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老漢醫

[痛批]十年一劍全息湯(原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8 22: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功夫不到家,却怪方不行————是拉肚子了吧!
请看以下转帖——————————————————
【本帖转自张其成国学网——http://www.zhangqicheng.com/zhongyi/quexing.html】名医辈出? 济世保民——新安医学如何承前启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贵才? 黄山市新安医学研究中心
      安徽省新安地域,自古以来,名医云集,层出不穷,学派影响实深,波及面广,无论在理论或临床实践方面均有发挥,众多医家渊源《内经》、《难经》,师法仲景,融汇张子和外感、李东垣内伤、刘河间热证、朱丹溪之杂病,且治法灵活,疗效显著,脉络相承,各有己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出现了流派纷呈的新安医学世家,表现出浓郁的地域宗族色彩,成为新安医学中最有特色的医学教育模式之一。
  一、人杰地灵名医辈出
  新安医家以儒医群体和世医家族链为师承,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医学教育模式与特征,是新安医学发展的重要形式与源泉。自宋以来,数百年的世袭比比皆是,宗族社会的色彩在新安医学中有着鲜明的映证,世代相传,代不乏人。从宋代张扩始(约公元1058年~1106年),经张挥、张彦仁医术代代流传,到第四代张杲(约1149年~1227年)以儒医鸣世,其精心研究医学50余年,博览诸子百家之作,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著成《医说》十卷,享誉医坛,堪称“新安第一代名医世家”。其后人张舜华、李济仁、张其成传承衣钵至今,久盛不衰也传为杏林佳话。又如歙县蜀口曹氏外科,其先人曹启梧传于曹承隆,承隆传子崇竹、典成,子又传孙,历经六代而不衰;吴山铺程氏伤科(又称黄源村伤科),始于清.康熙年间程时彬、程时亨、程时中三兄弟。程时彬传子程士华,继传孙鹤生,曾孙永裕,相传十代,代不乏人;歙县黄氏妇科世家,始于宋代黄孝通。宋.孝宗时(1163年~1189年)为御赐“医博”,擅妇科,为黄氏妇科之始祖,其后代多以医为业,至今800余年,相继25代,代有传人,人称“医博世家”;闻名全国的歙县郑村“南园、西园喉科”,同样是家族世袭医业,有“一源双流”之称。指得就是清.康熙五十年前后,郑于丰、郑于蕃俩兄弟同业喉科。于丰住宅南园,世称“南园喉科”,于蕃住宅西园,世人称之为“西园喉科”,从此闻名于世,相传至今12代。又尤以南园郑于丰之子郑梅涧(1727年~1787年)继承家传衣钵,擅长用汤药和针灸疗法治疗咽喉疾病,开创了喉科学上的“养阴清润派”。其临床经验丰富,救危起死,不可胜数。著有《重楼玉钥》、《痘疹正传》等著作。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发行,并盛赞“清代喉科名家郑梅涧《重楼玉钥》这一著作在我国中医喉科中很有地位”。后世业喉科者,皆以此书为指导。郑氏“西园”喉科33世郑铎,34世郑公望、郑葶、郑园均业喉科,颇有建树。著名的医学世家还有歙县的余午亭、王养涵,吴正伦、殷世春等内科世家;许豫和、程公礼儿科世家;王履中“新安王氏医学世家”;休宁江家伦祖传22代妇科名医世家等等。新安医学的这种以家族为纽带的“人才链”特点,使得医业多有世袭,代传不衰,据不完全统计,自北宋以来,三代以上至三十多代的家传名医“家族链”有63条,记载名医300余人,众多的家族世医相传,对于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均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古新安是程朱理学的桑梓之邦,文化底蕴丰厚,医家信奉儒学者居首。习医行事“一以儒理为权衡”,“不为良相,愿为良医”,成为他们从儒学中学习做人的准则。因此,新安医家多以儒家伦理道德为规范,崇尚人文理性追求。他们特别重视从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宝库中吸取营养,很多医家利用自身由儒入医的优势,注重对古代医籍和医学文献的解读和诠释,对于前人的医学经验,努力加以总结提高,融会贯通,独树一帜。清.嘉道间婺源医家王桂元,12岁即通诵四书六经,尤精易理。名医俞塞谓学医不通易理则医术不精;吴澄自幼习儒,认为:“医之理即《易》之理”,其根据《易经》“易化而裁之存乎变,推之行之存乎通,变动不居,周流无虚”之意,著作名曰《不居集》。明代休宁大医家孙一奎,为汪机“固本培元”派的再传弟子,著有《赤水玄珠》、《孙文垣医案》、《痘疹心印》等重要医著。孙一奎认为:“易医同源”,十分赞同孙思邈“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之说。他倡导用《易经》太极理论解释“命门”,强调人体“理气合一”,注重人与天地之生生不息。明代歙县名医方有执,更是在先后两番丧内,5个子女又夭折于惊风急症,自己亦险遭病厄的逆境中,发奋攻医,乃竭20余年之精力,将《伤寒论》逐条改订,重新编排成篇,加之注解,写成了《伤寒论条辨》八卷,开《伤寒论》“错简重订派”之先河。另像吴正伦、程敬通、方博九、汪文绮、张柏、程国彭、程衍道、程嘉谟、汪昂等众多医家,都精通易理,以太极阴阳之说察寒热虚实,究元阳温补之法,为“固本培元派”、“时方轻灵派”、“医学普及启蒙派”的代表人物。总之,新安医学众多医家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和学术理论的创新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构成了徽州文化“五要素”中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医学文化,而且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二、宝贵资源博大精深
  新安医学,古奥玄深,济世保民。新安地域,不仅历代名医辈出,医著浩繁,而且有着丰富的药用动植物资源。据统计品种总数达1700余种,其中大宗药材400余种,且蕴藏量十分丰富,地道和珍稀品种如贡菊、白术、山茱萸、葛根、银杏、梅花、灵芝、蕲蛇、蟾蜍、穿山甲、灵猫香等60余种,堪称一天然药用动植物园。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视察黄山,提出了徽州文化“五要素”,同时又指出,“如此灿烂的文化,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一定要世世代代传下去,让它永远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因此,要充分开发、应用好新安医学的宝贵资源,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为子孙后代造福。

