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却波渔翁

素灵词汇日知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17: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素灵词汇日知录【172】

殷商时期,人们在解剖心脏时,还注意到心内有七个孔窍。商朝的末代君主纣王曾讲:“吾闻圣人心有七窍”。《难经》讲“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由于那时解剖心脏的标本都是斩戮后的尸体,全身血液流尽,心脏内看不见血液(水)的痕迹的原因。因此,殷商时期的人们认为心脏是一个空腔器官,《难经》只载心內“盛精汁三合”,不知心脏与血液的关系,以知“心有七窍”,这七窍似指具有思维能力的“心眼”,“吾闻圣人心有七窍"是说圣人(有学问的人)用七个心眼进行思考,所以“圣人”足智多谋。“诸
血皆归于心”。当是秦汉之交或两汉时期的认识了。

                           ---严健民《远古中国医学史》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13: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素灵词汇日知录【173】网络资料

当前位置: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医药学 > 药学 > 正文试论“脑主神明”理论在脑病诊治中的主导作用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8-05-22 09:48:00 ]    作者:谭璐璐    编辑:studa20【摘要】  “脑主神明”理论修正了“心主神明”理论藏象学说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中医传统文化,在脑病的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就近年来学术上谁主神明的争鸣,详细阐述了“脑主神明”的涵义、对其理论学说的认识,以及该理论在脑病诊治中的主导作用,以助于推进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用药。

【关键词】  脑主神明 脑病诊治 综述


  Discussion on Guide Function of “Brain Governs the Spirit Light” in Treating Encephalopathy

   Abstract:The "Brain Govern the Spirit Light" theory corrects the insufficient of "Heart Govern the Spirit Light" theory, make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culture more perfect and more developed. It is a very important basic theory in the treatment of encephalopathy. This essay concludes different viewpoints in this field,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Brain Govern the Spirit Light", the understand of its basis and its domin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ncephalopathy, in order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System and sets a guideline to the medical use in clinic.

  Key words:Brain governs the spirit light ;  Treating encephalopathy;  Summarize

    在突破中医藏象内景的古老命题“心主神明”之后,结合现代医学的知识和临床实践,推出了“脑主神明”的中医理论,近来受到众多医家的关注。其理论修正了“心主神明”理论藏象学说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中医传统文化。“脑主神明”理论在脑病的诊治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  对“脑主神明”理论学说的认识

    在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代表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以五脏为中心,指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之后,“心主神明”一直占据藏象学说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脑与神明相关的理论认识一直在发展,却并未进入中医藏象学说的核心体系中。直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辛夷》中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看法。至此,“脑主神明”理论学说逐渐兴盛。

    回顾这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化,早在商周时期,从《说文解字》中论说“思”字的字形开始,中医传统文化中便有对“脑” 认识的相关记载[1]。《说文》中曰:“脑,颅中脂也”,提及了脑位于颅骨内,有髓会聚而成,具有与神明相关的功能活动,这当属中国传统文化对脑的最初认识。在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始终认为脑与神明相关。《素问·脉要精微论》言“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则精神将夺也” 。至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曰:“头者人之元首,人神之所注。”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头者诸阳之会,上丹产于泥丸宫,百神所聚。”明代李梃在《医学入门·心》中亦明确指出了人心有二:一是藏于胸中,推动血行的“血肉之心”;二是无具体形态可言的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神明之心”。他已经否认了胸中的心有主宰生命活动的功能,认为这个心只有推动血行的作用。故名曰“血肉之心”。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亦提出“灵机记忆不在心而在脑”;清代汪昂在《本草备要》中有“人之记性,皆在脑中”;《东医宝鉴·外形篇·头》则指出 “头为天谷以藏神”…… 均把听觉、视觉、嗅觉以及思维、记忆、 言语等功能归于脑。接受过现代医学思想的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癫狂方》中提到:“神明之功用,原心与脑相辅而成。”

    随着实践经验的进一步积累以及其他学科的发展,心与脑的功能也在逐渐明了:脑所主之神是广义的神,它对机体的外在生命活动和内在精神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心主神志指狭义的神,是广义神的一部分,是在心主血脉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脑是人体耗氧量最多的组织,它对血液的需求也非常多,所以脑功能的正常发挥与心主血,上输于脑密切相关。心神功能的发挥,隶属于脑主神明的功能[2]。有医家认为 “脑神”即“精神意识”,是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对内外环境信息进行翻译、整理以及储存的综合过程[3]。

  2 “脑主神明”的涵义

    “神明”一词,含义广泛,追溯到《辞海》称:“神明,一指人或物的精灵怪异,一指人的精神。”《中医大辞典》云:“神明,一指神或精神;二指日月星辰。”《辞源》也有“谓神也“或”人之精神”之载。中医学中“神明”更寓其特定的含义,远在《内经》中既可概括为:(1)指自然界的规律;(2)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即人体显现的生命力;(3)人体的精神思维活动[4]。“神明”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这其中也包括了情志活动[5]。《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脑的生理功能概括为:(1)脑与精神活动有关,脑是精髓汇聚之处,元神所居之府。(2)听觉、视觉、嗅觉以及思维、记忆、言语等归功与脑。因此,不难得出,脑主神明基本含义有二:一是脑主神志,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皆由脑所主;二是认为脑为一身之主宰[6]。

  3  “脑主神明”与 脑病的治疗

  3.1  中医“脑病”范畴及病因病机   1997年颁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明确列出“脑系病类”,如痫病、癫病、狂病、癫狂病、多寐、不寐、中风、脑瘤、脑萎、痴呆、偏头痛、脑鸣等34种,成为继承发展中医“脑主神明”论,突破和变革“心主神明”说的里程碑[7]。就中医脑病的致病因素而言,不外乎:六淫、疠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中毒、外伤、痰饮淤血、先天因素等[8]。雍履平[9]认为中医脑病总是围绕精、气、神的失调,或由精、气、神的虚损所致的邪毒形成的脑病而选方用药,已成为治疗脑病的既定思路和成功经验。

  3.2  脑居高位,易中外邪,治脑病宜开窍祛邪为主 《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其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素向·五脏生成篇》又曰:“诸髓者皆属于脑。”说明脑为髓汇之处,居于高位,故受邪则首当其冲[10]。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风邪循经上扰则头痛;风邪犯肺则出现鼻塞,咽痒,咳嗽等症状。《素问·奇病论》曰:“人有病头痛,……当有所犯大寒,内主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医学心悟》曰:“中暑者,感之重也,其证大汗出,昏闷不醒,或心烦,喘喝,妄言,昏闷,……”《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湿,首如裹。”《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诸逆冲上”,“诸禁鼓慓,如丧神守”、“诸病腑肿,痛酸惊骇”及“诸转反戾”[8]。然六淫,或疫疠之邪,既可单独侵袭脑海,又可联合入侵[9]。故治疗亦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在开窍祛邪的基础上辨证加减。风热者,加以疏风清热;风寒者,加以疏风散寒。兼有痰浊血淤者,辅以祛痰、活血化淤、生血养血等。临床在选用药物时,也应根据脑的生理功能选择。头位最高,其气象天,同为活血药,川芎药力可上达巅顶而桃仁偏散下焦淤血,故对同类药物选择的,充分考虑到脑的特性。脑内气机重升降,头位最高,宜升清阳以养之,故升麻、柴胡、葛根之属宜用,升已而降,浊阴在下,故牛膝、赭石亦应随证伍用[6]。

