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095|回复: 1

姚荷生内科按语录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12 18: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呕  吐
概说
    按:此为一证状,牵涉范围很广。
      本讲义概括方式为在发病原因方面而不是六淫、痰、食、水、血等病因。
      从病所方面看,六经、三焦皆可有呕吐;病因方面,六淫、七情也很少例外(如喜),痰、食、水、血、虫、中毒都可以形成呕吐。
      而光一呕吐中又有许多具体表现不同,呕吐物多种多样,呕吐势制(干呕,吐泻并作,欲吐不吐等)也有不同。
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
  按:呕吐的机制对!胃主纳谷,降浊,呕吐便是浊不能下降,相反胃失和降,反而上逆。
古人以有声有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有声无物为干呕,其实,呕与吐往往同时而来,
故可并称之为呕吐。
    按:古人对呕吐分对临床意义不大。
呕吐在《内经》上有寒呕与热呕的不同。后世医家也各有体会,如李东垣以呕吐由于虚寒,主用温补;朱丹溪以为呕吐因火而起,主用清火;张景岳则认为因火而呕者少,因寒而呕者多。就临证所见来说,除饮酒肥甘之徒多热呕,一般确以寒呕为多见。
    按:《内经》、四大家及景岳所说的寒热为八纲中的“寒热”,非六气中的寒热,六气中的风、寒、燥等可有呕(燥证呕吐――噎膈)。
      东垣只以虚寒为主,而并未忽略火与热的存在。
      平胃散诊呕,较之温胆汤(不尽为热)诊呕更普遍,因而或许可作为寒呕多于热呕的根据。

病因
  呕吐原因,主要是外邪犯胃,饮食不调,或胃虚不能受谷。此外,肝气犯胃,也是常见。
    按:六气令人致呕,归纳在外邪,食与胃虚独立,不用七情而指出肝气犯胃,为作者苦衷处。
1.外邪犯胃:外感风寒或暑热之邪,阻遏胃腑,胃失和降,气机上逆,发生呕吐。故《古今
医统》说:“卒然而呕吐,定是邪客胃腑。在长夏,暑邪所干,在秋冬风寒所犯。”
    按:外邪中除路燥与火,燥呕与火呕确实是要少。
      《古今医统》所说有参考价值,卒然呕吐,为胃受客邪。
2.饮食失调:饮食首先入胃,故饮食不调,最易引起呕吐,或生冷伤胃,食滞不化;或嗜酒
肥甘,湿热内蕴;或水谷内停,积为痰饮。皆可使胃失和降,上逆致呕。所以《济生方》:
“饮食失节,温凉不调,或喜腥脍乳酪,或贪食生冷肥腻,动扰于胃,胃即病矣,则脾气停
滞,清浊不分,中焦痞塞,遂称呕吐之患。”
    按:饮食直接犯胃,在儿科中更是常见。
      此条隐隐分为寒热两纲,还指出了有形之邪的痰饮。
      其实,食物中毒呕吐,酒醉后呕吐等,还有食滞有寒热之分,热滞也不一定是嗜酒肥甘所致。
      水谷偏于水,痰饮也有寒热不同。
      《济生方》所说,或从寒化,或从热化,应视体质而定。因此所谓动扰为胃不安(阴寒刺激力不及热性刺激力!)
3.情志不和:忧思恼怒,以致肝失条达,横逆于胃,也使胃失和降,因发呕吐。正如严用和
说:“忧思伤感,亦令人呕吐。”
    按:情志不和只能作为肝气犯胃之一因素而肝寒、热、风、火皆能犯胃。
4.胃虚不降:凡病后或劳累,或伤于饮食情志,日久不愈,往往形成胃虚。胃主受纳水谷,
若胃虚不降,则水谷虽入,亦难于承受,因而伤逆作吐。
    按:胃虚不降,病后劳倦固者可为虚,或本体虚,或饮食,痰饮,情志忧郁,日久不愈也会致胃虚。
      胃虚有胃本虚,也有他病及虚。
      虚证呕吐有偏气分,偏血分方面,偏津液方面。
      胃虚不光虚寒有,虚热亦有,气虚有,血虚亦有,津液虚也有。

