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和子

名医师承讲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9 14: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醫演義 之 我與李靜老師的中醫緣(余健楚 3)
中醫演義 之 我與李靜老師的中醫緣
                          
一個人的生活充滿挑戰性,而這裏一切新鮮的事物都賦予靈魂新的意義、新的動力和新的喝采。
  
這兒有磚紅色的外牆,和十月一日國慶日掛起的五星旗息息相映,不甘下風的柳樹隊伍隨著一陣陣的涼風翩翩起舞。當你從一條條長長的大道上步過,你就漸漸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景出現,讓你在失落的時候尋找到北方的星星、溫和的曙光和希望的明天。
  
當火車徐徐起動的那一剎,意味著一個人將要踏上人生新的征途,意味著一個人將要面對一切一切不可預知的元素。
  
畢竟,過去的一切已成為過去,但願在這裏能開拓一片新的天地、屬於自己的新世界和新人生。在這條佈滿叢草與泥濘的道路上,相信總能尋找到芳香的花兒和勤勞的蜜蜂。道路是自己選擇的,不存在「對」與「錯」。即使在尋找的路途上遇到狂風暴雨,雷電交加,這也只是邁向黎明的一個過程。黎明正在呼喚著堅強的靈魂。
  
記得2000年的暑假,我代表我的中學參加赴北京——甘肅省《中華歷史文化教育交流團》,第一次踏上了北京,從那一刻開始愛上那個文化氣息濃厚的北京。2001年到2002年期間,一心想遠赴北京讀書的我,在一次陰差陽錯的偶然下,最後選擇報考了北京中醫藥大學的中醫學本科。其實,那時候我填的第一志願是中藥學,中醫學是放在第二位的。後來,接到入學通知書後,令我既興奮之餘心情又是複雜的,又一次陰差陽錯,最後被錄取入讀中醫學課程。時到現在,呼吸的空間大了,呼吸的節奏也暢順多了。這都因為感到中醫的內涵充滿著嬰兒的臉孔、小孩子的童心、老年人的可愛與穩重,以及大自然的氣息和大宇宙的哲學。修讀中醫,能令你的心境趨向寧靜與心明,它沒有商業場上的那種利害、那種圓滑、那種講求人際關係上的世俗。知識雖可給人力量,也可腐蝕人性與人格。
  
2002年十月一日的淩晨,在自由奔放的天安門廣場上,天空上有快樂飛翔的風箏,地上有露出酒窩的面孔,襯托著壯麗的夜色,頓時給人們一種無限的感覺、無限的國度,令人神采飛揚。

不知何故,當我一開始進入大學學堂的時候,就被她的內涵深深地吸引住了,也許我身上流的是中國人的血液。在此之前,我對中醫學根本是一竅不通的。

不知何故,當我一開始學習大學課程的時候,就對學校設計的中西醫課程反感不已,中醫底子沒有建立,就被灌輸一些不中不西的知識。自此之後,五年來,我內心一直在擺脫現代中醫教育給我們定下的學習方案。以中為主,可以瞭解西醫而不被其所左右思維。

不知何故,當我一開始讀醫的時候,就愛上了中醫的古舊醫籍。經常在潘家園舊書市場和北京各大舊書店,譬如中國書店,購買一些已經絕版的或者是珍貴的版本。記得那時候,由於對中醫學所知甚少,從我的手中溜走了很多好書而沒有買下。現在想起來,甚覺可惜。

到了二年級的時候,有兩部著作對我來說很重要,可以說是我的啟蒙書籍。其中一本是《思考中醫》。她令我認識到中醫經典的重要性。另外一本是《名老中醫之路》。她令我深深感受到一位真正的中醫是如何練成的,讀之感動之余體會到讀中醫必須由博返約,當中我從他們的學醫過程中有兩位中醫家是共同常常提起的,一位是張仲景,一位是張錫純。在那個時候,他們的名字就開始烙印在我的腦海裏了。之後的學習也就有了目標… …

當希望與理想乘載著那遠處的霞光透射到靈魂之窗的時候,過去那種懶洋洋的目光神醒起來,眼前濃厚的雲霧會變得稀薄些。

凡人一般熟知季候鳥每年隨著季節的變化進行一次或多次的大遷移,而我感覺到自己更像是一隻大自然界的季候鳥,曾經多次經歷過環境的轉移,從南遷移到北,從北飛往向南,經歷著生命與思想的再生。多次的脫胎與換骨,便有多次的告別,多次的走向嶄新的目標。人若能觀賞到自己新的誕生,新的腳步,是一種莫大的幸福。我曾經有過此難得的體驗。
   
二零零六年七月是一個重要時刻,我結束了四年的理論課程,踏入北京中醫醫院進行為期一年的臨床實習,認識到一些名老中醫,倚著前輩的高超醫術和良好的醫德,使我收穫良多。使我感受到中醫不但能治小病,大病,疑難雜病,及一些西醫不能治癒的病。使我樹立了對中醫堅定的信心,成為我以後邁向臨床的一顆定心丸。
   
在我實習的最後一年裏,我在不定期流覽中醫名家網的時候,無意閑發現了幾篇文章,它就是《中醫五方演繹》系列,作者是李靜老師。那個時候我記得大概只有6,7篇文章,但是它足以把我吸引住了,我不停的反復看,不停的在思考他的經驗,我以前看書的時候很少有這種舉動。他的文章讀起來很有現場的感覺,通順易懂,分析入微,條理分明,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感受到他沒有把幾十年累積下來的經驗私而不傳,能夠感受到他毫無保留的留給我們中醫學子。由於我本來就非常欣賞張仲景和張錫純,之前也在看《醫學衷中參西錄》,也用過張錫純的方子。第一個運用的就是開篇第一首方子:資生湯。2006年8月11日,為一個朋友看病,女性,她肌膚發熱,手足心發熱汗出,月經遲來,煩躁,睡前尤甚,怕熱,由於我那時候正在看《醫學衷中參西錄》,就很容易地想起了資生湯的條文:治勞瘵羸弱已甚,飲食減少,喘促咳嗽,身熱脈虛數者。亦治女子血枯不月。

生山藥(一兩) 玄參(五錢) 於術(三錢) 生雞內金(二錢,搗碎) 牛蒡子(三錢,炒,搗)
熱甚者,加生地黃五六錢。脾為後天之本,能資生一身。脾胃健壯,多能消化飲食,則全 身自然健壯,何曾見有多飲多食,而病勞瘵者哉?《內經》陰陽別論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在女子為不月。”有是證便用其方,用資生湯來滋脾斂肝,處方為:玄參30g 生山藥30 生雞內金10g 白朮10g 大力子6g生地15g 地骨皮10g白芍10g厚樸10g 生龍牡各30g。2副。結果症狀大減,而且月經也來了。這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可以學以致用。但是,《醫學衷中參西錄》是一本理論和臨床實踐結合的書,沒有人指點迷津的話是很難進一步深研下去的,不知道該如何運用,構成了我的一大煩惱。直到看了李老師的文章後,給了我一個很大的解脫,終於可以找到運用張錫純方子的高手了,不禁自喜。後來又看到了李靜老師的博客,知道他原來就在深圳坐堂,離我是那麼的近。從那時候就計畫畢業之後找時間過去專門拜訪李靜老師。
   
2007年9月,在一次偶然的工作機會下,我到了深圳,於是就按照博客留下的電話號碼打給李老師,竟然接通了,我在計程車裏透過電話跟他打了招呼,自我介紹之後,說明自己的來意,詢問可不可以去拜訪他,他很溫和的說:“可以,過來吧。”剛下車,我就看到了李靜,跟博客裏的照片長的一模一樣,那裏是一個小診所,他正坐在門口旁邊的小診室裏正在忙些事情,我走過去跟他握了手,他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很親和,說話很斯文,我們大概談了一個下午,很愉快的。我問他:“為什麼你的文筆那麼好,同時又具有精湛的醫理和高超的療效,就好像張錫純一樣,現在很少看到同時兼有以上方面的醫生了? ”他笑了一下說:“我從小什麼書都看,文學的,小說的,等等。”而且他還把尚未出版書籍的電子版給我。那時候只有幾個人才擁有的。素未謀面就對我信任。感覺非常幸運。之後的日子裏,我平常放假就過去找李老師學習,那時候他還未成名的,並拜李靜為師,他欣然接受。
   
2007年11月11日,這是個特別的日子,第一班同門師兄師弟一共五人,我排行老五,約在同一天裏拜師,遞交拜師函。我的拜師函其中一段是這樣寫的:“本人熱愛中醫學,立志行醫濟世,弘揚中華民族原創醫學而努力,願在中醫學事業上有所成就。現拜名老中醫李靜為師,以 傳道,授業,解惑。”
        此致
敬禮

附:

新中醫師承拜師儀式,弟子呈願拜師,辭曰:
(近前,右手按著師父手中的《名醫師承講記》)
岐黃中醫精妙藝,
無緣此生難遭遇。
我今得行師承禮,
不負韶光自努力。
(退行三步)
師承人,
謹呈三願行三禮:
一願師父大慈悲,
傾其所有不保密;
(一拜)
二願自己不懈怠,
爭取技藝勝過師;
(二拜)
三願師徒互關照,
獻身醫學不相棄!
(三拜)
師父在上,
再受弟子三叩禮。
(一拜、二拜、三拜)

一起吃飯後,到了公園一起拍照留念,衡通學派也在同一天有了紀念性的成立。師傅送我一本剛出版的書《名醫師承講記——臨床家是怎樣煉成的》。並題了字:“五年本科學中醫,博覽群書尚未遲。廣博見聞縱能巧,衡通法論道更高!”
   
在這段日子裏,師傅不厭其煩的,耐心地教導我,每逢我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很快的就能夠為我指點迷津,頓然開悟。他反應快速,思維敏銳,往往一針見血,說話如有古人古詩之風味,富有學識。他寫文章的時候往往都是立筆而出以及講課的時候縂是脫口而出,引經据典,根本不用查書,他的腦袋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字典。我認爲:李靜老師乃是當今《醫學衷中參西錄》理論研究和臨床運用的泰斗。一直以來到現在,李老師有兩樣事情沒有停止過腳步的,第一,中醫學。第二,還是中醫學。
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李老師是真心的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原創醫學而努力不懈的,直到中醫演義至生命終結的一天。
  “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乾。”這在他的身上完全的體現出來了。

    天地中醫氣,衡通是一家。
    各家有學說,願而兼通之。
    弘揚中醫學,在地連理枝。
    歲月有流逝,桃李無絕期。
                          (余健楚 作)

這一中醫使命讓我比旁人多了一個不同的啟發,構建了內心的一個平靜的世外桃園。中醫雖產生于古代,但她並不落後,她是劃時代的。她的最深處內核,是富有人性的太陽,她的光芒永遠撫慰著人間的健康… …
 楼主| 发表于 2008/4/29 14: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静与友人对话牛皮癣与论刘翔赛跑
1.8

与友人论牛皮癣
神农人 14:52:28
你好李老师?
老中医--李静 14:54:15
你好!
神农人 14:56:02
想和你学习关于皮肤病的知识,想了解一下牛皮癣的情况?
老中医--李静 14:56:46
QQ上耗时太久,有何问题请讲
神农人 15:04:33
辨别湿热是不是看舌苔呢?
老中医--李静 15:04:54
舌脉与证状。
神农人 15:05:48
舌苔黄是不是热?
老中医--李静 15:06:49

老中医--李静 15:06:57
湿则苔腻厚
神农人 15:08:17
白和有痕是不是寒?湿则苔腻,腻怎么辨别呢?
老中医--李静 15:09:23
舌质淡,苔润是寒,润且滑者是风寒,且厚者是风寒湿。
老中医--李静 15:11:40
腻有薄厚之分,也有润燥之别。厚腻者,湿重,薄者,湿轻。腻,有苔如泥抹一般。
老中医--李静 15:12:25
如泥墙一般,泥水工抹泥灰般。
神农人 15:13:01
对于风一直不解,说热生风?风湿的风是怎么的生成的呢?
老中医--李静 15:13:22
故又有白腻,灰腻,黄腻,滑腻,腻糙之别。
老中医--李静 15:13:38
风有内外之分。
神农人 15:13:40
比喻的很好,也容易看懂。
老中医--李静 15:14:07
外风者,外感也。内风者,内因所致者。
老中医--李静 15:15:21
所以外感有风寒、风湿、风热、风燥之邪。
老中医--李静 15:15:50
内风有肝风内动,血虚生风,血燥生风之别。
神农人 15:15:58
牛皮癣很该是内因吧。
老中医--李静 15:16:37
非,内因在先,外因在后。外因引发内因者为多。
神农人 15:16:37
牛皮癣是不是还和肝有关系呢?
老中医--李静 15:16:43
然。
老中医--李静 15:16:52
肝藏血故也。
老中医--李静 15:16:58
肝主疏泄也。
神农人 15:17:49
治疗时是不是也要考虑到肝呢?
老中医--李静 15:18:40
当然。
神农人 15:20:28
对于鱼腥草?我现在风寒和风热感冒都用效果挺好的。有没有需要注意的,我用的是中成药。
老中医--李静 15:20:33
肝藏血,血热、血燥、血寒皆可生风,血瘀也可生风,生胜则痒,风胜则瘀结,祛风需行血,行血者,疏通气血也。
神农人 15:22:00
血和气两者怎么把握呢?补气容易伤血
老中医--李静 15:22:38
医者所好各自不同,然如短跑赛事一样,大家都能跑到尽头,最快者当是刘翔了也。
神农人 15:23:32
哈哈,李老师还挺幽默呢!!!
老中医--李静 15:23:50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补气何至伤血?破气伤血也。
神农人 15:27:10
牛皮癣用三七怎么样呢?
老中医--李静 15:27:49
断章取义也是
老中医--李静 15:28:23
三七止血化瘀,可托毒外出。凡是此证者自然有效,否则非。
神农人 15:30:08
有用三七的经验?
老中医--李静 15:30:51
血因瘀而致血燥生风者则效是也。
老中医--李静 15:31:11
有是证用是药,此之谓也。
老中医--李静 15:31:44
你常上名家网吗?
神农人 15:32:06
哦,需要辩证。
老中医--李静 15:32:14
然。
神农人 15:32:53
我是上,不经常,经常上伤寒论坛。
http://www.shanghan.com/bbs/index.php
神农人 15:34:24
我从名家网上认识金伟先生,那是脉诊奇人。
老中医--李静 15:34:52
中医与西医不同的了。西医治此病有数法,一是维生素,二是抗菌素,三是激素,四是抗癌类药,即免疫抑制剂。
老中医--李静 15:34:57
所以说,滥用维生素与保健品是隔靴搔痒,于病无补;滥用抗菌素是耗损气血,于体无益;滥用激素药是拔苗助长,得不偿失;动辙手术是滥砍滥伐,耗损脏器;滥用化疗药是饮鸩止渴,同归于尽
 楼主| 发表于 2008/4/29 14: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席大章朋友----便秘论治
席大章朋友,凡可攻者,但是真便秘,凡不可攻者,但为假便秘.你用大承气攻其可攻,是辨出其有可攻之证,邪去则正安!后用增液类是衰其大半而止,养正则积自除!
学有所成也!我的书名医师承讲记中有论之,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请阅:便秘热结气滞血瘀    苦参子炮甲效无比  厂症有真假病有虚实    清之润之通自下之
 楼主| 发表于 2008/4/29 14: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静回闫柏林朋友
案例一则
讨教病案:女,28岁,黄白带增多数年,面有少量雀斑,四肢冰冷,脉沉细,苔白有齿印。诊:气滞血瘀,阳虚。已用李可老医之方(乌梢蛇方加大量附子),效欠佳。望赐教

