殷墟的生态环境与盘庚迁殷[J].历史研究,1991,(1).

[25]李建党.生态环境对商代都城的影响[J].殷都学刊,1999,(3).

[26]郭睿姬.殷墟的自然环境与殷王朝的关系试探[J].华夏考古,1999,(3);殷墟的自然环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试探[J].中州学刊,1998,(2).

[27]史念海.汉唐长安城与生态环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1);朱士光.西汉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特征与都城长安相互影响之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3).

[28]程遂营.唐宋开封生态环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9]王小红.水、树、园:宋代成都城的生态环境[J].成都大学学报,2001,(2)

[30]史念海.论历史时期我国植被的分布及其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3).[31]文焕然.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

[31]文焕然.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

[32]蓝勇、杨伟兵.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森林植被分布的演变研究[J].历史地理,第十六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蓝勇.历时期三峡地区森林资源分布变迁[J].中国农史,1993,(4);历史时期中国楠木地理分布变迁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4).

[33]周宏伟.长江流域森林变迁的历史考察[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4).

[34]朱士光.历史时期华北平原的植被变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1994,(4);历史时期东北地区的植被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4).

[35]马雪芹.历史时期黄河中游地区森林与草原的变迁[J].宁夏社会科学,1999,(6);李并成.历史上祁连山区森林的破坏与变迁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1);马强.历史时期蜀道地带森林的分布与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周云庵.秦岭森林的历史变迁及其反思[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1) .

[36]王守春.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植被与环境[A].王守春主编.黄河流域地理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C],第5辑,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林汀水.明清福建植被的破坏与水土流失[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3);暴鸿昌.明代长城区域的森林采伐与禁伐[J].学术交流,1991,(3);衣保仲.近代东北地区林业开发及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2000,(3).

[37]蓝勇.明清时期的皇木采办[J].历史研究,1994,(6);龚胜生.唐代长安城新炭供销的初步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4);龚胜生.元明清时期北京城燃料供销系统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

[38]何业恒.中国珍稀兽类的历史变迁[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中国珍稀鸟类的历史变迁[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中国虎与中国熊的历史变迁[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中国珍稀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的历史变迁[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中国珍稀兽类(II)的历史变迁[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

[39]蓝勇.历史时期西南虎分布变迁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1991,(2);清初四川虎患与环境复原问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3);野生印度犀牛在中国西南的灭绝[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1992,(2);历史时期中国野生犀象分布的再探讨[J].历史地理,十二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刘正刚.明清南方沿海地区虎患考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2);明末清初西部虎患考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4);明清闽粤赣地区虎灾考述[J].清史研究,2001,(5);刘洪杰.中国古代独角动物的类型及其地理分布的历史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4);王青.海岱地区地区的獐与史前环境变迁[J].东南文化,1994,(5);裴修碧.上古时期扬子鳄分布地域考[J].安徽史学,1996,(3);颜廷真.西汉秦岭山区的兽类动物初探[J].中国历史地理丛,2000,(4).

[40]景爱.中国北方沙漠化的原因与对策[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6;景爱.沙漠考古通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

[41]景爱.科尔沁沙地考察[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4);景爱.秦长城与腾格尔沙漠[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2);景爱.清代科尔沁沙地的垦荒[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3);景爱.沙坡头地区的环境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3);景爱.木兰围场的破坏与沙漠化[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2).

[42]李并成.沙漠历史地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以我国河西走廊历史上的沙漠化研究为例[J].地理科学,1999,(3).

[43]陈育宁.宁夏地区沙漠化的历史演进考略[J].宁夏社会科学,1993,(3) .

[44]冯季昌、姜杰.论科尔沁沙地的历史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4);张柏忠.元代至民国时期科尔沁沙地的变迁[J].北方文物,1991,(1);牛俊杰、赵淑贞、任世芳.历史时期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环境变迁[J].中国沙漠,1999,( 3).

[45]黄盛璋.论绿洲研究与绿洲学[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2).

[46]谢丽.绿洲农业开发与楼兰古国生态环境的变迁[J].中国农史,2001,(1).

[47]李并成.河西走廊汉唐古绿洲沙漠化的调查研究[J].地理学报,1998,(2).

[48]张波.绿洲农业初探[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3).