辩证
  张景岳说:“呕吐一证,最当辨虚实,实者有邪,去其邪则愈;其虚者无邪,则全由胃
气之虚也。”可谓提纲挈领。

    按:景岳说虚者无邪,大不尽然,只能是邪少。
兹简述于下:
  1.实证呕吐:凡发病较急,病程较短,脉证不虚的,都可归纳在实证范围,其中又分外
邪、食滞、痰饮、胃热、气郁五种。
  (1)外邪:感受风寒、寒热头痛,舌苔薄白,脉浮。暑热呕吐,心烦口渴,身热脉濡。
    按:有受外邪而不寒热头痛者,无内伤病史,呕吐突发,脉浮,呕后不狼狈。
      暑热呕吐叙证对。说明此不是暑湿,也不是寒暑,但暑湿,寒暑呕吐也为常见。
  (2)食滞:胸脘胀满,嗳气吞酸,厌食,得食愈甚,脉实大,苔厚腻。
    按:胸脘胀满,嗳气吞酸,厌食,得食愈甚,为伤食主要证状,无论热滞,寒滞均有。只厌食程度不同,伤寒能食,伤风不能食,若风热则稍能食而脉实大,苔腻,就为热滞,甚至“宿食热结”(《伤寒论》阳明热甚燥结证)。
      有滞脉为实而到大则热滞相当。一般食滞呕吐无此脉,或挟痰饮有弦滑脉象。
      滞为厚腻苔,若热结重则黄而粗糙。
  (3)痰饮:呕吐痰涎,头眩心悸,胸闷,食不得下,脉弦滑,舌苔白腻。
    按:头眩心悸,寒热饮都有时表现呕吐痰涎,也为主要证状。
胸闷,食不得下,有形之邪盘据中焦也有。
      痰饮有弦滑脉,若寒饮则弦而不滑,若虚寒甚则沉弦;热饮则有浮滑。
      若包括瓜蒂散证――苔可见黄而厚腻。
  (4)胃热:食已即吐,口臭口渴,喜冷饮,溲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脉数。
    按:此不光内热甚,外邪也可致,甚至多。其证状不尽然止那些。
      食入即吐为有热象,口渴为胃热很甚,再来口臭则问题更大。
      胃热中还有气分血分问题:
本纲包括气血两证,如热兼血分――口臭,脉数,或滑数,或实大而数,或沉紧而数,或沉弦而数,或细弦而数。
现证中若结合口臭,大便秘结,就要注意气分,血分的偏多偏少,舌苔不仅要看苔,还要看舌质。
(阳明邪结甚也有脉沉迟的)
  (5)气郁:发于郁怒之后,胸闷胁胀,甚至作痛,嗳气不食,脉沉弦或涩。
    按:肝气犯胃,气郁有实证,但有时又与虚证分不开,故此纲中,肝郁证状有描绘。但虚实来指出。
发于郁怒之后,胸闷胁胀,甚至作痛,嗳气不食,系临时性,此是实证。
脉象未必沉为弦。脉沉为邪阻太甚,气郁是沉而有力。而沉有时为虚,但无力,若里证沉弦有力,或鼓指,就不仅气郁,甚至兼涉实质病变。邪阻过甚无虚证,若内伤证,肝郁血亏,脉现涩,则问题很大――牵涉瘀血,肯定有实质病变。
邪实沉涩――邪实甚;正虚沉涩――牵涉到了血分;若肝气犯胃就数脉弦就行。
2.虚证呕吐:凡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或上述各种实证呕吐,病延日久,也有转称虚证可能。
虚证呕吐大致可分胃气虚弱,胃阴不足两种类型。
    按:分两种类型,基本伤不错。
      胃本身虚可致呕吐有,但他病致胃虚呕吐也多。
  (1)胃气虚弱:饮食稍多即吐,时时发作,疲倦乏力,口不干渴,喜暖恶寒,甚则四
肢不温,大便溏薄,脉多濡弱。
    按:阳明虚即是太阴,书中所述,一般如此。
此条叙证中,甚则(脾气虚)前后为气弱与阳虚的区别。
喜暖恶寒包括饮与食。
四肢不温,呕吐为太阴伤寒;若四肢厥冷而兼呕吐则在少阴、厥阴了。
      脉细弱、沉弱、微细则在少阴,濡弱为在太阴。
  (2)胃阴不足:口干咽燥,呕吐反复发作,不思饮食,舌红少津,脉当细数无力。
    按:胃阴不足,或口干,或咽燥,呕吐反复发作,病势较胃虚重。
胃气虚或胃阴虚均不思纳谷。
舌红少津应视胃阴虚的程度,若真为舌红少津,就进乎绛如镜面,则为胃阴枯甚,莫若数舌较红较干,胃阴不足也有舌不红,应视引起胃阴不足的因素而定。
胃阴不足应该提出舌苔。
此条不能完全脱离病邪存在,胃阴虚不仅渴兼挟其他的邪,甚至还发是可以兼挟与它相反的邪。

治法
  先宜审察病因,分别虚实寒热,必须参以和胃降逆之品。
    按:无论何种疾病,都须审察病因,而于呕吐尤然,整个治疗原则,只要抓住病因,并不一定要什么专药,“参以和胃降逆”渴记住,但不要拘急。
研究疾病不要拘急,某一个证状,但又必须了解这个证状产生的机理。
兹从实证呕吐和虚证呕吐,分别介绍如下:
1.实证呕吐:由于外邪所引起的呕吐,如风寒则宜疏解之中,参以和胃降逆之品,用藿香正气散(1)加减,暑邪亦可用此方加减。呕甚者,暂服玉枢丹(2)。
  按:风寒而致呕吐,按照后来的五加减正气散(见温病学讲义湿温篇),以为这是胃寒呕吐的代表方剂,但这从严格中病观点来看,则难以令人满意。
其实,光风寒致呕,又无食滞等,用老生姜倒很好。
《伤寒论》中对待风寒呕逆,用葛根加半夏汤(葛根 麻黄 桂枝 杭芍 炙草 生姜 大枣 半夏)。
暑必挟浊,故多用芳香化浊之品,藿香正气散可用。
热天受暑呕吐甚(暑热呕逆),用玉枢丹,只急救用。
若饮食失调,因于食滞不化者,应消食化滞,宜保和丸(3)。
  按:饮食失调用保和丸扣住了证状,且通俗切用。
因于痰饮者,当温化痰饮,宜小半夏汤(4)。
  按:对!
若舌见黄腻,为兼有郁热,当清热化痰,用温胆汤(5)加减。
  按:也可以。
若寒热夹杂,心下痞满者,宜辛开苦降,用半夏泻心汤(6)加减。
  按:半夏泻心汤很好!此为水饮郁有热,此应在痰饮条下,为痰饮挟热。
其法辛开苦降(干姜芩连人参汤解释用于此也对)。临证若见心下悸,胸闷,心中烦,吐出水,肠鸣,或便溏等,这时最切合于半夏泻心汤(实者去人参也可)。
因于嗜酒肥甘,胃热而呕者,用竹茹汤(7)。
  按:嗜酒肥甘乳酪,用竹茹汤和热一般可以,但不太好,对酒――可用葛花;对肥甘――可用山楂(此在李东垣书中有)。
情志不和,肝气犯胃而呕,当泄肝降逆,用左金丸(8)。
  按:情志不和用左金丸胃肝寒犯胃,兼有郁热。
左金丸为肝胃不和,兼有郁热的大经大法!其对证为呕吐酸水,脘嘈杂,甚至胸口觉热,脉弦。
如盛怒气逆,唇红舌红,脉弦而数――
总之,情志不和非左金丸一概而论。
2.虚证呕吐:胃气虚弱而呕者,当健脾和胃,宜香砂六君子汤(9)加减。
  按:此方合理。
若肢冷便溏,舌淡苔白,脉迟细者,为脾阳亦衰,当温中降逆,食半夏干姜散(10)。
  按:半夏干姜散合法!
其实腹满而吐等脾阳亦衰现证,理中丸(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亦可代替半夏干姜散用。不过,半夏干姜散为在虚寒方面的呕吐开辟了一途经――方中有半夏。
胃阴不足而呕者,当滋阴养胃,宜麦门冬汤(11)加减。
  按:胃阴不足呕吐,宜一方面养胃阴,一方面降逆,麦门冬汤对!

