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和子

名医师承讲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7 16: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静--中医内科学讲记--肝病论治片断(2)
气血瘀滞肝区疼痛者用衡通止痛汤: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川牛膝、枳壳、桔梗、生地、乳香、没药、三七粉药汁送服下各10克,炮山甲、皂角刺各12克,生白芍、炙甘草、山萸肉各30克。
证偏热者加羚羊、金银花、白茅根、连翘。偏寒加桂枝、附片、鹿角胶。偏湿加滑石、土茯苓。气虚加人参、黄芪,血虚加阿胶。肿瘤癌症及癥瘕瘀积者则虫类药全蝎、蜈蚣、壁虎、蛇蜕、生水蛭等皆可酌情加用之。
此方为衡通汤加乳、没各10克,白芍、炙甘草、山萸肉各30克、皂刺12克而成。师张先生活络效灵丹之意,用衡通汤加乳、没、疏通气血,散瘀化结,芍药、甘草、山萸肉缓急止痛。治肝炎胁痛、气血凝滞、痃癖癥瘕、心腹疼痛、腿疼臂疼、内外疮疡、一切脏腑积聚,经络湮淤。即现代病之肿瘤癌症、内科、外科、五官科、男科、妇科、皮肤科诸般气血瘀滞而致疼痛者。
 楼主| 发表于 2008/3/27 16: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静--中医内科学讲记--肝病论治片断(3)
肝胆湿热证用衡通解毒汤: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川牛膝、枳壳、桔梗、炙甘草、生地、炮山甲、三七粉药汁送服下各10克,黄连3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大黄3克。
治乙肝、肝胆病、胃肠病、外感、内伤诸证,气血瘀滞与湿热并重之证。方用衡通汤疏通气血,黄连解毒汤再加少量大黄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功。凡舌红紫苔白腻或黄腻而燥,舌尖有红紫斑点高出舌面皆为湿热并重,舌紫者是郁热,病久则多为瘀。此证乙肝大三阳,病毒DNA检测多偏高,而且肝功能检测亦多偏高。经验认为湿热毒瘀久之乙肝大三阳,只用清热解毒药往往不易消散,且又易复发。故每用衡通汤疏通气血,五味黄连解毒汤清热祛湿,则毒易解易散,且愈后不易复发。而且此证在验舌之时,每需注意舌苔底部,舌苔往往掩盖了舌底之舌质,他细验之,往往发现舌苔底之舌质每有裂纹,此即湿热郁久而至肝内燥结,故当急散湿热瘀毒,瘀毒得解,则肝燥自复,舌之裂纹自消。衡通解毒者,通之散之是也,黄连解毒汤加少量大黄即是用大黄之开气与通之作用,非用其泻下之功也。瘀滞已久之湿热疫毒,绝非短期所能散之者,是以用此缓解法。屡用治肝炎、胆囊炎,湿热瘀久之胃肠炎,外感内伤诸湿热瘀结之证有效。等其舌尖红斑消退,则可减黄连、黄芩量,时时注意顾护其阴,顾护其胃气,做到苦寒不至伤胃败胃为要!凡舌光无苔,或舌苔薄舌尖有红斑点者,是为阴虚瘀火之毒结,用此法需动药量小之,静药量需大,养阴清热法方可。不可一概清热解毒,伤阴耗液为要。
 楼主| 发表于 2008/3/27 16: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静--中医内科学讲记--肝病论治片断(4)
肝胆毒热型用衡通散毒汤:
三七粉药汁送服下10克,炮山甲12克、皂角刺12克、蒌皮12克、蒌仁打碎18克、天花粉18克、羚羊角6克、金银花30克、白茅根60克、蒲公英30克、鸦胆子仁五十粒,装入空心胶囊内,分两次吞服。
此方师张先生之论,用先生擅用之药组方,治肿瘤癌症、乙肝、胆囊炎、鼻窦炎、眼病红肿疼痛、咽喉疼痛、扁桃体炎、乳痈、肺痈、肝痈、妇科盆腔炎、附件炎、前列腺炎、睾丸炎、外科痔疮、无名肿毒及皮肤科粉刺痤疮等毒热需清散诸证。
读《医学衷中参西录》论鸦胆子治毒热血痢及肠中积热,其能防腐生肌,二便因热下血,治花柳毒淋,其化瘀解毒之力可知也。从无字句处读书,触类旁通,则鸦胆子治毒热瘀结其效可知矣。既能治肠中积热毒瘀,即可治肿瘤癌症之毒热瘀积,即可治痔疮之热毒,面部粉刺偏热毒者当亦可治之,扁桃体、肺痈、乳痈、妇科、前列腺炎诸毒热瘀积当亦可治之。因此,凡辨病为炎证者,辨证舌紫红,舌苔腻,舌脉与辨证属热毒者体不甚虚者,皆考虑选用鸦胆子,惟其用量需视病与身体之强弱来定。我自患外痔肿痛如鸽蛋大,每天服鸦胆子九十粒,一日痛止,三日全消。治一便血病人每天服鸦胆子六十粒,一周血止。治胃癌病人年纪七十二岁,食少体弱,则用鸦胆子与三七末服之每日与服十五粒,结合应症汤剂,衡通理冲汤,四月病情得以抑制,能食能走,鸦胆子则减量,后又停服。此即衰其大半而止之法也。治面部粉刺痤疮,每日服十五粒至十八粒,一周即效,月余可愈。治扁桃体肿大亦是如此,贵在灵活运用也。毒热瘀积体不虚者,鸦胆子可用量稍重,体虚者,用量可小,体虚甚者加扶正之药,或用托毒外出法。此即有是证用是法,有是证是用是药也。毒热之轻重,与辨证外,验舌极为重要。凡舌淡或舌光无苔者,或舌淡嫩,舌淡白润滑者,鸦胆子不可用也。舌淡非毒热,舌光无苔乃阴虚,毒热瘀积是为要点。且用量可灵活掌握,方可立于不败之地也!
 楼主| 发表于 2008/3/27 16: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静--中医内科学讲记--肝病论治片断(5)
肝胆气血瘀滞偏热者用衡通清毒汤: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川牛膝、枳壳、桔梗、炙甘草、生地、炮山甲、三七粉药汁送服下各10克,金银花、生石膏、白茅根、滑石、升麻各30克,连翘12克、羚羊角6 克。
毒是有多种,细菌是毒,病毒是毒,病原体也是毒。而中医说四时不正之邪皆可为毒。有肝炎病毒,艾滋病毒,尖锐湿疣病毒,生殖器疱疹病毒,中医之花柳毒淋,无名肿毒也是毒,有的可与西医理论相对应,如梅毒、淋病等,而肿瘤癌症之毒,中医往往分为十种毒结而成。(可参看后文各篇)。有的毒是热毒,有的是湿毒,凡不正之邪中医均可为是毒,虚极也可致毒结成癌是也。所以有的毒可清之,有的可解之,有的需散之,有的需托之方能出之。毒一般多偏为湿热,然也有风毒、寒毒、燥毒、温疫之毒、寒疫之毒、还有瘀滞之毒。而有传染性的则为疫毒。病属外感寒温风湿热瘀滞之毒,体未虚者可清之,有气血瘀滞日久者则衡通清毒汤清之散之可也。是以羚羊、白茅根、生石膏之类药为主药。如毒之日久者,比如乙肝病毒或内伤之湿热之毒需用解毒之法,或因外感而至内伤需用解毒之法者则用衡通解毒汤,则黄连、黄芩、黄柏、栀子之黄连解毒汤是为主药,我加大黄者,是增强解毒之药力以治其瘀滞日久之毒。湿热之毒瘀滞日久必有气血瘀滞,而需散毒者则多为湿毒、热毒瘀积,体尚未甚虚者。则山甲、皂刺、三七、鸦胆子是为主药。需托毒外出者则为体已虚毒难散出者。则黄芪、山甲、皂刺、大蜈蚣是为主药。扫毒法则适于毒重体不虚扫之可出者也,则山甲、皂刺、生大黄、花粉是为主药。诸治毒之法需合用加用衡通汤者是为有气血瘀滞也。清之散之解之扫之托之,以毒祛则体内平衡是也,此即邪去则正安之理,此数法皆为衡通法是也!