  一是对新安古、近、现代名医的医疗资料, 医案、方药、验方、民间单方以及绝招、绝技等进行收集、整理、总结、提高,按照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使其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确立科研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促进基础理论研究迈向应用科学研究,推动科研成果向医疗市场的转化,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收集历代新安医学医家资料,实物、著作、医案、处方、手迹、塑(画)像、图片等作为永久性陈列,建立“新安医学历史文化馆”(国医馆),既有史(文)学价值,又具有现实意义,不仅是对前人的总结,而且是对后人的昭示,为新安医学的研究和黄山的旅游经济服务。

  二是根据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及疾病谱的改变,重点研究、开发出对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消化、呼吸系统疾病及癌症等)有显著疗效的新剂型(针、散、丸、膏、丹),解决传统中药煎剂品种单一、服用不便且“缓不救急”之弊。努力提高对常见病、多发病和危、急重症(热、痛、血、厥脱、中风)的治愈率及抢救成功率和中药参与率。

  三是广泛深入地开展新安医学在养生保健、食疗以及抗衰老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利用黄山丰富的天然药用植物资源(如贡菊、白术、山茱萸、银杏、葛根等),结合临床开发出价廉、实用、有效的养生保健品。有资料表明,葛根含有丰富的异类酮物质,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雌激素,可对人体的内分泌进行调节,防止因雌激素下降而引起的疾病,如血脂升高、骨质疏松以及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而且异类酮还具有保护心血管和有助防治乳腺癌、子宫内膜癌作用。又如向日葵叶、棕榈皮均具有治疗脑溢血、高血压及甲状腺肿大的功效,而菊花与夏枯草配伍,研成粗末制成的药枕,可疏风清热,平肝潜阳,适用于神经性及紧张性头痛,不失为人们在现代社会竞争条件下的天然绿色保健良药。