李静答曰:
    四肢冰冷,脉沉细属阳虚无疑,苔白有齿印脾也虚也。诊:气滞血瘀,阳虚。已用李可老医之方(乌梢蛇方加大量附子),效欠佳者,温散有余,通补不足也!
    既诊为气滞血瘀阳虚,只用温阳药,与脾之虚气之弱未考虑,而因寒致脾虚气弱导致瘀结之“结”未能对号入坐也。
    用温阳药效欠佳者,是此证非止于是风寒湿,故朋友说用李可老医之方 (乌梢蛇方加大量附子)效欠佳,李可不负责任的,责任在朋友,难道用张仲景的麻黄汤治风寒感冒次不佳就应该怪张仲景吗?  
    因此,临证要多问一个为什么?
    此证既有脾虚,当补其脾,益其气,通其瘀,散其结。至于风寒湿嘛,本非风寒实之实证,没有必要用大量定风温阳的药的,要知用温药量大也会耗人气血的。
    健脾者,白术、山药,益气者,人参黄芪,通瘀者,衡通汤,阳虚者,附子桂枝可也。
    可用衡通益气温通汤: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川牛膝、枳壳、桔梗、炙甘草、生地、炮山甲,三七粉药汁送服下各10克。人参、黄芪各12克;桂枝12、附子各12克;生山药、山萸肉各30克,制乳香、没药各10克。
   七剂,水煎服。
   当否,供参考

      李静
 楼主| 发表于 2008/4/29 14: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静再答闫柏林病案二
病案二:男,29岁,口臭十余年,伴口苦,晨起痰多,喜冷饮,四肢灼热,大便溏泻,伴睾丸胀痛,性功能稍差,体形稍胖,苔厚腻、黄,舌中裂痕,有齿印,脉滑数。前医予白虎汤加白蔻仁,现诊断:1、胃炎2、前列腺炎3、慢性咽喉炎,我以郑钦安唐步棋阐述之扶阳抑阴,收效一般。欠缺之处,望李老指点一二。

李静曰:
    前医用白虎汤尚属对证,朋友看温阳书多了,学会不加辨证要用大热药谓之扶阳抑阴,一面扶阳一面抑阴不是浪费药材与让病人肠子受罪吗?
    中医之精髓是辨证论治,不是先有定见,扶阳抑阴不是万能胶,不对证,不加辨证地用,能怪郑钦安唐步棋吗?
    尽信书不如无书矣。
    是火神派害人?还是火神书害人?是读书未到?还是书未讲清?
    呜呼!
    又:诊断:1、胃炎2、前列腺炎3、慢性咽喉炎,我以郑钦安唐步棋阐述之扶阳抑阴,收效一般。欠缺之处,望李老指点一二。
    胃炎、前列腺炎、慢性咽喉炎者,西医辨病也!
    前医用白虎汤先清热并不为过,体形稍胖,苔厚腻、黄者,湿热郁滞也!
    舌中裂痕者,阴伤也!
    有齿印者,脾虚也!
    脉滑数者,湿热不得出路也!
    口臭十余年,伴口苦者,胃肠积垢也!
    晨起痰多,喜冷饮,四肢灼热,大便溏泻者,热饮也!
    伴睾丸胀痛,性功能稍差,湿热郁滞气血为瘀结也!
    枉用扶阳药者,伤阴耗液,湿热反重之也!
    又用抑阴药者,将湿热闭塞反不得外泄外出也!

    既有湿热,当清热祛湿,阴虚是湿热耗损,气血瘀结也是湿热蕴积也!
    清热者,白头翁、生地榆,祛湿者,滑石、土茯苓。通瘀者,炮山甲、蒲黄,散结者,乳香、没药,缓急止痛,则白芍甘草可也。

    方名:衡通散毒汤加味是也
 楼主| 发表于 2008/4/29 14: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师承张锡纯学堂系列--中医基础理论讲记之整体观念(2)
中医历代师带徒的方法因人而异,大致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老师采用浅显的读物,如《汤头歌》、《药性赋》、《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等教材,向学生进行讲授,而且要求背诵可熟记。
一般认为,凡是用这种教材的老师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偏重传授自己的经验为主,而对《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的讲授,则重视不够。因此,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侧重于临床,而忽于理论方面的研究。然而其三年期满,大多皆能行道救人。千方易得,一效难求。而其师之长则多能领悟掌握,先入门,然后再深造是也。
第二种,与以上正好相反,老师在启蒙教学阶段,就以四部经典著作开始。他们的主张,和孙思邈《千金方•大医习业第一》的精神遥相呼应。所以,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地讲,理论水平较高,而且基础也打得牢固,有发展的潜力,故被历代医家所拥护。然需时较长。
张锡纯先生之论点即介于二者之间,《医学衷中参西录》让学生自阅,于难领略处亦间为讲解。因其学说主要是以《内经》为基础理论。故学好了《内经》,才说得上打下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只有打好了中医学理论基础,进而学习临床各科,包括《伤寒》《金匮》《本草经》,学习温病学说及各医学家的著作,才可能左右逢源,事半功倍。这是一条学习中医学的大路、正路。无论读任何一部经典著作,每次都带着问题读,直到掌握了精神实质。在这个基础上,再看有关的其他参考书,就一定会做到多多益善,开卷有益。所谓精与博的关系,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合理解决。至于在临证的时候,态度务须认真,精神务须集中,遇到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的地方,必须查问清楚,不应该一知半解,自以为是。先生主张衷中参西,即在学好中医的基础上,再学习西医相关理论。特别是西医的检验与诊断常识与常用药物与药理。因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故张锡纯先生才有未能完成衷中参西录一书续编之遗憾。然先生之未竟之志者,乃我辈中医之任也。
张锡纯先生强调学中医之开始,当须先明白人身之生理。全身之肢体、脏腑、经络。此即中医基础理论之必须学之理。须明中医理论可信之理,西医可信之处则信之。中西医不同之处,则信其可信之处。如现代中医之心主神明、脑主神明、心脑并主神明之争。张锡纯先生主张心脑并主神明之理,此亦先生之医理朴素之论。先生强调将中医、西医、哲学家谈生理融会贯通之。明白了人之生理,其生理之不同变异之处,即当是病理,明白了生理病理,则如何治其病之理则明也。于无字句处读书,触类旁通是也。
近年来中医界对教学改革的讨论十分活跃,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与师承教育转变已是当今中国中医教育改革的方向,中医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当然也要顺应这一潮流,改革传统的重知识而轻能力的做法,在强调怎样学习知识,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创造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无疑,传统之师承教育乃中医之特色,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此论。实则此也是一种辨证法。中医教育与西医教育一样的模式,即失去了中医之传统本色,让学生去学大量西医理论知识,外语知识。西医如果检验为细菌性炎症,则用抗生素对证治之。然也需要有选择性与适应证。而中医虽诊断为炎证,则用清热消炎能行吗?书本上虽然也写得极为详备,然而与临证变通,随证施治,灵活运用,触类旁通方面,不能够得以领悟发挥。反而是给人立了一个框架,一个模式,实则是与西医教学理论之反版。
近在网上不是有记者发文说有四十多个中医治同一个失眠病证,开了四十多个不同的方子,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辨证施治。然此即殊途同归之道理所在。同样是为了治失眠,不同的理念则不同的辨证施治,这就是中医。西医治失眠不是统统用安神镇静剂吗?效果如何众所周知。此即中医西医之不同之处是也。不是有人统计过蒲辅周老前辈治脑炎,治了98例,几乎无一例方子相同吗?黄河九十九道湾,终究要归于大海。四十多个中医,各有各的思维方法,然其均是为了治失眠,不过每个中医的用药思路不同,论治方法不同,用药也不可能相同。治病如打仗,用药如用兵。此即是中医之精髓!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药。执死方以治活人,则失去了中医之精要所在。用西医的理念来看中医,用西医治病的模式来评论中医是行不通的。因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病证表现也不同,故中医有病有千变,药有万变之说。    日本医家将中医方剂制成成药,不失为中医药现代化的一种进步,然不加辨证一概对证用之,实则是他们未能理解中医之精髓所在,实则仍是西医对证治疗的模式。试问如果都这样,不加辨证地一概用之,那只是中药制成西药,不过是中药组成的成份罢了。
现在不是有人研究中药单味颗粒制剂直接冲服,其效果与中药方剂煎服不一样吗?省去了诸药放在一起煎煮的过程,则失去了诸药同煎的效果。中医方剂有先煎后煎之分,现代用中药煎药机不论何药,一同煎之,不是同样的道理吗?张锡纯先生很重视中药煎制与疗效的关系。他认为“险急之症,安危只争此药一剂”。煎药如不注意火候,将药煎沸出容器,则误事多;凡汤剂,药汁不可煎少,否则药汁多丰含于渣中;若误将药汁煎干,复添水重煎,则药失其本性,服之病情会加剧,应弃之勿服。“故古之医者,药饵必经己手修制,即煎汤液,亦必亲自监视也”。这些细微的观察、分析和提示,在当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张仲景的煎药方法也是如此,医者如不注意,效果往往差。
比如张仲景《伤寒论》中之“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均为去渣再煎,且方后均有加减法即是此理。中医自始即有丸、散、膏、丹之分,为何用“五苓散”煎汤服效不佳?为何“五积散”须用散剂?大家都明白“玉屏风散”是治自汗易感冒之绝妙方剂,然为何“玉屏风散”服大量煎剂服之即效,停药愈后仍然复发,用小量粗渣煎服,服至月余方能愈病?试问这些道理教科书上有吗?为什么中医有的绝技丢失?是后继乏人所致。是教学法与中医之传统师承教育不符之理。即是说教科书上只能教人以常,不能教人与变,不能教人以巧。试想如果治同一失眠,如果请金元四大家来诊治,则刘河间为主火派,其当断为火,然不能保证其定用清火之方药,即使用清火法也许加用疏通气血之药,然其能治好失眠是也。张子和为攻下派,其可能用攻下之法,然其先攻其有余,亦未尝不可。李东垣为补土派,其用调理脾胃法治胃不和之失眠当是运用自如的,就像朱丹溪运用滋阴法一样。前辈名医大家各有所长,此与法官断案一样,俗语说“官断十条路”。总以能治好失眠为前提,此即殊途同归之理也。实则为治一治二之法也。即是说刘河间之清火法用于失眠之因体内有火而致失眠者,清其火则证消自能眠。张子和之攻下法攻其有余则证消,失眠自安。李东垣之调理脾胃法,脾胃得调则其失眠病因自去,失眠自能愈之。朱丹溪之滋阴法滋其阴则火自消,失眠亦能愈之。此论即是说失眠是体内失去平衡所致,找出偏差,纠而正之,则体内恢复平衡,病自能愈。张锡纯先生之论之所以能够立足医林,即是其理论与不偏不倚之间。其自述永立于不败之地之说,即证明其辨证论治,从整体观念出发之观点。常用兼备之法,兼备之方以治病,此即其《衷中参西录》流传后世,为众多医家所认可之道理所在。虽然中医各家学说见解不同,然其为医界一代伟人,第一代中西医结合之先驱者则无疑也。
如果真能做到如张锡纯先生之论教方法,学生一边自学,一边跟师,在临证时于不明之处,得老师讲解之,则较易融会贯通。即易懂易记也。明白老师为何用此方治此证之理,明白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之精髓。明白中医西医不同之处。明白西医之长与中医之长。明白中西医结合,衷中参西之要领。明白于无字句处读书,触类旁通之理,久之则自能临证也。此乃中医入门之捷径。入门并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
   
UID18334 帖子1224 精华15 积分1772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15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4-29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环球中医网上线试运行,欢迎访问!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在线  3#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12-28 19:24  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师承张锡纯学堂系列--中医基础理论讲记之整体观念(3)
学生李洪波问:老师的意思是学中医需先精选《内经》之基础理论,再精读《汤头歌》、《药性赋》、《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等,结合《医学衷中参西录》。先入门,然后再由浅入深。《伤寒》《金匮》《本草经》温病学论著与诸家论述。然中医之整体观念与临证如何融会贯通?还请老师指点,特别是与临证应用方面,与具体病例之验证示验论述之,与张先生之论相呼应,则您老临证时从整体观念出发,辨病又辨证论治的思路是什么?