羚羊角张先生论之甚详,我屡用治脑炎发热,用于脑病偏肝热出现肝风症状者。肺热者,肺性脑病症状者,风湿痹证偏热之极者,前人有羚羊桂枝法以治热痹。乙肝病毒偏热者,肝性脑病如肝昏迷之偏热者。肺性脑病、肾性脑病,尤其是阴虚诸发热需清之散之者,屡用屡效。张先生所论羚羊清热而性非甚凉,不伤胃气,故可放胆用之。然其价格昂贵,是以每用于热需散之,尤其是用于郁热需清散之时是为首选,每与白茅根、芦根、生石膏、滑石配伍应用,每收佳效。滑石、土茯苓用于湿毒、湿热之毒,鸦胆子用于湿热毒瘀积,特别是肠道、泌尿道、性传播疾病之湿热毒瘀,祛毒邪即是扶正,邪去正方安是也!
 楼主| 发表于 2008/3/27 16: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静--中医内科学讲记--肝病论治片断(6)
肝胆气血瘀滞偏湿用衡通湿毒汤: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川牛膝、枳壳、桔梗、炙甘草、生地、炮山甲、三七粉药汁送服下各10克,滑石、土茯苓、白花蛇蛇草、白鲜皮、虎杖、贯仲各30克。
此方治乙肝病之偏湿重之湿热并重证,方用衡通汤疏通气血,滑石、土茯苓、白花蛇蛇草、虎杖、贯仲为祛湿佳品,祛湿且又清热,量大与疏通气血之药同用则湿毒易祛。凡舌红紫,苔厚腻者为湿,黄腻为湿热并重,此方皆可治之。若舌尖有红紫斑点者则为湿热瘀结,则非此方所能胜任,需加用芩、连等解热毒方可。若用于肝胆、胃肠病,风湿、咳喘、外科、皮肤病诸湿偏重者皆可用之。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7: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静--中医内科学讲记--肝病论治片断(7)
肝阴虚者用衡通理阴汤:
生山药、桑叶、桑椹、白茅根、生地、天冬、麦冬、枸杞、北沙参、白芍、山萸肉各30克,玄参、炙甘草12克、羚羊角丝3克,水煎服,辨证有气血瘀滞者加用衡通散,每日二次,每服10克。
此方用大队滋补肝肾之阴药,用于肝肾阴虚内燥之胁痛、头痛、失眠多梦、心悸、眩晕、乏力、口燥咽干、食少纳呆、自汗、盗汗,便秘、面部色斑、手足心热诸证。现代人此种类型颇多,而西医与此类病证辨病无所适从,故曰“亚健康”状态,实则因阴虚内燥导致诸证出而体内阴阳失衡也。滋其肝肾之阴,则气血得通,阴阳得衡是也。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7: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静--中医内科学讲记--肝病论治片断(8)
肝阴虚内有燥热者用衡通滋阴清燥汤:
滑石布包煎、生山药、白茅根各30克、山萸肉、生白芍各18克、生内金、知母、炙甘草各12克,羚羊角6克。
此方为张锡纯先生之滋阴清燥汤加羚羊、白茅根、山萸肉、生内金而成。张先生之滋阴清燥汤用之无数,屡用皆效,每加此数药,用于阴虚发热者效,用于阴虚燥热腹泻者效。用于小儿、孕妇燥热证效。凡阴虚内燥之发热、咳嗽痰喘、腹泻头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乏力、自汗盗汗者效。热重者滑石、白茅根重其量,或再加羚羊角6克。腹泻重者重加生山药为60克或者120克。疼痛重者加重白芍为30克或60克或更多。虚甚者山萸肉亦可加倍。临证每思张先生用对证之药一二味主攻主证,再加佐使药即可组方,用药以胜病为准,且此数药皆为可用大量者。白茅根鲜者张先生曾用至一斤,白芍曾用至六两,生山药、山萸肉先生屡用至120克,读先生书则敢用先生方,敢用先生所论之药。然每需注意先生所论大剂分服之论为要。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7: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静--中医内科学讲记--肝病论治片断(9)
肝胆气血瘀滞偏寒者用衡通回阳汤: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川牛膝、枳壳、桔梗、炙甘草、生地、炮山甲、三七粉药汁送服下各10克,桂枝10克、黑附片12克,人参12克、生白芍、山萸肉各30克、生姜12克。