  因此,深入研究新安医学灿烂的文化,利用黄山得天独厚的药用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出具有特定功效的养生、抗衰老的保健(药)品,使科研、医疗、康复保健、旅游购物“一条链”,为人类社会造福,为黄山经济发展服务,乃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历史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我们迈进了新的时代,只有在创新中继承才能遵古而不泥古,只有抢抓机遇,才能在发展中“变易不居,生生不息”。
(《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4月25日)
新安名医“张一帖”源流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单位 :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 98 级中医内科专业 博士生 李梢   中华医史杂志 2000年10月第30卷第4期 第208-210页    新安医学流派以地区命名,是中医学术、中医临床最为纯正的典型代表之一,地处“新安”(今安徽徽州歙县、休宁、绩溪、黟县、祁门 , 屯溪以及江西婺源等六县一市的古称 , 因祁门之新安山而名) , 远绍晋唐、金元, 时盛明清,波及民国。其历史持续之久、学术创新之丰、名医名著之众,在祖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新安医家家族链是新安医学发展的重要形式与源泉。据总结,新安医家家族链约50余条,记载名医250余人[1] 。而其中临床尤为称著者 , 当推徽州歙县定潭“张一帖”内科。 一、新安名医“张一帖”概略   徽歙张家世医医技精湛 , 治疗急性热病、内科疑难杂证有独到之功 , 向以“张一帖”之美名称誉于皖、浙、赣数省。自明嘉靖年间绵延至今 , 已传乘 15 代之久 , 盛誉播于远近 , 并时有韶光重现。《歙县志》、《新安名医考》、《新安揽胜》、《歙县风情》、《大医精要———新安医学研究》等诸多史志、著述均将“张一帖”视为新安历代临床医家之翘楚。今安徽省黄山市“徽州新安医学研究所”及安徽中医学院“新安医学文化馆”等亦将“世传张一帖”流传人物中面目可考者 , 绘像以志彰扬。 因此 , 以新安名医“张一帖”为典型代表 , 辨章学术 , 考镜源流 , 则不仅可依循此一脉络 , 深入探悉新安医学流派形成、世袭、发展之路径 , 丰富新安医学的文献史料 , 更可藉此纵深化研究 , 从中获得新的发现与认识 , 寻找并规范出新安医学、乃至祖国传统医学的根脉与方向 , 为辨析其将来之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二、新安名医“张一帖”源流考   “张一帖”传为北宋名医张扩之后裔。张扩 , 字子充 , 歙县人。少好医术 , 尽得蕲水庞安时、蜀人王朴真传 , 治病多奇中 , 名震当时 , 尤以疗治伤寒见长。张氏之学术及诊疗经验与“张一帖”祖传医术颇有渊源。然谱传已失 , 此说仍待续考。今可考知“张一帖”名起于明代嘉靖年间 , 自张守仁 [2] 始 , 历明、清、民国至今 , 计 400 余年、 15 代的历史。张家世医代代勤于诊务 , 每无暇于著述 , 诸多临床验案、心得体会殊为可珍 , 然囿于家规 , 未得刊行 , 后“文革”之难 , 令众稿有所损毁。现遍搜有关著述 , 廓考其源流如下。   得“张一帖”之名的始祖张守仁 ( 1550 ~ 1598 年 ),字立仁。享年48岁。为人淳厚,善济贫寒,明嘉靖、万历年间以医术鸣世。张氏之父亦以医为业 , 然名不甚广。立仁幼时随父习医数载 , 其后由乃父遣与各地名医游 , 在此期间《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 10 余部医籍不离左右 , 得暇即沉浸其中 , 深思比勘 , 医术日有进境。此后可以神奇目之者 , 是立仁以其德术 , 逢遇机缘 , 得到一位扮为乞丐的异人亲授 ( 今歙县定潭“张一帖”诊所依然保留据传为异人所赠的“末药龛”、“仙人拐” ) , 由此医技大进。其时 , 百姓多困苦 , 屡有因饥寒、劳累所迫而致昏厥者。守仁公虽日夜救治不辍 , 终因病家众而未能尽救 , 遂以异人所授之术为本 , 并穷究医理 , 博采良方 , 精勤不倦 , 历 30 余年之证验 , 终研究出一粉状药剂———“末药”。此药由 18 味组成 , 号“ 18 罗汉” , 有疏风散寒 , 理气和营 , 健胃宽中 , 渗湿利水之神效 , 尤适于医治劳力伤寒 , 肠胃疾患等。并因守仁公对诸多内科疑难重症、杂病亦效如桴鼓 , 良多治验 , 故其时广受嘉惠的四方民众始誉之为“张一帖” , 意为疑难病症 , 得张氏验方一帖 (一剂) 即瘳。   自此张家代代专攻医道 , 医技心法 , 口授心师 , 祖传末药及其它效验良方也随之代代相传 , 且有所增进。据其家谱 ( “文革”中有所损毁) , 参以史料 , 略其分歧 , 择之医学成就显著者 , 可考列守仁公之后 13 代正宗传人如下 :   张凤诏 (1576 ~ 1643 年 ) , 字以挥 , 守仁次子。享年 67 岁。生活于明末、清初年间。天资颖悟 , 博闻强记。先攻儒学以为基 , 继习医术 , 传承家法。在劳力伤寒、急性热病以及其它疑难杂症如痹病、脏腑、经隧之病等方面积验颇丰 , 尤长于诊脉断疾 , 因而能聚众药之力专应一病 , 同时辅以不同剂量的祖传末药 , 功效弥著 , 令世人益感“张一帖”美名之不虚。   张赓虞 ( 生于 1602 年 , 卒于清康熙年间 , 具体年月失考 ) , 字元良。少年从仕 , 不得意 , 乃从父凤诏公习医 , 并集家传医技编为歌诀 , 弃繁取要 , 使由博返约 , 便宜实用 , 有裨后世参习。晚年潜心向道 , 精研内练养生之术。生平奉祖训而以医济世 , 良多德报。 张康荣 (1640 ~ 1703 年 ) , 字光复 , 初字光礼。赓虞公之三子 , 其兄皆陨于少壮。康荣公毕生以四方行医出诊为乐 , 常倾囊赈济贫困患者 , 复从数十载临床中汲取良方效药以补前人之未备。康荣公因奔波劳累 , 积劳成疾。但晚年每遇患者 , 仍躬亲诊治 , 深得世人爱戴 , 故赠康荣公以字“光复” , 既颂其回春之妙术 , 又冀望其能早日祛疾康复、益寿延年。   张灵汉 (1663~1731 年),字大继。因对祖上末药配伍之理论依据尚感有所不足 , 遂以精研药学为终生之念愿 , 亲赴深山采集中草药 500 余种 , 制为标本 , 描绘成像 , 结合临床实证 , 辑为《药典》一部 , 以求深入阐明诸药之药性、药理、主治、功用。惜祖训谨严 , 未得将之刊行。后罹“文革”之难 , 与其余诸作皆遭损毁。   张锡 ( 具体生卒年月不详 , 行医于清雍正、乾隆年间 ) , 字世苕。幼时嗜武习剑 , 内练丹功 , 身强体健 , 加之医术超然 , 心性豁达 , 每将病家治愈后 , 又授其保健、养生诸术 , 为病家广为称颂。 张进德 (1730 ~ 1788 年 ) , 字文著。为彼时乡中名儒 , 通四书五经 , 兼修艺事 , 勤于笔耕 , 其医学著述以实用为旨 , 曾积祖上医技 , 参以己意 , 著成《张氏医综》五卷 , 继承先贤 , 启迪后学。进德公遵医不外传之家规而未将此书付梓 , 后在“文革”中抄走丧失 , 诚为可惜。传下的些许诗文稿、书画稿洋溢一派书卷气息。

