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老师病案整理(一)
李静老师案例辨析--破伤风肿疡
诊断现场
2007-12-12李成华,男.21岁.云南楚雄人,诉左脚底被细小铁丝扎伤伴疼痛1个月.患者一个月前在工地干活时不小心被铁丝扎伤,当时并未出血, 走路有微痛,第二天晨醒伴红肿热痛,急
到人民医院就诊,医院给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针,克林酶素针等进行消炎常规处理.治疗近半月见明显好转.左脚底仍红肿热痛,优以夜间十二点后尤甚.又转至深圳另外大医院就诊,医生给与最好的抗生素消炎一周未效,后又求诊多家医院未效,均以抗生素处理近一个月.今至我院诉走路踩地时刺痛,夜间凌晨4点痛醒,觉痛处有发烧感,视其脚底处有处微红暗且肿胀.面积大小5/6厘米,压痛明显,无波动感,望其舌淡紫,苔厚白腻垢,脉弦.病程纳可,大小便可,眠差.此病患烦恼,遂想回老家诊治.
此证当辩为何证,该用何法何方.且听下文分解,也请大家讨论.
(李洪波)
此案例为李静老师近期的临床案例,曾泽林师弟认为是李静老师衡通法典型案例。
我先给大家开个头,请众师弟、师妹以及各位同仁积极分析此案例,共同学习、进步,将此论坛作为李静老师师承教育基地。
此人气滞血瘀,并湿重、阳虚。因气滞血瘀严重,伤口愈合缓慢,炎症随之伴生,难以根除。抗生素属凉性,长期使用则气滞血瘀更加严重,伴有阳虚。血得温则行,遇凉则凝。
治当首选疏通气血,并加以温药辅之。用药当为:
衡通汤加桂枝、黑附片、党参、黄芪、天丁、生姜、白术,即衡通温通法。
(江植成)
此病症虽不能称之为破伤风,但也属于破伤风发病之高危患症:因其创口小、伤口深、无开放性、反复感染。
西医认为,此症之所以反复发作,病情难愈,位置固定,红肿热痛的炎症症状明显,当是病灶尚留:或因患者本身的耐药性,或因伤口内有小异物未清除(X线也难以发现)。
中医辩证,应当为李洪波师兄之说,属气血瘀滞。苔厚白腻垢,或因其素有痰湿之体;但阴虚阳虚就欠缺明征了。
本人觉得,此症的较佳办法应该先开创放置引流,再用青霉素、甲硝唑等预防感染;同时配合内服中药,其效当速。
方为: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丹参、乳香、没药,少加全蝎、蜈蚣。天下本无事,庸人之扰之
(刘海宝)
破伤风病名首见于宋代《太平圣惠方》,云:“身体强直,口噤不能开,四肢颤抖,骨体疼痛,面目喁斜,此皆损伤之处中于风邪,故名破伤风。”
此病当为皮肉破伤,又感受风毒之邪。风毒之邪乘皮肉破伤之处侵袭人内,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外风引动肝风内动,风毒人侵日久,化热化火,使脏腑失调,气血失和,阴损及阳,观其舌脉当为风寒湿三邪侵袭,西医抗菌抗病毒,只治其标不治其本,患者气血失调,当调其气血,
祛风寒湿,方为正法,我认为洪波兄的衡通方为对证之,但我认为应该加一些虫类药,如全蝎熄风定惊开瘀,蜈蚣(张锡纯论其功效,最为全面,它指出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白花蛇搜风通络,攻毒定惊,不知可否
(余健楚)
熱痹一証
苔厚白腻垢,濕熱為標也,舌淡紫,脉弦,氣滯血瘀為本也;濕熱為因,導致氣滯血瘀之果。
左脚底仍红肿热痛,實證也。當取用兼備之法治之,方用四妙勇安湯和四妙散和當歸活絡效靈丹化裁:當歸15 玄參15 銀花籐60生甘草12
生意仁45 川牛膝30 黃柏15 蒼朮15
丹參15 乳香 6 沒藥6 三七粉9
穿山甲9 皂角刺30 白茅根15g
5副/水煎服
文/余健楚
(郑莺莺)
首先应仔细查看伤口,是否有铁丝断在里面没有清理干净.
再看其主诉病症,属气滞血瘀,加痰湿之体,新血不得归经,故愈合缓慢,
应用能走散通行之药,加速其气血循环
衡通汤原方:主要是对其体质作整体调整
再加黄芪12克,皂刺12克,山萸肉30克,罴附子,10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蜈蚣两条,僵蚕15克
五剂/水煎服
郑晓鹰 (曾泽林)
跟师验证活络效灵丹用于肿疡体会
各位师兄弟妹分析皆有道理,我当时分析是;
患者病因是外伤,有红肿热痛思之为阳证,西医却用大量的抗生素而未效,且患者未化脓,症状以凌晨时间更甚,又非阴证.视其舌淡紫,苔厚白腻垢而有淤有湿也,脉弦实为痛也.可从辩肿看湿肿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如烂棉不起浅则光亮如水疱,破流黄水.此患者显而未有.而痛处红肿且暗,舌脉证想参更象是淤血阻滞经络使毒邪不得外出.用药以活血祛湿之剂拟衡通原方加茯苓18,白术12,薏米30天丁30桑枝30.可心里未有大把握.