[49]阮明迈.清代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的洪灾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1,(2);李正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J].江汉论坛,1999,(1);刘沛林.历史上人类活动对长江流域水灾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1998,(6);马毅.长江流域水旱灾害与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思考[J].黑龙江商学院学报,1993,(1);蓝勇.历史上长江上游流失及其危害[N].光明日报,1998-9-25;马雪芹.明清黄河水患与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变迁[J].江海学刊,2001,(5);吴滔.关于明清生态环境变化和农业灾害发生的初步研究[J].农业考古,1999,(3);李文海、康沛竹.生态破坏与灾荒频发的恶性循环:近代中国灾荒的一个历史教训[N].人民日报,1996 -6-29.

[50]尹均科.北京历史自然灾害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袁林.西北灾荒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王振忠.近600年来自然灾害与福州社会[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51]王培华.元代北方寒害及减灾防灾措施[J].文史知识,1998,(9);试论元代北方蝗灾群发韵律性及国家减灾措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1);元代北方水旱灾害时空分布特点与申检体覆救灾制度[J].社会科学战线1999(3);1238—1368年华北地区蝗灾的时聚性与重现期及其与太阳活动的关系[J].社会科学线.2002,(4).

[52]华林甫.清代以来三峡地区水旱灾害的初步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9,(1).

[53]马雪芹.明清河南自然灾害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1).

[54]薛平栓.唐代关中地区的自然灾害及其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1).

[55]卞利.清初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及其治理对策[A].自然灾害与中国历史结构[C].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明清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与社会矛盾[J].安徽大学学报,1998,(3).

[56]尹均科.北京地区特大自然灾害[J].北京社会科学,1996,(3)

[57]王金春.光绪初年北方三省灾荒述略[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4);王双怀.明代华南的自然灾害及其时空特征[J].地理研究,1999(2);张建民.明清时期的洪涝灾害与江汉平原农村生活[A].自然灾害与中国历史结构[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张国雄.清代江汉平原灾害的变化与垸田生产关系[J].中国农史,1990,(3);宋平安.清代江汉平原水灾害与经济开发初探[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2);马波.清代闽台地区主要灾种的时空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论述[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2);施由民.东汉至清江西农业自然灾害探析[J].中国农史,2000(1).

[58]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J].地理学报,1993,(4).

[59]梅莉、晏昌贵、龚胜生.明清时期中国瘴病分布与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2).

[60]梅莉、晏昌贵.关于明代的传染病的初步考察[J].湖北大学学报,1996,(5)

[61]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2]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变迁[J].历史研究,1997,(1).

[63]李玉尚、曹树基.咸同年间的鼠疫流行与云南人口的死亡[J].清史研究,2001,(2).

[64]李玉尚、曹树基.鼠疫流行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A].自然灾害与中国历史结构[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65]曹树基、李玉尚.18~19世纪的鼠疫流行与云南社会变迁[A].自然灾害与中国历史结构[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66]范家伟.地理环境与疾病—论古代医学对岭南地区疾病的解释[J].中国历史地理丛,2000(1);曹树基.地理环境与宋元代的传染病[J].历史地理.十二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李尚玉.霍乱在中国的流行(1817—1821).历史地理.十七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7]张丕远.中国历史气候变化[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6;文焕然.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68]满志敏.黄淮海平原仰韶温暖的气候特征探讨.历史地理.第十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黄淮海平原北宋至元中叶的气候冷暖状况.历史地理.第十一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69]于希贤.仓山雪与历史气候冷暖变迁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2).

[70]邓辉.论燕北地区辽代的气候特点[J].第四纪研究,1998,(1) .

[71]朱士光、王元林、呼林安.历史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J].第四纪研究,1998,(1)

[72]李平日、曾昭璇.珠江三角洲五百年来的气候与环境变迁[J].第四纪研究,1998(1).

[73]何业恒.近五千年来华南气候冷暖的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1).

[74]陈渭南.毛乌沙地全新世孢粉组合与气候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1).

[75]蓝勇.中国西南历史气候初步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2);韩昭庆.明清时期太湖流域冬季气候研究[J].复旦大学学报,1995,(1);盛福尧.初探河南历史时期的寒暖[J].历史地理.第七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76]邹逸麟.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J].复旦大学学报,1995,(1).

[77]王会昌.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J].地理科学,1996,(3).

[78]满志敏、葛全胜、张丕远.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影响的个例研究[J].地理研究,2000,(2).

[79]王子今.试论秦汉时期气候变迁对江南经济文化发展的意义[J].学术月刊,1994,(9).

[80]马新.历史气候与两汉农业的发展[J].文史哲,2002,(5).

[81]陈家其.明清时期气候变化对太湖流域农业经济的影响[J].中国农史,1991,(3).

[82]王双怀.气候变化对明代华南农业的影响[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2).

[83]沈小英、陈家其.太湖流域的粮食生产与气候变化[J].地理科学,1991,(3).