结语
呕吐的发生,有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情志不和以及胃虚等原因。它的发病机理是胃失和降,以致上逆而为呕吐。至于呕吐的治疗,当审察病因,分别虚实寒热,随证施治。但临证上每有病因夹杂,以致虚实并见,寒热错杂的病例,则当分别主次,加以处理。
  按:临床寒热虚实夹杂,宜分别主次,未必有什么就对付什么,否则成搁江纲,其弊大矣。
离开呕逆言,桂枝汤证中的鼻鸣干呕就不是主证,因而不必治呕。

附方
(1)藿香正气散:见7页
(2)玉枢丹:见202页
(3)保和丸:见140页
(4)小半夏汤:见39页
(5)温胆汤:见125页
(6)半夏泻心汤:半夏  黄芩  干姜  人参  炙草  黄连  大枣
(7)竹茹汤:半夏  陈皮  甘草  竹茹  山栀  姜  枣  枇杷叶
(8)左金丸:吴茱萸  黄连
(9)香砂六君子汤: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半夏  陈皮  木香  砂仁
(10)半夏干姜散:半夏  干姜
(11)麦门冬汤:见56页

补充内容:
1.就呕吐物言:根据文献与临床就有:食物、水、痰涎、蛔虫、脓血、药、胆汁、粪便,由于呕吐物不同,也可见病因的大概。
A)吐物的问题:有一种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那就是临病人问所便,病人之所喜者,必其所不足;病人之所恶者,必其所有余。从结果可以看出自己判断的正确,以至不犯其禁。如《伤寒论》“酒客不可服桂枝汤,因酒可不喜甘也”“服桂枝汤呕者,其后必吐脓血也”有湿者恶甘,因甘能满中。
在急性病要作服药预后,根据机理判断,会产生那些应有与不应有的反应,不应有反应――根据药理,服药下去没有引起呕吐可能,根据病理、病势也非借呕而解,但结果是服药下去病人就反?难过要呕,这出于意料之外,这起码原因是忽略酒客不喜甘,还是诊断发生路错误。
还有应当用此药,而根本不接受,所谓白通加猪胆汁人尿主之,即重者从之之谓。
B)再是中毒(药有毒),毒物事先应用经过炮制就注意了。还有一种应有反应――呕吐。或病应得呕吐而解,在上者因为越之,如瓜蒂散证,或服药后有意识引起其吐,这事先都应交待病家,这有意识的吐,不客能不吐药,有一种根本不同吐法,不用吐药,胆病理机制一定药借呕吐而解,无论停痰、停食、停水,我们不必用呕吐药,反而用降逆药,但是吐路,这是应有反应――痰、食、水停滞于中上地带,自己本身都有欲吐之势,而与药搏斗,因而呕吐,药虽吐掉,痰、水、食也全带出来了。这样就要预先告诉病人,如闻药即吐,或服一口即要吐,就要告诉他用舌顶上颚,暂时平住呕势,待慢慢服完药物,再探吐一下,则痰食水吐出十分之七八,而药物仅吐出十之一二。
2.就呕势言:如饮食入口即吐,此不是有热,便是病邪阻滞在上;久久吐出,此为虚寒或病邪阻滞在下;呕吐而利,此为太阴病(一般虚寒,特别是脾虚寒);微吐,此病势较轻,或有点寒;干呕,此一般病不在胃,如肝气犯胃,为其他(痰饮、情志病)侵凌胃所致,另外,为有热、燥,或胃阴不足;欲呕或欲吐,不一定呕吐,有病势轻重,另外病情喜恶,如喜呕,欲得呕而后快(或确有物,或为其他刺激),或经常呕,这一般势制较轻;欲吐不得,为干霍乱闭住,或停积特别厉害,其他刺激及胃本身均有,很厉害;恶逆,为干呕轻证,为有形食物不多,寒湿滞气不多。