凡舌淡极者为阳虚欲脱,舌淡极苔白润滑者为虚寒之极。结合舌脉辨证方可。舌淡苔白脉搏紧则为实寒,脉无力者为虚寒。舌淡紫苔薄白,脉弦涩者为气血瘀滞挟寒。舌淡紫或青紫湿润为寒凝血瘀或阳虚生寒。舌色如皮肤暴露之“青筋”,全无红色,称为青舌,古书形容如水牛之舌。由于阴寒邪盛,阳气郁而不宣,血液凝而瘀滞,故舌色发青。主寒凝阳郁,或阳虚寒凝,或内有瘀血。舌面润泽,干湿适中,是润苔。表示津液未伤;若水液过多,扪之湿而滑利,甚至伸舌涎流欲滴,为滑苔。是有湿有寒的反映,多见于阳虚而痰饮水湿内停之证。
故单纯虚证者少,单纯寒证者亦不多。风寒实证者多,风寒湿证亦多。风寒湿挟瘀者亦多。故此衡通回阳汤是用于常。肿瘤癌症后期,用过大量化疗药物者多为虚极寒极欲脱之证。只可先用急救回阳法先回阳,是为变,则参附汤、四逆汤是也。阳回后再用衡通回阳汤治其寒瘀,是为变法。其方中用附子、人参、干姜需视病情与体质需要而定。用于急救时附片与生姜可先煎,也可先用山萸肉60至120克急煎以救脱,病急时用大量附片尚需久煎,则病势必危矣。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7: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静--中医内科学讲记--肝病论治片断(10)
案例一:
1989年治孙姓男,年14岁,乙肝小三阳,肝功能偏高,诊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数次住院治疗,出院不久肝功即又增高。经人介绍来诊。主诉胁隐痛,食少,乏力。舌淡红紫,苔白腻,脉弦。辨证属于肝脾两虚,气滞血瘀,湿热郁滞。处方用衡通强肝汤:党参、黄芪、生地、麦冬、山萸肉、生白芍、炙甘草、枸杞各30克,山甲,三七末各十克。服一月,诸证减,上方山甲、三七减量,加白花蛇蛇草,桑寄生,又服一月肝功正常,服至半年,病情稳定。十七年后之2006年秋患者又来诊,视其体颇胖,诉又转为脂肪肝也。肝区又痛。DNA稍偏高,两对半检验为小三阳。视其舌红紫,苔薄。脉弦。辨证则为气血瘀滞偏热也。处方用衡通清毒汤加生内金、花粉。方用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川牛膝、枳壳、桔梗、生地,炮山甲,三七粉药汁送服下各10克,金银花、生白芍、炙甘草、白茅根、滑石各30克,羚羊角3克、生内金、花粉各十八克,另加服“季德胜”蛇药片,每日十八片,服至三月自述胁痛止,感觉周身轻松。嘱用衡通散方加生内金制成散剂服之,与“季德胜”蛇药片同服。嘱服三月复查一次,约需二三个疗程。慢性久病,非短期可愈也,患者孙先生素信于我,屡表感激之意。
现代人肝之为病颇多,而肝主疏泄,疏泄功能失调,则气化功能失调而诸病生也。肝藏血,肝主筋,肝络阴器,肝主气机之升降出入。故肝之为病主要表现在情志精神方面,消化方面,血液运行方面,筋脉经络与生殖器官方面的病证颇为多见。现代医学辨病方面,多表现为肝之本身自体之病方面,而中医之疏泄功能失调而致气化功能失调所表现诸证则分为肝之本病与非肝体之本病。故我在临床上常须向病家讲明此理,讲明肝的疏泄功能与气化功能,讲明肝的疏泄功能与气化功能失调并非均是肝之本身炎证,以免给病人造成一种错觉,病人往往认为我查过多次了,没有肝炎啊,老师为何说我是肝的问题呢?此即是西医理论与中医理论之不同处,即是说西医理论肝炎是肝本身有病,如肝炎就分甲、乙、丙、丁、戊、庚六种肝炎,且还有肝硬化,肝癌等肝之本病。而中医之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论点是木生火,木克土,即肝可累及其子即心病,亦可由其母水亏而致肝病,又可木克土而致令脾胃生病。就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来论之,肝体有病则火易上升,五行相生木生火故易累及于心,故常表现为烦燥易怒、头晕胀痛、失眠多梦等。肝气横侮则表现为木克土,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嗳气泛酸,或腹胀、腹泻等,中医称为“肝胃不和”或“肝脾失调”。精神抑郁、多愁善虑、沉闷欲哭、嗳气太息、胸胁胀闷疼痛等为肝之气血瘀滞则为肝之本病之主证也。此即衷中参西,须明现代医学之辨病,即是肝之本病,中医之辨病与辨证论治方可。即是说肝之本病西医理论需治肝,非肝之本病中医理论亦需治肝,此即为肝主疏泄,一旦气化功能失调,即应考虑肝的疏泄功能是否出了问题。即中医找出病因,祛除病因,找出偏差,纠正偏差,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而衡之之法也。