[84]王业键、黄瑩珏.清代中国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与粮价的初步考察[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1).

[85]周翔鹤、米红.明清时期中国的气候和粮食生产[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4).

[86]李伯重.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几次大起大落[J].人口研究,1999,(1).

[87]牟重行.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再考证. [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

[88]于希贤.近四千来中国地理环境几次突发变异及其后果的初步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2).

[89] 满志敏.唐代气候冷暖分期及各期气候冷暖特征研究[J].历史地理.第八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关于唐代气候冷暖问题的讨论[J].第四纪研究,1998,(1);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90]吴宏歧、党安荣.唐代长安的驯象及其反映的气候状况[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4).

[91]吴宏歧、党安荣.隋唐时期气候冷暖特征与气候波动[J].第四纪研究,1998,(1).

[92]蓝勇.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1).

[93]费杰和侯甬坚.基于黄土高原南部历史文献记录的唐代气候冷暖波动特征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4).

[94]王子今.关于秦汉时期淮河冬季封冻问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4).




原文出处:《史学月刊》2004年第6期www.iqh.net.cn/info.asp?column_id=1983 94K 2008-9-10 -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5: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资料

中国中医研究院 高思华 如何运用天地气化之理诊断疾病2008-12-10 17:02如何运用天地气化之理诊断疾病

中国中医研究院 高思华

运气学说揭示了人与天地气化相应和人体疾病与天地气化相应的一般规律,明确了随天地气化之理而诊断疾病的基本观点。归纳所论,运用天地气化之理诊断疾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随天地气化之理定病位病性

(1) 以四时感邪定病位定性

《素问·风论》、《素问·痹论》等编,根据五脏应四时,各以其时感邪受病的气化学说理论,明确提出了以四时感邪定病位定性的观点,指出:“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脏论》、《三部九侯论》等篇,从脉应四时的角度,反复论述了如何据四时的不同脉家定脏腑病位。如《平人气象论》所说的“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长夏胃微软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软弱而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为夏病,构甚曰今病。”就是指出了四时五脏的平脉、病脉、死脉的不同和如何据四时五脏的不同病脉而确定病位、病时,展示了气化学说依时诊病的思想,提示人们临床诊断疾病时勿忘随四时五行定病位病性。为什么要以四门五行定脏腑病位呢?让我们看一看运气学说揭示的四时阴阳不同,为病亦各有不同的一般规律就不难理解了。

运气学说认为:四时之气,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冬寒,春夏阳盛阴衰,秋冬阴盛阳衰,为病亦具有春多温病、肝病;更多热病、心病;长夏多湿病、脾病;秋多燥病、肺病;冬多寒病、肾病,春夏病多伤阴、秋冬病多伤阳的规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五脏通四时,“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于其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素问·咳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鉴于此,根据五脏与四时五行的收受关系及人体阴阳之气与天地阴阳之气的相应关系来确定病位病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凡病发于春、感受风邪所致的疾病,可定位于肝、定性为风,凡病发于夏、感受热(暑)邪所致的疾病,可定位于心、定性为热(暑),见病发于长夏、感受湿邪所致的疾病,可定位于肿、定性为温,见病发于秋、感受燥邪所致的疾病,可定位于肺、定性为燥,凡病发于各、感受寒邪所致的疾病,可定位于肾、定性为寒。

凡慢性病至春季定时发作,或于春季减轻者,可定位于肝;凡慢性病至夏季定时发作,或于夏季减轻者,可定位于心;凡慢性病于长夏之时发作,成于长度减轻者,可定位于胸;凡慢性病王秋季之时发作,戏于秋季减轻者,可定位于肺;凡慢性病于冬季定时发作,或于冬季减轻者,可定位于肾。

此外,根据四时五行相胜的道理,凡慢性病主秋李加重者,也可定位于肝;凡慢性病至冬季加重者,也可定位于心;凡慢性病至春季加重者,也可定位于脾;凡慢性病至长夏加重者,也可定位于肾。