李静:张先生书中每以《内经》之论为纲,指导临床诊断,辨证施治,衷中参西,融会贯通,体现中医整体观念,学者宜领会之,触类旁通是也。读《内经》择其要者,熟记之,其可信者,悉心研究之。再读此数种书与《医学衷中参西录》,即可贴近临床了。再细细研学《伤寒》《金匮》《本草经》,温病论著与诸名家论述。古人虽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熟读汤头三百首,不会看病也会开方”之说,然那终将是浅显的对症下药,不是高层次的辨证论治。现在能真正做到辨证医生已是很不容易了。只有精读《内经》,才能明白人身之生理,全身之肢体、脏腑、经络。精通了中医基础理论。才能运用好辨证论治。古人所以有中医“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之说。才能明白全身的生理变化即是病理变异,明白了人是一个整体,生理病理有了变异即是人体内失去平衡了,那就需找出其偏差。即是找出病因,祛除病因,使身体仍归于平衡则病去也。此理即治病之理也。即中医之精髓所在,整体观念是也。如果只按汤头歌中所论,四君子汤、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用于脾胃虚寒是为对号入座,如果病人确实是脾胃虚寒则效,如不只是单纯的脾胃虚寒则不效。如是寒热错杂则需用半夏泻心汤,如病久则必有瘀,则需随证施治。即内经所说“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也。还有药性赋上说“头痛必须用川芎,不愈各加引经药”之论,如果不加辨证,一概用川芎也将不能治之必效。因为头痛有外感、内伤之分。寒热虚实之异。所以需用中医之四诊八纲来辨证论治,先议病,后议药。对证选方,或临证组方,左右逢源,方能得心应手,也才是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之精要所在。
张先生强调此理,主张衷中参西,中医理论原包括西医理论。西医是科学,中医也是科学,只是中西名称不同,概念不同而已。如西医所称之脑充血,《内经》早已指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及血苑于上为薄厥、肝当治不治为煎厥,即西人所谓脑充血也。张先生此论脑充血,是举一反三之说,读者应当明白才是。即是此论既可用于西医之脑充血,即可同样用于其它病证。如胸痹,即相当于西医之心脏、胸腔疾患。胃病中医的名称就比较笼统,西医则比较细。有胃炎、胃溃疡、胃窦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等之分。此即我辈欲继承张先生衷中参西之志,中西融会贯通之必要。然后再读《伤寒》《金匮》《本草经》,学习温病学说及各医学家的著作。先掌握好中医基础理论,具备扎实的中医基本功,再与现代医学与辨病诊断用药方面有所研学,比如选读《基础医学问答》、《临床医学问答》,也是现代医学之基础理论。特别是西医检验学说方面的书,也要明白。然后再参看诸医家之学说与论著,以增广博见闻,择其善者从之,从中领悟其精要所在,故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涉猎群书,才能增广知识。故曰“知识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张锡纯先生曾与后期著述中,纠正前期著述之非,此即其对于医学朴素而科学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李洪波:现在有人主张纯中医,此论与张先生之论颇有不同,老师的看法是什么?还有西医对号入座地开中成药,照书上搬抄中药处方,您的看法是什么?

李静:现在有人说中西医结合是非驴非马之骡子医学,其实骡子医学有什么不好?主张纯中医者,偏激也,置之勿论可也。学说各有见解,择其可信者信之,不可信者,弃之不论可也。西医之有用者我用之,可信者我信之是也。张先生一直是这种态度。先生行医时即有取消中医之说,先生却一直在深研中医,立于中医之本。三十多岁开始研究西医学说,才有如此的成就。然而大家仍然承认张先生是中医,试问中医如果都能如张先生的水平那样,中医还能是现在的处境吗?能有先生一半的功夫也可以了。现代的中医如都能像张锡纯先生一样,有其高超的医学思维,将会使中国医学水平有多么大的提高啊!比如张先生用阿斯匹林来说,既可提高阿斯匹林的有限疗效,又可避免或减少阿斯匹林的毒副作用,将要杜绝多少因阿斯匹林造成的胃出血、中风、心猝死、肾衰、儿童再障、白血病的发生。此类药如头痛患者用止痛类药服用多年,而致胃出血者屡见不鲜。推而广之,我们还会造成38、2%这么大比例的医源性疾病么?阿斯匹林的使用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张锡纯先生虽未能深入研究,然通过长期的临床的观察,认为阿斯匹林性味为辛苦寒,功效为辛凉解表,清热凉血,祛风止痛,活血化瘀。此从其论述中可以悟出,而且关键在于掌握其用量,视病之需要与体之强弱而定,明此理,触类旁通,则中西医药之理相同是也。
我的行医过程与张先生颇为相似,也是先学中医,三十岁后才开始学习了西医一般常识,结合西医之长,补我中医之短,使其之长为我中医所用,怎么就不是纯中医了呢?用现代医学辨病,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辨病,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就不是纯中医了吗?笑话,中医难道就不能进步了吗?现代科技只能是西医的专利吗?那些主张纯中医的人,说别人中医不够,西医来凑。其实是固步自封,标新立异,满足现状而已。张先生早在书中指出了西医之短,并说其法尚在幼稚时代,有许多束手无策的病证,此即中医整体观念之长处也。
比如诊治乙肝病证,病人拿来检验单,此即西医辨病之长处。如果只凭中医的四诊八纲来辨证施治,证状消除了,那是不是就代表乙肝病好了呢?大家知道不能。然而有的纯中医则不明此理。认为证状消失了,肝功能正常了,病即是好了,治愈了。然而患者用西医检验大三阳还是大三阳,小三阳还是小三阳,即表明证状消除了,病还是未好。这即是现代医学采用科学技术的长处。此即衷中参西,中西医结合是对中医有利,对病人有利,是医学之进步。作为中医,既要辨病又要辨证。如病人的乙肝DNA检测滴度高,也是辨病又辨证的最好参考。滴度高者代表病人体内病毒处于高复制阶段,滴度不高者代表为低复制阶段,滴度阴性者代表病毒非复制阶段。中医则认为滴度高者属湿热较重。病毒者,西医说法也,即相当于中医之湿热并重。滴度不高者,中医辨证湿热亦不重。肝功能如转氨酶高者,乙肝病毒滴度高者,中医则需辨证然后施治。不能一概用清热解毒。西医理论病毒滴度高者,一般用抗病毒之药如拉米夫定,干扰素,此即西医的对证疗法,针对性较强。而中医则不然,中医如辨证为气虚者,则需用人参、黄芪类益气之品,如有湿热,加用相应的清热祛湿的药物。同样可以祛除病毒。若辨证为寒证,用桂枝、附子等药同样可祛除病毒。如果中医辨证为虚寒证,西医辨病仍用抗病毒药,此即用西药拉米夫定、干扰素治乙肝有效有不效之理。此即中医之长处,也即中西不同之处。也即中医整体观念出发之要点。如中医辨证为湿热并重,病人已在应用拉米夫定,干扰素,病人要求采用中医中药,此时中医采用疏通气血,调理肝脾、补益气血之药并无不可,此即中西医结合之长处。我在临床常采用之。我的观点是西医抗病毒之干扰素、拉米夫定,其副作用大,疗程长,且易复发,代价高。然西医辨病最少可以提供一个参考的依据。病人如在西医处诊治在用此类药,结合检验数据,即可初步断定此病证是湿热并重。然而如西医治病毒,中医辨证为湿热,而也一概采用苦寒之类药清热解毒,意图杀灭病毒,则失去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那即是机械地运用中药,也与西医的对证治疗没有什么不同。也即是说丢掉了中医整体观念。
近治黄姓湖南患者,乙肝大三阳,肝功能高而住院,用甘利欣,苦参碱,加保肝药,住院一个月,肝功降了,然而出院不到一个月,肝功能又重新增高。此即西医辨病治疗之短处,用抗病毒药,保肝药之局部对证治疗,没有能从整体出发,故用药即降,停药又升。用中医辨证论治,其证属于气血两虚,肝脾失调,湿热并重,气滞血瘀。西医用药不能说不对证,保肝药顾名思义即是补肝药,苦参碱即是中成药,用以抗病毒,然其没考虑病毒何来?尤其是肝主疏泄,肝的功能为何高出正常值?治疗用药只是针对病毒与保肝,不能明白人的气化功能失调,导致气滞无力运化,以致体内失衡,湿热即病毒即瘀滞体内。用抗病毒药虽能将病毒消灭,然气化功能未能恢复,气血瘀滞未通,瘀滞之湿热未除,是为病因未除,气化功能未能恢复,此所以出院不久病情即又复发的道理所在。
   
UID18334 帖子1224 精华15 积分1772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15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4-29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环球中医网上线试运行,欢迎访问!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在线  4#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12-28 19:25  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师承张锡纯学堂系列--中医基础理论讲记之整体观念(4)
再比如肿瘤癌证,西医是辨病以后针对性治疗,用化疗药物杀灭癌细胞,体虚者也用能量合剂、白蛋白、血浆等,然此类药只属对证治疗,虚则补之。有毒则攻之。非是中医之整体观念,相比显得相当幼稚而又简单。中医之整体观念即如辨证属于气虚,用人参、黄芪类药扶助正气,毒邪即肿瘤癌证即可得到抑制。即中医所说的养正则积自除。中医辨证为该攻者,也需选用攻逐祛邪之法,或加以扶正之法,此即邪去则正安之理。故中医治肿瘤癌证有治病留人与留人治病之说法。而现在有的所谓的纯中医临床看一个肝功能、乙肝的化验单都看不懂,甚至有的对前列腺的检验报告单也看不明白,此即纯中医的短处,试想病家对中医是何看法。病人拿一张检验单请你看,你看不出问题,说是正常。病人说我治了好久了,一直都没治好,这样的所谓纯中医,能行吗?
又如不孕不育病人,临床经常见到病人拿来许多西医的检查报告单,有的有问题久治不愈。有的是各项检查正常,而就是不能生育。而中医则可从整体观念出发,从病人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从病人的脏腑、经络、气化功能方面找出原因。有的是气虚导致气化功能不畅通而致,有的是肾虚偏寒而致,有的是气血瘀滞而致,找出病因,进而治之而愈者不在少数也。而且我的经验,越是西医检查没有问题的,越适合中医治疗,而且疗效特佳。因为气虚、气郁、气滞、气结、气血瘀滞皆是西医查不出来的,即张锡纯先生所说的西医能验出贫血,不能验出贫气之说也。西医能验出贫血,不能验出贫气。而贫血者西医用补血药,中医治也用补血药行吗?不行,贫血者气也虚也。需用气血双补法,有瘀血者又当化其瘀方可。实际上不只是贫气,气郁、气滞、气结同样是西医查不出来的。而气虚、气郁、气滞、气结均可导致气血瘀滞,进而产生气化不通的功能性病变,甚至器质性病变直至肿瘤。故我常说中医古有“疮怕无名,病怕有名”之说。即是说如外科病之疮疡类,实则包括现在之癌瘤类病,查不出来即确诊不了是何病证才是可怕的。病怕有名是指病已确诊了,有名的病如肿瘤、癌证、肺结核、乙肝、肝硬化,这类有名的病即是虽然确诊了,但现在仍没有特效的方法和特效的药物来治疗,所以才叫做病怕有名,因为有名的病都是难治的病。
还有中医外科,现代医学之皮肤科,历来就有四大难证之说,即牛皮癣、白癜疯、鱼鳞病、鹅掌疯。既是有名的病即是难治的病。中医采用传统之治疗八法,即汗、吐、下、和、清、温、消、补的方法。即病在表者汗之,在上者越之即吐法,病之实者用下法即攻下之法。在中者和之,和者,调和,和解之意也。清者是清热,温是用于寒症。消者消散之意,补是适用于虚者。而我在临床上对久病必瘀之说,甚为重视,每采用衡通法,即传统八法之外的衡通法,以求人体平衡,即是从整体观念出发之大法也。此即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长处。这一点,现代中医院校教科书上有西医理论是有必要的,但没有必要太多,因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学中医、西医基础理论就耗费近十年功夫,确实不太现实。而且学基础理论的不搞临床,学临床的不明基础理论,那中医的整体观念即失去了意义,也就是丢掉了中医的精髓所在。
至于西医开中成药、中药处方,现在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也是现在病人不信任中医中药的一个原因。西医如能系统学习中医理论,明白整体观念,用来开中成药、中药处方,那也无可非议。甚至可以说西医如果认真研究中医,治病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临证多问一个为什么,那岂不是很好的中西结合吗?然而西医们不明中医之整体观念,不用中医之辨证论治,往往是照方搬,照书抄方,不用四诊八纲辨证,用抗病毒方、转阴方、降酶方,还是用西医之理念,对症下药,那才是中医之灾难。比如“西医检测,中医治疗-----微观辨证论治”一书的作者张笑平老师,即是先学的西医,后又系统学习了中医,其即采用西医辨病,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这应该是中医之方向,为我中华医学之光大全球之最佳之中西医结合之路,愿我辈中医多读多看一些此方面的知识,便会明白现代中医怎样才能立足医林,衷中参西比起纯中医,纯西医要好得多!
一位四川刘姓男患前列腺炎经我治愈,诉说其妻子去年在深圳数家医院住院半年多,花费五万元,然而什么病也查不出来,就是不能吃饭,吃不下饭,最后说是饿死的。临终时说不甘心,说人家得了癌证,那是该死了,我这什么病也查不出,为何吃不下饭?刘姓男并说当时就没想到找中医看。实际上其查不出之病因,即是气郁、气虚、气滞、气结也。西医查不出病因的,大多为气化的病变。如果当时病家如能想到西医查不出病,找中医看一下,或是西医中有见识的,推荐病家找中医看一下。其结果当不至如此。然国民素质如此,迷信大医院,认为西医科学,大医院那么先进的科学仪器都查不出病,其不知西医之短处,正是中医之长处也。然习俗如此,实非一朝一夕所能更改也。
比如结肠炎患者,经常有诉说服用“补脾益肠丸”数月,停药即复发者,如此用药大多为不明辨证之理的医生所为,看说明书上面写有治慢性肠炎,即照方搬来运用。顾名思义,补脾益肠,适用于脾虚腹泻类肠炎,而不从整体观念出发,不加辨证,不管何因,一概用之,如何都能对证呢?慢性肠炎都是脾虚吗?众所周知不是。既然不尽是脾虚,只用健脾之药岂能人人对证?如是肝脾失调,湿热瘀滞,气滞血瘀,岂是健脾皆能治愈的呢?我在临证治过许多慢性胃肠病患者,均采用兼备法,清、温、通、补共用之法,每用“衡通馄饨汤”法取效。即集寒、热、温、补、通、散之药与一方,即衡通汤、衡通法,以通求衡之法是也。
   