泄   泻
概说
    按:此为一证状,但有时也作为独立名称存在,如五更泄。
      引起泄泻的疾病很多,这与呕吐比较起来,不相上下。
泄泻,《内经》统称为泄,有“濡泄”、“飧泄”、“洞泄”、“注泄”等名称。
    按:泄泻在《内经》中与痢疾的区别是严格的。
汉唐方书,多称“下利”,唐宋以后,则统称为泄泻。
    按:在汉唐方书中,则有时与痢疾相混淆,如《伤寒论》。到唐宋以后又把它们分开。
    又按:痢疾为下利后重,所下为红白冻,其实肠炎仍有后重感挟有粘液等,而且痢疾初起,多为泄泻。这样,泄泻与痢疾光凭证征难以鉴别。
历代医术对于泄泻多有阐发,因而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和分类法。归纳起来,大体可为下
列三类。
    按:这三类虽有遗漏,如以泄泻世界定名“五更泻”,文中就未包括,但是抓住了重点。
1.以发病脏器定名,如“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
    按:此引自《难经》,较六经下利更为明显。
六经下利分类侧重病之所属(病因、病所合起来分类,但仍似病所为主),如太阳下利……..等。“三焦下利”仍为病之所在。
2.以泄泻证状定名,如泻下完谷不化的谓“飧泄”,溏垢污浊的谓“溏泄”,澄彻清冷的谓“骛
泄”,所下水多的谓“濡泄”,久下不禁的谓“滑泄”。
    按:以证状定名是中医的特点。
      《内经》对“飧泄”以词用得广泛,飧泄解释为完谷不化,但下利清谷称之为飧泄是很不满意的。其分歧实在于:有一种解释为水粪杂下(大便稀如水,又夹有食物残渣,已消化或未消化的)。还有描绘得文雅一点的为“水谷不分”。个人同意称飧泄为水粪杂下比较切实,而前者不够切实。
伤寒虚寒下利清谷,又有下利谷不化的严格描绘,由此可以反证飧泄称为水粪杂下更切实。
溏泄:寒湿溏泄,色淡黄不过分垢腻,偏于湿热方面则色深黄垢腻。
骛泄:澄彻清冷,冷字在文献中有问题,应为“泠”,泠为清之深,《金匮》中有“骛泄”的记载,谓之“水粪杂下”非澄彻清冷之类,故个人对讲义关于骛泄的解释,有些怀疑。
濡泄:从临床习惯来说,溏泄谓消化食物深些,成辅的,而濡泄消化食物浅些,是成堆,但不成条。
      滑泄,讲义称之久下不禁,解释得对。
3.以发病原因定名,如“暑泄”“食泄”“酒泄”“痰泄”“气泄”等等。
    按:暑泄的定名有诊断意义,可以以此定方。
痰泄值得注意,可作诊断依据,它与一般泄泻不同――为粘滞不化,尤其于小儿痰底子服小儿回春丸后有此预后。
气泄胃而的成熟病名,在《金匮》中有气利,诃黎勒散主之一方。
目前,临证上以寒热虚实为依据,并以病的新久,分成“暴泻”和“久泻”二大类。
    按:暴泻久泻概括勒寒热虚实,抓住了重点。
独立病变往往多发生于久泻中。
病因
  泄泻的致病原因,大致可分下列几点:
  1.感受外邪:外邪侵扰肠胃,导致传导失常,引起泄泻。如《素问》举痛论说:“寒气
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王伦《明医杂著》:“夏秋之间,湿热大行,暴
注水泻。”于此可知外感寒邪与时令湿热结能引起泄泻。
    按:外邪分外寒和湿热两种,于临床上确是多见。然其中漏义很大――六气皆有泄泻。而燥、火泻比较难谈,但有。此外,寒也挟湿,热也包括暑。
参看《伤寒论》了解太阳下利,阳明下利,以补不足。
成聚即分清别浊的作用,小肠不得成聚,即谓小肠分清别浊功能失职,水谷不别,下走大肠,而后泄泻腹痛。
2.饮食不慎:泄泻由于饮食补慎而引起的较为常见。其中有饱食过量,不能运化而引起的;
有恣食生冷,多饮寒浆而引起的;也有嗜食腥脍,及误食不洁之物而引起的。《丹溪心法》
说:“伤食泻因饮食过多,有伤脾气,遂成泄泻。”罗天益说:“或因饮食太过,肠胃所伤,
亦致水谷不化,此俗称水谷利。”都说明饮食不慎足以引起泄泻。
    按:饮食不慎引起泄泻的较为多见,尤其于小孩,“无食不泄,无食不热”,多数确乎如此。
嗜食腥脍乳酪成泄泻的解释在东垣书中有。
3.脾胃虚弱:脾胃是腐熟水谷,运化精微的脏器,虚寒则水谷不能腐熟,精微不能运行,水
液糟粕混杂而下,因而发生泄泻。《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
不化。”《金匮翼》说:“夫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气衰弱,不能分布,则津液糟粕并趋
一窍而下,金匮所谓脾虚则骛溏也。”这都说明脾胃虚寒是引起泄泻的重要原因。
    按:脾胃虚弱与感受外邪及饮食不洁有关。
在临床上,这一型最为多见,如小儿脾虚久泻,西医感到棘手,而祖国医学倒未必,唯成人“结肠过敏”之顽固泄泻倒是比较困难。
这里虽脾胃相连合谈,但脾更重要,与呕吐侧重在胃相对。
腹满为自觉证状,仍有他觉证状,但不坚实。
4.肝木乘脾:情志乖违,肝气横逆,则乘脾胃,往往发为腹痛泄泻。张三锡《医学准绳》说:
“忿怒伤肝,木来克土,皆令泄泻。”张景岳说:“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挟食,
致伤脾胃。”都是说明肝木侮土,可以引发泄泻。
    按:此若侧重情志方面就比较少见;若侧重一般的木郁土中就并不少见。
侧重情志方面的肝木乘脾,不一定兼有很多病邪。
素来肝气不舒,虽感一般风寒而致泄泻,此为肝木乘脾的机理,多见于春夏之交,只要注意舒肝理脾,一剂可愈。
怒思七情,肝木克土的泄泻,不一定就要用痛泻要方,其实小柴胡,逍遥散或许比它更好。
侧重一般的木郁土中,如脾胃虚弱就很容易形成,此外,如里有湿,里有食,或受风寒,寒主凝敛,湿性濡滞,食阻停中,气机不得舒布,又其人素来肝气不舒,易怒,就形成木郁土中,为中土所困,以致木来克土而形成泄泻,此与上者不同,应以病邪为主。
5.肾阳不振:命门火衰,不能温暖脾胃,熟腐水谷,因而引起泄泻。肾阳不足,火不生土,
自能引起泄泻。
    按:肾阳与命门火衰是一重复。
肾阳不振不完全象“少阴虚寒下利”,这两者有所不同,前者侧重肾虚,后者侧重寒邪。
“命火生脾土,心火生胃土”在概念上似乎是这样,因此命门火衰不能暖脾,与胃关系不大。
命门真火衰微造成五更泄泻,确为一独立病例,这既非治疗一般泄泻所可胜任,并非用少阴虚寒办法所能解决。
  泄泻的致病原因,虽然可以分成上述的几个方面,但临证所见,往往相互为因夏日饮食
不节,又感时邪,每成暴注热泻,是外邪又常与饮食不慎,夹杂为病,但其中有主要有次要,
而病机变化,亦当分别寒热虚实,权衡轻重缓急。
    按:临床上往往相互为因对!如脾胃虚弱,或有寒,或有湿,或有滞也未可料。
在春夏与夏秋之交,或感风寒,或感暑热,皆可致泄泻,以暑泄为多,讲义中感时邪,为泛之言。
大致暑病泄泻,由于感受外邪合饮食不节的较多,久病宿痰属于脾胃虚弱者较多。
    按:此抓住了重点。