见病发于春夏、感受阳邪,或病于春夏加上、秋冬减轻者,可定位为阳盛或阴虚;凡病发于秋冬、感受阴邪,或病于秋冬加重、春夏减轻者,可定性为阴盛或阳虚。

再者,由于一日通于四时五行,昼日属阳,夜间属阴;平旦为春、日中为夏、日哺为长夏、下哺为秋、夜半为冬,故凡病于平旦之时定时发作,或每于下哺之时加重者,可定位于肝;凡病于日中之时定时发作,或每于夜半之时加重者,可定位于心,凡病于日哺之时定时发作,或每于平旦之时加重者,可定位于脾;凡病于下之时定时发作,或每于日中之时加重者,可定位于肺;凡病于夜半之时定时发作,或每于回哺时加重者,可定位于肾。凡病于昼日减轻夜间加重者,可定性属阳虚或阴盛;凡病于夜间减轻昼日加重者,可定性属阴虚或阳盛。但亦有阳虚病人却夜间安静而昼日反应较剧,或阴虚病人却昼日安静而夜间反应较剧者,则是因其挟有外邪,虚弱之正气得同气之助起而抗邪的缘故,临床亦当详辨。

(二)随五方高下定病位病性

运气学说揭示了疾病的发生随地理之五分高下不同而不同的一般规律,如《素问·异法方宜论》就详细论述了五方地理环境不同,气候条件各异,为病亦各有特点的情况,认为“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病皆为痈疡。”“南方者,天地之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病挛痹。”“西方者,金石之玉,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病生于内”“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其地高陵后,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其病多痿厥寒热。”

《五运行大论》、《阴阳应象大论》则主从五方地域不同,气候特点不同,为病多伤及相通之脏的观点出发,指出了五脏之病随五方而有异的特点,认为“东方生风……风伤肝”、“南方生热……热伤气”、“中央生湿……湿伤肉”、“西方生燥……燥伤皮毛”、“北方生寒……寒伤血。”《金匮真言论》亦将五方、五脏、五味、五蓄、五谷、五音、五星等各自归类,指出五方不同,病位有五脏相偏的特点。其云:“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是以知病之在脉也”“中央黄色,人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牌……是以知病之面肉也。”“西方白色,人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北方黑色,人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是以知病之在骨也。”

《五常政人论》更从东西南北地势有高下,气候有温凉,从而影响人体的腠理开闭,为病有偏表偏里的不同,指出“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此腠理开闭之常,太少之异耳。”

凡此均是从不同的角度归纳了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的发病特点和规律,论证了地理环境与疾病发生的密切关系,为因地制宜原则的提出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显然,临证之时充分考虑到病人所处的地理因素对病生的影响来参考疾病的定位定性是诊断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环节。一般说来,居处东北高寒之地者,定位应多考虑肝肾,定性多考虑风寒;居处西北高原之地者,定性应多考虑凉燥,定位应多考虑肺肾;居处沿海潮湿之地表,定位应多考虑肝脾肾,定性应多考虑风寒湿;南方气热之地者,病多伤阴,定性应多考虑阴虚;北方气寒之地者,病多伤阳,定性应多考虑阳虚;久居湿地者,多脾湿之疾;地高寒凉之地者,多腠理闭而外寒里热;地下温热之地者,多腠理疏而外热里寒,凡此种种,在定位定性诊断疾病时都必须认真参考。

(三)随运气之变定病位病性

从《素问》七篇大论的内容可以看出,运气学说不仅讨论了干支推算所揭示的气候变化之常和运气的胜复、郁发、至而不至、不至而至以及发无常会的卒热之变等气候变化之变,而且在讨论气候的常与变时无一不同时讨论了相应的病候,不厌其烦地提示人们随时的运气之变皆可影响人体而变生相应的疾病,因此,临床在随四时主气定病位病性的同时,还必须参以随时的六气之变来定病位病性。一般说来,不论何时何地,凡由于气候变化,明显因感受风邪所致的疾病应定性为风,并或可定位于肝;明显因感受热(暑)邪所致的疾病应定性为热(暑),并或可定位于心;明显因感受湿邪所致的疾病应定性为湿,并或可定位于脾;明显因感受燥邪所致的疾病应定性为燥,并或可定位于肺,明显因感受寒邪所致的疾病应定性为寒,并或可定位于肾。

慢性疾病,每于厥阴风气偏胜时病即发作或见加重者,可定位于肝,或同时定位于肝脾或肝肺;每于天气炎热,少阳火气偏胜时病即发作或见加重者,可定位于心,或同时定位于心肺或心肾,每于阴雨雾露太明显阴湿气偏胜时病即发作或见加重者,可定位于脾,或同时定位于脾肾或脾肝;每于天气凉燥阳明金气偏胜时病即发作或见加重者,可定位于肺,或同时定位于肺肝或肺心;每于天气寒冷太阳寒气偏胜时病即发作或见加重者,可定位于肾,或同时定位于肾心或肾脾。