  张魁寿 (1756 ~ 1818 年 ) , 字承怀。秉承庭训 , 济世活人。同时善于向民众普及医学常识 , 以弘扬医道家学。魁寿公尊《黄帝内经》为百家之祖 , 认为其中又以摄生为常人以及病家所易接受 , 故将《黄帝内经》中言辞晦涩者解以俗易 , 化入家传摄养之法 , 而家规只限于医术、医技 , 魁寿公因而得以将摄养之道教习乡民 , 裨乡民垂髫怡乐 , 置境桃源。“一帖”济世之名益盛。   张觉之 (1798 ~ 1866 年 ) , 字启铨。魁寿公幼子。因少时聪慧颖悟 , 立志向学而为魁寿公所喜 , 教学相长 , 觉之公年甫 20 即名噪故里 , 求诊者遍诸周县 , 纷至沓来。旁参朱丹溪养阴派学术思想 , 于营卫论颇多创见 , 认为营卫本属一气 , 等等。然因耽于诊事而未志之著述 , 后世未能窥其全貌 , 深为遗憾。

  张秋林 (1823 ~ 1890 年 ) , 字志谓。虽尽通家学 , 精于治疗 , 然一生琐事扰心 , 又因其子春太体弱 , 积郁成疾。晚年曾拟校勘新安医籍未果。   张春太 (1846 ~ 1912 年 ) , 字昌佩。幼即多病 , 因而参比己身 , 发奋习医。渐而学验俱丰 , 每经疗救 , 沉疴立起 , 声名广播新安。兼研古今各家医论 , 不拘陈法 , 以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泥于古法而不能变通 , 于医则多误人矣”。及至壮年 , 方得一子 ( 景余 ) , 遂悉心指授 , 以裨其子得传心法 , 渐造大成。 张景余 (1884 ~ 1948 年 ) , 字安全。幼即由父春太公发蒙 , 习医、学武并举 , 体格颇健 , 医术亦精。此时“张一帖”的临床成就已殊为卓越 , 融实践、理论、经验、体悟于一体。景余公不仅在急性热病、劳力伤寒、内科杂病等方面贯通家法 , 且旁通妇科而精之。例如 , 举凡妇人带下崩漏 , 尤其热入血室等证 , 景余公常取一束树根 , 刮用中间木屑 , 加红糖共煮 , 一日数服 , 然后卧床静息 , 笠日暮 , 崩血止矣。继以益气生血、健脾摄血之剂调治 , 不日愈。   张根桂 (1908 ~ 1957 年 ) , 又名耀彩 , 字祥森。弱冠即闻达于新安诸邑。年且而立 , 皖、浙、赣各地求诊者云至焉。根桂公擅治急性热病、经隧之病及其它急危重症 , 立法强调除邪务尽务速 , 用药味精量重、剂大力狠 , 服药讲究选剂择时。常备有汤药、末药、丸药等不同剂型 , 择时服用 , 必要时辅以针灸 , 往往一剂即起疴回春。著名经学家吴承仕先生之痼疾经治痊愈后 , 对“张一帖”之高超医技、卓然德术感念殊殷 , 因而书联相赠 : “术著岐黄三世业 , 心涵雨露万家春” [3] , 是为符实之论 , “三”则以言张家世医传代之众。祖传末药的配伍、制法经根桂公反复研验 , 又创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加减法 , 对外感伤寒、腹泻气滞、胃脘疼痛诸病症的医治更具神功。诊治痹病、肝病等内伤杂病的家传验方 , 经临床反复求证 , 亦倍增效验 , 如若神奇。“张一帖”由此也再现鼎盛之趋势。根桂公的部分学术思想及医学治验等由后人整理发表于《中医杂志》等刊物 , 颇有影响。但因后嗣及生活遭际之故 , 年未逾 50 即不幸逝世。   张舜华 (1934 ~   ) , 根桂公之次女。为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副教授。舜华少时笃志行医济世 , 然张氏医术皆为传子不传女。根桂公因膝下唯一的子嗣夭折 , 常叹无后 , 郁郁寡欢。舜华不馁 , 终以其一贯之至诚、至孝、精勤、聪慧感动乃父 , 当地民众以“孝女香”形容舜华之感人精神。多年后遂悉得家传精粹。期间舜华黎明即起 , 出诊遍及山川 ; 日落而归 , 病客四方来迎。同时 , 少年伊始 , 历 30 年余载 , 自学、精研《内经》、《伤寒》、《金匮》、《本草》等经典医籍 , 实践与理论互作阐发 , 渐能不为家学所拘 , 医技弥精。她在家学的基础上 , 主张针、药并施 , 针灸应其急 , 药物治其本。对湿温伤寒证注重健脾宣渗 , 以冀脾健湿运 , 邪势得解 ; 对虚寒证每以大剂附子以壮阳 , 继则调治气血津液。对癫狂、脾胃病、妇科病等的医治亦独树一帜 , 发表的相关论文颇受医坛重视。 1958 年 , 她在有关领导的亲自关怀下 , 将祖传秘方之一无偿献出 , 以期造福更多民众 , 此举受到安徽省卫生厅、《安徽日报》等政府、新闻部门的高度重视与表彰。 80 年代初张舜华调至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工作 , 其时数省、县之民众自发相送 , 依依惜别 , 殷殷盼归。   根桂公次女舜华、婿李济仁皆为当代著名中医专家。李济仁由儒入医 , 原为徽州中医界之青年翘楚 , 屡起大症重候 , 颇得根桂公嘉赏。遂予教引 , 渐而切磋 , 再而结翁婿之谊。李济仁从事临床至今 50 余载 , 对于痹病、痿病、肝、肾疾患、淋浊症、心病等疑难病证以及妇科疾病等 , 其临证之效捷、学验之丰盛 , 俱称大家。同时出版专著 10 余部 , 主持的科研课题多次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李济仁现任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 为国务院首批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首批 500 名老中医、中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学会“五老”之一、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省新安医学会名誉会长等。 1991 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张舜华、李济仁育有四子一女 , 其中三子一女皆传承“张一帖”之家学 , 从事医学相关专业的科研、临床研究 , 并以长子张其成 ( 枨 ) 随从母姓以明举家之念愿。现徽州歙县定潭也仍有“世传张一帖诊所”普济世人。而周边民间至今广为流传的“赶定潭”一语 , 则道出了 450 余年来新安名医“张一帖”昌盛不衰之景况。

  在当今医坛, 渊源如此之深、传代如此之久、成就如此之著的世传名医已属较为罕见。祖国医学、医学流派曾多以此种形式为建构之一 , 因而“张一帖”的研究意义亦颇为重大。本文仅为源流考略 , 更多的、有价值的研究有待循此进入 , 则其事功 , 将不独一家一族之私幸也。 参考文献 1 李济仁 1 大医精要———新安医学研究 1 第 1 版 1 北京 : 华夏出版社 ,1999 ,12 1 2 李梢 , 李标 1 张守仁世承考 1 中医临床与保健 1 1990 ,2 (4):51 -52 1 3 庄华峰 1 吴承仕研究资料集 1 第 1 版 1 安徽 : 黄山书社 ,1988 ,3 1 新安名医“张一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潘秋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药报》 2006年5月15日