辩证
1.暴泻
(1)风寒泄泻:寒热,头痛,身痛,腹痛,肠鸣,泄泻,舌苔白,脉浮。
    按:一般有这些现象,感受风寒有时无寒热、头痛、身痛、腹痛,但脉浮,舌苔白。
(2)湿热泄泻:多见于夏秋之间,腹痛即泻,肛门较热,粪色黄褐,小溲短赤,心烦口渴,
苔黄腻,脉滑数,初起之时,多兼表证。
    按:热滞重(一说为暑热偏重)有滑象,其他则未必尽然,而其余叙证均有。
甚者有腹痛后重的现象,甚至或有“无衣则凛凛,着衣则烦”的寒热现象。
苔黄腻为浮黄。
肛门灼热一证描绘得细致。
(3)寒湿泄泻:腹痛绵绵,便泻清稀,身重倦怠,食少胸闷,口不渴,舌苔白腻,脉多濡
缓。
    按:此叙证描绘得好!脉或濡或缓,甚则迟。
腹痛绵绵――《伤寒论》“时腹自痛”。
食少胸闷――《伤寒论》“伤寒不能食,伤风能食”。
泄泻总由湿多,或挟热,或偏寒,挟热着蒸变胃浊较多,故其发病势制较寒湿为多,而偏寒除开寒痰外,一般发病较缓。
(4)伤食泄泻:腹痛即泻,泻后痛减,臭如败卵,常伴有胸腹痞满,干噫食臭,肠鸣矢气,
不思纳食,苔多垢腻,脉象滑数。
    按:注意区别寒滞与热滞:
 1)偏重热滞――臭如败卵,有时热郁邪会有酸腐味,但败卵味多
 2)偏重寒滞――有酸腐味
伤食均有胸腹痞满,而干噫食臭,肠鸣矢气对食滞描绘很好!
《伤寒论》根据“矢气”能辨明其是否有宿食与燥结。
伤食必厌食,为其病人所苦者,必其所有余也。
热滞脉滑数,若滞重未必滑,不如写作脉象一般有力。
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此寒、热滞均有。
“虽下之腹满如故”及“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可作为临床上顺逆辩证,虚实辩证的预后诊断。
2.久泻
(1)脾胃虚寒:面色萎黄,不思饮食,神疲倦怠,手足清冷,泻下水谷不化,舌苔淡白,
脉象濡弱,甚则出现肛门不收,气虚下陷之证。
    按:面色不光萎黄,甚至滞,任甚至消瘦,多见于小儿久泻。
清冷非厥冷之类,为脾气不能充运四肢所致。
水谷不分不同于下利清谷。
(2)肾阳不振:每日子时以后,黎明之前,腹鸣而痛,或脐下作痛,泻去则安,每见下肢
畏寒,腹部觉冷,脉多沉细。此证积年累月,不易痊愈。古人谓之“肾泄”或“五更泻”。
    按:此叙证描绘得很好!
腹鸣即肠鸣,脐下即小腹。
泻去则安――为无所苦有所苦之间。
下肢畏寒,腹部觉冷――常见,一定见,或腹部喜热敷按,或需腰围,甚至觉冷。
脉多沉细,也有微弱的。
不易痊愈,多因误治所致,但其痊愈时间确实较长。
伤寒少阴虚寒究竟客邪为主,而此围纯净内伤,突出为一肾亏,虚为主!若肾泄以干姜附子服之,则不为误益,而又害之。
此以四神丸合四君子服见效――为须温固,与伤寒少阴虚寒寒多须温燥不同。
(3)肝木乘脾:多见于情志抑郁,易于动怒之人,平时常见有胸胁痞闷,噫气食少,稍有
忿怒,腹痛泄泻辄作,经久不愈,每致气怯神疲,脉多见弦。
    按:此叙证描绘好!肝木乘脾不一定为情志所致,也有为其内病邪所致,这仍可用痛泻要方,甚至更切合。
忿怒而腹痛泄泻辄作――为肝气横中
经久不愈,反复发作,高见。

