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868|回复: 1

止咳定喘汤的应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2 01: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止咳定喘汤
组成:葶苈子12g,炒紫苏子12g,桑白皮15g,浙贝母12g,瓜蒌仁9g,莱菔子12g,天门冬12g,清半夏9g,枯黄芩9g,肥知母9g,生甘草6g,竹沥30ml(兑入汤药内服)。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化痰止咳定喘。
适应证:老病咳喘,痰黄(白)稠粘、咳之难出,痰鸣辘辘,胸膈痞闷喘不得卧时发时止,舌苔薄黄,脉象滑数。症属肺经痰热而无虚象着。
加减法:咳嗽兼表者,加薄荷9g、蝉蜕9g、牛蒡子9g;恶寒甚者,加苏叶9g、麻黄3g,杏仁9g;口渴者,加生石膏2两、芦根3两;心烦者,加焦栀子12g;口干痰粘者,重用元参15g、天门冬15g、天花粉12g、北沙参15g;便干者,加全瓜蒌2两;呕吐者,加竹茹12g、枇杷叶12g;咽痛者,加马勃9g、射干9g、山豆根9g;痰盛者,加陈皮12g、清半夏9g;胸闷者,加紫苑6g、白前9g、瓜蒌仁15g;不眠者,加朱砂0.8g(分2次兑冲服)。
方解:葶苈子、苏子、桑白皮下气定喘为君;贝母、蒌仁、莱菔子、竹沥、天冬、半夏(天冬伍半夏善能化痰不燥不腻)清热化痰而止咳为臣,枯芩、知母以清肺热为佐,甘草调和诸药用之为使。
讨论
俗话说:内科怕治喘,外科怕治癣。虽然言之过甚,实在说明喘与癣甚为棘手。祖国医学治疗咳喘方法多端,但是必须通过辩证选方化裁才能应用。止咳定喘汤是治疗肺实性的咳喘,咳喘属于虚者当视为禁例。本方见是症脉通变加减灵活运用,莫不随手取效。
细审其主证、分析其病理、推测其病因,可以得出一结论,基本上是咳喘痼疾:届冬发作、时发时止,必是其肺经素有痰热(内因),复感时令之邪以诱发(风寒或风热)。痰白(黄)稠粘咳之不出者是肺经有火灼液成痰。痰鸣是粘痰过盛阻塞气道,气为痰阻发出辘辘之声。胸膈痞闷喘不得卧,乃痰火雍阻,肺络不宣,呼吸不利,升降开阖失其协调之能,咳嗽者为欲去邪外出,是人之自然机能。苔薄黄或黄腻,是肺经痰热上潮而生苔色。脉象洪数主于热像,滑主痰兼主热,右寸独洪滑是肺经痰火之明证。
喘:生理---肺→主皮毛而局上焦--属阳→主出气---→为气之主\阴阳相交\呼吸
                 ---肾→主精髓而在下焦--属阴→主纳气---→为气之根 /出纳协调/乃和
病理---实→责于肺→主于皮毛而在上焦→外邪(六经)干扰→痰浊雍阻-清肃失司-→气雍而喘
     ---虚→责于肾→主于精髓而在下焦→真阴亏损→精不化气-→出纳失常而喘促

咳喘病首先要辨别内伤外感,分析八纲以决定治疗方法,咳嗽与哮喘实属两个病,但是在临床中往往咳喘互见,大抵咳嗽属于外感者以散邪为主,内伤咳嗽以培补固本为主。治疗又须分清新久,调其气分,咳重者其治在肺,嗽重者其治在脾。至于哮喘属于虚者其治在肾--滋阴或补阳;属于实者则宜泻肺--宜散清火下痰降气。这就是治疗咳喘的基本方则。
发表于 2008/1/4 22: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用来治气管炎的咳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0 15: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