   位于黄山脚下的徽州,晋时又称新安郡。古老的徽州承载了太多文化的印迹,程朱理学、戴震朴学、徽派建筑、新安画派诉说着徽州文化昔日的辉煌,而新安医学却仍在不断阐释着徽州文化的活力。它肇始于东晋,兴起于宋元,鼎盛于明清时期,以其名医辈出、医著浩繁而彪炳史册,享有 “天下名医出新安”的美誉。   作为理学的发祥地之一,古新安的宗族制度十分严密,新安医家中世传医家众多,家族链发展堪称新安医学的一大特色。其中,歙县定潭“张一帖”一家被公认为历史悠久、当代影响重大的世医家族。张家世医医技精湛,医德高尚,治疗急性热病、内科疑难杂症有奇效,往往一帖(一剂)药而起沉疴,故被称为“张一帖”。
  “张一帖”传为北宋名医张扩的后裔,张扩曾跟随当时的名医庞安时学习,擅长治疗伤寒。到第四代张杲由儒而医,其著作《医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史传记。今可考知“张一帖”之名始于明嘉靖年间,张守仁对内科疑难重症、杂病的治疗有神效,并研制有 “十八罗汉”末药,此药由十八味组成,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营、健胃宽中、渗湿利水的神效。自张守仁始,历明、清、民国至今,已有400余年、15代的历史。   至第13代传人张根桂(1908~1957年),更是名噪一时。他擅治急性热病等急危重症,临床勇于创新,祖传末药的配伍、制法经他反复研验,又创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加减法。喜欢使用两种不同剂型方药同治一病,讲究择时分服;重视针药并施,本标兼治。国学大师吴承仕先生,患痼疾遍访京师名医皆不效,回家乡歙县以后,经张根桂医治而愈,感佩之余,特奉赠一联“术著岐黄三世业,心涵雨露万家春”。张根桂心存仁厚,有时遇贫苦病人求医,不仅免费诊病赠药,还经常主动周济病人,他的声名远播皖、浙、赣数省。至今皖南民间尚流传一诗“定潭向有车头寺,半夜敲门一帖传”。   张根桂之女张舜华,现为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素有“孝女香”之称,正因为其孝道和勤奋,才使其父改变了“传男不传女”的家规,悉得“张一帖”家法精髓。张舜华勤于临证,擅长治疗急性伤寒、肝病、胃病、妇科、癫狂症等疑难杂症,创制了许多高疗效的临床方剂。1958年她响应国家的号召,将祖传秘方无偿献出,此举受到中央领导以及安徽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表彰。
  张根桂的女婿李济仁教授为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之一,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我国《内经》学、风湿病学的学科带头人之一,“新安医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少年时代跟随张根桂学医,50年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李教授主攻中医内科,对风湿病、肾病、肝病等治疗有奇效,尤擅治疗疑难奇病,如进行性营养不良症、多发性硬化病等。张、李二老伉俪情深,相扶相持,共创佳绩,传为杏林佳话。
  二老育有五个子女,都从事中医或与医学相关的工作。长子张其成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是著名的易学家、中医文化学家。长女李艳是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风湿病专科的学术带头人。次子李梃在歙县定潭开办“世传张一帖诊所”,医术远近闻名。三子李标现在美国波士顿大学从事高科技医疗产品的研发,其成果获得多项专利和奖项。幼子李梢现为清华大学生物信息所副教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岁月如梭,“张一帖”已经走过了450余年的历史。望着“世传张一帖诊所”进出的病人,听着周边民间流传的“赶定潭”,拨开尘封的历史,我们仿佛找到了新安医学弥久历新、长盛不衰的源头
。群星璀璨话新安——“新安医学”代表的医家及其著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李佛基 《中国中医药报》