治法
    按:此篇治法,真正名符其实,以往则以方药为主。
中医辩证的治法,为一疾病的治疗原则,如风邪上受,法用轻宣,风邪外受,法用发散,诸如此类。
治法的正确,取决于诊断的正确,又取决于对发病机理的了解,从而不致被一些假象所迷惑。而判断正确才能提出正确的治法。
      发病机理:1)用于分析病情
           2)治理――分析治法
张三锡说:“新泻者可治标,久泻者不可治标,且久下无火,多因脾胃之虚寒也。”指出路治
疗泄泻的原则。
    按:此说月一定的局限性,而又有一般原则在其中,即语其常而未语其变。
新泻者可治标,此适应性较大。
久泻者不可治标,此适应性较小,久泻多反复发作,而在反复发作的阶段中,有因新感诱因(卒病引起痼疾)引起,治法虽不等于完全治标,但亦不等于说不可治标,而且很多时候,治标反易为力,而最常用为标本相兼。
泄泻的治法一般分为九法,但这些治法,当按实际病情,适当地灵活施用。
    按:治泄九法,基本于李士材九法,其中亦所变更,如李的酸收法此处没有。
(1)分利:适应于暴泻而小便不利者。张景岳说:“泄泻之病,多见小水不利。水谷分则泻
自止。故曰: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淡渗分利,以四苓散(1)为主方。
    按:此直接说即为利小便。
泄泻的机理为水谷不分,则其中必有水,有湿,《内经》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所以对于湿邪形成的泄泻,无论寒热,应利小便。
方中举例四苓淡,其主要用于湿偏重,如寒湿,湿热倘湿重于热仍可用,但热偏重者不可用,因热偏重久不能用温燥的白术,而要用偏凉的滑石、芦根、薏仁之类了。
水谷不分:一为水谷入胃不及化(如风燥热);一为水谷入胃不能化(如寒湿)。
内伤燥亦可致泄泻,为其如水投石。
    又按:温病的淡渗偏于凉。
温病家擅长在胃,并不在脾。
(2)疏散:感受外邪而引起的泄泻,都可采用此法。如风寒侵犯于肠胃,可用荆防败毒散
(2),挟湿主以藿香正气散(3)加减。
按:此法好!举方合理,葛根汤亦可。
    又按:喻嘉言“逆流挽舟”治痢兼表之法,认为邪本从表而陷里,仍使由里而出表。
(3)泄热:适应于湿热泄泻,以寒能泄热,苦能燥湿为法,主以葛根黄连黄芩汤(4)。
    按:其热为从表入里的占多数,若纯尽里热泄,有时竹叶石膏亦可。
举方葛根黄芩黄连汤很好!方中葛根不仅能解表,而且兼有升津作用。
(4)消导:适应于伤食泄泻。消者散其积,导者导其滞。轻则保和丸(5),消胃中停滞之
积,重则用枳实导滞丸(6),下肠间壅阻之滞。
    按:滞要分清寒滞与热滞。
(5)健脾温中:适应于脾胃虚寒泄泻。脾虚的重在健脾,用参苓白术散(7),脾阳不足,
兼亦温中,用附子理中汤(8)。
    按:脾气虚与脾阳虚有别:脾气虚偏虚多,非寒多;脾阳虚偏有寒。由此可见,伤寒、温病、杂病不可分家。但有所区别,如伤寒偏于寒,温病偏于热,杂病偏于虚。
举方参苓白术散为虚多,附子理中丸为寒多。
小儿脾虚泄泻,凉热不得,凉则泻甚,热则烦重。西医亦为此而感到棘手,用四君子等其虚则嫌呆板,而七味白术散(人参 白术 云苓 甘草 葛根 藿香 木香)大可愉快胜任之。
七味白术散证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虚多,多见于父母体虚,缺乳小儿,尤其于夏秋之交得此病为多。
其证状初起,为土泻不甚厉害,但每次都在3-4次以上,皮肤薄白或微黄,而且比较消瘦(怯弱感,神经比较敏感),饥不多食(饥久或饿久均可导致疳积),最后发展为喜食杂食,挑剔香东西,民间以肥儿膏等解决,至长夏有暑邪作为诱因,发作儿留连不已,则肥儿膏无能为力。
对于小儿脾虚泄泻,发于长夏,新凉外加,或暑儿兼热,或暑泄伤津,或脉数,或有热无汗都可用,儿暑热伤津虚烦,寒热均有其假象,个人用法为:
       以参、苓、术、草为主-1)偏于暑挟热伤胃阴又新凉外加-加藿香、扁豆、正川朴;
                 -2)挟暑热而风又重--香薷、小云连
                 -3)脾虚伤津,口作渴,尿多且清,大便久泻不已,温热不退,心烦-加灶心土(松柴灶)、陈仓米
      关于灶心土,灶心土可除烦热,虚烦,此外灶心土还有赤石脂的作用。陈仓米
可生津,此外,儿科中还有一味好药名五谷虫,用于脾虚疳积,消积不受伤,
用量可至两。
(6)益气升清:适应于脾虚气陷,清阳不升之证。升清补中,用调中益气汤(9);升阳胜湿,用升阳除湿汤(10)。
    按:举例二方为东垣一生治学心得所在。泄泻不离脾胃,东垣特长为掌握路脾胃之机――运化精微,升清降浊,其对于《内经》“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这段话体会真切,用于临床,纯熟自如,他从升清降浊的机转认识到阴火上升,火乘土位(土中伏火)。所以其精神不在温补,不完全专事燥烈,专事温,而完全在于分消,拨乱反正,如升阳散火,升阳益胃,升阳除湿之类。这是认识了“左升右降”,认识到脾胃两者酝酿在一起会郁而生火,此名之曰“阴火”(不过后人有异议)。这阴火非完全为壮火,实为虚火,此火非大黄芒硝所能泻,又非竹叶石膏所能清,阴虚即非肾之精水,又非心肝之血,而为津气空虚,其病源为饥火中烧,劳动则火动,其机转为郁而生火。
所以益气,因为脾为土脏,分气血两大端,而其所伤,为脾之气分多,非血分为多,脾主气又不过是气阴问题而非气阳问题,(因为气阳衰则为附子理中汤证)所以应益其气。
于阳则用升清,升清不是助火,为升气阴之轻者,从而“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又按:二方后又有其认识脾胃亦不过是脾寒,脾湿而已。抄者注:为指李东垣,抑指讲义,不得知。
(7)抑木扶中:适应于肝木乘脾痛泻之证。宜抑肝和脾,方用痛泻要方(11)加砂仁、木
香、香附等。
    按:痛泻要方为一独立方法,方好!
前面第三条叙证(久泻门)为肝郁,即木郁土中。此换言之,即肝木不能克脾土,又何以言木克土呢?这因为肝郁会横逆,别的逆会屈服,独肝横逆即可克土(由此可见,中医机理是辩证对待的)。发病机理既为木克土,那么治疗方法就应该疏肝(兴奋作用)或伐肝(抑制作用),此病情为木郁,故应疏肝,在痛泻要方中的防风为君药(风气通于肝),而要疏就必须泄,故用白芍(白芍苦品,多用伐肝),由此也可见,此方为从《伤寒论》四逆散(柴芍制肝)化裁而来。
准此,该条治法定名抑木扶中不好,应称为疏肝和脾更妥。
方后所加多余,蛇足。
(8)温肾:适应于肾阳不振之证。肾为水脏,真阳寓焉。此火一衰,则肾关不固,故就泻
不止。温肾之法,可以助阳止泻,方用四神丸(12)等。
    按:真阳区别于一般的阳虚虚寒(阴阳到此,则真正的实质暴露)。
此为阳虚而无寒,非一般代名词。
       肾阳不足:-1)桂附泄泻――偏于寒,法用温燥
            -2)四神泄泻――偏于虚,法用温固(肾为二便之关!)
(9)固涩:适应于久泻不止之证。李中梓说:“凡注泄日久,幽门道滑,虽投温补,未能奏
功。”固涩之剂,如诃黎勒散(13),赤石脂禹余粮丸(14)等。
    按:这里完全对!此侧重于涩,涩多余固。
方法比较:-1)温固――兼治本
           -2)涩――兼治标
附案:
×××:脉象虚,大便在直肠,非用手挖出不可,从增液汤到肉苁蓉一系列用药均不见效,用温药又考虑到其烦(按:烦为阴虚结)。彻夜不寐,口干,姚国美先用诃黎勒散以治其坠(越虚越坠,越坠越不通),后用井水泡大黄以通其秘(井水泡大黄,一钱当三钱用,有力量!)。