UID18334 帖子1224 精华15 积分1772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15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4-29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在线  5#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12-28 19:26  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师承张锡纯学堂系列--中医基础理论讲记之整体观念(5)
往往有同事朋友或学生向我请教中医治病绝招,我只能对其说,没有什么绝招,只是按中医之传统辨证论治,有是病用是方,有是证用是药。经云:“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法也。因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病情表现也不同。故而用药也必然不同。比如西医治疗乙肝,不辨何证一概用干扰素以治之,试问有几个治好的?临证见到不少病人诉说服过中西药物许多,毫无效果即是此理。更有不少乙肝患者,用干扰素治乙肝,用了许久,病毒DNA转阴了,然停药不久又复发了即是此理。即未能解决为何病毒增高即DNA增高之病因,针对性地治疗,用药即降,停药则升。此与甲亢病人用甲状腺素片用多了即成为甲减,用少了即甲亢的道理一样。也与高血压病人服降药西药多年,停药则升,最终仍然会脑血管意外一样的道理。糖尿病的治疗也是如此,糖高降糖,补充胰岛素便其成为依赖型,而不去讨论糖之为何高?一味补充何时止呢?曾见许多皮肤病如银屑病和过敏性哮喘患者,久服激素而致产生依赖性与极大的副作用,停药则发作,几成废人,一日不服激素什么也干不了,岂不可悲可叹!也就是说不管中医还是西医,开中成药、中药处方,必需先明中医的整体观念,必须明白西医认为该用抗菌素的同时,如用中医中药不分寒热虚实,亦随着而用大量清热解毒药,诸如此类,仅是中药加西药,不是有机的中西医结合。应该对某些症状的疗效,西优于中,则以西为主;另一些症状的疗效,中胜于西,则以中为主,相互取长补短,紧密协作,反复实践,摸索规律。并不拘于经方时方之别,或加减增损,或经方时方配合,变古方之制为我用,或参酌数方之意融为一方,或参以单方、验方,随病机层次组成新的处方。不在药多,而在精炼,主次轻重得当;不在量大,而在轻灵对证。西医之认为细菌、病原体、病毒,即中医所谓病邪,西医能杀菌灭毒,中医亦能杀菌灭毒。如桂枝汤、麻黄汤、白虎汤、承气汤,或表或化,或吐或下,使邪尽而病愈者,中医说邪去则正安,皆杀菌之法也。如西医诊为炎症,中医便盲目运用清热解毒药,往往不能达到消炎的目的,因中医对西医的炎症,有虚实寒热之分,气血阴阳之别。若不辩证地死搬硬套,就达不到予期的疗效。

李洪波:中医之整体观念确实体现了中医之长处,亲见您老用此论辨证论治许多病证,找出病之症结所在,用衡通法、衡通诸汤指导辨证施治,纲举目张,简捷扼要,易学易用。然而金子久之论:“内、难、伤寒、金匮为医学之基础,然在应用时即感不足,如金匮要略为杂病书之最早者,然以之治内、外、妇科等病,不如后世书之详备。所以唐宋诸贤补汉魏之不足,迨至明清诸名家,于温病尤多发挥”。 周凤梧之论:“把金元四大家归纳为:张子和的攻破,是祛邪以安正,李东垣的重脾胃,是扶正以祛邪。当正虚为主时,采用东垣法,邪实为主时,采用子和法,二者并不矛盾。刘河间之寒凉,是泻阳盛之火,朱丹溪之补阴,宜于治阴虚之火,两家都能治火,只是虚实有别。东垣诸方之所以补而不壅,全在于补中有行。河间之所以寒不伤中,全在于寒而不滞,使苦寒之药,只能清火,不致于留中败胃。有时也纯用守而不走的苦寒剂,如黄连解毒汤等,但究是少数。子和之主攻破,毕竟是施于经络湮淤,或肠胃瘀滞之实症,如果不实而虚,即非所宜”。您老是如用理解?如何运用的?又如金元四大家各成一家之言,学者欲从何家为好呢?

李静:书到用时方恨少是也。金子久之论是有相当水平之中医之同感,实亦是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方谓天下无方可用之感也。更是读书难,读医书尤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之谓也。实则学医,尤其是学成一名辨证论治之中医临床家所必须之过程。所以张先生之论实为可贵,既要读经典名著,更须读各家学说,博采众家之长,方能临证胸有城府,辨证论治得心应手,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也。
周凤梧之论则更是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找出偏差,纠而正之之论也。金元四大家中之张子和,以攻下闻名于世,周凤梧说是祛邪以安正,即此攻下法适用于可攻之实证。对待疾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为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此论是说张子和擅长用攻下法,并非只会用攻下法而已,不可断章取义。其用攻下法实亦求衡之法。而张锡纯先生于该用攻下法时即如该用承气汤时,往往慎之又慎,每用白虎承气汤、荡胸汤以代之,大承气汤很少一用,即是攻下法之变通用法,实亦为可师之法,医者宜细细领会。李东垣的重脾胃是扶正以祛邪,其法是补中有行。所以说该用攻下法时用张子和法,正虚者采用东垣法,二者并不茅盾。刘河间擅用清火法,是用于阳盛之实火。朱丹溪之擅用滋阴法,是治阴虚之火。然而刘河间其法是寒而不滞,不至苦寒留中伤胃。朱丹溪亦非纯用滋阴之药,其对实证亦每用攻下药,并非只会用滋阴药而已。此即岳美中老师所论:“在临床上遇到的疾病多,而所持的方法少,时有穷于应付,不能泛应曲当之感。一方面也觉得经方是侧重于温补,倘若认证不清,同样可病随药变。持平以论,温热寒凉,一有所偏,在偏离病症,造成失误的后果上是一样的。临证治病先抱成见,难免一尘眯目而四方易位。只有不守城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度长短,选方药,才能不偏不倚,恰中病机”。又说:“仅学伤寒易涉于粗疏,只学温病易流于清淡。粗疏常易于偾事,轻淡每流于敷衍。应当是学古方而能入细,学时方而能务实。入细则能理复杂纷乱之繁,务实则能举沉寒痼疾之重。从临床疗效方面总结,治重病大症,要注重选用经方;治脾胃病,李东垣方较好;治温热及小病轻病,叶派时方细密可取。把这些知识用之临床,确乎有法路宽阔,进退从容之感。在肯定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也感觉到执死方以治活人,即使是综合古今,参酌中外,也难免有削足适履的情况出现。但苦脱离成方,又无规矩可循,走到相对主义”。金元四大家立论虽各有所偏重,然均非只用偏重之法,其所以能流传后世者,是其均有整体观念,其论法所偏者,实亦为纠偏也,纠偏求衡之法是也。
我的经验是辨病辨证为实证,病人体实,舌苔厚腻,脉滑实,舌脉辨证均属该用攻下法时,可师用张子和之攻下法,然亦当思张锡纯先生之论点,选取退一步治法,或用攻补兼施之兼备法。即大承气汤加人参,或再加甘草,皆为退一步治法,即辨证该用大承气而畏其虚者可用之法。辨证舌红紫,苔黄,脉搏有力该用清火法时,可师刘河间之清火法,然亦应考虑退一步治法,如何不至苦寒败胃,采用寒而不滞之药,而且只可暂用之,不至得不偿失,此在肝病治法中湿热并重之证型比较多见。我治乙肝湿热并重体未虚之实证,每首选用黄连解毒汤以暂用之,每加补脾益气之药以顾护其胃。如证属湿热,辨证体虚者,特别是脾胃虚者,则不可纯用苦寒药,最少不可久用,临证每需注意。其它病也是。时刻不忘人是一个整体之观念,病证表现只是所偏,要想法如何纠正其偏,才不至治此碍彼,做到祛邪而不伤正为原则。每用西医治法做比较,临证多思考一下,不为炎证一词所约束。当考虑为何明是湿热,西医用清热消炎药不效为何?中药如果一味清热解毒岂不也是对证处理,丢掉了整体观念。李东垣虽是重脾胃,但并不是只会用补益之法,其常用巴豆、大黄类药以祛邪。故有韩信用兵,多多益善,东垣用药,杂而不乱之说。实则李东垣亦为用兼备法之高手大家也。
   
UID18334 帖子1224 精华15 积分1772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15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4-29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在线  6#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12-28 19:27  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师承张锡纯学堂系列--中医基础理论讲记之整体观念(6)
张锡纯先生之理冲汤、丸即是攻补兼施,扶正祛邪之兼备法,实亦为通治之法,通治之论。其在理冲汤论中曰:“理冲汤治闭经、癥瘕、并治男子劳瘵;一切积聚、气郁、脾弱满闷、痞胀”。其中三棱、莪术、生内金之运用,方后加减法热加芩、连,寒加桂、附,瘀血坚甚加生水蛭,临床所用极多,瘀血默消于无形,其水蛭生用之论极详,验之极效。生内金,桃仁生用,不伤正气。用参、芪以扶正,久服无妨,而元气亦旺。诸证俱退,服药平和,配伍恰当,若能运用自如,真为男女并用,调血补虚之良方。又曰 :“用药攻病,宜确审病根结聚之处,用对证之药一二味,专攻其处。即其处气血偶有伤损,他脏腑气血犹可为之输将贯注。亦犹相连营垒之相救应也。又加补药以为之使,是以邪去正气无伤损。从来医者调气行血,习用香附,而不习用三棱,莪术。盖以其能破癥瘕,遂疑其过于猛烈。而不知能破癥瘕者,三棱,莪术之良能,非二药之性烈于香附也。愚精心考验多年,凡习用之药,皆确知其性情能力。若论耗散气血,香附尤甚于三棱,莪术。若论消磨癥瘕,十倍香附亦不及三棱,莪术也”。
张先生之论用药攻病,用对证之药一二味,专攻其处,即其处气血偶有伤损,他脏腑气血犹可为之输将贯注,亦犹相连营垒之相救应也。此即先生从整体观念出发论治之不朽之论也。用一二味药专攻其处,即是选药组方之君药,即是找出偏差,针对病人之主证,主证之病因即体内之偏差,针对主证即纠而正之之法也。我从此方论中悟出此方此论可用治肿瘤癌症之理论依据,既可扶正,又可攻邪,永立于不败之地之论点。并用此论指导肿瘤癌症的治疗大法,此即于无字句处读书,触类旁通者也。
滋阴法张先生运用得更是得心应手,其论治阴虚劳热方,论中十全育真汤治内伤之阴虚劳热。治阴虚之热不退者,先生重用黄芪、知母即可退之,或加生地一两。并创用西药阿斯匹林用于退热,阴虚内热用量宜慎之论,填补了仲景治虚劳阴虚证治之空白,张先生实乃仲景之功臣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原文
盖西人虽讲实验,然能验人身之血,不能验人身之气,故西人有治贫血之药,无治贫气之药。夫人之身中气血并重,而气尤为生命之根本,较血更为紧要。西人因无治贫气之药,是以一遇气分虚陷之证,即束手无策,此固西医之大缺陷也。且不独治内伤有然也,外科原为西人之所长,至疮疡非重用补气之药不愈者,西人亦恒对之束手。奉天高等师范学校书记张纪三,因瘟病服药错误,少腹肿痛,后破孔五个,小便时五孔中皆出尿。西人谓须得割剖缝补,大施手术。然用手术时,须先自立自愿书,是不敢保其必无闪失也。因此未敢遽治。迟延数日,肾囊亦肿而溃烂,睾丸透露,遂来院中求为诊治。因晓之曰:“此疮溃烂深而旁达,无由敷药。而下焦为元气所存,又不可轻施割剖。然亦无需割剖也,惟多服补助气血之药,而稍佐以化瘀解毒之品,俾气血壮旺,自能自内生肌,排脓外出,至所破之孔皆愈,小便自归正路也”。为疏方生黄芪,天花粉各一两,金银花、乳香、没药甘草各三钱。煎汤连服二十余剂,溃烂之孔皆自内生肌,排脓外出,结痂全愈。此证始终未尝敷药,而生肌若斯之速者,全赖黄芪补气之力也。西人为无治贫气之药,是以对此等证而不得不为之割剖缝补,以轻试其行险之手术也。又西人对于癫狂痉痫神昏等证,皆谓系脑髓神经病,然用药或麻醉其神经,或调补其神经,鲜克有愈者。奉天林布都道尹之哲嗣凤巢,患癫狂证,居大连东人医院,调治年余,东人治以西法,日饮以缬草,(即中药之甘松)丁几,谓系调养神经之妙品,然终分毫无效。后来奉至院中求治,知系顽痰过盛,充塞其心脑相通之路,因以隔阂其神明也。投以大承气汤,加生赭石细末两半,同煎汤,送服甘遂细末钱半,降下痰涎若干。后间三日服一次,服至四次全愈。又小儿荫潮自京都来信言,治一陆军书记官王竹孙,年四十余,每至晚八点钟,即不省人事,四肢微有抽掣,甚畏灯光。军中医官治以镇安神经药罔效。后荫潮治以铁锈、生地各六钱,煎汤送服人参小块三钱。约服二十余剂,病遂脱然。盖此证乃胸中大气(即宗气)虚损,不能上达脑部,以斡旋其神经,保合其神明,所以昏不知人,而复作抽掣也。病发于晚间者,因其时身中之气化下降,大气之虚者益虚也。其畏灯光者,因其肝血虚而生热,其中所寄之相火乘时上扰脑部,脑中若烦热,故畏见灯光也。是以用人参以补大气之虚,铁锈、生地以镇肝、生血、凉血,未尝用药理其脑部,而脑部自理也。合之以上数则,皆系探本求源之治法,西人亦知焉否乎?夫弟所著之书原以衷中参西为名,非无取于西法也,特深异今之崇尚西法者,直以其法无所不善,无所不备。然以弟视之,西医尚在幼稚时代耳。