  3.3  治疗脑病宜从脑论治,结合五脏,分清虚实  脑主神明的实质之一就是脑为一身之主宰[6]。《颅囟经》 曰:“太乙真云在头,曰泥丸,总众神也。”张介宾《类经·疾病类》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灵枢·平人绝谷篇》曰:“五脏安定,血脉和则精神乃居。”说明神明的正常、情感思维的障碍与五脏气血的盛衰有关[11]。周永红等[12]亦认为“脑主神明”的脏腑关系,主要体现在脑主精神、神志;除此之外,脑和脏腑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脑主宰脏腑形体官窍组织的生理活动,故“脑神”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建立在五脏生理功能正常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治疗脑病时,应注意结合五脏,分清虚实,辨证论治。黄跃东等[5]认为五脏六腑的气化功能活动是在脑的协调指挥下进行的。故治疗抑郁症除了运用醒脑开窍、启运神机这个基本大法之外,尚需进行脏腑辨证,在探明致病属性的基础上,判定抑郁症具体发病所兼脏腑,分别配以健脾、养心、调肝、理肺、益肾等方法,调和五脏,以助“脑神”机运。王长垠等[13]认为血管性痴呆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肾精之虚为主,标实则为淤血痰浊。肾藏精,精生髓而上通于脑,脑髓依赖肾精的化生。遂以神明口服液补肾充血,化痰豁痰开窍,治疗血管性痴呆32例,总有效率75%。查丽[14]治疗老年脑病,认为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多脏虚损,多病并存,虚以脾肾虚损为主,实以湿热、痰淤为主。临床治疗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祛邪时兼以兼顾胃气,慎用苦寒攻下之品。急证者可用综合治疗措施,针药结合,汤丸并进;对病情缓慢者应予丸剂、口服液,缓缓求之。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13: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试论“脑主神明”理论在脑病诊治中的主导作用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8-05-22 09:48:00 ]    作者:谭璐璐    编辑:studa20

  3.4  指导针灸治疗

  针灸与中药,一为外治,一为内治,各有千秋。《内经》中治脑的方药未曾述及,而治脑的穴位却已有记载[6]。《素问· 宝命全形论》曰:“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 又有特别强调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根据“脑主神明”理论,“治神”是《内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申东原[2]认为“治神”是补虚泻实的重要前提,并且详细阐述了:“治神”要求医者、患者情绪稳定;“治神”要求患者“入静”;“治神”要求得气。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一书中曰:“头者人之元首,人神之所注,气血精明三百六十五路,皆上归于头,头者诸阳之会也,故头痛必宜审之,灸其神不得乱,灸过多则伤神。”亦说明了脑与神明相关及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并运用到针灸的医疗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1]。李永春因《灵枢经·海论》中谓:“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百会),下在风府”,遂用百会和风府二穴来调理脑。针灸与中药的作用机制及起效方式不同,应当说针灸在治疗脑病方面有明显疗效[6]。 苏尔亮等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脏腑经络直接或间接与头部有广泛联系,应用头针疗法治疗脑病有明显的疗效[15]。

  4  小结

    “脑主神明”作为新兴的理论,在脑病治疗的临床应用中,指导针灸“治神”已取得良好疗效;中医药通过从脑论治、结合五脏辩证、补虚泻实,亦不失为一种成功的思路与经验。然而,目前的情况是调脑仍需从五脏论治,而五脏有疾以脑调之者却鲜见,传统的治疗思路难以打破,脑主宰一身的理论也难以在临床应用中立足。其次,传统药物归经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但脑作为奇恒之腑没有相应的引经药,摸索脑的引经药就成为今后医学工作中的重点:一方面可以使脑病的治疗增加针对性,另一方面由于脑为一身之主宰,入脑的药物可通过调脑而治疗相应全身各部的疾病[6]。此外,要继承并宏扬一个新的观点,则应在中医理论的实验研究当中,以功能系统为主轴,从围绕上述临床有效结合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藏象、四诊八纲、气血、治则、经络等的理论探讨,则中医传统文化才可望有新的突破[16]。

    本文承蒙刘泰教授的指导,谨致谢意!

【参考文献】
    [1]张俊龙.中医脑理论演进轨迹[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2(3):43.

  [2]申东原.从脑主神明角度论针灸治神[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3):41.

  [3]朱向东,田文景,李兰珍.“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再认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6):15.

  [4]刘庆华,史丽萍.试论“神明”的体用观[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21(5):5.

  [5]黄跃东,李珀.试论七情发生和脑主神明与抑郁症病机证治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2(3):39.

  [6]李永春.脑病学说临床应用的反思[J].山西中医,2006,22(1):4.

  [7]陈士奎.变革“心主神明”为“脑主神明”——中医脑科学理性发展的前提条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7):14.

  [8]周平龙.中医脑病病因概论[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6,19(2):1.

  [9]雍履平.试述中医脑病范畴及其理论基础与实践[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7,9(2):104.

  [10]黄一梅.中医脑病治疗初探[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5,16(2):21.

  [11]张德祥.论述脑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6,13(2):3.

  [12]周永红.确立“脑主神明”是脏象学说发展的必然--兼论脏象学说的利与弊[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6(3):35.

  [13]王长垠,濮孟久,程燕玲.神明口服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对照[J].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2001,9(4):228.

  [14]查 丽.老年脑病辩治六法[J].湖北中医学院,1998,20(3):32.

  [15]苏尔亮,陶雪芬.浅谈中医脑病与头针疗法[J].四川中医,2001,19(9):6.

  [16]李 恩.中医学发展的方法论与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定位,2004,10(6):19.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13: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资料

“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之辨


--------------------------------------------------------------------------------

心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祖国医学早就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等记载。究竟心脑孰主神明?目前主要存有“心主神明说”、“脑主神明说”、“心脑共主神明说”,现分述如下。

一 “心主神明”说

自《黄帝内经》阐述“心主神明”以来,该理论为历代多数医家所遵从,贯彻于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现于理、法、方、药诸方面,“心主神明”成为中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当代医家多继承和遵循该理论。“心主神明”的形成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先秦以前古代哲学思想家都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是心的功能反应。心居隔上,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神志。《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素问·六节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若心失其主宰和调节作用,则会出现“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的病变而危及生命。中医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古人将神志归属于五脏,但与心关系最为密切。《灵枢·本神》谓:“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张介宾在《类经》中指出:“心为脏腑之主,而总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以五志唯心年使也。”表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可分属于五脏,但主要归属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在血液。《灵枢·营卫生会》曰“血者,神气也。”《灵枢·平人绝谷》:“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灵枢·本神》:“心藏神,脉舍神”。《杂病源流犀烛》:“血盛则神明湛一,血衰则神气昏蒙。”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和精神活动的产生是五脏所化生的精气血津液物质基础,其中血液最基本、最重要,心主血脉,为血液运动的动力和枢纽,因此心在脏腑功能活动和精神活动中自当处于主导地位。

《内经》以后某些医家虽然对脑与神志的关系提出过不同看法,如“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仅是根据解剖学来解释脏腑器官的功能。中医藏象学说,其每脏每腑均有其独特含义。并非独指解剖学中某个实质性脏器,某脏某腑往往概括了西医解剖学中多个脏器的部分功能,故切忌单独用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作为判断标准。心神说较好地解释了人体复杂生理活动的整个机制,以及心理活动的有序进行,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心理和生理的统一,认为中医学没有简单地把心理活动归属于脑髓机能,这正是中医学整体观念五脏相关的重要的体现。

