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明武:中国社会对本土文化的轻视,才是中医最大的危机。
工程师写出中医启蒙书?
本报记者 蒲荔子 实习生 段太彬
核心提示
珠海工程师刘明武潜心研究传统文化,在众多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了重要论文,香港中华书局还出版了他的文集。但他没有想到,自己从哲学和文化角度写的《换个方法读〈内经〉》会引起中医学界那么大的关注。
出版前,著名中医学家朱良春不顾90高龄,审阅了全部书稿,并操笔为之作序,赞扬他“用生动的语言,鲜明活泼的笔调来阐述经文内涵,为我们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拉近了《内经》与现代青、中年中医的距离”,可谓“博览古今,穷幽抉微,新意隽逸,引人入胜”。
出版后,广东中医药学会于近日组织了专题研讨会。十余位医学院教授、博士一致认为,这本书从文化源头探究《内经》的奥妙,把中医学生畏为难途、略之不读的经典解读得妙处横生、鞭辟入里,“应该作为中医学的启蒙教科书”,“对中医科普化、培养青年对中医的认识提供了模本”。
中医是不是科学?中医是废是存?关于中医的争论由来已久,中医热也持续不散。物理学家何祚庥院士“支持批评中医”,认为中医理论是“伪科学”,让支持中医的人很受伤。同时《思考中医》、《人体使用手册》大卖特卖,表明喜爱中医的大有人在。
在刘明武这本解读中医文化与文化中医的书里,并没有简单干脆地站在争论的任何一方。他在导读《内经》之外想要阐发的核心观点,是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但中医现状更令人忧心如焚,对经典的研读继承已少有人在,更遑论创新;不能老是说“祖先如何如何”,更应该说“自己如何如何”,探究融通先贤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扬弃、复兴包括中医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
在研讨会上,医学院的教授博士们就自己的学习和执业经验谈起读《换个方法读〈内经〉》的感受。他们与刘明武本人都意识到,中国社会对本土文化的轻视,才是中医最大的危机。
◎缘起:疾病缠身,开始研究中医
一个工程师,为什么会去解读艰深的医学经典《内经》?其实一开始,刘明武也一样反对中医。他说,因为热爱鲁迅,鲁迅的判断就是他的判断;鲁迅说中医不过是“有意无意的骗子”,他就跟着瞧不起中医。
但他十几年的胃痛逼得他不得不求助于中医,不得不重新认识中医,并进而开始热爱中医。他年轻时在部队做话务员,因为寒湿,每天早上恶心,早饭后就呕吐,胃痛阵阵。打电话到医院咨询,话务员答应帮他找医生问问。医生一听到“早饭后恶心呕吐”,马上下了结论:“怀孕了”。话务员说是男的,医生又说:“可能是胃炎”。从此,他走到哪止痛片跟到哪。十几年后,他在列车上与一位回民坐在同一车厢,对方从他的脸色看出他有胃病,就劝他喝“八宝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喝了。短短20天,他多年的胃痛消失了。
这次事件后,刘明武读起了医药类的经典。此后,《永乐大典》上的一个方剂,又治好了他女儿的“怪病”。他女儿从10岁起得了一种病,嗜睡、胸闷、腿脚肿,突然摔倒、便秘、肥胖。常规检查一无所获,抽脊髓检查也不知所以然。CT检查后,说是脑子里有两个小暗点,准确结论需要开颅检查才能得出。刘明武不想做这么大的手术,就钻进了中医典籍。在《永乐大典·医药集》里发现有种叫“缓风湿”的病与女儿的症状基本一致,于是照方抓药。前后花了不到100元钱,他治好了女儿的病。从此,中医成了他的研究对象。
◎过程:被“逼上梁山”导读《内经》
研究中医之后,刘明武看到了唐代名医孙思邈的一句话:“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他又由医进入了《易》。此后,他遍寻医书、经典,潜心研究传统文化和中医文化。