李静讲记
此论即张先生中医整体观念之具体论证也。现代医学与检验辨病方面确有其长,然而其理论无气化之论,俗语说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故只能验出贫血,与血中有何细菌、病毒、病原体,故不能验出贫气,即气虚之说是西医不能明白的道理。而中医之学说人身气血甚为重要,故有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之说。气虚则无力托毒外出。如此论中之外科病例,西医理论只能是对证治疗,即手术剖割缝补,中医则从整体出发立论,病属气血两虚,故多服补助气血之药,而稍佐以化瘀解毒之品,俾气血壮旺,即能自内生肌,排脓外出,至所破之孔皆愈之。
洪波你是知道的,你的朋友赵先生夫人去年请我诊治,赵夫人脑癌术后复发昏迷,重度脑积水,饮水即吐,服药吐药。我诊视其为阳气虚脱,方用急救回阳汤,重用黄芪、山萸肉、黑附片、桂枝、人参,使其清醒,生赭石、半夏、茯苓止吐。后调至能食能走。此亦从整体出发,不为脑癌术后脑积水之证所惑,患者气血两虚,阳虚甚显,而西医仍在用大量脱水剂,试图祛除脑积水,并用抗菌消炎类,营养类。然此皆非能补益其气之法,阳气虚则血无力运行,气血不能运行脑积水何以能消?后用调补气血,化瘀散结之药半年,赵先生说其同事之子也是脑癌,已用了二次手术,八次化疗,现在还可以,欲令其夫人再次手术,医院检验各项功能皆正常,我仍告知病人现在气血仍虚极,恐不胜手术之耗损气血。然而西医说检验各项正常,手术无妨。无奈再三嘱咐术后切切不可再用化疗法,赵先生答应。与2007年三月初行二次脑癌手术,术后数日赵先生说手术很成功,现在病人头脑清醒,能吃饭,扶着也能走路了,询问中药该服何方,并说那位同事之子昨天病情突然复发,现又昏迷住院,看来化疗法是不能再用的了。视其舌淡苔白润滑,辨为气血两虚,处以气血双补之方,重用山萸肉、人参、黄芪、三七,并再三叮嘱不可用西医化疗之法。谁知数日后赵先生来电说,西医坚持要用局部化疗,并说最少用一次,经动脉给药,药后不过数小时,病人即昏迷。并说又出现重度脑积水,病人已无意识反应了。此证即是从整体出发,辨为气血两虚,治需双补气血之法,故能令病人清醒,吐止神清,脑积水消。西医验血正常,即用手术,又用化疗,结果导致不救。此即西医辨病论治之短处,不管体质如何,有癌细胞者,一概用化疗法,体虚之人虽也用补药,然不能补益其气虚、气陷、气脱也。此即整体出发与局部对证论治之不同之处也。是西医能验出贫血,能用补血法,不能验出贫气,不能用益气法之短处,亦即中医首重气血之长处也。
   
UID18334 帖子1224 精华15 积分1772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15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4-29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在线  7#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12-28 19:27  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师承张锡纯学堂系列--中医基础理论讲记之整体观念(6)
李洪波:赵夫人之病我是最清楚的,老师再三叮嘱千万不可再用化疗药物,赵先生也明白不可再用,然而西医认为血检各项指标接近正常,主张只用一次无妨,结果一次立即改变了赵夫人之命运。反而导致癌细胞疯长,此当为俗语所说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同归于尽之理,此即是正衰则邪胜之理。此证如不再用化疗药物,用中医扶正之法来控制癌细胞扩散,最少不至立即虚脱昏迷乃至不救。故我亦主张老师将此案例写于书中,唤醒医家、病家,即是病已不可为,也无必要让病家花费大量钱财,花钱买罪受,终至人财两空。

李静:中医对人体的认识方法是重功能而轻器官。比如中医所说的“心脏”,并不仅仅是西医解剖学意义上的心脏,而是指整合了包括大部分神经系统和大部分循环系统功能的集合体。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一些功能,同时还为“肝、肺、脾、肾”等脏器分担。
近日与2007年三月初诊治一莫姓19岁癫痫病人,病发第一日即为大发作,在八小时内即发作四次,至医院经检查费用花去一千多元,诊断大脑各项检查皆正常,拟诊为癫痫,给服西药卡马西平片,服后仍接着发作,并出现左侧上下肢无力与右侧完全不同之证。此上下肢无力之证是西医检验不出来的,故服用镇静药仍有发作,且左侧肢体不遂又在加重。经人介绍来诊时面黄,困倦,精神萎靡不振。视其舌淡暗紫,苔白腻,舌尖有红紫瘀斑,脉弦紧。按诊胃脘痞胀。此证西医辨病为癫痫,中医辨病亦为癫痫,然西医对此证只是对证治疗,给服镇静剂安神止痉类药,然其为何发作此证,即此证之病因为何,镇静安神之药何以能治其病因?是以其服药仍然发作,且又加左上肢不遂,不能正常饮食,纳呆脘痞,精神更加疲惫。中医则用辨病又辨证之法,既辨病为癫痫,则当究其病因。故向病人家长说明,此证之病因是内有气血痰火瘀滞,外受风寒湿之邪,癫痫发作者风也,在上下肢无力也亦是风也。然体内素有痰、火,此证则为痰、火、风、寒、湿而致气血瘀滞并有也。询问其有无外受风寒湿,家长答曰曾睡卧凉处多日,近日也有感受风寒。病人说胃胀不适已有多日。告知其内伤在先,外受风寒湿在后。左上下肢不遂者,风寒湿痹阻滞经络也。癫痫发作抽搐者,肝风之明征也。肝主筋,左上下肢无力者,亦风中经络之证也。古人云,祛风先行血,先行风自灭。治当用疏通气血之衡通汤,加定风止痉之品,其舌紫尖有红紫斑者,湿热痰结也,故当清热化痰。因病初发作,西药服之未久,故令停服西药卡马西平片,方用衡通定风汤,加桂枝、附子、全蝎、蜈蚣、黄连。方用: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川牛膝、枳壳、桔梗、炙甘草、生地、炮山甲、桂枝、附片、全蝎、三七粉药汁送服下各10克,大蜈蚣三条,黄连6克。水煎服,三剂。
嘱其傍晚急煎服一次,半夜即煎服第二次,争取一剂则控制发作。三日后复诊,诉说服药后即未再发作,左上下肢亦有好转。此证疏方用衡通汤疏通气血,加用桂枝、附子散寒,全蝎、蜈蚣定风通络止痉化痰,胃有湿热加黄连。复杂之证,用复杂之方,此即整体观念出发,实则兼备法也。

李洪波:此证中医西医均辨病为癫痫,然则西医则给服镇静安神之卡马西平片,此当是西医局部辨病,对证治疗之法,实非找出病因,祛除病因之法。曾知有不少此类病人服此类药多年,停药仍然发病。而此证初发,用中药一服即能控制发作,则当为辨证用药准确,其效故亦确切。老师当时的思路是什么?是用何法辨证的?如何运用整体观念来指导辨证施治的?此证癫痫初发频繁,为何不用首选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用衡通定风汤加味的道理何在?

李静:中医的精髓是整体观念,此即中医之长处也。此证辨证论治是用四诊结合西医辨病,做脑CT等检查正常,而用八纲来辨证的。当时的思路是癫痫发作,肝风也。西医检验已排除脑部有实质性占位病变,即是辨病是为癫痫是也。如果西医检测有实质性病变,则癫痫发作则只是一种证状也。故中西医结合的长处即在于此。其左半身不遂,即风中经络之明证。此证之抓主证,主证是癫痫发作之抽搐。抽搐者,风也。风证为何发作,经络瘀滞也。然经络为何瘀滞?病因是风寒湿痰中于经络而致气血瘀滞也。当时诊其脉搏弦紧,紧者寒也,其证若无左上下肢不遂,无舌质之暗紫瘀斑,只是舌淡紫,苔白腻者,当首选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因此证风湿痹阻经络之征甚明,故当以治其气血瘀滞为先。此证之病因为风寒湿邪侵入经络,且内有湿热痰结,故首选衡通法之衡通定风汤以疏通气血,用桂、附散寒,全蝎、蜈蚣定风,因其内有湿热瘀滞,故加黄连。
在临证时每遇一病,必数次看其舌质舌苔,认真诊脉。用西医辨病,中医辨病又辨证的方法。先议病,后议药。详询西医的各项诊断及以前的治疗用药经过,再用中医的四诊八纲来辨证。对每一病证先明其病西医诊断当为何病,中医认为应是何病何证。西医当如何治疗,预后如何?对效果不好的当思其为何不好?中医可如何用药,应用何法何方?道理何在?何时能效?何时能愈?向病家说明西医药的长处是什么?中西医药结合的长处又是什么?为何中医这样治疗?为何其能有效?故告知病家此病证西药只是对证治疗,然癫痫为何发作,西药镇静止痉药是不能治其病因的。而中医特别要强调临证抓主证。主证一解,其它症状则迎刃而解。此证中医如果只用定风止痉类药,则亦如西医只用镇静止痉之卡马西平片,而置左上下肢不遂与不顾一样,则非是从整体观念出发,亦是对证处理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治癫痫发作之首选方,然此证之左上下肢无力则非其方所能胜任。故用衡通汤疏通气血为主方,加定风与祛风、寒、湿、热之药来组方。病情复杂,用药也需用兼备之法,兼备之方。诊病时要抓住病人的心理,做到诊断明确,辨证精确,用方用药正确。其疗效才能确切。现代医学的检验,B超,CT等,对于辨病可谓明察秋毫。既然可以借鉴之,为我所用有何不好?扬其长,避其短。中医岂不是如虎添翼!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与思维方法为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中医医础理论教科书中论之甚为详备。读者可与张锡纯之论述结合起来。把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基础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中西医要结合,不能超越现实,两种医学理论要能结合起来。首先,要在基础理论上解决问题;其次,中西医结合要以中医为主体。如果以局部观来研究整体观,以机械论来研究系统论,很难想象能有什么结果,什么突破性的进展;再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对医学来说,临床疗效就是检验的惟一标准,舍此无他。中医西医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临床问题,如果不能解决临床问题,其研究就没有了价值。治好病才是硬道理。此证癫痫即可证明,服西药镇静止痉剂之卡马西平片未能控制发作,如果加大剂量或可控制发作,然病因未除,停药岂不是又要发作?且用药量大副作用岂不是也更大?还有左上下肢不遂是为何?为什么中医从整体出发,辨证为风、寒、湿、热、痰与气血瘀滞,用衡通法,疏通气血之药与祛除风、寒、湿、热之药组方,即可起到诸证皆效的效果?此即是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施治,找出偏差,纠正偏差,通而衡之之法也。
   