二  “脑主神明”说

从中医古籍来看,历代对脑的认识都是散在的。《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脑为髓海。”《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西汉《春秋元命苞》中有“人精在脑”、“头者神之所居”的记载;医圣张仲景《金匮玉函经·卷一》说:“头者,身之元首,人神所注”;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头者……百神所聚。”都论述了脑与神明有关。明代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清·王清任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清·程杏轩《医述》提出:“脑藏伤,则神志失守”,则从理论上明确提出了脑主元神的观点。从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始终认为脑与神明有关,但中医学在建筑其理论体系时,却未能纳入这一认识,虽然后世中理论对脑的认识多有阐发,但绝大多数医家仍遵《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之说,重心而轻脑,把脑的功能分类归于心及其它脏腑,使中医脑理论未有实质性突破,并形成中医学重心轻脑的学术取向,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具有稳定结构范式的特点,其在吸收新知识时,采用强制性同化和保护性淘汰的手段来保护自身体系。故《内经》以后的中医界,普扁存在医经注释现象。脑学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找不到它生存、生长的适宜位置,当是《内经》乃至后代医学忽视脑的根本原因。

三  心脑共主神明说

从汉字产生之时起,心脑就被赋予了与神志相关的特定涵义。许慎《说文解字》论“思”字时说:“思”者,“从心从囟”。“囟”为脑盖,代表头脑;“心”“囟”同声,古书多以“心”称“脑”。“思”字上囟下心,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释曰:“思者心神通于脑”,说明“思”与心脑相关,心脑具有与神明相关的功能,心气上于脑则产生思维意意识活动。《尔雅·释沽》说:元神,“元始也”,是谓先天之神,先天主出不主用,元神一经产生,即开始人体生命活动而发展变化,由于脑中元神至真至灵,在后天条件作用下,遂化生识神,开始人之思维意识活动而为“后天之神”,并照诸百节,使人体各部组织化生后天之神以为用,并发挥各自的正常功能活动。脑“藏精气而不泻”,为人身至灵之处、元神之府,是人体生命之所在;心“主血脉”,“心者,精之所舍”,是人体生命活动之本。近代中西医结合大家张锡纯指出:“《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夫精明即神明也;又《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细绎经文,盖言神明虽藏于脑,而用时实发露于心,故不曰藏而曰出,出者即由此发露之谓也。于是知《脉要精微论》所言者神明之体,《灵兰秘典》所言者神明之用也。”明确提出心脑共主神明,认为“人之神明,原在心与脑两处,神明之功用,原心与脑相辅而成”。神明有“元神”与“识神”之别,二者各具特性,“脑中为元神,心中为识神。元神者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神明又有体用之分,“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发于心。”神志活动的产生,是由脑而达于心,由心而发露于外,“盖脑中元神体也,心中识神用也。人欲用其神明,则自脑达心,不用其神明,则仍由心归脑”。张氏认为心脑共主神明,各有侧重,脑重在记忆、想像;心重在研究、思虑,只有心脑功能协调一致才能保持神志活动正常。“元神在脑,识神在心,心脑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长醒”,神明往来于心脑之路也,脑为统帅,心气上入于脑,心脑神明贯通,出神明使脑主宰人体生命活动,才能产生思维意识并支配其相应行为。脑之神明伤,可累及于心;心之神明伤,可累及于脑,这些认识与西医“脑心综合征”、“心脑综合征”等理论不谋而合。故心脑在生命活动中重要性难分仲伯。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在理论上“心主神明”仍占主导地位,但实际上,多数医家已逐渐认识到脑在精神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心脑与人体的感觉、知觉、运动、情绪、意志等功能密切相关。诸多医家在临床实践中,都自觉不自觉地用“脑主神明”的理论,指导脑病诊疗,如醒脑开窍、宁神益脑、清脑熄风、益髓补脑等治法的确立都是对“脑主神明”的丰富和发展。即使在确立脑是心理器官的科学论断之后,作为心主血脉之心脏及其它脏器对心理活动的作用和影响仍然是不可忽视,人体是一有机整体,心理活动是整个机能活动的综合产物。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征的中医学认为心脑之间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在人体的精神活动调节和发病中具同等重要的地位。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13: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资料

浅论“脑主神明”的现代意义

时 间:2007-09-11 16:42:33  阅 读: 次     责任编辑:


    作者:许 红  上海市中医医院睡眠疾病研究所

    自《黄帝内经》阐述“心主神明”以来,该理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乃至现在中医学教材中都一直占主导地位,体现于理、法、方、药诸方面,并成为中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

    “心主神明”源流

    心居膈上,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神志。《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等,即言心具有主神明、精神之功,为人体之主宰,故精神情志首伤心。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愁忧恐惧则伤心”。《灵枢.口问》曰:“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古人将神志归属于五脏,但与心关系最为密切。《灵枢.本神》谓:“所以任物者为之心”。张介宾在《类经》中指出:“心为脏腑之主,而总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以五志唯心年使也。”表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可分属于五脏,但主要归属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

    脑和“脑主神明”

    后世对脑的认识,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完善时期。关于脑的概念,《素问.五脏别论》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名曰奇恒之府。”从此中医理论即把脑列为奇恒之府。关于脑的部位,《灵枢.海论》谓“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明确指出脑位于头颅之中。关于脑的生成发育,《灵枢.经脉》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的论述。关于脑的功能,《素问.脉要精微论》称“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说明头脑是人的精神之处所,精神与脑密切相关。《灵枢.海论》云:“髓海有余则轻劲有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视,懈怠安卧。”可见人的精神、意识、感觉、认知运动,虽然在脏腑方面各有所主,但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和控制中枢也在脑髓,脑在脏腑中居首位。五脏虽然各有所藏之神,但这只是脑神在各脏的具体体现。

    《内经》中“心主神明”理论以五行学说和藏象理论学说为基础,经历了漫长岁月的考验,逐步构成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只是限于当时的认识程度,“脑主神明”的观点一直没有被明确提出。《内经》以后,特别是隋唐以来,尽管“心主神明”的观点为多数医家遵循,但“脑主神明”的观点也逐渐被医家重视。隋代杨上善云:“头是心神所居。”唐代孙思邈《千金方.灸例》云:“头者,身之元首,人身之所法。”汉代张仲景《金匮玉函经.卷一证治准则》曰:“头身者,身之元首,人神所注。”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头者……百神所聚。”都论述了脑与神明有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辛荑条》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清代陈梦雷云:“诸阳之神气,上会于头,诸髓之精,上聚于头,故头为精髓神明之府。”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脑髓说》则更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并在继承前人有关脑的认识基础上,以解剖观察和临床实践为依据,论述了视、听、嗅觉及语言、记忆、思维与脑髓的关系,明确否定了“心主神明”说。脑在脏腑中的核心作用在经络体系方面也有所体现。人体脏腑以及全身各部,通过经络,上通于脑,脑也通过经络联系全身,调节全身的生理病理功能。如《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而与脉并于系,上属于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五脏六腑之气,皆上注于目为之精……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目并为系,上属于脑。”可见,脑通过十二经脉、络脉等与脏腑器官相连,气血相通,脑髓充盈与否与脏腑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从而为“脑主神明”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脑主神明”的现代意义