结语
  泄泻是指大便稀薄,次数增多的证状而言。它的致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湿胜与脾弱。《内
经》所说:“湿多成五泄”“脾病者,虚则胀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按:致病原因主要湿胜对!若寒而不挟湿,不致泄泻。寒甚甚至阴凝固结。
由于脾弱亦乎对!因为脾主升,故如《内经》所言。
  为了便于临证时掌握,以发病的新久缓急,分暴泻和久泻二类。暴泻近于实,近于热;
久泻是偏于虚,偏于寒。暴泄迁移日久,也能成为久泻。
    按:暴泻总有邪,多实,对!近于热,为蛇足;久泻偏于寒,可有可无。
暴泄迁移日久,也能成为久泻,有经验!也有能成为虚泻的。
暴泻转为久泻,这其中有体质虚弱,以为“诛疾无过”而克削太甚(少见);以为“补药无过”而早补强补,造成湿性留连不已(多见)。
治疗方法:暴泻,由于外邪引起的,须以疏散。
    按:外邪指风寒或风热,治法对!
寒湿交阻的予以分利;
    按:此法于寒湿固可,有热但湿于热者亦可,其实老言湿胜分利即可,寒湿的寒字说重了,其中助脾药多。
湿热致重,宜燥湿清热;
    按:其实淡渗也可以湿热。
食滞内停的以消导为法。
    按:宜分清寒滞与热滞。
久泻因于肝木乘脾,宜抑肝和脾;
按:应为疏肝和脾。
脾土薄弱,用健脾温中,或益气升清;
    按:法用健脾温中时,应用益气升清,为清浊不分,有湿浊。
      升清有除湿以佐之,降浊时燥湿助气以行之。
若肾阳不振,当以温阳固涩为治。
    按:温肾,固涩列于肾阳不振可以,但温固法用于肾阳不振。
      涩则往往用于救急。
      暴泻久泻是不一定要肾阳虚才用涩法,若大肠有湿,成习惯性;或木势逼迫过                                     
甚所致,均可用酸涩之法。
 
附方
(1)四苓散:白术  泽泻  赤苓  猪苓
(2)荆防败毒散:见6页
(3)藿香正气散:见7页
(4)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  黄芩  黄连  甘草
(5)保和丸:见140页
(6)枳实导滞汤:枳实  白术  茯苓  黄芩  黄连  大黄  泽泻  神曲
(7)参苓白术散:见85页
(8)附子理中汤:见214页
(9)调中益气汤:黄芪  人参  甘草  陈皮  升麻  柴胡  木香  苍术  姜  枣
(10)升阳除湿汤:苍术  羌活  防风  升麻  柴胡  炙草  神曲  猪苓  泽泻  陈皮  麦芽
(11)痛泻要方:防风  白术  陈皮  白芍
(12)四神丸:肉豆蔻  补骨脂  五味子  吴萸
(13)诃黎勒散:诃黎勒
(14)赤石脂禹余粮丸:赤石脂  禹余粮
 楼主| 发表于 2008/2/12 18: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上一篇姚老的散文

茶的都市——佛海 (姚荷生写于1938年)

佛海(今西双版纳勐海县)是一个素不知名的新兴都市,像一股泉水突然从地下冒了出来。它的出生虽不久,但是发育得很快。现在每年的出口货物约值现金百余万元,在这一点上够算得上是云南的一二流大商埠了。
        
假如我们可以僭妄地把车里比作十二版纳的南京,那么佛海便是夷区的上海,不过它没有上海的一切繁华和享受,就是万分之一也没有。它是一个暴发户,一个土财主,它的巨大的财富藏在那褴褛的衣服下面。佛海城里只有一条短短的街道,不到半里长的光景。店铺比车里稍多,货物也比较齐全,可是不及车里的街道整洁。街中有不少的茅棚,平时不见一个人,冷清清地像六月的乡村。街买街尾散布着几所高大坚实的房屋,里面的主人掌握着佛海的命运,这些便是佛海繁荣的基础——茶庄。
      
从前十二版纳出产的茶叶先运到思茅普洱,制成紧茶,所以称为普洱茶。西藏人由西康阿登子经大理来普洱购买。民国七年云和祥在佛海开始制造紧茶,经缅甸印度直接运到西藏边界葛伦铺卖给藏人,赚到很大的利益。商人闻风而来,许多茶庄先后成立。现在佛海约有大小茶号十余家。最大的是洪盛祥,在印度和西藏都设有分号,把茶叶直接运到西藏销售。较小的商号联合起来,推选两个人负责把茶叶运到缅甸的景栋,再经仰光到印度,卖给印度商人,由他们转销西藏。
      