(四)参体质之异定病位病性

运气学说不仅强调了随天地五运六气之变而诊病辨证,而且没有忽视人的体质因素在疾病的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当随体质之异来辨析疾病特点。如《异法方宜论》专门论述了东西南北中五方不同,气候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从而体质特点不同,造成了为病亦各有特点的大致情况,提示人们当防体质之异而辨证诊病;《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更将人因体质分为木、火、士、金、水等不同类型,以司天之气生于上可影响全年的气候变化这一特点相比喻,指出了不同类型的人与不同季节气候的相应情况和感而病生的特点,认为“木形之人,比于上角……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足厥阻佗佗然。火形之人,比于上征……能春夏不能秋冬,秋冬感而病生,手少阴核核然。土形之人,比于上宫……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足太阴敦敦然。金形之人,比于上商……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手太阴敦教然。水形之人,比于上羽……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主,足少阴汗汗然。”亦是指出了人的体质不同,与四时六气的收受关系各不相同,为病各有特点,提示人们临证时当考虑体质因素因人而诊。一般说来,小儿肾气未充,脏腑未壮,尤易伤食及外感风寒,故小儿患者定位应多考虑肾、脾、肺,定性应多考虑风寒、食积;青壮年阳气旺盛,且每喜恃强争胜,易于耗伤精气,故青壮年患者定性应多考虑阴虚,定位应多考虑胃;年老之人精气已耗,肝肾已衰。故老年患者定位应多考虑肝肾,定性应多考虑阴虚;妇女由于月经及孕育的关系每易伤精耗血,且由于心理因素易于气郁伤肝,故妇女患者定位应多考虑肝、肾、脾,定性应多考虑精血亏虚、气滞血瘀;形体偏胖者,定位应多考点脾、肾;定性应多考虑气虚、痰湿,形体消瘦者,定位应多考虑肝肾,定性应多考虑阴虚;嗜食酒肉肥甘之人,定位应多考虑脾、肝,定性应多考虑湿热。

(五)据症候体征定病位病性

运气学说强调了当随四时、五方、运气变化,体质不同而诊断疾病,同时更强调了绝不能机械地依四时五方运气变化和体质不同来推断疾病,《至真要大论》不仅提出病机十九条,举例论证如何据疾病的症候表现和体征所见来审证求因,更强调指出诊病辨症当“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告诫人们当根据不同病机所应该出现的症状和体征,临证详辨其病候表现而求其病机之属,有其症者,求其为何而有;无其症者,求其为何而无。病候多者求其何属;病候少者亦求其何属。皆要随症求证,审察病机而诊其病。也就是说,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是临床定位定性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一般说来,就定位而言,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反映为何脏的生理机能异常,就应该走其病位于何脏。比如说:肝之流泄,藏血、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与胆相表里,故凡见反映肝胆之疏泄失职,肝藏血不能,筋、目、爪甲及肝胆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的症状与体征,均应定位于肝(胆)。他脏类推。就定性而言,患者的症状和体行反映为六气中何气偏胜、人体气血阴阳何气之虚、气血痰食水火何气之郁(瘀),就应定性为何。有关如何依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来审证求因,确定病位病性这方面的内容,各种中医教科书及许多中医书籍中均有论述,此不复赘。

二、随天地气化之理判标本病传

(一)、随天地气化之理判病之标本

疾病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异常的生命过程,其表现错综复杂,几脏同病、虚实错杂、数邪并见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在病位病性确定之后,正确判断何为原发、何为继发以及二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亦即是正确判断何为本病、何为标病以及本标同病的不同性质,是正确诊断疾病,进而正确立法施治的主要环节,而要正确辨析标本,就必须根据运气学说揭示的阴阳更胜和五行生克制化之理,来辨析不同病候所反映的既病脏腑内部的阴阳失调的病机,以及同病脏腑之间的五行生克制化紊乱的病机,从而抓住本标病传的实质。