    尽管“心主神明”理论离不开当时科技发展水平,受到解剖学的局限和古代朴素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认为人的精神意识主要在心,源于心,再波及他脏,心为五脏之首。并以此理论为指导,经长期临床实践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贯彻于中医学的理、法、方、药诸方面,沿用至今。几千年来,这一理论学说,对指导中医药学的发展无疑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解剖、生理学的发展,人们对脑与心的认识,也必然有不少新的认识与前人的认识不同,深感这种学说越来越难以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如果一味拘泥于“心主神明”理论,而不能明确脑在神志活动中的作用,就会给许多神经、精神疾病的辨证施治带来不便。实际上,多数医家已逐步认识到脑在精神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在临床实践中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脑主神明”理论来指导临床诊疗,如醒脑开窍、安神健脑、熄风清脑等治法。事实上正是临床实践的需要才催育着“脑主神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993年以来,我们中医睡眠疾病研究所在王翘楚教授指导下对4000多例失眠症患者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因精神情志因素诱发的占50%以上,从临床诸多症状和证候来看,其辨证多表现在肝,再波及于心和其他诸脏腑,实则源于脑的正常生理心理活动受到干扰。立法处方用药当以治“肝”为先,实质是治“脑”为先,兼顾其他诸脏腑。同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精神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实践证明,“从肝论治”立法处方用药和恰当的精神心理疏导不仅疗效得到了提高,对患者预防失眠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的发生、或巩固疗效均有好处。


来源 : 中国中医药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13: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资料

试论脑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甘肃中医学院学报论文

--------------------------------------------------------------------------------

   
【题名】:试论脑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甘肃中医学院学报论文(ShiLunNaoWeiJunZhuZhiGuanShenMingChuYanGanSuZhongYiXueYuanXueBaoLunWen)
【关键词】:脑 君主之官 神明
【keywords】:Nao JunZhuZhiGuan ShenMing
【作者】:张德祥      【来源】: 知识词典
【期刊名称】:甘肃中医学院学报(GanSuZhongYiXueYuanXueBao)
【国际标准刊号】:1003-8450        【国内统一刊号】:62-1062
【作者单位】:不详(BuXiang)
【分类号】:R228      【页码】:-3-4      【出版年】:1996.2
        


--------------------------------------------------------------------------------
【相关文献】
--------------------------------------------------------------------------------

试论脑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 张德祥
论命门为君主之官 - 国医论坛 - 夏丽娜 陈西平 泽翁拥忠
试论君主之官——心的经络基础 - 针灸临床杂志 - 尚明华 周俊青
试论脑为水火之脏 - 江西中医药 - 王涛 王河宝
论脑为“元神之府” -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 王进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新解 - 新疆中医药 - 张洪亮 王虹
论脑为元神之脏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程昭寰
论脑为奇恒之府 -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 缪晓路
略论脑主神明 - 陕西中医 - 姜惟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的发生学原理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李如辉
康有为君主观的演变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罗怡明
试论“脑主神明” -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 向德鸿
“心主神明”与“脑为元神之府”辨析 - 黑龙江中医药 - 孙满娟 李明海
试论脑病的病理 - 陕西中医 - 丰广魁,林福军,姜亚军,奚肇庆,刘涛,王培东,
试论中医心脑与“神明” - 湖南中医药导报 - 章薇,严洁,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13: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资料

您的位置: 唐汉中医药网 → 文史博览 → 医史溯源

张锡纯“心脑共主神明"说分析


--------------------------------------------------------------------------------

作者:潘大为 来源:《时珍国医国药》 时间:2008-01-09
  

   
早在西医在近代中国普及之初,怎样处理中西医的差别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以“神明”问题(本文的“神明”指思维意识)为例,清末民初名医张锡纯(1860—1933)为弥合中西医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作了积极的尝试,得出了独特的“心脑共主神明”说。

1  《内经》与《说文》

    张锡纯认为中医比西医高明,“西医新异之理原多在中医包括之中,特古籍语意浑含,有赖后人阐发耳。”不过在西医对中医的冲击成为事实的时候,找出这些“语意浑含”的地方就很重要了。首先是《说文解字》:

    “古文‘思’字作‘息’,上从‘囟’,即顶门骨。徐氏《说文》释此字谓‘自囟至心如丝相贯不绝’,是知心与脑相辅而成思。而自脑至心,皆为神明之所贯彻普照也。”

    “自囟至心如丝相贯不绝”句实际上出自黄公绍《古今韵会举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思”字时引用了该句。古“思”字义是否如张锡纯所想当然的与今义相同,属古文字学研究范围,本文无法评论。在中医方面,张锡纯的证据是《素问遗篇·本病论》的“神游上丹田,在帝太乙君泥丸宫下”,以及《素问·脉要精微论》的“头者精明之府”:“夫精明即神明也。头即脑之外廓,脑即头之中心点也。国家之货财藏于府,兹则名之为府者,确定其为神明所藏也。”

    《素问·遗篇》是后世伪作。历代对《脉要精微论》“精明”之义也说法不一。两处可疑的引文,远不足以构成有说服力的证据。再说,“神明藏于脑部”与《素问·灵台秘典论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也明显矛盾。但张锡纯还是找到了破解的方法。

    “《素问》灵台秘典日:‘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细绎经文,盖言神明虽藏于脑,而用时实发露于心,故不日藏而日出,出 l者即由此发露之谓也。” 按他的解释,“出”字暗示了神明藏于脑而发于心,所以《脉 l要精微论》说神明藏于脑与《灵台秘典论》说神明出自心并不矛 I盾:“脉要精微论所言者神明之体,灵台秘典论所言神明之用也。”

但《素问·宣明五气篇》“心藏神”“脾主思”等,就实在塞不进这“体“”用”之内了。所幸张锡纯的附会仅止于此。他用力最多的是对西医知识的解释。

2  西人之说

    张锡纯重视西医,又认为西医“拘于迹象”,只能获得部分真理,尤其对“脑气筋(脑髓神经)司知觉运动”之说不以为然:“西人谓人之知觉运动,其枢机皆关于脑气筋,此尤拘于迹象之谈,而非探本穷源之论也。”

    “脑气筋司知觉运动”(即脑主神明)得自实验,不可能正面否定。但它与“心主神明”的直接矛盾又无法回避。张锡纯的解决办法是通过他所说的“探本穷源”,把“脑气筋”纳入既有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他论证说,“脑气筋”(和脑)是肾的附属。

    “夫脑气筋者,脑髓之所滋生也。《内经》名脑为髓海,所谓海者乃聚髓之处,非生髓之处。究其(脑髓)本源,实由于肾中真阳、真阴之气酝酿化合以成,至精至贵之液体缘督脉上升而贯注于脑者也。盖肾属水,水于五德为智,故善知觉;肾主骨,骨为全身桢干,故善运动,此乃脑气筋先天之本源也。”

有几点值得注意。第一,张锡纯没有区分“解剖学的脏器”和“藏象学的脏腑”的想法,他认为中医的。肾就是西医的肾。第二,把脊髓神经分支当成督脉的观点是以当时西医对神经的粗略认识为基础的。“至精至贵之液体”云云,则是建立在这种说法之上的想象。神经科学的进步不但证明了这种说法是歪曲和比附,而且说明,中医跟在西医日新月异的“迹象”研究后面亦步亦趋是行不通的。脑髓神经的“先天之本源”在肾,其“后天之运用”即其功能的实施,则关乎“气化”。

3  “大气”与神明

    从“脑气筋病”中的脑充血说起。张锡纯认为,脑充血就是《素问·调经论》的“大厥”;但《内经》与西医有一个重要不同一一中医气血并重,西医则只知有血,不知有气:“盖血必随气上升,此为一定之理,而西人论病皆得之剖解之余,是以但见血充脑中,而不知辅以理想以深究病源,故但名为脑充血也。”

    造成这个偏见的是血有形而气无形。张锡纯认为,西医执著于“迹象”,对气以及气血“化合之所生”(即“气化”)全然无知,是西医只能获得部分真理的原因,也是中医掌握“至妙”之理的原因。