UID18334 帖子1224 精华15 积分1772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15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4-29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在线  8#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12-28 19:28  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师承张锡纯学堂系列--中医基础理论讲记之整体观念(7)
例如,结肠部分发现了一处炎症。为什么会发炎呢?按照中医整体观念出发之理论,炎症只是一个结果,即是说体内产生了偏差,而其偏差是人体内部环境发生某种失衡的结果。找出偏差,纠而正之,即可调节好平衡,即调节好阴阳、寒热、虚实等偏差而使之恢复平衡,炎症自然就消失了。问题表现在局部,但原因可能在整体。问题表现在结肠,但原因可能在脾胃,也许与肝胆有关。这是对病情因果关系的一种整体论观点。但是按照西医的原子论观点,结肠发炎肯定是由于某种细菌引起的,只要找到能够专门杀死这种细菌的某种抗生素,炎症就会消失。正是按照这种理论,西医在20世纪发明了无数种抗生素、消炎药。众所周知,青霉素开始剂量为二十万单位,后来增至八十万单位,一百六十万单位,此即局部针对而从整体治疗而已。临床见到不少慢性前列腺炎症患者,因大量长期应用抗菌素,导致耐药,众多药物对细菌不敏感而无效。而中医则从整体观出发,有是证用是药,因而得到治愈的不在少数。故而对于慢性炎证,即西医有许多查不出细菌等致病菌之炎证,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同样可找出病因,即找出体内偏差失衡之因。既能找出病因,即可分析其病机,病因病机既明,则辨证施治有法可循,此即中医整体观念之可贵也。
还有痔疮,中医西医均有手术开刀之法,而且中西医也均有内治之法。而西医内治是用消炎药,中医是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法。并且有许多单方,验方,药简效宏。中医还有中药外用泡洗之方法治外痔,可谓简便有效。相对来说还有中西结合,治内痔用中西药组成注射制剂来治内痔的,此即中西医结合之良好范例。而从内治来说,西医用消炎药则不如中医之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法。曾有许多病人询问痔疮手术能否根治不再复发,答之曰不能。因为导致痔疮形成之病因非手术开刀所能解决的。又问内服药能否根治,回答也是不能完全保证。因为痔疮虽然表现在局部,然而实质是体内失衡而致气血瘀滞所致。人体如果失去平衡,其最薄弱之处便是最易致病之处。如果体内一直能保持平衡,则病不至生也。我曾患内痔服药治愈过。外痔手术治愈过。后每于饮酒过多而复发有三、四次,则每用内服药治愈。2004年五月又发作外痔如鸽蛋大,痛不能忍,自服单方鸦胆子装胶囊,每日服九十粒,服至一日痛减,三日全消。然此均不能代表痔疮不再复发。而且此次外痔发作可能有人不相信,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生气所致的。当天是因为我被小偷偷去钱包与手机等物,当时我很生气,不到半天即痔疮发作。我素有此隐疾,生气致气滞,气滞则血瘀,血瘀不通则与体内中之火毒结聚则痔疮成也。俗语说十人九痔,即代表此病极多。然人为何易生此病?此与人的气血下行至肛肠终端处不易流通之因有关。故我常说如四条腿之动物如牛、羊、马之类则极少此病即是此理,其肛肠是平行的故也。
又比如上述之赵夫人之脑癌,真正的中西医结合应当是扬长避短,何时该用西医之长,则用之,是为对病人有利,对医学有益。如诊断脑瘤之大小者,实是现代科学之发展,西医可用,中医亦可用之。然而用化疗法来控制癌细胞的扩散,则非西医之长也。许多病例验证了这一事实。然而由于中西医之配合不当,当用中医来控制扩散者而未用之,西医坚持局部用化疗法,实则是化疗药虽然大量杀伤了癌细胞,然而病人之气血损耗过重,尤其是气之耗竭,此是西医化验不出来的,也是永远也不能明白的道理。患者用过化疗药后即陷入昏迷虚脱衰竭状态,此实可悲之事也。此即证明西医是针对病的,是针对癌细胞来的,与中医之整体观念格格不入。然而事实是病人受不了化疗药物之毒性,正气衰竭,昏迷虚脱,呼吸无力,心脏衰竭。此即是西医之短处也。为何不多问一个为什么脑部长瘤?为什么术后复发?手术只能治其已长之瘤,不能治其为什么长瘤。即是手术不能改变为何长瘤之体质。用化疗药物者,虽有杀灭癌细胞之功,然却无改善体质之效。第一次术后半年即复发昏迷,也是出现脑积水,经我用中药益气回阳之人参、附子、山萸肉、黄芪等药得以苏醒,后服至半年,西医检验各项指标接近正常,即认为可以再次手术了。然其不知其气之虚损与否,是化验不出来的。故坚持用化疗药导致病人不救,人财两空。试论如果中西医结合,用现代科学方法检验出癌细胞,再用中医之理论分析为何有癌细胞之出现?手术是能摘除之,然出现癌细胞之病因必非手术所能治。中医整体观念出发则可找出病因,既能找出病因,对大的癌瘤,不妨采用手术摘除,后用中药双补气血,纠正其体内偏差,使其气血通顺,体内得以平衡,则扶正以祛邪之理,即是可抑制癌细胞扩散之论点,现代无数病例可证明此论。对小的癌瘤,用中药活血化瘀,理气散结,辨证施治,攻补兼施,其效当佳。众多西医也明知用化疗药物治癌是饮鸠止渴,而仍然用于病人者,是西医之科学也,科学地对症下药也。实则是治病,即是化疗药是杀灭癌细胞的,不管你的人命也。故而现代人明知癌证已属晚期,手术化疗只是尽人事而已,倾家荡产者,是为了表明心迹也,尽了心了,实在治不好,只能如此了。国人观念如此,实难更改也。如果对体未虚甚之患者,稍用化疗药物,用中医中药扶助正气,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其代价将低许多,毒性将小许多,病人将受益许多,医学将进步许多,中西医结合将会发扬光大许多,此张先生在数十年前即有此愿望也。即令我中华医学光大于全球,也即是我中医采用现代医学科学之长,以补我中医之短。用我中医之长,以补西医之短,才能令我中华医学永立世界医林,则我辈医者之任也。
曾治四川南充73岁老者贲门癌,医院数次确诊,而其一是无钱住院,二是年纪大了不能手术而来求治于我。我即是用以中医为主的方法,采用张锡纯先生之理冲汤,加鸦胆子、蜈蚣以攻其毒,合用西药胸腺肽注射液与维生素C,中西结合并用四个月,患者证状大为改善,后只服理冲汤至今已两年多,并由每日一剂渐减为二三日一剂,现已减为五日一剂,能食能干活,此即中医衰其大半而止之论。亦可说是与癌并存,和平共处之论。实则扶正祛邪,养正则积自除之论点。现已二年多,能食能走能干活,即证明病未发展,即癌细胞至今未扩散之明证。此例即中西结合,以中医为主,扶正祛邪,治大病难病之典型病例。
近在上海出诊一白血病人,西医检测出血中有大量白细胞,即给予大量化疗药,血浆、抗生素。然而病人气血衰败,白细胞立即降至极低,肺部感染,高热、水肿,心衰等证随之而来。病人家属说此类病在医院几乎全是死,而且是家产花尽,人财两空,岂不令人痛心!西医理论即是如此,简单机械地针对性治疗其癌细胞,虽然也用营养类如血浆、蛋白等整体治疗,但于人之气虚则无能为力。如果能用中医扶助正气,少用化疗药物,中西结合,当是病人之福,医学之进步。故中医有扶正以祛邪,养正则积自除之论,此即从整体观念出发之论治原则。
近治莫姓患者癫痫即是此理,西医辨病一次检查费用花了一千多元,查脑总一切正常,仍辨病是为癫痫,然而给服卡马西平片,从所周知此药是不能治本的。即是说西医理论只知其为何癫痫证状发作是精神失常而致,然理论上只能用镇静安神类药来对证治疗。此即是中医所说之治标未能治本之说。即未能找出其精神为何失常?故其用对证治疗之法只能强制其证状发作,不能治其为何发作。而中医则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证状分析,辨证为风、湿、热、痰与气血瘀滞,此即找出病因,祛除病因之法。辨病又辨证是用中医之传统理论,即四诊八纲辨证,找出病在经络,用经络理论指导论治之法。其证风、寒、湿、热为病因,导致气血痰湿阻滞经络运行,故出现以风为主的证状。故辨证以后,抓主证,主证为风,则需用疏通气血之法,气行则血行。中医有祛风先行血,血行风自灭之论。风为主证,主证解,其它证状则随着自解也。而西医与此证之中医所论之风、寒、湿、热、痰所致气血瘀滞而产生的风证,是全部查不出来的。一次检查花了一千多元,结果是脑部一切正常,只给服卡马西平片,此即是西医之科学地对证治疗,实则是西医理论之短处是也。而中医辨证论治,从其癫痫发作证状即可辨病为癫痫,而用辨证则是求其病因。中医西医既然各有所长,实际上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何不能取长补短,中西结合,造福病家,光大我中华医学呢?而只在苦苦争辨,此长彼短,无谓之争也,故为张先生所不取,此张先生衷中参西之论之所以可贵也,实则为张先生继承仲景学说,发扬光大,随时代而进取之意,实则为仲圣之功臣,亦乃我辈中医之任也,先生知之,当必欣慰也!
   
UID18334 帖子1224 精华15 积分1772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15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4-29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环球中医网上线试运行,欢迎访问!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在线  9#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12-28 19:29  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师承张锡纯学堂系列--中医基础理论讲记之整体观念(8)
《医学衷中参西录》原文
论哲学与医学之关系
近阅医学志报,多有谓哲学可累医学之进步者,其人盖不知哲学作何用,并不知医学所由来也。诗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此身不陷于罪戾为保身,此身不困于疾病亦为保身。观诗之所云云,是其人必有明哲之天资,及明哲之学问。而后能保其身也。而此明哲保身之天资学问,在修士原为养生之道,此修士之养生所以名为哲学也。特是仁人君子之存心,能养其生,又欲人人皆能自养其生。然人不皆明哲保身,其养生之道有亏,自不能不生疾病。于斯推广哲学之理,以创立医药,为不能自养成其生者之赞助,而哲学之包括始能恢弘无外,是以自古医界著述诸家,若晋之葛樨川、南北朝之陶华阳、唐之孙思邈,诸人所著之书皆可宝贵,实皆为哲学家也。至明之李濒湖著《本草纲目》,于奇经八脉独取张紫阳之说,紫阳亦哲学家也。如以上所引征者仍不足凭,更可进征诸《内经》。
《内经》为黄帝讲明医学之书,而其首篇上古天真论曰:“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此言真人秉天地之菁英,而能保护不失,有若提携把握;且能呼吸精气,以补助之;独立守神,以凝固之;故能变化气质,使肌肉若一,寿数无穷。此上古真人,诚为一大哲学家,不啻黄帝自现身说法也。夫《内经》既为黄帝讲明医学之书,而必以哲学开其端者,诚以哲学者保身之学也。人必先能自保其身,而后能代人保其身。保已之身用哲学,所民认哲理,即已身之气化也;保人之身用医学,亦已先洞悉已身之气化,自能代人人燮理其身中之气化也。由斯知哲学实为医学之本源,医学即为哲学之究竟,此所以《内经》为讲明医学之书,而开端必先言哲学也。哲学又何至累医学哉?然此非徒托空言也,更可进而征诸事实且可征诸一已之事实。
愚资禀素强壮,心火颇旺,而相火似有不足。是以饮食不畏寒凉,恒畏坐凉处。年少时不以为意也,迨年过四旬,相火之不足益甚,偶坐凉处即泄泻。因此,身体渐觉衰弱。然素以振兴医学为心,而著述未就,恐虚度此一生,遂于每饭之前服生硫黄少许以补相火,颇有效验。然旬余不服,则畏凉如故。后见道家书,有默运心火下行,可温补下焦之语。效而行之,气机初似不顺。乃于呼吸之际,精心体验,知每当呼气外出之时,则肾必上升,心必下降。于斯随其下降之机,而稍为注意,俾其心肾互相交感,行之数日,即觉丹田生暖,无庸再服硫黄矣。后读《内经》四气调神篇,至“使志若伏若匿”者,即引心火下行也;所谓“若有私意者”,是既引心火下行,复俾心肾之气互相交感,而有欣欣之意也。道家会合婴儿姹女之法,即从此语悟出,所谓若已有得者,丹田真阳积久,元气壮旺活泼,守脐不去,此实为已之所得,而永久不散者也。因悟得《内经》此节真旨,遂专心遵行,今年已七十有三矣,膂力精神毫不衰老,即严冬之时食凉物、坐凉处,亦毫无顾忌,是哲学诚可济医药之穷也。哲学又何至累医学哉。
不但此也,医者诚能深于哲学,其诊病之际,直如饮上池之水,能洞鉴病源,毫无差谬,是以拙著《衷中参西录》中曾载有详论静坐之法,欲医者由静坐之功以悟哲学也。

李静讲记
    张先生此论,即是论中医理论于《内经》中即包含哲学理论。并从中悟出养生之道,悟出哲学为医学之本源,医学即哲学之究竟。并用自身之变化现身说法以求证之。中医学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理论和多种药物与非药物防治之法,无论是现代难治病,还是康复保健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就现代难治病而言,中医颇适于对它的诊疗。如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出发,运用动态观察的基本特点,有助于深入认识现代难治病的本质,而依据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方式,审证求因,则可从疾病所显现的征候去探求病因病机。找出偏差,纠而正之,即整体出发,辨证施治。而且中医由于受道家文化延年益寿思想的直接渗透,保健养生一直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几乎和这门学科同时诞生。它由整体观念出发,重视身心交互影响,注意生活调理和体质锻炼,强调对时令地域的顺应,已经总结出一系列保健养生之法,包括精神养护、环境摄生、饮食调节、药物调养、气功按摩、医疗体育,和刚刚开始对这方面进行尝试和实践的西方医学相比,中医学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
中医学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势,与它独特的整体观念是分不开的。西方现代医学主体模式是:把人体视为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与其生存环境中的致病因子相抗衡,即是说西医学说只看到人身生了病,或是细菌,或是病毒,或是病原体,治疗方法即是针对这些致病因素。或采取化学杀菌、抑菌方法,或用手术刀剥离清除病灶,简称对抗医学。这一简单医学模式往往行之有效,它曾给人类带来光辉的一页,使诸多危害人类的瘟疫濒临灭绝,平均寿命大大延长。但是,现代西方医学对于人体的骨胳、肌肉、神经、血管和各种器官的细微结构研究得更清楚了,然而,在人体观念上,仍然是19世纪尸体解剖学的观念,即把人体看成是一架静止的、结构复杂的机器,对于人体内部各种复杂的相互关系则完全缺乏了解。把人体看成一台钟表,零件坏了,能修好则修,修不好则换之,而且多是在老鼠身上做实验,之所以现代医学有换肝换肾之科学手段,其不知此零件为何出问题了,还有此一零件出问题还会牵连其它部位也会出现不协调的问题如何解决?如果能够找出原因解决之,岂不是好?当然如果实在没法治了,手术切除不失为一种科学方法,最少病人可以延长生命,这也是现代医学之长。衷中参西者,即是扬长避短,以中为主,才是唯物辨证法的具体体现。这一点,张锡纯先生功不可没,值得效法。
   
UID18334 帖子1224 精华15 积分1772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15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4-29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在线  10#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12-28 19:31  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师承张锡纯学堂系列--中医基础理论讲记之整体观念(9)
例如,有的人由于长期心情忧郁即中医所说之气滞血瘀,而导致胃溃疡甚至胃癌。认为是局部性的疾病。治疗方法只是针对病而已。并不是从整体观念出发,考虑一下为什么,此也即是说只能治病,不能管人的命之说法。有人可能以为,对于那些长期积累形成的器质性病变,外科也是挺有效的呀,比如心脏搭桥,比如肾脏移植。但是,如果能够了解器质性病变的发生、发展机理,中断甚至逆转这一进程,为什么要手术?为什么要非用化疗药?让病与人同归于尽呢?要知道,开刀并不能消除导致器质性病变的原因。这部分胃切除了,可能下一部分的胃又出问题了。这个肾换了,另一个肾又坏了。心肌的这条血管不通了,搭座桥让血管绕行连接起来,另一条血管梗塞了再搭一座桥,为何就不想一想将大道修通呢?此即西医之理念不同于中医之处。临床见到不少子宫被摘除,脾脏被摘除,胆囊被摘除的更不在少数。外科技术如此滥用,这究竟是病人的福音,还是病人的祸根?正如赵夫人的脑癌,如果用中医中药扶正祛邪法可以抑制癌细胞扩散,为什么要用化疗法?究竟是只能靠手术、化疗算医学,还是能够诊断病因、病机,调动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整体观念出发的的中医算医学?物尽其用不好吗?中西医既然各有所长,抑长避短岂不是对病人有利,对医学有利吗?
现在人们已开始意识到:仅仅用医用化学“武器”和手术刀并不能使人类彻底摆脱疾病的困扰,也不可能大幅度地提高生命存活质量。与西医的主体模式不同,中医把人体看作是一个与外在世界变化对立统一的开放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内在各个部分之间的不平衡被认为是人体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因为这种不平衡造成了人体与外在世界变化之间矛盾的激化。与中医这种病因病机的认识相对应,中医的治疗原则就是调节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从而避免人与自然变化之间矛盾的激化。
如:中医治疗八法即汗、吐、下、和、清、温、消、补,以及八法之外的的衡通法,通过辨证论治来把握人体脏气的平衡与否,根据脏气的虚实进行治疗,选方用药。此外,在施治过程中,中医中药是可以掌握知常应变原则的,则不会出现攻过了头、补过了量的新的不平衡现象出现。中西医的区别就在于此,即中医用药是全面地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的,西医用药则是以杀菌、抗病毒,不可混为一谈。哲学是一切理论产生的源泉,中医产生于有着深厚哲学基础的古中国,自然在医学理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之处。事实上正是这样,中医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相通的。
    明白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内涵我们就知道,中医学原理并不是仅仅是“直观的、自然的、朴素的”哲学系统,而是有着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这种基础就是内在于自然的统一性,中医的先哲们早已认识到这一点,并具体应用到实践之中了。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串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正是由于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及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对待疾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成为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因此在对病人作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案时,必须注意分析和考虑外在环境与人体情况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局部病变与全身情况的有机联系,这就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整体观念。
张锡纯先生用自已的身体的变异领悟出来的养生之道,实则是找出偏差纠而正之之法也。历代名医最重视养生之道并得以高寿的当首推孙思邈,其著《千金要方》中有许多方论。裘沛然老师曾有“千金方中藏万金”之说。近代名老中医如蒲辅周、岳美中、裘沛然老前辈均重视养生之道。如朱良春、颜德馨、邓铁涛等前辈均得以高寿,均是悟出中医之精髓,重视养生之道的运用达到极高境界的具体体现。
   
UID18334 帖子1224 精华15 积分1772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15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4-29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在线  1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12-28 19:32  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师承张锡纯学堂系列--中医基础理论讲记之整体观念(10)
李洪波: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基本特点的长处是什么?衷中参西的特长是什么?如何具体学习运用之?