遂面诊于师,师诊毕告之曰;此患者本是风湿之体又感外伤之风毒,此病患于外伤后风湿之邪进入体内而久之至淤滞不通斜不的外出法以疏通气血 托毒外出为佳,拟以活络效灵丹当归15丹参15乳香12没药12加天丁12,山甲1 2,寄生20,蜈蚣3条.三七12,川牛膝12,怀牛膝12,赤芍12.给与3剂.嘱一天一剂.
患者服药1剂疼大减,服2剂早晨来告之晚上疼感消失,却有痒感.病人惊其速效,说西医给我治疗一个月未效,而李静大夫给我2剂中药疼感就消失了,还是中医快. 老师说;西医只给你看到红肿热疼炎证消炎,而中医却不一样,也不能见湿只去湿,中医是整体观念,风湿之毒只是因,而最终导致的却是淤而阻滞不通,淤血通则风湿之毒自去.此亦是蘅通之理也.
我曾问老师辩其舌苔白厚腻垢,为何不用祛湿白术茯苓等,难到是舍舌从脉从证吗?欲想知道结果,请听老师分解。
(李洪波)
老师已经回答了,淤血通则风湿之毒自去。
此人本是风湿之体,治风湿不是短期能愈的,所以在此次肿疡医治中可以不考虑使用祛风湿药物。
(李静老师)
破伤风肿疡案例辩析---李静
诊断现场:
中医之精髓者,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也!先议病,后议治。西医辨病,中医辨病再辨证是为衷中参西,只用中药者,是为以中为主,中西医结合者,西医检验辨病,中医辨证施治是也!
此证西医治疗近月,最好的抗菌素已经用上,一个月行走不便,疼痛不已。西医辨病为外伤感染,经治后脚肿大部已消,只余局部肿胀疼痛,行走受限,欲回云南而来求诊与中医。
此证西医辨病为外伤感染,属中医外科范畴。中医首辨阴阳。其现状非阳证之红肿,亦非阳证之漫肿平塌,故当属半阴半阳。舌淡属阳虚,淡紫则非纯阳虚,紫而淡者,瘀也!苔白腻属湿,然与其用大量抗菌素不无关系。何者,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是也。祛风先行血,血行风自灭是也。从西医用药来看,其已用过最好的抗菌素近一月,抗菌素治阳证之疮疡即外伤感染,当属正常对证治疗,无可非议,未能愈之者何?风毒瘀结于局部也!
既为气血瘀滞毒结,当用张锡纯之治气血瘀滞主方活络效灵丹为主方。加赤芍、天丁、山甲、三七、蜈蚣者,活血化瘀散结托毒外出也。用桑寄生者,润燥通络消风,用牛膝者,引药下行也!
未用祛湿药者,抓主证也!主证是局部肿胀疼痛。疼痛者,风毒瘀结是也。关键在一个瘀字。其病是外伤所致,外伤是病因,风毒是病机,风毒与血结积局部,瘀毒是症结所在。故当治其瘀结之风毒积结。用对证之药一二味以攻病者,则此证主药当用乳香、没药,当归、丹参之活血,活络效灵丹当属不寒不热之方。寒则温之可治阴疮,热则清之可治阳疮,此方不寒不热,正是治半阳半阳之方也。所加诸药,桑寄生,赤芍,山甲为平性偏凉天丁、三七,牛膝为平性中之偏温者,全方仍为不寒不热之中稍偏凉,毕竟其证本属阳证,现在非纯阳证是用大量抗菌素所致也!桑寄生重用之可治湿,然是治一治二之治,即是养肝肾之阴而祛风湿之功用,非如白术、茯苓之燥湿之理矣。
解难释疑:
李洪波论述阳虚与湿致气血瘀滞比较接近,只是此证是外伤感风邪之毒,故当为肿疡,此与痹证之需温通之不同也。
江植成所论西医中医均较接近,所主用药也较得体,与阴阳未能辨之者,是与验舌脉经验欠火候也,临证多多参用为要。
刘海宝之论点也是与风邪之毒致瘀较为接近,只是与外伤感染欲化脓未化脓之肿疡未能贴切,此证若非外伤感染,则是痹证,所论治法用尚可。
余健楚论热痹也是偏离肿疡之局部,舌脉与证均非纯阳之证,然此证病之初若用阿楚之方,当可一剂知,三剂已者也。
郑晓鹰论此证属气血瘀滞,主用衡通汤原方,加温通益气定风类药,大方向是对的,也是与此证标题:“破伤风肿疡”未能领悟,须注意现代人用温阳之药时,需注意顾护其阴,此即方中重用桑寄生之意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