    血与气血的差别,也就是“形迹”与“气化”的差别。而气化与神明的关系,具体地说就是胸中“大气”与神明的关系,包括几点:

    第一,“大气”护持心中“神明”。心中的“神明”与人身的“气血化合”(即“气化”)密切有关。以“心跳证”为例。按《医学衷中参西录》引文,当时西医已知“心跳证”有真假二种,即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障碍。张锡纯认为后者即中医所说的“怔忡”。

    “《内经》谓‘心藏神’,神既以心为舍宇,即以心中之气血为保护,有时心中气血亏损,失其保护之职,心中神明遂觉不能自主而怔忡之疾作焉……其(“假心跳”患者的心脏)收发血脉之动力,非大于常率,故以手扪之不觉其跳。特因气血虚而神明亦虚,即心之寻常舒缩,徐徐跳动,神明当之,亦若有冲击之势,多生惊恐。”

    心中气血亏损致使心中神明受损,从“大气”的角度说及“大气下陷”的症状:“其怔忡者,因心在膈上,原悬于大气之中,大气既陷,而心无所附丽也。”

    与对待“脑气筋”的态度不同,张锡纯欣然接受西医对心脏的“舒缩启闭”的认识;对西医病理的未尽之处(为什么无病变而有症状),又用中医关于“神明”与“气血”关系的理论加以弥补。中医能否在西医的“形迹”研究基础上提出更圆满的病理解释,成了中西医结合的关键。有趣的是心脏的“舒缩启闭”也被张锡纯列入心脏病治疗需要考虑的因素。作病理解释时西体中用,拟定治则时洋为中用,都是他在中西医结合方面的积极尝试。

    第二,“大气”护持脑中“神明”。张锡纯认为,“大气”(宗气)的一大作用是推动心血上输于脑,从而保证“脑气筋”功能的正常行使。“大气”升举无力,则上输脑部的血量减少。脑部供血不足即脑贫血,症状即《内经》所说的“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倾,目为之眩”。

    “盖血生于心,上输于脑(心有四血脉管通脑)。然血不能自输于脑也。所谓上气者,即宗气上升之气也,所谓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者,即宗气不能贯心脉以助之上升,则脑中气血皆不足也。”

    所以,脑贫血不是脑部供血不足,而是“脑中气血皆不足”。准确的治法是气血双补,以气为主。张锡纯治该证的方剂如“干颓汤”、“补脑振痿汤”,均重用黄芪,与王清任“补阳还五汤”神似。但与王清任相比,张锡纯把“内中风”(偏瘫)一证分为脑充血、脑贫血两种情况是一个进步。显然,这要归功于他对西医的活学活用。

    第三,“气化”正常则心脑“神明”相通。张锡纯认为,说“神明在心”或“神明在脑”都失之片面;心与脑“彻上彻下,共为神明之府”。而心与脑“隔阂而不相通”,就是病态——癫狂。西医将癫狂病归于“脑气筋病”。张锡纯则认为病因是痰涎阻塞心与脑之间的通路,致使心脑“神明”不通:“人之元神在脑,识神在心。无病之人识神与元神息息相通,是以能独照庶务,鉴别是非,而毫无错谬……盖人之神明属阳而性热,凡其心中有不释然,或忧思,或忿怒,或用心过度,其神明常存于心中,必致其心中生热,灼耗水饮,而为胶痰,其甚者或成顽痰,此痰随心血上行,最易凝滞于心脑相通之路。其凝滞之甚者,元神与识神即被其隔阂而不相通矣。”   

    该说比“痰迷心窍”说更进一步。它反映于临床,即张锡纯对大剂赭石的运用。张锡纯治“癫狂失心,脉滑实者”的“荡痰汤”化自大承气汤,重用赭石甚至达到四两之多,理由是“借其重坠之力,摄引痰火下行,俾(心脑相连之)窍络之塞者皆通,则心与脑能相助为理,神明自复其旧也”。治癫痫的思路与此略同。

    第四,“神明”影响“气化”。所谓“元神在脑,识神在心”,指的是“神明”往还于心脑之间,也就是“神明”的“体”和“用”:“月欲用其神明,则自脑达心;不用其神明,则仍由心归脑。”“神明”还能游行周身,影响“气化”。“人之神明固可由脑至心,更可以诚意导之而行于全身,是以内炼家有凝神入气穴之语。诚以孟子谓志能帅气,即神能帅气;神明照临之处,即真气凝聚之处。神气充足,丹田温暖,寿命之根自然壮固,神明之功用何其弘哉。”

    这大大超出了只识“形迹”不识“气化”的西医的接受程度实际上也触及了先秦“行气”“导引”之术的理论基础。那么,“神明”的中医解释究竟是什么?张锡纯认为,“神明”就是人体的阳气。在对鹿茸药性的分析当中,他指出鹿茸的补力有两个方面:“赤血与胶”补脑中之阴;“阿摩尼亚”(即氨气)补脑中之阳。

    “鹿角所生之处,实为督脉经过之处。鹿之督脉最强,故其角最大,而长又甚速。鹿茸为角之胚胎,是以善补督脉,而督脉贯脑,故又善补脑也。人之脑髓属阴,脑神属阳。鹿茸中之阿摩尼亚,能补人脑中之阳。鹿茸中之赤血与胶,能补人脑中之阴。”

    这里的“阴”“阳”都不是抽象概念。“阴”指“全身津液脂膏脉腺”,包括督脉中“至精至贵之液体”在内。“阳”即“元阳”“元气”,能温暖全身。   

    而“脑中之阳”或者说“脑神”、脑中的“神明”,就是留蓄于脑髓中的“元阳”。所以张锡纯会这样解释头面不畏寒和人体恒温:“神明为人身纯阳之物,阳者性热,脑藏神明故脑不畏寒;心为神明发露之处,过用其心者,神明常常由心发露,故心恒发热此则人人皆能自觉,为未经发明,是以觉而不察耳。”   

    所谓阴阳互根,就是气血和合,也就是人体的“气化”。  

    这就是张锡纯对“神明”本质的理解,其中最关键、也最有价值的是对“神明”与“气化”的关系的解释。不难看出,尽管对《内经》、对西医的理解都有明显错误、甚至可笑之处,但张锡纯为实现中西医汇通所作的努力的确取得了成果。“心脑共主神”说并不完美,但它是建立在对中医的深刻理解之上的,在正反两方面都提供了启示。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13: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资料

你所在的位置:>> 首席医学网 >>医学文献 >> 中西医结合 >> 论著 > 文章详情
《内经》“脑、髓”说对“中风病”针灸防治方法选择的指导作用
文章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年第6期第22卷 经典著作     文章作者:杨宝琴     发表时间:2004-08-08 16:34:00
关键字:  内经  脑髓  中风病  针灸
  “中风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生命与健康的疑难重症。自《内经》以降,历代医家对此病颇多论述,不断完善和发展其理论及防治方法,其中运用针灸疗法对“中风病”进行防治,独具特色与疗效,成为中外医学界瞩目的研究课题。本文选择《内经》脑髓说为指导,结合本人多年临床实践,探讨并优选古今运用针灸疗法防治“中风病”的经验。以期为针灸理论与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与方法。

  1 《内经》对“脑、髓”的认识及主要观点

  “脑、髓”学说的形成,除了离不开早期人类生活、生产以及反复的医疗实践外,更与当时的“解剖”、多学科的渗透,特别是哲学思想的介入有关,下面主要从两方面加以阐述。

  1.1 运用解剖的方法认识和论述脑与脊髓

  《灵枢 . 经水》篇有云:“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可见《内经》时代,人们已能自觉运用解剖的方法,通过肉眼观察来获取知识,认识并阐释人体在对脑与脊髓的认识中,就有着明确的解剖内容。