具体说来,临证之时首先应详细询问病史,根据证候出现的先后辨清何为本病,何为林病,继而根据阴阳对立互根和五行生克乘侮之理,认真分析本病与标病的病侯,把握本病、标病极其相互之间的病机所在。举同是肝病及脾的四个患者为例:甲病人为壮年男性,因于生气而先见急躁易怒,头痛头胀,胁肋胀满窜痛,继而出现胃脘疼痛胀满,纳差食减,苔薄白,脉弦有力。乙病人年逾花甲,患眠差多梦、两目干涩、视物昏花多年,近来又见头晕耳鸣、心烦易急,偶有头痛头胀,继而又有脘闷纳差,时有恶心,四明乏力,大便偏干,舌瘦质稍红,苔薄白稍腻,脉中取弦大,沉取弦细。丙病人性格内向,因恋爱受挫而长期情志不畅;精神抑郁,自觉胸胁闷满,心烦易怒,渐至脘闷腹胀,纳食减少,肢体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弦细。丁病人为中年知识分子,终日伏案,每每工作至深夜,渐至视物昏花,目干目涩,失眠多梦,口干口苦,近一月来又有食欲减退,胁满脘痞,每日日落前后腹胀如鼓,至夜半减轻,大便干,小便稍黄,舌体瘦,质暗红,苔薄白,脉沉弦细。分析病史,此四例患者均是先见肝病之候,继兼脾病之证,同属肝病及脾,肝病为本,脾病为标。甲乙二者于标病之先均现肝气偏亢之证,属肝旺乘脾,然甲病人病程较短,其肝旺表现为头痛头胀、胁肋胀满窜痛、急噪易怒,脉弦有力,且正值壮年,其病明显因于生气,显然证其本病为暴怒伤肝,肝气上冲横逆之实证;乙病人病程较长,年近八八,在头晕、耳鸣、心烦、头痛头胀之肝旺症候出现之前已有多年纳差多梦、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病史,且舌瘦质稍红,脉虽中取弦大而沉取反弦细,显然证其本病又为肝阴不足,肝阳偏亢之本虚标实证。故二者虽同为肝旺乘脾,但其本病却一虚一实,就治病求本而言,前者应急以疏肝行气而泻肝气之实,后者当主以养肝平肝而制肝阳之亢。丙丁二者于标病之先均现肝气不及之症,属肝虚脾侮,然丙病人同情志不畅致肝气抑郁,疏泄不及,水不疏十而脾来侮之,其本为肝气上虚;丁病人为过劳耗伤肝阴,在出现胁满脘痞、食欲减退、每日日落前后腹胀如鼓等肝气虚,木不疏土而脾来侮之的症候之前,先有视物昏花、目干目涩、失眠多梦、舌瘦脉弦细等肝阴不足的征候表现,证其本例之肝气虚实为阴不化气依然,其木乃是肝阴亏虚。故就治病求本而言,前者当以补肝气为主而调其肝用,后者当以养阴为主佐以补气而调其肝用。同时,就甲、乙、丙、丁四者的标病而言,虽同为脾胃之病,但有以胃气不和为主者,有以脾不健运为主者,有挟湿者,有不挟湿者,在症候表现上各有不同,临症均应认真辨析,以使立法施治时不致有误。

(二)随天地气化之理判疾病转归

随天地气化之理判疾病转归中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随四时更替判疾病转归

首先,应根据病位的不同,注意随五脏与四时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而判断疾病的轻重转归。一般说来,病在肝者,往往至春好转,至夏痊愈,若夏时未愈,则往往至秋加重,至冬则相对稳定;病在心者,往往至夏好转,至长夏痊愈,若长夏未愈,则往往至冬加重,于春则相对稳定;病在脾者,往往至长夏好转,至秋痊愈,若秋未愈,则往往于春时加重,于夏则相对稳定;病在肺者,往往至秋好转,至冬痊愈,若冬时未愈,则往往于夏时加重,于长夏处于相对稳定,病在肾者,往往于冬时好转,于春时痊愈,若春时未愈,则往往于长夏加重,于秋时相对稳定。之所以如此,根据气化学说的观点,是因为五脏之病的转归具有随四时所主而“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的规律。举肝为例:病之在肝,必是肝之正气不足,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春气通于肝,肝之正气得春气之助,即可逐渐恢复,而奋起抗邪,使病有起色,随着正气的不断充实,即可抗邪外出,故病在肝者往往于春时向愈,于正气回复之后的夏季而邪去正安,春属目,为肝之本位,夏属火,为木之所生,故云“自得其位而起”,“至其所生而愈”。秋气通于肺,肺得其时而气胜,胜则克木,故肝病往往于秋时而加重,由于秋属金,为木之所不胜,故云“至其所不胜而甚”。冬时虽阴气盛极,然亦孕少阳之生机,肝气将复,但又不足以抗邪外出,正邪相持,故肝病于此时往往处于相对稳定阶段。由于冬属水,为木之母,故云“至于所生而持”。余脏类排。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五脏之病的四时转归规律是根据五行生克制化之理提出来的,由于脏腑相关,疾病计往不限于单一脏腑,其性质又有虚有实,且病邪性质又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属性的不同,故临床以五行生克制化之理判断疾病转归时应综合分析,尸体情况具体对待,切不可拘泥于一般。