      安徽黄山,群峰逶迤,岗峦叠翠,清澈的新安江水闪着粼粼波光流过屯溪……,俨然是一幅大画家黄宾虹笔下的山水画卷。原为徽州府治的屯溪现在是黄山市府所在地。环屯溪的歙县、黟县、祁门县、休宁县、绩溪县和婺源县六县古称新安郡,因境内有新安江、新安山而得名。春秋时期,新安地属吴国,吴亡归越,越亡归楚。秦、汉迭有更名,至晋太康元年改称新安郡,宋徽宗宣和三年复更名为徽州。建国后徽州地区区划数次更迭,现称黄山市,所辖县区除了歙、黟、祁、休 4 县还包括屯溪区、黄山区(原太平县) 。这块人杰地灵的宝地,不但成就了程朱理学、江戴朴学、新安画派,养育了著名教育家、学者陶行知、胡适等精英,创造了徽商四百年昌盛的奇迹,留下了美仑美奂的徽派建筑,还为中国、为世界的传统医学贡献了极其珍贵的“新安医学”。    上世纪 80 年代初,邓大学教授首先提出要把“北华佗,南新安”作为安徽中医的优势加以继承发扬的战略构想。此后,安徽多次召开“华佗医学”和“新安医学”学术研讨会,“北华佗,南新安”成为安徽中医传承前贤、继往开来的重要支柱与历史靓点,并被正式写入《安徽省发展中医工作条例》。如果说“华佗医学”堪称一枝独秀的话,“新安医学”则是群星闪耀、璀璨辉煌。    实际上, “新安医学”不是单一的学术流派,而是名副其实的“集团军”,应属地域医学范畴。著名学者李济仁教授主编的《新安名医考》收录新安名医多达669人,其中,255人撰写了医学著作461部。肇始于东晋,兴起于宋元,鼎盛于明清的“新安医学”,以其人才辈出的医家、不计其数的著述,将永载史册。    现把“新安医学”有代表性的医家及其著作介绍给读者,以期共同继承,使其发扬光大。   羊欣——“新安医学”的先驱   张杲 ——历时三十六年撰《医说》   王国瑞与《扁鹊神应玉龙经》   程玠——进士出身的眼科专家   江瓘——编纂我国第一部名医医案《名医类案》   汪机——学贯丹溪东垣的医家   徐春甫——编纂不朽巨著《古今医统大全》   孙一奎——撰著《赤水玄珠全集》 阐发命门 三焦 相火   方广——私淑丹溪的新安医家   程国彭——《医学心悟》医界津梁患者慈航   吴谦——编撰传世医著《医宗金鉴》   吴澄——《不居集》创“理脾阴”与“外损说”   郑氏喉科与《重楼玉钥》   卢云乘、汪纯粹——钻研《伤寒》有所发挥   许豫和——勤实践多著述的儿科专家   程文囿——学验俱丰的临床医学家   汪汲——博采历代广搜民间奇疾验方   吴亦鼎——灸疗独树一帜   汪宏——重四诊之首 著《望诊遵经》   胡澍——著《内经校义》独出机杼   胡雪岩——儒贾合一的药店经营者   “张一帖”——新安医家家族链的典型代表   结束语 —与时俱进在创新中继承“新安医学” 张杲 ——历时三十六年撰《医说》   张杲,字季明,歙县人。南宋人( 1155年~1225年)。世医家庭出身的张杲以儒业医,精研岐黄五十余载,博览群书,留意于多种文史著作中医学典故等资料。收录既多,欲满一千,即编书以传世。南宋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张杲34岁时撰成《医说》初稿。其后36年间,他不断修订、补充,蔚成大观,并加评论和自己临床体会。其时,张杲已年届七旬,始将《医说》定稿付梓。   《医说》共十卷,分四十九门,记载了南宋以前名医116人,内容宏富,所搜集的资料注明出处,多可依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史传记。诚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评:“取材既富,奇疾险证,颇足以资触发,而古之专门禁方,亦往往在焉”。此书曾传至朝鲜、日本等国。朝鲜在1488年刊行过此书,《东医宝鉴》也引用过。日本万治元年(公元1658年)亦曾刊行,足见该书影响之大。    除《医说》外,张杲还著有《秘方奥旨》,是本搜集古代禁方、秘方的专书。 “张一帖”——新安医家家族链的典型代表   说起新安名医 “张一帖”,至今黄山市一带老百姓常津津乐道。随年龄层次不同,口中称道的“张一帖”又有了辈份之差。“一帖”者,药症相符常常一帖药而愈病也。传承至今已15代的张氏,以其精湛的医技,治疗急性热病和内科疑难杂症屡获佳效而享誉皖、浙、赣数省。    “张一帖”据传为北宋名医张扩、张杲后裔。今可考证之“张一帖”起于明嘉靖年间,自张守仁始,至今有400余年、15代的历史。张守仁(公元1550~1598年),字立仁,明嘉靖万历年间以医术鸣世。立仁精研《灵》、《素》与仲景之作,勤于实践,复得民间医生秘授,历30余年反复揣摩、临床验证,终于研制出一种粉状药剂——“末药”,此药由18味组成,号称“十八罗汉”,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营、健胃宽中、渗湿利水之功,尤其适用于劳力伤寒、肠胃疾患。张氏临证,辨证精,用药灵,往往一剂而直起沉疴,受惠病家遂誉之为“张一帖”。    清末,“张一帖”传至第十三代,传人为张根桂,字祥森。