  1.1.1 对脑、脊髓部位及重要性的认识

  《灵枢 . 海论》曰:“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素问 . 骨空论》又说:“风府在上椎。”这里的“盖”指“天灵盖”,即“额囟”的部位。“风府”是督脉经上位于后发际上1寸处的腧穴,正当第一颈椎上,其深部是小脑延髓池。这个位置是以督脉经所处的人体矢状线为准,说明脑的位置在头部,藏于头颅骨内,最高处在“天灵盖”,最低处在“风府”穴所在的部位,又是与脊髓的分界处。对脊髓部位、长度的记载,《素问 . 骨空论》曰:“髓空在脑后三分,在颅际锐骨之下,……一在项后中复骨下,一在脊骨上空在风府上,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空即指骨空,髓空即藏髓之骨空,即言脊柱骨内藏有脊髓,其上端于“风府”穴所在部位与脑相连,下端直至尾骶部。这在经络方面,又是以督脉为准进行测量的。对脑和脊髓,《内经》从生理、病理方面提出了诸多论述,其中指出脑与脊髓如有误伤,就会出现严重病变。如《素问 . 刺禁论》说:“脏有要害,不可不察,……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刺脊间,中髓为伛……”。可见古代医家通过解剖,不但认识了脑与髓,也认识脑与脊髓的位置及其要害部位。

  1.1.2 从“人之始生”论及“精成而脑髓生”

  《灵枢 . 经脉》篇记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灵枢 . 天年》也说:“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 。”又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内经》在此所揭示的,可谓是人类胚胎学的萌芽,脑与脊髓也由此而发生,并且还可以看出,在“人之始生”至“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的胎儿孕育过程中,脑与脊髓最先发生,它先于骨、脉、五脏、筋、肉、皮。由此可见,《内经》对脑、脊髓“始生”的认识,同样以解剖实践为依据。

  1.1.3 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解剖学基础

  是“心主神明”还是“脑主神明”一直争论未定。有人认为,若提“脑主神明”,则有违中医理论。其实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矛盾。古代医家通过解剖已经明确“脑为髓之所聚”、“脑为髓之海”。同时,在《内经》中也有多处论及其与神的关系,《素问 . 脉要精微论》中提到:“头者精明之府”,及“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可见人之精神为脑所藏,人之精明为脑所生。至于心与神的关系,《素问 . 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 . 六节藏象论》又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这里的“神明出”,“神之变”绝不等同于“主神明”。这里的“神”也不仅指狭义之神,而应将广义之神包括其中,这是“心主血脉”的根本功能所决定的。即《素问 . 痿论》所说的:“心主身之血脉。”此外,《素问 . 五脏生成篇》也说:“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 . 脉要精微论》又曰:“脉为血之府。”可见心、血、脉三者需协同作用,即只有心气旺盛,血液充盈,脉道通畅,才能使心的功能正常,搏动有力,推动血液运转以通达周身内外,周而复始。此间脑与脊髓也通过经络血脉与心及全身各部沟通,心脑协调,互为所用,共主神明。

  1.2 从“形与神俱”认识和论述脑与脊髓

  《素问 . 上古天真论》指出:“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灵枢 . 天年》解释说:“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可见《内经》时代,早已明确指出,人与万物一样,形、神俱备,人之形即“器”,“器者生化之宇”。正如《素问 . 六微旨大论》所言:“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弧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即形也。”升降出入之变寓于其中,此又属神机之用。形神合一,贵在常守,如若失常则灾害备至。在“形神合一”哲学思想指导下,中医学以“五脏”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即已形成。在《内经》的藏象学说中,对脑、髓又有了一种既科学,又别开生面的观点。从对实体的剖析,跨入对脏腑、经络、形体、诸窍各部关系的探究,提出如下的认识。

  1.2.1 明确“脑、髓”为脏,归属“奇恒之府”

  《素问 . 五脏生成篇》有“诸髓者皆属于脑”之说,《素问 . 奇病论》也指出:“髓者,以脑为主。”脑、髓所藏为精为气,由本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和充养于后天的水谷之精气所化生。这就是《素问 . 五脏别论》中的观点,即“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指出归属于奇恒之府的脑与髓,象地、藏阴,主蓄藏阴精,而不得任意宣泻。正如《灵枢 . 海论》所载:“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利,不知调者害。”

  1.2.2 以五脏为本,提出“神藏五”

  “神藏五”语出《素问 . 六节藏象论》、《素问 . 三部九候论》等篇。《素问 . 宣明五气篇》曰:“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属于脑神的神、魂、魄、意、志之所以藏于五脏,是由于五脏为有形、为器、为生化之宇,为神之所用的物质基础。此外,《内经》还对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活动,意、志、思、虑、智的思维过程,提出了以五脏为本的归属认识。并与六府,五体、五官、九窍等进行了广泛的联系,从而为临证时实施“观其象,察其病,观其象,辨其病”的辨证思维,以及确立脑病从五脏论治的原则,提供了充实的理论依据。

  2 脑、髓说对优选针刺疗法防治中风病的指导作用

  《内经》中通过应用解剖方法确立的脑髓说,与藏象学说中的脑髓说,经历代医家不断完善与补充,对当今“脑髓情志病证”的确立,和多种针刺防治方法的选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提供了科学、有力的证据。现结合个人体会提出如下几点。

  2.1 头、颈部腧穴的应用与选择

  头颈与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除有六条阳经及足厥阴肝经循行头颈部外,还有任、督二脉。以及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合,通过络脉与头颈相联系的阴经。这样通过经脉上下内外循环往复,也沟通了头颈与脏腑。正如《灵枢 . 大惑论》所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据中风病病位在“脑髓血脉”的特点,头颈部腧穴当为首选,尤应以头顶、头颈后面,头部左右侧面的腧穴为主。经过优选的腧穴有:督脉经的百会、前顶、素 ;膀胱经的络却穴和承光;胆经的颔厌、曲鬓、率谷、天冲、头临泣、正营、悬厘、风池。这些腧穴,适用于中风病各期,所出现的神志、语言、肢体运动及感觉等障碍,既可用单穴,也可两穴以上或多穴配合。笔者在临床应用中,常结合“头针”分区使用。针刺法以用毫针透刺、三棱针放血为主。头颈部腧穴在中风病防治中,可单独作为“头针疗法”使用。亦可针对中风病所出现的多种兼症,结合体针随症配穴和辨证配穴。

  2.2 背部、腰骶部腧穴的应用与选择

  背部、腰骶部腧穴,属人体躯干后面的穴位。背部、腰骶部正中有督脉循行,督脉两旁为膀胱经所过,另在腰骶部还有胆经的一部分。《素问 . 骨空论》及《难经 . 二十八难》记载了督脉经的循行路线,揭示了督脉与脑髓的密切关系。《灵枢 . 经脉》说明了膀胱经与督脉、脑髓的联系。中风病属脑病范畴,理应把督脉、膀胱经穴的选择作为重点。结合临床,现提出:督脉的腰俞穴、腰阳关、命门、脊中、中枢、筋缩、至阳、身柱、陶道、大椎10穴为优选穴。再加上头部督脉经的百会穴形成组方,充分发挥督脉直通脑髓,总督一身之阳的作用,达到“通阳益气,醒脑开窍”的目的。本方多用于中风病中经络证,气血逆乱,脑脉损伤者,针刺多选用毫针直刺或向上斜刺,也可在督脉优选穴的两侧,夹脊的部位向内斜刺。其次,膀胱经上的优选穴可以组合为两个方:一是“五脏俞加膈俞”方,即膀胱经背、腰骶部的肺、心、膈、肝、脾、肾俞六穴;二是“六府俞加关元俞”方,即指胃俞、三焦俞、大肠俞、胆俞、小肠俞、膀胱俞及关元俞。这两组方各穴皆属特定穴的“背俞穴”,其气与内在脏腑之气相通应,适用于中风病中经络日久脏气虚者。临证可选择毫针直刺或斜刺,进针0.5~1.0寸。应注意结合形体胖瘦,掌握好进针深浅度。笔者还经常使用梅花针叩刺法,沿督脉、华陀夹脊和膀胱经叩打,以为辅助。