李静:中医学具有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现代医学相比,各有所长是现实,西医有西医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而中医之特长是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学习和研究好中医的基本特点,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从临床实际出发。对前人的经验和理论给予正确的评价,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创新,修正和发展原有的理论,取其精华发扬光大之。师承张锡纯衷中参西之论治观点,可以令中医、中西医结合得到发展,所以衷中参西之论证将超越纯中医、纯西医。此即是博采众长,衷中参西之长处。也是现代中医的必然之路!
前人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然而仍然给我们留下了无比宝贵的财富。随着时代的步伐,科学在发展,医学在进步,特别是可用于医学检测的各类科学仪器、技术和方法大量进入医学领域并付诸临床辨病应用,迫使现代中医不能只用中医传统的四诊八纲辨证论治了,而是经常面对经有关医学检测而得到的异常结果,即病的诊断依据报告。如高脂血证、乙肝、前列腺病、肿瘤癌证以及多种病原体所致的病证。衷中参西之长处就是立足于中医之本,掌握现代医学之科学检测。这些科学检测是现代科技进步的必然,虽为西医所倡用,但并非是西医之专利,西医能用之,中医亦当能用之,中西结合则更可用之。此即医学之进步,病家之渴望,何乐而不为之?尤其有许多众所周知的疾病是西医不能包罗的,众多患者求诊与中医,渴望中医能为其解除病痛,此我辈医者之任也。这也是意味着中医必须进步之道理,中医在临床诊治有关病证时务须致力于改善和消除相应的医学检测的异常结果,否则等于病没有治愈。这可以表现在乙肝、前列腺病、糖尿病、痛风症的治疗方面。证状消除了,不等于病好了,要看检验结果才可认定。比如前列腺炎,尿路炎性感染证状消失了,不一定前列腺炎全愈了,要看检验结果,如果前列腺液检验仍有WBC阳性指标超高,卯磷脂小体指标降低,那即证明病未愈。反过来说,如果西医检验数据正常了,是不是即代表病全愈了呢?回答是未必也。比如白血病,西医理论检测血象正常了,仍需治疗,不能代表病已全愈。一旦停药,病情即会反复。乙肝的治疗也是,病毒滴度降至正常了,如果认为病是治好了,过不多久又会出现症状,再查病毒又增高了,此即是未能解决病毒为什么高于正常的道理所在。
最近治一广东张姓女,来诊时自述患甲亢二年余,服甲状腺素每天一片,不久则甲减证状出现,表现为乏力,心悸。每天服半片,不久检验则甲亢证状又出现,表现为烦躁,失眠、多汗。试问半片药物之差,多服半片与少服半片其结果则异常如此,而其临床证状终不能消除,患者自述似此下去,何时是愈期?此证西医检测甲状腺功能可谓是明察秋毫,用化学药物治疗不能说不效,然如患者自述,半片药之差,病情反复如此,何日是愈期呢?此证如中西医结合,西医辨病,检测,用甲状腺素少量以治其标,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找出病因,用中医之传统四诊八纲辨证施治以祛除病因,将愈之有望也。中医中药可以掌握知常应变的原则,则不会出现多服半片即攻过了头、少服半片则不够量的不平衡现象出现。中西医的区别就在于此。如此则为病人之福,医学之进步也。
因此,现代中医治疗各种病证必须面对经西医检测的有关异常结果,如何针对西医检测异常结果之病证,多为西医屡治不效的或效果欠佳的,或病情复杂,西医对证治疗已见明显毒副反应的。采用中医之长,或采用中西结合之长,即张先生衷中参西之意也。即是说临证既要用西医辨病,中医则要既辨病又辨证,此即整体出发,辨证施治。既可用西医的检测与临证辨病,也可用适于用西药治其标,而用中医治其本的方法,认真探索研究诸如此类病证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此方为医学之进步,现代中医之方向!
 楼主| 发表于 2008/4/29 14: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答厚德载物问高血压之肝阳上亢
脉象弦硬而长,或寸盛尺虚,毫无缓和之意,头目眩晕,脑中昏愦,耳呜目胀;胃中冲气上冲,心中烦躁,或舌胀、言语不利,或口眼歪斜,或半身似有麻木不遂,头重脚轻,脚底如踏棉花之证是也.
高血压、中风之证临床所见颇多,且又以肝阳上亢型多见而宜复发者为多。笔者临床治此症每师张锡纯先生之镇肝熄风汤,建瓴汤与金匮风引汤之意,组成衡通镇冲汤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充血`中风初期诸证, 因方中以石质重镇药镇其冲气为主,且又能敛冲气,熄风定风活血化瘀,且有引血下行之药,养血柔肝之味。随证加减,量大效速。
经验认为,治疗此症应详辨脉证,服镇冲汤证状减后需察其脉证,待其症状消失脉转平和后方可停药。衡通镇冲汤为衡通汤加地龙、赫石、怀牛膝、生白芍、生龙骨、生牡蛎、枸杞、山萸肉而成。
衡通镇冲汤: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川牛膝、枳壳、桔梗、炙甘草、炮山甲、三七粉药汁送服下各10克,生地、生赭石、生白芍、怀牛膝、山萸肉、枸杞、生龙骨打碎、生牡蛎打碎各30克,广地龙12克。
    适应症:脉象弦硬而长,或寸盛尺虚,毫无缓和之意,头目眩晕,脑中昏愦,耳呜目胀;胃中冲气上冲,心中烦躁,或舌胀、言语不利,或口眼歪斜,或半身似有麻木不遂,头重脚轻,脚底如踏棉花之状均可用之。
    主治高血压头痛项强,头晕耳呜四肢麻木,中风、痉症口噤,凡无明显胃寒证状,血压过高阴虚阳亢症之痉厥及内外中风症用之,镇冲者,镇其上冲之气血也。体壮患者可大量暂服,笔者曾治多例此类患者数剂即效。方用衡通汤疏通气血,山萸肉味酸性温,收敛元气,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通利九窍,流通血脉,治肝虚内风最效。张锡纯先生盛赞之,其治吐血咯血之补管补络汤即山萸肉与生龙牡以收敛止血,故用此症以治脑血管充血或意外。生者石、生龙骨、生牡蛎质重镇肝熄风,川牛膝、怀牛膝引血下行,生白芍、山萸肉、枸杞养阴柔肝,刚柔相济,内风外风皆可治之。至偏瘫日久者,则需加地龙、僵蚕、全蝎、土鳖虫、蜈蚣等五虫,以镇痉通络,攻顽克坚。
 楼主| 发表于 2008/4/29 14: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妇科病案例辨析
案例辨析:
学生刘海宝问:
朋友之妻,女,45岁,阴道不规则性出血4年,血量较大,每次例假需要4-6包卫生巾,而且月经先后不定期。因患者讳疾忌医,一直不肯就医,自服西药“妈富隆”,效果不明显,现下眼睑苍白,身体轻度浮肿,头晕,血压偏高。舌苔白腻微黄,脉细。我认为她是气血亏虚为主,兼湿热郁阻。因患者未做检查,病情日久且复杂,补之无功,攻之不可,清热祛湿又恐伤其正,止血又恐助其湿热,请老师予以辨证论治为盼。

李静:
此证屡服西药激素且日久,阴道不规则性出血4年,血量较大,月经先后不定期。现下眼睑苍白,身体轻度浮肿,头晕,血压偏高。此病西医辨病为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的月经不规则故予以激素治疗。中医辨病属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先后无定期若伴有经量增多及经期紊乱,常可发展为崩漏。而此证现在崩漏已成,且年纪已45岁,已至经断前后之时,又可诊为经断前后诸证也。其主要机理是冲任气血不调,血海蓄溢失常。为肾虚、脾虚,肝郁兼而有之之证。因此治疗当以扶助肝、脾、肾三脏,尤以扶肾为主,平衡肾中阴阳,此证治肾为主,兼顾其肝脾。其人肝郁是必然的,肝郁则脾虚,肝郁脾虚则肾气必虚也。
月经先后无定期是冲任失调,故掌握好肝脾肾之所偏,纠而正之是为要点。而肝性刚,肝郁则侮脾,脾虚则肾失所养,肾失所养则肝易郁,郁则气滞,气滞则血为之瘀,瘀则脾肾更为之虚,则冲任失调,经来无定也。
此证非止肾气虚也,肾虚者出血量少。脾虚者出血量多,肝郁者经行或先或后,经量或多或少,色黯红,有血块。身体轻度浮肿,头晕,血压偏高皆属肝脾肾俱虚之证。师用张锡纯先生之用对证之药一二味以攻病组方,则脾虚者,人参、白术、山药、茯苓,肾虚者附子,桂枝,肝虚者,山萸肉,黄芪,血虚者地黄、阿胶,当归,出血多需收敛之,龙骨、牡蛎、海蛸、肝郁热则桑叶,白芍,方名衡通馄饨止血汤:
人参、白术、附子、桂枝、当归各12克,山萸肉,黄芪、生地黄、阿胶、海蛸、桑叶、白芍各18克,茯苓、山药、龙骨、牡蛎各30克,三七末10克药汁送服,全方为补之通之清之散之敛之涩之固之。

学生曾泽林:
此病若用中医辨病,既可属月经先后无定期,又可属崩漏,也可属经断前后诸证。诚如老师所论,此证为冲任失调,肝郁脾肾俱虚,肝郁化热,气滞血瘀,故需用补之通之清之散之敛之涩之固之之衡通馄饨止血汤法。而现代女性此证颇多,且多为服用西药激素类与中成药者多,而病家求诊每求速效,老师也常述此类病难治,而每主用衡而通之之法取效,请教其中精义何在?

李静:
现代人医疗常识匮乏,于中医治病之理法常识更差。往往认为西医法直观简便捷要,经血过多者,注射止血针即止。月经先期者,服用小小激素药片即可改变。月经后期者,注射黄体酮类针剂即可经来。其不知月经先后无定期者,气血紊乱也。何为紊乱,即血不循常道也。为何不循常道者,气机瘀滞也。何为气机瘀滞?西医检测各项均正常,何为紊乱?
此即积重难返,积习难改之理也。西医辨病检测明察秋毫,其B超、宫腔镜、激素检验等,查不出问题,故只能诊断为内分泌失调,然为何失调?此即现代医学之短,只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也。
人的血脉似长江,江水畅通何致泛滥?不畅通者,瘀塞,滞结也。人与自然界相同,自然界之生态环境与人体内阴阳气血平衡相同,土地贫瘠是滥采滥伐所致。人体精气神、津液亏失是同样道理。农药杀死害虫与人体用抗菌素相同,杀死害虫的同时将益虫一同杀死了。滥用抗菌素导致人体产生耐药性,体内失去平衡即是此理。农作物用化肥与生长素与人服用激素相同也。
所以说,滥用维生素与保健品是隔靴搔痒,于病无补;滥用抗菌素是耗损气血,于体无益;滥用激素药是拔苗助长,得不偿失;动辙手术是滥砍滥伐,耗损脏器;滥用化疗药是饮鸩止渴,同归于尽。
人以气血津液为本,气化功能为用。中医之气化功能与现代医学之新陈代谢、内分泌功能相类似,然又不尽相同。西医能直观检测出血液中各种数据的变化异常,然不能检测出中医之气,如气虚,气郁、气滞、气陷、气结、气脱。
而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血运行失常则病生,气血运行如常则无病。故而中医有极为丰富的辨证论治理论,而最简单的辨证是为经前期乳房胀痛与小腹胀即属气滞,故中医有经验者一看病人舌面有裂纹即可诊断其有肝气郁滞,再看其舌边有齿痕即可辨出其为肝郁脾虚,而辨为肝脾失调。脉搏弦即属气滞,舌尖边有暗紫黯斑即属瘀血,脉搏涩滞亦属瘀血。气血虚者望形色即可辨出,舌淡即为虚,脉搏无力亦为虚。
中医之精髓者,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也。衡而通之之法者,找出偏差令其衡是也。此病月经不调先后无定期者,失其衡也。衡则需通,通之则衡。气虚者佐以益气,气充则血得通则衡是也。气郁者通之则郁散,血瘀者通之则血顺,气通血顺,何患之有?
 楼主| 发表于 2008/4/29 14: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久咳论治--回王西闯朋友--李静
2008.1.6
咳嗽,从小时候夏天穿太厚热坏了,到现在,晚上厉害。
咳嗽,从小时候夏天穿太厚热坏了,到现在,晚上厉害。
我女朋友,好像是因为小时候奶奶照看时,夏天给穿太厚热坏了,一直咳嗽,直到现在。吃过挺多种药,不能根治。晚上或着凉感冒时时咳得更厉害,干咳无痰。咳得厉害时嗓子都破了。
万分心疼!
希望哪位大夫能给出好方法。最好能根治。调理一下也好。
非常感谢!
不胜感激!
问题补充:
每晚1点到2点半咳得特别厉害。