张祥森对祖传“末药”加以完善,创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了疗效,扩大了使用范围。尤为可贵的是,张祥森一改张氏“传男不传女”的祖训,其十四代传人为其次女张舜华、婿李济仁,第十五代传人为其外孙张其成、李梢。张舜华、李济仁教授均执教于皖南医学院,为安徽省名老中医;张其成、李梢兄弟均为博士后,分别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清华大学任教和从事科研。“张一帖”传承历程成为新安医家家族链的典型代表,张氏代有传人长盛不衰也在杏林传为佳话。 结束语——与时俱进在创新中继承“新安医学”    “新安医学”是祖国医学史中的一大奇迹,“新安医学”现象已引起国内医药学界的广泛关注。著名学者裘沛然、俞慎初、余瀛鳌、赵璞珊、陆肇基、王乐匋、吴锦洪、李济仁、程亦诚、许芝泉、林乾良等都对新安医家及其著作作过深入研究,见仁见智,卓识斐然。    在黄山山麓不足1.3万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域,进入21世纪,“新安”人口总和也不过百余万,何以能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特别是在明清时期产生如此众多的医家和医学著作?笔者以为,一是人才,二是教育,三是经济。这三大要素是“新安医学”兴旺发达的前提、基础和后盾。
   历史上新安地区有多次大的人口迁徙。如南北朝时期唐安史之乱,南宋迁都临安等,都使大批来自中原的士人遁入“新安”这块少兵革战乱的乐土。他们同时带来儒、道、佛、医等多元文化,它们之间又有程度不同的相互渗透,而以儒学居首。尊儒、崇道、礼佛、从医,新安士子或从其一,或兼而二、三,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新老新安人在这片相对稳定的世外桃源里,孕育出在宋、元、明、清时期在全国领先的文化。    先进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古新安郡六县遍布书院、社学,据康熙年间统计资料:书院54所,其中,歙县14所、休宁11所、婺源12所、祁门4所、黟县5所、绩溪8所;社学472所,其中,歙县122所、休宁140所、婺源140所、祁门27所、黟县13所、绩溪30所。“学而优则仕”,历史上新安郡多状元、进士。教育成了医学兴旺发达的基础。“秀才学医,笼里抓鸡”,读书人科举不第学医有之,家贫辍学学医有之,登第为官后兼习医者亦有之。医者仁术,“学而仁则医”已深入新安读书人的潜意识。而学医的途径同样多元,或师承,或私淑,或自学,或家传。其中,家传而至祖传,成为“新安医学”中最有特色的医学教育模式之一。据统计,新安医家家族链达50多条,记载名医250多人。其中,除郑氏喉科、“张一帖”内科外,还有黄氏妇科、王氏内科、曹氏外科等。他们不但代代传承,还向国内其他地域辐射,成为走出新安的名医,如近代沪上名医王仲奇等。    文化、教育发达必须以经济为后盾。昌盛达400多年的徽商为包括“新安医学”在内的“徽学”提供了经济保证。上述书院、社学的兴办,无不折射徽商为桑梓兴学慷慨解囊的心迹。“新安医学”的很多著作之所以得以付梓,往往也得益于徽商。兴学助医,成为一代又一代徽商不解的情结。    历史正翻开崭新的一页,古新安郡已走进新时代。抓住机遇,在创新中继承才能“遵古而不泥古”,在创新中发展方可“变易不居生生不息”。笔者认为,对“新安医学”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文献整理、出版上,而要文献整理出版与研究应用并重,要抓住新安前贤闪光的思路和宝贵经验,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补其不足,力求有所突破。要充分发挥“新安医学”非一门一派医学的特点,坚持前贤的“百花齐放”与勤奋好学的传统,向兄弟省区的地域医学学习,新安医家家族间相互学习,并且借鉴现代医学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现代科学手段。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今天为群星璀灿的“新安医学”前辈而自豪,希望明天前辈能为我们在创新中继承而含笑。(全文完)         “。。。。。。今可考知“张一帖”之名始于明嘉靖年间,张守仁对内科疑难重症、杂病的治疗有神效,并研制有 “十八罗汉”末药,此药由十八味组成,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营、健胃宽中、渗湿利水的神效。  。。。。。。”