  2.3 胸前部、腹部的腧穴应用与选择

  胸前部、腹部的腧穴分布在胸前部、腹部的任脉、肾经、胃经和脾经,起着沟通的作用。尤其行于胸腹正中的任脉,它与督脉、冲脉同出会阴,“一源三岐”,与诸奇经交错往复,循行分布于十二正经之间,为“阴脉之海”。主持调节诸阴经经气,与脾、胃、肾三经共担先、后天精气、血、津液之化生、营运、充养周身内外之重任,脑髓必在其中。因此,胸前部、腹部的腧穴,在中风病的各个时期,都不失为重要的选择。任脉有气海穴、关元穴以及神阙、建里、中脘、膻中、天突;胃经的梁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及脾经的大横。应用时,可根据中风病中经络、中脏腑的不同,辨明其虚实,采用或针或灸的方法。针刺多以毫针直刺,笔者亦用沿经透刺的方法,一针多穴,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2.4 四肢部的腧穴应用与选择

  在有腧穴分布的十四条正经中,除任督二脉,手、足三阳经,手足三阴经均分布在四肢部。按照阴阳规律排列有序,并通过支脉、经别、大小络脉等多渠道沟通。内与脏腑络属,外则相互交接,使营卫气血运行不息,通达周身各部,为“脏腑经络证治”法则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中风病针刺防治选穴组方时,也要遵循“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既要针对中风病各期所出现的不同症状,选择病症出现的局部及邻近的腧穴,也要注意循经选穴。除组成针对主症的“主方”外,还要有“随症配穴方”和“辨证配穴方”,充分发挥四肢腧穴的整体治疗作用,标本兼治。笔者在临证选穴组方时,善用特定穴,尤以肘膝以下的“五输穴”最为多用。此外是“八脉交会穴”和“八会穴”中位于四肢部的穴位。所用刺法多种,除用毫针直刺、斜刺、透刺,还根据病情不同选用温针、火针、三棱针等。

  针灸疗法在中风病防治上的作用与疗效,勿庸置疑。但在运用当中,还须依据中风病的分期,特别是病情的轻重而定。如遇发病在72 h之内的始发态病人,病情危急重笃,则当以抢救生命的措施为先。对急性期的重症患者,也应运用中西医综合抢救措施。若选择针灸疗法参与急救,要在具备急救条件下进行。笔者用针灸疗法防治中风病,多用在先兆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作者简介:杨宝琴,女,58岁,教授。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13: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资料

《内经》论脑初探

信息来源: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第1卷 学术探讨 更新时间:2005-1-21 20:26:51
中国图书分类号 R221

  《黄帝内经》对脑的解剖、物质基础,脑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等问题进行了论述,为中医脑病防治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对《内经》论脑文献进行整理研究,旨在发掘中医有关脑的理论,以更好地发扬中医特色。

  1 脑的解剖与物质基础

  《内经》已观察到脑位于人体之首,寄居于头颅骨内,由髓汇聚而成。《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指出了脑上抵颅盖,下至风府穴。这一部位实际上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风府穴以下脊骨内之髓,称脊髓。脊髓经顶后髓孔上通于脑,合称脑脊髓。明代李梃明确指出:“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皆精髓升降之道路也。”(《医学入门》。)

  《内经》还观察到神经系统“椎体交叉”的客观事实。如《灵枢.经筋篇》云:“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清代医家王清任发《内经》之旨,指出:“人左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右行,右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左行,有左右交叉之义。”(《医林改错.下卷.口眼歪斜辨》。)

  《内经》指出,脑髓禀受父母先天之精而形成。父母生殖之精结合而凝成胚胎,其胚由精始,胎由精成。胚胎形成,脑髓始生。如《灵枢.经脉篇》云:“人始生,先成精(胚胎),精成而脑髓生。”《内经》还认识到,脑髓的增长要靠后天水谷精微不断滋养和充实。如《灵枢.五癃津液别》云:“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骨腔,补益脑髓。”

  2 脑的功能

  《内经》认为,脑与十二经脉相连,具有宜封藏、喜静恶躁等生理特点,有总统诸神,主十二官、五官七窍,司运动等功能,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华洋脏象约纂》也指出:“夫居之首之内,贯腰脊之中,统领官骸,联络关节,为魂魄之穴宅,生命之枢机,脑髓是也。”

  2.1 总统诸神 “头者精明之府”,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聚之处,总统神、魂、魄、意、志诸神。

  《内经》所说“心主神明”实为“脑主神明”。《素问遗篇.本病论》说:“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失守位,即神游上丹田,在帝太一帝君泥丸宫下。”葛洪指出:“两眉之间为上丹田,俗称脑门,其内即脑髓聚会之所。”《修真十书》也说:“夫脑者,一身之宗,百神之会,道合太玄,故曰泥丸。”汉代张仲景尊《内经》旨意,指出:“头者,身之元首,人神之所注。”(《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隋.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厥头痛》中更明确指出:“头是心神所居”。可见《内经》早已认识到脑是元神出入之所,亦是神游之乡。

  泥丸宫之神是高级中枢之神,即脑之元神,是统五神之王。正如陈绍勋所说:“头脑为神、魂、魄、意、志汇聚之所也。”神指精神、意识、思维、情感等活动;魂指脏腑、经络活动和躯体四肢运动等;魄指人体对外界反映及感觉等;意指构思、意向;志指记忆。《素问.八正神明论》在谈到神的表现时说:“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这说明,《内经》已认识到精神、意识、思维、情感、记忆、语言等高级神经活动及脏腑、经络、五官七窍、四肢百骸的功能活动皆由脑之元神主宰。脑神健旺则五神有主,功能正常。

  2.2 主十二官 脑为元神之府,主司五脏六腑。《内经》用五神脏理论,将五神分属五脏。脑通过主五神,行主十二官之职。从解剖结构讲,十二经脉上连于脑,下络五脏六腑。《内经》所谓:“心主十二官”,实为“脑主十二官”。《素问.灵兰秘典论》:“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此处十二官”即指脏腑而言,应包括心在内。因此心不能为主,主应是位于人体之首的脑。“主明则下安,”是说脑神对脏腑的主宰作用。脑髓充盛,脑神功能正常,则五脏六腑功能亦正常;脑神功能失常,对脏腑失去控制,五脏六腑功能随之失常,故曰“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明末喻嘉言指出:“脑为一身之元首”,“主脏而不奉”。近代医家冉雪峰也说:“十二官皆秉承于无上玉清的脑,十二官不得相失,十二官与脑更不得相失。”

  2.3 主五官七窍 五官指眼、耳、鼻、口舌(咽喉)。五官功能由脑所主。王宏翰《医学原始》指出:“耳目口鼻聚于首,最显最高,便于接物。耳目口鼻之所导入,最近于脑,必以脑先受其像而觉之,而寄之,而存之也。”