李静答:
咳嗽首辨外感内伤。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它脏见证。次辨证候虚实。外感咳嗽一般均属邪实,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内伤咳嗽,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其中痰湿、痰热、肝火多为邪实正虚;肺阴亏耗咳嗽则属正虚,或虚中夹实。注意分清标本主次缓急。
咳嗽的治疗应分清邪正虚实。外感咳嗽,多为实证,应祛邪利肺,按病邪性质分风寒、风热、风燥论治。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标实为主者,治以祛邪止咳;本虚为主者,治以扶正补虚。同时,须按本虚标实的主次酌情兼顾。咳嗽的治疗,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脾、治肝、治肾等。
   
你女友之咳嗽,当为内伤,复受外感,晚上或着凉感冒时咳得更厉害,干咳无痰,咳得厉害时嗓子都破了,是外感引动内伤发病也。其内伤者,肺燥也,故干咳无痰。吃过挺多种药,不能根治者,见咳治咳,未治及本也。病在肺,其本在脾,肺属金,脾属土故也。五脏皆可令人咳,故又与肝肾有关。肾属水,五行相克土克水,脾虚则肾也虚也。肾虚则肝失所养,水生木,肝性刚,肺病久为之虚,故肝可侮肺,中医称为肝木撞肺,干咳多与肾水不足,肝火撞肺有关。
咳嗽是一个证状,多种病皆可表现为咳,所以中医有五脏六腑皆可令人咳之说。中医抓主证是一方面,但不能见咳止咳,像西医那样,为什么临床见到许多病人说服西药止咳药服则咳止,停则又咳是也。见咳止咳是为庸工。外感咳嗽者,是经受外感之致病因素而致,一般多伴有表证。尚有蕴伏之邪,需细辨之方可。舌红紫苔燥,脉弦滑有力者,即须用清郁热之方药,使郁滞体内之邪外出为要。所以需宣肺镇咳。祛痰中医称为宣肺,镇咳称为肃肺。如见咳止咳则是闭门逐寇,即是说只用镇咳药与用西药镇咳剂如非那根止咳类药并无区别。宣肺者,是给病邪于出路,将外感之邪逐出体外是也。有许多肺结核病证即是病邪入肺,不得外出,以致于在肺内安营扎寨,久之必致肺络受损,病成也。西医治肺结核是直接用抗结核菌药以杀菌,中医则非也。中医于邪之初入体内则逐之外出,用清解表散法即可。此西医与中医不同之处,实亦中医之长处也。而且中医尚有扶正祛邪法,即祛邪而不伤者也。西药之镇咳药如非那根服即止咳,停则又咳,实则头痛止痛,是治标也,又称对证治疗。非治本之法也。
凡临证均需多问一个为什么?即为什么咳嗽?是外感?内伤?外感是风寒?风热?风燥?风湿?风温?体是否虚又加外感?如是内伤则需辨是肺、是脾、是肝、是心、是肾?因咳嗽只是一个证状,中医西医都是一样的。所以外感咳嗽宣肺是为要点。

此证之受寒则重,是肺气虚。肺为姣脏,干咳是为肺燥,阴虚也!每晚1点到2点半咳得特别厉害者,阴虚及阳也!此时为阴中之阳,阳气欲来,阴阳交替时咳重是阴阳失衡,气血瘀滞是也!久病必有瘀,故此证当辨为阴阳俱虚内燥挟瘀。从衡通法来衡量之,找出偏差纠而正之方可衡之,其偏差是为偏阴虚者多,阴平则阳秘,故需滋阴益气健脾养血为法,抓主证,用对证之药一二味以攻病,佐以治外感之宣肺类药来组方方可。
滋阴者,滋肺阴,益气者,益肺气。健脾者,虚则补其母之意。养血者,血充则瘀易散之。抓主证,主证为夜半后干咳剧。滋阴,则用生地、沙参、麦冬。益气,则用黄芪、山萸肉。健脾,用生山药,养血,用阿胶。病久之咳需敛之是为敛肝,则用白芍、五味,外感风寒需宣肺,故用麻黄、知母。郁结之热致燥需散之,用白茅根、生石膏、葶苈。佐以桔梗、炙甘草以润燥肃肺。病久之瘀与夜半之重需通之,通之则衡,故用丹参、牡蛎。全方共奏宣肺滋阴益气养血健脾通瘀之功,方名衡通滋阴清燥止咳汤,标本同治是也。

生地、沙参、麦冬、黄芪各15克、山萸肉、生山药各24克、阿胶、白芍、五味各10克、麻黄6克、知母12克、白茅根、生石膏各18克、葶苈、桔梗、炙甘草各10克、丹参、牡蛎各12克。水煎服,七剂。每日一剂。

当否,请诸位同仁正之
 楼主| 发表于 2008/4/29 14: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静老师病案整理(一)
李静老师案例辨析--破伤风肿疡
诊断现场
2007-12-12李成华,男.21岁.云南楚雄人,诉左脚底被细小铁丝扎伤伴疼痛1个月.患者一个月前在工地干活时不小心被铁丝扎伤,当时并未出血, 走路有微痛,第二天晨醒伴红肿热痛,急
到人民医院就诊,医院给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针,克林酶素针等进行消炎常规处理.治疗近半月见明显好转.左脚底仍红肿热痛,优以夜间十二点后尤甚.又转至深圳另外大医院就诊,医生给与最好的抗生素消炎一周未效,后又求诊多家医院未效,均以抗生素处理近一个月.今至我院诉走路踩地时刺痛,夜间凌晨4点痛醒,觉痛处有发烧感,视其脚底处有处微红暗且肿胀.面积大小5/6厘米,压痛明显,无波动感,望其舌淡紫,苔厚白腻垢,脉弦.病程纳可,大小便可,眠差.此病患烦恼,遂想回老家诊治.
此证当辩为何证,该用何法何方.且听下文分解,也请大家讨论.
    (李洪波)
此案例为李静老师近期的临床案例,曾泽林师弟认为是李静老师衡通法典型案例。
我先给大家开个头,请众师弟、师妹以及各位同仁积极分析此案例,共同学习、进步,将此论坛作为李静老师师承教育基地。
此人气滞血瘀,并湿重、阳虚。因气滞血瘀严重,伤口愈合缓慢,炎症随之伴生,难以根除。抗生素属凉性,长期使用则气滞血瘀更加严重,伴有阳虚。血得温则行,遇凉则凝。

治当首选疏通气血,并加以温药辅之。用药当为:
衡通汤加桂枝、黑附片、党参、黄芪、天丁、生姜、白术,即衡通温通法。
  (江植成)
此病症虽不能称之为破伤风,但也属于破伤风发病之高危患症:因其创口小、伤口深、无开放性、反复感染。
西医认为,此症之所以反复发作,病情难愈,位置固定,红肿热痛的炎症症状明显,当是病灶尚留:或因患者本身的耐药性,或因伤口内有小异物未清除(X线也难以发现)。
中医辩证,应当为李洪波师兄之说,属气血瘀滞。苔厚白腻垢,或因其素有痰湿之体;但阴虚阳虚就欠缺明征了。
本人觉得,此症的较佳办法应该先开创放置引流,再用青霉素、甲硝唑等预防感染;同时配合内服中药,其效当速。
方为: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丹参、乳香、没药,少加全蝎、蜈蚣。天下本无事,庸人之扰之  
  (刘海宝)
破伤风病名首见于宋代《太平圣惠方》,云:“身体强直,口噤不能开,四肢颤抖,骨体疼痛,面目喁斜,此皆损伤之处中于风邪,故名破伤风。”

此病当为皮肉破伤,又感受风毒之邪。风毒之邪乘皮肉破伤之处侵袭人内,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外风引动肝风内动,风毒人侵日久,化热化火,使脏腑失调,气血失和,阴损及阳,观其舌脉当为风寒湿三邪侵袭,西医抗菌抗病毒,只治其标不治其本,患者气血失调,当调其气血,
祛风寒湿,方为正法,我认为洪波兄的衡通方为对证之,但我认为应该加一些虫类药,如全蝎熄风定惊开瘀,蜈蚣(张锡纯论其功效,最为全面,它指出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白花蛇搜风通络,攻毒定惊,不知可否
(余健楚)
熱痹一証
苔厚白腻垢,濕熱為標也,舌淡紫,脉弦,氣滯血瘀為本也;濕熱為因,導致氣滯血瘀之果。
左脚底仍红肿热痛,實證也。當取用兼備之法治之,方用四妙勇安湯和四妙散和當歸活絡效靈丹化裁:當歸15 玄參15 銀花籐60生甘草12
                    生意仁45 川牛膝30 黃柏15 蒼朮15
                    丹參15     乳香 6  沒藥6     三七粉9
                    穿山甲9   皂角刺30   白茅根15g
                                                                              5副/水煎服
                                                 文/余健楚
   (郑莺莺)
首先应仔细查看伤口,是否有铁丝断在里面没有清理干净.
再看其主诉病症,属气滞血瘀,加痰湿之体,新血不得归经,故愈合缓慢,
应用能走散通行之药,加速其气血循环
衡通汤原方:主要是对其体质作整体调整
再加黄芪12克,皂刺12克,山萸肉30克,罴附子,10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蜈蚣两条,僵蚕15克
                                                                   五剂/水煎服
                                                                      郑晓鹰    (曾泽林)
跟师验证活络效灵丹用于肿疡体会
各位师兄弟妹分析皆有道理,我当时分析是;
患者病因是外伤,有红肿热痛思之为阳证,西医却用大量的抗生素而未效,且患者未化脓,症状以凌晨时间更甚,又非阴证.视其舌淡紫,苔厚白腻垢而有淤有湿也,脉弦实为痛也.可从辩肿看湿肿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如烂棉不起浅则光亮如水疱,破流黄水.此患者显而未有.而痛处红肿且暗,舌脉证想参更象是淤血阻滞经络使毒邪不得外出.用药以活血祛湿之剂拟衡通原方加茯苓18,白术12,薏米30天丁30桑枝30.可心里未有大把握.
遂面诊于师,师诊毕告之曰;此患者本是风湿之体又感外伤之风毒,此病患于外伤后风湿之邪进入体内而久之至淤滞不通斜不的外出法以疏通气血 托毒外出为佳,拟以活络效灵丹当归15丹参15乳香12没药12加天丁12,山甲1 2,寄生20,蜈蚣3条.三七12,川牛膝12,怀牛膝12,赤芍12.给与3剂.嘱一天一剂.

患者服药1剂疼大减,服2剂早晨来告之晚上疼感消失,却有痒感.病人惊其速效,说西医给我治疗一个月未效,而李静大夫给我2剂中药疼感就消失了,还是中医快. 老师说;西医只给你看到红肿热疼炎证消炎,而中医却不一样,也不能见湿只去湿,中医是整体观念,风湿之毒只是因,而最终导致的却是淤而阻滞不通,淤血通则风湿之毒自去.此亦是蘅通之理也.
我曾问老师辩其舌苔白厚腻垢,为何不用祛湿白术茯苓等,难到是舍舌从脉从证吗?欲想知道结果,请听老师分解。
  (李洪波)
老师已经回答了,淤血通则风湿之毒自去。
此人本是风湿之体,治风湿不是短期能愈的,所以在此次肿疡医治中可以不考虑使用祛风湿药物。
    (李静老师)
破伤风肿疡案例辩析---李静
诊断现场:
中医之精髓者,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也!先议病,后议治。西医辨病,中医辨病再辨证是为衷中参西,只用中药者,是为以中为主,中西医结合者,西医检验辨病,中医辨证施治是也!
此证西医治疗近月,最好的抗菌素已经用上,一个月行走不便,疼痛不已。西医辨病为外伤感染,经治后脚肿大部已消,只余局部肿胀疼痛,行走受限,欲回云南而来求诊与中医。
此证西医辨病为外伤感染,属中医外科范畴。中医首辨阴阳。其现状非阳证之红肿,亦非阳证之漫肿平塌,故当属半阴半阳。舌淡属阳虚,淡紫则非纯阳虚,紫而淡者,瘀也!苔白腻属湿,然与其用大量抗菌素不无关系。何者,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是也。祛风先行血,血行风自灭是也。从西医用药来看,其已用过最好的抗菌素近一月,抗菌素治阳证之疮疡即外伤感染,当属正常对证治疗,无可非议,未能愈之者何?风毒瘀结于局部也!
既为气血瘀滞毒结,当用张锡纯之治气血瘀滞主方活络效灵丹为主方。加赤芍、天丁、山甲、三七、蜈蚣者,活血化瘀散结托毒外出也。用桑寄生者,润燥通络消风,用牛膝者,引药下行也!
未用祛湿药者,抓主证也!主证是局部肿胀疼痛。疼痛者,风毒瘀结是也。关键在一个瘀字。其病是外伤所致,外伤是病因,风毒是病机,风毒与血结积局部,瘀毒是症结所在。故当治其瘀结之风毒积结。用对证之药一二味以攻病者,则此证主药当用乳香、没药,当归、丹参之活血,活络效灵丹当属不寒不热之方。寒则温之可治阴疮,热则清之可治阳疮,此方不寒不热,正是治半阳半阳之方也。所加诸药,桑寄生,赤芍,山甲为平性偏凉天丁、三七,牛膝为平性中之偏温者,全方仍为不寒不热之中稍偏凉,毕竟其证本属阳证,现在非纯阳证是用大量抗菌素所致也!桑寄生重用之可治湿,然是治一治二之治,即是养肝肾之阴而祛风湿之功用,非如白术、茯苓之燥湿之理矣。

解难释疑:

李洪波论述阳虚与湿致气血瘀滞比较接近,只是此证是外伤感风邪之毒,故当为肿疡,此与痹证之需温通之不同也。
江植成所论西医中医均较接近,所主用药也较得体,与阴阳未能辨之者,是与验舌脉经验欠火候也,临证多多参用为要。
刘海宝之论点也是与风邪之毒致瘀较为接近,只是与外伤感染欲化脓未化脓之肿疡未能贴切,此证若非外伤感染,则是痹证,所论治法用尚可。
余健楚论热痹也是偏离肿疡之局部,舌脉与证均非纯阳之证,然此证病之初若用阿楚之方,当可一剂知,三剂已者也。
郑晓鹰论此证属气血瘀滞,主用衡通汤原方,加温通益气定风类药,大方向是对的,也是与此证标题:“破伤风肿疡”未能领悟,须注意现代人用温阳之药时,需注意顾护其阴,此即方中重用桑寄生之意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1: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