有一次,他想买一本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马王堆古医书考释》,但市面上怎么也买不到。他辗转联系上了该书的责任编辑张碧金。张给他免费寄了一本。谁也没有想到,10余年后,她会“三顾茅庐”,逼着刘明武写《换个方法读〈内经〉》。
刘明武说,研究传统文化之后,他将自己的体会写成文章,发表在报刊杂志上,中华数据和新星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4本文集。一些文章被张碧金看到。2004年,张开始力劝他写一本《内经》的现代解读。
刚开始,刘明武推辞了,推辞的理由是有那么多中医在,外行哪能擅谈《内经》。但张再三劝说,先是在电话里劝,后是从长沙到珠海当面劝,劝说的理由是《内经》必须从哲学、从文化的角度去解读,仅仅以药论医远远不够,必须要广泛研究经典方能下笔。最终,为了报答当初的无偿寄书之德,刘明武放下了手中的研究,接受了这个“逼上梁山”的任务。
刘明武说,从哲学、从文化的角度去解读《内经》,这是编辑的基本要求,也是激发他的热情的动力。以药论医、以医论医都无法认识《内经》的精髓,因为《内经》并不是纯粹的医术,而是道与术的结合体;道是中华文化的终极之理,所以必须以道论医,即从哲学、文化的角度解读《内经》。
■观点1:否定中医者并不了解中医
从新文化运动至今,批判、抛弃、告别中医的声音连绵不绝。梁启超不相信中医,鲁迅说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梁漱溟也讥讽过中医,何祚庥院士说中医是“伪科学”。这么多一流大家否定中医,很难让人不受影响。去年网友签名“取消中医”(虽然参与者并不多)的事件,大概与这也不无关系。
这是为什么?刘明武认为,一流学者否定中医原因有几个:一是混淆了中医文化与具体中医医生之间的界限,把经验中具体的某个医生、甚至江湖郎中与中医文化等同起来。二是批判者本身并没有接触中医的经典,如《黄帝内经》。“如果鲁迅先生阅读过《内经》,说不定也会治好他父亲的病;鲁迅父亲得的是水肿病,又名鼓胀病,《内经·灵柩》里有专论。”三是中医的解剖之术在清代失传,更完全忘记了器具的创造,甚至连华佗时代的手术刀也丢弃了,随着西医西药的进入,中医在对比之下开始在器具与量化实验上远远落后于西医。
但刘明武认为,器没有可以发明、术丢了可以再学,更根本的原因,是今天的中医失传了根本,已经没几个人能搞懂中医的理论基础,更很少做出新的理论建树。
他表示,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接续中医文化,以解决当代问题,“重新让中华民族像个样子,现在街上跑的、家里看的,都是在别人瓜地买的瓜,我们自己却不会种瓜。”“我们要将道和术结合起来,可以做一些实证研究。比如白血病、糖尿病、艾滋病、心脏病,这些西医治不好的病我们能不能从中医哲学的角度来试着找出治疗的方法?我们也不排斥仪器,一定不能排斥,古代中医也用仪器,华佗就用手术刀,但不能迷信仪器。比如白血病,现在西医治疗白血病的方法是治标不治本,造血功能坏了,但天天在那清理血液里的白细胞,就好比汽车一出厂就坏了,我们总是找修理厂……”
■观点2:学中医不读《内经》等于学神学不读《圣经》
而找回根本,自然是对典籍融会贯通。为刘明武此书作序的名老中医、中医学家朱良春认为,如果不把中医当长城一样保护起来,中医就彻底完了。长城是历史遗迹,现在失去实用功能了,但中医五千年来一直在用,今天和未来仍在发挥作用,所以立足点要在继承和发展上。中医要想真正继承发展,经典是基础,师承是关键。综观历代名医的形成,都是先读主要医籍,打下理论基础,然后拜师临证、领悟辨证识病和立法用药的技巧。
但无法否认,在重视外文、轻视汉文尤其是古文的教育体制下,很多年轻人已经无法读懂《内经》这一中医的基础性经典。在刘明武看来,中医学院里的学生不通读《内经》,中医研究生只是选修《内经》,这实在叫人难以理解。“如果西方神学院里的学生只是选修《圣经》,西方会容忍这样的神学院吗?”