其次,应根据病性的不同,注意随疾病的阴阳虚实与四时阴阳盛衰的相互关系而切断疾病的轻重转归。一般说来,病性为阳盛或阴虚者,往往至夏加重而至冬缓解,病性为阴盛或阳虚者,往往至冬加重而至夏缓解。这是因为春夏阳长阴消,夏时阳气盛极;秋冬阴长阳消,冬时盛气盛极,阴盛则更加助阳而伐阴,阴盛则更加助阴而伐阳。

2、随昼夜更替判疾病转归

随昼夜更替判疾病转归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进行分析:

一是应注意一日应四时,人体阳气亦随昼夜的阳气盛衰而盛衰,故疾病多于平旦至日中渐趋减轻,下午至夜半渐趋加重,即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所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歧伯日:四时之气使然也……春生夏生,秋收冬藏,是气之常化,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归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二是应注意疾病性质与昼夜阴阳之气的盛衰关系,根据病性的阴阳偏颇,随昼夜的阴阳更胜来分析判断其轻重转归。病性为阴盛及阳虚者,多是昼轻夜重,病性为阳盛及阴虚者,又多是昼重夜轻,即如《素问·三部九峰论》所说:“九侯之脉,旨沉细弦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病水者,以夜半死。”

王是应注意一日分五行,由于病位在五脏的不同,往往因五行制胜而在不同的时辰有不同的轻重转归。即如《素问·玉机真脏论》和《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说:“一日一夜五分之,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脾病者,日晡慧,日出甚,下晡静。”“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

3、随运气盛衰判疾病转归

随运气盛衰判疾病转归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依运气盛衰的乘侮及胜复之理判疾病转归,一是随实际气候的变化判疾病转归。

运气学说认为,天地气候的变化,具有一个自稳调节的规律,一方面,气有余则制其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已所不胜侮而乘之,已所胜轻而侮之。另一方面,运气之变又犹如权衡,有胜气,必有复气,风气太胜,则燥气来复;暑气太盛,则寒气来复;燥气太胜,则火气来复。湿气太胜则风气来复,寒气太胜则湿气来复。胜甚则复甚,胜微则复微。这就提示我们在临证时一方面应根据病位的不同随运气盛衰的乘侮之理来分析病势进退判断疾病转归,另一方面应根据病性的不同随运气的胜复之理来分析病势的进退判断疾病的转归。

比如,暴怒伤肝之疾,每每先见胁肋胀满窜痛、心烦易怒,或头痛头胀,为肝气有余而上逆之证;此时就应想到继而可能制其所胜而见胃脘胀闷疼痛、纳呆呃气之肝气犯胃之证,若继续发展,还可能侮所不胜而兼见干咳胸痛、口苦目赤,甚或咳血之木火刑金之证;相反,若临床见有因长期情志抑郁或过劳等其他原因耗伤肝气而致的症见两胁闷胀不舒、嗳气、郁闷不乐、舌暗淡、苔薄白、脉沉弦细之肝气不足证,就应考虑到继而可能脾气来侮而见纳呆脘痞、腹胀腹泻、甚或腹水肿胀之证,亦可致肺气来乘而兼见胸闷短气、咳嗽气喘之证。其他如心气盛则往往乘肺侮肾,心气虚又往往肾乘肺侮;脾气盛则可乘肾侮肝,脾气虚则可肝乘肾侮等,均可类推。

就病性而言,病邪盛极往往可兼见所不胜之气来复的病候,还可出现与本质相反的假象,如风邪太盛可致燥气来复而兼伤阴化燥之象,寒邪太盛可致湿气来复而兼身重浮肿的挟湿之证,热邪盛极可致寒气来复而现恶寒战慄的假寒之象等等,这就要求我们临证时除掌握六淫病传的一般规律外,还应随六气的胜复之理考虑不同病性可能出现的特殊的病传现象。

运气学说还十分强调以当时当地的实际气候变化为依据,看疾病性质及脏腑虚实与气候变化相得与否来予测疾病的发展转归。凡病性与六气变化不相适应,即所谓“不相得”,如病性为风寒而又值气候为风寒偏性;病性为湿而又遇阴雨连绵;病性为热(火)偏遇连日酷暑;病性为寒却逢冰雪天气;或阴虚之病忽通高温气候;阳虚之疾突然气温下降之类,病情往往趋于加重。凡病性与实际气候变化正相适应,即所谓“相得”,如病属阴盛或阳衰而遇温热天气,病属阳盛或阴虚而逢低温气候之类,反而可望得天气阴阳之助而使人体阴阳自和,病趋好转。