  脑主目:目司视觉,其功能由脑支配。《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可见目之能“视万物,别黑白,审长短”之视觉功能,由脑所主。清代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脑髓说》中也指出:“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视之物归于脑”。脑髓充足,脑神功能正常,则两目炯炯有神,灵活自如,视物清晰。

  脑主耳:耳司听觉,其功能由脑支配。《灵枢.经脉》云:“膀胱足太阳之脉,……其支者,从巅至耳上循;其支者,从巅入络脑。”“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前耳,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胆足少阳之脉,走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其支者,别锐眦,由目系入脑”。可见耳与脑有经络相连,两耳之听声聆音之功能,由脑所主。王清任指出:“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脑髓充足,脑神功能正常,则两耳聪明。

  脑主鼻:鼻司嗅觉,其功能由脑支配。《素问.解精微论》:“泣涕者,脑也。脑者,阴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脑渗为涕”。王冰注曰:“鼻窍通脑,故脑渗为涕”。古人认为的“脑渗为涕”虽与事实不符,但说明古人已认识到鼻与脑的内在联系。如王清任说:“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脑神功能正常,则鼻知香臭。

  脑主口舌(咽喉):口舌(咽喉)司发声和味觉,其功能由脑支配,口舌(咽喉)与脑有经络相连。如手少阴心经,“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足厥阴肝经“循咽喉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其支者,以目系下颊里环唇内”;“手少阴之别,系舌本,属目系”。(《灵枢·经脉》。)“眼(目)系以入于脑”。(《灵枢.大惑论》。)脑神功能正常,则口舌(咽喉)发音和酸苦甘辛咸味觉正常。

  3 脑的病变

  脑为元神,主司精神、意识、思维、记忆、情感、感觉和脏腑、经络、五官七窍、四肢百骸的功能活动。脑髓充足,脑神正常,则精神振奋,精力旺盛,反应灵活,思维敏捷,记忆力强,脏腑、经络及五官七窍、四肢百骸功能正常。若外邪侵扰,或内邪上犯,或脑髓不足,或气血逆乱等,皆可导致脑的病变,如出现“头晕”、“眩冒”、“大厥”、“薄厥”、“狂”、“善忘”及“目眩”、“视歧”、“目无所见”、“耳鸣”、“鼻渊”、“衄?”、“腰背痛”、“胫酸”等病症。

  3.1 外邪侵扰,可出现目眩、真头痛等病症。如《灵枢.大惑论》云:“邪中于项,因逢其身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手三阳之脉,受风寒,伏留而不去者,则名厥头痛;入连在脑者,名真头痛”。(《难经.六十难》。)“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灵枢.厥病》。)

  3.2 内邪上犯,可出现辛?、鼻渊、衄?、瞑目等病症。如《《内经》论脑初探

信息来源: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第1卷 学术探讨 更新时间:2005-1-21 20:26:51
>素问.气厥论》云:“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瞑目。”

  3.3 脑髓不足,可出现眩冒、耳鸣、失明、嗜卧、善忘、视歧、腰背痛、胫酸等症。如《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大惑论》。)“上(脑)气不足,……虚则营留于下,久之不以上,故善忘。”“腰背痛而胫酸”(《灵枢.五癃津液别》)。“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素问.脉要精微论》)。“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灵枢.大惑论》)。

  3.4 气血逆乱,可出现狂证和中风等病症。如《素问.脉解论》云:“阳尽在上(脑),而阴气在下,下虚上实,故狂巅疾”。“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素问.调经论》)。“大怒而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生气通天论》)。“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灵枢.五乱篇》)。

  《内经》距今已两千多年,当时能对脑的解剖、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有如此深入的认识,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这也说明我国对脑的研究走在世界前列。整理研究《内经》有关脑的理论,对中医脑保健及脑病的防治将大有俾益。

  作者简介:黄志杰,男,1943年生,副研究员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13: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资料

中国古代医学心理学思想

  中国最早的祖国医学著作《黄帝内经》表达了我国古代医学家的精辟的医学哲学思想,对疾病的防治提出了全面、系统、具有一定科学性的论述。对人的心理作用的阐述贯穿在该书的各章节之中。以下重点介绍其医学心理学思想。

  一、《内经》把心理活动称为“心”或“神”(“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具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放日“神” 《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神的活动是经“五神”和“五志”来表现的。

  所谓五神即神、魄、魂、意、志,分属于五脏(“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又产生五志:即喜、怒、悲、忧、恐(“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并认为,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脉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又从五志发展成喜、怒、悲、思、忧、恐、惊七情之说。
  这些论述说明了人的心理活动和其躯体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甚至将各种情绪与各个内脏功能—一对应起来。祖国医学中所指的五脏并不是现代医学中的五脏,只是表述了体内各脏器的功能。《内经》又指出:“五脏巳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以成为人……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立而终矣”(《灵枢·天年篇》。这种“神形相即”,即心身统一的思想;贯彻在祖国医学的医学哲学思想中。
  
  同样,《内经》中也观察到人具有不同类型,根据阴阳归类的法则,分为“太阳之人”、“少阴之人”、“太阴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五种类型。又根据五行归类的法则,分为“本形之人”、“火形之人”、“土形之人”、“金形之人”、“水形之人”类型之中又根据五音、阴阳属性、态度划分二十五种类型的人称为“阴阳二十五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每一种类型都具有一定的性格特征.如劳心多忧,火形之人少信多虑等。

  二、关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内经》认识到,在强烈、持久的情绪波动下可以引起躯体疾病。如“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灵枢·口问篇》);“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余知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怒甚则呕血及抢泄……悲则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恐则上焦闭……下焦胀……” (《素问·举痛论篇》)。躯体疾病时也出现相应的心理反应,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者笑不休” (《素问·本神篇》),严重者则产生精神症状,如“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言” (《素问·厥论篇》)。阳明经属燥热,在人发高热之际,躁狂骚动,并有幻觉。

  三、关于疾病的诊断,《内经》特别重视病人的经济状况、生活起居习惯、饮食嗜好、是否存在思想顾虑、性情是否勇敢或胆怯等。如果事先不了解病人这些心理社会因素就切脉诊断和治疗,难免不犯错误。“不适贫富贵贱之后,坐之薄厚、形之寒暖,不适饮食之宜,不知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每,不失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会,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 (《素问·征四失论篇》。“凡来诊病者,必闻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日脱营。尝富后贫,名目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共。医工诊之,不在脏腑,不变躯形,诊之而疑—…·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过也。”  “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愚医治之,不知补泻,不知病情……此治之二过也” (《素问·疏五过论篇》)。

  四、《内经》提出了心理治疗的操作要求。治疗时要对病人指出疾病的危害性,以引起对治疗的注意。告诉病人疾病是可以治好的,使其与医生配合治疗,并告以具体的措施和调养方法,解除其苦恼的消极心情。如“人之情,莫不忽死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灵枢·师传篇》)。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例如在行针时,“……新怒勿刺,巳刺勿怒,……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灵枢·终始篇》)“…··用计之要,无忘其神”(《灵枢·官能篇》)。

  五、强调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是祖国医学一贯强调的观点,从而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摄生方法。精神摄生,修心养性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指出人如清心寡欲,精神保护得好,就不会生病。如“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如果知道养生之道,在日常生活、饮食、劳动中都定时定量,保持一定规律,就能使身体和精神都充实,延年益寿,活到百岁。如“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于天年,度百岁乃去……以酒为浆,以安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起居无节,放半百而衰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本神篇》)。可见只有讲究心理卫生,保持情绪安定,才能健康长寿。

华夏心理网约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7 01: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