每年茶叶的输出额为六千至七千担,约值百余万元,但是花在缅印境内的运费就去了四十万元(银币)左右。
      
制茶的方法是先采下青叶,用沸水煮泡,并在当天晚上炒揉。炒法将锅烧热,火不可过大,把叶子约四五斤倒人锅内,用竹铲反复拌搅,叶则渐渐萎缩,约经十分钟即取出,加以搓揉。次日用大竹筛晒干,不时翻播。待完全干燥,然后压成紧茶。
      
因为采茶时期的不同,有春茶,二水茶,谷花茶等分别。
        
(一)春茶——夷名"拿质必",即岁首茶之意,傣人以六月(国历四月)为岁首,春茶又分三种。
      
甲:头拨春茶——清明前后数日所采,均为毛尖茶之上品。
      
乙: 二拨春茶续头拨春茶之后,采期约十余日,叶质较厚,味较浓。
      
丙:春尾茶——续二拨茶之后,采期约半月,叶更较厚较大,制后为黑黄色。
      
(二) 二水茶——为春茶采完后,停止一月而后发生之嫩叶,其中只分粗细两种。细茶与二拨春茶相伯仲;粗茶则带黄色,梗较硬,质味亦次。粗茶之价值,则与春尾茶等。采茶期为国历六月初至七月底,可采两个月。
      
(三)谷花茶——为二水茶采后又经一个月之久而发出之新叶,因此时适值谷开花时期故名。其时为九月至十月尾。又分为:
      
甲:白尖——白尖采下时为白色,炒青搓揉晒干后仍为白色。不似春尖之先白而后黑。故干白尖甚美观。至制元茶时非用谷花春尖提配不可。但茶味清淡并不耐熬煎。
      
乙:黑白尖——为谷花茶期采摘期中间采摘者。色有黑白二种故名。
      
丙:粗茶——为谷花茶之尾拨茶,亦即全年产茶期之尾茶,色带黄黑,味较淡薄。
      
故采期自四月初至四月尾止为春茶,采期自六月至七月为二水茶,自九月至十月为谷花茶。(李拂一《佛海之茶业》)。
      
十二版纳的茶叶的最大主顾是西藏人,市场是佛海。还有一部分销售内地的,仍旧先集中到思茅普洱,再运往昆明。
        
最好的普洱茶产在悠乐山,以前专进贡皇室的。我们曾买到一点,色香味都臻上品。天下没有多少浪得虚名的东西。
      
除茶叶外,佛海还有一种重要的输出品是樟脑。樟脑树野生在山坡上。每年冬季,人民在樟脑树林中搭一临时草棚,制樟脑者宿于棚中。在棚前地上掘一坑,上置土锅,再加上一木制蒸桶。桶的四周涂了很厚的一层牛粪。土锅中加满了水,把采下的樟脑叶放入。蒸桶上再安一铁锅,锅内盛满冷水。在坑中生火,叶中的樟脑成分化为蒸气上升,触到铁锅的冷底时就凝成白色结晶附着其上。铁锅中水的温度太高时即换冷水,换三次水后,取下铁锅,收集樟脑,每次仅得四五两,每天可收集四五次。每年的产量约一万余甩(每甩合四十四两),从佛海运销到印缅。
      
佛海虽是一个土财主,但现在逐渐摩登化了。一个大佛海的计划已在几个领袖人物的脑中孕育起来,而且逐步付诸实现。他们把街道铺上了柏油。在街头正开始建筑新式的医院和中学校舍,图书馆和电灯厂的筹备也很积极。……我们在这里遥祝他们的计划早日完成。
      
佛海也有些思想开明,见解通达,和富有进取精神的人物。现在土司刀良臣就是其中的一个。据说动海土司是土司中地位最低的,他谒见宣慰,要膝行而前。可是刀良臣氏无论在能力或智慧上都高于其他的土司们。他的汉话说得很流利,并且把子女送入学校读汉书。他组织了茶叶公司,试种着油桐树。他的生活上的享受也己经摩登化,平日穿西装,喝咖啡牛奶,吃糖果饼干。在旧土司府附近另造了一幢小洋楼,屋外还有一方网球场,没事的时候找几个汉人来打打网球或羽毛球。
      
猛混代办刀栋材也是位很优秀的夷人。他是十二版纳最有名的学者,夷文的造诣极深,还识得几个汉字。他的头脑很清楚,办事也热心。以前曾助车里县长热烈办理筑路积谷诸政,引起夷人的反感,被咒为夷奸。
      
猛板土司刀栋柏是个留学生,曾在缅甸受过中学教育,因此不但懂得缅文,还会说几句英语。他曾不顾坚强的迷信和人民的反感,娶了一位顶真的姑娘。这点勇气,也很可钦佩。
      
然而佛海的群龙之首还是要推茶商李拂一君。他虽是那位边地英雄柯树勋的女婿,可是他少年时并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得到什么遗产,完全凭自己优秀的头脑,不断地学习,和勤恳地工作,获得了丰富的常识,并且挣下了丰富的家产。他是边地进步的象征,正率领着一班汉夷进步分子从事现代化的建设。
      
佛海的坝子不大,除了茶树林、樟脑树、棠梨树林和几处竹林外,差不多全都开辟为稻田。坝子里均匀地散布着几座寨子,隐在竹和树的绿色里。
      
佛海的名气虽不及车里,但是佛海的气候实在比车里好得多,尤其是瘴气,远不及车里的猖獗。佛海的海拔在一千四百公尺左右,高出车里坝子近一千公尺。所以夏季也不很热。夏季平均温度约为华氏七十六度,冬季平均温度也有六十度,相差还不到华氏十六度。如果和四季如春的昆明相比,从一月到九月,每月约高摄氏三度,但是自十月至十二月,每月却高摄氏四度。换句话说,佛海终年都比昆明稍暖,假如再没有瘴气,我们将毫不犹豫地说这里是南方的乐园了。

  
摘自云南人民出版社旧版书系《水摆夷风土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本帖最后由 梁知行 于 2008/2/12 17:47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0 15: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