综上述可见,确定病位病性,辨析标本,把握病机和正确判断疾病的传变及予后,是疾病诊断的两个基本内容。前者是指导求本施治的关键所在,后者又是因势利导,未病早治,防微杜渐的必要前提。不难看出,随天地气化之理,因时因地因人而审症求因、辨证诊病,就是运气学说对疾病诊断认识的基本观点,离乎此,诊断疾病也就无从谈起了。

hi.baidu.com/lishouli/blog/item/54557b31a ... 42K 2008-12-12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5: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资料

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

《素问·异法方宜论》:“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原文提示: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体质,有不同的发病特点,因此,治疗过程中采用了砭石、毒药、炙焫、九针、导引、按摩等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从治疗学角度创立了“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法则以及“同病异治”的理论。

生态学研究认为,生物体中所存在的全部化学物质,都来自土壤、空气和水。由于不同地区之地壳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不同,因此水质与植物成分也随之不同,动物与人的体质因而不同。《异法方宜论》认识到地理环境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如东方之人易患痈疡,西方之人其病生于内,北方之人藏寒生满病,南方之人易病挛痹,中央之人易病痿厥寒热。说明地区方域不同,则易于发生某些地区性疾病,故治疗也必须因地而异。《素问·五常政大论》明确指出:“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气温气热,治以温热,强其内守。必同其气,可使平也,假者反之。”我国西北地区地势高而寒冷少雨,病多燥寒,治疗用药宜辛润;东南地区地势低而多雨,病多湿热,治疗用药宜清化。《医学源流论》说:“人禀天地之气以生,故其气随地不同。西北之人气深而厚,凡受风寒难于透出,宜用疏通重剂;东南之人气浮而薄,凡遇风寒,易于疏泄,宜用疏通轻剂;至交广之地,则汗出无度,亡阳尤易,附桂为常用之品。若中州之卑湿,山峡之高燥,皆当随地制宜”。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得更细致:“如大江以南之人,其地气候温暖,人之生于其地者,其肌肤浅薄,麻黄至一钱即可出汗,故南方所出医书不过一钱之语;至黄河南北,用麻黄约可以三钱为率;至东三省人,因生长于严寒之地,其肌肤颇强厚,须于三钱之外再将麻黄加重始能得汗,此因地也。”现代医学地理学就是专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治疗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而《素问·异法方宜论》为我们揭示了朴素的医学地理学思想,这是难能可贵的。

笔者曾在京城求学,师从著名中医专家方药中教授,先生系四川成都人,用方遣药很有特色。侍诊期间,见先生治慢性肾病甚多,针对其中脾肾阳虚者,辄用附、桂之类,其附子常用达15~30g,且持续数月乃至经年,收效甚佳。及学成返沪工作,在平素诊疗中,亦以方师经验付之实践,动辄以附子15g佐方中,谁知竟有数位病人或鼻衄,或牙龈痛、咽痛,或口干便秘,自忖乃附子过量之故,反思京沪两地人体质有别,对辛热之品耐受性有异,遂日减其量,火烛小心。读《异法方宜论》“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今一药而量不同,何也?地势使然,体质使然。
《内经》临证发微
zhongyi.yiwangtong.com/2/index.asp?id=25382 16K 2008-12-24
 楼主| 发表于 2009/4/2 14: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素灵词汇日知录【227】

藏寒生满病

姚止庵:藏既寒矣,气闭不行,以致中满,胸腹肠藏之间,膨胀如鼓,所以然者,地气寒而藏又寒也。
张志聪:夫秋收之气收于内,冬藏之气,直闭于至阴之下,是以中土虚寒,而胸腹之间,生胀满之病矣。
 楼主| 发表于 2009/4/2 14: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资料

余自幼家贫,然每每贪食,遇己所爱,则狂食不己。因此常致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吐后则诸症解。积年日久,中气渐伤。
自上大学以来,夜生活丰富,常至十一、二点方睡,而晚饭又晚,所食又多,常致饱食入睡。
时间一久,乃生“脾酒肚”,初余不以为意,亦癖好不改,肚乃渐大。因此忧虑焉。
内经云:“藏寒生满病”。长年饮食不节,脾气受伤而虚弱,“脾主腹”,故腹满者,脾寒故也。
中气乃后天之本,尤当顾护。诸如:啤酒、冷饮,须要少用;晚饭更要少吃(<陆地仙经>云:早饭淡而早,午饭厚而饱,晚饭须要少。以晚饭后活动极少,食物不易消化,则变为痰饮,日久为患而为腹满。)

doctorsunwenjun.blog.hexun.com/20116492_d大鹏展翅 - doctorsunwenjun - 和讯博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4: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