至于我常用衡通法治气血瘀滞之慢性病、久病,实则是中医传统之八法灵活运用也。治心可用,治肝可用,治肺脾肾同样可用,中医之精髓是有是证用是法。病当用清法,清之即可令衡。病情该用补法,则补之亦可衡。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即中医辨证施治之手段,中医传统治法均是从整体观念出发,找出偏差使人体归于平衡之法,且由于现代医学与环境所致,中医所接触之病证均非单纯用汗、吐、下、和、清、温、消、补中之一法所能解决的,故中医有久病必有瘀之说。既然病情复杂,则治法亦当复杂,而所需用衡通法疏通气血,调理阴阳,寒热攻补并用之兼备法就需常用,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此论从《医学衷中参西录》书中屡可见到,读者宜细细领会即知。明白人是一个整体,体内出现偏差,出现阴阳失调,气血失衡,尤其肝之疏泄功能出现偏差更为常见。则需明白我所倡之衡通法是中医辨证施治之捷径。对偏差之证轻者,用衡通法衡通汤通而求衡,原方即可。即是说此法此方治气血瘀滞,与偏差之处即可得以纠正。若加以辨证论治,随证施治,其效更速也!
读张先生书,需明先生论肝病之生理、病理与治法。诸方书均论肝当用平肝之法,先生指出平肝之法与肝病之实者,可暂用之,不可过之,常用山萸肉大量,并阐述山萸肉有条达之功,此为发前人未发之论点。先生与山萸肉之运用确可谓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确能达到平肝而不致耗损肝之气血,故我在临床每遇肝气瘀滞诸病证,若有气虚或疼痛者,每重用山萸肉以取效。此论山萸肉之功效,用于急救危重脱证,每奏奇功。读者可与先生书中领悟之。书中论有羚羊角、生黄芪、生麦芽、三七、白芍、柏子仁、朱砂,甘草等,一味中药之应用,如能运用自如,是为医学之高境界,则是为明白先生之论证精要也。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7: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静--中医内科学讲记--肝病论治片断(11)
案例二:
1997年治一患者王某女,年二十岁,患乙肝大三阳二年余,服数种成药不效。察其舌红紫,苔白腻燥,脉弦缓有力。证属湿热并重。正气不虚尚可攻毒。当用衡通解毒汤。然其外出打工,月薪只有五百元,且又服煎药不便。询问能否在经济许可的情况下治愈大三阳。用衡通解毒汤意,而简其药,处以白鲜皮,黄芩,大黄各等分制成散,每天服三次,每次服六克,畏苦加蜂蜜送服之。再加六神丸每天三次,每次十粒,嘱服三月为一疗程后复查。患者服后大便日二三次,微有腹痛,三月后查两对半转阴而治愈。

江植成医生:
常见老师临证多以肝气瘀滞论治,每以气滞血瘀立论,然后辨证施治。老师的诊断依据与要点是什么?还请老师教我。

李静:
肝性刚,喜条达。辨证要点是中医传统之四诊与临诊之功。首先从望诊来说,凡面部色黄、青、暗黄及有暗斑者,或是面部有黄褐班者,舌质之中间有裂纹者,脉搏之弦滞、弦硬、弦滑、弦紧、弦数者均为肝有气血瘀滞之象征,最好再验之与按诊,凡两胁腹诊有膨胀现象者则可断为气血瘀滞。而肝主疏泄,气郁、气虚、气滞、气结均可导致气滞血瘀。然后再分析其是虚?是实?阴虚?阳虚?阴阳两虚?还寒热虚实夹杂?辨其瘀滞重者则需多用疏通气血药,辅以补助气血之药,加用山萸肉,即张先生永立不败之地之兼备法也。亦为简捷之通而衡之之法也。气血虚重者则需少用疏通气血药,重用山萸肉、黄芪,阴虚者重用沙参、生地、枸杞、柏子仁等濡润条达之品,阳虚者加用桂附等温通之药,总以用药与病机相符为要。而肝气瘀滞病之全愈与否,可从其舌质上之裂纹来验证之,即是说肝气瘀滞得愈则舌之裂纹则消是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0: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