那么,如何让中医学生不畏惧艰深的古代医典?刘明武表示,“让《内经》与当代青年接近,导读显然是一条新路,我可以先在这条路上开个头,抛砖引玉,希望有贤哲比我说得更好。”
他还进一步阐明,源头的中华先贤是创造者,他们创造了中华文化,创造了中医文化,创造了一件件器具、一项项技与术,创造了各个领域的基础性理论……总之,中华先贤在没有外人帮助的条件下创造出了领先于世界的文明;后人抛弃与变质了本来的文化,才是落后于人的真正原因。“先贤那样善于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认识到他们提出问题、论证问题的思维方式,最终使‘我’能够创作出类似于《内经》这样的经典,这是读经的基本落脚点。”
■他山之石
韩国也曾尝试废除传统医药
正当中医存废之争再次在新世纪响起的时候,一件加速这场讨论的事情出现了。2007年10月,有媒体爆出,韩国在成功申报端午祭之后,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消息一出,就持续在几大门户网站上引起狂热的讨论。过后很快又有媒体调查表明,这只是一场误会。
对此,中医界的意见认为,中医需要发展而不是保护,韩医申遗“事件”之后原来反对中医申遗的也不反对了。而网友的意见中有一种最被支持:无论韩国怎么申遗,至少其保护发展传统医学的努力有目共睹。
而刘明武则拿《大长今》的例子说,一部说韩国传统医药的电视剧,竟然让这么多中国人为之感动流连,中医那么多经典里又有多少故事?韩国在推广经典上值得我们学习。
如果人们知道韩国也曾尝试废除传统医学医药,提倡过以西医为唯一医疗体系,就会更加认同,韩医在韩国历史上的存废之争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之略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上世纪90年代,韩国的医生协会和药剂师协会提出方案,建议韩国政府实现韩医与西医结合的一元化。其理由和中国废除中医论者的一样:韩医在诊断时很大程度依赖经验与主观判断,没有科学根据,不像西医是根据病人的各种明确症状对症下药。对此,绝大部分的韩医师们持反对意见,认为西医与韩医在诊断和治疗上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差异。由于韩医师们的积极斡旋,韩医再次度过危机,这也为韩医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机。韩国政府开始强化标准化管理。韩医必须经过6年的韩医学专业课程学习,通过全国统一资格考试,方可获得行医执照。韩医和西医是独立、并行的两行医疗体系:韩医院里韩医师不能采用西医设备和诊疗手段,西医院里西医既不能开韩医药方也不能用针灸治疗。
韩国保健福祉部还于去年年底制订了《第一个韩医韩药发展5年综合计划》,计划投入7.62亿美元,使韩医韩药朝着科学化、产业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韩国积极举办韩医学国际博览会、韩医研究院,抓紧进行海外韩医学古文献调查研究工作(这项工作主要是在中国各地医学院和图书馆进行)、促进在韩国国立大学里设立韩医学系和韩医学研究生课程等等。如今,韩国将在中医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医学——韩医学及韩药视为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
■专家视点
从文化角度解析《内经》具有特别意义
贺松其(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副教授)
我研究《内经》也有十几年了,硕士论文写的就是有关《内经》的研究。这本书对我很有吸引力。我专门在学校里开了“传统文化与中医”选修课,但我自己也有很多困惑。从事中医教育十几年了,用的都是国家的统编教材,但都很少从文化的角度解释中医,这本书有很多教材里没有的东西,对中医文化教育有很大的启发。而且书中的很多例子可以用于教学,有例子学生会更感兴趣。
现在西医大量挤占中医的课时,这对中医的发展是不利的。中医文化如何科普化,让现在的学生感兴趣?这是个很大的问题。现在我在参与搞中医基础教改,准备编一本中医文化基础的教材。我觉得这本书里的很多内容可以融会进去,引起学生研究《内经》的兴趣。
杨宏志(中山大学附属三院中医科主任、副教授)
中医元典在中医学院教得很抽象,学生也是一头雾水。而中医教育对阴阳五行等理论的东西教得很少,还远远不够。古中医辨出病人的阴阳很重要,诊病首先就是确定这人的病是阴性的还是阳性的,但现在没人来做了。而且有个现象就是很多中医都西化了。这本书把这些原理讲得很全面、清晰,对中医教育很有帮助。
其实中医不是不能搞,而是缺乏认识论。没有掌握“道”,对“术”自然也就没什么信心。我们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用最好的抗病毒药,阴转率是31%,用中医的疏肝法、温补阳气法,阴转率有58%。凡是懂得了中医之“道”、专业素养比较好的,都会认为中医奇妙无穷,认为中医不行的基本都对中医不甚了解。
戚沁园(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
我们读博士还在学《内经》,但依然还是不懂。一方面是古文知识不够,看不懂,二是知识结构不完善。这本书从中国文化的源头,从文化的角度解析《内经》,对我启发很大。很多原本模糊的概念、原理,突然变得很清楚。我觉得,这本书可以作为学中医的启蒙书。中医教育一直有个问题,过去很多教材只教一些方法,不谈方法背后的哲学和文化根源,不谈为什么可以用这种(似乎不科学的、模糊论的)方法。
黎俏梅(暨南大学医学院副教授)
解放后《易经》被打入迷信,而中医文化在大学中医教育中也成了空白,中医文化应该补上。现在中医对重大疾病解决不了,常见病,比如发烧、咳嗽、腹泻等,好像也解决不了。其实这些病用中药是可以解决的。中医发展首先基础教育要改革,现在的中医教育,学生学不到中医的精髓和根本。中医文化和现代生活是有距离的,我们要更多思考怎样把它通俗化。
陈孝银(暨南大学医学院副教授)
《内经》的道理说简单其实很简单,就是人、自然都是道法阴阳,但理解好、运用好很难。人类知识分为两种:已知和未知,对已知的东西我们要学习、要继承,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未知的知识要探索,要通过科研丰富知识。中医重视综合,西医重视分析,我觉得二者可以互补。中西医要结合起来,书里说的中医器和术失传导致中医落后的观点,对中医文化取长补短很重要。
来源:南方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