评注:今笔者拿薛振声所著(十年一剑全息汤)一书的“全息汤”与未公开的“张一帖”之“十八罗汉”末药的主治功效“。。。。。。疏风散寒、理气和营、健胃宽中、渗湿利水。。。。。。”作个比较,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这就是为什么笔者对“全息汤”情有独钟的根本原因————“全息汤”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临床医疗风险!由此亦可见古人与今人在中医学术上是可以相互交流与贯通的!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9年05月01日 04:38am 时添加 -=-=-=-=-
张一帖秘方不宣,但有其后代张其成博士后上央视宣传而名声一时大噪—————全息汤处方完全公开,然虽有毫不逊色之同等效果却至今很少有人重视,这就是当今浮躁社会之通病!令人长叹!


————————————————————

http://www.shanghan.com/bbs/thread-49355-1-10.html
以上为笔者在伤寒论坛治疗一“男科典型医案”始末之连接——————运用的就是全息汤与其它两个名方的联用,足可证明全息汤与其它名方的联用在临床上有强大的生命力!

发表于 2009/6/28 23: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方某地,百姓喜食烩菜。萝卜白菜茄子土豆,有啥放啥,随便拼一锅,再加调料若干,加水煮熟,竟也香气四溢,馒头饼子掰碎泡入其中,颇能饱腹。烩菜遂成当地饮食文化一大特色,以其方便可饱腹故也。

南方某地,百姓喜食精细。某菜须方,某菜须圆,某菜须热,某菜须凉。一一碟盛,争香斗味,随人所喜,任意调食。此菜品遂成一系,君臣佐使,理法井然。

若言饱腹,南北皆可,唯适口味而已。若言品食养生,乃至餐味怡情,北方似乎不及。孰优孰劣,唯餐者好之。
发表于 2009/7/4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安医派,最后剩下一帖,也就是末路了.
发表于 2009/7/4 23: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不少,各位老师各有所长。天地之交而生人,气是人,地是人,天地之和也是人。单药是药,多药是药。人体时非一病,热证、寒症同时存在,全息汤并非不是辨证之方。
发表于 2009/7/5 15: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息汤不敢拘同。
发表于 2010/2/3 22: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胡不群 于 2008/3/18 14:48 发表
学习中医,自然应从经典入手,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擦色按脉、六经八纲等等,自必学透学通,方剂药性,自必掌握,这是不争的事实。然则象全息汤之类的老中医经验总结,立足于气机气化,有深意在焉,非医理清通, ...

胡先生见解深刻,可惜空谷足音,无人理解,惜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18: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